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美学论文范文

2023-03-17

体育美学论文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朱翠凤,女,广西玉林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博士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照 不难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有可能象征着某种宗教、或宗教中的某位神、或信仰另一宗教的人,但老虎也可以设想为Pi身上的某种东西。是什么会伴随着我们度过最艰难的岁月?什么让我们恐惧又让我们无法离弃?最大的敌人就是恐惧自身。老虎或许可以解释为Pi心里的恐惧。在父亲的教导下,Pi发现了老虎(心中的恐惧),在这之前,他不知道老虎(恐惧)为何物。当母亲被厨师咬死之后,老虎(恐惧)从他身下跃出,并促使他杀死了残忍的厨师。老虎(恐惧)燃烧起他心中的求生意志,每天老虎(对死亡的恐惧)都催促着他去捕鱼,去满足他生理的需求。慢慢地,他适应了与恐惧为伴的日子。他甚至感谢恐惧,如果没有恐惧,他可能早就死去。在又一次暴风雨中,他透过乌云看见了神的存在,他万分欣喜,他以为老虎(恐惧)也会为看见那造物的主而感到狂喜,可是他掀开帆布,发现恐惧像落水斑鬣狗一样无处可藏。他失去了一切,他已经沦落到与内心的恐惧为友。可如今,恐惧也害怕了起来,原本激励起他的求生意志的恐惧,如今变成了对暴风雨对外界环境束手无策的恐惧,暴风雨之后,Pi和神说,我准备好了。然而神没有让他死,他做了一场梦,梦中有一个白天如仙境晚上如地狱的岛,恐惧一直陪伴着他。最后,他漂到了墨西哥岸,老虎(恐惧)在他上岸后离开。Pi大声地哭泣,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恐惧没有正式和他道别就离开,让他异常地伤心。

老虎有可能象征着恐惧,但如果按此逻辑推理,就无法解释电影最后Pi看着老虎的身影离开时说的:“它会一直活在我的记忆中”。如此爱着“恐惧”的人,不会活出中年Pi的豁达与智慧。因此,这个猜测可能合理但不合情。

老虎有可能的另一个象征意义,就是肉体的Pi。肉体二字是在基督教里和灵对立,因此常有“肉体和灵的争战”这样的短语。有人把老虎和Pi分别解读为“人身上的兽性和理性”,如果Pi象征他身上的理性,那理性看见乌云上的光芒时,他不会大呼主啊。而理性也不会与兽性共同存在。“理性和兽性”这两个词过于对立,不如“肉体与灵”那样可以共生共存。

保罗在罗马书中说我们身上有好几个律,一个是肉体的律,一个是灵的律。这些律同时并存在,但以什么律为主导将决定了人的完全不同处境。“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马书8:5-6)虽然经过父亲上的一堂生动的动物凶猛的课程,但Pi并没有放弃他的信仰,在信仰里,他的灵辖制着肉体,直到他的遇难。

遇难一开始,Pi(灵)就在风浪中碰见了老虎(肉体)。他意识到一旦他让肉体上船,肉体就有可能吞噬掉他的灵。所以他一意识到是肉体时,他就放弃救援,无奈肉体还是在他半推半就的状况下上船了。上船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肉体的Pi没有出现,灵一直占上风。他看见水手的痛苦,看见母亲的生气,看见厨师的残忍。第一个故事中的每个动物都象征着他们是肉体大于灵的人,只有Pi一个人还让灵胜着肉体。直到厨师把母亲杀死之后,Pi的灵无法控制的愤怒进而唤出了藏在他身下的肉体。这个肉体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厨师,但也给他带来了痛苦。他想让灵占据救生船,而不是肉体。在小说中,他试图杀死老虎,他一共想了六种杀死老虎(肉体)的方法,但最后都被Pi以自嘲的方式一一否决。[1]电影改编了这一段,和小说一样幽默,并且保留了Pi最终的意图,那就是占领救生船。区别是电影中灵以为可以驯服肉体;而小说中灵想驱逐肉体。但无论何者,都以失败告终,他只好接受灵与肉体共存的局面。

一方面,他是一个不想活在肉体中的人,他不想和肉体共渡一船,因为他知道,在海上,在无处救援的地方,他的灵无法战胜肉体,灵和肉体无法共存。另一方面,他的灵告诉自己不要失去希望,这样就必须让他的肉体活下去,要活下去就必须给他的肉体食物。他第一次杀死的是一条五彩斑斓的鬼头刀,他哭了,他说,Krishmass,谢谢你化身成鱼救了我们,救了我的肉体,也救了我的灵。所以,一方面,小说中列了他每天生活的内容,他每天依然有正常的敬拜[2],持续不断的祷告,他以祷告开始自己的一天,也以祷告结束自己的一天。另一方面,他不再是素食主义者,他开始吃鱼、海龟等在他之前看来也是神存在的一种形式的生物,以满足肉体的需要。

·博士论坛朱翠凤: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老虎的象征意义 原本以为无法共存的灵与肉,现在成了朋友。灵向肉体妥协,肉体习惯了灵的共在。他们一起看水母看海豚,一起凝视天空注视海底。Pi(灵)对着老虎(肉体)的背问你看见了什么?老虎(肉体)一转头,华丽的一幕,它的眼睛朝向海面。从肉体的眼睛看到海底的巨乌贼,到抹香鲸肢解成动物园里的动物,再到母亲的脸和脸上的朱砂痣中扩大的沉船,最后是Pi(灵)的眼睛。灵与肉开始思想着同样的事情。

