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教育论文范文

2023-04-04

特殊学校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历史发展久远,早在1890年就已开办了特殊教育学校,台湾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一直紧随美国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特殊教育体系。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和内地特殊教育政策作一梳理,更多地了解内地和台湾地区特殊教育的异同,为今后的可持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综述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CNKI)的高级检索上以“台湾特殊教育”为主题、篇名分别搜索出文献15篇、21篇,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为主题搜索出文献41篇,以“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搜索出文献0篇。在独秀的中文期刊高级检索上以“台湾特殊教育”为全部字段,搜索出图书5本《台湾教育四十年》、《台湾社会教育》、《今日台湾教育》、《台湾省教育现况》《台湾教育简史》,期刊相关文章23篇,报纸2篇,相关文档9篇,相关学术论文1篇。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为全部字段搜索出期刊4篇,相关学位论文1篇。在万方数据上,以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期刊、外文会议为文献类型,选择高级检索,以“台湾特殊教育”为主题,搜索出相关文献28篇,以“我国特殊教育”为主题,搜索出相关文献75篇,以“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搜索出文献0篇。

可见,在现有的论文成果中,涉及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论文不少,但以“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为主体的论文甚少。涉及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论文多执于一端,仅探析了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如《台湾“特殊教育法”立法背景及其启示》(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律的特点及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第2期),或只研究我国内地特殊教育政策,如《我国特殊教育法律研究综述及立法建议》(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4期),《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以“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较”相关的文章比较少,如有《黑龙江与台湾特殊教育若干问题比较研究》(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及对大陆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12期)。学者对于台湾地区的特殊教育政策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以下方面:

(一)关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台湾地区非常重视特殊儿童的养育、就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的发展,积极制定、修订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相比内地有领先和值得借鉴的方面。

1.关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演变的历程

研究表明,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也在逐步完善,根据立法情况及学者的不同研究成果,对台湾特殊教育立法进程有不同的分法。

2.关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内容的研究

研究表明,1980年台湾地区特殊教育界人士倡议制订《特殊教育法》,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分总则、资赋优异教育、身心障碍教育及附则4章,共25条。总则对特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特殊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原则、特殊学校体制、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师资培养培训以及特殊教育实验等项作了规定。

3.关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特点的研究

臺湾地区特殊教育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也重视本土化,考虑弱势群体,注重教育公平,对特殊儿童的范围鉴定、入学、升学、服务、福利等有详细的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体现出极强的本土化特点。

4.关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实施的研究

研究表明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政策实施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在特殊教育安置方面,有学者研究,台湾地区根据就近入学原则、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需求原则和弹性安置原则,由特殊教育学生鉴定及就学辅导委员会按程序开展特殊儿童发现、筛选、鉴定、安置等工作。

(二)关于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1.关于台湾地区对内地特殊教育影响的研究

通过对台湾地区和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研究,从台湾地区教育立法的过程看出社会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都在改变着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同时也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台湾特殊教育立法对内地特殊教育的影响有:(一)提高对残疾人的认识,增进残疾人社会生活能力;(二)加强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残疾人的康复;(三)完善特殊教育立法,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2.台湾地区与内地某地区的特殊教育比较研究

有学者对黑龙江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涉及到特殊教育政策的某些方面,比如特殊教育的对象的确认,在特殊教育对象范畴的确定方面,黑龙江特殊教育对象的分类比较笼统,但是特殊教育的范围广。而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对象的分类主要侧重学龄儿童,并且分类特别详细。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黑龙江特殊教育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是政策的保障上,需要借鉴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实施的经验。台湾强调了政府应加大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支持,同时应倡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特殊教育事业,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不同层面上的台湾地区和内地特殊教育政策比较

研究表明,在立法方面,台湾地区对特殊教育工作十分重视,通过一系列特殊教育会议、咨询报告和官方《身心障碍教育报告书》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特殊教育政策。而目前,我们内地尚未制定单独的《特殊教育法》,只在《残疾人保障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涉及残疾儿童教育问题。

(三)关于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比较的评价

综上所述,学者对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内地特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有些方面尚待深入:

第一,对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及实施各方面,大多研究只是从台湾地区进行阐述,根据台湾地区发展的突出点得出一些启示,或只是研究我们内地特殊教育政策及实施存在的问题,应该把两者放在同一问题层面,分类进行分析研究,对比得出启示进行借鉴。

第二,对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和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应该多视角的对特殊教育政策法规及实施进行研究。

第三,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拓展对台湾地区和内地特殊教育政策及实施的比较研究,尽可能发掘新的资料,丰富研究成果,这将对以后两岸的学术研究和特殊教育发展有更加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13][30][31]兰岚,兰继军,吴永怡.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及对大陆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8(12).

