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范文

2023-11-06

vb程序设计范文第1篇

《VB程序设计》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它是目前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时使用人数最多、最为流行而且也是应用见效最快计算机高级语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学目标, 不仅是使学生熟悉VB的基本知识, 而且还要能够熟练的掌握一些程序设计的相关技巧和方法, 有一定的程序编写思维能力, 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索和钻研。为达到这个目标, 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加强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激发学生兴趣,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便提高教学实效。

1 V B教学中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区别

VB教学中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明显区别于:

第一, 传统教学方法是使用教科书形成抽象的知识概括成语言让学生灌输式学习;案例教学是把书本知识点化为生动的案例融于教学情景中, 包含了学生的思考、分析, 消化及吸收。

第二, 传统教学方法是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刻板式教学;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分析和互相探究。

第三, 传统教学法让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性严重,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明确目的,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创新精神。

案例教学法经过长期的实践教学, 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其目标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重视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 特别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VB程序设计》具有可视化编程方法和一般程序设计思想有机结合的理念, 实践性极强, 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 但很多学生提到程序设计就怕, 怕而生畏, 通过案例教学让知识结构通俗易懂, 让学生对程序设计感觉到具体实在的内容把问题简单化、生动化, 让学生易接受、易掌握。

2 V B程序设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

如何有效的用好案例教学的模式, 发挥其积极作用呢?笔者就拿《VB程序设计》图形操作中的图形方法为例。

2.1 案例的选取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关键, 案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要求案例要新、案例要实、案例要深、案例要精。这样通过案例建立一个甚至多个任务, 通过任务驱动学生感兴趣和产生好奇, 让学生急迫地想知道怎么才能做到具体的如案例中的目标, 教师再从案例中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系统分析并讲授, 因为案例的吸引力从而让学生自觉地认真学习要求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比如笔者要求学生在VB上绘制动态数学Y=10sin3x曲线, 学生看到图像后第一反应是他们知道sinx函数的特性及图像, 但没见过10sin3x函数的图像, 第二是VB既然能画出来是怎样画出来,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2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VB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全面掌握《VB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及工具的综合应用。引导学生分析案便过程和步骤时, 对重要的理论加以引导提示、对学生的提出观点和意见要急时处理和分析原因, 这都要求教师要熟悉书本、熟悉案例, 知识广博、逻辑分析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要快, 要能驾驭课堂的节凑。

3 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1) 教学流程:首先是为学生介绍与案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联系做铺垫。比如要画10sin3x函数的图像首先要确定坐标系, 再通过sinx函数的图像进行联想, 从而引出案例, 再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把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 难点及重点进行归纳、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后, 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模仿和拓展, 最后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展开案例教学的研究过程。

(2) 教学设计:为了能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多和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案例, 教学设计一是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学习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引导学生多想, 多思;二是通过案例具体结果, 提高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三是分析讲解要学会案例所用的基础知识, 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验证;四是围绕知识点对案例做一些变化, 让学生自己编写代码、上机调试, 加强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3) 教学实施:案例教学实施先引出案例, 比如VB中图形操作的教学案例要求绘制如图1所示的Y=10sin3x动态三角函数曲线图。

(1) 预备知识:图形操作基础中的坐标系统、坐标度量单位、自定义坐标系统等。 (2) 第一个知识点:PSet方法是用于在容器中的指定位置绘制或擦除像素点, 其语法格式:

[对象.]PSet[Step] (X, Y) [, 颜色]

功能:在对象如窗体或其它容器上坐标为 (X, Y) 处绘制一个可带颜色的像素点, 默认时为窗体, 颜色可由RGB () 和Qbcolor () 两个函数来设置。

Step是可选项:有它则表示所画点的坐标是 (X, Y) 相对于当前坐标 (Current X, CurrentY) 的偏移量, 无它则表示所画点的坐标就是 (X, Y) 。用PSet方法擦除点的操作是在同一点处用背景色再绘制一个点即可。