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到第二次暴风雨的出现,灵在乌云中认出了神的光,他希望肉体也能一起来敬拜神,可是肉体在暴风雨中,也在光中惶恐。他看到老虎(肉体)的眼睛,那样地无助,这样的肉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灵开始埋怨神,就像约伯埋怨神一样,神啊,你已经夺走了我的家人,夺走了我的一切,你还要夺走我的肉体吗?他向神妥协,就在他不再为肉体的需求而钓鱼时,灵与肉一起衰败,肉体不断地枯干,灵也变成了瞎子,灵与肉都以为自己会就这样死去。尽管灵并不怕死,他依然相信死也死在神的手中。就在他以为一切都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他睁开眼睛,头上是一片树荫,他到了一座岛。

岛上的食物能够满足人的肉体的需要,但是继续呆下去只有死。这是一座只有肉体没有灵性的岛屿,所以它是一个平躺着的死了的人的形状。Pi(灵) 打开了包着三十二颗牙齿的果实后,他心中充满了恐惧,灵不愿意就这样灭亡,所以他选择了离开。他的离开是因为灵对神的渴望,也是因为神并没有离弃他。灵在神的指引下,离开了食人岛。在灵与肉体争战的过程中,灵经历了对肉体的恐惧,又感受到了灵对肉体的需要,最后,在灵不自知的状况下,肉体几乎完全主导了灵的方向时,神的带领让Pi再一次走上了灵魂之旅。这一次,他彻底地学会了如何让灵与肉共存,却能让肉体顺服灵。Pi身上的灵成了完全的主人,肉体只是单纯的肉体,不再具有恐吓性。于是,灵拖着肉体上了岸,具有威吓性的肉体也从他身上彻底离开了。从此以后,他可以过上完全属灵的生活。可是,Pi的心中有惋惜,因为肉体也曾带给他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Yann Martel.Life of Pi[M].Australia:Griffin Press,2001:157-166,190.

体育美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传媒产业较从前而言有了很大的改变。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有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微电影也是最近几年新兴起的一个产业,同时也是小制作,小成本的一种电影运作模式。微电影更加注重电影的内容和剧情发展,对于大场面的要求就相对减弱了许多。微电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因此在世界的电影发展和浪潮当中,逐渐的确立了一定的地位。本文就将针对微电影的美学价值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提出对微电影发展的一些深入思考。

关键词:微电影;美学价值;发展

微电影属于电影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小成本投资、小成本运作的一种电影,同时微电影的时长也有一定的约束,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之内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电影就被称作为微电影。微电影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电影类型,同时也是与当下人们快节奏生活相符的一种电影呈现和制作方式。这样的电影大多数由一些年轻的新晋导演进行制作,因为这类电影并不需要过多的成本投入,拍摄的时间也比较短。同时这样的电影更加注重剧情和内容的描述,对于大场面制作还是有所削弱的。微电影正是因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所以对电影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微电影的发展为我国的电影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我国电影形成独立的产业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微电影媒介传播与发展

(一)微电影媒介传播

由于微电影最开始是从网络上开始流行,于是其最初的概念也被称作“网络电影”。微电影之所以在传统电影加个“微”字,原因就是其制作成本小、时间短但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微电影通过互联网广泛地传播,越来越受到观众、电影爱好者、专业电影人等喜爱。

(一)微电影发展

微电影其实在我国许多年前就有了发展势头,而随着2010年吴彦祖的90秒微电影《一触即发》在网络上大受追捧,才正式代表着我国微电影开始崛起,也使得我国的微电影发展更为迅速起来。在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迎合观众的观影需求,以及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影的制作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微电影数量也随之增多。受到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们在互联网观看电影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去电影院的时间,而微电影也借此吸引了更多的受众群体。快餐文化的快速渗透,更是使得人们开始喜欢利用闲杂和细碎的时间去放松自我,微电影的出现完全满足了这一要求。另外许多微电影在传播渠道与平台的选择上,不再是单一的院线,而是选择放到互联网的视频网站当中,其点击量的增加也为电影创造了很可观的收入。《老男孩》曾经的一炮而红,走的就是这样的一条线路。加上广电总局对于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支持与保护,为微电影成为我国一种全新的快节奏文化电影提供了契机。

微电影之所以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潮流,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认可,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和特点,美学价值在微电影发展中的意义就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对微电影的美学价值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有利于更好的明确微电影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从而有效的实现微电影在我国的更好发展。

二、微电影的内涵及现状

(一)微电影概况

对于微电影的界定,有许多的方面,也没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并且微电影体现的方面也比较多,其“微”就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微”时放映,其实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微电影时长也没有非常明确的限制,只要是不超过传统时长的电影都是可以被视为微电影的范畴。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十分钟,虽然有一些人认为微电影最佳的时长是9分钟,但是大多数人们要想彻底的读懂一个故事,完整的看完一部电影,最佳的时长应该是30分钟左右,这样既符合观众的看片习惯,也符合观众的欣赏要求。

(二)微电影现状

当前我国微电影发展虽然呈现出比较迅猛的态势,但是还不够成熟,无论是相关的电影制度,还是相应的发展模式,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目前我国的微电影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问题,例如选材不够广泛,制作不够精良,故事内容地表达不够细致,后期的剪辑制作不够完善等都是微电影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电影人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微电影的发展。