[2][12]商秀梅.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制体系建设简述[J].博览,2006(10).

[3][9][28]赵德成.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律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3(2).

[4][27]冯伟雄.法律保障、理念引导、社会参与—台湾特殊教育的经验与启迪[J].广东教育,2014(9).

作者简介

靳凯姣,河南三门峡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教育比较研究;

王小丁,四川内江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教育史研究。

特殊学校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特殊时期,特殊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特殊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不足,系统性、体系化有待加强。在发布延期开学及“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通知要求后,教育部协同工信部等部委,整合资源,面向全国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服务学生居家学习,供其自主选择使用。平台资源划分了防疫教育、品德教育、课程学习、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经典阅读、研学教育、影视教育、电子教材等栏目。在电子教材资源中,平台提供了盲校、聋校、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段2020年春季学期的“特殊教育教科书”电子教材及教师用书电子版,但在“课程学习”资源中特殊教育在线资源比较匮乏。

一些地区和组织积极行动,组织开发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如:北京教科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组织北京市多所特教学校共同参与开发在线课程资源,以微视频及任务单等形式,向视障、听障、智力障碍等残障学生提供多个主题模块的在线教学视频,加强疫情防控教育和知识技能教学;有的期刊开设“云中特校”栏目,从全国征集、汇聚一批特殊教育课程教学、康复训练等微课;厦门市教科院特殊教育李玉影名师工作室开发与汇集资料,以原创、二次开发、相关资源的引用和链接检索说明等多种形式,建成《“停课不停学”特殊教育教学教研网络资源库》,助力特殊学生及其家庭共抗疫情,居家学习。还有一些单位、组织及个人发布特殊教育评优课获奖教学视频等资源,许多特教学校积极组织教师以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这些资源和指导极大地丰富了疫情期间特殊学生的在线学习。但总体上看,比照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际需求,目前特殊教育在线课程资源还很不足,线上教育教学资源的系统性、体系化建设还有待加强。

普通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对残障学生学习需求考量不足。当前,残障学生在普通学校接受的融合教育,亦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残障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日益成为其接受教育的主体形式。但目前普通教育在线课程资源主要还是面向普通学生,很多线上资源对接受融合教育的残障学生的“特殊需求”考量不足,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以听障学生为例:现有线上录播的学习资源很多没有加配字幕,直播教学及指导基本上没有同步的字幕,这给听力有损伤的同学带来很大障碍。有学生表示:“听不清的同时还看不了口型,也没法问老师和同学。”也有学生说:“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上的语音转文字屏幕,老师的课件都来不及看。”还有学生指出:“视野宽度有限,无法同时兼顾文字和课程,一堂课下来听着累,看着也累。带有听力无障碍功能软件的手机,在音视频转文字时,手机的麦克风不能被占用,一旦占用,这个功能就不能使用,非常妨碍沉浸式听课。”对于视力障碍(如低视力)、智力障碍等残障学生,普通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存在呈现形式辨识度低、课程内容缺少调整、课程资源缺少学习“脚手架”等情况,给他们的学习带来较大困扰。

残障学生居家康复训练受到较大影响。除知识教学外,康复教育和训练是特殊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疫情发生后,中残联到各省、市残联,积极推出在线康复训练课程资源,很多特教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等机构向学生提供在线指导,指导残障学生居家坚持康复训练。但限于线上指导并非常态,缺少前期的磨合和家长的培训,在家长配合及学生自觉自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康复教育及训练成效参差不齐。

残障学生家庭支持需要进一步关注和保障。对残障学生的在线指导和支持,是与对其家长的在线指导和支持分不开的。自闭症儿童少年居家学习的结构化安排、听障儿童少年居家学习的环境创设及技术支持、智力障碍儿童少年学习辅导与支持、肢体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训练、残障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这些工作在“居家”学习期间,只能由家长来承担和完成。这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个较大的挑战。

