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

2023-06-22

第一篇: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3DNA的复制(学案)

人教版(2019)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3节

DNA的复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了解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概述DNA的复制。

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DNA复制的过程

2、教学难点

DNA复制的过程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三、教学设计思路

文字叙述

通过《核酸的分子结构》论文节选的图片,了解DNA复制的机制可能是什么?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其探究知识的欲望。通过DNA复制的两种假说的了解,让学生自己推测DNA复制的机制。对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的学习,证明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学生合作学习DNA复制的过程中的知识点,教师结合视频图片讲解,巩固学生的知识。

学生趁热打铁,完成练习题。

框架图

利用《核酸的分子结构》论文节选的图片,了解DNA复制的机制可能是什么。

新课导入

通过DNA复制的两种假说的了解,让学生自己推测DNA复制的机制。

假说推测

对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的学习,证明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实验学习

学生合作学习DNA复制的过程中的知识点,教师结合视频图片讲解,巩固学生的知识。

合作学习

学生趁热打铁,完成练习题。

巩固练习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课件展示《核酸的分子结构》论文节选的图片,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的那篇著名短文的结尾处写道:“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这种碱基特异性配对方式,暗示着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一种可能的机制。”学生思考讨论: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暗示DNA的复制机制可能是怎样的?

2.这句话中为什么要用“可能”二字?这反映科学研究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暗示着DNA的复制机制可能是保留复制。

2.因为当时沃森和克里克并没有通过严谨的实验证明DNA的复制机制,因此在论文中用了“可能”二字。这反映出科学研究必须尊重事实。要严谨对待每一种推测。

2、新课讲授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学生阅读课本53页第一段内容,猜测,DNA复制的机制可能是怎样的。

教师课件展示讲解DNA复制的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的过程。并播放DNA的半保留复制的视频,以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

经过对两种复制方式的了解,教师提问学生:你认为哪种假说正确?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通过实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学习了解DNA的半保留复制。

学习其中用到的同位素示踪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教师课件展示实验过程的图片,和学生一起总结复制之后,DNA分子数的计算规律。通过对该实验的学习,证明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三、DNA复制的过程

本部分主要学习DNA复制的概念、DNA复制的时间、DNA复制的原则、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的结果、DNA复制的特点、DNA复制的条件、DNA能够准确复制的原因、DNA复制的意义。学生阅读课本,分组交流,结合学案合作学习总结知识点。

教师通过课件中DNA复制的过程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DNA复制的过程。

本部分知识点为:

(1)DNA复制的概念: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DNA复制的时间: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3)DNA复制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复制的结果: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5)DNA复制的特点: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6)DNA复制的条件:

模板:两条母链。

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细胞提供的能量(ATP)。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7)DNA能够准确复制的原因: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8)DNA复制的意义: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最后,学生趁热打铁,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生需重点掌握DNA复制的机制为半保留复制,以及DNA复制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3节

DNA的复制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三、DNA复制的过程

(1)DNA复制的概念: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DNA复制的时间: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3)DNA复制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复制的结果: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5)DNA复制的特点: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6)DNA复制的条件:

模板:两条母链。

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细胞提供的能量(ATP)。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7)DNA能够准确复制的原因: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8)DNA复制的意义: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第二篇:高中生物《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七中学高中生物《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新人教

版必修2 遵义市第十七中学 李蕙君 2013年4月9日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3节。DNA复制是生物遗传信息得以世代相传和延续的基础,也是生物变异的基础。对本节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基因的本质。

本节内容在编排上先讲述科学家对DNA复制的推测,然后介绍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半保留复制的具体过程。虽然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属于选学内容,但我根据学生理解层次的不同,进行有选择的介绍和探究学习,本设计即以引导学生对该过程的演绎推理,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逻辑思维。

二、学生分析

本节是新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DNA的结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理解,而DNA的复制过程是一个微观而复杂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我结合直观形象的示意图或视频动画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DNA的复制对于生物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2、难点:DNA半保留复制的推理和验证 DNA半保留复制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1、设置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地震中死了很多无辜的人,有些人从废墟中清理出来之后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认,为了找到死者的亲人,警方从死者身上提取少量DNA后,利用PCR技术获得大量DNA,再与失踪人员的家属进行DNA比对,从而找到死者的家属。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用示意图表示早期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的三种推测(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复制)

1 问题1:你如何判断子代DNA中的两条链是怎样组合的? 问题2:如何区分不同密度的DNA分子? (2)讲述实验过程

教师讲述:全保留复制离心后出现2条DNA带。

学生活动:如果是半保留复制,推测离心后会出现几条DNA带。

联系生活:说一说DNA的复制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4. 总结 练习题 DNA复制的相关计算

