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鲁迅的文章

2022-08-25

第一篇:初中阶段鲁迅的文章

初中阶段鲁迅的文章语段练习题

七年级(上)语文《风筝》语段练习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2、如何理解“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句话?

3、“我”极力去讨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作者对于小兄弟的回答不觉得轻松反而觉得“沉重”?

5、文章一再渲染“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是针对什么说的?应该怎样理解?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边各题。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象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6、文段中列出了 种补过的方案,一种是 ,一种是 。(均用原文回答)

7、弟弟已经不记得当年的事,为什么“我”的心仍然沉重?

8、“惊异”“向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9、 如何理解“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这句话?

三: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0.(1)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家。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收在《_______》里。本文选自散文集《_______》。

(2)本文通过_______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_______解剖,批判了那些受_______思想影响,无端压制_______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和_______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_______,表达了对_______的极端憎恶和对_______的向往。 11.对课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原因是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B.弟弟体弱多病非常喜欢风筝,看放风筝时欢呼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C.我发现了弟弟的秘密——自己动手做风筝,我即刻给他毁掉了。 D.我中年时看到了一本儿童教育书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十分懊恼,终于向弟弟道歉,求得了弟弟的宽恕。

认真阅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及最后一自然段(文段见课本),完成6~9题。 12.填空。

文章开头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_______描写,结尾由故乡的春天回到北京现实_______,开头结尾_______。

13.第二自然段“故乡的风筝时节„„打成一片春的温和。”写了什么内容,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如何理解“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及“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15.文章开头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结尾说“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完全忘却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的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2、过去的事情已经全然忘记了,连去怨恨的理由都消失了,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3、突出“我”想补过却无法补过的沉痛心情。

4、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兄弟的浑然忘却使我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得以维持的原因,所以更令人悲哀、沉重。

5、首先这是对自然环境的实写,二月的北京,确实是严冬;同时,也有对社会环境的感受,喻指自己所处现实的社会环境黑暗冷酷。作者一方面渲染残冬的寒威,一方面追忆故乡美好的春天,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刻地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6、两 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7、因为“我”的心债未还,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对,无法逃避自己内心的谴责。

8、完全忘却 因为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受到惩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9、过去的事情已经全然忘却了,连去怨恨的理由都消失了,“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三:

10.(1)周树人 思想 革命 文学 杂文 小说散文 诗歌 《鲁迅全集》 《野草》 (2)风筝 自我 封建 子弟 寒威 冷气 悲哀 春日温和 11.D 12.春天的 冬天 相互照应

13.写了故乡二月风筝时节抬头所见各样风筝及地上杨柳的发芽,山桃的吐蕾,构成一片春日的温和,表达了作者对春日温和的热烈向往。

14.这些语句是作者用严冬比拟现实的,反映了现实的冷酷和无比的黑暗。

15.看到风筝想到了自己对弟弟的风筝梦的虐杀,戗害了儿童热爱玩具,喜欢游戏的天性,这正是封建意识造成的,这种封建意识也正是封建社会形成的,社会病根的顽固使自己有无可把握的悲哀,要想消除悲哀就要改革社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一、阅读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1.释词:

方正: 宿儒:

2.文中提到的孔子,你知道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吗?

3.“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对此理解不当的选项是(

)

A、鹿是匾下面的装饰画。

B、先生要学生对匾行礼,学生以为对匾和鹿行礼。——表现孩子的天真和无知。 C、鹿是灵物,是神灵的象征,先生让学生对匾和鹿行礼。

D、天真无邪的孩子把对书屋行礼理解为对鹿行礼,——增加一点幽默感。

4.第二段三句话从三个方面写先生。首先写他的_________,继而写他的_______,最后写他的____________,并用“我”的恭敬来烘托。 5.“我”问“怪哉”遭拒绝一事,从“我”的角度看,表现了孩子_________,从先生角度看,表现了先生的_____________,从教育角度看,反映了旧教育___________。

6.选文第一段写了“我”对三味书屋的印象,从这些描写上看,可以看出“我”对三味书屋的印象怎样?