信息技术如何为特殊教育提供助力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期间,线上学习成为主要样态,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成为关键支撑。《学习的通用设计:课堂应用》一书中提到:“技术给予我们许多机会来定制满足个体需要的教育……技术从教学伊始就创造了灵活且富有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多样学习者的学习成为可能。”21世纪以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教育教学融合速度加快,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曾表示,这“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教学指导,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然而在这方面,特殊教育距离普通教育的进度还有较大差距。笔者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体系化构建和逐步建设残障学生教学资源库。落实国家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关注自闭症、情绪行为障碍等残障学生特殊教育需要,从国家到省市,分级、体系化建设特殊教育优秀资源库,增加残障学生在线学习资源的便利性和可选择性,增强课程内容的适宜性。

整合多方力量,加强对残障学生在线学习的技术支持。技术的突破带给教育很多新的可能。读屏软件、字幕制作软件、语音转录软件、辅助沟通系统等技术,可以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参与到普通教育教学中来。以听障学生为例,从人工速记到语音转文字,从直播的新闻到直播的课堂,帮助听障人士在疫情或灾害环境下获取完整的信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疫情期间,有的企业发挥公益精神,主动为残障群体提供免费技术服务。未来,政府、社会及家庭应有机联合起来,汇聚力量,推动相关技术实现可获得的便利性,支持残障学生无障碍学习。

加强对课程资源的通用设计,让课程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满足多类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UD)最初是一种工业设计理念,“在建筑、户外空间、产品和通信开发的设计阶段就考虑满足残障个体的需要……从最初设计时就考虑如何增强产品对残障个体的可用性的市政工程或商品,最后往往能够使每个人都获得更好的体验”。借鉴这一理念,教育领域衍生出通用学习设计理念(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UDL),其主张设计上尽可能多地考虑到不同个体,从一开始就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无须事后改进,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和可定制性来开展核心课程教学实践。借助数字媒介的“多用性和可转换性”以及“网络化”,我们可以通过超链接与其他内容相连,通过提供嵌入式的学习支持(比如词汇表或者背景知识概要),让学习者在不脱离任务的情况下继续学习。从教学伊始,就创设灵活且富有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满足多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些技术能让残障学生在学习中受益,也能帮助全体学生多通道获取信息、进行深度学习。

加强对残障学生家庭支持和家长培训指导,提高家长指导和辅助孩子学习及康复训练的能力。特殊教育取得成效,与家长的配合密不可分。对残障学生家庭的支持,需要考虑整体性原则和便捷性原则,以最恰當的方式进入残障学生家庭,让信息技术的达成变得更为便捷与轻松;同时,要加强对残障学生家长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其指导和辅助孩子学习及康复训练的能力。

保障教师在在线教学和指导中的参与度。除了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外,我们更应重视教师的作用,要在技术的使用和在线资源的选择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停课不停教”并不是把线上资源简单推送了之。尤其对于残障学生来说,熟悉的教师的声音、笑容、鼓励与指导,是别的教师或其他教学资源所不能替代的。特殊教育教师们最好能够亲自录制一定数量的教学视频或音频,提供给学生,与学生保持情感上的联结与互动,从而达成更佳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责任编辑:王梦茜

特殊学校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教育戏剧的相关研究为特殊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很大可能性。为此,笔者于2019年开始将语文教育戏剧作为本校特色校本课程进行教学研究,积极探寻语文教育戏剧对特殊学生(本文特指视障、听障、智障等残疾学生)的教育康复价值,深入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戏剧课程建构,有机融入教育戏剧康复育人新形态,在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形成本校特色文化。

一、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戏剧课程的建构

(一)融合型课程。融合型课程是日常语文课教学中融入教育戏剧的教学习式或戏剧元素,将教育戏剧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体验感和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是在每周语文课程总量中增设1-2节教育戏剧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运用教育剧场的模式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三)展示型课程。展示型课程采用教育戏剧实践中的表演艺术模式,开设教育戏剧剧场实践,以语文学科为载体,整合音乐(唱游)、舞蹈、美术等多学科,根据不同残疾类别、不同年级特殊学生排练教育戏剧节目,或采取各类特殊学生、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融合方式进行排练剧场节目,发展并促进表达性技能,全面提升特殊学生语言表演艺术素养。

