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90例临床观察

2023-03-02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 我们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1], 腹泻黄绿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 无腥臭味, 每日4~20次或频泻不止, 部分患儿伴呕吐、眼窝下陷等脱水征。大便常规检查显示:无或仅有少量的白细胞、脂肪球, 无脓细胞和红细胞。观察组90例患儿, 男49例, 女41例, 年龄45d~6个月6例、6~12个月53例、1~2岁31例, 病程最短6h, 最长3d。对照组102例患儿, 男57例, 女45例, 年龄41d~6个月8例、6~12个月58例、1~2岁36例, 病程最短10h, 最长3.2d。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儿根据脱水程度给予补液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 (kg·d) , 静脉滴注, 每日1次。观察组给予西咪替丁20mg/ (kg·d) , 双嘧达莫3~5mg/ (kg·d) , 分3次口服。均连用3~5d。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1.3 疗效判定

参照1998年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2]。 (1) 痊愈:治疗72h内, 每日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或每日2次, 大便性状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及体征消失; (2) 显效:治疗72h内, 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 大便性状比以前改善且水分明显减少, 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3) 有效:治疗72h内, 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1/2, 大便性状改善水分减少,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4) 无效:治疗72h内, 大便次数及性状无好转, 临床症状几乎无改变或加重。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90例患儿, 痊愈47例、显效32例、有效8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102例患儿, 痊愈40例、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19例, 总有效率为81.3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2.2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 (1.24±0.32) d、止泻时间 (1.27±0.39) d;对照组退热时间 (1.82±0.46) d、止泻时间 (1.98±0.45) d;观察组患儿退热和止泻均快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正常, 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秋季腹泻好发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存在营养不良、贫血和体弱多病时更易患病, 而且病情严重, 病程较长。随着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 秋季腹泻的患病逐渐减少。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全球性、季节性和流行性;先吐后泻, 伴发烧, 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 可有少量粘液, 无脓血, 无腥臭味, 一般大便每日10次左右;处理不当会导致脱水,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我们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取得了满意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7%;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和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 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 使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 受累的上皮细胞脱落, 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同时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 活性降低, 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 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 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 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 出现脱水、酸中毒、低钾、低镁、低钙[3]。西咪替丁属组胺H2受体拮抗剂, 可以抑制组胺等炎性介质释放, 减轻肠粘膜炎性水肿, 可减少胃酸分泌, 减轻氢离子对病损肠粘膜的刺激, 促进绒毛修复, 恢复其吸收功能, 同时, 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双嘧达莫抗病毒活性和选择性作用的基础是其属于一种尿苷、腺苷、脱氧胞苷抑制剂, 能选择性的抑制病毒RNA的合成, 而对宿主RNA的合成无明显影响。

总之, 应用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临床疗效满意,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90例确诊为腹泻的患儿常规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同时给予西咪替丁和双嘧达莫 (观察组) 口服, 并与上年同期102例患儿采用利巴韦林 (对照组) 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7%, 并且观察组患儿退热和止泻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临床效果好, 症状改善快, 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轮状病毒,腹泻,西咪替丁,双嘧达莫,儿童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94~1296.

[2] 方鹤松, 魏承毓, 段恕诚, 等.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 1999, 37 (4) :239.

[3] 张素玲, 李一欣.鱼腥草、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21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 19 (2) :153~15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工程造价的改善措施下一篇:不要忽视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