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饭店发展论文

2022-05-08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经济型饭店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讨论了我国经济型饭店发展的产业示范意义。对于民族饭店业而言,经济型饭店的示范意义在于以品牌为中心建立了产品形象、通过跨地域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以及采用多模式扩张提高增长速度。对于整个中国饭店业而言.经济型饭店的示范意义在于通过产品差异化创新获得了很好的绩效。认识到这些意义,我们可以从更具有战略性的高度去看待今天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

经济型饭店发展论文 篇1:

三亚经济型饭店发展浅析

【摘要】经济型饭店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饭店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经济型饭店终将成为我国饭店业发展的热点领域。三亚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经济型饭店的发展值得探讨。文章论述了三亚市经济型饭店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三亚市经济型酒店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三亚 经济型饭店 地域文化 发展浅析

经济型饭店(Economy or Budget Hotel)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高速公路旁建设的汽车旅馆。20世纪90年代“锦江之星”的创建标志着中国经济型饭店的诞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型饭店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资料显示,如果中国的人均出游率、人均中档客房数能够达到美国一半的标准,中国目前的经济型饭店的客房供应量就还有近70倍的增量空间。经济型饭店以“方便、舒适、清洁”的特点而备受中低端客源的青睐,并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多方关注。在CNKI上以“经济型饭店”在全文中出现为前提进行搜索获得913条相关信息,作为主题进行搜索共获得309篇相关文献。《中国旅游报》专辟“中国经济型酒店专栏”探讨中国经济型饭店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经济型饭店的内涵

经济型饭店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而后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美国的速8、法国雅高推出的宜必思等品牌经营地有声有色,如家快捷、 锦江之星、 新亚之星等作为中国的国内品牌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对于经济型饭店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说法。

在欧美国家中,关于经济型饭店的定义一般是从价格和产品功能及特征角度出发的,前者认为经济型饭店是区别于豪华型高档饭店及中档饭店的低价格住宿接待设施;后者认为经济型饭店一般没有宽敞的大堂、豪华的餐厅以及游泳池等康乐设施,主要提供客房服务和简单的早餐,不同于全服务饭店的一种有限服务饭店,又被称为B&B( Bed and Breakfast)饭店。根据经济型饭店的特点及中国海南的实际情况,三亚的经济型饭店应该是以大众游客和中小商务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客房为唯一或核心产品,以“方便、舒适、清洁”为特点,提供标准服务,价格低廉的饭店,一般包括二星级、一星级以及未评星级的饭店接待设施。

二、三亚经济型饭店的发展现状

1.三亚概述

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海南著名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和海港。三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近年来,三亚以“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目标,积极实施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大、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接待旅游过夜人数、旅游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占全省比重均有较大提高。

2.经济型饭店发展现状

近几年,三亚旅游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以2010年为例,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882.65万人次。其中,旅游饭店接待游客人数749.68万人次,增长12.3%。全年旅游总收入139.64亿元,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63.12%。自去年建设海南为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酒店业发展如雨后春笋,迅速扩展。三亚市现今有三星以上酒店176家,其中五星70家,四星74家,三星26家。经济型饭店共26家和公寓式酒店139家,如前所述,此处公寓式酒店业也应在经济型饭店的范畴之内。因此,三亚经济型饭店和星级酒店的比重几乎持平。其中全国经济型饭店品牌仅有尚客优快捷酒店和七天经济型连锁酒店两家,决大多数是三亚本土的经济型酒店包括家庭旅馆。而且三亚家庭旅馆由于价格低廉、服务水平相对较高等优势,赢得中低档消费者的认可。

另外,如家、锦江之星、莫泰等快捷酒店并未出现在三亚。同时,法国雅高的宜必思及美国的速8等国际知名经济型品牌酒店业也未进驻三亚。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升温以及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免税商店的运营,三亚游客势必直线上升,而同时经济型饭店也将在三亚迅速扩张。

