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2023-09-17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第1篇

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我们县城里的高中学校,课程改革提得响,课程标准在教研活动中也常常被提起,但教学质量更是领导和老师所重视的。素质教育到了我们高中实施起来更有难度,语文学习的功利性强,而课程标准也提得多,我们一线教师有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

语文课程要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语文是基础性课程,除了和考试有关的做题,语文在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中更有着工具性的作用。除了考大学,我们更要把语文学习和学生未来的职业与生活联系起来,毕竟在我们这样的二类高中,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学校生活的终点。他们将从我们的学校出去后,会直接走进社会,走进工作。我们为这类学生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是什么?

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应用文,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注意表达效果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用的。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有感而发,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但学生底子薄,写作文时功利性比较强,很难看到几篇佳作,作文的确是件学生和老师都比较头疼的事。我要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第2篇

首先, 其着眼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维度作了新的界定。知识与能力, 是每个学科课程都要设定的预期教学指标, 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 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要实现的结果。也就是说, 学生学习一门课程, 通过一定阶段过程, 在知识方面要获取多少, 在技能、能力上要提高到何种程度。《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不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而是重在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突出强调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其次, 其开创了从“过程与方法”角度设计课程目标的先河, 实现了语文课程从对学习结果的关注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的转变。过程与方法, 指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获取新知的周期性多元互动的基本程序和具体做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从而使他们获得对知识本质的准确理解, 而不是教师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 意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 达到“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 抓住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点, 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

再次, 其明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强化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维度的阐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行为习惯, 是对互动教学中心理因素的功能性要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 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思想和才华, 代表人类的精神财富, 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操, 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 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设立和要求, 体现它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感,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看作是语文课程固有的重要内容, 而不是附加的任务, 充分挖掘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审美功能, 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然而, 在具体的实践当中, 在新课改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 部分教师却陷入了以下的几大误区:

首先, 在教学设计时, 有很多老师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 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等同于了三个目标, 上课时平均用力, 企图将三块目标在一节课中同时实现, 这既不可能, 也不现实, 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理想主义, 导致实际的语文教学不伦不类, 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文化课不像文化课、伦理道德政治课不像伦理道德政治课。

其次, 为注重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盲目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 促进个性的发展, 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这一方法, 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甚至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 部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过分关注过程与方法, 出现了教学形式越新, 教学手段越多, 就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为“过程”而“过程”, 为“新方法”而“新方法”的形式主义倾向, 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虚假地自主, 虚假地合作, 虚假地探究, 最终语文课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空空洞洞。

再次, 人文性矫枉过正致使语文课严重变味。有的老师泛化人文性的教育, 以为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最为关键, 因此在课堂上滥用教学媒体, 大搞形式主义。致使语文课回到了类似于“极左时代”的泛政治化状态。新课程标准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其对三维课程目标观的定位, 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性质的体现, 是实现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 也从根本上体现了新课改“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对于三维目标握认为应该作如下再认识:

三维目标着力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提出的基本理念, 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要,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设计课程目标, 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由此可见, 三维课程目标观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性质的体现, 是实现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 也从根本上体现了新课改“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

三维目标具有层次性。在三维目标中, “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 是滋长生成体验性目标的土壤。没有“过程与方法”, 语文素养的形成就失去了凭借和依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体验性目标, 他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 对于“知识与能力”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 起着积极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结构整体。

