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案例

2023-02-23

第一篇: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案例

从三个维度写教学目标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用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掌握利用Excel建立表格的方法。

2、会在EXCEL软件上进行插入表格、表格数据的拷贝,会在EXCEL软件上使用常用函数对数据进行数值计算,计算表格的总分和平均分。

3、了解几种图表: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并知道它们的具体用途和使用特点。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图形化表示方法,正确的表达意图。

4、掌握处理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基本过程: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5、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反映表格核心信息,表达观点。能够通过分析图表信息,得出相应结论。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实例EXCEL表格向图标的转换的操作,加深对表格用法的掌握,同时能会分析表格反映的信息。

2、通过利用常用函数对数值进行计算与分析,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在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思路,从而激发了创造性。

3、通过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能够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数据直观表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

4、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信息,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通过数据的分析去寻找出一般规律甚至去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领会利用工具软件解决问题方法过程中,逐步形成培养利用信息技术为生活和学习服务的意识,以及培养自身良好的信息表达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3、通过探究、检测,促使我们养成自我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二、教学要点:

本节为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主要是利用工具软件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学习。通过学习,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在图表处理的操作使用,能够掌握根据具体需要合理的表达意图的方法,这里注重的是对学生利用工具表达意图的培养。通过表哥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信息,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三个维度

摘 要: 国民的诗性似乎在渐渐地弱化,现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提高初中生的诗歌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星星变奏曲》的教学课例,论述了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三个纬度,其一是声音的诠释;其二是思维的跳跃;其三是情感的升华。如果能从这三个纬度出发,初中的现代诗歌教学必定能让学生沐浴在诗性的阳光中。

关键词:初中 现代诗歌 三个纬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112-0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王国,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随着现代文明的崛起,功利主义盛行,国民诗性似乎渐渐地弱化,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诗歌教学不能弱化,只能强化。在古代经典的诵读中,我们传承了文明,强化了民族的认知审美方式,但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当代性,即与当代生活的共时性、互动性的关系,初中语文当中的现代诗歌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我在中学任教语文多年,对现代诗歌的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如何升华学生的诗性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以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教学为例,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去实现。

维度之一:声音的诠释

最见效果的诗歌教学就是诵读,一首现代诗歌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能读、会读、读的有诗味,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诗歌的感知能力,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仿诵。指学生能仿照教师的示范朗诵或音频材料的示范朗诵进行诵读。我在教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时,学生先听一遍老师的示范性朗诵,然后让每一个学生试着去读一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初步明白诗歌的节奏停顿和情感基调,在这个仿诵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基调和节奏,能调动自己的情绪,进入读诗的世界。

朗诵。指在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节奏停顿后,能有感情的把诗歌诵读出来。这种朗诵的方式有很多,集体朗诵、个人朗诵、小组朗诵、个别轮诵。我在教《星星变奏曲》这一课时,我首先叫学生自由的朗诵,初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学生在第一便朗诵时,可能注意到了停顿和轻重音,但无法把感情运酿的到位,只有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提升。

配乐朗诵。指在学生能完全理会诗歌的意味和情感后,能读出了诗歌的意味时,再配上音乐,利用音乐的节律和感染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不同类型的诗歌可以配上不同的音乐,当学生完全理解诗歌的内涵,我给学生在朗诵时配上了班得瑞的《晨光》,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学生读的分外有感情,他们也不时的为自己的朗诵感到惊讶。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如果通过声音这一纬度,一定能把诗歌的音律美进一步的展示出来,同时也能熏陶学生对诗歌的感受能力。

纬度之二:思维的跳跃

现代诗歌有很多的流派,尤其是朦胧诗,他具有象征化,意象化、立体化,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这些诗歌时,根本无法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情感和意象,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反复体会下,才能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这个过程需要思维的跳跃,主要可以通过以下这三个方面来达成。