三、微电影的审美特征

(一)电影模式的转型

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历史积淀,一般来说,电影模式的相对单一也是我国电影行业发展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微电影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传统电影模式有了一定的转变。首先传统电影的标准时长一般为120分钟,而微电影的时长以几十分钟为主,更能够满足快节奏生活下对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其次传统电影的场面制作要求更高,许多电影特技和场面特技制作都需要在影片中有所体现,但是微电影不同,微电影可以更好地将内容进行充实,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整的了解一个故事。最后传统电影成本投资较大,一般的电影投资动则几千万,更有甚者投资上亿,而微电影投资相对较少,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这可以满足许多新晋导演制作影片的需求,同时在制作和投放阶段也与传统电影有了许多的不同。微电影作为电影模式的成功转型,在我国还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只有不断地进行发展和提升,才能够实现微电影在我国电影行业中的良性与稳定发展。

(二)微制作与微传播

微电影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与传统电影也有许多的不同。微电影制作可以称为微制作,同样传播也可以称为微传播。这主要是因为微电影在制作和传播的阶段,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相对较少,通过较小的资金投入进行影片的拍摄,在后期的投放平台选择上,许多新晋导演投放新片途径大多没有选择院线上映,而是选择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投放。这样就可以在传播的阶段节省很大一笔资金,这也符合微电影微制作和微传播的特点。

(三)内容为王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在内容方面的区别,主要就是传统电影注重场面描绘,更加注重视觉效果以及对于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有许多传统电影在场面制作上投入大笔资金,就是为了营造出相对宏伟辽阔的场面。但是微电影与之不同,微电影更加注重内容的描述,例如《老男孩》这部微电影的出现,可以说颠覆了我国观众欣赏电影的传统目光,更习惯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欣赏这种短小精悍却又富有内涵的新型电影。《老男孩》在故事的设计上,完全符合微电影的要求,选择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进行相应的故事阐述,亲近观众的同时,也没有过多的大场面拍摄,只有许多和观众心灵发生碰撞和产生共鸣的内容,深深的抓住了观众的心。

(四)受众心理

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分析,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似乎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群体。毕竟真正懂得电影的人占据少数,大多数的观众都是将电影作为休闲和娱乐的一种方式,也是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表现。因此可能对于观众来说更容易理解微电影讲述的内容,相反对于一些传统电影,大多数观众如若不是发烧友或者对某一导演非常了解,那么第一时间一般很完全了解一部电影的完整含义。因此微电影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符合现代人对于电影的要求和把握,同时也充分地尊重大多数人的受众心理,更好地将电影的内涵展现出来。

四、微电影的美学价值

(一)审美价值

1、故事碎片化

故事碎片化是微电影审美价值的重要展现,在微电影当中,故事情节的主线并不明确,并且许多故事都是碎片化的。《老男孩》这部微电影就充分的体现出了这一点,由许多非连续性的片段构成,不同阶段的不同故事,构成了整部影片,完成了叙述,形成最终明确的思想内涵和主旨体现。

2、影像深度平面化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影像的深度更加平面化,通俗化,简单化。更加注重故事的开放性、趣味性,不再是过于强调中心深度的权威性,比如微电影《小心,我爱你》就是这样的典型之作。这部影片被评为2011年网易微电影的最佳影片,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一些深度的东西简单化,并且完全追求故事的叙述性,不沉溺于拘泥的格式,而是更加开放的进行叙述,使得整部影片的看点更为鲜明。

3、叙事意义个性化

微电影在故事的选择上,不会选择一些宏大的场景,伟大的人物,抑或是历史题材性质的大事件,微电影的叙事会着眼于小的故事,小的人物,要么刻画一些真实的小人物,要么讲述几个简单的小故事,通过主要体现一种个体语言的表达。同时通过叙事意义的个性化,展现一种小的情节和小的感触。

(二)审美理想

微电影可以有效地为观众呈现一种理想化的观影体验,这是传统电影所不具备的。另外微电影在选材方面,与传统电影来说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电影一方面擅长营造宏大的场面,另一方面则是着眼于比较宏大的历史性命题,而微电影则着眼于社会现实当中一些平凡的小事。所以很多时候观众在观看微电影过后,往往容易形成一种非常理想的社会憧憬,也会让观众因为其中的某一个细小的细节,产生顿悟,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微电影在审美理想上的一个突破,是传统电影所不具备的。

五、微电影的未来走向

(一)为传统电影业提供支撑

就微电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也有不错的发展空间。微电影的产生,并不会对传统电影产生严重的恶劣影响,相反会推动我国电影业的发展不断进步,也为我国传统电影的制作和拍摄带来更多的灵感。最近几年我国的传统电影也开始追求大手笔的制作,但这样的制作方式并不利于我国电影行业的整体发展,一味追求好莱坞形式的电影,并不符合我国的电影发展水平。我国在电影制作、拍摄、后期剪辑、电影包装等方面,与西方尤其美国电影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如何在传统的电影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既具有先进技术又符合中国国情,就是当今电影行业发展当中必须要引起重视的。微电影的发展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更加贴近生活,反映真实故事以及走进观众身边的生活,更能反映出现实社会的点点滴滴,观众通过对微电影的观看,获得对一些现实事件的理解,往往是电影的根本目的所在。融合微电影短小精悍的叙述手法和贴近生活的剧情设置,来更好的为传统电影业的发展带来灵感和帮助,促进我国电影行业不断蓬勃向前。