三维目标需要系统化。教学目标分为学科教学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解读课标, 把握学科教学目标。就语文教学目标这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言, 教师必须心中有一个纵横交错的教学目标网, 知道在具体的情境中应该要教什么和用什么方式教。其次要研究教材和学生, 确立合理的课文教学目标。语文教材是贯彻课标的文本, 体现了课标的具体目标要求, 它将抽象的整体性的理念规定转化为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内容, 因此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必须研究教材。只有针对不同的文体、教学环境, 教学阶段确定针对性的文本目标, 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第3篇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实行,我国高中语文新课程也已经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发展,虽然现在广大教学工作者都在实践过程中严格执行着教育改革的理念,但是通过对高中阅读教学的研究,发现其中仍旧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将现阶段的情况进行改进,更好地提升阅读教学效率,进而对教学质量起到更大的帮助和提升作用,广大教学工作者就要强化教学标准,对语文学习的相关规律进行充分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应策略。基于此,将对高中语文展开相应的研究,全面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期对高中语文阅读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背景条件下,为了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因不仅是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进行提升,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强化,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和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这项工作引起重视。接下来,本文就将对新课改以来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从而探索更为适当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虽然教育改革实行多年,但是就现阶段的阅读现状来说,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1)高中生阅读量逐渐减少。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高考,因此,其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在这个背景下,学生想要得到全面的发展,通常会选择放弃一些阅读时间,造成学生的阅读量逐渐降低。(2)阅读兴趣和品味下降,阅读兴趣开始向着感性化的方向发展。由于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趋于成熟,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品味也将发生极大的转变,这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在现阶段实行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想要全面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笔者建议在今后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

1.强化学生兴趣意识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他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中,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原因。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得不承认,其具有一定的枯燥感,所以想要提升阅读质量,就应该对其阅读兴趣进行培养,加强其对语文閱读的兴趣意识,从而帮助其对语文阅读教学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这种方式,勾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

2.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提升阅读效率

在对高中生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内心需求和知识掌握,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了解和观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进一步开展阅读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情况。在阅读能力提升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引导,让学生对文章的表达情感和整体思维方向进行把握,从而获得更为真实的情感体验。因此,这也要求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多给学生一些阅读时间,通过对其指导工作的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有效提升。

3.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阅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并且在开展阅读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其主体地位的思想和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其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的尊重,在阅读开展以后,充分表达自身观念和想法,对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和环节也要及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将得到有效强化,从而对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大的帮助,为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稳定的基础。

为了改进现阶段的情况,更好地提升阅读教学效率,进而对教学质量起到更大的帮助和提升作用,广大教学工作者就要强化教学的标准,充分研究语文学习的相关规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和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这项工作引起重视。虽然教育改革实行多年,但是就现阶段的阅读现状来说,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在今后的阅读教育中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为实现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李容.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381(6):110.

[2]杨阅同.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能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学刊,2013,25(21):138-140.

[3]孙缅.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能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57(14):166.

编辑 李琴芳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第4篇

新课改不是简单的对教学中的教材进行改变, 而是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 这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语文作为众多课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其受到的新课改的冲击不言而喻, 尤其在教师职业素养方面, 有了更高的要求。唯有进一步提高语文老师的职业素养, 才能够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充当好园丁的角色, 让学生平稳过渡到新课改的环境中来, 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1 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素质状况和原因分析

无可厚非, 教师在新课改中担任着无可取代的重要角色, 教师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新课改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如果只热衷于对教材、教学方式的讨论而忽略了教师本身素质的问题, 新课改将很容易走向误区。其实, 目前高中语文老师的素质问题是很值得深究的。近年来, 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与深造机制, 很多教师都在“走老路、啃老本”, 与先进的教学思想日益脱轨, 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许多学校的老师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 由于教学任务重, 加上现在的孩子性格活泼好动, 在精神生活上也要求和老师进行多方面的沟通, 许多老师疲于应付, 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如何去提高自身的素养。

高中语文新课标认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 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但是事实却事与愿违, 工作的忙绿、硬件设施的不完备、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和矛盾, 更为了高中语文老师能够真正适应新课改下的教育环境, 高中语文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2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素质

2.1 加强专业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 教师不能再单纯的依靠以前的教学经验来教授知识, 想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就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努力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高中语文老师要通晓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 了解本学科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 并在这个基础上熟知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 做到能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学生需求的知识融会贯通, 彻底改变呆板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高中语文老师还需有一定的语文教科研能力, 还应该是语文学科方面的研究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法的研究, 这要求教师由凭经验转变为凭借科学, 才能完成由“教师匠”、“语文师傅”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接触和掌握了最新的教学素材, 并有了一定独立创新的教学能力, 在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同时, 教师本身也会在学习中提升个人素养和个人魅力, 从而得到学生的青睐, 将语文课堂进一步打造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堂”。