8.最能体现“我”对先生态度的一个词是

9.选文最后一段是从学生的眼光来展开议论的,从这段议论可以看出作者比较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作简单说明。

二、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 )的黄蜂( )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 )的泥墙根一带,就有( )趣味。油蛉在这里( ),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 );还有(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 ),便会拍的一声,从( )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 )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 ),还可以摘到( ),象小( )珠(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0、写百草园中的景物,先用了两个“不必说”,然后有“单是”的内容。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分析一下。

11、这段景物描写,都采用了哪些种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12、这段文字描写“泥墙根一带”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种,描写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13上面这段文字,作者共写了______种景物和______种有趣的活动。

14描写景物时,作者紧紧地抓住了景、物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是从______角度进行观察,写出了景、物的颜色、形状,如______;有的是从______角度给以描写,写出动物发出的声音,______;有的是从______角度传达感受,写出植物的味道,如________。由于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描述,所以不仅写得具体、细致,而且色彩缤纷,趣味盎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5 用了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其作用是什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 ) A.侧重写“不必说”句的内容。 B.侧重写“也不必说”句的内容。

C.侧重写“单是„„,就有„„”句的内容。 D.全句的内容都侧重写。

16.a、全段文字写了百草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表现了少年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与情趣。

b、 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三、简答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 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6 〕,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7 这段文字的内容主要是写______,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18 这段方案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 19 这段方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 对这段方案层次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1、 “似乎”与“确凿”连用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呢?

22、作者说:“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乐园”的呢?

(2):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23、在全文中,这段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

“蟋蟀们”“覆盆子们”“木莲们”中的“们”是表示人的复数,这里用在动植物上,有什么含义?

24、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场所,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比照的意味,对文章描述的内容,有以下三种理解,比较恰当的理解是( ) A、因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成年以后回忆起来都很有趣,所以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

B、作者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作对比,暴露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漠视、束缚和残害。 C、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形成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五、课内语段阅读: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一块雪,( )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26、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a扫开;b打扫;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

27、用原文回答: 捕鸟的条件: 捕鸟的结果:

28、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29、“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 30、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

31、这段写了三件事:

32、这段的中心:

参考答案 一:

1.略2.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意近即可) 3.C 4.行为;外貌;声望

5.生性天真和兴趣广泛;为人极严厉;对孩子天性的压抑和对孩子志趣的束缚。 6.只寥寥数笔,却使读者如同目睹一般,可见作者对三味书屋十分熟悉和有感情。 7.恭敬

8.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教育含蓄的批判。

9.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长吟 肥胖 伏 轻捷 直窜 短短无限 低唱 弹琴 蜈蚣 斑蝥 脊梁 后窍 缠络 拥肿 刺 覆盆子 珊瑚 攒 二:

10、前两个“不必说”是为了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下面的“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经趣味无穷,也就使人感到园中的乐趣到处皆是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映儿童对乐园优美而有趣的心理。

11、这段景物描写中采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式。比喻如写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拟人如“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百草园在孩子眼里的乐园的乐趣。

12、油蛉、蟋蟀 蜈蚣 斑蝥何首乌 木莲 覆盆子 形态 声音 色味 动作

13、14 4

14、视角 紫红 高大;听觉 低吟 弹琴;味觉 酸甜。

15、C

16、a.无限乐趣;天真活泼,热爱自然,追求自由。 b、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三:

17、少年鲁迅热爱百草园

过渡

18、排比、拟人

19、对家人的埋怨,对百草园的眷恋 20、C

四、(1)、

21、 不矛盾。“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印象较淡薄,用不肯定的语气“似乎”;而追忆儿童时代生活,又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表示肯定的语气

22、从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百草园捕鸟的乐趣三方面来写乐园。 (2)、

23、过渡段 童年时告别百草园的依恋。

24、“们”用在动植物上表现了“我”对它们的喜爱,这些动植物是“我”童年时的伙伴。

25、C

26、略

27、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

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28、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

29、是和夏季百草园相比较

30、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下雪后捕鸟、

31、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32、冬天的百草园雪后捕鸟也有无限的乐趣。

第二篇:人教版初中语文学过的鲁迅的文章_以及鲁迅的名言

初中语文中鲁迅的文章

1、七(上):《风筝》散文诗集《野草》;

