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范文

2023-09-17

简单机械范文第1篇

段林艳(市级骨干教师)

《其他简单机械》是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五节,该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综合考察学生对该章各知识点的掌握。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

2、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并进一步熟悉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教学用具:

滑轮2个、细线、200克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米尺。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1、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举两个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实例。

我这样设计一方面了解了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在本节课中要用到这些知识,这样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

进行新课

1、引入: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漫画,说说漫画的意思。

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滑轮,所以在这儿我没有过多的导入,这样就为下面的学生探究节约了更多时间。另外让学生看漫画说意思,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学生带着“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样的兴趣开始学习本节内容。

2、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出示实验器材,提出问题:你能利用我手上的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吗?你怎样设计呢?

(1)学生在讨论后举手来讲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装,并把设计的方法画到黑板上。

以前在上这节课时都是我自己边做实验边进行讲解,告诉学生定、动滑轮的特点。这样虽然节约时间,但是学生由于没有亲身实践,对得出的结论不理解,应用起来就很困难。今年我在备课时想着为什么不能换种方法呢?在没有教师的讲解和演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摸索着来利用滑轮完成探究,这样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当时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争着到讲台上来做实验。我有意找了两个学习程度稍差的学生来做实验,当他们拉着自己设计的滑轮把钩码提起来时,同学们都禁不住为他们鼓掌。我也趁机表扬了他们,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学生把两种不同的连接方法设计完后,我启发学生对照着黑板上的方法来观察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总结。

(2)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定滑轮、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的示数,和钩码的重力进行对比。

学生在研究动滑轮时会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刚好是钩码重力的二分之一,这时我启发学生观察在提起钩码的同时把动滑轮也提了起来,从而为引入理想情况下拉力和实际情况下拉力为什么不同做了很好的铺垫。

(3)学生利用米尺来观察定、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钩码移动的距离和拉力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探究环节中学生容易顾此失彼,光顾看钩码移动或光看弹簧测力计移动,这时我让两个学生一起来做这个实验并且告诉学生让钩码从整刻度线时开始拉动,这样纪录方便、准确,缩短了实验所用时间。虽然这样的设计比以前的讲授式教学要多花不少时间,但是我觉的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究认识滑轮,理解它们的工作特点,即使多花点时间也是值得的。

3、认识滑轮组

提出问题:谁能把这两个滑轮组合起来再把钩码提起来呢?

要求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示,注意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在黑板上画出绕线方法。

提出问题:两次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拉动钩码的绳子段数不同。

提出问题:你能数出有几段绳子吊着钩码吗?

学生观察、讨论后进行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数绳子段数的方法是: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拉力并不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而是稍大于这个值。

4、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在黑板上画出段数分别是

2、

3、

4、5的滑轮组的绕法图,让学生数数是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学生观察四个不同的绕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得出关于绳子绕法的结论:奇动偶定。并且进一步总结出拉力移动距离和物体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因为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要利用这个规律来设计滑轮组并进行相应的计算,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自己直接把规律告诉学生,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今年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进行了改革。这样的话学生就能比较容易接受这些知识。

5、本节内容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再根据情况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想想议议和科学世界的内容,为下节课学习轮轴和斜面做好准备。

6、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什么样的滑轮、滑轮组。

同步训练中的基础巩固部分必做,综合拓展可以先选做。

教学反思:

简单机械范文第2篇

 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杠杆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等臂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费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滑轮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做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率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能概念: 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能 重力势能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势能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性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___ 机械能转化与守恒定律:  功能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额外功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机械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农业机械故障和维修是目前农业机械使用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然后针对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农业机械;故障;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朝着现代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的使用量在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趋势下,在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农业机械的使用面积较大,但是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使用时间相对较短,农民对机械的操作不当或者是机械本身的故障很容易导致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针对此次情况,一方面需要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机械故障依然是以预防为主。机械操作人员需要了解常见的预防措施,针对此问题,本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

1 常见故障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的运用也较为广泛,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农业机械的故障诊断和预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机械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化之间走向了机电一体化,同时也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进行发展[1]。例如,现代化的激光拖拉机,在配置上装有各种传感器及GPS定位系统,联合收割机、超声波测定树冠位置的对靶喷雾机、红外湿度检测自动灌溉系统、水果自动采摘机器人,这就要求在进行农业机械的诊断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将传统的方法和现代化的方法相结合。

