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蒙曼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百家讲坛蒙曼范文

小小百家讲坛

“小小百家讲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标

“小小百家讲坛”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参与对象:全镇小学生

四、活动内容

学校可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诸之百家》、《千家诗》、《朱子家训》、《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尚书》、《三字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长期的践行,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

五、活动安排 :11月1日—11月5日,各学校内比赛、赛选。

六、组织领导及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学校充分认识开展“小小百家讲坛活动”的意义,把此项工作列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学校领导小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学校主抓、学生参与、家长支持”的浓厚氛围。

“小小百家讲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活动中心全体教师

2、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学校将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实践教育活动。选好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3、加强宣传报道。学校要通过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等及时宣传,为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田镇中心小学

2016年11月

第二篇: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光盘目录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1日 15: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CNTV

首播

重播

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销售

销售电话:010——68507900或68507902 每片光盘15元

节目名称 规格 主讲人

永乐大帝(上) 8片装 商传

永乐大帝(下) 7片装 商传

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 5片装 王树增

蜀地探秘 5片装 王启涛、梅铮铮、孙华、张擎、莫砺锋

身边的礼仪 3片装 金正昆

我读经典 8片装 易中天等

千古中医故事 8片装 王立群等

解读中医 3片装 王新陆

清十二帝疑案(上) 5片装 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下) 6片装 阎崇年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 5片装 阎崇年

明亡清兴六十年(第一部) 7片装 阎崇年

明亡清兴六十年(第二部) 6片装 阎崇年

明亡清兴六十年(第三部) 5片装 阎崇年

明亡清兴六十年(第四部) 6片装 阎崇年

康熙大帝(上) 7片装 阎崇年

康熙大帝(下) 7片装 阎崇年

汉代风云人物 6片装 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国之魏武挥鞭 6片装 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国之孙刘联盟 6片装 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国之三足鼎立 6片装 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国之重归一统 6片装 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国之历史回眸 5片装 易中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第二部) 6片装 易中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三部、第四部) 6片装 易中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第六部) 6片装 易中天

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第一部) 6片装 王立群

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第二部) 6片装 王立群

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第三部) 6片装 王立群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一部) 6片装 王立群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二部) 6片装 王立群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三部) 6片装 王立群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四部) 6片装 王立群

吕后 6片装 王立群

项羽 5片装 王立群

风雨张居正(上) 6片装 郦波

风雨张居正(下) 6片装 郦波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9片装 鲍鹏山

新说《水浒》之林冲 8片装 鲍鹏山

新说《水浒》之武松 鲍鹏山

新说《水浒》之李逵、鲁智深 11片装 鲍鹏山

战国说客双雄 5片装 姜安

胡雪岩的启示 8片装 曾仕强

易经的奥秘 8片装 曾仕强

孟子的智慧 傅佩荣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 5片装 马未都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上) 7片装 马未都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下) 5片装 马未都

马未都说玉器收藏 4片装 马未都

马未都说杂项收藏 6片装 马未都

新解三十六计(第一部) 6片装 乔良

新解三十六计(第二部) 6片装 乔良

长恨歌(上) 12片装 蒙曼

长恨歌(下) 8片装 蒙曼

武则天(第一部)皇后之路 8片装 蒙曼

武则天(第二部)一代女皇 8片装 蒙曼

太平公主 9片装 蒙曼

金戈铁马辛弃疾 4片装 赵晓岚

李煜 5片装 赵晓岚

中国四大爱情传奇 6片装 段怀清

弟子规(上) 5片装 钱文忠

弟子规(下) 5片装 钱文忠

班墨传奇 2片装 钱文忠

玄奘西游记(第一部) 6片装 钱文忠

玄奘西游记(第二部) 6片装 钱文忠

玄奘西游记(第三部) 6片装 钱文忠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部) 11片套装 钱文忠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下部) 11片套装 钱文忠

慈禧(上) 7片装 隋丽娟

慈禧(下) 6片装 隋丽娟

慈禧陵寝之谜 1片装 赵英健

康熙陵寝之谜 2片装 赵英健

道光陵寝之谜 1片装 赵英健

嘉庆陵寝之谜 1片装 赵英健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8片装 刘心武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秦可卿身世之谜 6片装 刘心武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贾元春与妙玉 5片装 刘心武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林黛玉与薛宝钗 5片装 刘心武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贾宝玉与史湘云 6片装 刘心武