(二)独立电影产业链

虽然电影产业在我国近些年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还不足于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进行发展。电影产业在我国国民收入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电影产业链。电影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我国带来诸多经济效益,因此中国电影发展应该不断地融合微电影在电影行业中,更将其与传统电影结合起来,利用微电影的制作成本低,费用少,投放平台灵活多变,观看媒介可移动等特点,与传统电影的大场面制作,精良剪辑和包装结合起来,以此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形成独立的产业链,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更多的效益。

(三)商业性

微电影在我国的发展还主要依靠于网络的平台,这就使得其商业性不够明显。虽然商业电影在我国一直不被看好,但是一部电影要想获得惊人的票房收益,作为一个产业持续的发展下去,在其中融入商业性的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聘请专业制片人选择投资的公司进行成本的收纳,其次还应该加大对于微电影自身的包装,将其推向院线,以更多的平台来宣传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其成效。当然其中定不能少了广告的植入,广告的适当植入可以为制作方省下一笔开支,也是微电影获得巨大利益的首要条件。

结束语:

微电影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各方面也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结合传统电影的优势,摒弃传统电影的弊端,进行自我的修正。微电影制作应该注重其优势的地方,节约运作成本,减少资金投入,抓住其播放平台广泛的特点以及故事内容深入人心的优点,同时也应该融合传统电影的精良制作以及在院线的投入和推进,更好的进行自我完善的同时,为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也为我国电影产业形成独立的产业链而不断奋斗。(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夏婧.传播学视角下的微电影叙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2]周琳.微电影的情感表达与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张妹.论微电影[D].曲阜师范大学,2013.

[4]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薛国梅.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其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6]王燕子.“微”美学:论微电影的实验性[J]. 文艺评论,2014,11:103-105.

[7]何丹.解读当代台湾新电影的美学价值——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7).

体育美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取音乐关学研究对象的视角,在对学科史上相关观点的梳理后发现,现有的诸种对象观要么过于宽泛,要么过于狭隘。此二者不仅不能揭示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实质,也使得音乐美学的学科边界呈现模糊。笔者认为音乐关学是一门研究音乐音响的听觉感性体验与其所引发的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生成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具有哲学品格的独立学科,这既是对音乐关学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又能对音乐美学的学科边界做出准确判断。

关键词:音乐美学;研究对象;学科边界

学科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学科研究中最基本、最首要的前提和基础。它犹如科学研究的指南针,不仅决定着学科自身的论域、范围和目的,规定着它的理论体系的内部架构和整体轮廓,还关系到它自身的性质、研究方法、发展方向以及边界划分等问题。诚如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所言:“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为特别的学科,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所不研究的。”如果没有了这个理论的逻辑起点,科学体系的建立就难以奏效。唯其如此,无数的研究者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给予了高度重视,都力图为其作出正确明晰而又科学的解读。从现有散见于中外各大辞书、教材、著作以及研究文论之中的诸多对象观便可略窥一斑。然而,这也反映出学科对象的确立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概而论之,以往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要么过于宽泛,使得音乐美学超出了自身存在的合法领地;要么过于狭隘,造成其自身的封闭。此二者既不能逼近或涵盖音乐美学对象的实质,也不利于其边界的准确定位。特别是2001年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将“音乐美学”词条置换为“音乐哲学”后,关乎音乐美学学科自身存在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问题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此,我们从音乐美学对象的视角出发,对学科史上相关论述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析理,认为,音乐美学是一门研究音乐音响的听觉感性体验与其所引发的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生成规律为宗旨的,是一门具有哲学品格的独立学科。它既能与当代发展相适应,又能为其边界定位作出准确判断。

一、音乐美学概念内涵的历史界说

“音乐美学”一词,首次由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C.F.D.Schubart,1739~1791)在1784年所著的《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1806年出版)中正式使用。虽然作者并未对音乐美学作出系统性的阐述,但“音乐美学”概念却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指称谓被后世沿袭下来。舒巴尔特也因此被誉为“音乐美学之父”。19世纪下半叶,大批音乐美学著作,如《论音乐的美》(1854年,汉斯立克)、《音乐与诗的界限》(1856年,安布罗斯)、《作为表现的音乐》(1885年,豪塞格)以及《音乐美学纲要》(1900年,里曼)等的相继问世,正式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音乐美学在西方得以真正确立。在我国,音乐美学学科的建立则是20世纪的事。从萧友梅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个将“音乐美学”概念引入我国,到青主、王光祈、黄自、缪天瑞等人身体力行的早期实践,再到改革开放前期的充分酝酿,终于在80年代成立了全国音乐美学学会、各音乐院校陆续开设音乐美学课程也标志着“音乐美学”这一概念在我国被聚焦到独立学科地位加以研究。

