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探讨论文

2022-04-27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内容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

高中历史教学探讨论文 篇1:

以生为本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

摘  要:高中历史教材相对其他科目来说需要学生牢牢记住的内容比较多,相比之下学起来也更容易令学生感到枯燥。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把教材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容易忽视学生,只是机械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但是这样也在慢慢消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也得不到有效提高。以生为本”的新理念,注重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使学生由处于被动接纳变成独立思考,自觉地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历史;教学探讨;以生为本;策略;高中

高中历史教学中,各种历史背景、人物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意义、历史规律都需要学生牢牢记住,以致大部分学生都觉得高中历史知识枯燥乏味,学不下去记不住,考试的时候也写不出来东西。“以生为本”的历史课改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在教学任务中的参与感,提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一、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性。在开展历史教学每日任务中,老师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激励学生积极开展,激发学生的研究激情,提升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动力。因为课程内容的不一样,老师每一次构建的课堂教学情景还要密切相匹配课程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程有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赏析视频中交代了怎样的历史背景,出现了那些历史人物及他们之间都有什么关系,思考这个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讲授“抗日战争”前,问一问学生都了解那些相关的时事热点,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前因后果,比如借“钓鱼岛事件”等具有争端的国际事件,引发学生思考,由此导入课程,还能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与学习任务有关的课堂活动,比如在讲授近代史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详细的讲解某年或者某几年发生了怎样的历史事件,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会有什么影响,最后由教师总结。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情境,在历史教学中教学情境的作用都是很大的。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十分有效的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布置学习任务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文字内容过多,学生预习、复习或者自学如果抓不到重点,费时费力也不高效。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高效的学习,需要教师善于布置学习任务。目的性强并且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在明确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注意题目的难易,任务的难度在学生需要通过努力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解决的程度为宜。任务的内容与形式要符合高中学生的接受范围与认知规律,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在学习《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任务:梭伦改革讲了在西方实施变法的过程,商鞅变法则是关于在东方变法的内容,这两者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点?学生可以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思考后完成任务。在学习《明治维新》时让学生与《戊戌变法》进行比较,分析其意义,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小组讨论,在一起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建构得到完善。

三、培养自学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提起兴趣之外,也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仅要采用教案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自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预习、复习及如何解读教材上。课前预习历史教材,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教师可以分发一份预习重难点的学习指导教案。预习需要学生知道知识的重难点分别是什么然后自己能够在教材里准确找到相关内容,教师也需要在教案里针对教材内容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學习方法,帮助学生懂得高中历史“怎么学”。 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复习的学习方式是成效最大的。除了预习和复习的学习方法,还要强调学生学会听课、阅读、观察、收集、运用。历史课堂上涉及的历史内容与概念很多,需要学生会记笔记,讲过的内容一会就忘了,但记下来的可以方便日后的再学习,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学习方法,除了记录概念观点也要注意记录教师讲到的补充性内容。在高中历史的教材阅读上,学生也要学会精读与泛读,能把问题与具体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归纳,做到有效阅读。学习历史也需要学会观察,有时候教材中给出的图片中也包含着大量历史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在训练时能做到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结:

本文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学习任务的布置上、学习方法的指导上三个方面,谈了谈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做到“以生为本”。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上学生是主人公,教学理念应当反映出“以生为本”,课堂教学应当突显出学生的行为主体影响力,教学方式能够越来越多样化,学生有了兴趣,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许霁.以学生为本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新校园:阅读版》,2015

[2]张云.浅谈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J].《祖国:教育版》,2014.

[3]李倩倩.“以生为本”的高中历史课改实践分析[J].《高考》,2016.

[4]王汝惠.浅谈以生为本的高中历史课题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

作者:刘敏

高中历史教学探讨论文 篇2: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

【内容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以教学工作中,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多是要求學生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进行背诵和记忆,对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关注较少,不能有效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对高中历史教学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师开展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较低,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及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目前,部分高中历史教师逐渐认识到了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改进历史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仍旧难以得到较好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应结合史料实证素养培养需求不断加以改进。因此,对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是势在必行的。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包括对史料的收集、事件再现、史料辨析等方面,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自主探究及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1]。因此,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明确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笔者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总结和归纳如下。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能够有效降低高中历史教学的难度,保证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多是向学生简单讲解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史料,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对相关知识进行记忆,不能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2]。为解决这种情况,高中历史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引用史料的方式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深入到历史知识学习中来,保证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3]。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以往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采取单向的知识灌输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会造成大量时间及精力的浪费,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制,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及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资源进行收集和处理,并鼓励学生展开联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树立较强的探究意识,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更好的学习相关历史知识[4]。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新形势下,我国高考历史试卷难度大幅增加,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教学工作的需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史料资源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认识到史料资源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快速理解试卷中史料素材的内容,进而更好地解决试卷中设置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5]。

二、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1.革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史料实证意识强调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是发现确凿的证据,这种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加强对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学生史料实证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科学合理的设计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教学依据,加大对史料资源的利用,突破教材对自身的限制,确保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此外,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引用史料资源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通过这种形式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