周岭解密曹雪芹 5片装 周岭

红楼六家谈 6片装 胡德平、周思源、刘心武、蔡义江、吕启祥、梁归智

红楼梦里的配角 3片装 周思源

红楼梦里的配角(Ⅱ) 2片装 周思源

周思源也说秦可卿 2片装 周思源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之正说和珅 2片装 纪连海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之正说和珅(Ⅱ) 2片装 纪连海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之纪晓岚 5片装 纪连海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之多尔衮 9片装 纪连海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之鳌拜 3片装 纪连海

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之吴三桂 3片装 纪连海

于丹《论语》心得 4片装 于丹

于丹《庄子》心得 5片装 于丹

于丹《论语》感悟 4片装 于丹

破解幸福密码 4片装 毕淑敏

苦命皇帝咸丰 5片装 喻大华

道光与鸦片战争 7片装 喻大华

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 5片装 喻大华

两宋风云(上部) 7片装 袁腾飞

两宋风云(下部) 8片装 袁腾飞

回首开国大典 3片装 江英

水墨齐白石 3片装 吕立新

白居易 3片装 莫砺锋

诗歌唐朝 5片装 莫砺锋

老子 2片装 姚淦铭

老子(Ⅱ) 2片装 姚淦铭

老子(Ⅲ) 2片装 姚淦铭

汉代国策风云 2片装 方尔加

孔子 2片装 方尔加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 2片装 周汝昌

玄武门之变 4片装 孟宪实

贞观之治 6片装 孟宪实

唐高宗真相 5片装 孟宪实

吕不韦 3片装 孙立群

李斯 3片装 孙立群

范蠡 3片装 孙立群

明十七帝疑案之朱元璋 2片装 毛佩琦

明十七帝疑案第一部 8片装 毛佩琦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3片装 毛佩琦

梅兰芳 3片装 翁思再

京剧大师程砚秋 1片装 胡金兆

中国电影百年 5片装 张颐武、戴锦华、尹鸿

爱的四重奏 2片装 周国平

二战人物 9片装 马骏

红旗渠的故事 2片装 李蕾

杨子荣 2片装 张望朝

抗日名将杨靖宇 2片装 张望朝

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1片装 易中天、陈毅明

智商与情商 2片装 曾国平

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 3片装 李晓东

孔庆东看武侠小说 7片装 孔庆东

鲁迅 3片装 孔庆东

经典中的爱情 1片装 刘扬体

地域文化 2片装 葛剑雄

楹联的故事 1片装 孙丹林

唐伯虎 2片装 孙丹林

陆游 2片装 孙丹林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柳宗元 6片装 康震

诗圣杜甫 3片装 康震

苏轼 5片装 康震

诗仙李白 5片装 康震

李清照 5片装 康震

英雄史诗 1片装 赵林

探秘中国汉字 1片装 赵世民

亮剑中的英雄——李云龙 1片装 徐放鸣

身边的经济学 1片装 韩秀云

说聊斋(Ⅰ) 7片装 马瑞芳

说聊斋(Ⅱ) 5片装 马瑞芳

莺莺传 2片装 李昌集

西厢记 1片装 李昌集

晋商成败之谜 1片装 粱小民

焦裕禄 1片 周文顺

紫砂壶传奇 2片装 康尔

第三篇:百家讲坛

——两宋风云观后感 不得不说,历史是无情的,它给予每个朝代的不仅仅是荣华富贵,骄奢淫逸,还有无尽的痛苦,心机。更重要的是,它不肯把那大好河山献给任何一个王朝,它不肯让任何一个王朝长时间的享受生活。所以,它给了每一个王朝一个期限,一段回忆。这其中: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君主有的快乐有的痛苦,有的秉公执法有的贪婪残暴;有开国皇帝有末代君主;当然,一生的“伟绩”有的被世人称赞有的被世人唾弃。然而,在每个王朝末代君主的头上,很少能博得同情、理解的目光,他们,不是被人类唾弃、耻笑,就是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历史丝毫不会宽恕他们的“罪行”,所以,他们成了臭名远扬的千古罪人……