2、七(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3、八(上):《阿长和<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八(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雪》散文诗集《野草》;

5、九(上):《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1年版)《 且介亭杂文》

6、九(下):《孔乙己》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鲁迅名言

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6、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9、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0、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1、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2、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13、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4、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第三篇:人教版初中语文鲁迅文章导语创新设计

汤池中学教师 汪昌荣

内容摘要:导语设计是一把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金钥匙,是语文教师讲授新课的开场白。以人教版初中语文鲁迅的九篇文章设计的创新导语,充分体现了导语设计的基本要求:新奇性、艺术性、知识性、时代性。

关键词:导语设计 创新 新奇性 艺术性 知识性 时代性 鲁迅文章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

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堂。

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

1、导语设计达到新奇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剞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学生闻所未闻才感新奇,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2、导语设计达到艺术性。即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美的事物。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力求达到美感性。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追求美感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感性: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甘泉。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起伏、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设计导语时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

3、导语设计不乏知识性。导语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追求新奇性与艺术性时不能忽略导语的知识性。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4、导语设计要有时代性。经典的文章,作家笔下刻画的艺术形象具有永久的魅力,人物形象成为文化长廊中的典型人物,但作品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现代社会相去甚远,学生不易感受,不易理解。因此导语设计时应把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现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导语设计的“与时俱进”。 那么,怎样设计一节课的导语呢?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也不会找到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选用哪一种方法,一般由教学内容所决定。本人因参加初中语文鲁迅文章优质课比赛,赛前对教学鲁迅先生的九篇文章的导语作了一些创新设计,下面我就详细谈谈这些导语设计是如何体现以上的导语基本要求的。

第一,以导游词的形式作导语充分体现了导语设计的新奇性。我是这样设计《藤野先生》的导语的:同学们,假如你有机会到日本去观光,有一个城市你不该错过,那就是仙台,仙台这座城市名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仙台市西的青叶山麓建有鲁迅纪念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曾于1904—1906年在那里学医,有幸结识了他的老师藤野先生,这位日本老师给了鲁迅无私的关爱,真诚的帮助,在那里,鲁迅改变了最初去日本学医的想法,毅然弃医从文。纪念碑建成之日,鲁迅的孙子和藤野的孙子在碑前合影留念,成为中日友好的又一见证。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仙台瞻仰鲁迅纪念碑的雕像,同时踏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感受一下他在当时的学习生活。

第二,引用诗文和播放流行歌曲和儿歌的形式作导语,使导语设计达到艺术性。鲁迅的散文诗《雪》的导语:同学们,童年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一说到童年,你们往往会津津乐道地说自己是如何玩玩具、做游戏的,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春天来了,朱自清先生在《春》中说:“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可见,风筝是孩子们在春天里所喜欢的游戏。“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嘛„„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少年时代是怎样看待风筝的?又是怎样对待玩风筝的弟弟的?

散文诗《雪》的导语是这样的:雪,是大自然在冬天赐与人间的圣洁礼物,人们对雪的喜爱,对雪的赞美,留下了无数吟诵风雪的名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梅花傲立雪野争当报春使者的南国雪景,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方原野一片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的世界是多么令人神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虽描绘的是塞外严寒的飞雪,但在诗人眼中却是梨花飞舞的暖春景象。鲁迅很喜欢雪,他少年时代在江南(绍兴)生活,后来搬到北京居住,他写了一篇散文诗《雪》,让我们来欣赏鲁迅笔下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很喜欢流行歌曲,教师用播放流行歌曲作导语能一下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反映作者童年时代对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为此网上我下载了台湾音乐人罗大佑创作并演唱的歌曲《童年》,播放给学生听,曲中的歌词“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学生听着这熟悉的弦律哼唱着,仿佛把他们带到那熟悉的童年时代中去了。儿歌是小时候母亲哄我们睡觉的摇篮曲,是留在孩子们记忆深处的精神财富,我在设计《社戏》导语时运用了儿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我让学生齐唱这首儿歌,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回忆状态,让他们回到童年,回到曾经住在外婆家与小伙伴玩耍的情景中,适时地引入课题。