鉴赏。顾名思义,就是对诗歌的意象、语言、形象、意境等进行鉴别欣赏。《星星变奏曲》中星星、蜜蜂、萤火虫、湖等,通过引导学生明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星星是光明的象征。夜、冰雪、僵硬的土地、冻僵的夜晚,是冰冷的黑暗现实的写照。通过两相比较,能感受到诗人对光明和美好的不断追求和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学生明白诗歌前后进行了对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种联系,这种联系犹如小提琴中的变奏曲一样。诗歌中的这两句诗写的尤为精妙:“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学生通过赏析,发现这两句诗作者是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这两个角度来写的,而且仔细思考发现:白丁香的朦朦胧胧其实是一种通感的手法,把白丁香的香味若有若无的特点形象生动的写了出来。诗歌中这几句诗写的特别有意境:“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我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安宁、平静、柔和、温馨梦一般的美好世界。

体悟。指在学生鉴赏的基础上,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诗歌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情感上与作者形成共鸣。《星星变奏曲》对那个安宁、平静、温馨的世界的描绘,学生说有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他曾经也在春天,躺在鸟落满枝头的树下,闻着野草和泥土的芳香,那时,还做了个梦,梦见了他妈妈从遥远的地方赶了回来……”学生也有说经历过僵硬的夜晚,也说“家里现在也正经历着苦难,爸爸出了车祸,妈妈含辛茹苦……”他们也渴望美好的明天,希望有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我顺势引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就能进一步的明白江河他们这一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想在这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表达。指学生在鉴赏和体悟的基础上,把内心的感受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在学生鉴赏完《星星变奏曲》中“如果……如果……”和“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特点后,开始仿写,有的学生写到:“如果世界上每个季节都充满温暖 谁还需要太阳 谁还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孤独的仰望天空 寻找多一些的温热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歌 每段旋律都是一缕阳光 象炉火在心头燃烧 谁不愿意 有一个火热的夏天 荡气回肠”还有学生写到:“如果初三的中考已经结束 谁还愿意每天天没亮就起床 谁还愿意每天在试卷和习题中度过 谁不愿意每天 都是阳光,都是诗 谁不愿意每天都轻松自在”

通过思维的跳跃,学生把握住了诗歌的内涵和意象,由此及彼,从诗歌中感受到诗歌特有的象征意味、浓烈的情感特征以及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纬度之三:情感的升华

现代诗歌相对于小说和散文类的文章可能更加的深奥和隐晦,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更加喜欢轻松愉悦的小说和散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就是要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爱上现代诗歌,让他们的生活能诗情画意。

漠然。指对诗歌的态度的冷淡,不喜欢,没有兴趣,不愿意读诗,写诗。在上这首诗歌前我问学生,“你们知道江河吗,你们知道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吗,你们喜不喜欢现代诗歌?”学生一脸的茫然,“诗歌虽然短但太难理解了,现代诗歌中考也不考的,我也不想成为诗人,读诗歌也没什么意思”。

陶醉。指能享受诗歌所带来的韵律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能够喜欢读这首诗,能享受自己读诗所带来的快乐。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好《星星变奏曲》中的象征含义,作者的情感之后,给学生配乐朗诵,学生乐此不疲,有的学生单个朗诵,有的学生同桌间对诵,有的三五个小组朗诵,即使下课铃响了,他们都意犹未尽,因为他们陶醉于诗歌所带来的快乐之中。

热爱。指学生十分喜爱现代诗歌,诗歌已经能成为他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爱好,不仅能读诗人的诗,也能自己开始创作诗歌。我在上完《星星变奏曲》这一课后,有学生要求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同学们把平时自己写的小诗也能展示展示。有一个学生坚持每天都写上几句“雪落,斑白,看见漫天的飞雪;聆听落雪的声音。转身,凝望深浅不一的脚印……”这是一个下雪后他写下的句子,“雨点悄然,从我的眉尖滑过。我喜欢跳进雨里,任那雨点浸润。哦!妈妈,你不要送伞来……”这是一个下雨天,一个学生在本子上写下的小诗。

一首诗歌的教学只是诗歌海洋中的沧海一粟,但如果能够一石击起千层浪,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热爱之情,这也是语文教师所要追求的。

如果一个学生他能读出诗的味道,能懂得诗歌意蕴和内涵,能够陶醉热爱诗歌,那么这些正是诗性的体现,这正是我们语文老师不懈的追求,如果初中现代诗歌教学通过以上三个纬度开展,一定能携起学生之手,让他们沐浴在诗性的阳光中!

