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第21课

2023-06-20

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1第21课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版教案2009版 点击数: 266 【字体:小 大】 【收藏】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情况,新中国的诞生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分组,选举代表、访问调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使学生充分理解并体验课本知识,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史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曲折发展的学习,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精神。 【 教学重点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教学难点 】

如何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 复习巩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特征 【 引入新课】

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 新中国建立后,民主同盟主席张澜曾说过:“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也不同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政治制度?要想解开这道谜题,我们共同探索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 进入新课 】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开国大典

1、准备:中国人民政治政协会议召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2、成立: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政权特点

新政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4、意义 (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法制建设(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目的:为了保证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2、颁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

3、内容:

(1)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 (2)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3)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4、性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特点:

(1)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6、意义:

(1)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3)它的颁布极大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确立: 1954 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 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内容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2)人民代表产生方式:由全国人民普选产生。 (3)代表组成: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4)组织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

3、确立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3)它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4)它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4、曲折发展 (1)曲折:1957年,发生了反右扩大化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趋于停顿。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2)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恢复与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人大积极加强立法工作,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全国人大有哪些重要的职能?

说明全国人大的地位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供参考答案: 职能:立法、监督、人事选举和任命权以及 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地位:是全国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不同:经济基础不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活动的原则不同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1、基础:

中共与各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2、确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2)1954 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宪法》,以国家根本大 法的形式宣布了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3、内容:

(1)指导思想: 1956 年4月,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作为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 (2)合作形式:政治协商。

(3)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4、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5、曲折发展

(1)曲折:1957年,发生了反右扩大化错误,严重破坏了多党合作制度,干扰了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文革”期间,大批民主人士受到打击迫害,民主党派被迫停止活动,政协工作陷入瘫痪。 (2)发展:“文革”结束后,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得到恢复与发展,1982年9月,中共提出了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必要性):(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基于国情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明确的规定 。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施行的成果

在1955年及以后的10年中,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先后成立民族自治区,加上此前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了五个省级自治区,还建立了一百余个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区别。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拥有广泛的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并监督其实施。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点:

(1)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合作,为共同目标团结奋斗,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也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点所在。

(2)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关系是一种政治上密切合作的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或反对党。

(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是多党合作制的政治基础。

(4)多党合作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 小

结 】

请大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 板书设计 】

第21课节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政协召开

2、开国大典

二、法制建设

三、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二篇: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3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论述 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深化的表现

教学内容 导入

当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对民主共和的美好憧憬的时候,然而却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最终形成有一次民族反思。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条件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2)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3)文化: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所以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新制度难以建立在陈旧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封建制度在中国存在了2 000多年,封建思想毒害了许多人的心灵,辛亥革命之前,不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来束缚人们的头脑,于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了。所以新文化运动主要“新”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表现

(1)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清末秀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早年曾接受康梁的维新思想,后留学日本,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辛亥革命后,面对日趋黑暗的社会现实,他认为中国人没有觉悟是“造成今日危殆势”的根本原因,指出“吾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主张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把人民从专制及其意识形态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2)主要阵地和代表人物:《新青年》

1917年,陈独秀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北京,攻击旧文化的中心堡垒。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人相继参与《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工作。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形成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1923年6月,《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一直到1926年7月停刊。 【思考】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地区从上海到北京说明了什么?(经济发展、政治中心、容易传播、影响力大)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是否正确?(不完全正确。主因是中西之间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综合对比)

(3)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锐意改革,以 “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聘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阿、刘半农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北京大学从“官僚养成所”一变而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最为活跃的学术重镇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他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没有培养革新人才,于是决心兴办教育,并创立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作为培养革命人才和进行活动的机关。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期间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推行义务教育等。五四动时,他站在维护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思考】政治、经济等诸种解放与思想解放是什么关系? ——经济决定政治和思想文化;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思想解放是政治、经济等解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会推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革,反过来,政治、经济等的解放又为思想进一步解放创造条件。