“音乐美学对我们来说含义是什么?”这是1964年意大利音乐美学家恩里科·福比尼(EnricoFubini,1935~)在起草《西方音乐美学史》时提出的一个发人深省,至今仍然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实际上,在此前后国内外学术界都对音乐美学作出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却终因各自的立场、选择的对象、研究的领域不同而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说,卡尔·达尔豪斯发出“音乐美学,至少在现在,并不是一个普遍被认可的常规学科。”之感叹不是没有依据的。特别是在2001年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将“音乐美学”词条置换为“音乐哲学”后,音乐美学自身的合法地位也遭受了质疑。音乐美学的含义是什么,日本《标准音乐词典》中认为“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但无论怎么划分,音乐美学是以美学的态度来解决音乐中美学问题的学术工作的总称”。西德《大赫尔德辞典》(1931年版)认为:“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是特别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探讨,以及关于音乐的表现力和表现方法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对象的”。美国《哈佛音乐辞典》(1972年版)记有:“音乐美学,应该是对音乐中的美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标准……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类的感官和理智的关系的学科”等。我国,张前等人在认真研究国外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研究体会提出“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王宁一从音乐美学的宏观方位、中观性质和微观结构三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类音乐立美审美实践普遍规律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哲学”。赵宋光在王宁一的基础上将音乐美学补充为“研究人类音乐立美审美实践普遍规律与总体目的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哲学”。韩锺恩认为“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的音乐审美活动(人如何通过音乐的方式去创造——对音乐美与否的经验或者判断所显示出来的审美状态和审美过程)及其结果(对音乐抽象概念与实体形态的演绎与归纳)的一门理论学科。”杨赛认为“音乐美学是一门建立在历时的、整体的、动态的临响经验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

从上述相关“音乐美学”概念的阐述中,我们发现音乐美学与音乐学、美学、哲学之间的交叉关系和模糊界限,这当然是导致不同的音乐美学对象观与定位观出现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前人“铺路架桥”的奠基工程为我们全面而深入地理解音乐美学的对象、论域、范围、目的以及学科边界的划分等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依据。音乐美学究竟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如何?综合相关论点,结合当前音乐美学研究状况,我们将音乐美学定义为是研究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与其所引发的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生成规律为旨归的,一门具有哲学品格的独立学科。在对这一界定进行阐释前,先扼要地归纳和分析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设定。

二、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现实叙事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然有其严格的学术范式、专门的知识架构和独特的研究对象。所谓对象,在现代汉语中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事物,也用于特指恋爱的对方;作为哲学名词表示客体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又与人的存在相关联的某种规定性;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人、事、物体等实体在计算机逻辑中的映射。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取哪个视角,其意义的显现都以承认对象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换句话说,对象的本质属性在于客观存在性,它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当然,对于研究者而论,对象永远是“意识到了的对象”,它不是研究者的发明创造,而需要研究者去发现、凝练和表达。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能欣赏音乐的耳朵,最优美的音乐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他来说,音乐并不是对象。”故而,对象又与我们的研究活动密切相关,对象性就成了我们研究活动密切相关的客观性。作为学科对象,哲学家黑格尔说:“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那么,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现将国内外各类代表性观点作如下归类与评析。

(一)“音乐之美”说

这种观点认为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之美的学问或者说是研究音乐中的美学问题。实际上这一命题可以包含以下几种亚陈述:如音乐美的本质、美的实践、美的标准、美的价值与功能、美的存在方式以及音乐美与人类感官之间的关系等。这种观点最早见于1931年德国出版的《大赫尔德词典》,记有“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是特别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探讨,以及关于音乐的表现力和表现方法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对象”的词条。此外康讴主编的《大陆音乐辞典(精装厚本)》中明确指出:“音乐美学应当是探究音乐之美的学问,旨在研究音乐与人类感性及理性之间的关系。”王沛纶编著的《音乐辞典》中也说:“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美的学问。其目的在制定一项音乐美的客观标准。”叶纯之、蒋一民在《音乐美学导论》中说“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部分,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部分,他是从美学角度来研究音乐中有关美学方面的最根本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等。他们的观点显然是传统美学观念——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的延续,从本质上属哲学“本体论”。我们承认这一论点是使音乐美学具有哲学意味的根本因素,但这种同语反复不仅没有回答音乐美学对象的实质,也忽略了人类听觉感性体验的多元。对于音乐美的研究理应成为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也一定是音乐美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但绝不能成为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全部。

(二)“艺术音乐”说

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aus,1928~1989)。他于1986年发表《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时就指出:“音乐美学涉及的是交响曲及其严肃的听众,而非自发的歌手和舞者。”又在1998年出版的《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书中补充到:“音乐美学几乎总被说成“绝对是音乐”的理论——争论和辩护性质的文章除外。人们抽象出音乐美学命题的对象,在18世纪本来是歌剧,而到了19世纪就成了交响乐,这个对象是潜在的,理所当然的,它保持着非表达性,也正因为如此才挑起不必要的争论。”显然,在卡尔·达尔豪斯看来18世纪的歌剧,19世纪的交响乐这种“纯音乐”当成是音乐美学研究的全部,而未能关注到民族民间音乐,也把中国音乐拒于千里之外。因此,我们认为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不能仅仅限定在“艺术音乐”上,而应该研究的是多种形态的音乐。

(三)“音乐本质”说

所谓本质,指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音乐本质也就是音乐之所以是音乐的根本属性。在音乐美学研究中,这类观点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音乐的特殊本质、特殊规律、特殊价值;以及音乐材料的特殊性、内容与形式的特殊性、音乐形象的特殊性等。如苏联《音乐百科全书》(1982年版)中记有“音乐美学的对象是感性形象上掌握现实界的普遍规律、艺术创作特殊规律与音乐艺术个别(具体)规律的辩证法。所以音乐美学的范畴,或是按一般美学概念的类型来说明其特殊性(如音乐形象),或是与音乐学的概念相吻合,把一般哲学的意义与具体音乐的意义相结合(如:和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也认为“音乐美学是从音乐艺术的总体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持有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借用欧美流行的“分析学”观点,主张从音乐作品的技术构成来解读音乐的本质。按理说,这种观点比音乐美说、艺术音乐说更为具体地指向了音乐自身。遗憾的是过分地强调音乐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不仅陷入了音乐“自律论”的泥潭,也大大地缩小了音乐美学的研究范围。