第二个知识点:用Line方法绘制直线是指在直线的起点和终点之间来确定, 其语法格式:

[对象.]Line[[Step] (X1, Y1) ]-[Step] (X2, Y2) [, 颜色]

功能:在对象如窗体等容器上从起点 (X1, Y1) 到终点 (X2, Y2) 绘制一条直线, 其中Step可选项的用法与PSet方法中的用法一样, 颜色可用RGB () 和Qbcolor () 来设置。

(3) 案例解析。 (1) 在窗体放置一个图片框和两个命令按钮, 对命令按钮进行如下设置:C o m m a n d 1.C a p t i o n=“曲线”、Command2.Caption=“退出”。

(2) 打开窗体代码窗口输入以下程序:

(4) 案例引深要求绘制如图2所示的球形彩线。

(1) 在窗体中放置一个图片框和一个命令按钮并对命令按钮设置如下:Command1Caption=“开始”

(2) 打开窗体代码窗口输入以下程序:

如上所述我们再来绘制sin2x、sinx*cosx、cos3x等之类的三解函数及结合计时器绘制动态五彩星空等都可以很简单地做出来。

4 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所以选用的案例要与教学知识、教学目标相统一, 其难易程度还要切合学生具体情况而论, 既要符合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学习后能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取案例时要注意:第一典型性。即案例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一般来说, 绝大部分案例应做到与教学内容相符合, 反映出所要传授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领会理论应用, 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 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第二要有价值。案例教学之所以区别于传统教学, 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使他们能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强调 (1) 案例教学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来组织和开展; (2) 案例组织和实施应配合相应的课程进度; (3)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5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 像《VB程序设计》等计算机语言类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但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化简了程序设计的难度、克服了学生生怕《VB程序设计》之类的语言课程, 还提高了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案例教学法将传统教学法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 改变成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 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目前我国各级各类管理教育中一种十分普及而有效的教学与学习方法。为了加强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笔者对案例教学的优势、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及从《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情况做了阐述, 可以为其它课程推广案例教学作一个见鉴。

关键词:案例教学,传统教学,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1] 梁曦.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应用开发案例教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9.

[2] 谭浩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第二版)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8.

[3] 丁学钧.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与实验[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

vb程序设计范文第2篇

通过几周对VB的学习,使我增加了对VB课程的了解.

首先了解到VB的特点,VB是在原来的Basic语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Visual指的是可视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方法.不需编写大量代码去描述界面元素的外观和位置,只要把预先建立的对象添加到屏幕上的某点即可.如果使用者诸多PAINT之类的绘图程序,则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创建用户界面的必要技巧.BASIC指的是B语言,一种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上应用得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VB在原来BASIC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至今包含了数百条语句,函数及关键词,其中很多和WINDOWS GUI有直接关系,VB不仅是可视语言,而且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其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 之后,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概念,含义.例如类,就是创建对象实例的模板包含了创建的属性描述和行为特征的定义.而此中的对象又是类的一个实例,继承了类的属性,方法,而VB中长用的对象有窗体,控件等.但我们在建立之前必须清楚对象的三要素:属性,方法和事件.而建立程序的步骤大致可分为:(1)启动程序,装载和显示窗体.(2)窗体等待事件的发生.(3)事件发生时,执行对应的事件发生过程.(4)再重复(2)(3)的过程(5)最后直接遇到"END"结束语句结束程序的运行或按"结束"强行停止程序的运行. 再用VB创建一个应用程序,第一步骤是创建窗体,它是用户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操作的可视部分,窗体是创建界面的基本构造模块,也是创建应用程序所使用的对象.而后必要设置窗体的属性,从而构出窗体的外观,设置好的窗体,窗体就作为对象,能够对其定义的事件作出响应,这也是所谓的窗体事件,而窗体事件又包括窗体本身事件,键盘事件和鼠标事件.在了解窗体基本知识就还应了解VB的语言基础,其中包括了代码模块(窗体模块,标准模块,类模块),注释,分行和续行,数据类节(字节型,逻辑型,数值型,日期型),变量与常数,运算符与表达式,数组,控制结构,子过程和函数.同时,为了编程,我们还应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首先是对象,变量及过程的命名约定,然结构化编码约定. 在VB中创建应用程序之际也就是和对象打交道之时,对象是代码和数据的组合,可以作为一个单位来处理,对象可以是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比如可以是控件,窗体,或数据访问对象.控件也是对象中的一种,主要用来获取用户的输入信息和显示输出信息.应用程序中可用的控件包括文本框,命令按扭和列表框.而通过另外一些控件可以访问其他应用程序并处理数据. VB程序设计同时可设计出一个更好的菜单系统,这样就可以使用户了解到更大量有关应用程序设计和结构的信息,精心规划菜单与工具栏有助于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同时在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中,对话框被用来提示应用程序继续运行所需的数据或者用户显示信息.对话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窗体对象,在VB中按对话框的创建有三种类型的对话框,他们是预定义对话框,自定义对话框和标准对话框.对于自定义对话框和标准对话框,使可以完成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学习VB程序设计后,增加对此的认识,深入学习VB程序就可掌握新的软件,新的编程环境,学习此课程,也可学会使用开发环境,开发工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跟上计算机学科的发展.