3.《新青年》的作用

《新青年》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猛烈地抨击以孔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旧纲常伦理,鼓吹“文学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潮》《少年中国》《国民》等刊物都受到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民众的欢迎。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陈独秀借用这两个词的英文发音(Democracy和Science),形象地称它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民主的内容

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2.科学 (1)主要内容

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

(2)影响

①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用来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科学的精神。 ②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有力地打击了民国初年社会上仍大量存在的迷信现象。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③随着科学影响的扩大,科学知识也逐渐得到普及,人们对科学的重要性已不再怀疑,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思考】陈独秀认为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 ——目的是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封建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中国,提出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具有反封建思想的进步意义,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他们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是西方民权、平等的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范畴。而且,陈独秀等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当作医治中国一切黑暗的良药,是偏激的。

(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礼教 1.“打倒孔家店”

(1)树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原因

①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礼治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

②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康有为反对共和,以及其他帝制余孽的倒行逆施,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 【思考】通过易白沙的话,你认为尊孔的弊端有哪些?

——易形成政治、思想的专制统治;易被别人利用,成为维护其利益的工具;重视做官不重民生易导致社会不安定。

(2)陈独秀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

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宪法者,全国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决不可染以优待一族、一教、一党、一派人之作用”,“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人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这实际上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其意义不限于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派学术思想的褒贬。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事实上,这正是“打倒孔家店”的政治动因与文化内涵。

②“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③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探究】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 ——袁世凯为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个,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于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鲁迅与《狂人日记》

鲁迅(188l—1936),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文字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曾因为母亲的安排娶朱安为妻,但朱安其貌不扬,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思想很陈旧,鲁迅的家乡绍兴有一种风气,看不起离婚的女人,鲁迅心善,不想让朱安沦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为由,离开了朱安,后另娶了许广平,生下了海婴。朱安一生都没有和鲁迅圆过房,生不了孩子。鲁迅死后,是朱安为他守灵,但朱安死后却没人为她守灵,朱安终其一生始终是不幸的。 (1)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批判的特点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猛烈,他主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对“吃人的礼教”的抨击即出自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狂人日记》对“吃人”的礼教的揭露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①《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又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

②鲁迅在文中借“狂人”之口,道出了惊世骇俗之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思考】何谓“吃人的礼教”? ——礼教是指儒家提倡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了其“吃人”本质。“吃人的礼教”的说法由此而来。 (3)对贞节观念的批判

①鲁迅发表了《我之节烈观》一文,把传统的贞节观与夫权思想和忠君思想联系起来,揭露“忠、孝、节”的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②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统的贞节观念,指出这种观念与资产阶级的人格独立根本对立。 【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分别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 ——《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孔乙己》反映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对人才的摧残毒害;《药》反映了对辛亥革命由于脱离群众而失败的思考,暗示唤起民众的觉醒是取得革命胜利的良药的深刻主题;《阿Q正传》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启发民众觉悟,发动民众革命的重大课题;《祝福》反映了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地位,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三)文学革命

1.新文化运动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

(1)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革命的锋芒必然同时指向作为旧文化“载道工具”的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

(2)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开始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

2.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189l一1962),安徽绩溪人。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强调 “建设新文学论”的惟一宗旨,只有十个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他强调、以白话文代替文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言文作为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打开了缺口,对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还率先进行白话文学的创作,发表了几首新诗,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五四运动后,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了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当时的社会,就必须革新语体。为此,他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的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钱玄同、刘半农(创造了“她”字)、李大钊等也积极提倡写白话文。

刘半农(1891一1934),江苏江阴人。1911年辛亥革命时,曾在革命军中任文书。他积极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17年主张用白话写诗,注重群众口语,向民歌借鉴,是早期新诗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思考】通过胡适的“文学革命”八事,你认为胡适文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是内容和文体等方面的改革,内容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不仅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还认为必须彻底改革旧文学的思想内容,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从而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4.文学革命的结果

(1)经过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的积极努力和《新青年》等报刊的大力推广以及热忱扶植,白话文很快深入人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从1918年开始,《新青年》完全改用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到1920年,全国小学

