初二下期历史期末试卷

2022-12-25

第一篇:初二下期历史期末试卷

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这次期末考试试题由教育局统一命题,满分100分。从总体上以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图文并茂,题型设计灵活多样,是一份质量很高的试卷。其突出有以下特点。

1、题型全面,符合考试要求,

本套试题有两种题型:单项选择题(1—25题);综合分析题(第26--28题)。知识点考察全面,既有基础知识的再现,又有基本能力的提升,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可以说题型命制思想贴近中考试题。

2,注重双基,突出重点问题考查。

试题所考知识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历史方法,紧紧围绕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考查,内容涉及建国以来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重大会议的考察;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邓小平的功绩评价;建国以来外交成就与中美关系认识等。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各班90分以上最高34个,最少16个,差别很大;不及格人数相对较多,反映出我们平时的教学侧重于培优而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忽略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

抽查部分学生试卷发现个别学生书写不够工整,书写潦草,个别学生乱涂乱划,试卷卷面十分混乱;问题答语不规范,专业术语模糊不清,这些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起我们注意。

三、试卷具体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题干设计巧妙,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学生需认真审题才可以作出答案。如选择题中的

8、

14、20、25小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由于学生的水平不等,结果丢分较多,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

1、

5、

8、

14、20、

22、25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对所发生的历史事情记忆不准,发生混淆,像

1、

5、6题;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导致出错,像

8、

14、20题;个别同学审题不清,像25题没有看清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从而造成失分。

(二)综合分析题

26题考查四次农村政策的调整。学生失分在于(2)、(3)题,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发点分析认识不清,思考问题不会变通,该题实际上就是考察学生对这一政策的目的认识。

27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看图说史图D学生读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不足,光看到邓小平,没有仔细分析图中的两个时间1997年与1999年,造成不少学生错答成改革开放,未能正确回答港澳回归;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回答记忆不准确、要点不全,很多学生对于意义没有涉及造成失分。

28题外交成就考查学生失分在于记忆不准确,知识点混淆,奉行的外交政策有的学生对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回答不准确,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不少学生将其与50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发生混淆。

在分析错因的基础上,学生积极自查完善,弥补漏洞。

四、今后教学建议

1、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提升教师素质

充分利用好周四的教研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预先对下一周的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教师的个人特色和学生实际,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制作出展现自己教学特色的多媒体课件,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多读书,多听课,多进行网络教研,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历史学习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3、加强答题技巧性训练

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二是加强养成教育,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第二篇:初二历史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按序号填在后面答题卡内) 16.西方殖民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它们用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最主要意义是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③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探索中深入发展,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19.获取信息,归纳答案,是历史学科答题的一种方法。有这样一道题: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0.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21.“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立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22.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政府北伐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23.小明对中国城市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并列出了曾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几个城市,你能按照其先后顺序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的是 A.武汉——广州——南京——重庆 B.南京——武汉——广州——重庆

C.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D.重庆——武汉——广州——南京

24.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洗刷了民族耻辱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几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签署了《双十协定》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了《共同纲领》

26.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武汉、南京)插了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7.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次战役是 开始时间 指挥者 结果

1948年9月 林彪、罗荣桓 解放东北全境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8.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周学熙

29.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民报》 D.《申报》 30.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他的事迹至今还影响着我们。据新浪网调查,认可周总理的网民高达98.7%。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 ②担任黄博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③领导南昌起义

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⑤参加抗日战争 ⑥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1.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达著《物种由来》一书……盖自有哥白尼而后天学明,亦自有达尔文而后生理确也。斯宾塞尔者,与达同时,亦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其说尤为精辟宏富。” 材料三:“驱除鞑奴,恢复中华”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回答:

(1)举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向西方学习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3分) (2)材料二表叙了怎样的思想?该思想在当时又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3)材料三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个部分内容?“三民主义”是由谁提出来的?(2分) (4)依据材料

一、

二、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特征。 (2分) 2.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仅用28年时间就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令人瞩目伟大成就。农村面貌得到改变,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材料二: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再现了1919年以来中国革命的四项重大事件,请为这组图片归纳一个主题。(1分) (2)通过历史课本学习,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请你举出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上重大胜利和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两个事例。(2分) (3)依据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包含的深刻道理。请结合所学的史实谈谈你对歌词含义的理解。(3分) 黄冈市启黄中学2011年秋季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6.A 17.B 18.D 19.B 20.B 21.B 22.C 23.C 24.B 25.B 26.D 27.A 28.C 29.D 30.D