一个朝代,由弱转强不易,但是由盛转衰那却是易如反掌,而其间最可怜的就是忠臣和百姓!想那宋徽宗刚做皇帝时东京是何等繁华,《清明上河图》便是那一时期的真实写照,但由于他亲小人,远贤臣,至靖康年间,金军南下,生灵涂炭,江山满目疮痍,百姓生不如死!二帝被掳后,赵构即位,但他的皇位来路不正,是从金国册立的张邦昌那里得来的,而二帝虽被掳,但仍然健在,如果像主战派所坚持的那样,收复中原,迎回二圣,那让宋高宗情何以堪?你可以收复中原,但绝不可迎回二圣!可怜岳飞太直率了,一天到晚嚷嚷着要收复中原,迎回二圣,必然让高宗起了杀心!南宋的爱国将领,不是

死于战场,不是铁马金戈裹尸还,而是死于自己一心保卫的江山的最高统治者手里,谁能不“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呢?

曲端也是被诬谋反,被自己昔日旧部下严刑逼供,活活折磨而死的!我想任何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都会感到心寒的!谁还愿意保卫这样一个国家?朝廷偏安南方,有一句词写的好“谁在玉楼歌舞?谁在玉关辛苦?”,自己在那里歌舞酒会,而拼死保家卫国的忠臣良将是用来被杀头的,对待奸佞小人,则是皇恩浩荡,这样的朝廷怎能不灭亡呢?

现在虽然不能算盛世,但人心向钱,有钱就什么都有了,官员照顾着,法官保护着,人人为己,腐败横行,是不是富了以后,人就没了骨气,什么也能做,民族大义都可不顾,看两宋风云,为了自己利益,卖国的卖国,投降的投降,内讧的内讧,哪管百姓死活。这就是当时的生活。真是可谓悲哀啊!

八年级五班

张子薇

第四篇:百家讲坛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 感悟人生〉》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

于 丹: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

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千古中医人物之华佗》、《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录制中)、《王立群读〈史记〉之刘邦》(录制中)

纪连海:《正说和珅》、《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正说刘墉》、《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

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我的老师季羡林》(即将播出)、《解读《弟子规》》

金正昆:《身边的礼仪》、《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

蒙 曼: 《武则天》、《太平公主》(出书时改名《乱世红颜》)、《长恨歌》

乔 良: 《新解三十六计》

康 震: 《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之韩愈》、《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即将播出)、《唐宋八大家之曾巩》(录制中)、《唐宋八大家之三苏父子》》(即将录制)、《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即将录制)

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隋丽娟:《慈禧》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人物之扁鹊》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马 骏: 《二战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

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走近鲁迅》、《我读经典之〈<论语>的魅力〉》

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

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

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智”》、《汉代国策风云》

李 蕾: 《红旗渠的故事》

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杂项篇)

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录制中)

段怀清:《中国四大爱情传奇》(白蛇传奇、梁祝传奇、孟姜女传奇、牛郎织女传奇)

周岭: 《周岭解密曹雪芹》、《奏折的秘密》(录制中)

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易经的智慧》(即将播出)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金(即将播出)、西夏(即将播出))

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

江英:《回首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即将播出)

郦波:《大明名臣 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 抗倭英雄—戚继光》(正在播出)、《大明名臣 救时宰相—于谦》(即将播出)、《大明名臣 清官—海瑞》(即将播出)、《曾国藩家书》(录制中)

莫砺锋:《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

翁思再:《伶界大王谭鑫培》、《梅兰芳》

吕立新:《水墨齐白石》

董平:《名相管仲》《王阳明》(即将播出)

商传:《永乐大帝》

于涛:《走进曹操》

吴桐祯:《成语趣谈》

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

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大决战》(即将播出)