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维修知识,在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针对常见的农业机械故障进行了如下分析。

1.1 损坏型故障

损坏型故障的常见原因是认为的不当导致的机械部分构建出现了断裂,生锈,变形或者是腐蚀等现象,其人是主要因素。

1.2 松脱性故障

这种故障指的是农机在使用中机械零件出现了松动或者是脱落的现象。

1.3 失调性故障

这种类型故障大多由机械长时间使用导致的,由于零件之间的间隙过大,零件之间相互干涉而导致的失调性故障[2]。

1.4 退化型故障

农机在长时间的过程中出现了老化、磨损等变形现象,从而出现了退化现象。

1.5 性能衰退或功能失效性故障

性能衰退或者是功能失效往往由于农机本身存在构件故障,从而出现了失效的现象。

1.6 堵塞与治漏型故障

在使用的过程中,农机机油出现了漏油以及其他部位出现漏水,漏气等现象。

2 预防和维修措施

2.1 保证零部件润滑良好

农业机械在使用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润滑工作,如果润滑工作不做好,零件之间的磨损程度会大大的增加,这样会增大机械故障发生的概率,因此在进行机械正式运行之前,对零件进行有效润滑,能够降低故障发生概率。

农业机械一般为体积较大的机械,机械构成有很多的零件构成,零件和零件之间按照机械原理进行组装,才能够保证机械的运行,对零件表面进行必要润滑,降低零件表面的摩擦力,避免农业机械由于摩擦力异常导致的故障[3]。另外,在零件的安装和更换工程中,需要保证零件制作工艺的先进性,这是保证机械设备稳定性的基础,技术人员在对机械零件定期进行润滑的过程,需要根据机械的实际情况进行润滑,针对不同的机械需要选择不同性能的润滑油,润滑油需要在有效期内进行使用,杜绝使用有品质问题的润滑油。

机械设备的润滑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技术人员定期的需要检查零件的磨损情况,从而针对机械设备的润滑工作是否需要进行做出判断。此外,需要对润滑油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润滑油如果出现变质现象,需要及时更换。另外,在对农业机械进行润滑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清洁,润滑油使用之前进行沉淀,另外,对农业机械重点部位进行保养,如机械轴承在使用满1 a后,需要取下来进行全面清洗,零件部分在完整的情况下,重新做一遍润滑工作,清洗的结果能够防止机械出现堵塞故障[4]。对农机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不仅能够降低故障的发生的概率,还能够保证机械在正常运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2 合理驾驶和操作农业机械

农机驾驶人员需要正确对农机进行驾驶,正确驾驶农机设备,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机械故障,另一方面,正确驾驶设备,能够尽早发展设备的问题。驾驶人员在驾驶农机之前,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前进行了解。机械在运行之前,需要对机械内的油舱是否充足进行检查,如果油舱不足,需要定期进行检查,认真对冷却液进行检查,去报冷却液和机油的温度达到符合要求的温度在进行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一定预热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跳过了这个步骤,机械就会出现超负荷的运作,从而对机械设备造成较大损伤。

2.3 农业机械故障的维修

农业机械的故障,做好预防工作,在机械发生故障之前,做好相应的处理,技术人员根据机械的使用情况,做出故障的判断,针对机械常用故障,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选择维修方法时,可以灵活进行选择。同时,农机零件需要到专卖店进行购买,如果维修难度较大,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维修人员可以选择找到供应商,防止由于农机故障,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在使用其他零件代替的过程中,更换下来的零件不能随意丢弃,可以送到维修厂进行专业维修,二次焊接完成以后再进行使用[5]。

2.4 网络化在线实时故障诊断

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发展,可建立相应网络化诊断技术,应用较为先进的网络化诊断对故障进行及时的判断,如果在诊断过程中出现异常,可寻求网络工作人员进行会诊,能够快速找到有效和可行方案。由于农业机械固有特点,一般农业机械的工作时间较为集中,传统的上门诊断在农业机械的故障诊断中已经无法满足先电话的需求,农业机械未来发展方向会朝着面向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化通讯技术的法相进行发展。

3 结语

针对我国地区的农机设备常见故障进行分析,针对故障产生的和预防措施进行了介绍,随着我国很多地区农机逐渐走向现代化和智能化,相应的农机生产更多依赖农业机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农机操作人员对农机设备的维护更为重要,特备是基层农机使用人员,需要积极学习农机知识,让科技成果能够真正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孙岐,云小俊,丁明理,等.农业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的预防、分析、检查及排除[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4(6).

