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2023-07-23

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任现职以来,一直坚持出全勤。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由于本人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得到了领导和组织的信任,1995年7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多次被评为许市镇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业务能力

(一)教学能力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有时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到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学者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尽管有些学生基础差,但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有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历史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我也教得自然。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

“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历史成绩在每年的中考或镇统考中(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镇或全区同类学校的前茅。我还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2001年和2003年两次荣获许市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

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历史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历史教学三步教学法、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历史教学研究课题。主动承担校级公开课教学,2004年所上的《新航路的开辟》得到同行好评,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200

1、2002年指导学生王红、周必洪、王均参加全校普通话演讲获校

二、三等奖,2003年指导夏竞参加征文大赛获得二等奖,2006年指导学生金叶子参加湖南省一年一度中小学作文竞赛,获征文一等奖,我本人因辅导学生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3、重视实践,总结提高。

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撰写的《中学生厌学原因的调查与对策》获君山区二00一年教育调查报告评选二等奖,撰写的教学论文《人物评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获2002年君山区优秀教研论文二等奖,君山区教研室将该文送市教科所,在二00三全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人物评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获二等奖,同时我写的《巧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岳阳市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教学应用研究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二00四年我写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历史地图教学中的运用》获省教育技术征文一等奖,并在省《教育技术》2004年第12期上发表。二00六年撰写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获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三等奖。

4、扶持后辈,共同进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参加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2002至2003帮助青年教师戴俊备课、上课。戴俊老师在原来学校从事的是美术教学,对历史教学没有经验,不熟悉。调入我校后,我从备课、教材的把握、上课对她进行耐心的辅导,细心地指导,在我的帮助下,她现在已成为教学上的一把好手,成为学校历史教学的顶梁柱;2006年6月我所指导的许市中学青年教师陈高山在参加全区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下半年代表君山区参加市“金鳄杯”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同时有李伟茹、刘星、金燕等人获区级奖励。。

(二)教育能力

作为教师,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四勤、三熟悉、三结合”的独特方法。四勤:即勤看、勤想、勤干、勤说;三熟悉:即熟悉学生、熟悉规律、熟悉方法;三结合:即学校、社会和家庭相结合。我坚持每期对每一个学生家访一次以上,特别是为了转变差生,控制流失,我节假日不休息,有时深更半夜,都在走村串户,保证班级学生的巩固率达到100%。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95年我任学校团总支书记以后,协助学校行政管理校务,建立了校园广播站、团队活动室、团队宣传栏、班级一日一评,将学校团队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97年 担任教导副主任,2001年任教导主任,在此期间,教学管理上,我做到以身示范,常抓不懈。为了规范管理,我们制订了《教师勤绩考核细则》、《教师常规检查制度》、《教师请假制度》等,使学校管理制度化。并认真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听课,以科目为单位举办公开课,有力地促进了教学

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 夯实基础, 激发兴趣

基于这种班基础较差, 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这一要素, 我在平时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1) 侧重基础知识的讲解。 (2) 在讲课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名人轶事、趣闻等, 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 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方式。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是课堂主体, 只有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 真正参与进历史学习中来, 才能真正学好这门课。这是对教师基本历史知识储备的考验, 没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储备, 怎能在讲课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名人轶事、趣闻, 这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习惯培养

学生的信心和兴趣被调动起来后,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挤时间, 多看书, 勤反复。历史这门学科的独特性质, 必须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掌握, 所以我要求他们根据自身情况, 利用零散时间多看课本。看课本时要做到全面、细致。再就是对基础知识勤反复, 老师要要求学生们根据记忆规律将学过的内容反复复习。 (2) 及时做作业, 勤问问题的习惯。学生课后如果不及时做作业进行巩固, 将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所以, 我要求学生尽可能在学完新课的当天将相关作业完成。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首先自己解决, 解决不了的及时向老师请教, 争取搞清弄懂, 不留后患。