周思源:《周思源评说红楼梦》、《正说三国人物》、《正确看待康乾盛世》、《周思源也说秦可卿》

吴建民:《吴建民论国际风云》、《吴建民看中国外交》、《吴建民盘点2004国际形势》、《吴建民盘点2004中国外交》

第五篇:百家讲坛2

百家讲坛《铭记中华——长 城 》

李建平

人们一说到长城的修建,往往就和秦始皇联系在一起,认为是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我想这里边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万里长城始于秦始皇。第二个因素,就是在我们民间广泛的传播,就是“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这几个故事是家喻户晓,那么长城的修建在中国大约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从历史文献上考察,最早修长城的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那么比较早修长城的还有齐国的长城,那么齐国的长城是从渤海边一直修到平阴,我们可以看这张图,那么齐国的长城晚于楚国的长城,但是这个长城在诸侯国修长城史上也很有名的,它从东海一直延续到泰山,到平阴,这条长城比楚国的长城又长了,大概有一千多华里,那么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诸侯国间修长城非常的普遍,像秦国、楚国、齐国、魏国、赵国、燕国,韩国这七个国家都修了长城,但是在他们修长城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在秦、赵和燕这三个国家,除了修和诸侯国之间防御性的长城之外,他们还在国家的北部边界修建了防止匈奴南下掠夺的这么样的北部的长城,那么燕、赵、秦这三个国家北部的长城就为万里长城的修建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秦始皇忙于六国战争的时候,北边的匈奴又迅速的强大起来,不断地南下,特别是在秦始皇兼并赵国、燕国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去顾及北方的匈奴,那么北方匈奴不断地南下。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他就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人跟匈奴开战,那么很快把匈奴赶到更往北边,然后就开始加固燕、赵和秦的北部的长城,这就是中国第一次修建的万里长城,所以一般说修长城和秦始皇有关,这个确实没错,就是万里长城始于秦始皇。

我们说长城和秦始皇有关系,是因为还广泛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那么现在呢,在秦皇岛山海关这个地方,还有一处遗迹就是姜女庙,那么这个孟姜女庙是面向大海的,那么故事传说呢是在秦朝修万里长城的时候,孟姜女千里寻夫,从河北一直走到了山海关,那么到了山海关之后才得知她的丈夫已经死了,是在修长城中间死的,被埋在长城脚下了,她也无法见到她的丈夫,于是她就很悲痛,最后她就跳河自尽了,那么据传说在她跳河的时候,她随身带着给她丈夫送的寒衣,就是送御寒的衣服,两个包裹,那么这两个包裹呢,就在海中生成了两块岩石,我们看这张图,那么这个就是被称为孟姜女坟的两块岩石,在孟姜女庙对面的海上。

那么通过考古发掘,这个孟姜女坟跟孟姜女没有什么联系,那么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和秦始皇修长城也没有什么联系,如果说惟一有一点联系的话,就是在秦始皇修长城的过程当中,动用了大量的军队和农民服徭役的这些农民,那么可想而知在两千多年前,当时生产力还是比较低下的,那么修这样雄壮的万里长城,它是很艰辛的,那么在修长城当中,这些长城的民工风餐露宿,吃的也不是很好,体力劳动很大,死伤的还是很多的,那么史书记载在有的地方死亡的人都不能用个例了,都是按沟,一个沟填埋多少个死亡的民工,所以当时修长城确实是很艰辛的,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那么说孟姜女和长城没有关系呢,是因为通过史学家考证,这个姜女庙是宋代以后修建的,孟姜女这个故事传说也是逐渐演化来的,你比如说孟姜女故事传说她是姜家老汉和孟家老汉,两家的一个义女,然后她找了个丈夫,叫范喜良,那么有关范喜良在史书上记载也是比较多,有叫范祁良,有叫万喜良,那么说明这个故事是经过老百姓不断的传诵,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那么应该说秦始皇在修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的侵略,保护中原的农耕文化,那么说应该在历史上还是有一定功绩的,但是修长城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了耕作,来修长城戍边也是引起了很大的社会的震动,所以才有了孟姜女哭长城这样一个故事。

那么实际上长城修建了很多次,从秦汉一直到三国两晋,一直到北魏北齐,因为它在北方嘛,这个长城是不断得到修缮,不断地修,但是真正大规模的最后一次把长城修成,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万里长城,那是明代的万里长城。