第三篇:高三生物:3.3 DNA分子的复制教案 (辽宁适用)新人教版

亿库教育网

http://

第三节 DNA分子的复制

[一] 教学程序

学生先阅读教材P11页。教师投影出示如下问题: 1.DNA分子复制发生在什么时间? 2.DNA分子复制过程怎么进行? 3.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哪些条件? 4.DNA分子复制过程有何特点? 5.DNA分子复制的概念是什么? 6.DNA分子复制有何生物学意义? 学生阅读完毕之后,先简单提问。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拨、讲述: (1)DNA分子复制根据前面三种细胞分裂方式学习可知发生在无丝分裂之前或有丝分裂间期;在配子形成时则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间期。

(2)DNA分子复制过程:教师播放DNA分子复制的多媒体课件,将这部分重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掌握的知识。观看完毕后,师生共同总结,有以下三点: a.解旋提供准确模板: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于是部分双螺旋解旋为两条平行双链,此过程叫解旋。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

b.合成互补子链:以上述解开的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c.子母链结合形成新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解旋完即复制完,形成新的DNA分于,这样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即边解螺旋边复制。

(3)从上述观看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及师生归纳可知:DNA分子复制的条件有精确的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新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的—条链。

(4)从上述学习可概括出DNA分子复制的概念: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DNA分子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5)DNA分子的自我复制,这在遗传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DNA通过复制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传递遗传信息,从而保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使种族得以延续。即亲代将自己的DNA分子复制出一份,传给子代。这样就使物种代代延续,不致灭绝。

[二] 教学目标巩固

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A≠G时,双链DNA分子中,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

A.AT1GC

B.AC1GC

C.AG1TC

D.AC1TG

答案:C 2.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22%,那么,胞嘧啶的分子数占( )

A.11% 答案:C

B.22%

C.28%

D.44%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3.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⑤③ C.①③⑤④② D.③①④②⑤ 答案:D [三] 布置作业

P11~12复习题第

一、

二、

三、四题 [四] 板书设计

亿库教育网

http://

第四篇:临清四所高中联合制作生物必修二教学案:必修二第三章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案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编辑

http://sw.fjjy.org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 学科:生物 编写人:陈正文 审稿人:张向阳

第3章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教材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必修)——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等三节内容后的概括与提升,是本章基因的本质的升华部分,更是为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作铺垫,所以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的重要一节。

新课标教材的内容与原教材比较,有一大特点:没有直接讲述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是首先采取资料的形式,以数据差异和作用表达为主线,逐步呈现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应用数学比较法,让学生知道基因与DNA的存在差别,知道基因才是有用的。从而在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启示和升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2)了解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2)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DNA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2、教学难点: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如何针对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实际来上好课?使学生在一堂课里面学有所获、学有所进,是我们老师必须探讨和追求的问题。虽然我们学校的生源与一流学校间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我们老师的努力指导下,已经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对于DNA的有关知识也了解比较深,若我们能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学会、学懂、学全、活用,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必能更好的发展。

五、教学方法

1.以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入手,通过数学比较、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将课本所举的重复例子进行整合,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联系实际生活,引入DNA指纹技术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认知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打下基础

·1·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编辑

http://sw.fjjy.org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本节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我们在第2章第二节学习了摩尔根果蝇实验时,知道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随染色体传给后代;

在第三章中我们证明染色体的成分中,只有DNA才是遗传物质。 那么基因等同于DNA吗?基因和DNA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通过课本资料分析,理清基因与DNA关系

仔细阅读课本P55-56的4则资料,思考这些资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DNA与基因的关系? 资料1:

全部基因的碱基对总数只是DNA分子碱基对总数的一部分,因此,________________。 资料3:

进一步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2:

________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资料4:

进一步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1、DNA分子为什么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2、DNA分子储存的遗传信息与它结构中的什么有关?

3、由4种碱基排列而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足以储存生物体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吗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三章基因的本质,那么基因有什么作用,如何传递给后代,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内容,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1.大肠杆菌的DNA与基因

·2·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编辑

http://sw.fjjy.org 2.海蛰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转基因技术 3.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计划)碱基序列。 4.小鼠体内的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1.基因的化学组成 2.基因不同的实质 3.基因的位置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十、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把知识整合进行教学,的确提高了课堂效率,这对学生通过逐步理解来掌握知识也非常有益,达到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情感态度也得以升华。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紧,所以给学生探究讨论的时间不足,所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限制。

·3·

第五篇:江苏盐城市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2讲DNA的结构和复制作业苏教版

第2讲 DNA的结构和复制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16·苏北四市三模)某双链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35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00 A. 该DNA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最多有2种