vb程序设计范文第3篇

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V B程序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而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若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 先学基础概念和语法再来进行实例学习, 恐怕兴趣早已泛泛, 效果不佳。而“项目驱动”教学法是目前我们正在尝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以完成典型工程项目为主线, 该项目贯穿该门课程始末, 而以理论知识为辅线促进主线的完成。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多个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中, 以完成工程项目为教学活动。这种教学过程能让学生在每次的教学活动中设计有实际意义的程序,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工程项目设计过程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以及设计能力为目的, 因此设计合适的工程项目是这种教学法的重点与难点, 即需根据实际需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组织, 把教学内容融入项目中的各子任务进行单元设计, 然后各子任务串联完成最终形成完整的贯穿式项目。而该项目也应具有明确的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以及其他素质目标。而这种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亦可以灵活多样, 应完全摆脱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也非实验式指导教学指, 而是更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具体的工程项目出发, 一步一步地在完成每一个工程项目中完成项目任务,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分组教学

由于传授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编程基础薄弱, 在这种侧重动手能力的项目驱动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主动打破常规个人学习模式。而且对于VB程序设计而言, 涉及到窗体界面设计和程序代码以及后台数据库等多部分操作, 教师可通过根据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班级人数的多少进行分组, 这样可以促使在任务驱动下, 将合作式学习和任务驱动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结成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 这是一种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学习活动。它不但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组织学习, 而且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和发展学生的运用交际策略能力。

3 合理运用多媒体及网络

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 图文并茂并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理解、掌握、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外。同时可以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创建网络课程, 从而让学生在课后也能自主学习, 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加强学习效果。而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 可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式, 一般情况下, 依照所选贯穿式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来制作网络课程章节, 偏重理论知识的介绍。教学单元的划分也应遵循关联性和独立性的原则, 同时, 也可采用视频文件进行网上教学。可充分弥补学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复习操作技巧。

4 注重教学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通常是先由教师讲解, 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 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 因此要经常变换教学形式, 可随时根据项目任务的难易度改变教学模式, 对于偏难的项目可能先讲设计方法和关键知识点, 辅以案例让学生理解, 最后由学生练习并进行项目设计。而对于较容易的任务则可以由学生先自主设计, 总结学生情况, 再由教师补充完整, 最后学生进行设计。其中适当穿插教学小结。这种总结可以由学生进行, 也可以由教师给出。总之教师主要承担的角色应该是情景布置者、目标引导者、学习指导者和学习促进者。而任务驱动下协作学习的互动性主要来自教师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这样的教与学。他们之间的互动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这些不同角色之间的协作效果。这样的互动将打破了之前教师一言谈的局面, 同时由于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指导, 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具体操作, 很多项目不再是教师手把手地传授, 学生容易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 主动参与意识也会得到提高, 更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采用形成性考试模式