三、三亚经济型饭店存在的问题

通过网络调查以及通过上述的简单分析,我们可知:三亚酒店竞争十分激烈。其中包括星级和经济型饭店之间的竞争,更多是星级酒店内部和经济型内部之间的竞争。三亚市并不大的一个地方就容纳了165家经济型饭店,竞争过于激烈。竞争会导致产品质量的提升,但同时也会产生产品的同质化以及管理上缺乏理性等问题。

1.标准不明确

迄今为止,对经济型饭店的界定中国饭店业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没有对经济型饭店的设施设备、客房规模、房价标准以及管理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现在市场上各种所谓的经济型酒店鱼龙混杂,致使很多顾客对经济型酒店难以形成正确的认知,很多人误以为价钱低的小型酒店就是经济型酒店,这样的认知对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为避免旅游形象的损坏,三亚作为一个著名旅游城市,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2.品牌建设相对落后

在旅游业相对发达国家,经济型饭店是与其他类型的饭店同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形成了针对不同客源细分市场的品牌谱系,并成功地将不同类型的经济型饭店运作成知名的品牌并通过规模经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美国的速8等。我国饭店管理业发展较慢,特别是经济型饭店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品牌,如上海锦江之星、如家快捷、莫泰以及七天等经济型酒店。但是在三亚这些国际品牌尤其是全国性的经济型酒店至今尚未入驻。更别说创造和建设本地的品牌了。

3.市场定位雷同

中国最早的经济型饭店是通过复制西方国家的模式发展起來的,在试水成功之后通过模式复制向全国扩张的。三亚的经济饭店发展也是如此。在经济型饭店发展初期,同质化弊端被强大的市场需求所掩盖。很多经济型饭店没有根据自身的地段、产品特点、人们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研读自己的市场,以致都定位于中低档商务客人和旅游客人市场。定位雷同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千篇一律、服务和管理没有特色。另外,由于很多管理不规范的个体旅馆也纷纷打上经济型饭店的招牌,其脏、乱、差的形象也使人们对此市场有一定的误解。因此,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是酒店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4.服务管理水平不高

近年来由于三亚经济型饭店快速发展,适合经济型饭店的人才供应速度明显无法跟上, 导致经济型酒店行业人才缺口大。饭店经营者为降低成本而减少硬件设施和软件的支出,减少必要的人员培训,造成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同时增加员工的工作量,导致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时常引起客人的不满;经营者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由于对员工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使得员工流动更加频繁,导致在服务上的衔接方面,人员的素质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最终影响到经济型饭店的服务管理水平。

四、三亚经济型饭店发展策略

1.把握市场定位,提高入住率

经济型饭店发达的国家,经济型饭店的目标市场明确而又独特,有专门为背包客提供服务的饭店,也有满足自驾车游客人的汽车旅馆(Motel)。2010年三亚接待国内旅游者841.14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41.51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30.6%,目前主要接待的还是中国国内游客,而就目前中国的经济收入水平而言,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容易接受经济型酒店。因此,三亚经济型饭店应从客源消费动机及消费行为特征的研究入手,做好市场定位。但是不能只简单的定位于满足自费出游和中小商务客人的需求,因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其需求是有差别的。要形成品牌、产品、价格、以及服务内容上的差异化,这样才能形成独有的特色,从而在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吸引特定的目标群体。

2.加入地域文化元素,加强特色建设

三亚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1%,其中以黎族人口居多,约20.5万人,苗族人口约3533人,回族人口约7716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在经济型饭店发展过程中,要深入研究“落笔洞文化”、“天涯文化”、“福寿文化”、“黎苗少数名族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明”等地域文化,并且将其融入到饭店中,加强特色建设,从而更好地吸引顾客。书香门第酒店是苏州本地的酒店,它在酒店建筑的设计以及装修上都尽量展现江南水乡特别是苏州园林的特点,宁静、典雅,让客人真正有坐在自家后院,品味生活回归自然的感觉。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很好的例子。

