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结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探讨

2022-12-12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直线增长的趋势,其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该病的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 “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以及体重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 2012年5月—2014年9月该院为了分析二甲双胍结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结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

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7: 8, 患者的年龄分布为47 ~78岁, 患者年龄均值为(63.45±2.38)岁,患病时间为1~16年,平均患病时间为(8.27±0.56)年。

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6: 9, 患者的年龄分布为46 ~79岁, 患者年龄均值为(63.89±2.67)岁,患病时间为1~1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8.21±0.71)年。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在进行研究前均对研究目的有所了解,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协议。 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别、 年龄以及患病时间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国药准字H19990205,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50 mg)进行治疗,与第1口饭同时嚼服,3次/d,50 mg/次;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31104,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5 g)进行治疗,3次/d,0.5 g/次, 餐前口服。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使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s)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比较

经比较发现,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相比较(P<0.05)。

2.2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 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00%,两者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两组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中已排在第三位[2],该病属于一种慢性病, 主要病理原因是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且该病的病程一般较为漫长,极容易合并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3]。

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以药物疗法为主,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血糖下降并保持血糖稳定,积极控制和预防合并症的发生[4]。 该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药物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属于糖苷酶抑制剂,能够竞争性的抑制患者体内小肠上皮细胞内麦芽糖酶、蔗糖酶以及葡萄糖苷酶,延长麦芽糖、蔗糖以及淀粉在体内的时间以及延缓麦芽糖、蔗糖以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时间,达到延迟小肠吸收双糖、葡萄糖等糖类的效果,避免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同时能够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5]。 此外,阿卡波糖能够抑制脂肪在体内生成, 同时能够减少患者体内脂肪组织的体积以及重量,且能够抑制脂肪酸代谢,达到减少体脂和甘油三酯的目的[6]。 而二甲双胍的主要药理作用为能够抑制小肠吸收葡萄糖, 增加患者的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摄取, 同时能够加强患者的外周组织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相结合, 促进胰岛素降低血糖以及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此外,该药物还具有阻止肝脏糖异生以及输出肝糖, 纠正机体的脂代谢紊乱以及保护胰岛细胞的效果[7]。 综合来看,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但这两种药物服用后容易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以主治医生在给药时,应提醒患者如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间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总结得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结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结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00%,两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过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结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无痛胃镜护理配合下一篇:研绘本教学之法让孩子爱上阅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