第三,用温习旧的知识,引导新的知识内容作导语,这样的导语设计使学生对前后知识衔接得更紧密,理解得更深刻。设计《阿长与〈山海经〉》的导语,我让学生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然后引出说故事者长妈妈即阿长。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普通女工,鲁迅没有为自己的母亲写过专门的纪念文章,却在46岁时,为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长妈妈写了一篇专门纪念她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这样的题目特别吗?因为《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名著,而作为文盲的阿长怎么会与这样一部名著联系起来呢?学生带着美女蛇的故事的兴趣,带着这样的疑问激起了学习的欲望。为了上好《孔乙子》这课,我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课文《范进中举》,在复习完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范进在中举前那样穷困潦倒,邻居冷眼旁观,连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也对他极端轻蔑,百般辱骂,张乡绅也从不与范进往来,可以说从不拿正眼瞧他。但中举后的范进应有尽有,地位一下子提高了。科举制度使天下多少读书人为之疯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始于隋朝,于1905年清末废除。这漫长的1300多年,每次幸运者毕竟少数,更多不幸者会是怎样的不幸呢?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写了一位连秀才也未考中的清末读书人的命运,他就是《孔乙子》。

第四,以今昔对照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作导语,导语中展示了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激励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故乡》的导语是这样的: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政府对“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特别重视。一系列惠农政策相继出台: 免征农业税、两免一补、村村通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农村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在旧中国,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段的军阀官僚,他们与帝国主义勾结,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统治。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鲁迅先生回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他的《故乡》去看一看那里的情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导语的设计,我结合2008年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学生进行先入为主的自信力的教育:2008年5月12日,汶川强烈大地震,震倒了房屋,震坍了桥梁、震断了公路、震滑了山体、震裂了地面,夺去了几万人的生命,给更多的人身体伤残,精神打击。可中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很快取得了这场战争的阶段性胜利。灾后重建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008年,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圆了中国人百年奥运梦想。“神七”巡天,宇航员翟志刚打开太空舱门,迈开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伟大的第一步。实现了明代万户想实现的飞天梦想,中国人充满自信地展示了自己不凡的风采。可是在中国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鲁迅文章难教,学生难学,他们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兴趣不大,课堂上往往表现出沉闷的局面。为此我从导语创新入手,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场白”,如同交给了学生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随着老师的指引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宝库中尽情地畅游。

第四篇:杂论鲁迅的文章

(一) 小说家与判断力:高手的败笔

周作人和鲁迅的文章都读过几篇,两人的共同点是深有国学渊源。从小说来看,鲁迅远比周作人更令我心折。鲁迅的小说通常立意深刻,布局严谨而笔墨凝练。两年前因为跟同事办读书会,将《阿q正传》又读了一遍,感觉是他老的水平远远超过同代的任何人。就是在今天,中国作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之后,仍然没有能写出跟正传比肩作品的。我认为它的成功不在常说的刻划了“国民性”,而在成功地刻划了一种人类共同的心理现象。这篇小说不仅有思想力度,而且在写作技巧上相当成熟。我认为鲁迅以后的小说也没有超过这篇的。

相比之下,我读过的周作人的小说?则多无足观。不在语言或情节,而在立意过于平庸。

周作人大约是玩学问的,他的文章多考证,少激情,老兄似乎应该去读一下周作人早期的作品。功力见于平淡之中。而鲁迅是神情生动的人物,他把激情和国学功力结合起来,造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观。几年前六·四发生后,和几位朋友杯酒相聚,一时兴起,把那篇“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翻出来,读一句,叹一句,这样的文字,揭示统治者残忍的一面,过去,现在,将来,大约是永远不须改动的。

学鲁迅的作家不在少数,不是没有他的国学,就是没有他的激情,最主要的是没有他思维的力度。我看过几篇胡风和聂绀弩,跟鲁迅多少有点形似,可以明白地看出在学,但是相去何以道里计。李白、苏东坡、鲁迅这样的才致,大约是永远学不来的。至于周家兄弟在历史上的高下,各人喜好不同,我得投鲁迅一票。