(三) 学习方法指导

在这里主要指答题技巧。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手段。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比较刻苦, 基础知识掌握也不错, 但考试时成绩却不理想, 原因出在答题技巧缺失上。于是在平时教学中, 我便贯穿对学生答题技巧的训练。 (1) 审题技巧:细读题干, 找出关键词, 揣摩出题者意图。 (2) 做客观题的技巧:可以应用排除法等。 (3) 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分析材料了解考察点, 运用历史语言规范答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训练后, 学生的历史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平行班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有学习的欲望, 但由于基础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心理预期和现实成绩相差很大, 很容易形成挫败感, 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所以在平时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历史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将其学好。其次是注意观察, 个别辅导, 发现状态不好的学生及时进行交流, 帮助他找原因, 树信心。以此来培养学生不怕吃苦, 不怕挫折的坚韧意志品质。

二、好班显风格

(一) 在学案教学中注意将多媒体与学案巧妙结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 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 以其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 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结合历史学科的独特性质, 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 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因此, 笔者认为将学案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将会对历史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时, 在引导学生理解学案中关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特点, 我借助多媒体展示了两幅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 同时还播放了一段有关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的视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 还能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学案中教师设置的问题, 产生学习的兴趣与乐趣, 集中注意力, 激发表达欲望, 与教师形成互动,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在学案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及时的指导点拨

高中学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高一、高二时, 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语数外方面, 历史科的基础知识把握不多, 对很多的历史术语、历史概念不懂, 导致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低, 历史成绩差。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因此, 课堂上教师的指导点拨是学案教学的重头戏, 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在讲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课学案时, 笔者依据学生的实际, 讲授了“新民主主义”“旧民主主义”“五四精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这几个重要的概念;解析了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通过适当的点拨, 老师使学生理解本课的重难点, 从而提高了学案使用的实效。

这里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的有效并不是靠老师勤恳, 多讲才能实现。知识的获得, 依靠感悟, 没有感悟的知识, 充其量只是“资料”。学生只有学会独立思考, 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

这类学生基础较好, 对基本点的史实掌握较好, 教师在这一方面也就不用过多的操心。老师可以以这类学生为依托, 在提高教师质量的同时, 兼顾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形成一家之言。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弹性

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历史这一门课程, 总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第一, 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 建立新的课程观念。过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过程, 害怕讲得不够、讲得不细、讲得不深、讲得不全, 好像教师不讲学生肯定不会, 考试肯定要吃败仗似的, 学生的学习目的好像都是为了考试。但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这种教育观念已经妨碍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堵塞了学生的实践渠道。因此, 教学必须改革。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认同课程改革。如果教师在心里对课改还存有顾虑, 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就不能积极投身到课改当中去, 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就会大打折扣, 教师可能也会感到迷茫、困惑、焦虑、不安, 认为新教材知识无体系, 内容没有到位, 要点没有讲透, 甚至会出现反对课程改革的情况。所以, 现在教师所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进行“洗脑”, 以彻底树立新课程理念。

第二, 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条线。此次课改的中心就是促使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课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抓住了这条线, 就找到了实施新课程的钥匙。具体而言,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全面发展出发,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 建立起立体的目标框架: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 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交流、分享、相互激励与碰撞中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 促使学生在头脑中自动生成知识, 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及时引导, 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帮助, 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走向, 促使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发展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第三, 重视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标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它区别于以往的教学大纲, 在知识内容、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弹性, 它为教师发挥创造性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也正因为如此, 它给教师理解与把握课标带来了困难, 所以正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次, 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也应从课程标准中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持, 因为教材是教材编写人员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制出来的。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能动性的二次加工。

以上这些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变革, 都需要教师在工作中研究、体会、反思、总结、修正、充实、完善。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 教师应该重新学习课程理论、学习教学策略、学习教材教法, 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过程。

2 发挥集体的力量, 汇聚集体的智慧,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历史教科书经过多次修编, 它有许多新内容、新目标、新理念、新教法, 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等其他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时空跨度大。这些都给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带来了挑战。由于历史上分科教育的原因, 教师一般都存在着知识结构的缺陷, 懂理科的教师往往不懂文科, 知识体系不完整, 综合课教师不仅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 更缺乏对综合知识进行整合的方法和能力。所以, 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实施综合课程难度确实很大, 并且再加上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的理解尚存在困惑, 这将会打击一线教师在课改中的积极性。那么,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 帮助教师完善知识结构、迅速掌握新的教材教法、落实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凸显综合特色呢?这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汇聚集体的智慧,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些“臭皮匠”最好是不同学科背景的“臭皮匠”、不同年龄层次的“臭皮匠”、不同教学风格的“臭皮匠”。也就是说, 在实施历史这门新的综合课程时, 首先应在教师队伍上进行“综合”。教师队伍的“综合”将会使集体的力量更强大。大家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携手进步, 在团队的一致努力下, 一齐发展、一齐提高。