(四)“音乐审美”说

音乐审美这一命题在具体的研究中也包含以下几种亚陈述:音乐审美关系、审美特征、审美规律、审美形态、审美趣味、审美经验、审美心理、审美价值、审美情感、审美标准以及审美活动等。如《当代学科大全》中认为“音乐美学是音乐学分支,亦是美学分支。研究音乐的美,以阐明作为艺术作品的音乐的特殊审美本质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客观方面的音乐艺术作品及其丰富全面的价值内容,以及主观方面的听觉接触(也就是体验的方式)。”李泽厚、汝信主编的《美学百科全书》倾向于这样的定义:“音乐美学是一门通过对音乐的审美经验,研究音乐与人类感官及心智之间关系的学问。”周忠厚主编《美学新学科手册》中说“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学科,是艺术美学的一个分支。他的任务是研究音乐艺术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运用音乐的艺术手段,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意识(情感、趣味、观点、理想)间接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呈现为有优美形式的艺术形象体系,以激起音乐欣赏者的美感,满足各种欣赏者多样的审美需要,引导他们提高审美的能力、情趣和水平”等。这种观点显然存在一个预设的前提,即承认人类与音乐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毫无疑问,这种界说比起前三种观点更加逼近音乐美学研究的范围。仔细分析起来,他们都隐藏着主体各自的价值判断,最终因为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主体的趣味差异而使审美研究的客观性变得十分可疑,此其一。其二,仅从接受者、认识论的视角来研究音乐,而忽略“音乐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精神产品”的事实,值得商榷。

(五)“音乐哲学”说

这种观点在美学史上,最早源于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艺术哲学”观,不过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就流露出这种思想。这种观点认为美学是关于艺术的哲学。那么音乐美学就是音乐哲学,主张研究音乐的方方面面。2001年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将“音乐美学”词条置换为“音乐哲学”就是鲜明的例证。我国著名音乐家于润洋也说:“音乐美学这个名称的外延较容易引起一种误解,以为其对象是探讨‘音乐美’的问题;而‘音乐哲学’的外延宽泛,既包含音乐美的问题,而且涵盖一系列更为广泛的涉及音乐艺术本体的问题。”总之,这种观点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不仅造成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泛化,也使得音乐美学走进了纯粹理性的思辨国度。

从以上观点的归纳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以往的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要么是简单的经验描述,要不就是超于经验直接飞人理性的王国,都因存在着不合理的一面而未能揭示其对象的实质,也造成了学科边界的含混与模糊,不能全盘接受。

三、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当下探新

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鉴于上述种种观点所存在的不足,我们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提出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是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与其所引发的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生成规律。

首先,音乐美学研究的基础不是人类对音乐的理性思考,也非哲学思辨,而是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诚然,音乐美学也当关注人类音乐的理性方面,并且音乐美学本身往往都以理性沉思、凝练概念、抽象表达的方式呈现,而凸显其哲学的理论品格。但是,音乐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人如何运用自己的听觉感官去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因为从本质上说,音乐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听觉感性需要而创作的听觉审美对象。确切的说,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这种声音是有主体人参与的一种艺术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音乐是只有在声音存在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的,也唯有通过听觉主体的听觉感知才能成为音乐。音乐或美或丑都是人的直观感知,这种感知必须以客观存在的音乐音响为基础。并且这种感知是一种与理性沉思、哲学概括不同,但又较之更难忘、更深沉的特殊的生命直觉体验。在音乐美学中称为音乐美(包括立美与审美)的体验。这种立美、审美体验是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生命意义的瞬间感知,因此音乐美学研究的音乐美的体验包括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也包括审美体验所把握的人生意义两层含义。马克思曾说:“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只有凭借听觉感知,人才能在音乐音响的世界中确证自身。为其所示,面对色彩斑斓、丰富驳杂的音乐世界,只有人的听觉对于音乐来说才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音乐美学研究的不是音乐音响感性体验的内部生成机制,而是感性体验对于人类生命意义的把握。音乐美学不像音乐心理学那样关注人类音乐体验的心理结构,也不像音乐声学那样关注音乐音响如何产生,更不像音乐学那样关注全盘的音乐现象,亦不是音乐哲学那样关注音乐广泛意义的生成。而是研究音乐音响对人类生命的意义的发现和揭示。所谓音乐音响对人类生命的意义,说的就是音乐实践活动的人生价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然人化”的哲学理论。马克思认为,“在对象的现实界,对于社会中的人到处都已变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界——即人的现实界,因而成为他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界时,一切对象对于人就变成了自己的对象化,变成了肯定(证实)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变成了他的对象,也就是说,人自己变成了对象。”音乐也如此,仅将其作为一种音乐音响的外在形式,还不是现实的音乐的存在。换句话说,人在音乐音响的感性世界中只有凭借听觉去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及其价值意义。这里的确证以及意义生成的过程便是人与音乐“互为本体”,涉及到音乐实践中的音乐创作、表演、欣赏、音响制作、音乐教育等诸多环节。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从实践意义层面出发,音乐又是一种社会存在,是社会实践的结果,音乐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之上的一种人的能动的、特殊的人化的结果。“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音乐音响感性体验在音乐实践中的意义生成才具有普遍性原则。