二、非选择题

1.①经济上:洋务运动;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3分)②启蒙思想(维新变法思想),促进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发展。(2分) ③民族主义、孙中山。(2分) ④特征:探索中不断深入发展,由经济上学习西方生产技术,到政治上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自然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2分) 2.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1分) ②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2分) ③回顾中国近代历史,由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屡战屡败,被迫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仅用28年时间就赢得民族独立解放,建立新中国。(言之有理即可3分)

第三篇: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一个大西瓜的重大约6

N

B.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C.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50g

D.一本物理书重大约0.4N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大西瓜的质量约为6kg,重约为60N,故A错;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约为1.0×103kg/m3,故B正确;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1g,故C错;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0.4kg,重约为4N,故D错;应选B。

考点:常见数据的估计

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时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C.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D.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测量范围的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弱簧测力计在使用时要求拉力与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也可水平使用或倾斜使用,故A错;为了减少误差,使用时应先进行调零,故B错;使用时拉力的方向应与轴线保持一致,故C正确;应在测力计量程范围内使用,否则容易损坏测力计,故D正确;应选A。

考点:弹簧测力计

3.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A.异种电荷相吸

B.同种电荷相斥

C.分子间相斥

D.大气压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用手捋的过程中,手与塑料绳的摩擦使塑料绳带上了静电,下端的细丝由于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故散开了,故应选B。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

)

A.叉提蛋糕时,叉与蛋糕间的摩擦

B.手拿起杯子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

C.人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

D.轴转动时,钢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叉与蛋糕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不能减小,故A错;手与杯子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不能减小,故B错;人与杆的摩擦是有益摩擦,不能减小,故C错;钢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是有害麻擦,应减小以减小对机器的磨损,故D正确;应选D。

考点:摩擦力

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关闭发动机后向前运动的汽车

B.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C.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成运动

D.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关闭发动机后向前运动的汽车由于地面的摩擦力作用,速度越来越慢,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B错;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成运动,速度增大了,运动状态改变了,故C错;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时,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故D正确;应选D。

考点:力和运动

6.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未被推动时,推力与阻力平衡,两个力大小相等,故A错;推力与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不平衡,故汽车未动不是这两个力的原因,故BD错;汽车未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的推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应选C。

考点:平衡力

7.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多,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中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

C.丙图中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中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瓶中水越多,重力越大,对海线绵的压力越大,海绵凹陷越明显,故A正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B正确;由于大气压把吸盘压到了一起,根据压强与压力的关系,知道了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就可以求出压强的大小,故C正确;向外拉活塞时,管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故D错;应选D。

考点:压力与压强;液体的压强规律;大气压强

8.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在不断减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在0~t1内,伞兵的速度在一直增大,故受到的合力向下,重力大于阻力,故A错;在t1~t2内,伞兵的速度在一直减小,故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重力小于阻力,故B错;在t2~t3内,伞兵的速度保持不变,故受力平衡,受到的阻力与重力相等,由于重力不变,所以阻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D错;应选C。

考点:平衡力;力和运动

9.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来源:Z_xx_k.Com]

A.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D.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鸡蛋在甲杯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鸡蛋在乙中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故B正确;由于鸡蛋的重力是一定的,故在甲杯中所受到的浮力较大,故C错;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甲杯中的液体是盐水,故D错;应选B。

考点:物体的浮沉

10.如图所示是一个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装置,其中有小砝码、小木片、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柱和弹性钢片。实验时用手先把弹性钢片压弯,松手后小木片被打出去,小砝码在支架上保持静止。要解释这些现象,可利用下列知识中(

)

[来源:学科网ZXXK]

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来源:Z&xx&k.Com]

试题分析:用手先把弹性钢片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②正确;松手后小木片被打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④正确;小砝码在支架上保持静止,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③正确;故应选C。

考点:力和运动

11.如图所示,2012年11月25日,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甲板上首次成功降落,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拥有在航母上起降舰载机的能力.当舰载机完成任务飞回并降落在航母后(

)

A.航母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B.航母将上浮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C.航母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不变

D.航母仍是漂浮,故所受浮力不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当舰载机完成任务飞回并降落在航母后,航母的质量变大,总重力变大;由于仍处于漂浮状态,浮力仍等于重力,由于重力变大,所以浮力将变大,排水量增大,航母应下沉一些,故应选A

考点:物体的浮沉

12.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其中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

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6×105

Pa

B.1.10×105

Pa

C.1.01×105

Pa

D.