3 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使自己脱颖而出

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如何在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脱颖而出, 是每个教师应思考的问题。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学习, 谁的认识就深, 转变就快, 进入新课程的速度就快。另外, 除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之外, 在实施课堂教学中还应有大胆尝试的勇气。新课程是“前无古人”的工作, 没有多少成熟的经验供我们学习, 是等到理论研究透了、大家合作准备充分了再干呢?还是大胆探索、边干边修正、完善呢?显然, 后者能使我们进步更快。所以, 我们一边学习课程理论、学习同行的经验, 一边结合自己的特点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新路来。

课改的阵痛是难免的, 但只要坚定信念、咬紧牙关, 立志做一名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及时把课改实施过程中的点滴心得记录下来, 把困惑与疑问记录下来, 把课改得失记录下来, 带着问题细细琢磨, 寻求专家与同行的帮助, 借助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就会发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进步。

摘要:历史课程的许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都与过去的分科教学有所不同, 教师要重组原来分科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教学素材、课件、案例。这就意味着, 在新课程面前, 教师必须学习新的课程标准, 钻研新的教材, 建构新的课程观念, 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为此, 教师应从多方面努力, 更新观念。

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今年,在教学方面,我担负着高一年级四个班和高二文科班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同时也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转眼之间,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过去,在新旧学期的交接时刻,谦虚谨慎地总结过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对教学成绩的提高,还是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帮助的,所以,我特将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做一总结如下。

一.备好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

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二、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不仅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使教师忽视了教学的反溃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似懂非懂。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把全课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让学生提前去找答案,去思考。如“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如果没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为什么说《南京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细小的问题,既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一个细化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萌发了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让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教学中的内容,是指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形式是指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高中历史有别于初中历史的最大地方,就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事物脉络的掌握,如果只知道事件的发生而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不符合历史教学的目的的,但是,传授历史理论,分析事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难顺利完成的内容,因为学生一般只

对具体的事件感兴趣,一遇到史学理论,则开始表现出畏难的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先会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或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一个问题发散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再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逐步深化和升华主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既看到了树木,也不会忽视森林,完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

四、把“困惑”留给学生

轻易得到的,人们往往不会珍惜。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现象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按部就班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进行着讲授,但教学成绩总是不见提高,而且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课都失去了兴趣,这一度让我很迷茫。在新课改精神的影响下,我逐渐开始改变这种授课模式,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而是首先给学生展示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我首先向学生列举了很多史实,告诉他们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一些具体表现,学生在对历史发出感慨的时候,都产生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下,学生们的答案越来越接近我想听到的答案,当答案最后揭晓的时候,很多学生的脸上表现出的是喜悦满足的表情,这让我感觉到了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学虽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如果能在其中体会到成就感,也就接近了教学的实质。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2、争取让自己所带的每个孩子都顺利的成为自己理想,家长满意的孩子。

3、在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方面和文章发表方面不断努力。

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棱镜、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法线、折射率、全反射、临界角、透镜(凸、凹)的焦点及焦距、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谱、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y射线、电磁波谱、光电子、光子、光电效应、等基本概念,以及反射定律、折射定律、透镜成像公式、放大率计算式,光的波粒二象性等基本规律,还有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二、基本方法

本章涉及到的方法有:运用光路作图法理解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的成像原理,并能运用作图法解题;根据透镜成像规律,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物象变化情况。

三、错解分析

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解题操作过程不规范导致计算错误;将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综合时概念不准确;不善于用光路图对动态过程作分析。

例1 波长为0.65μm的红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水相对空气的折射率为1.33。求该光在水中的波长,并判断在水中该光的颜色。