二、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

(一)推行教育戏剧教学法,构建语文学科教学新样态

本课题研究采用“融合式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基于提高特殊学生语文素养,找准契合点,在日常语文课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教育戏剧教学法,将教育戏剧的教学习式或戏剧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如分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细节表演、教师入戏、画面定格、坐针毡、集体绘画等,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新样态。注重教育戏剧与语文学科融合作为一种促进特殊学生语言学习的方式,通过教育戏剧来促进特殊学生口语、听力、识字、学词、阅读、沟通与交往、写作等能力的训练,同时在运用教育戏剧习式或戏剧元素中,培养创造力、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二)设教育戏剧课程,构建语文综合性学习新课型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方面对学生提出“能参与语言活动(例如:讲故事、课本剧表演、诗歌诵朗等)”目标要求。本课题组依据培智学校一至九年级《生活语文》课程,每周开设校本教育戏剧综合性学习课程2节,面向班级全体学生,以课本为主要载体分年级段设计教育戏剧单元、教学内容及实施方式。例如,培智学校四年级第二学期教育戏剧校本课程,本课题组依据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四个单元教学内容,分别设计了《我们一起庆元宵》《乌龟和兔子》《幸福一家》《乌鸦喝水》四个教育戏剧单元主题。同时,根据教育戏剧情境的需要,生活语文教师与美术、唱游等教师合作,利用学科课程或课余时间教学生制作戏剧道具、选择音乐、布置剧场等,以增加教育戏剧剧场气氛,增强教育戏剧康复育人效果。

(二)成立教育戏剧社团,挖掘特殊学生语言艺术潜能

教育戏剧社团是语文教育戏剧教学实践的主阵地。本课题组在听障、视障、智障等各类特殊学生中吸收有戏剧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分类组建教育戏剧社团或融合社团,每周利用活动课或课余时间组织开展教育戏剧实践探索。

1.增强教育戏剧体验。让学生通过教育戏剧工作坊,欣赏电影,学习教育戏剧习式、表演技巧,创编戏剧等体验。如为剧社视障学员建设盲人电影院,定期组织学员听(看)电影,语文教师“口述电影”,丰富学员观剧体验,培养他们戏剧兴趣;聘请爱心教师定期指导视障学员排练“声音戏剧”,让视障学生学用声音替代看见,用耳朵感受教育戏剧的魅力。

2.开展“戏剧社团+”活动。如聋人语文教育戏剧社团与盲人朗诵社团合作,聋人通过手语、身体展现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盲人運用声音色彩提高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通过两类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合作演绎,给观众(听众)营造一种集合声音、手语与戏剧为一体的特殊艺术感受,使语言文字成为立体可观的、鲜活的、生动的形象。

3.参加特殊艺术展示。每年积极组织各类特殊学生创编教育戏剧剧本、排练教育戏剧节目,参加学校、省市艺术文化展示活动,激励学生充分展示语言康复成果、语言表演才能。近年,本课题组教育戏剧作品有20多个参加学校、省市级展示获好评。

(三)开展教育戏剧活动,增强特殊学生特校文化自觉

每学期,本课题组总是想方设法将语文学科实践活动或学校文化活动与教育戏剧活动直接、间接地结合起来。一是直接结合。如语文学科教研组开展听障学生“手语课本剧”、视障学生“声音戏剧”、智障学生“生活戏剧”、特殊幼儿园“绘本剧”等教育戏剧主题展示活动,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效果,增强特殊学生教育戏剧体验,“以戏育人”。二是间接结合。如“助残日”文化展示活动、“六一”节文艺联合会、特校融合艺术团文艺汇演、健康教育活动、感恩自强教育活动等等,课题组教师联合全校语文、艺术、美术、德育等课程教师创编教育戏剧作品参加展演。

(四)加强教育戏剧培训,培养一批特校教育戏剧师资

特殊教育教师积极推行教育戏剧教学法、参与教育戏剧课程教学对特殊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经过努力,本校涌现了一批热爱教育戏剧的特殊教育教师。2019年至今,洪婷、陈欢、曹阳等教师指导听障学生教育戏剧《找耳朵》参加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特殊教育学校艺术汇演获一等奖、湛江市第二届中学生校园心理剧大赛获一等奖,指导视障和智障学生表演的音乐剧《我们都一样》获优秀奖,听障、视障、智障和普通学生融合表演的教育戏剧《桂香囊》参加广东省暇之美协会主办的艺术汇演获优秀展演奖。