考试是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检验, 传统意义上的笔试很容易有高分低能问题, 因此我们采取在实践中学习, 实践中考核的方式。也就是以平时实践成绩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 每一个项目任务都可作为学生的一次小测试, 累积每次的分数, 最终形成平时成绩。这种形成性成绩是种积极的评价机制, 既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也公平体现学生的能力。

6 结语

总之, 非计算机专业的VB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以任务作为驱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理解原理,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而教师也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教学工作是—项艰巨的任务, 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逐步提高。

摘要:Visual Basic (VB) 作为一门可视化编程语言, 已成为各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当前状况, 略微探讨VB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高职,VB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1] 蒋道霞.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

[2] 傅伟玉.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科学, 2009.

vb程序设计范文第4篇

面向对象意味着从问题所涉及的对象入手来分析问题,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采用了以数据为中心的软件构造方法。一个对象以表现现实中的一个实体的数据结构为核心, 在界面上用它的各种行为功能进行定义。

二、VB.NET的类和对象

(一) 类的定义。

在研究问题时, 类被定义为所关于的概念、现象或具有明确意义的事物。因而, 对象都具有标识, 并且是可以区分的。在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往往需要用和行为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用数据成员和方法来表现, 并且将二者封装在一起, 形成来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类。

在VB.NET中, 类成员分为公共的 (public) 和私有的 (private) 两种, 外部不能访问一个对象的私有部分, 它们与对象间的信息传送只能通过公共成员进行。因此定义类的接口就是选择成员并区分它们的访问权限。VB.NET中, 定义类的基本格式为:

Class类名

[继续的类名]

[实现的接口名]

[正文]

End class

(二) 对象的概念和属性

1、对象的定义:

对象简单地说就是客机存在的事物。在VB.NET的术语中, 对象可以是真实世界中的事物, 如时间表;也可以是具有属性和方法性的概念事物, 如项目和工资单;还可以是特定的事物, 如窗体、窗口和控件等, 不管对象是建立在真实的世界、概念或现实的基础上, 都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概念。

2、对象的属性:

对象的属性标志对象的所有特征, 在VB.NET中, 对象的属性是其所属类的成员变量, 即数据部分。

3、对象的方法:

对象的方法是指对象能进行的操作, 在VB.NET中, 对象本身所包含的函数和过程叫方法。方法和对象紧密联系, 只需在必要时使用它们。

三、方法重载

(一) 重载的定义。

方法重载, 即在一个类中声明相同名字的方法, 只要每一次的声明都有不同的参数列表, 在列表中有不同类型的数据类型, 由于系统提供的方法总是有限的, 所以当它不满足需要时, VB.NET允许对方法重载。因此, VB.NET的方法重载指对于不同的对象, 用户可以自己定义一些特定的方法完成特定的功能, 它与系统中提供的方法具有等同的效果。

(二) 方法重载的实现。在VB.NET中, 方法的声明方式如下:

Public Sub mymethod (X as integer, Y as interger)

这种方法的参数列表可以看成 (interger, interger) , 为了重载这种方法, 必须使用不同参数列表, 如 (interger, double) , 当然用户还可以改变数据的顺序, 比如 (double, interger) 和 (interger, double) 是不同的, 这两种也是重载。重载不能只通过改变函数的返回类型来实现, 而是要求参数的数据类型不同。

在下面的示例中, 假设提供一个搜索功能, 并且根据一些条件返回数据, 具体代码如下:

在上面两个方法的声明中都具有相同的声明名, 但其要求的参数不同, 并且每个声明都加入了Overloads关键字, 当重载一个方法时, 可以使用Public和Frined等关键字让它有不同的作用域, 即只要有不同的参数列表。这样, 在重载方法时, 只要让函数接收一个整型数据作为参数即可。