鲁迅的自信力很强,我唯一读到他落败的文字是《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那篇文章中他的对手是梁实秋,梁说他译的苏联文学是“硬译”,确实很客观。我也曾读过鲁迅译的那篇小说,水平之低可说是惨不忍睹。梁讥笑说读那翻译,必须跟看地图似的,用手指加以指点,大概算是很厚道的了。鲁则大怒,说真正会看地图的人,并不须用手指点的。话说到此,胜负已分。我推想若不是鲁迅那时身体不好,梁是占不了这个上风去的。

一作品如一华厦,翻译了或者从洋房变成中式瓦房,但总是一房子。如果成了一片残砖断瓦,则不免凄凉之慨。鲁迅先生译的苏联革命文学,读之便有此意。以先生文笔,本应多写几篇传世的杂文,我不解先生何苦为他人作嫁,去弄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翻译。

我说鲁迅先生如果身体好,梁占不了便宜去。并不是说先生在理,只是觉得先生那篇文章精神有不足的样子,仿佛生了病。假如没病,则或推枰认负,或继续收官,至少不会输了风度。先生是场面上的人,这种初段的判断力不是没有,不过因病而临场发挥不好罢了。

我这可是个人感觉,有很多人也认为鲁迅的那篇是上乘佳作的。

(二) 生物能与征服力:巧妙的文化

把鲁迅放在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中看。

我这么想,鲁迅是不是思想家没关系,体系和主张是不是周延,或者矛盾不矛盾也不要紧,他的《狂人日记》从文字上看甚至歇斯底里,但是这些接触了国外思想的人,似乎都有点狂劲,都愿意指点一下:外国如何如何,咱们也得这么练!这里头偏激幼稚都是免不了的。但他的思想走向很明确:世界弱肉强食,我们得走进化之路。在许多的时髦青年的呐喊声中,不免有嗓音特嘹亮的几位,以高亢的调子领导新潮流,鲁迅便是其中一位思想上的吾尔开希。要干扰稳定的系统,这样的分子是十分必要的。写得非常有趣,而且中肯。但这一类比却相差未免悬殊。

东西文化交手一个回合,西方在中国找到了最合适的代理人毛泽东。表面上看,此役以西方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中国文化的巨大质量使得它几乎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实质上,毛泽东还是典型的皇帝。这一回合干到现在仍不知鹿死谁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文化交锋可以导致进步。比如鲁迅,在为西人打前锋的同时,又写出许多具有纯粹中国文化价值的东西,同时丰富和巩固了中国文化。这也体现中国文化的魔术般的包容力,不能被形式逻辑所解释的。

从上面的例子看出西方文化富于侵略性,是阳性的文化。中国文化富于包容性,是阴性的文化。

中国文化有一种生物能,使它表现出巧妙的行为。

小平、恩来、中正、泽东,当年都是鲁迅一样的偏激分子,跟吾尔、柴玲他们差不多的。他们老了,走向反面,从革命党变成西太后,他们实际上都是强大而有魔力的中国文化的祭品。做为东方的叛逆,他们来自西方的阵营,却被东方巧妙地化解而收为己用。这个结果令西方瞠目结舌。也应当令我们深思一回吧。

做为题外话,再提汉奸问题。帮助外人征服国人叫汉奸,帮助外来思想征服中国思想的人又叫个甚么呢?比如毛泽东,老说要破四旧,用德人和俄人的思想来侵略咱们的思想,许多人却说他是民族英雄。也许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那么鲁迅、毛泽东这些窃火窃思想的自然得王了。这是一种无可再巧妙的策略或是带有机性的做法:想想吧:你征服了我,我却使你成为我的一部分!上帝不造自己举不动的石头,你总不能自己再灭自己吧?毛泽东试过这么做,以惨败而告终了。

中国文化啊,多么包容,多么奇妙,多么有力量的逻辑啊。鲁 迅 和 思 想 家·散宜生·

(一)