3.注重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加强员工培训

为了满足客人的需要,很多大型的经济连锁型酒店已经在引入先进的设施设备。对于经济型饭店而言,硬件上本该简而不陋,应采用标准化控制,突出实用功效,以满足客人的基本消费需求即可,但是希望在低价中享受奢华也不是没有。因此,三亚经济型饭店可以在综合考虑成本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健身中心、美容美发中心、特色餐厅等设备,增加顾客的消费渠道,并在众多酒店中脱颖而出。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应在其中一方面做出自己特色,树立一定的品牌特色。

奥尔森曾认为当今世界酒店所面临的最激烈的竞争莫过于人才的竞争。经济型饭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塑造一支“以人为本,精简高效”的人力资源队伍。三亚经济型饭店加强与院校的合作。通过为旅游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来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从而通过相关培训获得储备力量,这是饭店快速获得高素质员工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饭店的员工要为他们定期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此外,要适当的提高员工的福利,建立科学合理绩效考核制度,为优秀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同时满足其心理上的需求,这样才能在员工流动性快的饭店行业留住员工,从而提高饭店的服务水平。

4.加强合作交流,牢固市场份额

三亚市经济饭店尤其是家庭旅馆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合作。一味的恶性竞争,势必会两败俱伤,最终导致整个经济型饭店业的颓势。之所以要加强经济型饭店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是因为可以相互分享信息,更好的把握市场,避免同质化,节约资源,同时倡导良性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市场份额。

必要的时候可以走集团化的道路。集团化是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必然趋势,当酒店企业寻求更大的发展之时,扩大经济规模便成为其自然选择。集团化经营可以整合相关资源,形成规模经济和提高品牌价值,集中资源做好、做大。国内最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如家酒店连锁,于2007年10月以3.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居于经济型连锁酒店行业前列的七斗星100%的股权。在收购之后,七斗星品牌将以“如家—七斗星”品牌運营。三亚经济型酒店可以借鉴,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饭店协会[EB/OL].http://www.chinahotel.org.cn/dispArticle.asp?id=8907.

[2]冯冬明.经济型酒店:发展、问题、策略[J].旅游学刊,2006(7):58-62.

[3]秦宇.论我国经济型饭店发展的产业示范意义[J].旅游学刊,2007(7):68-72.

[4]马荥.中小型城市打造经济型酒店的若干思考[J].北方经济, 2010(10):27-29.

[5]2010年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anya.gov.cn/govpub/tjsj/tjgb/data/t20110401_25408.shtml.

[6]熊伟,许俊华.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经济型酒店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兼与高星级酒店相对比[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57-67.

[7]魏新生.经济型饭店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特区经济, 2007(6): 299-300.

[8]邢娟.对上海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分析和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9):199.

[9]吕伟成.苏州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初探[J].时代金融, 2008(10): 91-93.

[10]三亚旅游官方网[EB/OL].http://www.sanyatour.com/web_rr0.asp?id=3&table=source_sanyajin1.

[11]Michae.A.hitt. 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2]邹统钎.经济型酒店的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29-32.

[13]中国知网.http://acad.cnki.net. 搜索时间为2011年5月13日星期六.

作者:王婕霏

经济型饭店发展论文 篇2:

论我国经济型饭店发展的产业示范意义

[摘 要]本文讨论了我国经济型饭店发展的产业示范意义。对于民族饭店业而言,经济型饭店的示范意义在于以品牌为中心建立了产品形象、通过跨地域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以及采用多模式扩张提高增长速度。对于整个中国饭店业而言.经济型饭店的示范意义在于通过产品差异化创新获得了很好的绩效。认识到这些意义,我们可以从更具有战略性的高度去看待今天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型饭店;饭店产业;意义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经济型饭店的发展已经成为饭店业实践领域和研究领域中共同的热门话题。在实践中,经济型饭店的发展已经如火如荼,除了锦江之星、如家客栈等老牌的经济型饭店联号在全国不断跑马圈地外,一些新进入者——例如深圳的七天已经在某些市场中与锦江之星、如家客栈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更多的进入者——例如南京的金陵饭店集团、深圳的华侨城集团、上海的七星、广州的岭南国际也已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在研究方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的研究者是最早进入的学术团队,张辉等(2001)、戴斌(2003)、邹统钎(2003)就经济型饭店发展的国际经验、基础及意义、发展战略与思路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此后,探讨经济型饭店发展问题的论文层出不穷,内容涉及面更广、研究更为细致。