那么明代的万里长城我们看一下这张图,它是东起辽东,那么西到了嘉峪关,现在我们有一种说法说长城东头是在老龙头就是山海关,那么西到嘉峪关,实际上这个长城明代这个长城还有一段就是从辽东的鸭绿江畔,就是现在我们有个丹东市,最近我看一个报道,丹东市在修他们的虎山长城,那个地名叫虎山,从这地方修长城。这里的长城到山海关,然后从山海关又到嘉峪关,这是明代的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我们说它是最后一次修,也是修得水平最高的一次,明代长城它有很多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刚才我们讲,从鸭绿江西岸,一直修到山海关这一线长城,我们一般称叫“柳条边”,为什么叫“柳条边”?和我们现在看的长城不一样,它底下是用砖石垒砌,上面插上柳条,所以这块长城它损坏也比较厉害,从明代到现在好几百年了,再看这段长城的遗迹也很少了,所以现在人们老认为从山海关开始,那么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这一带的长城,因为它穿山越岭,又要过大河,还要过沙漠,所以这一带的长城修建就非常地坚固,大部分都是砖石包砌的,那么在秦汉时的长城和现在的长城还不一样,秦汉长城主要是用土垒砌的,就是我们古代修城都是用土垒砌,把土一层一层地垒砌,你像北京现在还有一个地方叫元大都,元大都那个城,元朝修的城,就是“板筑法”,用木板一层一层把黄土夯实,最后再把这木板拆开,仍然是一种土城墙,那叫土城墙,原来主要是土城墙,那么明朝从山海关往嘉峪关这一带,大部分把长城都进行了包砌,我说大部分是因为在进入大漠到嘉峪关,进入西北大漠之后,还有一部分是拿土垒砌的,或者拿一些砖石,那么大部分是用砖砌的,明朝的这个砖和明朝朱元璋采纳朱升的意见有关系,明朝朱元璋他起义的时候,有一个特点,他是攻了很多城池,他非常知道这个城池在战争防御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别人就给他讲,你起义前,你要“高筑墙”,把墙要筑高了,要“广积粮”,你多存点粮草,你才能打仗,你要“缓称王”,先别当王,先出头,你先当了王了,别人就容易打你,所以他有一条就是要高筑墙,所以明朝建立之后,要求所有的郡县县城都要用砖包砌城,所以我们现在有时候看平遥的古城,什么西安的古城,还有哪儿的古城,你看里边都是夯土,外边都拿砖包砌,而且明朝到后期,国力雄厚之后,对砖都进行了统一化,你像北京城现在还有一段城墙,可以看明朝的城砖都是大城砖,那么在山海关这个地方,我们在修缮长城时发现很多砖,上面都刻有明朝什么年间制作的这个砖,那么美国博物馆,好多人都知道美国的博物馆里头保留着中国两块城砖,这两块城砖就是我们明代的城砖,上面就有明朝砖石的题记所以它特别珍贵。

那么明朝修长城一个特点就是用砖包砌,还有一个就是在山海关到进入北京进入河北,北京山西这一带境界的时候,这块都是依据着山势修得非常坚固也非常险峻,明朝修长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把每个长城的垛口,每个长城的关口都派人把守,建立一整套的防御制度,这一套防御制度里头,就有传统的像“烽火报警制度”,什么叫“烽火报警制度”?大家研究历史都知道,古时候有一个烽火戏诸侯,是说周天子,拿烽火开玩笑,点燃烽火各个诸侯都来救他了,其实没有敌情,是为了博得王妃的一笑,那么明朝继承这个观点,在长城沿线建立了很多烽火台,这个烽火台也有人称叫做就是专门来传递军情,报警的,那么在烽火台上搁一些易燃的这些火药啊,一些易燃的东西,当外敌入侵的时候把它点起来,点起来当中像有些地方它就点的是狼粪,所以有时候说战争当中狼烟四起,这个狼粪烧起来烟往上冒,直,所以你看到西北他们有诗,叫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说烟是直着起来的报警,那么它一个一个传,据说这个传递是相当快的,那很快,而且还分,你比如说五百人以下,点一柱,一千人的点两柱这个烟,超过一千人就增加,那么有四柱的狼烟起来,那说明有很多的敌人要进攻,它这个设施非常的整齐,另外就筑了很多的关口,层层把守,那么明代的这个万里长城,应该说是我们修长城最后一次,因为以后,清军入关以后,长城内外都是中华民族之大家庭内部的事了,这个长城的作用就不是很突出了,那么作为长城修建的历史应该说到明朝就截止了,我们现在所接触的长城主要是明代的万里长城。