一、二年级原用的文言文教材一律被废除。

(2)白话文在应用创作方面取得了实绩。最早出现的一批白话文的新文学作品,有鲁迅、叶圣陶等人的小说,胡适、郭沫若、刘半农等人的诗歌,陈独秀、李大钊、周作人等人的散文等。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5.文学革命的意义

(1)白话文在社会上的普遍使用,使延续了2 000多年的专制主义文化受到冲击,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和发展创新起了重大影响。

(2)以采用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四)文化平民化 1.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

民国初年,面向群众的社会教育或通俗教育已有初步发展。这些活动主要是在城市中对群众开展通俗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2.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

(1)在文学界,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不断得到推广。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其中白话散文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当时流行的社会改造、妇女解放、劳工神圣、风土人情等思想内容,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而且在形式上出现了政论、杂文、随笔、游记、寓言、短评等体裁,风格多样。

(2)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这种新体诗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既注重内容的革新,反映现实生活,也注意形式创新,“自由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从胡适的《孔丘》、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可以一窥白话诗之风格。 第一首白话诗是胡适1916年8月23日写的《蝴蝶》(参见教材),这首诗,讲平仄,讲对偶,行文自由,意象清新,诗意浅露,格调不算高雅,但在当时封建禁锢几千年余威未尽的情况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大胆创新。所以后来胡适干脆把他的白话新诗集命名为《尝试集》。

【思考】阅读刘半农《相隔一层纸》,分析刘半农的白话诗有何特点? ——写作的题材多是穷困的工农、人力车夫、小商小贩以及失业的知识分子,总是将人民群众的悲苦际遇同富人们的奢侈生活进行鲜明对比,文字朴实细腻,清丽通俗,倾向性鲜明,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表达出一种纯洁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积极性:

(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2)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3)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局限性

(1)在实践中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在思想上存在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课后探究

反动势力和守旧派文人为何如此仇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触及了旧文化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内容即纲常礼教,从而使旧文化没有任何栖身之地,这是根本原因;除此之外,还有新文化运动损害了反动势力和守旧派文人的既得利益等因素。

历史学习资料

第三篇:高中历史必修三21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

吉林磐石一中

郭玉保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 问题:通过观察引言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是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回答后导入新课。

学情分析

特点:作为高二学生已经拥有基本的史学知识和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 不足:学生对于我国的教育政策方针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

对策:教师搜集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教育变革的历史图片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教育变迁来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

设计理念

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2、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方针;“文革”对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

②理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③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改变及教育的初步成就;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3、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

②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文革”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

③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变化实质,让学生明确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

②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重点: 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依据:课标的要求及高考考纲中的考点要求。 教学难点: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依据:学生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变迁一则缺乏了解,许多关于教育的史实今天的高中不了解,立体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尚未形成。 教学过程及评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课题。 展示材料: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审题,指出材料所示增长模式按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来分其实只有两种,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设问: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审题,指出材料所示增长模式按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来分其实只有两种,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设计意图

通过史料和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历史与时政相结合,使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二、问题探究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学什么?

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

(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 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 1957年) 成就:

(1)大力发展

学校教育(2)建立

学校教育制度 (3)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

体系

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大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怎么学?

本目内容介绍两个时间段教育的不同发展状况,大家在学习时注意分清。

学会了吗?

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 过渡时期 B. 十年探索时期 C. “文革”十年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二、 **中的教育 学什么?

表现: (1)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66年,废止高考制度。

(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例子:张铁生被称为“白卷英雄”]

影响:

1.破坏中国教育事业,导致人才缺乏 2.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3、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怎么学?

文化大革命,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混乱,在经济上、文化教育等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严重冲击,学习本目内容,请同学们回顾必修一与必修二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整体上的文化大革命,政治:造反派夺权,民主法制破坏。经济:停产闹革命,经济秩序混乱。教育:大中小学停课,高考废止。

学会了吗?