【错解】

得波长0.49μm的光是蓝色。 【错解原因】

上述求得光在水中的波长为0.49μm是正确的,但用光谱表查得光的颜色却错了。人眼对光的色觉决定于光的频率而不是波长。

【分析解答】

当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波长变化了,波速也相应变化了,但它的频率却不变。所以在水中该光仍是红色。

【评析】 物理规律的因果关系是有条件的,记忆规律时应该首先弄清规律成立的条件。凡是波,无论是机械波还是电磁波,只要振源的频率不变,波的频率就不变。 例2 一束白光从玻璃里射入稀薄空气中,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3,求入射角为下列两种情况时,光线的折射角各为多少?

(1)入射角为50” (2)入射角为30° 【错解】

r=30°3′

r=19°4′ 【错解原因】

此解法中没有先分析判断光线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还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会不会发生全反射。而是死套公式,引起错误。

【分析解答】

光线由玻璃里射入空气中,是由光密媒质射入光疏媒质,其临界角为

由已知条件知,当i=50°时,i>A,所以光线将发生全反射,不能进入空气中。当i=30°时,i

sinr=n·sini=1.53×sin30°=0.765 r= 49°54′ 【评析】

解光的折射现象的题目时,首先应做出判断:光线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还是光线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如是前者则i>r,如是后者则i

例3 光从玻璃射入空气里时传播方向如图13-l所示,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错解】

如图 13-2所示,α为入射角,β为折射角。 【错解原因】

错解原因一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加分析地认定玻璃与空气总是上下接触的;二是对光的折射及其规律未吃透,将题设文字条件与图形条件结合起来的分析能力差。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题设文字条件是“从玻璃射入空气”,因此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再结合题设所给图形,可知CD为界面,AB为法线。

【分析解答】

如图 13-3所示, α′为入射角, β′折射角(CD左面为玻璃,右面为空气)。

【评析】

解光的折射现象的题目,首先应对光线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呢?还是光线是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作出判断。为了保证你每次做题时,能够不忘判断,建议同学们做光的折射题时,先画出光路图,标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方向,在界面处标出哪一个是光密媒质,哪一个是光疏媒质。然后再解题。 例4 如图13-4所示,放在空气中折射率为n的平行玻璃砖,表面M和N平行,P,Q两个面相互平行且与M,N垂直。一束光射到表面M上(光束不与M平行),则:

A.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发生全反射。 B.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都不会发生全反射。 C.光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D.由于M与N平行,光只要通过M就不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错解】

光束从空气中射到玻璃砖表面M上,是由光疏媒质到光密媒质,不可能发生全反射,而从表面N射出空气,是由光密媒质到光疏媒质,光可能发生全反射,故选B,C。

【错解原因】 机械地记住光从光密媒质到光疏媒质,可能发生全反射,而不具体分析光通过表面M后射到N表面光线的入射角的大小是否大于临界角,而错选C。

【分析解答】

如图13-5所示,光射到表面M的入射角为i(i≠90°)折射角为r,

面N,因M∥N,故其入射角i′=r

若光通过M先射到MN面再射到P面(如图13-6),同样可以证明经P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至N面时,由几何关系可以证明入射角i′=r,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r′=i,同样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应选B,D。

【评析】

同一个初始条件可能有若干个不同结果。这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本题中,当光线射到M上,发生折射。以A为分界点,入射点在AC之间,光线先要到达P界面,所以一定先要讨论光线在P界面上的行为。光线在P界面一定会发生反射现象,是否发生折射要看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由于此问题与本题无关所以可以不讨论它。如果试题提出光线在P界面的行为时,就要认真讨论。结论是:入射到M面光线的入

例5:如图13-7所示,有一长方形的玻璃砖,内有一个凸型空气泡,某学生用这个玻璃砖来做光学实验。当一平行光束通过玻璃砖时,光在空气泡中发生的现象是:

A.这一平行光束在空气泡中将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B.这一平行光束在空气泡中将发生会聚。 C.这一平行光束在空气泡中将发生发散。 D.无法确定。