那么山海关有一句名言“山海关,关山海”。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山海关它这一个关,就把通向东北的,就是从东北你想进关,进入到华北,山路,陆路,还有海路,关山海,山路海路它全给锁住了,足见这个关在长城当中重要的地位。那么山海关有一个特点,它被称为“天下第一关”,那么小的时候,去过山海关就听老人们讲,说天下第一关这几个字了不得,我们可以看这个,那么哪儿了不得呢?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天”字上面一横大,我们一般写“天”,按咱们汉字,第一横短一点,第二横长一点,然后才把“天”写出来,山海关这个“天”写得非常有特色,肯定是个大书法家写的,这四个字非常有气魄,而且它这个匾还有个特点,没有题款,那么小时候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是说当时皇上建了山海关非常高兴,就是让题这个匾,找个人题匾,但是知道山海关有一个大书法家他能写,但是他就不给写,不写怎么办呢?就找了一个人,这个人就冒充是好书法,去找老先生去学,学他不能说目的是写“天下第一关”的,那他肯定不教他,本来就不打算给你写嘛,一天学一个字,写一个字,隔几天,先写一个下,过两天又学写一个关字,可是教这几天之后,他最后一个字取走之后,这个老师恍然大悟了,我怎么把“天下第一关”这几个字都教给他了,这个人回去之后,把这几个字拼成“天下第一关”,所以这个字没有题款,有这么一个传说。

那么实际上,通过历史文献我们考察,写天下第一关的是明朝的一个大书法家叫肖显,那么这个肖显他是明朝的一个官,很正直,在官场上看见哪儿有不好的地方他就提,所以朝廷不喜欢他,把他贬到别的地方去,让他当个小官,后来岁数大了就回到了家乡,但是谁都知道他的字特别好,那么让他写,那么他是朝廷的人,这是朝廷的事,应该写,所以他想这字一定得写好。这个官不知道啊,就把纸墨送到他家去,把这个匾写了,我们等着做呢,过两天皇上派人检查来,去了之后,他说搁这儿吧,没写,过了几天,去人打探打探说还没写,检查的都要来了,朝廷都派人来了,说他每天干什么?每天就看他挑水,看他抡锄,没看他练字,后来这些人着急了,山海关守备就着急了,找他,你怎么个意思?正事你不干。后来才知道,他说山海关这几个字不是一般的书法能写的,写出来没气势,压不住,作为关上这个题字那镇不住,你看我天天抡扁担,挑水,我那是在练臂力的,如果没有很好的内力写不好这几个字,果然快到期限的时候,一天他一气呵成,把这个字写成了,这是我们看到的“天下第一关”,而且传说中说写完之后,这个下的这一点不清楚,远处看看不清,你们看我们一般点这个点都往下,说他挂起来之后发现,哎呀,这一点写得不太理想,小了,他把布团团就扔上去了,正好远处一看字非常地和谐,我们看到这个就像一团糊上去的,不像是写上的。