1976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下降,中国与发达置之脑后的差距拉大。其主要原因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大中小学教育废止 C.文化大革命冲击

D.国家的教育投资小。

三、教育的复兴 学什么?

1.邓小平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

2.邓小平提出 思想。确立 战略 3. 邓小平提出教育 指导方针 4.制定 推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扩大教育投入。 5.教育改革,启动 6.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力度 怎么学?

学习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教育复兴”子目内容编排上的逻辑关系:首先是纠错1,其次是立正

2、3,最后是举措

4、

5、6。 学会了吗?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地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 【合作探究】

新时期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四、知识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材料二 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

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 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

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改革开放20年之科教篇》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材料四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请回答:(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 (4)材料

三、四表达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

五、课外探究:拓宽知识外延,引入下节课的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重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邓小平

材料2 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材料3 1984年,邓小平又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提高教师的素质, 尊师重教。他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同时,他还强调,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邓小平尊师重教的呼吁,引起了社会的共鸣。国家正式宣布每年 9月10日为教师节。„„而且邓小平曾不无忧虑地说过:现代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不成比 例,对教育投资太少,今后无论如何要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否则现代化就实现不了。 请回答: (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事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9分)

(2)邓小平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6分) (3)你如何理解“三个面向”的辩证关系?(6分)

课后反思

1、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打断、扑灭学生的参与热情,否则没人再举手,没人再想说。思想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师生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解决学生突发问题的办法贵在教师的引导,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加强对相似概念的分析、比较、鉴别,并通过提供材料和途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自我搜集材料,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在历史课上的积极性。

2、 教师一定要在课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的时候不但要备课本,备学生,还要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哪些问题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困扰,哪些问题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发挥。在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疑问或者偏见的时候适当的补充相关知识并提出延伸性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3、 在布置给学生准备搜集材料的同时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以免认识问题过于单一,另外当学生作好展示后,教师要努力整理成体系的东西,并可就此提出更深入的问题看学生明白了多少,特别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唯有如此,师生才能共同进步。

迷津指点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教育体制的时政紧密相联,针对文综考试的大形势,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进相关的时政知识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四篇:高中历史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金田起义的原因和爆发;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资政新篇》;天京的沦陷;太平天国的意义;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作用。 通过阅读历史材料,能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过程与方法

结合材料,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中的主张不能实行的原因。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指导思想的积极性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教学重点:金田起义、《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头主题歌《浩浩乾坤》,韩磊主唱。

19世纪中叶,中国农民阶级的先进分子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抛头颅,洒热血,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怪神的悲壮史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追寻、体味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吧!

讲授新课:

一、金田起义

1.天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它们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在外国大量倾销商品的过程中,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大量农民和家庭加工业破产,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逐渐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2)财政危机。鸦片战争后,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和鸦片贸易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人民负担加重,加剧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3)吏治腐败。鸦片战争产生的战费和巨额赔款被分摊到相关各省,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清朝各级官吏层层加税,借机搜刮,导致吏治极端腐败,清政府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4)自然灾害。鸦片战争后中国水、旱、蝗灾不断,加剧了人民的困苦,贫苦百姓到了无法生活下去的程度,激化了原已非常尖锐的阶级矛盾,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广西地区地瘠民穷,自然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再加上广西地处边陲,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加上有天地会多年的斗争传统,清政府统治比较薄弱,因此广西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发源地。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不久后,与冯云山到广西传教,得到人民广泛响应,广西地区的拜上帝会组织迅速壮大。

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他的宗教理论同西方基督教有所不同,西方基督教主张忍受苦难,放弃斗争;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号召人们进行反封建斗争,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清朝统治者。西方基督教主张幸福的生活在来世,信教者死后进入天国;“拜上帝会”主张建立人间理想天

国,在现世。洪秀全创立的宗教理论,对动员人民群众进行反清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1850年7月由于广西又遇饥荒,参加拜上帝会的民众日益增多,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通知各地会众到金田村集中编练队伍,并采用军事编制。12月,清政府派兵前往镇压。1851年1月拜上帝会会众击败来犯之敌,解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