【错解】

不少学生看里面是一个凸型气泡,认为光线经过的是凸透镜,故最终成为一束会聚光线,应选B。

【错解原因】

对透镜的作用不清楚,而是简单地由镜子的形状来判断它对光线的作用种类,认为凸型空气泡与平时用的玻璃凸透镜形状一样.便认为空气泡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与玻璃透镜的作用效果相同。

【分析解答】

设想在图13-7中,沿AB方向把玻璃砖等分为二,即成为图13-8中情形,显然该束光经过的是一凹透镜。由光学知识可知,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则平行光束在空气泡中将发生发散,故应选C。

【评析】

更基本的方法是画一条入射光线到空气透镜的前表面,用作图法来判断光线经过透镜之后的行为。光线从玻璃进入空气,由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出射光线是发散的。可见“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会聚的”这个结论是有条件的。条件是透镜材料的折射率大于周围环境的折射率。

例6:如图13-9,P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那么在MN与P之间放上不透明挡板Q后,像的亮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 【错解】

在MN与P之间放上不透明挡板Q后,必然会使从P点发出的光被挡板挡住部分,所以像的亮度会变暗。

【错解原因】

选错的同学是将此类问题与在发光点S与透镜之间放一挡板的情况混为一谈了。若是凸透镜,如图13-10,发光点S发出并且到达凸透镜上的那部分光线,经折射后必然全部相交于实像点S1,而当如图13-11所示的凸透镜下半部分(或其上任何一部分)放上挡板B后,S发出并且到达挡板B的光线就会被反射和吸收不能透过凸透镜经折射到达实像点S2,使得相交于S2像点的光线大大减少了,显然由于放上了B,S2点变暗了,而平面镜则不同了。

【分析解答】

所不同的是,图13-12中发光点P在平面镜中所成的是虚像点P'。眼睛之所以能看到P',是因为P发出的光线,在平面镜MN上发生反射并且进入人眼睛。人按照平时形成的观察习惯,逆着进入眼睛的这些反射光线看到镜后的虚像点P',P'就是进入人眼睛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相交点,显然P'像点的亮度取决于眼睛的某一位置观察时进入其中的光线多少与强弱。

如图(13-12)所示,无放挡板时,眼睛在M1N1与M1'N1′所包围的空间区域内均可看到P′点。放上挡板后,在图中的阴影部分A或B区域内(即在M1Nl和M2N2与M1′N1′和M2′N2′所包围的区域),进入眼睛的光线多少强弱与未放入挡板时相比保持不变。因为在没有放上挡板时,通过挡板所在位置的那部分光线经平面镜后,同样不能进入处于A,B区域内的眼睛,这样对进入A,B区域内的光线多少与强弱并不能做出贡献。也就是说,挡板放上后,对在A,B区域内眼睛,能否看到像及看像的亮度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当然此时A,B区域外再也看不到P的像点P′了。 因此,在发光点与平面镜之间放上不透明挡板后,观察到的像的亮度是不变的,变化的是像的观察范围,而且是明显变小了。

【评析】

几何光学把光理想化为光线,用几何的方法研究光在介质中的行为。总结出光的直进、反射和折射三大规律。所以用几何光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应先画光路图再做具体分析。这不仅是按照规律办事的的起码要求,也是保证做题正确的手段。

例7 用一个放大镜观察细小的物体,若物体距镜2cm远时,将看到一个放大3倍的像,求此放大镜的焦距是多少?

【错解】

v= mu=3×2=6(cm)

【错解原因】

对题目中给的条件分析不够,题目中“通过放大镜看到一个像”这句话属于隐蔽的已知条件,暗示了像和物在同侧.说明成虚像即像距为负值。而此解法恰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不加分析地当作实像处理,简单代入公式求解,出现了问题。

【分析解答】

由于像与物在放大镜的同一侧。因此,是一个虚像,v为负值。

【评析】

胸有成竹说的是没画之前,画家的头脑里就有了一幅活生生的情境。理解题意也和画画的道理相同,看到一个物理问题,先要将文字叙述的物理情境想象出来,然后再进一步解题。本题如果先依据题意画一幅光路图就对像距的虚实一目了然。

例8 高9cm的物体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屏上得到高3cm的像。将此物向透镜移近50cm时,则得放大率是3的正像。求此凸透镜的焦距?