【本文系2019年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特殊学校语文‘教育戏剧’课程开发与研究”(2019ZJZD016)的教学成果】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特殊学校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蜂拥而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被广泛传播,并成为全球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主题。特殊教育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聋哑学生作为弱势群体中一个规模较大的群体,和其他正常的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生理缺陷,甚至要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因此,聋哑学生更应该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领域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聋哑类学校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极少。作者通过对河北、山西省内多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走访了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通过“跟班观察”的方式检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最后总结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翻转课堂;特殊教育;聋哑学校;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对教育模式、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已在全球开始盛行,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思想理念。

聋哑生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的听觉和语言器官的障碍,使他们在感知事物的途径上与普通学生有较大差异,并且他们的思维特点、认知方式等方面并未形成完善的系统结构。鉴于聋哑生的视觉补偿作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科目及教学内容,让多媒体技术服务于特教群体。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样化手段加大对聋哑生的感官视觉刺激,使接受教育者通过清晰、逼真的多媒体资源感受信息化教学,进而启动聋哑生大脑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达到更深更快理解的目的。

本文通过问卷分析探究了翻转课堂的普及情况,并通过具体实践情况归纳了聋哑学校应用翻转课堂的有利因素。笔者希望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丰富聋哑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科学地融入到我国聋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

二、特教学校聋哑生认知特殊性分析

聋哑学生由于听觉障碍而丧失语言能力,这给他们感知外界事物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创伤。导致他们只能单一地用眼睛摄取信息,因此,聋哑儿童常常会表现出缄默状态。其反应表现出迟滞或异常,其实聋哑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视觉在他们的认知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的观察力极其敏锐。

信息技术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同时也为特殊教育领域提供了发展机遇。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特殊教育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翻转课堂成为了目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恰到好处地运用于特教领域将会是一大突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发布调查报告《特殊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2006年又出版了培训教程《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们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针对特殊教育需要,立足于教育公平,要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

为了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山西和河北省内几家聋哑学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山西聋人学校、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邯郸市特殊教育学校等。问题的设置是根据老师们对于翻转课堂的了解程度、目前信息技术水平等多维度结合;聋哑学生的问卷是以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学习习惯、信息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因素来设计的。

主要调查对象包括: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语文、数学、英语这四个科目任课教师。并对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的高三信息技术教师及班主任进行了访谈,通过实际访谈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结合各个学科自身特点,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问卷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特殊学校的利用情况,为本次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本次调查计划发放问卷120份,实际回收问卷109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06份。下面笔者将逐一对本次调查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图1为任课教师所教科目是否适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由于从前期的数据中得知,部分任教时间较长的老师,接受新型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困难,例如: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微课程的制作等。从图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有43.4%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老师来说,一方面受到教学环境的限制,只能在课上实施翻转,达不到让学生课下观看视频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既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要关注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注重多维度结合。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否达到了教师们的期望值,结果如图2所示:

根据所调查的106份有效问卷的数据显示:仅有11.32%的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并且达到了预期设想;47.17%的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较好,还有少部分教师甚至觉得其效果非常差。这并不代表翻转课堂在特殊教育学校不可实施,只是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也表明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视频制作、答疑解惑等过程中要注意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否更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图3是对该问题的调查数据分析:

从图3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58.49%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有利于聋哑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观察到学生之间的沟通特别少,仅仅局限在课外活动中。

而在课堂上,只有老师问问题,学生才能和老师有交流讨论,学生缺乏主动交流互动的机会。但是通过课上翻转,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观看视频,这样当学生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先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而有13.21%的老师表示翻转课堂对学生沟通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也有极少数教师觉得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因素。存在这两种极端反应,不仅和教师授课方式存在联系,这也与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有密切关系。

由于各个学校师资条件不同,特教老师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普遍存在差异,对于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也有不同的理解,以下是老师们对于翻转课堂应用时的理解和优势体现。