第三,音乐美学在音乐实践中关注音乐音响及其意义的生成,又总是离不开实践活动中具体的音乐符号与音乐形象之间关系的探讨。音乐学下属学科作曲理论也关心音乐音响及其意义的生成,但是它的关心往往与具体的音乐音符紧密相连,而音乐哲学又把音乐音响的意义指向漫无边际。只有音乐美学关心的却是与音乐符号形式紧密相连的音乐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的符号形式及其塑造的音乐形象成为了音乐音响感性体验及其意义生成的中介桥梁。按照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的看法,艺术是生命形式的符号化表达,因而艺术品应该具有“审美的普遍性”。人们通过对艺术品的直观感性体验对其所表达的生命形式进行把握,再由这种生命形式去统承由艺术所产生的激情,从而达到一种自由自主的境界,最终实现生命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这一切都被称为“符号实践”。所谓符号实践指的是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以便彼此沟通的过程,音乐美学界通常将创造音乐音响的过程称为“立美”。音乐艺术也不例外,它总是以音乐音响的符号形式为存在的基础形式,再看音乐符号中塑造的音乐形象。音乐美学研究中需要把握的不是音乐学、音乐哲学所需的抽象概念,而需面对的是具体的音乐形象。所谓音乐形象,就是在音乐音响符号形式中呈现的富于人生价值的具体可感的“完整的人的形象”,是“体现了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辩证的‘调和’,成为完整、和谐和美丽的人性生活的形象。”一般意义上的音乐美学主要致力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接受之间的联系来解读作为音乐音响感性体验及其意义生成的中介桥梁。这种倾向往往站在现代音乐的视角,即以音乐的审美属性为前提。显然有失偏颇。“而在人类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仍然大量存在着演奏、欣赏甚至即兴作乐集于某群体(或个体)于一身的‘自娱性’音乐行为方式。两类不同的音乐行为方式,其音乐审美的感受和体验、相应的音乐审美观念的产生和形成、音乐美的判断、取舍的价值标准等方面,都可以是不相同的。并且,这种思维模式也很容易形成‘作品中心论’,在艺术(音乐)审美的研究中,严重忽视对人所参预的艺术(音乐)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审美接受、理解一类审美现象,甚至逻辑地导向形式主义美学。”此其一。其二,把音乐音响与自然声响直接地画上等号,而忽略了音乐是创作主体通过创造性劳动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乐音响这种富有具体形象的符号形式。

通过上述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三大要素:作为逻辑起点的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作为终极存在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生成以及作为中介桥梁的音乐符号形式和音乐形象。这样一来,音乐美学研究不仅有了新的逻辑起点,或许还可以建立一个新的、与时俱进的音乐美学体系。这将有利于音乐美学从纯粹理性的王国中解放出来,走进具体的、多姿的人类音乐实践活动,恢复其本来具有的生动活泼的真实面目。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感性体验与理性领悟”的完整统一。

四、音乐美学学科研究的边界厘定

以往的音乐美学研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音乐之美的研究(音乐哲学);2.音乐审美的研究(审美心理学);3.音乐社会功用的研究(音乐社会学);4.音乐美学历史的研究(音乐美学史学);5.音乐语言的研究(分析哲学)等。从各类音乐美学文献中都能看到他们的交融与结合,或者也有些偏重于某一方面。正如何乾三所言:“从音乐美学这门科学的对象来说,以上各种主张各强调一种角度,一方面难免影响对音乐艺术作全面的、彻底的考察,而这种考察对于研究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是必要的。”从整个人类音乐的历史进程来看,自音乐美学诞生以来,“音乐”一直是它研究的核心论域,无可厚非也是音乐学、音乐哲学和美学关注的对象。从表象看,音乐美学与音乐学、音乐哲学以及美学视乎没有区别。实质是它们与音乐美学在内涵上的重叠和交错、在方法上的相互借用,这些都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面对音乐这个永远也说不完而又永恒常新的话题,我们只有充分调动现代知识体系的诸多学科,对他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和探讨,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取代。尽管音乐美学曾经与哲学、音乐学、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从学科对象的视角来看,他有自身独特的研究领域;从学科知识体系而论,他也有专门的学术范式;从学科发展层面来说,音乐美学已经成为具有自身品格的一门独立学科。他与音乐哲学、音乐学、美学等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联系体现在都研究音乐,在研究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交错。区别在于音乐哲学是对音乐的形而上的思考,回答音乐是什么;音乐学是将音乐艺术作完整的系统的研究;美学不仅研究音乐的美,也研究自然和社会的美。而音乐美学的研究既有形而下的规定性,又有形而上学的边界。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与其所引发的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生成规律的一门具有哲学品格的独立学科。这既为音乐美学设定了新的研究对象,也为它的边界进行了较为合理的阐释。既给以往的音乐美学研究辨明了方向,又给未来留下了席位。更重要的是它以宽敞的姿态,包容的精神,走进了现实纷繁复杂的音乐实践活动,使那些原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产生出来而未被关注的音乐事项理所当然地跨入音乐美学学科的宏伟殿堂。同时,他又以高度的学术使命,体悟着人类音乐实践活动呈现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责任编辑:奚劲梅