第三篇:浅议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

陈文德

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很大一部分是散文教学。针对散文教学混乱和低效的状况,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散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改进上,而忽略了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于是,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最终由于教学内容的不恰当、不合宜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一旦确定了散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文试着从“文本体式”“选文的教学功能”“学情”三个维度,谈谈自己对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一些浅见。

维度之一:文本体式

“文本体式”又称“文体特点”“文章体裁”等,通常指一篇文章的体裁、体制、风格等总体特征。阅读不同体式的文本,阅读的思维、方法和读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广义散文介于“文学”和“文章”二者之间,属于“临界文体或两栖文体”,既可以按文章来解读,也可以按文学来赏析。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是次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的交织体,属于“文艺语体”,以形象性、生动性、富有感染力为显著特征。所以,中学的散文教学,应当是“文学阅读”教学而非“文章阅读”教学。文章阅读“重实贵用”,认读中的“感言辨体”只是手段,“得意致用”才是目标,故文章阅读教学重点在于理解、筛选信息的分析与归纳过程;文学阅读以“悟意审美”为目标,“得意”不可“忘言”,故文学阅读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

根据目前的研究,通常按照表达方式把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下面,我们就试着根据这三类散文的体式特点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1.叙事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叙事散文通常是以写人记事为主。这类散文通过描写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或者叙述一些具体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散文的叙述和小说的叙述有着明显的区别。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叙述的情节往往曲折离奇;而散文是情感的艺术,写人叙事最终是为了抒情,所写的人和事都是真实存在的。阅读叙述散文,要透过真实的人和事,读出作者的情感。

杨绛的《老王》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有些教师把教学内容确定为“底层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这恐怕不是这篇散文的核心教学价值所在。

“散文教学的关键是从文本中分剥出作者的存在。”我们不妨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作者写老王时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文章最末尾写道:“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可谓全文的文眼所在。作为一名有着悲天悯人情怀和关心底层劳动人民疾苦的传统的知识分子,杨绛一直是以一种俯视的姿态去同情、接济老王的。而老王年老孤单,穷困潦倒,被人看不起,却得到作者一家人的同情、理解和帮助——给他吃鱼肝油治好了他的夜盲症,经常照顾他的生意,在他生病的时候接济他。扶弱济困,这对作者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有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应该做的;而老王那里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只是一般的帮助,而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是亲人般的温暖和感动。于是,老王把作者一家当成亲人。作者对老王的情感,与老王对作者一家的情感是有着本质差别的。

这种差别体现在文章的几处细节中:老王愿意给作者家带送冰,车费减半,作者“当然”不要车费减半,于是老王送的冰比原来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老 王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作者却硬塞给他钱;老王临终前强撑着病体,把自己最贵重的东西——香油和鸡蛋(这在当时是很难吃上的)送给作者,而作者当时看到老王“僵尸”般的模样却“害怕得糊涂了”,所以“转身进屋去”拿钱给他,“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更不要说关心他的身体情况、扶他下楼梯了。试想,假如自己的一位亲人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作者会感到如此恐惧吗?显然不会。亲人之间的爱,能战胜死亡带来的恐惧,这是人之常情。老王对作者一家付出了全部的感情,而作者却没有对老王报以同样的真情和尊重,有的只是对一般底层“不幸者”的同情和怜悯,这正是作者深感“愧怍”的原因。

2.抒情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抒情散文中往往伴随着景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散文的阅读,常常是以“悟意审美”为目的的文学阅读,采取“鉴赏者”的阅读取向,重在感受散文的形式美和情趣美。

如教学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有的教师拍了很多北京胡同的照片并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整堂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保护胡同文化。有的教师教学《绝版的周庄》,引导学生给保护和发展周庄古镇献计献策。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未必恰当。