二、天国兴衰

1.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时期。

起义爆发后,太平军冲破地主武装和清军的围堵,1851年3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东乡称王)。

1851年8月,太平天国在永安建立封王,初步建立了政权(永安建制)。

关于永安封王建制,可用歌诀进行记忆:“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东西南北翼,西王以下人,皆受东王制。”

永安封王后,太平军相继攻克广西的全州,湖南的道州、岳州,在岳州组建水营,不久攻克武汉。1853年初太平军从武汉出发,浩浩荡荡,水陆并进,顺长江东进,先后占领九江、安庆、芜湖等重要城市,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与清王朝分庭抗礼。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定都天京)

2.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军事全盛。①北伐:(结合教材插图掌握)a.当时形势: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南北对峙,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b.过程:1853年5月到1855年5月,北伐军从扬州出发,横扫六省,紧逼天津。被迫南撤,最终失败。c.北伐意义:北伐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中心,引起清王朝的动荡,同时也牵制了清军,有利于南方太平军的发展。d.失败的原因:孤军深入,没有援军。战争环境不利,清军倾全力反扑。

②西征。a.当时形势:清政府为扑灭太平天国而加强了对天京的围困,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扩大长江中下游控制地区,必须西征。b.西征区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的部分地区。 c.结果:取得辉煌胜利。

③同时,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北、江南两大营,解除了对天京的威胁。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2)政权建设。

经过几年征战,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在军事发展的同时,太平天国还进行了政权建设,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它不仅涉及土地制度,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制度为核心,所以称之为《天朝田亩制度》,但这一制度并未全面实施,1854年太平天国即实施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 ① 目的与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② 内容:a.土地分配方法: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b.提高妇女地位:如可分得土地、参加考试、参军任职等。

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设计的是怎样的社会?有实施的可能吗?

提示:《天朝田亩制度》设计的是农民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革命思想的结晶,但其试图在小农经济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经济主张是一个空想。加之当时正处于战争状态,缺少必要的条件,根本无法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第一次颁布后,第二年太平天国即实施“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就证明了这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

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落后性:把封建自然经济作为理想化的追求目标,排斥商品经济,与工业化、近代化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空想性:平分土地无法实施,绝对平分产品更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

《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施的原因:

从客观上说,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上说,平均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3.太平天国的衰落时期。

(1)太平天国的强大外敌的出现。

随着太平天国的日益强大,满清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已经不足以对抗太平天国革命,清朝统治者迫不得已放松了对汉族武装的控制。1853年咸丰皇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武装。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相继发展起来,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地主势力的壮大,表明满洲贵族和八旗军队的腐化堕落已经无法对抗太平天国运动,清王朝正在走向衰亡。

(2)天京变乱。

1856年8月,杨秀清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的事件。洪秀全感到事态发展下去会对自己不利,表面上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暗地里却密召在前线的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回敬救驾。韦昌辉立即率3000精兵赶回天京。9月2日凌晨,在秦日纲的配合下,包围了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和他的全家及部下2万多人。天京城内一片恐慌。石达开从湖北赶回,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想杀死石达开,石达开只好半夜坠城逃出天京,石达开的全家都被韦昌辉杀害。韦昌辉的行为,引起太平军全体官兵和百姓的愤慨。11月2日,洪秀全诛杀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余人,平息了这场自相残杀的内乱。翼王石达开在天京变乱后,因不满洪秀全的猜忌,自率10万大军离开天京,虽然多次击溃清军,但终在大渡河畔被清军全歼,这实际上是天京变乱的一个继续,从此,太平天国局势更加危险。

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走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提示:建都天京后,太平军的上层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生活奢侈,等级森严,诸王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导致太平军发生内讧。翼王石达开在天京内讧后回朝主政,因不满洪秀全的猜忌,率10万太平军离开天京。

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走带来了严重后果,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破坏了太平天国内部的团结,动摇了太平军将士的宗教信仰和对太平天国理想的坚定信念,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丧失了乘胜歼灭清军的有利时机。太平天国运动中发生的仇杀、分裂,是农民政权封建化的必然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革命不可能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