2.2 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中时刻贯穿创新精神

高中语文老师相对于其他层次的语文老师来说, 要承担更多的压力, 他们不仅要带领学生面对升学, 而且高中的学生也有着更丰富的心理世界, 需要老师去适应。过硬的心理素质是高中语文老师提高素质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 心灵对心灵的理解, 心灵对心灵的耕耘, 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因此,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过硬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教师正确对待工作压力,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正确的促进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 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 高中语文老师还应该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上多下功夫。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是以现代教育观念为基础的, 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着全方位的变革。这意味着以前的“老经验”、“老思想”都已经不合时宜, 满足不了新课改的要求, 因此, 高中语文老师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多做创新, 这也是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广大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能否提高, 能否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决定着能否真正实现教学领域的变革, 这是源头上的改变, 是质的改变。

2.3 以先进的科技技术武装头脑, 多进修, 多充电

古语云“活到老, 学到老。”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更要时刻为自己充电。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 它更直接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经由老师传达给学生。因此, 高中语文老师为了能更好的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活动, 应该主动进行进修和充电, 努力在“再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素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迅猛, 仅有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 用起来经常捉襟见肘,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 每个教师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不断地学习, 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师必须时刻吸纳新知, 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当今社会是高科技社会, 为了避免学生对老师的“审美疲劳”, 高中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 鼓励学生和自己一起享受有声读物, 更立体的感受到语文教学中的美感。为了能够达到这一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掌握必备的科技知识, 熟练操作和运用计算机软件与相关程序, 将当今市面上一些先进的电子产品有机的融入到教学当中, 既能提高学生兴趣, 又能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能为学生教授知识, 还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对于学校来说, 高素质的老师是学校不可多得的财富, 他们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完善的能力, 有助于学校更好的全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新课改任重而道远, 这并非是一个朝夕间就能完成的任务, 还需要更多的高素质老师一起为之奋斗和努力。

摘要:当前, 我国的中学教育正处在一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期, 新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之需要。新课程的改革必将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台阶, 这一时期对广大的教师而言, 面临的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 对他们来说, 机遇与挑战同在, 压力与动力并存。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老师的素质是当前许多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提高,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丽.新课程与教师素质[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刘晓明.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M].东北师大出版社.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第5篇

教材分析

这节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与实数运算的关系和不等式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是不等式变形、化简、证明的理论依据及基础.教材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在不等式与实数运算的关系基础上,系统归纳和论证了不等式的一系列性质.

教学重点是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和不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是不等式性质的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联系,会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2. 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不等式的性质,并利用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论证这些性质,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和逻辑论证能力.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从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关系,进而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自然引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了研究不等式的性质,首先学习比较两实数大小的方法,这是论证不等式性质的基本出发点,故必须让学生明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可以归纳总结出不等式的一系列性质,但对于这些性质的证明有些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或对论证过程感到困惑,为此,必须明确论证性质的方法和要点,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中的定理、法则等,通常要通过论证才予以认可,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精神.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下列三个现实问题创设不等式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

1. 公路上限速40km/h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不超过40km/h,用不等式表达即为v≤40km/h. 2. 某种杂志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若杂志的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改为x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的不低于20万元?

x·[80000-2000(x-25)]≥200000.

3. 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的钢管截成500mm和600mm两种,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的3倍,试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

设600mm钢管的数量为x,500mm的数量为y,则

通过上述实例,说明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是十分丰富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须要我们学习不等式及基本性质.

二、建立模型 1. 教师精讲,分析

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在数轴上不同的两点中,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用不等式表示为a>b,即a减去b所得的差是一个大于0的数.

一般地,设a,b∈R,则 a>ba=ba0, a-b=0,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查它们的差就可以了.例如,比较(a+3)(a-5)与(a+2)(a-4)的大小就可以作差变形,然后判断符号.

2. 通过问题或复习,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不等式的性质

(1)对于“甲的年龄大于乙的年龄”,你能换一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吗? (2)如果甲的身高比乙高,乙的身高比丙高,你能得出甲与丙哪个高吗? (3)回忆初中已学过的不等式的性质,试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 用数学符号表示出上面的问题,便可得出不等式的一些性质: 定理1 如果a>b,那么bb. 定理2 如果a>b,且b>c,那么a>c. 定理3 如果a>b,那么a+c>b+c. 定理4 如果a>b,且c>0,那么ac>bc; 如果a>b,且c<0,那么ac

关于定理1~4的证明要注意: (1)定理为什么要证明?