本题型为多选题,从图4中的数据显示:很多教师对于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及其优点的理解是很贴切的,45.28%的特教老师认为学生观看的教学视频应该是短小精悍,并且42.45%的教师认为教学信息及内容要清晰明确地呈现给学生。约一半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的运用可以重新构建学生的学习流程,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传授型教学方式。通过翻转课堂,提高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近两年来,翻转课堂在普通中小学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经过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聋哑学生缺乏自主性。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以教师课上教过的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课下完成老师规定的作业,业余时间比较多。将翻转课堂运用到特殊教育教学中,可根据学科特点,将其恰当地融合。

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设计好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活、学习等实际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对自己有用,并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

特别是对于个别学困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操作能力、学习自主性都弱一些,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各类学生都加以激励,同时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应适当降低要求,在课堂上交流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促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2.有利于分层教学,使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单一的“一对多”教学模式,面对全体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要达到的高度也是统一要求的,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多极分化: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课堂上能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获取成功;而多数学生成绩处于中等,课上时间有限他们不能及时地向老师请教,导致一些学习问题一直存在;甚至一些学困生因长期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很难再坚持学习下去。

而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困生对于该小节知识点或者内容不清楚的地方,可利用课下时间观看视频,进行二次学习。同时,对于那些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倡导提前预习下一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如果有个别学生有特殊情况学业耽误,教师也可以将视频和任务单独发送给学生,这样被缺少的课程也可以及时补上,这种学习方法也体现了翻转课堂最本质的初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学生很少能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机械;而翻转课堂显著的特点是学习活动丰富、灵活化和个性化。课前,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的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确定问题,课堂上针对问题进行小组探讨,寻求解决策略、成果汇报、参与评价等活动。因此,翻转课堂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4.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促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模式的改革对每一个教师都会提出新的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颠倒了传统的教学结构的同时实施个性化教学,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除了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之外,还需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也提出较高要求。总之,在特殊教育领域顺利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鞭策教师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对聋哑生的教育教学研究是特教领域近一两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国内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翻转课堂应用的研究并不多。

本研究通过分析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翻转课堂应用情况,归纳总结了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了其教学效果,由于地域不同,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师水平差异,本研究分析情况难免存在不足。

总之,作为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应该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把聋哑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努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在聋哑类学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聋哑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0.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2-63.

[3]王昕,王毅.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听障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制约因素的调查报告[J].甘肃科技纵横,2012(6):149-151.

[4]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聋校教学文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2-15.

[5]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7-28.

[6]邓晓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应用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25-28.

(编辑:李晓萍)

特殊学校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当前的社会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对于聋人的教育而言,素质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在当前聋人学习的课程中,美术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美术教育的特点主要就是情感性以及形象性。美术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其教学方法运用得好坏也是直接影响到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残疾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都是极大,这主要就是因为美术课程能够提供给学生一种安全并且直接的表达方式,并且聋人学习美术不仅能够促进其成长,还能够对其今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本文主要针对特殊教育中聋人美育教育的意义以及作用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特殊教育 聋人美术教育 作用以及现状

在我国当前的美术教育中,残疾学生的美术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对于聋人学生而言,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那他们的沟通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并且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思维能力都是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更好的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加强对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我国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学的意义以及发展的趋势

(一)我国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由美术和教育组合而成,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是最为基础的,如果没有美术那美术教育也就不会存在[1]。美术教育主要就是按照教育的方式以及社会的需求和阶层,然后再以美术作为媒介来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艾斯纳将美术的价值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本质价值,而另一种就是工具价值。其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观以及对美的感受力,并且还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们的创造性的思维发展。

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却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以及创造,这也就产生了美术教育,以教育的方式将美术精神向人类进行传播。很久之前原始社会中的人类就已经在工具上使用一些图案了,而这也是人们对于美的一种向往,我们也可以将其认为是最早的美术传播。随着当前社会飞速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美术教育也就成为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特殊教育而言。

(二)我国聋人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国当前的特殊教育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的优点。在美术教育理念的支持下,聋人美术教育也是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并且总结出了其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职业教育化、公平化以及人性化。发展趋势如下图所示:

二、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作用

(一)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聋人也是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只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减少残疾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不足之处。在当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与教育也是其中主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聋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聋人和健全人之间的差距,这对于聋人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