从天京事变这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贪污腐败;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3)重建领导核心。

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原有领导集团的成员或死或走。清军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威胁天京。为了挽救危局,洪秀全在军事方面,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组成了新的军事领导核心,扭转了战局。太平军连挫清军,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士气重新高涨。内政方面,任用洪仁玕主持朝政。洪仁玕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针《资政新篇》。

阅读小体字,总结:①目的:重振天国声威,挽救天国危局。②主要内容:效法西方,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兴办医院和学校,进行文化交流等。③评价和认识:它是中国最早的,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

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是它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有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并未真正实行。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就一直面临着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的严峻局面。1863年,在英法军队的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天京。英法军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主要是1862年英法联军从天津调往上海,此后多次在苏泸杭地区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直至太平天国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课文从社会影响、农民的传统理想和思想进步三方面分析了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影响之深刻超过了过去的农民战争,达到了农民革命运动的顶峰。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太平天国所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平均主义的愿望和获得土地的理想。《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资政新篇》提出了效法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措施,在许多方面体现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即将出现的先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缺乏科学的理论武器,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掀起了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新的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以新的特点,太平天国后期,其领袖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板书设计:

一、金田起义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2.概况

二、天国兴衰

1.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时期。

2.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军事全盛。

(2)政权建设: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3.太平天国的衰落时期。

(1)太平天国的强大外敌的出现。(2)天京变乱。(3)重建领导核心。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资政新篇》(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五篇: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 教学设计

第12课

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腐朽没落,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 2) 清政府关于禁绝鸦片的争论; 3) 林则徐虎门销烟; 4) 鸦片战争的过程; 5) 中英《南京条约》; 6)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7)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 8)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9)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0) 11) 12)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洋务运动的兴起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试与价值观

1) 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

2) 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妄自尊大,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最后落到被动挨打的地步。

3)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通过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清

1 政府也开始改变政局。

【学情分析】

新疆班学生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许多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导学精讲精练的方式展开课堂交流活动,以分组计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针对部分专有名词及其他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语汇,或加维吾尔语的翻译,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注解,以破解学生在语言方面存在的障碍。 【重点与难点】

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3.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扩大? 【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学案导学法: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原则”,以《基础训练》“课前知识早知道”为底本,安排学生预习,初步掌握本课知识要点。

2. 分组分层教学法:将全班分为两个类型的小组,学力层次小组: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优秀组、普通组和学困组。上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课堂交流小组:将全班同学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差互补的标准划分为六个小组,以分组计分的方式参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交流。

3. 史料教学法:展示图文资料,学生通过分析、概括,得出结论,理解知识。

4. 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讨论,以感知历史,获得新知识。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前准备:

1.结合学生的学力层次和课堂交流的需要,为学生划分相应的小组。

2.安排学生预习本课教学内容,完成《基础训练》“课前知识早知道”及相关选择题目。

二、导入新课: (图片)虎门销烟

三、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历史回放

(图片)吸食鸦片、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相关历史事件。)

(二)课程标准提示:

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知识衔接

1.明清时期,为加强专制皇权,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2.17世纪以来,在资产阶级反对专制集权,争取民主法治的斗争过程中,英、美、法、德等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体

(四)学案导学:两次鸦片战争(参见《基础训练》“课前知识早知道”,本部分内容主要针对学困生展开)

(五)思维提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图文史料,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思考并回答问题,本部分内容主要针对普通生展开) 1.鸦片的危害

1)什么是鸦片?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2)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3)关于清政府禁绝鸦片的争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怎样才能解决鸦片的泛滥问题? 2.《南京条约》及战后的中国

1)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谈谈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如何理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为何要联合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谈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应对变局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影响如何?

(六)综合拓展: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师提示相关思维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本部分内容主要针对优秀生展开)

(六)随堂检测、情感升华(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写事的作文500字下一篇:花的勇气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