《胡同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语言平淡、朴素、口语化却极具表现力。作者曾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因此他的散文京味十足,富有生活气息。如“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不仅形象地写出了北京城方正的特点,“大豆腐”的比喻还写出了胡同文化“俗”的特点。“有窝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生动地表现出了北京人的“易于满足”。“睡不着,别烦恼,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形象地写出了“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读这些文字,仿佛在听侯宝林说相声,京味儿十足。因此,《胡同文化》的核心教学内容应当确定为:品味文中平淡朴素却极富生活气息的语言,从中体会胡同文化的特点和作者对胡同文化的留恋、热爱之情。不少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设计把教学的重点落在:

①筛选、整理文中信息,归纳出胡同文化的特点是“封闭”“安土重迁”“易于满足”“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明哲保身、“忍”(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

②思考文章结尾“再见吧,胡同”蕴涵的情感——即对胡同文化衰落的态度。

第②点对胡同文化衰落的态度,显然并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而第①点关于胡同文化的特点,文章中很明确,学生是一看便知的,无需浪费时间。这样的做法,混淆了文学阅读与文章阅读。文章阅读重在筛选、整理文章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结构和主旨。而文学阅读重在品味、感悟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议论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进行逻辑严密的说理,议论散文以散文的诗意来讲解深刻的哲理,这种哲理往往是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的蕴涵深长的道理、体悟,因而它散发着美好和隽永的气息。教学这类散文,应重在启迪智慧、升华思想。

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堪称议论散文的代表。然而好文章并不一定好教。有的教师以“悲剧主角”“悲剧导演”和“悲剧配角”三种人物形象为主线来展开教学。对文中涉及人物的“形象”“罪状”“罪因”进行分析,看起来角度颇为新颖,课堂上也很热闹。然而热闹过后我们得冷静下来想一想,教师这样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有没有偏离散文教学的方向?“人物形象”“主角”“配角”是散文范畴的术语吗?“人物形象”是小说专有的概念,它是作家在生活的基础上经过艺术虚构而形成的。分析人物形象是我们在小说这种文本体式的阅读教学时惯用的方法,教师在这里把它用于散文教学,显然是不妥当的。而且这种高度抽象化的解读,脱离了对文本具体语句的品味和咀嚼,很难引起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更不用谈获得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启迪了。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只想着“怎么教”,把大量心思花在如何设计精巧新颖、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上,却往往忽视了“文本体式”这个最基本的东西。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文本体式”既包括“某一类文本的共性特征或类的特征”,又同时具有单个文本“个性的、独特的表现形态”。我们在确定一篇具体的散文的教学内容时,不光要考虑“这一类”散文的体式特征,还要研究“这一篇”散文的个性特点,避免将“这一篇”散文教得像“这一类”散文,或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 维度之二:选文的教学功能

所谓“选文的教学功能”,就是指每篇课文在被教材编者编选和语文教师教学时所赋予的用途和价值。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基本为“文选型”的教材。每篇文章在被编入语文课本之后,就成为了整个教材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再是单个独立的文本。因此,成为课文的选文在其“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教学价值”。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实现课文的“教学价值”。同样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教材体系中,它被赋予的教学功能可能存在差异。由于语文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仍不够完善,即使使用同一套教材,不同的教师对选文的处理也可能不完全一致。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被编入多套高中语文教材。上海一期“课改”(H)版高中语文课本将其编入第一册第一单元“语言的品味”,根据教材编者的意图,这篇课文应该当作写景美文的“例文”来教学。

而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课本(试用本)将《荷塘月色》列入了第五册第一单元“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根据教材编者的意图,这篇课文应该当作鉴赏意境美的“例文”来教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将《荷塘月色》编入“必修二”第四单元,编者没有只取“语言品味”或者“意境美”,而是希望学生能够较为全面深入地读懂、欣赏这篇经典散文。根据教材编者的意图,《荷塘月色》应作为“定篇”来教学。

假如把《荷塘月色》处理为“定篇”,则应该完整地保留作品的原貌,而不可以对原作进行任意的增删。不少版本的语文教材删去了原作中的“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峭楞楞如鬼一般”以及《采莲赋》那一段。任意的删节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使读者的解读出现偏差,甚至还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荷塘月色》如果作为“例文”来教学,则可根据需要对原作进行适当的删节,而不一定要完整地保留作品的原貌。该文可以整体上作为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情散文的范例,也可以用第