我们发现,对目前的研究而言,研究者们似乎将对经济型饭店的研究视角局限到了经济型饭店市场内部,仅就经济型饭店谈经济型饭店,而没有考虑到经济型饭店对我国本土饭店业发展所具有的示范性意义,更没有考虑到经济型饭店对我国整个饭店产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概念说明

经济型饭店这一称谓是一个舶来品,源自北美和欧洲。在欧美国家中,从价格角度来看,经济型饭店(Economic/Budget Hotel)是指与豪华型/高档饭店(Luxury/UpscaJe Hotel)及中档饭店(Middle Scale Hotel)相区别的低价格住宿设施,一般用inn、lodge来表示。从产品功能和特征角度来看,经济型饭店一般不设宽敞的大堂、豪华的餐厅以及健身房、游泳池等康体娱乐设施,主要提供客房服务和简单的早餐,是与全服务饭店(Full Service Hotel)相区别的一种有限服务饭店(Limited Service Hotel),又被称为B&B(Bed and Breakfast)饭店。因此,简单地说,判断一个饭店是否属于经济型饭店有两个主要标准,即价格是否低廉?产品功能是否简化并将重心放到了客房?

按照这样的标准判断,我国绝大部分低价格的一、二星级饭店或与之档次相当的未评星级住宿设施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经济型饭店。因为这些饭店虽然价格比较低廉,但是功能并未进行简化。此外,在我国还存在大量的招待所、小旅店,这些住宿设施功能简单,主要提供客房产品,但是价格又过于低廉,设施设备简陋,不能满足现阶段大多数国内观光和商务旅游者出游时的住宿需求,因此这部分住宿  设施也不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我们认为,国内目前可以称之为经济型饭店的住宿设施是以锦江之星、如家客栈、七天为代表的一类饭店,这些饭店的价格与一、二星级饭店的价格相似,但是功能大大简化,均以客房作为核心产品,向客人提供满足其住宿要求的最基本的服务。这些饭店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知名度高、员工/客房比率低(0.3左右)、发展成本低、扩张速度快、高出租率和高利润率、短回收期等,这些特点可以很好地将这类饭店同其他的低价格住宿设施区分开来。

在本文中,还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本土饭店业(民族饭店业)和中国饭店业。本土饭店业是指所有由中国法人和自然人控制并行使饭店运营权的中国饭店的集合,中国饭店业则是指所有在中国领土上开展运营的饭店的集合。显然,前者的范畴要小于后者,对二者进行区分非常有必要。

三、经济型饭店发展对本土饭店业的示范意义

我国本土饭店业的发展受益于对外开放。饭店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产业,境外饭店(管理)公司——如半岛、希尔顿、喜来登等均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中国市场。随着管理者和员工在饭店企业之间的流动以及一些正式安排的技术学习活动(例如两次“学建国”)的开展,这些饭店(管理)公司的服务及管理技术外溢到了本土饭店中,对于本土饭店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样的学习和外溢仅仅局限于饭店的“管理”层面而非“经营”层面。在诸如品牌管理、销售网络构建、饭店跨地域扩张等重要的饭店经营领域,本土饭店并没有从境外饭店(管理)公司中学习到真正的技术和经验。因此,当我们的本土饭店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饭店企业经营扩张的冲动异常强烈的时候,我们发现,本土饭店业在上述重要领域中技术和经验的缺失使得我们不得不从零起步,通过发展中的实践(边干边学)去建立和积累自己的知识系统。