1.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直观性

聋人学生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导致动手操作成为其日后最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而在语言以及文字的理解上,聋人学生相比较于健全的孩子而言也是比较弱,并且表达的能力也是一样。而美术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直观的学习,并且对于图形的理解以及应用也是能够完全通过手工以及眼睛来完成,聋人学生的特点以及美术的观赏性也决定了美术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地位[2]。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直观性教学在其中的每一个教学的环节中都有体现,这也是能够很好的激发聋人学生的创作以及学习的热情,进而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相比较于其他课程,美术教学的直观性这一特点也是成为大部分聋人学生喜欢美术课的理由,并且这也能够很好的树立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共同发展。

2.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功能性

美术教育功能性十分的广泛,而本文所讲的功能主要就是指针对聋人学生进行的一种直观的学习功能,一种是能够帮助聋人学生舒缓压力,另一种就是审美功能。当前很多的教师认为,美术给聋人学生带来的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审美,美术教育教会聋人学生发现美、理解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3]。对于美术教育而言,每一个学生在幼年的时候对于美都是会有一定的感觉,而这也是人们最初的一种审美能力的表现。然后后期通过美术教师的引导,学生对于色彩的造型、感受以及创作等,也是使得他们感受到美的存在,这也是能够有效的提升聋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对于聋人学生而言,他们并不缺乏对美感受的能力,而美术的直观性也能将美术教育审美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当前大多数的特殊学校中,美术学科的地位都是十分的重要,美术教学十分轻松,不同于外语、数学以及语文这些科目的枯燥泛味。并且很多的聋人学生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也是相对较为困难,而美术教学丰富多彩,大部分聋人学生也都能够接受。

(二)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对于聋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

1.帮助聋人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美味佳肴能够使人的口得到满足,人的眼睛也是如此,而这种满足感不仅可以向大自然寻求,同时还可以向美术方向寻求。美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世界,给我们视觉上以及精神上愉悦感。美术课程对于经验性要求很强,并且色彩感也是十分的强烈,它不像其他学科那么理性以及严谨[4]。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以及所闻将美术作品创作出来,这不仅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感受,并且还能展示出作者的情绪变化,这对于聋人学生而言也是极为重要。聋人学生由于身体上的障碍,难以直接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而进行美术创作却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点。

2.培养聋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范畴十分开放,但是也需要不断的去发展。学校不仅是技能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生产知识技能的地方,对于未来的学习更应该注重的还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的能力。而美术教育主要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是要求美术教学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美术技巧的学习,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是美术的灵魂,没有创新那美术也就仅仅停留在抄袭和模仿。对于聋人学生来讲,在美术的学习过程必须得具备这种创新力量,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中。

三、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社会中,聋人群体是相对弱势的,因为身体上的缺陷,导致其只能通过研究来进行学习。所以只有加强系统的学习才能缩小他们和正常人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的摆脱先天不足的問题。美术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并且也是正常人培养的关键所在。由于特殊教育自身的特点,聋人学生的美术教育在当前也是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学校环境落后、教学条件欠缺以及教学特征不明显等,甚至还有很多的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师都没有被利用或者是直接没有设置美术教室[6]。除此之外,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材也没有统一使用,使得美术教学没能按照国家特殊教育的标准来进行,这样也直接使得聋人学生的教育与社会脱节。聋人教师和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参加的社会活动以及专业的培训也就更加少,进而使得聋人学生可受益的地方也就很少。除此之外,特殊学校的聋人美术教学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就是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理念的落后,大部分特殊学校的美术教师都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而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临时担任。由于聋人学生的特殊性,美术教师还必须得学习手语。还有就是特殊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并且交通信息也是较为闭塞。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聋人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只能通过眼睛来观察和了解世界,而美术教育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元素来给予人们视觉享受。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变化多样的材料、大量的图片以及视频等,以此来给予聋人学生别样的视觉体验,提升他们美术学习的兴趣。特殊教育中的聋人美术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健健康稳定的发展,并且还能来进他们和正常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其今后的就业以及社会交往方面带来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梦婷.边远地区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作用及现状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2]Patricia,Mudgett,DeCaro等.中国聋人高等教育:现状、需求和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7,(08):12-17.

上一篇: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下一篇:学校网站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