四、五段作为景物描写的范例,或用某些句子作为修辞的范例,或用首尾两段作为文章的回环结构之“例”等等。 维度之三:学情

“学情”的涵义众说纷纭。陈隆升博士把它界定为“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学生在从事课堂学习时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及学习结果三大要素。

分析学情首先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如: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学习状况的层次性,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与体验能力,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与个性特征等。

教学史铁生的《合欢树》,根据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学习起点的差异,我们确定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以下几个层次的不同:慈母之爱——母亲的无私及博大的爱;感恩之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爱;愧疚之感——子欲养而亲不待;生命感悟——那种经历过生死的边缘,还坚持着行走,活出生命的悲壮与尊严的美感与人生感悟。这些教学内容,都是立足于文本的,不同的只是解读的层次依次加深。对于学习起点较高的学生,教学“慈母之爱”纯属浪费时间;同样地,对于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教学“生命感悟”就会很吃力且没什么效果。理想的状态是,我们最终确定的教学内容应该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习起点”,除了凭经验外,我们还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我在教学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之前,对全班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和写作了大量写人记事类的文章,对这类文章的大致写法早已烂熟于胸,甚至形成了固定的写作“套路”。加之当前中学作文教学流行的写作取向是“‘闪光点’的记叙文”,学生对萧红这篇朴素自然、“一读就懂”甚至有些“不讲章法”的散文不以为然。如果依旧按照初中的教法,从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角度归纳人物性格特点,一定不是明智的选择。

这时就要讲出学生一望而知其实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于是我将这篇散文的教学内容确定为:通过品读鲁迅先生谈论服饰等几处语段,感受一代文豪的平凡和亲切的一面。鲁迅先生作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学者,早已为世人所景仰。而人一旦声名显赫之后,就往往会被人顶礼膜拜甚至神化或圣化。而萧红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和普通人一样有着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鲁迅。此文看似平常,却是“平中见奇”。

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了一定的预设,但一方面,课堂是灵活多变的,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可能不准确,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一定按照教师预想的方向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自己的教学。散文的教学内容,最终是在课堂上动态地“生成”的。

以上结合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从“文本体式”“选文的教学功能”和“学情”三个维度谈了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途径。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这三个维度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根据这三个维度确定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一致的。

第四篇:30例〔三个维度〕写作提纲

1.“三个维度”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要确保人尽其才,有高度

要考评激励并重,有力度

要健全容错纠错,有温度

2.把握三个维度 构建长效机制

畏法度——以问责强化“自律”意识

守制度——以标准严格“自制”红线

明礼度——以文化引导“自觉”精神

3.把握“三个维度”强化战略思维

理解透“过去时”这个维度,以史为镜,沉淀治国理政智慧

谋划好“进行时”这个维度,担当作为,勇创人民满意佳绩

把握准“将来时”这个维度,运筹帷幄,做到功成不必在我

4.从三个维度把握改革开放

从历史维度把握改革开放

从政治维度把握改革开放

从哲学维度把握改革开放

5.聚焦“三个维度”推动大数据审计

第一个维度:数据采集——聚焦科学化标准化

第二个维度:数据管理——聚焦规范化信息化

第三个维度:数据使用——聚焦专业化集中化

6.立足“三个维度”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发挥港澳台侨企业的众多优势,在“外”字这个维度做文章

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优势,在“高”字这个维度做文章

发挥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优势,在“网”字这个维度做文章

7.把握“三个维度” 提升巡察质量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的高度

二是拓宽发现问题的广度

三是突出查找问题的准度

8.立足“三个维度”为主题党日添“党味”

保持红色“温度”,锻造党性锤炼“大熔炉”

提升特色“浓度”,打造党员岗位“练兵场”

强化本色“硬度”,塑造党员服务“主阵地”

9.提升理论修养的“三个维度”

在“学深悟透”中感受政治思想的“温度”

在“融会贯通”中拓宽政治理论的“广度”

