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模式论文

2022-11-19

作文选材是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 解决选材问题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大胆地采取“从选材入手”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进行与题目有关的“头脑风暴”训练, 激活了学生的大脑思维, 迅速找到了自己想要写的题材, 并迅速成文。我们称之为“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模式。

1 模式名称

(1) 模式名称:“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模式。

(2) 模式结构:审题讨论;搜索作文点;一气呵成;修改完善。

(3) 意义释要:作文训练最难的就是怎样找到作文材料。“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模式第一步“审题讨论”帮助学生进形集体思维碰撞, 全方位激活大脑思维。第二步“搜索作文点”, 实际上是一套简便实用的找材料的程序。这样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打破了思维框框, 无穷无尽的题材扑面而来。但在考场写作文和现场作文竞赛当中, 讨论无法开展, 就只能直接进入第二步了。

我们把能构成一篇作文的人、事、物、景、现象、观点、情感等等叫做作文点。搜索作文点的形式是树枝图, 树枝图犹如树枝一样, 大树枝上长小树枝, 小树枝上长杈……一层又一层, 无穷无尽。大的作文点是由小的作文点组成的;小的作文点是由更小的作文点组成的。学生将从自己的思维大视野里选择一两个作文点来写成一篇作文。这样, 学生彻底摆脱了无事可写的为难处境, 慢慢地由二选一、三选一、四选一, 发展到十选一、二十选一……

2 理论依据

(1) “头脑风暴”作文训练是英美等国创造性写作教学模式的一个代表。由约翰·巴伯编写, 查尔勒斯·莱兹有限公司于1 9 9 1年出版的第三学段的《英语》即语文教材的写作单元, 编排了词语素描簿、从头脑风暴到最后完成、精制草稿、写出思想等系列训练内容。在“词语素描簿”中, 要求学生在小纸片上用词句记下自己的观点、梦想和梦魇、希望和畏惧、谈话的片段、对周围事物的所见所感。为了配合“头脑风暴”的写作训练, 教师常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想象力和思维力的训练。训练学生个体内心生活积蓄的倾吐, 从写作的内容和题材上解决制约学生写作源问题。 (《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年2月第一版, 第341~343页) “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模式正是汲取了“头脑风暴”的基本理念, 并采取了其基本做法, 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

(2) 创造力是写作训练的核心。打破陈旧写作规范和格式的约束, 选择自己认为适合的形式, 记录下自己的灵感、思想, 或者由几个词句联想而撰写成一则短小故事, 写作短篇小说、编写电视剧, 以及面向未来的故事, 哪怕并不完整, 或者主题不甚明确, 也被看作极有价值。在写作训练中, 不提具体诸如题材、体裁、篇幅、结构、修辞和主题等作文要求, 激活学生的大脑迅速找到作文材料。教师在出了一个作文题之后, 学生尽可能地敞开思维进行思维碰撞, 只要与话题有关, 任何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是允许的。经过讨论形成共同的问题, 把问题减少到五个左右。学生开动脑筋,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最终完成作文。

(3) 学生的审题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到生活经历的各个方面, 从中选取最合适的作文材料。例如练习写《我的朋友》的作文, 学生一般从同学、邻居的小伙伴方面考虑选材。经过“头脑风暴”就扩展到不是同龄人的民警叔叔、售货员阿姨、传达室的老爷爷……甚至选择了字典、电脑、大熊猫、小猴子等内容。“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最大胆地选择可写的材料, 拓展思路, 不断创新。

3 操作流程

“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和基本要求如下:

(1) 审题讨论。分组安排一般为同座两人、前后桌四人, 提出的问题只要与作文题目有关就行;提的问题, 首先由别人回答, 当然提问者也可以自己回答。提的问题越多越好。最后, 由小组推举代表参与全班大讨论, 总结的机会可由学生举手争抢, 教师可作补充。这个环节是辅助环节,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 要逐渐向“纯个体的写作”过渡, 从而取消这一环节。

(2) 搜索作文点。搜索作文点有三大原则:最大胆、力求创新、合情合理。要求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 把过去不敢想的材料都能想出来;不管写作文时用不用这个, 先想出来并用简洁的词句记下来。创新的要求有三层: (1) 材料本身有新意; (2) 切入的角度有新意; (3) 表现形式有新意。创新没有百分百, 不能对学生苛求, 只要有一点点新意, 就是收获。“创新”要求学生的思维敢于出格, 但与众不同的思维不一定都是好的, 没意义的就是胡思乱想, 因此, 要合情合理。

搜索到许多的作文点之后, 就要选择。确定材料应有以下三个原则: (1) 最符合题意, 所谓“切题、切意”; (2) 最有新意, 何为“新”?与旧相对也。作文最忌讳炒冷饭, 与前人雷同。当然高手能够将“冷饭”炒出自己的风格, 能出“异香”, 算是例外。 (3) 最有把握驾驭。再好的材料, 再新的角度, 自己对那个生活不熟悉, 一点儿积累也没有, 那可是绝对不可能写出优等文的。我们应该确定自己最容易写、写起来话最多的材料来写。

选择以后, 可以继续搜索小的作文点;然后再选择, 再搜索更小的作文点。

关于想象力的训练, 这里只提出一个公式:创新作文构思=知识× (联想+想象) 。要求学生在训练联想和想象的同时, 要增长知识和见识, 要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要多观察积累。

(3) 一气呵成。一气呵成有两层意思。大的一层意思是, 一上手, 就要抓速度, 要求他们在3 0分钟左右, 在类似课堂现场竞赛氛围压力之下, 达到一气呵成。小的一层意思是, 我们在行文过程中不要被错别字、想不起来的字等情况打断思路, 大脑迅速自动搜索整理作文相关资料, 迅速自然成文。

(4) 修改完善。鲁迅说至少要修改两遍, 在这一环节, 我们要求学生不要纠缠在错别字等小失误上, 更不要把眼睛盯着缺点不放。我们的做法是, 欣赏自己, 欣赏别人, 找一找写得得意的地方, 并把它扩大和与别人分享;找一找同学作文的优点, 并评一评说出自己的看法, 要由衷地欣赏人家的习作。这样, 在自改、互改之中, 学生受到激励, 他们的兴趣培养起来了, 我们老师和同学的共同保护他们的写作热情。

4 应用范围

“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模式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作文教学, 特别适用于高年级学生考试前的作文指导。教师应用这一模式时应该在观察、阅读、体验、表现、评价、写作习惯等方面, 给予学生系统的指导。一种模式, 一般只在一部分学生的身上有明显的效果, 却对另一部分学生不起什么作用;或现阶段没起作用, 后来起了作用。这都是十分普遍的教学现象。

摘要:“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模式通过破除原有的禁锢大脑的有关作文的条条框框, 打破字、词、句对大脑思维的约束, 激活大脑, 思维撞击产生作文灵感火花, 迅速找到最符合题意、最有灵气、最擅长表达的作文素材, 快速成文, 写出优秀的现场作文, 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激活大脑,选材,搜索作文点,迅速成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从中考开放探究题的角度谈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弟子规融入小班常规教育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