【错解】

设此凸透镜焦距为f,第一次成像物距为u1,像距为vl。两次成像的放大率各为K1和K2。由成像公式

【错解原因】

上述解法不加分析地把两次成像都当作实像处理,得出了错误的结果。 【分析解答】 由透镜成像公式

第一次成像为实像

第二次成像为虚像

【评析】

应用透镜成像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判断像的性质,若像距v>0,为实像;若像距v<0,为虚像。要想避免出现本题类似的错误。得在审题上狠下功夫。得在理解词语的物理意义上动脑筋。本题文中说:“在屏上得到高3cm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实像。题文中又说:“将此物向透镜移近50cm时,则得放大率是3的正像”这段话中,像的前面有定语“正”字,其物理意义是“成虚像”,像距应取负值。

一般常见的描述像的性质的定语、状语有:

像的定语:实像、虚像、正像、倒像、放大的像、缩小的像、放大的倒立的像、放大的正立的像、缩小的正立像、缩小的倒立像等。

像的状语:像与物同侧、像与物异侧,成像在焦点以外、成像在焦点以内等。 把这些修饰词的物理含义准确地再现出来可以正确地理解题意,避免犯一些“没看清楚题意”之类的低级错误。 例9 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从极远处沿着主轴移向透镜时,像朝什么方向移动?像移动的速度比物体移动的速度怎样?

【错解】

由凸透镜成像实验知道,物体从极远处沿着镜轴移向透镜时,像从透镜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移动速度与物体速度相同。

【错解原因】

上述解法错在对成像过程只有表面局部认识,想当然地得出了结论。 【分析解答】

凸透镜成像的讨论中,透镜焦点和二倍焦距处是转折点,应仔细观察实验结果,认真进行分析,切忌片面。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较,决定于像移动距离和物体应移动的距离之比。

由实验知道,物体由极远处沿着镜轴移向透镜时,应分三个阶段讨论: (1)物体从极远移向凸透镜二倍焦距地方,像从透镜另一侧焦点处移向二倍焦距地方,在此区间像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

(2)物体从凸透镜二倍焦距处移动向焦点时,像从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处移向极远,在此区间像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移动速度。 (3)物体从凸透镜焦点处移向透镜光心时,像和物同侧,是放大虚像,像移动的速度大于物体移动速度。

例10 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和水平的X轴重合,X轴上有一光点位于透镜的左侧,光点到透镜的距离大于f而小于2f,若将此透镜沿X轴向右平移2f的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光点经透镜所成的像点将

A.一直向右运动。 B.一直向左运动。

C.先向左运动,接着向右运动。 D.先向右运动,接着向左运动。 【错解】

由于透镜沿X轴向右平移,使物距增大,由于凸透镜是确定的,故焦距一定,而物距增大,像距必然减小,透镜向右移,可等效为镜不动而物向左移,物像应同方向移动,所以像也应向左移,所以选B。

【错解原因】

物像同方向移动的规律仅适用于镜不动而物移动或像移动的问题。此题是物不动而镜移动。再用常规解题就会出现问题。

【分析解答]

用物体间距变化的规律去分析,该题马上由难转易,根据题设条件,在透镜向右移动2f距离的过程中,物点到透镜的距离由大于f而小于2f增大到 2f,再增大到大于2f,则物像间距应先减小后增大,由于物点静止不动,像点应先向左移动,接着向右移动,得正确答案C。

【评析】

此题告诉我们,不管适用条件照搬以前做过的题的解法,“以不变应万变”是要误事的。要全面分析问题,应用物像间的变化规律去分析在透镜成实像的情况下,当物距u由∞→2f的过程中,由于m<1,像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的速度,物像间距变小;当物距u由2f→f过程中,由于m>1,像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物像间距变大;在u=2f时,v=2f,物像间距具有最小值4f。掌握上述规律不但进一步加深了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更方便地求解一些光学问题。

例11 如图13-13所示,一线状发光物体AB,其A端恰在焦距为f的薄凸透镜前主光轴上2倍焦距处,AB与主光轴成α角,AB经透镜成像,A′B′与主光轴成β角,则β,α的大小关系: A. β>α B. β<α C. P=α D.无法确定。 【错解】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2f时,则像距v=2f。若物距u>2f,则像距为f