今年是甲申年,那么三百六十年前,也是甲申年,因为中国是六十年一甲子,三百六十年前,就是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那年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年号,一个是崇祯十七年,一个是农民起义军大顺元年,还有一个就是东北我们的女真族,就是满族他们的顺治元年,这三个年号代表三股力量,那么这三股力量最后角逐的关节点,就在长城的山海关,那么首先是李自成通过居庸关进北京,居庸关突破就迅速占领了北京,占领北京之后,本来踞守在山海关的明朝的这个守军的将领吴三桂他是在山海关驻守,他听说李自成已经占北京了,明朝已经完了,他本来就率军要来投奔投降李自成,但是据说在他来的这个路上,走到中途的时候,那么又得到了他家被抄了的消息,有三种说法,我看史书上现在研究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呢,就是他家里的一个人,他的家在北京,他的父亲都在北京,吴三桂,他的家人逃出去了,跑到路上碰见吴三桂了,据说这个家人是个仆人,说家被抄了,你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给掳走了,那么吴三桂一怒,带着部队就返回山海关去了,就要跟李自成决裂了,这种说法。那么还有一种说法呢,是听说他的父亲被杀了,全家被抄了,那么起义军把他骗来,他来投降起义军,是要进入陷阱,那么有人给他传递这个消息,当时形势比较乱,那么吴三桂跑回山海关,跑回山海关之后迅速地和清军联合,投降了清军,那么李自成在北京还不知道呢,自己率了十万人,他因为想着当时吴三桂也就五万多人,我灭掉他应该富富有余,所以也比较轻敌,率领军队听说吴三桂跑了,不准备投降自己,就准备去把他给剿灭了,那么到山海关的时候,第一天跟吴三桂开战,那么吴三桂军队从数量上从士气上显然不如起义军,那么农民军的士气很高,第一天,这个战争就在现在我们叫做“一片石”这个地方,也是长城的一个关口,那么现在这个地方就是沿着石河,现在有一个著名景点,旅游就可以看到叫燕塞湖,那么就在这个地方,李自成的军队和吴三桂的军队开战了,那么这一天打到吴三桂军队都快不行了,起义军也快疲惫的时候,突然清军加入了,那么就把李自成军队打败了,那么李自成退回北京之后,清军很快突破山海关进北京了。所以从这点讲,长城沿线这些关口,一旦突破,那么明朝元明清以来的北京这块防地基本上就保不住了,所以显得长城在关口在防御上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在历史上这些战争是非常频繁的,你来我往,但是这些战争它带来的结果是加速了民族的融合,那么从清军入关之后,迅速地向汉朝学习,向汉文化学习,吸取中原一些汉文化,以至清朝的几代的皇帝开始,学习汉代的书法,学习汉代的文字,学习汉代的这些经典,治理国家平定天下,那么加速了这种民族融合,那么这种融合呢,有人概括说以长城为纽带的这种民族融合,它有时表现为亲情,有时表现为战争,有时表现是互市,但有时候也伴随着北方民族,强大的民族、游牧民族南下的掠夺,那么这种民族融合有人概括它是情与恨,通婚与战争,就是经过这样的不断地磨合民族间的磨合,使长城内外各民族以长城为纽带,不断地发展和进步,那么说到这种民族融合,说到这种充满了情和恨,充满了通婚与战争的,我想从汉朝时候就表现的非常强烈。

小时候就听过我这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比如说像“昭君出塞”,小时候就听大人讲王昭君,她到匈奴到塞北去了,为什么去呢?因为她入皇宫之后,老见不着皇上,她本来想进皇宫就要得到皇上宠信,老见不到皇上,为什么见不着皇上呢?说这个汉朝时候,谁要见皇上,因为美女太多了,皇上呢想见都得先经过一个画师,由这个画师把你的像画好了,去给皇上看,皇上看好了,才选,那么在王昭君的时候有一个画师叫毛延寿,说这个画师可坏了,你要不给他钱,你要不讨他好,他不给你画好了,说王昭君很有骨气不给他钱,不依附他,他就每次给王昭君画完之后点个痦点,皇上一看有个痦点,说这个痦点不好不吉利,皇上就把这个拿一边去了,说是王昭君永远得不到召见,最后王昭君自己要求出塞了,那么出塞的时候皇上一看,哎呀,王昭君这么漂亮,这才知道毛延寿是个坏蛋,一直欺君,骗皇上,才把毛延寿给杀了,小时候听说过这样的故事。