四、结束语

通过重载, 程序设计员可以定义几个同名过程, 只是它们有不同的参数集 (参数的顺序、类型、数量不同) 。调用一个重载过程时, 编辑器会自动检查调用参数数的数量、类型和顺序来选择适当的过程, 这样, 我们可以定义几个同名的、针对不同类型执行相似任务的过程, 使开发程序更加高效。

摘要:VB.NET作为一种高效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类的概念在程序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类和对象的概念出发, 对VN.NET对象的方法、事件、属性的含义进行分析, 说明了如何实现VB.NET的方法重载问题。

关键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类,对象,方法重载

参考文献

[1] 张智强.Visual Basic.NET课程设计案例精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马海军.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高级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vb程序设计范文第5篇

程序设计方法一般有面向过程 (Proced ure Oriente d) 简称PO和面向对象 (Obj ect Or ien ted, 简称O O) 之分, 前者重在分析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步骤, 然后用函数把这些步骤一步一步实现, 使用的时候一个一个依次调用就可以了;而后者是把构成问题事务分解成各个对象, 建立对象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步骤, 而是为了描叙某个事物在整个解决问题的步骤中的行为。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ing, 简称OOP) 是一次程序设计方法的革命, 它把设计方法从复杂繁琐的编写程序代码的工作中解放了出来, 符合人的思维方式和现实世界, 主要是利用类和对象的概念, 使项目结构更清楚, 程序容易维护, 代码重用性强。

1 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解决问题的步骤 (图1)

在这里“编写代码”中这部分代码是从头写到尾的, 也就是一个个过程组成的, 一旦执行, 在没有例外或认为终止的情况下, 会一直执行到结束。

下面以C语言为例写一个简单的程序, 看一下程序执行的过程。

例:求两个整数的和

这段程序编好后, 可以对它进行编译调试了, 最后生成可执行文件, 下面看一下执行过程。

首先, 程序中的first和next是两个相加的数, first+next则是二者的和, 当执行到

两句时, 屏幕上会显示 (图2) :

提示我们输入第一个“first”数, 比如我们输入2, 此时屏幕上会显示 (图3) :

接下去运行到

这两句时, 则会显示 (图4) :

同理会显示 (图5)

从这个程序的执行过程我们能够看到, 该程序从执行开始, 要么等待我们输入数据, 要么就一直执行下去。

下面我们在看同样的这个例题, 用vb来编写执行有什么不同。

2 Vb程序设计语言的执行步骤 (图6)

在面向过程的语言中, 是没有“设计用户界面”这个内容的, 当然, 在编写代码的之前也是要分析问题, 所不同的是, 分析好以后, 要设计用户的界面, 因为vb是windows下的一个应用程序, 它是windows下的一个应用程序窗口。

在我们设计好用户界面后, 就要编写代码了, 这个编写代码的过程和c语言是完全不同的, 下面用vb编写上一部分里用C语言解决的问题, 看看有什么不同 (图7) 。

首先是输入两个数, 然后点击sum按钮, 得到结果。

这个界面要比c容易看懂, 因为这个是windows的常规窗口, 看起来一目了然, 这个界面设计好以后, 就开始编写代码这个步骤, 对于这个程序来说, 只需要将代码写如sum按钮即可, 具体内容如下。

用vb编写这个程序, 只需要一条语句就能够完成了。

3 结语

通过以上的例题, 经过分析和比较, 很好的说明了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语言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联系, 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就是所搜集的能够浅显易懂的说明这个问题的例题有限, 因此, 还需要积累更多的例题, 从深层次的去对照和学习。

摘要:为了让初学语言者更好的了解面向过程的语言和面向对象的语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本文通过解释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语言运行的步骤, 用实例更好的阐述了这个问题, 使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编程语言。

上一篇:驱动程序下一篇:木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