我们认为,在目前经济型饭店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领域的实践已经清晰地体现出饭店经营者正在建立和积累饭店业经营中的核心技术(而这些核心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现代中国饭店业起步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培育)。由于初步具备了对这些核心技术的掌握,现有的若干经济型饭店公司在市场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下面的分析将表明,经济型饭店学习并掌握这些核心技术的做法,对于所有本土饭店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1.以品牌为中心建立产品形象

斯塔特勒说过:“饭店出售一种特殊产品——服务。”在讨论饭店产品特点和饭店生产特点的时候,我们常常提到的一点就是饭店产品的无形性。虽然在饭店生产体系中存在着物质化的生产现象,如餐饮生产等,但就饭店生产总体分析,饭店产品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服务产品。饭店企业为顾客提供的是一种无形性的产品、是一种经历。无形性给饭店业带来的最大特点是顾客对饭店产品的认知只能通过以往的消费经历以及他人的推荐获得,而无法在购买前获得。而在购买及消费饭店产品之后,顾客得到的只是一种体验和回忆,并不能够拥有任何物质性产品。经济学家将产品分为两大类:搜寻品和经验品。饭店产品是一种典型的经验型产品,产品的生产者知道其所提供产品的品质,而消费者不知道。在缺乏掌握产品品质条件的情况下,消费者必须花费大量的质量搜寻和确定成本(包括时间和货币)去选择饭店产品。在消费者难以明确辨别不同供给者及其服务品质时,供给者就必须十分重视向消费者提供这种信息。因此,许多饭店致力于为自己的服务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消除产品无形性的影响,帮助顾客降低搜寻高质量产品的成本,这也是希

尔顿、喜来登、凯悦等饭店业巨头一贯坚持的经营原则。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饭店市场中涌现出一批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本土饭店品牌,如南京金陵、广州白天鹅、北京贵宾楼等高星级饭店。但是毋庸讳言,这些饭店品牌还只是地区性的单体饭店品牌,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国外连锁品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异,在从地区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发展的过程中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与上述高星级饭店相比,经济型饭店的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家客栈率先在全国推行了统一标准色、统一中英文标志、统一图案外观等众多体现品牌内涵的重要做法,并且面对普通消费者在公众媒介上大力宣传其产品品牌(高星级的本土饭店大多在专业性媒体上针对高端商务旅游者进行宣传)。锦江之星的母公司锦江集团则花费巨资邀请国外著名的公关公司对其企业形象、品牌标志等进行了全新的设计。而且,在品牌建设过程中,锦江之星和如家客栈还建立了与品牌建设密切相关的销售系统,网络、预订电话等预订手段得到了普遍应用。这些做法使如家和锦江之星在市场中树立了非常鲜明的品牌形象,当一个人住过如家和锦江的旅游者将到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城市旅行时,通过电话或网站查询这些城市是否有如家或锦江之星品牌的饭店并进行预订的做法非常普遍。这部分旅游者已经成为这两个经济型饭店公司最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2.通过跨地域经营获得规模经济

在旅游产业中,旅游者的位移一般都是从居住地流向旅游目的地,除了其问的交通运输以外,旅游活动所伴随的经济现象都是发生在这两类地点的空间范围内。这导致了旅游产业的生产力布局要么趋向于旅游者所在地,要么趋向于旅游目的地。而受自然地理因素所影响,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在地域分布上是十分分散的,这决定了旅游产业是一个非常零散的产业。由于生产力必须分散布局在众多不同的地理区域中,单纯从生产角度看,饭店业中有效经营的规模和获得规模经济的机会被大大降低了,单一饭店企业不可能像工业企业(例如钢铁企业、汽车企业和石化企业)那样达到非常大的规模。因此,尽管大型饭店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例如,比小型饭店多出数倍客房的大型饭店所使用的服务前台和通信系统,分摊到单个客房上的费用一定会小于小型饭店),但是,这种生产方面的规模经济毕竟是有限的——美国拉斯韦加斯的米高梅大饭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饭店,也只拥有5044间客房。