B. 该DNA分子在第4次复制时消耗52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 DNA分子每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2. (2016·常州一模)下列有关链状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DNA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B. 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C. 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D. 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 (2016·泰州一模) 如下图表示某种真核生物细胞中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过程只能在细胞核中进行

B. 该过程不可能合成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物质 C. 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D. tRNA、rRNA和mRNA都是通过该过程合成的

4. (2016·苏锡常镇三模)大肠杆菌的拟核是一个含有470万个碱基对的环状DNA,内含大约4 288个基因,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含有470万个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其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均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C.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两条链均可作转录的模板 D. 每个基因的长度均不超过1 100个碱基对

5. (2016·南京、盐城一模)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 DNA解旋酶能使DNA双链解旋,且需要消耗ATP C. 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 D. 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完成解旋,再复制

6. (2016·泰州一模) 已知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G碱基的比例为20%,则由此DNA克隆

1 出来的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是 ( ) A. 10% B. 20% C. 40% D. 无法确定

7. (2016·镇江一中)经过对某生物体内的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体内的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 ( ) A. 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 B. 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只含RNA C. 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D. 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链的

8. 7- 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3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 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另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G)所占比例为 ( ) A. 10% B. 20% C. 30% D. 45% 9. (2016·扬州一模)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DNA分子的差异造成了肺炎双球菌S型细菌与R型细菌致病性的差异 B. 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

C.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一般不会导致DNA分子结构的改变 D. 边解旋边复制是保证亲代与子代DNA遗传信息传递准确性的关键 10. (2016·怀仁中学)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黑色表示深蓝色,白色表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

B. 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 C. 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D. 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只有1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

二、 多项选择题 11. (2016·苏州联考)某人在各种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用以下原料合成了两个DNA分子片段①和②:4种碱基共20个,其中3个A,7个T,4个C,6个G,脱氧核糖40个,磷酸100个,酶等,测得其中一个DNA分子片段①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有14个,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合成产物①是一个4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B. 两个DNA分子片段共有20个脱氧核苷酸

10C. 利用这些原料理论上可以合成4种不同的DNA分子 D. 另一个DNA分子片段②可能有7个碱基对 12. (2016·赣榆高级中学)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 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 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2 D. 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种

13. 螺旋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物质或生物结构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某些蛋白质具有的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特定的功能

B. 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 分子的双链也随之解旋 C. DNA 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结构的稳定性

D. 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实验时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

三、 非选择题 14. (2016·海门检测)下图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图解(1~5),请据图探讨相关问

200题:

(1) 物质1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两者成分方面的差别是

(2) 催化形成图2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有 (供选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解旋酶)。

(3) 图3和图4中的氢键用于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 (选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

(4) RNA病毒相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请结合图5和有关RNA的结构说明其原因: 。

15. (2016·扬州一模)下图1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图2是DNA复制示意图,其中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如a

1、a2,b

1、b2等),然后再由相关酶连接成DNA长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图1

图2

(1) 图1各物质或结构中含有核糖的是 (填图中序号),a、b过程中碱基配对的不同点 3 是 ,c过程中结构③的移动方向为 。

(2) 图2与图1中的生理过程 (填字母)相同,其中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起始 次。

(3) 若某个精原细胞中核DNA分子共含5 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20%,将该细胞放在仅14含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个。已知其中一对同源

1514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都如图中①所示(DNA两条链中N分别为N和N),则最终形成的415个细胞中含有N的细胞个数是 。

(4) 若图1中某基因发生了一对碱基替换,导致c过程翻译出的肽链序列变为: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则该基因转录模板链中发生的碱基变化是 。

100 1. B 【解析】 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最多有4种;腺嘌呤35个,

43则胞嘧啶为65个,该DNA分子在第4次复制时,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65×(2-2)=520个;每条链上,除起始的脱氧核糖外,其余的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NA分子每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 2. D 【解析】 DNA中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使DNA分子具有特异性;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DNA聚合酶通过移动,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前一个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每个DNA分子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个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 D 【解析】 该过程是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物质少数是RNA,可经过转录合成;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转录过程合成的产物为RNA。

4. B 【解析】 含有470万个碱基对的环状DNA有940万个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其中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

5. D 【解析】 由图示可以看出,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合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且是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6. D 【解析】 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碱基G的比例为2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碱基C的比例也为20%,但基因只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不能确定该DNA上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