体育美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飞速发展的科技与人类的生活日益密切。潜移默化的进行着更替改变。从音乐产生的方式,表现方式以及为音乐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从音乐美学的视域来探讨先进科学技术下的音乐艺术,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对音乐发展的影响。音乐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自然科技的发展对音乐都会存在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美学;科学技术音乐影响

本文旨在浅显的漫谈在音乐美学视域下科学技术与音乐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且存在一定的对立,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又有很大的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这种发展的趋势,在飞速发展的现在,亦是越来越明显突出。那么对于这一方面问题的探讨,对于以后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音乐艺术的创作,表现形式及传播提供多种途径

先进的科学技术正在极大的改变着人类的社会面貌。“如今,世界正经历着信息革命,人类社会跨进了信息时代。以数码化信息传播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生活习惯,学习与工作方式,思维模式的深刻转变。全息成像,电脑音乐,人工智能,人机交流,交互式电视,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开发,创造了新的审美活动形式和新的音乐艺术样式。人们现在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电子游戏,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网上杂志,虚拟音乐会,虚拟画廊和艺术博物馆,交互式小说,网上自由文艺沙龙,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全数码电视广播。新的涉煤时代正在到来。”[1]还有很多的传播学着及专家都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后:“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影和广播,400年;从第一次试电视到从月球拨回实况电视,50年。下一步是什么?某些新形势,新媒介正在地平线上出现。”[2]。

同时,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等新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诞生,出现了口头传播,书刊传播,视听传播并存互渗的态势。随着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现代化。艺术接受也日益冲破少数贵族和文人墨客的圈子而日益大众化,而艺术接受群体的扩大元疑又对艺术创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艺术传播日益持久的深入发展,艺术接受群体的鉴赏力也会日益提高,这种日益提高的鉴赏力又对音乐艺术创作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

可以说,大众传播媒介在音乐艺术创作与接受之间建起了一条便捷的信息通道,为它们二者之问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创造了条件。在音乐艺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艺术家不仅通过传播媒介发散音乐艺术作品,发射艺术信息,而且也通过传播媒介接受社会反馈过来的信息。在艺术构思阶段,力求体会接受者的艺术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艺术体验普遍化,尽可能设身处地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要求自己的艺术创作,使他真正把自己的艺术创作纳人到艺术交往过程中。

二、先进的科学技术打破了对音乐艺术共享的局限,提升了其时代价值

“音乐创作无疑是一种表达时代的精神和思想的社会实践,他是一项高尚而富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劳动”[3].过去在艺术圈里,专业知识很难被分享,而科技改变了这一状况。线上画廊,艺术杂志,以及线上平台不仅能够帮助艺术家成功,也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无价的资源。举个例子,得益于技术力量,一些收藏爱好者可以足不出户地关注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可以跟踪这些艺术家在巴塞尔,迈阿密,香港的活动;还可以访问柏林,纽约,伦敦,北京和巴黎的博物馆。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艺术收藏家,最好的方法就是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变成一个内行。然而要成为这样的高手,那么一生之中,你至少得观察学习1000多件艺术品。利用线上资源,可以让艺术品买家看到更多作品,无需亲身费力地跑到画廊、博物馆、或是工作室去实地观赏。不仅如此,得益于科技的帮助,建筑师,设计师,还有企业主,如果想买艺术品的话,也不需要到处跑来跑去,在一个地方就能预览艺术作品的全貌了。

高度组织的线上艺术平台,实际上就像是将实体画廊和人工顾问两者最有价值的部分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优化的空间。如今,亚洲线上买家的鉴赏能力在逐渐提高,策展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因素。這些艺术平台上的策展人可以花很多时间过滤筛选开放平台或是艺术品展会,活动上的艺术品,继而帮助买家更轻松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无论对于画廊,艺术家,还是收藏者来说,都是双赢。特别是对收藏者,他们无需花太多精力挖掘艺术品,但是却能了解到范围更广的艺术知识。

三、有时候科技就是音乐艺术,不同的科技还会有不一样的音乐审美体验

艺术是人类的审美欣赏或创造活动。科技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自然,社会,自我)的活动。科技的进步给人们进一步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物质条件,比如乐器音色的改进,特色摩天大楼的落成... 当然同时随着艺术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力内驱力,比如,建筑艺术对于起重机,吊机的发明实在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时候科技就是艺术。科技玩转得好的科学家,比如麦克斯韦对于光速的测定极其巧妙,堪称艺术。又比如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点与人们的审美情趣高度一致。当然科学技术并非时时与艺术向右。就算再精确的计算机也画不出凡高的“自象画”,就算运转再快的电脑也不一定能下赢围棋的高段位高手。

但是这些先进的科技却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对音乐美品味的不同体验。毕竟当音乐的形式与内涵产生了新的变化时,我们在对于音乐的审美体验也一样会有超越一般的新感受,或是更高层次对于音乐美的品味和体验。

总结

显然,在音乐美学视域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与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且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正对音乐美学的发展和探索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予敏,《美学与现代》,200页,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3]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136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体育美学论文范文第5篇

“文艺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综述等

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二十多年的发展使这门新兴的学科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有关文艺美学的专著出版达十余部,文章发表超过200篇,全国性的文艺美学讨论会举办了三次。但这门新兴学科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受到质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文艺美学研究的深化,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定位、学科发展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艺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这一学科的一系列问题,5月10日至12日,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泉城济南联合举办了“文艺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大会。文艺美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学科?它在整个人文学科体系中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成为这次会议重点讨论的议题。

上一篇:体育管理论文下一篇:体育鉴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