在“真信笃行”中锤炼政治素质的“硬度”

10.“三个维度”齐发力 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维度一:制度上见精细,实现工作规范化

维度二:运行上见精准,实现过程标准化

维度三:联动上见精确,实现上下一体化

11.浅谈“中国之治”的三个维度

历史的维度——党和人民群众在斗争实践中检验得来的“人间正道”

制度的维度——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密码图谱”

世界的维度——为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2.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从纲领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从性质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从宗旨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13.聚焦三个维度 更好发挥民主监督职能

聚焦“怎么看”这个维度,把握性质定位

聚焦“谁来做”这个维度,明确职责定位

聚焦“如何推”这个维度,创新监督形式

14.三个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理念维度:明确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思维维度:把握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

方式维度:丰富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动实践

15.从三个维度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

主体维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眼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价值维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明确了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

实践维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16.“三个维度”解读“初心使命”

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来说,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从一名普通党员的角度来说,初心和使命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去

从一名组工干部的角度来说,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保持一颗公心、恒心、清心做好分管工作

17.把握三个维度 切实提高监督实效

一是紧跟需求重作为,提升监督的契合度

二是创新方式强担当,提升监督的精准度

三是紧扣问题出实招,提升监督的有效度

18.立足“三个维度” 全力打造学法普法“新高地”

一是突出关键少数,学法普法更有“高度”

二是紧抓主题引领,学法普法更有“厚度”

三是打造培训阵地,学法普法更有“宽度”

19.把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的三个维度

一维: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伟大思想

二维:解决实际问题,锤炼忠诚干净担当品格

三维:推动改革发展,凝聚实现伟大梦想合力

20.坚持“三个维度”考察领导干部政治素质

注重公信度,在考察考核中察

注重延伸度,在平时表现中察

注重准确度,在急难任务中察

21.“三个维度”构筑桑梓人才发展高地

把握“高度”,谋划推动铺路子

拓展“宽度”,引育驱动搭台子

提升“厚度”,服务带动强底子

22.着眼“三个维度” 强化理论学习

提升理论学习高度,切忌“坐井观天”式学习

拓展理论学习宽度,切忌“囫囵吞枣”式学习

加热理论学习温度,切忌“一曝十寒”式学习

23.把握好三个维度 凸显工作监督成效

一是选择好监督角度

二是掌握好监督尺度

三是把握好监督力度

24.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的三个维度

执行职务要有高度

建言献策要有深度

履职尽责要有宽度

25.把握“三个维度” 做好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

一是全面征集把握“广度”

二是上下衔接把握“高度”

三是反复筛选把握“精度”

26.党员干部人格塑造的三个维度

基层维度,形成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家庭维度,助力党员干部的人格培塑

媒体维度,使其感染力真正入脑走心

27.把握“三个维度” 廉风化雨润无声

以载体拓广度,扩大廉政文化覆盖面

以阵地挖深度,提升廉政文化影响力

以特色提力度,增强廉政文化感染性

28.“三个维度”发力 优化政采营商环境

一是“管”出力度,规范政府采购环境

二是“降”出深度,减少企业参与成本

三是“简”出温度,建立快速供需通路

29.“三个维度”用好警示教育“活教材”

以案明纪,反面警醒有温度

以案说纪,纪律教育有深度

以案促改,问题整改有力度

30.“三个维度”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招才引智,提升高端人才引进“精度”

盘活存量,拓展专业人才留用“广度”

深挖厚植,夯实乡土人才储备“厚度”

第五篇:语文评课的三个维度

——萍乡语文评课活动中的发言

按:3月6-8日,在萍乡实验学校进行了3天的语文交流活动。期间听课4节,上课2节,一场题为《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和一场《把语文还给学生》的讲座。3天内感受友情温暖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精神收获。整理一下当时评课的发言要点,仅留痕迹。

尊敬的文校长、赵校长和庞校长,尊敬的各位同仁,特别是尊敬的放弃过节和周末来交流的各位女同仁,大家好。

结合我对语文的和对语文课的理解,对今天听到的4节语文课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仅代表我的观点,希望能给朋友们有些益处。