(2)证明定理的主要依据或出发点是什么? (3)定理的证明要规范,每步推理要有根据.

(4)关于定理3的推论,定理4的推论1,可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

4. 考虑定理4的推论2:“如果a>b>0,那么an>bn(n∈N,且n>0)”的逆命题,得出定理5 定理5 如果a>b>0,那么(n∈N,且n>1).

由于直接证明定理5较困难,故可考虑运用反证法.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 已知a>b,cb-d.

证法1:∵a>b,∴a-b>0.又c0. ∴(a-c)-(b-d)=(a-b)+(d-c)>0, ∴a-c>b-d.

证法2:∵c-d.又a>b,∴a-c>b-d.

[练 习]

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如果ac2>bc2,那么a>b.

(2)如果a>b,c>d,那么a-d>b-c.

四、拓展延伸

1. 如果30

2. 如果a1>b1,a2>b2,a3>b3,…,an>bn,那么a1+a2+a3+…+an>b1+b2+b3+…+bn吗?为什么?

3. 如果a>b>0,那么吗?(其中为正有理数)

点 评

这篇案例从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关系,由如何求非不等关系引入不等式的求法,进而点出教学的主题———不等式性质,由学生熟悉的实数性质,及现实生活中的常识,将语言表达转化为数学符号的一般表示,进而得出不等式的常见性质.通过对不等式的证明,使学生理解对数学定理证明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就整个教学设计的效果看,这种设计是成功的,尤其是由定理的应用,达到了对性质的理解和升华,巩固了教学的重点,效果比较理想.此外,这篇案例也十分关注由学生自主探究去开发其潜在能力,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第6篇

作为生活在世俗中的普普通通的封建社会的文人, 他们不但有着关心国家人民的严肃的政治情感, 而且还有着丰富的世俗情怀;他们不但要作“发乎情, 止乎礼”的诗歌, 也还要抒发自己的“荡涤放情志, 何为自结束”的世俗情感, 这一冠冕当属《古诗十九首》了。

《古诗十九首》虽不是一时一人之作, 思想感情也比较复杂, 但其中却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基调, 那就是对于生命短促, 人生无常的强烈感伤, 绝大多数诗篇的内容表现与情感抒发都是基于这一点而展开的。这组诗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即求官不遂仕途失意和思妇的离别相思。

东汉中晚期, 王朝腐败, 政治黑暗, 科举制度破坏殆尽, 这就堵塞了一般士人的出路, 而士人都怀有强烈的功名意识, 为求得一官半职不惜背井离乡, 游京师、谒都郡, 但事实上大多数士人是投奔无门, 空怀报复, 这使他们感到极大的痛苦和困惑。在他们的伤时失意之作中表现着矛盾、苦闷的哀伤, 叙述着那种被压抑与折磨的复杂的人生感受。如:

青青陵是柏, 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青青陵是柏》

今日良宴会, 欢乐难俱陈。弹筝奋逸响, 新声妙入神。

《今日良宴会》

驱车上东门, 遥望郭北墓。白杨何箫箫, 松柏夹广路。

《驱车上东门》

《古诗十九首》中突出表现了离人相思的主题, 它包括了夫妇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 以及游子对于故乡思念, 从这一点讲, 钟嵘说它“其源出于《国风》”可谓真知灼见。在《诗经·国风》中有很多例证, 像《周南·殷其雷》、《王风·君子于役》等抒写男女相思之情可谓深矣。但是, 和《诗经》这些作品相比, 《古诗十九首》的这些相思之作并非是传达统题材的重复, 而是增加了更为深沉的内容, 那就是人生短促的生命意识。如:《冉冉孤生竹》这样写道:

冉冉孤生竹, 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 兔丝附女罗。

兔丝生有时, 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 悠悠隔南陂。

思君另人才, 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 含莫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 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 贱妾亦何为!