中国近代,思想上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鲁爷的解决办法是读外国书、做欧洲人,被人骂“卖国贼”而不悔。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学人都是以体用、本末这些中国哲学的传统范畴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关系的。洋务派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方文化只是博大精深的帝国文化的一个讲究奇技淫巧的末端;鲁爷则走到了与他们对立的另一极。想到鲁爷多次抨击过的洋务派论调的变种棗“我们有精神文明,西方只有物质文明”棗至今仍是北京政府的爱国基调,怎不令人对鲁爷陡生敬意。但是,鲁爷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有偏颇之嫌。

愚意以为,称得上思想家的、对这问题作出合理回应的只有一个棗0.7冯友兰、0.3毛泽东。冯友兰以西方哲学的概念和方法,批判分析中国的传统思想,从共相和殊相的关系入手,在全面的比较中,指出中西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不同“殊相”,中国文化自有它本身的价值,并进而构建他的“新理学”。毛泽东虽说学的不是西方自由主义而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但是他也达到了相当的结论:老毛把定义上就带有普遍性的本质划分为“特殊的本质”和“普遍的本质”,以此证明老大哥的苏维埃和他的井岗山道路,都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的“殊相”,具有同等的合理性。更妙的是,这两人几乎在同时达到他们的结论。老毛的《矛盾论》完成于1937年8月,冯友兰的为他的“新理学”勾勒提纲的《哲学与逻辑》,则发表于1937年3月,只早五个月。不过老毛写书是为了党内斗王明,斗完了就不想这个问题,而且据说还有版权之争。看在他当代影响大的份上,马马虎虎,给三分功劳。后世的人,大概还不会像我这样慷慨。

鲁爷与思想家的关系,大约就相当于他的老乡陆游与南宋道学家的关系。谁的书有人读?当然是陆游的,他的“王师底定台湾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今还令很多大陆人一读一眶泪。但是要说思想,您老回绍兴老家歇着去。

(二)

上次我说中国近代思想上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是否能对这问题作出合理的回应,可以作为界定思想家的一个标准。这和是否建立了一个哲学体系没有关系,这里要考查的是思想的深度。对这个大问题,自鸦片战争以来,舞文弄墨的人几乎都会说到几句,关键就看谁说得深刻。

鲁迅在这问题上说过不少话,影响也大,可惜在大陆常常被人曲解。“四人帮”倒台后,为了给对外开放作舆论准备,大陆报纸上很登过一阵鲁爷的“拿来主义”,把鲁爷说得像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国外新异科技的洋务派。其实,鲁爷的“拿来主义”,结合他早年的用西方文化彻底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的议论,应该属于胡适的“全盘西化”一路。好在“拿来主义”广为人知,且不管它代表的到底是什么“主义”,我们还是来重温鲁爷的原文。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收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性’,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罗卜青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这一段自然是很好的文章,但是细细一想,问题就来了。

第一个问题是拿什么?先生自己,似乎并没有一贯的标准。早年为振奋懦弱的国民,鲁迅译过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为此还给汉语增添了一个新词棗“末人”(与“超人”相对, der letzte mensch,直译是“最后的人”)。但在三十年代成为“党的同路人”后,先生致力介绍的却是《铁流》、《毁灭》之类的苏俄革命文学。现在的人,未必会恭维先生的眼光。有人会说,鲁迅在上面的引文里讲的是什么都可以拿,贵到鱼翅毒到鸦片。但是这么一来,立即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除非你像毛泽东那样相信“群众运动是天然合理的”,否则,大家(其中也包括许多“末人”)纷纷乱拿之下,你怎么知道他们能够消化?