首先,我觉得语文评课需要把握三个基本的维度:教学内容、学生发展和教学过程或者叫教学艺术。

这三个维度顺序不能颠倒,也就是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是第一位的,它是体现学科特征和教育指向的重要的点。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失却了语文,当然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可能。第二个维度是教学的落脚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或者思维品质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最后才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或者教学手段、教学程式,是教学内容由此指向学生发展的。它是最不重要的一点,却是目前很多语文研究者最关注的一个点,所以语文教学就一直在误区里折腾着。

现在我来谈谈,语文教学的内容确定。

都知道从语文教学内容角度来评课,我们怎么去界定是否语文教学内容出了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

1.上课过程在文本里停留的时间。 2.教学内容中有没有语文知识的落实。 3.教学内容中没有对语文学科情感的提升。

如果一节语文课在文本中停留的时间过短,那是不正常的。 例如今天的语文课,就出现了在文本中停留时间过短的情况。40分钟的课堂,在文本中的时间不到20分钟。那么这短短的不到20分钟怎么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语文中,涵咏出文字的美丽。甚至连文章写了什么都还没懂。几分钟都没有就过去,就开始了拓展延伸,就开始了课堂表演等花样。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课堂延伸都是有机的生成性东西,它不是强加的延伸。它是自然的生成性,这个生成是由课堂延伸出来的课堂的宽度和深度。课堂的表演不是课堂应该设置的环节,它是课堂里需要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文本内容的时候才可以出现的。需要是第一要素,而不是表演是第一要素。表演是服务理解的,而不是表演是体现课堂手段丰富的。 第二个关注点就是语文知识的落实。语文老师经常犯的毛病是阐释性和概念化。例如总是在课堂上讲课文里讲了什么内容,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任务结束了,就算是课堂结束了。一天一个小学的语文老师问我:“梅老师,你说我们小学生要不要背一些国学的东西?高中的很多老师都说,从小积累一些国学的东西,到了高中就会有用的。”我反问他:“你和我小时候都背《咏鹅》和《春晓》之类的唐诗,您现在除了会背,您能感受到它们的美吗?我们上学时就学习背诵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在实践中感受到其中的快乐了吗?”他回答我说没有。既然没有,你背与不背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你会不会背这个事实而已。如果一个老师只是告诉了学生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而不能从中真正培养到学生的话,你这篇课文教和不教有什么区别吗?没有!是的,何况课文讲了什么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可以读懂的。

所谓概念化,就是即使也涉及一些所谓的语文知识,涉及一些写作艺术的东西,但是这种东西并不能从这节或者这节语文课的学习中落实下来,只是给了学生一个概念而已。例如象征手法。学生学习完了只是记住了这个概念,具体它是个什么,不理解,更不要说如何去运用它了。

第三个点就是对语文学科感情的提升。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语文可以排到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中的前几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不能让学生因为自己的课而让学生爱上语文。一直有人提倡语文要承担这样那样的责任,什么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啊,虚假的噱头一堆一堆的。这些东西真的可以在课堂上灌输进来吗?生长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代人了,不也是出了不少社会败类吗?问题是价值观人生观之类的东西本来就是一种缓慢的更偏向于自我滋养的。丢失了让学生喜欢语文本体,而去承担太多虚无的东西,这就是语文的悲剧了。

所以,我一直这么认为,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最大的人文就是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中国的文字。让孩子懂得文字的魅力,懂得中国语言的魅力。一个爱上语文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爱上了阅读,灵魂的滋养和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那是自然的事情。至于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看孩子们读了什么书?或许是基于此吧,斯大林才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接下来,我想谈谈学生发展这个维度。所谓的学生发展,就是要关注以下三个点:

1.学生从你的课堂上掌握了多少语文的基础知识; 2.学生增强了多少语文的审美能力; 3.学生思维品质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提升。