0.96×105

P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活塞受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向右,可得:

PS+f=m1g=9.8N;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活塞受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左,可得

PS-f=m2g=5.6N;联解上述两个关系式,可得:PS=7.7N,故P=1.10×105pa,故应选B。

考点:大气压强

二、填空题:

13.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10(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

kg.

(甲)

(乙)

【答案】水平

7.84×10-2

【解析】

试题分析:在使用天平时,天平应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哪一侧,就应把平衡螺母向着相反的方向来调,故应向右调节;由图示可知,矿石的质量是m=50g+20g+5g+3.4g=78.4g=

7.84×10-2kg。

考点:用天平测质量的方法

14.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地面和墙角都会染上一层黑色,用力刮去一层墙的表皮,可以看到里面还有黑色,这说明  ;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忽略不计.[来源:Z|xx|k.Com]

【答案】分子不停地运动

引力

【解析】

试题分析:墙里面有黑色,说明煤进入到了墙里了,这是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斥力,当分子的间距达到一定时,引力和斥力同时起作用,两滴水银合成一个大的水银滴是因为分子间引力的作用结果;当分子的间距过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变的相当微弱,甚至不起作用,所以破镜不能重圆,就是因为分子的间距太大了。

考点:分子动理论

15.

①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此时,橙汁对杯底的压强是pA,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所示,橙汁对杯底的压强是pB,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pA  pB,p1  p2(选填:“>”、“<”或“=”)

②一张硬纸片就可以托起一整杯水,这证明  ,若杯口朝向其他方向,如图所示,则硬纸片  (会/不会)掉下,这说明  .

【答案】①大于

大于

②大气压的存在

不会

大气压是向各个方向

【解析】

试题分析:①当杯子倒过来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变,而受力面积变大了,所以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小了,故pA>pB,倒过来后液面的高度降低了,也就是说明杯底所处的深度变小了,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杯子倒过来后底面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变小了,故p1>p2;②硬纸片能托起整杯水,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杯口朝向改变,硬纸片都不会掉,说明大气压是向各个方向都有的。

考点:压力和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

16.在积有冰雪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轮胎上缠有铁链,这是为了  (选填:“增大”、“减小”)摩擦力;磁悬浮列车运行时列车与轨道间隔着一层薄薄的空气,从而  (选填:“增大”、“减小”)摩擦力。在作图时,小亮画错了地方,他先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之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他是通过增大  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力。

【答案】增大

减小

压力

【解析】

试题分析:铁链可以增大轮胎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力;磁悬浮列车与轨道间的空气相当于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使劲擦,增大了橡皮对纸的压力,压力增大,摩擦力也变大,所以字就干净了。

考点: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17.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明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他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他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就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觉得小明的实验过程是否正确?答:  ;理由是  .

请将下面正确的实验方法补充完整: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甲和乙表示,使甲与乙相等,

比较_  ,则  的一定是盐水.

【答案】不正确

沒有控制液体深度相同

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

深度小

【解析】

试题分析:小明的判断是不正确的,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甲中橡皮膜的位置较浅,不能说明甲杯液体的密度一定小,本实验应让橡皮膜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才行;也可以通过相同的压强比深度的方法来进行:当压强相等时,所处深度越小,液体的密度就越大。

考点:液体的压强规律

18.用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立即停止沸腾.接着就将烧瓶倒立安放到如图所示的铁架台上,再用冷水浇,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

这个现象说明

.

冷水

【答案】重新沸腾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解析】

试题分析:用冷水浇时,里面空气的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压强变小,液体的沸点降低,所以烧瓶内的水又重新开始沸腾起来了。

考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1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N

/(m·s-1)

/s

/s

[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

静止

2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当t=1s时,物体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当t=3s时,物体处于加速运动状态,此时的摩擦力等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也就是4s---6s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2N。

考点:力和运动

20.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

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排开水的体积是

m3。(g取10N/kg)

【答案】8

上浮

5

0.0005

【解析】

试题分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所以浮力为8N;由于此时的浮力大于重力,放手后物体不会静止不动,而要上浮,当物体静止时,浮力与重力相等为5N,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F/ρg=5N/(1.0×103kg/m3×10N/kg)=0.0005m3。

考点:物体的浮沉;浮力的计算

21.