鲁迅曾经把中国的国民性归纳为“演戏”两字。鲁爷成名后亲见三次反日高潮:东北九一八事变(1931),凇沪一二八抗战(1932),“何梅协定”和一二九学生运动(1935);但是先生从未在高潮时写过什么慷慨激昂的爱国文章。相反,倒是毫不客气地讽刺时人的浅薄的爱国热情。什么“当代花木兰”“女子救国”;什么哎呀呀拿起西瓜吃不下,想想前线将士多辛苦;先生鼻子一哂:你们还是多向敌人学学吧,人家打得赢,“因为日本人是做事是做事,做戏是做戏,决不混合起来的缘故。

第五篇:鲁迅先生的文章特点

小说特色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乡》中,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后来的贫苦,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又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如《在酒楼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又回到原点,在颓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鲁迅的这些改革在《呐喊》和《彷徨》中就演化为“看/与被看”与“归乡”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小说《示众》中所有人的动作只有“看”,关系也只有“看”与“被看”,由此形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都有展现。而在“归乡”模式中鲁迅不仅讲述他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如在《祝福》中,讲“我”、“祥林嫂”与“鲁镇”的三重关系,这个关系中既包含“我”与“鲁镇”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与鲁镇的故事,然而读者往往忽视前者,前者讲一个“永远漂泊者”的故事,后者讲一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故事。两个故事相串联,以祥林嫂的问题拷问“我”的灵魂,从而揭示“我”与鲁镇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类似这种模式的小说还有《故乡》、《孤独者》和《在酒楼上》。

[除此之外,一方面,鲁迅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小说的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全篇便具有了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另一方面,鲁迅也在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他曾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求能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肯什么陪衬也没有。”对此他在介绍写小说经验时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这也说明鲁迅在描写人物时着重人物的精神风貌,在描写中非常注重农民的艺术趣味。鲁迅研究了农民喜欢的旧戏和年画的艺术特点,并运用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使他的小说显示了浓重的民族特色。而他又广泛借鉴了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从事小说创作,并且试图融为一炉,于是出现了“诗化小说”(《伤逝》、《社戏》等)、散文体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等),以至“戏剧体小说”(《起死》等),等等。[ 30年代的鲁迅的创作精力主要放在杂文上,然而他并未忘记小说的创作,并贡献了他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这部小说集依旧展现了鲁迅不羁的想象力与强大的创造力:对在《呐喊》和《彷徨》中创建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规范进行新的冲击,寻找新的突破。在《故事新编》中,鲁迅有意识的打破了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糅”的手法:小说中除主要人物大都有历史记载外,还创造了一些次要的戏剧性的穿插人物,在他们的言行中加入大量的现代语言,情节和细节。用现代语言自由发挥,以“油滑”的姿态对对现实进行嘲讽和揭露。同时在许多篇什中都存在着“庄严”和“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旋律,相互补充,渗透于消解。例如《补天》中,女娲造人时的宏大与瑰丽令人向往,而结尾,后人打着“造人、补天”的旗帜在死尸的肚皮上安营扎寨又显得极其荒诞,这种荒诞将前文的伟大感消失殆尽,并转化为一种历史的悲凉。[

杂文特色 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他的杂文极具批判性,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评(批判)”内涵与功能。顺次翻开鲁迅生前出版的14本杂文集,就可以看到一部不停息地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从《热风》开始的对封建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一直延续到《且介亭杂文末编》对国民党政府的法西斯专政的抗议,对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路线的反击。鲁迅杂文所显示的这种“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精神,从根本上有违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士大夫文化知识分子的“恕道”、“中庸”传统,集中的体现了鲁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异质性