这首诗写的是新婚久别后的妻子对远方丈夫的刻骨相思, 从这一点看, 它与《诗经·卫风·伯兮》是完全一样的。可是, 《伯兮》中的女主人公尽管有“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的怅怨和“怨言思伯, 甘心首疾”的相思之苦, 却没有感叹人生短促的生命意识。《冉冉孤生竹》却恰恰突出了这一思想。在诗人看来, 这种男女离别的痛苦不但在于相思, 而且还在于光阴的流逝, 久别的夫妇虽然会有团聚的日子, 但青春的年华却一去不复返。它已像盛开的蕙兰花一样调零, 正因为有了这种生命的感伤, 才使这首诗有了更深的内蕴, 它启发读者要珍惜爱情, 更要珍惜青春, 珍惜朝气蓬勃的生命。也正因为青春的可贵才足以显见爱情价值的无限。《客行虽去乐, 不如早旋归》 (《名月何皎皎》) , 在诗人看来, 纵使出外游学求仕获得功名利禄的满足, 又怎能比得上夫妻之间的相伴相随呢?得意者如此, 对失意者来说, 那种离别之情更加沉痛万分。功名未就, 有家难归。“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 这种难遣的忧伤只有陪伴终生了。

由此可见, 这写游子思妇的五言诗表现了汉代文人的生命意识。它的内蕴远远超出了男女相思之外, 也使它与《诗经》中那此问题之作有了明显的时代意识差别, 它既是男女之情的表露, 更是个体生命意识的高扬;既表现了汉代文人对生命问题的时代思考, 又突出了汉代文人的世俗情怀。

这种人生感伤在《古诗十九首》中主要是以抒男女相思之情、发人生短促之慨表现的, 实际上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一般文人士子共同的世俗情感, 它实质上是文人士子对自己在封建社会所面临人生命运的一种深刻思考。诗人们高唱:

“荡涤放情志, 何为自结束?” (《东城高且长》)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生年不满百》)

《驱车上东门》既否定了追求“立身”、“荣名”的坚贞, 也怀疑着虚空的神仙。人生之中谁都逃脱不掉一死, 所以不如饮美酒, 被服纨与素, 只有及时行乐才是真的, 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贪图享乐、腐败、堕落, 其实, 恰恰相反, 它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人对自己的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 把握和追求, 是从个体自我的角度来反求人生的价值, 因而具有生命哲学的深刻内涵。

这种由政治感伤到人生感伤的过度变化, 是封建社会文人个体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 是对于萌生于先秦的这种自我意识的继承。它表现了从汉初以来就已经深化的人的生命哲学意识, 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文化思潮的兴起。

生命无常, 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 从建安到晋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 成为一个时代的典型音调。如:曹操的“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曹丕的“人生处一世, 去若朝露唏。年在桑榆间, 影响不能追。”阮籍的“人生若尘露, 天道邈悠悠……”陆机的“天道信崇替, 人生安得长, 慷慨惟平生, 俯仰独悲伤。”王羲之的“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 同一感叹, 同一思绪, 同一音调, 即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古诗十九首》的无名氏们则援琴鸣弦, 短歌微吟, 吟叹着:天涯沦落人的凄楚, 怀才不遇的郁愤, 有情人缱绻离别的伤痛, 那源于诗人心底的如此细腻真切的情感不觉在我们心底荡起涟漪且不断荡漾开来, 是共鸣, 是感动, 是回味, 是思索。

摘要:关于“感伤”这一主题:在历代文人作品中都有体现, 像《诗经》屈原的作品中都有较鲜明的抒发, 可以将此类感伤概括为一种政治感伤, 而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古诗十九首》, 其感伤则为一种人生感伤, 足见其区别, 而从这种由政治感伤向人生感伤的过渡可以看出感伤所伴随历史时间性, 且又体现了人的生命哲学意识。

关键词:感伤主题,感伤,相思

参考文献

[1]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陕西人民出版社.

[2] 诗经鉴赏辞典[M].安徽文艺出版社.

[3] 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

上一篇:明星员工事迹材料范文下一篇: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