那么现在读史书才清楚知道,那么“昭君出塞”是中原民族和北方匈奴民族和亲的一件重大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大的事件,是促进长城内外民族融合的一件大事,那么没有毛延寿这个人。历史上,那么王昭君她姓王,名嫱,字昭君,她是西汉元帝时候的人,到现在有两千多年了,公元前48年到32年,元帝在位的时候,她家是湖北人,是属于我们南方的姑娘,那么王昭君在元帝的时候被选入宫中,她是自己要求去嫁给匈奴单于,那么她的这个要求是得到皇帝批准的,因为在西汉初年,楚汉之争之后,刘邦夺取政权,建立了西汉,这时候国家力量还是比较贫弱,在楚汉之争的时候,匈奴不断地南下,渐渐强大起来了,不断地南下,南下之后西汉这时候刚刚开国,没有那么多经济实力跟匈奴打仗,因为一打仗要打赢得花钱,得备粮草,那么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和亲,就是把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的王,就是单于,但是,这个汉家的公主都是千金小姐,她不乐意去,据说刘邦的女儿就不愿意去,吕后就多次跟刘邦那儿说,咱们家这公主,到漠北那边,住没个固定的,住大帐篷,吃得也都是肉,见不着什么粮食来回跑,还要不断的战争,那受不了,所以多次跟刘邦说。刘邦说那就别去了。那么王昭君出塞的时候前前后后汉朝已经动员过一些都是找皇室以下一些王的女儿,命令你去,去了之后效果也不大,有的适应不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那么王昭君去她是做的比较好的,而且我看有的史书写,说王昭君出塞一下就把王公贵族那些千金小姐比下去了,说明王昭君这个人的素质气质都要高于那些王公贵族的那些千金小姐,那么王昭君她出塞之后,嫁给单于之后,史书记载,她在匈奴地区生活的时候,是深受匈奴各族的爱戴,因为她很贤惠,从来不在匈奴中挑动任何事情,另外协助单于治理匈奴,而且把中原的一些文化一些生活方式,特别是一些贤德的一些品质带过去了。

蔡文姬是生在东汉末年,距王昭君已经过了一二百年了,那么蔡文姬,她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末年一个非常有才的这么一个文人,蔡文姬通过学琴,琴棋诗书画都非常强,据说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琴棋书画这个文才就露出来了,她嫁给了一个当时也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一个文人,但是呢,一年之后她这个丈夫就去世了,那么她就一个人在家,她那时候封建礼教嫁谁就得随谁,你不能回来,但是她这个人比较有骨气,就从婆家跑回来了,继续跟蔡邕学文,那么在她22岁的时候,匈奴南下,把蔡文姬还有一些人全给掳到匈奴去了,到匈奴之后,尽管她经过长途的跋涉,穿的衣服也非常破了,身上也都是挂满了尘土,但是匈奴的左贤王还是发现了她的才华和美貌,就把她给纳为妃子,那么她在匈奴一下就生活了12年,一直到曹操夺取政权,就是到建安13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才把蔡文姬给迎回来,所以历史上就有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就是“文姬归汉”。那么在文姬归汉回来的时候,她做了“胡笳十八拍”,这个在她一路上就是进行演唱,所以像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很长一段时间,在匈奴在中原来吹奏,而且当时她拿回她编的“胡笳十八拍”,当时在建安城,是文坛上非常著名的一件事情,也是中原和匈奴和北方民族游牧民族文化交流演奏的一个绝唱,就演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达到一个高峰,这种文化交流达到一个高峰,后来蔡文姬整理她父亲的书,因为她父母在战争中,他父亲去世之后,家也被抄了,那么很多文献,她父亲是个大藏书家,藏了很多书,据说后来蔡文姬都是根据自己记忆当年的记忆把它背出来了,整理了四百多册,那么在历史上这种民族的交往融合我们可以看出来,它是通过战争、通过通婚、通过亲情,在蔡文姬离开匈奴回汉的时候,因为回汉是为了让她整理蔡邕,就是她父亲的书稿,是要完成一些文化上的事,但走的时候是难舍难分,因为她也生了两个孩子在左贤王那儿,走的时候确实是等于是母子分离,亲情是一种隔离,但是就是这样,历史上这些人物在沿着长城内外,把这种民族的这种融合这种亲情不断的给推向前进。

长城对外开放以后,那么每天来游长城的人非常多,那么我们在接待一次次外国专家的时候,一个外国专家讲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问他说,你这个长城为什么不翻译成“很长的城”?在英语里头,为什么要翻成“伟大的一个城”,那么这个西方人就说,如果用长来理解这个长城,不足以把长城的本质介绍清楚,那么长城本质是什么呢?他说呀,一块砖石的作用很有限,但是当数万万块砖石垒起了万里长城,这就了不起了,这就成了世界的奇迹。那就说一个人的作用是很有限的,一个小群体的力量也是很有限的,但是当所有的中国人团结起来,那么这种力量就是无限的,那么这种精神就是长城的精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病历管理办法范文下一篇:班级活动台词范文

热门文章

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