7. C 【解析】 因该生物核酸中嘌呤数和嘧啶数不等,故可能是只含有RNA,或同时含有DNA和RNA,或只含单链DNA。

8. B 【解析】 据DNA分子中的A占30%,可知T占30%,C占20%,G占20%,当其中的G全部被7- 乙基化后,则G不与C配对而是与T配对,因此该DNA复制时会影响子代DNA中C与T的比例,不影响碱基A和G的比例,因此子代DNA中G的比例与亲代相同,都是20%。

9. A 【解析】 肺炎双球菌S型细菌有多糖荚膜,具有毒性,R型细菌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根本原因是二者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不同;DNA分子中大多数磷酸基团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位于两条链的两端的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各连接一个脱氧核糖;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往往会导致DNA分子结构的改变;DNA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依赖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为DNA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 10. B 【解析】 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基本原理,可知图a中1条染色体上的2条染色单体都为深蓝色,其中,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中都含有1条母链(不含BrdU,深蓝色)和1条子链(含BrdU,浅蓝色),由于母链深蓝色掩盖了子链的浅蓝色,故整个DNA分子即染色单体表现为深蓝色。以此类推,b、c图中的深蓝色都是不含BrdU的母链颜色所致,另1条子链含BrdU,但浅蓝色被掩盖。只有当两条链上均含有BrdU时,浅蓝色才能表现出来,如图b、c中的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有一部分表现为浅蓝色。复制3次产生了8个DNA分子,分别位于4条或8条染色体上,而不是2条染色体。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仍有2条染色

4 体出现深蓝色。 11. BCD 【解析】 测得其中一个DNA分子片段①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有14个,说明该合成产物①是一个4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A正确;由题意分析可知,A、T对最多3个,G、C对最多4个,即碱基对共7个,则两个DNA分子片段共有14个脱氧核苷酸,B错误;

7利用这些原料理论上可以合成4种不同的DNA分子,C错误;另一个DNA分子片段②可能有3个碱基对,D错误。 12. BD 【解析】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A正确;已知一条DNA单链中A∶T∶G∶C=1∶2∶3∶4,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中T∶A∶C∶G=1∶2∶3∶4,所以两条链中的A∶T∶G∶C=3∶3∶7∶7,C正确;根据该比例,该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的数目是60,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数为60×(2-1)=180个,B错误;每一条链上的碱基总数是200个,但该DNA分子中碱基比例

200已经确定,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种,D错误。 13. ACD 【解析】 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DNA的解旋发生在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B错误。

14. (1) DNA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DNA特有碱基为T,RNA为U (2) DNA聚合酶 (3) G—C (4) DNA双螺旋结构较稳定,RNA单链较不稳定 【解析】 (1) 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RNA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含脱氧核糖,含氮碱基为A、T、C、G,核糖核苷酸含核糖,含氮碱基为A、U、C、G。(2) RNA聚合酶催化核糖核苷酸聚合为RNA,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形成DNA,促使磷酸二酯键形成,DNA解旋酶作用于DNA双链的碱基对间的氢键,促使氢键断裂,DNA解旋。(3) 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表明其稳定性越高,氢键数目越多,A—T氢键数为2,G—C氢键数为3,则G—C碱基对的比例较高。(4) DNA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较为稳定,而RNA为单链结构,稳定性较差,较容易变异。

15. (1) ②③⑤ a过程中A与T配对,而b过程中A与U配对 从左到右(向右) (2) a 1 (3) 3 000 2 (4) 由A变为T 【解析】 (1) 图1中①和⑥是DNA,②是mRNA,③是核糖体,④是多肽链,⑤是tRNA,⑦是氨基酸,②③⑤含有核糖;a过程是DNA的复制,A与T配对,b过程是转录,A与U配对;c过程是翻译,由图中肽链的延伸可以看出,结构③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2) 图2是DNA的复制过程,与图1中的a过程相同,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起始1次。(3) 核DNA分子共含5 000个碱基对,腺嘌呤占20%,胞嘧啶为5 000×2×(1-20%×2)×1/2=3 000个,减数分裂时DNA

1只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 000×(2-1)=3 000个。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151415上的两个DNA分子均一条链为N、另一条链为N, 精原细胞中的DNA只有两条链含N,由

14于DNA为半保留复制,则精原细胞在仅含N的培养基中进行DNA复制后始终只有两个DNA1515含N,最终形成的4个细胞中也只有2个含有N的细胞。(4) 由c过程翻译出的肽链序列变为“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推测,mRNA中的碱基为“AUGGCUUCUUAC……”,转录模板链中的碱基为“TACCGAAGAATG……”,由②上的碱基序列可知,原转录模板链中的碱基为“TACCGAAGAAAG……”,即该基因转录模板链中A变为T。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山中访友读后感300字下一篇:数学日记三年级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