然而,饭店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不仅仅体现于生产方面,还更多地体现在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体现到营销和销售、资金筹措、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这些经营活动中规模经济的实现并不要求企业在单一地点布局生产力,而是可以将生产力布局在多个地点。在饭店企业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强烈动机的推动下,为了克服产业零散给实现规模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将位于不同地点的经营单位进行不同形式的整合是提高在非生产领域的规模经济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这使一些跨地域经营的饭店公司获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饭店业中,规模越大的企业利润率越高。原因在于一方面可以发掘市场势力(例如可以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获得更大的折扣),另一方面就在于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提高效率(Lafferty and Fossen,2001;Slattery,1996)。当饭店集团中所属饭店数量增长的时候,由于诸如营销、培训等费用可以在更多的饭店中进行分摊,单个饭店运营的成本将会降低(Bob,2003)。

在谈到我国饭店产业组织特征的时候,我们常常提到的几个字是“小”、“散”、“弱”、“差”。实际上,由于前面分析的产业零散性等原因,在饭店产业中,“小”和“散”可以说是所有国家在单一地点运营的饭店企业的共同特征。但是,全球性的饭店企业往往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依靠各种各样的跨地域经营来克服旅游产业组织中“小”、“散”的不利因素,有效地实现了规模经济,从而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造就了众多强大的饭店巨头。而我国饭店产业之所以弱小、产业绩效之所以差,关键原因不在于形式上的“小”和“散”,而在于实质上的“小”和“散”。在我国饭店企业的长期发展中,由于各种原因,这种跨越地域范围的经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而现在的一些经济型饭店已经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3.采取多模式扩张提高增长速度

任何饭店集团最初都是从一家饭店发展起来的。2005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洲际饭店集团拥有3600多家饭店,但是其主要业务却是从美国孟菲斯市一家仅有120间客房的汽车旅馆起步的。在饭店企业由小至大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选择何种扩张模式的问题。粗略地,我们可以将饭店企业的扩张模式分为两类:基于资金的扩张模式和基于技术的扩张模式。进一步细分,基于资金的扩张模式又可以分为通过所有权扩张和通过租赁扩张;基于技术的扩张模式又可以分为通过管理技术扩张(输出管理)和通过运营及营销技术扩张(特许经营)。我们在表1中对这几种模式进行了对比。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四种扩张模式中,与所有权扩张相比,租赁经营、管理合同、特许经营协议等模式可以使饭店企业以更小的代价、更快的速度扩张。在世界饭店业的发展历史中,饭店企业的扩张模式出现过两次重大的转换。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前,欧美国家饭店企业的扩张基本上都是通过购买饭店不动产的方式达到的。20世纪40年代后期,希尔顿等一批饭店企业在对外扩张中率先采取了不进行产权投资的管理输出方式。20世纪60年代,假日采用特许经营的模式获得了快速发展。饭店业中扩张模式的转换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饭店业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服务业产业,而是一个将地产业特征和服务业特征结合在一起的复合型产业,获取饭店地产的增值曾经是饭店企业在扩张过程中进行所有权投资的重要诱因。但是,饭店业这一综合性产业中地产经营的色彩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大众旅游迅速兴起的时代里逐渐淡化。原因主要是土地成本上升、地产投资风险大、投资回收期长、缺乏稳定的现金流以及饭店上市公司股东的压力。在上述原因影响下,饭店业中经营重点和经营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饭店企业开始较少关注饭店资产中的不动产增值特点,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通过企业的运营向旅游者提供更好服务上面。从而,企业扩张的模式发生了重大的转换。

国外有学者指出,由于特许经营者或饭店管理公司只有较少的、或根本没有不动产,而且能够享受稳定持久的加盟费及特许权费(或管理费),因此这些公司有很强的赢利能力,拥有稳定、良好的增长前景(Elgonemy,2000)。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由于管理合同方式和特许经营方式所具有的突出优势,尽管仍有一些饭店企业,如汽车旅馆6(Motel6)、红屋顶客栈(Red Roof Inns)、拉·昆塔(La Quinta)等