针对阐释性的语文课堂(大多数的课堂),语文的基础知识之类的东西往往都是忽视的。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只会死抓基础知识。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东西,忽视了它也就等于放弃了构建语文大厦的根基。诚然,这块可以放给学生自主去解决。 第2点就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感受语文魅力的核心部分,不是去理解文字写了什么而是着重于语文的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带来的表达效果,着重于文章的篇章逻辑组合成的建筑之美等等。所以,语文界一直有教课文和教方法的争论。我认为,这一篇课文学与不学,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影响,而这一种方法掌握和没有掌握对孩子的影响就是大了。遗憾的是,前者一直被坚持,而后者能坚持的少。或许是因为很多语文老师自身都无法发现语文美在何处吧。

第3点就是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这个问题一直被很多老师质疑,思维能力怎么能够得到提升呢?今天我以徐老师这节《日》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这是巴金先生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首散文诗。这么短的一篇文章,很多老师会如徐老师一样抓住读和象征手法讲课。如果这么做就要做足读法指导。我们从课堂上来看,徐艳玲老师其实是做足了的,她的读法指导非常丰富,为了让学生落实这个知识点徐老师对象征手法也采取了理解、实践等手段。但是我们能明显感觉到,40分钟的时间,还是有10几分钟时间用不完,所以就会出现后来课堂的旁逸斜出。如果我来设计这篇课文,我会这么设计:

请同学们将课文读成三个层次,并说说你这么读的理由。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让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按照记叙、议论、抒情三个角度来看文章的。 第二个讨论话题我会设计成:请同学们把文章读成四个层次,并说说你的理由。

这话题其实是按照文章的起承转合来理解的。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讨论,文章的几个段落,你认为哪个段落最重要,说说你的理由。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承接第二个话题的,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结合有机严密。

三个话题连在一起,同学们就懂得了如何去写作一篇类似的文章。具体而言就是:

第一步:讲一个故事开启

第二步:再讲一个或几个类似主题的故事,由话题展开。 第三步:解释几个故事的共性,发表议论,谈自己的中心观点。 第四步: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样下来,一个文本的学习,既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写作的方法,也懂得了文本的美妙,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品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最后,我来谈谈第三个维度,也就是教学流程或者教学艺术的维度。 这个维度是初级评课者往往关注的,因为他们不能从更高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本身和语文教学本身,只能在这里着手。当然,还有更弱智的评课者,抓住细枝末节不放。

教学过程,或者叫教学艺术也需要从三个层面来关注。 1.活动的合宜性; 2.活动的整体性; 3.活动的逻辑性。

不少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设置不同环节的活动。但这些活动是不是合宜,却值得衡量。所谓合宜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放在这里是否适宜,二是活动本身是否有效。

从最简单的举例。让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例如我们学习的杜牧的《赤壁》。老师课一开始就让学生介绍杜牧的作品,杜牧的时代,杜牧和李商隐等等相关知识。当然,这不是不可以,只是放在这个位置是不是合适却是值得商讨的。如果我们学习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就可以介绍他的相关资料了,因为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关节点。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活动是否有效。如果未来增加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或者仅仅是为了让课堂热闹,而不利于学习过程本身,那这种活动就是无效的。例如《木兰诗》这节课,老师让学生表演“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两个孩子表演也非常精彩,但是这种表演本身是不是有利于我们理解文本或者是人物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如果不表演会不会影响到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呢?这样一看,这样的表演是不需要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效的。

我所说的活动的整体性是就细部活动而言的。如果一个课堂的活动太多,那么这样的课堂是不正常的。正常的语文课堂,它的活动是两到三个为宜,最多不要超过四个。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师上课,一节课他可以提出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问题。你想想,这样的问题能够深入下去吗?能够拓展开来吗?一个接连一个赶马似的,哪里有什么休息消化的时间啊!

最后一点就是活动的逻辑性。这个很容易理解,活动如果没有逻辑衔接,自然就是散落的珠子。散落的,即使再美丽,也是散落的,它们成不了精美的项链。

具体的每个课堂每个细节每个问题,我们可以私下交流。我这里仅仅是呈现自己对语文课堂的一点看法,希望朋友们对照一下自己的课堂,看看能否对您有点启发。

如果有,是我的幸福,没有的话我来改正。

谢谢各位同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听我的唠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家乡环保情况调查报告下一篇:决心即力量信念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