【错解原因】

只是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记住了,机械性使用。而对凸透镜成像原理不清楚所造成的,不能灵活地去分析和正确地画出成像图,这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分析解答】

我们利用一条特殊光线来进行巧解。众所周知,凸透镜成像,当物距u=2f时,对应的像距v=2f,因此,从凸透镜主光轴上的发光点 A(A距透镜2f)发出的一条光线AC(AC与BA在同一条直线上),经过透镜后的光线 CC′必过主光轴上距透镜2f的A′点。显然,从发光点B发出的光线BC经透镜后的光线必为CC′,且B点对应的像点B’点在CC′上,因为CC′既过A′点,又过B′点,所以CC′与B′A′必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13-14所示。在直角三角形COA′与直角三角形COA中,CO为公共边,OA′=OA。因此,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设∠OAC=θ ∴β=θ=α。

顺便指出,本题中B,O,B′必在同一条直线上。

例12 (1989年高考题)把一个点光源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焦点上,在透镜的另一侧2倍焦距处放一个垂直于主轴的光屏,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半径为R的光亮的圆。现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而在主轴上移

位置上?

【错解】

【错解原因】

亮斑,如图13-15所示。亮斑的位置和物距不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分析解答】

因为处在焦点的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轴。所

像前(图13-15),或者会聚成像后形成的(图13-16),所以,由图13-15的几何关系可知 v=4f,再由透镜成像公式可求得:

【评析】

画出光路图,才能正确求解几何光学题。

例13 (1993年高考题)某人透过焦距为10cm、直径为4.ocm的薄凸透镜观看方格纸,每个方格的边长均为0.30cm,它使透镜的主轴与方格纸垂直,透镜与纸面相距10cm,眼睛位于透镜主轴上离透镜5.ocm处,问他至多能看到同一行上几个完整的方格?

【错解】

不少人认为,和主轴垂直且处在焦点的方格纸,经过透镜不能成像,或者说像成在无穷远处,从而得出位于主轴上离透镜5.ocm处的人眼看不到方格纸,或者此题无解的错误答案。

【错解原因】

处在焦点的方格纸不能成像,或者说成像在无穷远的结论是正确的。但由此绝不能推出人眼看不到方格纸,或者此题无解的结论。人眼也是个光学器件。平行光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像为一个点。比如人们戴上老花镜(即薄凸透镜),完全能够清楚地看到处在老花镜焦点上的物体。

【分析解答】 把“人眼通过透镜能看到方格纸”这句生活语言,转化成物理语言应为“从方格纸射出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能进入人眼”。根据光路可逆原理,我们再把“从方格纸射出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能进入人眼”转化成“从人眼所在处的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能在方格纸上形成亮斑”,亮斑的大小取决于透镜的大小、像距、屏的位置,如图13-17所示,其中像距可由透镜成像公式求得,即: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亮斑的直径为:

进而可求得亮斑的直径上的完整方格数为:

也就是说,人眼透过透镜至多能看到同一行的方格数为26。 【评析】

理解题意比解题还重要。当年不少的考生就因为读不懂题而失分。读不懂题的原因在于没有将题目所叙述的具体问题转化为一种物理模型。

例14 如图13-18所示,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的焦点上有点光源S。若使透镜以垂直于主光轴并过光心的直线为轴转过37°角。求此点光源到它的像之间的距离(sin37°=0.6,cos37°=0.8)。

【错解】

透镜转动后,发光点到透镜距离:

u=f·cosθ=8(cm) 由透镜成像公式:

所以像物间距离

对透镜成像公式中的物理量,物距u、像距v、焦距f,这些概念理解不够。u,v,f应均是物垂直于透镜的距离,而不是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分析解答】

在透镜成像公式中,u,v,f均是物垂直于透镜的距离,而不是到透镜光心的距离。透镜转过后,所得的像距是相对于新的透镜位置的垂直距离。由透镜成像规律知该像仍在原主光轴MN上。如图13-19所示,离光心的距离:

所以像物问距离:

L=v′-u=40(cm) 【评析】

上一篇: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师个人研修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