2.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史料收集

相比小学及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幅提升,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利用,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史料收集,通过这种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6]。但是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较多,而且时间较为紧张,因此,部分高中历史教学盲目追求教学的进度,多是直接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或是向学生提供相关史料资源,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自身观念,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自主收集史料资源,在学生收集史料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两次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史料资源进行收集和处理,通过收集史料资源解决“两次鸦片战争发生在什么时间?”“两次鸦片战争对象是谁?”“两次鸦片战争签署了什么条约?”等问题,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7]。

3.在教学中穿插讲解史料,丰富教学的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当前形势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史料,通过这种方式丰富教学的内容,确保课堂教学的内容对学生有着足够的吸引力[8]。在以往历史教学中,课堂教学多局限于历史教材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较为被动,历史教学开展水平较低。高中历史教师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应在实际工作中加大对历史文献、网络资源、历史著作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穿插讲解史料,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大幅提升,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抵触情绪,避免时间及精力的浪费,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9]。

4.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工作开展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1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史料的辨别能力较差,并不能区分史料是否完全正确,史料中的错误会对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开展质量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提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历史知识,还应向学生讲解考异法、正误法、探源法等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对史料进行高质量的辨析,确保史料选择的合理性,进而提高史料资源的利用水平[11]。

5.注意设置课堂问题,帮助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

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应注意设置课堂问题,帮助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關知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对高中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教学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问题,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教学问题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此保证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进而实现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2]。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注意对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明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性,并通过革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史料收集、在教学中穿插讲解史料,丰富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注意设置课堂问题,帮助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等方式改进历史教学,切实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实现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谢红莹.史料教学与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2]孔令英.历史传记与高中历史教学[D].苏州大学,2018.

[3]覃玉山.以培养“唯物史观”为宗旨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D].重庆师范大学,2018.

[4]付虹.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5]张涵.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18.

[6]刘术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7]耿奕.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8]方舟.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案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9]郭鹏.高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20.

[10]彭熙.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0.

[11]晋兵兵.高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育[D].河北师范大学,2020.

[12]丁洁.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试验项目《高中生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区域行动》(项目编号:2020JSQZ0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

作者:高小伟

高中历史教学探讨论文 篇3: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

摘要:随着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作为必须紧跟改革新潮的历史教师,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无疑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但同时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展现自我应对变化了的教学课程的新的机会。当然,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方面有所转变,也要求学生有相应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相互配合,互相进步,提高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历史课程改革 教学效率

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紧跟改革的步伐,快速适应高中历史改革后的新理念。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了解有关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首先观看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的授课视频,当然这并不是提倡教师对其进行照搬照抄,而是让教师在观看有关视频后有所启发,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探索适应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教师授课及学生获取新知的兴趣及接受新知程度的深入,那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授课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将和读者一起进行探讨。

一、创设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教学亦是如此。导入恰当的历史情境,能够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探讨新知的积极性,使一节历史课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圆满结束。

由于在初中时期已经开设过历史课,因此,学生对历史有了一定的学习和了解。那么,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的内容会有或多或少的背景知识,教师便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背景知识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学生的注意力会得到有效的加强,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均得到提高。例如在讲到“鸦片战争”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对鸦片战争的了解进行知识的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它也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东方落后,西方先进的局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料产地,商品市场是先进国家——英国寻找的目标,你们想一下,英国会选择哪个国家?”等到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再对其加以完善,然后再分析中国当时的现状。当然,在此期间师生可以进行问答,最后进入本节课教师讲解的关于鸦片战争的主题。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活跃了其思维,同时又解决了课堂中的一些问题。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可以深化学生对所涉及知识的认知度,同时,可以培养他们摄取信息的能力及扩大知识的了解层面。因为,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不可能仅仅按照书本上的描述进行,他们为了使得自己的表演更加形象生动,有说服力,会穿插一些有关的情景或者相关的背景,这便驱使着他们寻找有关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表演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如在讲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等有关割地赔款条约方面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条约内容记忆得更清楚、全面,并且为了避免他们对各个条约内容的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准备,这时,学生便可以小组的形式,针对各个不同条约制定时的背景、人物及当时代表人物签订条约时的心情等,进行角色的扮演,以便加强对这方面的了解,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感情,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历史课堂上,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方式,是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探讨,同时,如果这一方法运用恰当的话,也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不错选择。

三、师生角色互换

其实,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就像一艘轮船上的航标,是引导者,是指路人。随着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教师要有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学生也需要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寻找新方法,迎接新挑战。

以往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或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就像一台生锈的机器,一味地机械记笔记。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遏制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思考及自由发言的空间,以至于他们的想象力、组织力、表达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及发挥。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发言,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当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课,教师和同学在台下为他们打分,对他们所讲课的效果作出合理的评价。这种师生互换角色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是学生讲课,在课下,他们会将所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对所讲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对历史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样,他们学习历史时便会比较容易,由此,也增加了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了历史的教学效率。

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大势下,克服传统的教学方法,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是一种必需,教师要破旧从新,使新课程的理念落到教学的实处,从而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受益于学生,收益于学生,一切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赵焕超.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2]季新华.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备课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08(41).

[3]谭颖辉.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1).

作者简介:

杨静(1980- ),女,籍贯:内蒙古。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专业:历史。

(责编 张亚欣)

作者:杨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航空英语情景教学论文下一篇:诗歌教学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