作者:秦 宇

经济型饭店发展论文 篇3:

中国经济型连锁饭店发展若干问题辨析

[摘要] 经济型饭店近年来发展迅猛,但近段时间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经济型连锁饭店的市场供应并未过剩,经济型连锁饭店应成为中低端住宿市场的领导者并加强成本控制。文章还提出具体门店应提升核心服务能力,并剖析了资本运作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 经济型饭店 连锁 旅游业

近年来,经济型连锁饭店频繁出现在国人视野之中。其出现和快速发展为普通民众的外出住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经营与管理问题在学界广受关注,而市场上少数领导型企业的快速扩张尤其是资本运作则使经济型连锁饭店成为财经类媒体新闻报道的宠儿。一切看上去都很美,直到如家2007年四季度财务报表出现亏损。美景霎时变成地狱,“泡沫”之声不绝于耳。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经济型连锁饭店的市场现状,并对一些事关其发展走向的核心问题深入剖析。

一、经济型连锁饭店市场供应远未过剩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2007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已从2005年的平均89%跌至2006年的平均82.4%,下滑了近7%。与此同时,平均客房价格则从2005年的328元(约合41美元)降到了209元(约合26美元)。结合这一数据,加上前文提到的如家亏损的事实,似乎可以得出经济型饭店市场供应已经过剩的结论,这也是某些人持有的观点。在我们看来,在看待这些现象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任何市场都会有起伏,任何企业的经营同样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业绩的变化。就目前的情况看,与其说中国的经济型饭店供应过剩,不如说是低端廉价的住宿服务供应过剩。这一现象久已存在。

其实,关于经济型饭店的概念范畴,研究者远未达成统一,由此导致了市场的混乱乃至统计和研究上的分歧。这里我们无意纠缠于概念问题,而探讨大家公认的经济型饭店的代表性企业类型——经济型连锁饭店。我们认为,以锦江之星、如家等为代表的经济型连锁饭店的市场远未饱和。这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其一,中国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尤其是国内游的爆发式增长,已经带来了大量的中低端住宿消费需求;其二,新近出台的休假制度《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及黄金周制度改革将会进一步促进国内游的发展,由此会使中低端住宿服务需求的进一步增加。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住宿场所时,不再仅仅追求价格的低廉,而同时考虑住宿服务的质量。经济型连锁饭店在中西方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基于这一市场需求的基础,而这一基础仍在不断地夯实,这就决定了经济型连锁饭店在中低端市场中将会占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而非萎缩。另外,美国等旅游业发达国家饭店市场演变过程及现状也能就这一问题为我们提供可资参考的范例。

二、经济型连锁饭店应寻求中低端住宿市场的主导地位

虽然经济型连锁饭店仍有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能否抓住这一机会,则有赖于她们自身的努力。在目前的市场中,经济型饭店的面目模糊不清,大到一些经营业绩不佳的三星及一、二星级的饭店,小到只有十多间客房的招待所,很多都乐于给自己套上“经济型”的名号以借势营销,招揽客人。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因为“经济”的要义之一就是价格的低廉。在中低端住宿市场上,经济型连锁饭店必然长期面对来自其他类型住宿服务企业的竞争压力。竞争对于任何无法或不愿通过垄断地位寻求发展的企业都不是坏事,因为这将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但是,经济型连锁饭店不应满足于市场竞争者的地位,而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中低端住宿市场的领导者。也就是说,经济型连锁饭店应通过良好的品牌形象、合乎规范的服务质量等成为市场标准事实上的制定者,并使这种标准为广大消费者所认知和认同。只有这样,经济型连锁饭店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壮大,并在客观上提升中低端住宿市场的服务水准。