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他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这是一种文学家的关照。正如鲁迅自己说:“我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因此,他最为关注的正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无法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如杂文《论“他妈的”》,鲁迅在国人习以为常的“国骂”背后看出了封建等级、门第制度所造成的扭曲的而不免卑劣的反抗心理。鲁迅还提出了“推背式”的思考方式,即“正面文章反面看”,据此而写出的一些杂文,例如《小杂感》:“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这都是深刻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自然也是“刻毒”。鲁迅的杂文思维也是非规范化的,他常在常规思维路线之外,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就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例如其在著名的学术随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中就以这种思路就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嵇、阮对礼教的破坏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却是爱之过深的表现。鲁迅杂文的犀利、刻毒,令人难以接受,还在于他的同样违反“常规”的(联想力)想象力,鲁迅一方面将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人和事连接在一起:在“形”的巨大反差中发现“神”的相通;另一方面又能够发现和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联系。在《小品文的危机》中“烟花女子,已经不能在弄堂里拉扯她的生意,只好涂脂抹粉,在夜里到马路上来”。这样一端是高贵者及其殿堂,一端全是地上“最不干净的地方”,在经过鲁迅的牵连下就达到了“神圣”的“戏谑化”,“高雅”的“恶俗化”。[ “将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排除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做出普遍意义懂得整体概括,并加以简括的名称,经„这一个‟提升为„这一类‟的„标本‟,同时保留着形象、具体的特征,成为„个‟与„类‟的统一”这是鲁迅在进行论战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在鲁迅生前的14本杂文集中塑造了许多精彩而典型的形象,如“叭儿狗”、“西崽”、“洋场恶少”、“革命工头”等等。这些形象常是对某人一时一地的言行作为一种典型现象来加以解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而提炼出的一种社会类型,这些形象具有超时空的意义,这也使得这种类型的“共名”与鲁迅小说里的阿Q、祥林嫂一样,具有长远的艺术生命力。[ 与思想的天马行空相适应,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无拘无束而极富创造力的。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杂文中:或口语与文言句式夹杂;或排比、重复局势的交叉运用;或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交错,混合着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与气势,可谓“深情并茂”。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酣畅淋漓,气势可观。而在另一方面,鲁迅杂文的语言又是反规范的,他故意地破坏语法规则,违反常规用法,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取得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比如他有时将含义相反的或不相容的词组织在一起,于不合逻辑中显深刻:“有理的压迫”、“跪着造反”、“在嫩苗上驰骋”等等。[

散文特色 鲁迅所创作的散文不多但却可说篇篇精品,这些篇章收录于《朝花夕拾》和《野草》。《朝花夕拾》是鲁迅对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回顾,是对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断片的回忆,包含少年时代的绍兴印象、南京求学、留学日本、回国后在绍兴任教等基本的成长经历,尤以记述故乡生活者为最多。相比他的杂文这些文章多了明朗、纯真、亲切的情味。《朝花夕拾》侧重于世态人情的描画,既侧重于生机盎然的自然情境(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满含生趣的少年行动(如《社戏》)的真切忆述,又侧重于带着宽厚的亲情刻画活生生的人物、比如藤野先生、范爱农、“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作者没有生硬地用道德家的视角写他们,而是以情感带动团忆的笔。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长妈妈。在《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中,鲁迅尽量以客观的述说,不随意加以褒贬,在朴实的文字和故事中使读者深深地为长妈妈的善良、单纯、热诚、美丽的心灵所感动。相形之下,在《朝花夕拾》中、对旧日生活中枯燥、荒谬、愚妄的世相的不满,则显得并不突出。旧日的美与爱.既可看作是鲁迅思想苦闷时的精神避难所,也可视为他“为现在抗争”的疲累身心的憩园。[125]

与《朝花夕拾》“闲话”风格截然不同的散文诗集《野草》则呈现了另一种“鲁迅风”。在《野草》里,鲁迅的笔下,涌出了梦的朦胧、沉重和诡异,鬼魂的阴森与神秘;神幻的场景,荒诞的情节;不可确定的模糊意念,难以理解的反常感觉;瑰丽、冷艳的色彩,奇突的想象,浓郁的诗情……这些“奇峻的变异”一大原因是语言的特殊——来自于日常生活用语的变异,集华丽与艰涩于一身。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野草》的变异的文体:明显的表现了散文的诗化、小说化(《颓败线的颤动》)、戏剧化(《过客》)。《野草》总的艺术特征是内敛的抒情倾向,它所表露的是灵魂的„真”与“深”,是对于“人”自身存在困境的自觉体验与突围。鲁迅在这里借鉴吸收并成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但比同时期李金发的硬性移植显然更加自主自如。因而也取得了艺术表现手法探索上的极大成功。《野草》以表现主题的不确定性,几乎包含了鲁迅情绪、性格甚至整个内心世界的各个侧面,它更是启蒙时期的文化批判者鲁迅向启蒙时期后的战斗者转折过渡阶段的心灵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教师证面试真题下一篇:创业致富带头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