“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的  位置的竖直线能通过飞燕.有一“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8.0×103

kg/m3的合金材料制造.总体积为1

dm3,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工艺品的质量为  kg,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

【答案】重心

8

40000

【解析】

试题分析:学科网马之所以不会倾倒,是因为马的整体重心落在飞燕所在位置的竖直位置了;工艺品的质量为m=ρV=8.0×103

kg/m3×1×10-3

m3=8kg,工艺品的重力为G=mg=8kg×10N/kg=80N,所以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F/S=G/S=80N/20×10-4m2=40000Pa。

考点:质量和密度;压强的计算

三、解答题

22、图所示是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情景,请画出小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斜面上选取小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即为压力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考点:力的示意图;压力

23、请在图中画出拉伸弹簧时,手受到的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弹簧对手的作用力也就是拉力作用在手上,方向指向弹簧,如上图所示。

考点:力的示意图;弹力

24、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悬浮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小黑点O表示潜水艇的重心)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潜水艇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而浮力竖直向上,且浮力应等于重力,如上图所示。

考点:力的示意图;平衡力

25.(4分)一辆坦克的质量为20t,它有两条履带,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g取10N/kg,则

(1)该坦克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2)该坦克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多少?

【答案】(1)2×105N

(2)5×104

Pa

【解析】

试题分析:(1)坦克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坦克的重力为F=G=mg=2×104kg×10N/kg=2×105N;(2)坦克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p=F/S=2×105N/(2×2m2)=5×104

Pa。

考点:压力和压强

26.(6分)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取10N/kg。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答案】(1)0.5N

(2)5×10-5

m3

(3)1.1×103kg/m3

考点:浮力的计算

27.【探究目的】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

②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分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答案】

两张白纸靠拢

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析】

试题分析:当向两纸间吹气时,纸中间空气的流速加快,压强变小,两片纸被两边的气压压向了中间,所以看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考点: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8.(6分)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重12N的铁块和重3N的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

(1)实验过程中,小华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的大小  (填“大于”、“等于”、“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乙图中和铁块一起匀速运动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3)小华比较甲、丙两图,得出了“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4)实验中,如果小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小于”)实际摩擦力。

【答案】(1)等于

0

(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不正确

沒有控制压力相同(4)小于

【解析】

试题分析:(1)当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力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0,所以摩擦力等于拉力的大小,木块的运动是由于木块具有惯性,不受摩擦力的作用;(2)由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由于甲和丙两个图中物体对长木板的压力不同,在多个量同时变化时是无法确定出其中两个量的关系的,所以小华的说法不正确;(4)在竖直方向调零时,由于弹簧本身重力的影响,水平放置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将会小于零,所以所测的结果会偏小。

考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9.(5分)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该结论  (

正确、不正确

),原因是  .

【答案】(1)泡沫的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甲丙(4)不正确

沒有控制压力相同

考点:压力的作用效果;控制变量法

30.(6分)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外.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就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答案】(1)63.20

(2)小

(远)

(3)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解析】

试题分析:学科网(1)由图示可知,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s=63.20cm-0=63.20cm;(2)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3)由(2)可以推想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不受摩擦力,小车运动的速度将不会减小,会一直运动下去,所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考点:运动和力的关系

31.(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简易密度计

小明发现鸡蛋放在清水里会沉底,向水中加一定量的食盐后,鸡蛋会上浮。直到漂浮,且食盐水的密度越大,鸡蛋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小明取一根长约30cm的饮料吸管,将一些铁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让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水中,在吸管上标出水面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该位置到吸管下端距离为12cm,

再让

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酒精和盐水中,并分别测出浸入的深度,,在吸管上标出对应位置,这样一支简易密度计制成了。(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盐水密度1.2×103kg/m3)

(1)吸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根据  原理,

所受浮力  重力.

(2)该简易密度计竖直漂浮在酒精和盐水中浸入的深度分别是  cm,  cm.

(3)通过计算,密度计所标盐水刻度位置在水面刻度位置的  (上、下)方,所标液体密度刻度  (

均匀、不均匀

)。上面刻度比下面刻度  (疏、密).

(4)小明想使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应  .