我们认为,这一局面应是市场自我演进的过程,而非某些外力因素使然。坊间盛传中国饭店协会与商务部共同起草的《经济型饭店经营规范》将于近期出台,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做法将无任何实际意义,因为“经济型”不同于存续多年的饭店星级。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只不过是低端饭店的一个代名词。经济与否,既是饭店企业对自身的一个市场定位和经营决策,也是消费者基于价格等相关因素对某家饭店的认定。

三、提升核心服务能力,满足顾客需要

我们认为,经济型连锁饭店的核心服务只有一项,即住宿服务。正是服务项目的有限化,才使此类饭店的经营成本大大降低,进而以较低廉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消费者花钱购买的就是“住宿”或“睡眠”,他们对饭店做出评价的最主要依据就是客房的服务质量。

就目前情况看,虽然经济型连锁饭店都以高质量的住宿服务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但很多饭店所提供的服务并非无可挑剔,甚至是糟糕的。常见的问题包括房间过小、隔音效果差、装潢工艺粗糙、设备设施不全、 房间布局不合理、服务员服务意识不强等。其中,最普遍的问题是房间的隔音效果差。在我们住过的所有经济型饭店(包括锦江之星、速8等著名品牌),几乎无一例外的毫无安静可言。窗外马路上的噪音、门外其他住客开门和说话的声音,甚至连邻房住客的鼾声都清晰可闻。这些问题是经济型连锁饭店服务质量上的致命缺陷,也大大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对手实力不强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因卫生、安全等原因而选择入住经济型连锁饭店,但他们对这些服务质量缺陷的容忍并不代表他们对服务质量的满意。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最终会令经济型连锁饭店因核心能力的缺失而面临市场困境。

四、经济型连锁饭店必须加强成本控制

经济型连锁饭店要想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优质的住宿服务,必须尽可能降低成本。在这方面,马来西亚丽星邮轮集团旗下饭店“我的客栈”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其在杭州的首家饭店的客房采取了整体预制式安装,即房间在海外生产,由集装箱运往酒店安装,节约了装修成本和时间,床上用品使用一次性免洗涤可回收的无纺布,卫生间没有“六小件”洗漱用品。酒店也不设置最耗人力的餐厅。其人力成本也相当节约,273间客房配备的工作人员不到40人,远低于一般经济型酒店的人房比。当然,必须强调的是,成本控制不能以降低服务质量为代价,“我的客栈”的某些做法有矫枉过正之嫌。

在经济型连锁饭店的各项成本中,物业费用是很大的一块。近年来,随着中国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扬,加上一些经济型连锁饭店的快速扩张,导致物业租赁或购买成本急剧增加,大大增加了一些饭店的成本压力,并使她们的盈利能力下降。时下热议的“经济型饭店泡沫”的主要诱因正在于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经济型连锁饭店应该理清两个认识,一是门店数量的增加是否一定带来市场份额的增加,二是市场份额的增加是否必然导致利润的增加。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目前一些经济型连锁饭店有为扩张而扩张之嫌,某些门店的选址非常不合理。这些门店的开房率低下,不仅不能给连锁带来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增长,相反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经济型连锁饭店的扩张不应像媒体所说的“跑马圈地”,而应着眼于单店利润水平的最优化,在此基础上作渐进式的扩张。

五、理清资本运作与企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

自如家于2006年10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以来,中国的经济型连锁饭店开始不可遏制地涌动一股上市热潮,锦江之星、莫泰等知名企业先后对外透露上市的想法,并有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者。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型连锁饭店的管理者们必须要厘清资本运作与企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即究竟谁是目的,谁是手段。我们认为,除非将自己定位成“风险投资家”,否则,一个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家应该把企业的长远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而上市等资本运作形式只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而已。只有这样,经济型连锁饭店才能按照企业成长的规律发展,而不会出现为了达到上市目的而不顾一切地盲目扩张等现象。

参考文献:

[1]唐娟:中国经济型饭店的投资模式与投资风险[J],2007年第7期

[2]王朝辉陆林:我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战略[J].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

作者:李菊霞 林 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闻阅读性研究论文下一篇:所得税税收筹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