【答案】(1)二力平衡

等于(2)

15

10

(3)下

不均匀

(4)增加密度计配重

【解析】

试题分析:(1)吸管漂浮时,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重力和浮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同一个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漂浮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由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gV可知,当浮力相等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所以可得,排开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为5:4,所以在酒精浸入的深度为15cm;排开盐水与水的体积之比为5:6,所以在酒精浸入的深度为12cm;(3)由于浸入盐水的体积较小,所以密度计所标盐水刻度位置在水面刻度位置的下方,所标液体密度刻度是不均匀的,上面刻度比下面刻度疏;(4)增加密度计配重可以使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

考点:密度计;物体的浮沉

第四篇:2013—2014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末终结性测试卷 八年级(初二)历史参考答案

2013—2014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末终结性测试卷

八年级(初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2.B3.D4.D5.A6.D7.C8.B9.D10.A11.B12.A13.C

14.A15.D16.C17.C18.C19.A20.B21.C22.B23.D24.A25.B

二、非选择题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1)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2)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写两个史实)。(2分)

(3)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2分)

27. (1)原因:敌人力量强大。(1分)意义: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

(2)造成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长征初期,损失严重。(2分)影响:取得长征的胜利,为党和红军保存了基干力量。(1分)

(3)原因:人民的利益为重;牵制敌人的兵力,支援其他解放区。(2分)结果: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有力的支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为赢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保障。(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28.(1)九一八事变(1分)、不抵抗政策。(1分)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分)台儿庄战役、李宗仁;(2分)百团大战、彭德怀。(2分)

(3)南京大屠杀。(2分)

(4)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1分)

29.(1)西安事变、重庆谈判。(4分)

(2)图一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达成初步共识。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2分)

(3)图二就和平建国问题达成一致。后来蒋介石撕毁协定,最终导致内战爆发。(2分)

(4)民族团结才能获得胜利。(2分)

30.(1)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维新变法);(2分)思想启蒙(其他与题意相符的答案也可)。(1分)

(2)推翻了封建帝制;(2分)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1分)

(3)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任意两点每点2分,4分)

— 八年级(初二)历史(B卷)答案第1页 —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卷5

八年级下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5.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B.规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C.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D.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取代了它的职能

2.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新中国的建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人们之所以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主要是因为

①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祖国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④志愿军有着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B.进行土地改C.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5.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政权同国内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中国人民与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6、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起止时间:1950年底至1952年底 ②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 ③结果:近3亿多农民分到了7亿多亩土地以及农具等 ④它的完成标志着存在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 ⑤这样,在农村建立了土地公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

7.中共八大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1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D、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8.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C.国家对农民占有的土地实行赎买政策

D.对建设社会主义急于求成、忽视客观规律

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错误是()

A、违背客观经济规律B、高指标C、瞎指挥D、浮夸风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颁布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是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依据D.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③实行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④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A. ①②③B.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3、使“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

A、台湾调整“三不”政策B、1993年汪辜会谈C、达成92共识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14.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政策的先后顺序是

①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②解放台湾 ③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④ “一国两制”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15、下面有关我国科技事业成就的正确排序是()

①“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顺利送入太空轨道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③①②④

16.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重大外交成就的是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日建交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7.以下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文学、体育成就的是

A.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B.徐海峰获得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

C.北京申奥成功D.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首次公演

18、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B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基本落实

C、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D、医疗保险制度改

19.对于建国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B.这一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

C.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力D. 这一制度不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

20.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没收官僚资本企业D、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讲话摘录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条文通常的名称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提到的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

③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的主要主张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2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

材料三: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状况

(2)你能分析出造成这种工业状况的原因吗?

(3)为改变此种工业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结果?

2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演说(图见课本)

(1) 会议特点如何?

(2)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你是如何理解“同”与“异”的?

24、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 在上述材料中,党中央提出了什么发展战略。

(2) 为实现这一战略,粉碎“四人帮”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八年级下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5答案:

一、DAACBCCBACBDBCCDDBDA

二、

21、答案:

31、 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②1955年(1分)万隆会议(1分)

③“求同存异”(1分)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2分)

22、答案:(1)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轻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2)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长期战争的破坏。(只要言之有理皆可)(3)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到1957年,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建立了一批新兴工业基地,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3、答案: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同:与会国独立前都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独立后都面临发展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成果问题;都有团结一致,共同反帝反殖,保卫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6分)

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4分)

24、答案:科教兴国

文革结束不久,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0年代以来,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若干所大学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 实施了863计划。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二信息技术质量分析下一篇:村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