[2]成多勇.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10).

[3]赵庆来.农业机械常见故障原因与维修[J].农民致富之友,2014(11).

[4]余斌朝.谈发动机缸体的几种常见故障预防及排除方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3).

[5]吴林凤.农业机械的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简单机械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对数控车工实训教学展开讨论,总结了做好数控车工实训教学必须注意的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数控车工 实训教学 体会

技工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数控设备机械加工工作,该如何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以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明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1.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中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这类人才能运用数控技术,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机械零件加工,并能根据说明书完成数控机床的定期及不定期维护保养,发现并排除由数控程序引起的数控机床的一般故障。

二、以国家部颁教学大纲为依据,制订数控课程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大纲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基础理论课设置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专业课要与实训课有机结合,教学中的课题设计要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特点,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计划。

三、根据教学计划选择适合的教材

首先,教材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在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联系培养目标,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摈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的训练。其次,教材要能反映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尽可能多地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的国家技术标准。再次,教材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便于学生的自学和老师的讲解。

四、建设优质的校内和校外数控实训教学基地

校内数控实训基地的设备要多样化,实训、生产、管理过程要与企业场景相似,便于学生学习技术,并将学习过程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为将来进入企业积累工作经验。校外数控实训基地可以作为学生进入企业前的实训演练场所,也可作为学校培训“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基地。对技工学校来说,校外数控实训基地必不可少。

五、要有能胜任数控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教师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训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具有生产、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企业需求,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知识和操作技能,与学生一起,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六、要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在新生刚入校时,可利用他们对新环境、新专业、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好奇心,做好宣传,介绍数控技术的重要性、优越性,突出数控技术的优点,展示数控加工产品全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于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2.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文明生产

安全操作保证实训设备的完好,保证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文明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控车工操作技术工人,就必须养成安全操作和文明生产的习惯,才能保证人身的安全、设备的完好和产品的质量。

3.重视普通车床的实训操作

普通车床的实训操作是学习先进数控制造技术的基础。通过普通车床的操作,学生可掌握车床的结构、性能、维护保养、加工特点、加工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合理的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等基础知识,为之后学习数控车床打下牢固的基础。

4.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笔者在数控车工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数控模拟仿真—数控车工加工这样的一种循序渐进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计划绘出实训练习图,让学生们分析和解决机床选择、毛坯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选择、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编制等问题,然后编制出合理的数控加工程序。将学生编制出的数控加工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仿真,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每一位学生在熟练掌握数控模拟仿真后再进入数控车工实训车间实训。

5.解决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以FANUC 0i MATE-D编程为例。首先是多重复合循环的G71和G73指令的应用。应用G71指令有类型Ⅰ和类型Ⅱ两类。应用类型Ⅰ时,Z轴、X轴方向上必须都是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精车形状中有槽孔时,务必使用类型Ⅱ,应用类型Ⅱ时编程格式必须如下,否则使用G73指令时程序不会运行。

G71U(△d)R(e);

G71P(ns)Q(nf)……;

N(ns)GOO(G01)X(U) Z(W) ;(指定构成平面的两个轴)

……;

N(nf)……;

G73指令在应用时G73指令描述的精加工走刀路径应封闭。程序格式如下:

N30 G00 X100. Z2;

N40 G73 U26. W0 R13;

N50 G73 P60 Q120. U0.5 W0 F0.2;

N60 G00 X Z ;

… …

N120 G00 X100. Z2;

其次是螺纹切削循环指令G92和G76的应用。G92指令可以分多次进刀完成一个螺纹的加工,车削螺纹时可以任意改变背吃刀量,加工简便。G76指令通过多次螺纹粗车、螺纹精车完成规定牙高的螺纹加工,其为单刀刃螺纹加工,吃刀量逐渐减少,有利于保护刀具和提高螺纹加工精度。G92指令主要用于车削螺距小于3㎜、精度要求不太高的螺纹,G76指令主要用于加工螺距较大、精度要求高的螺纹。

第三,重点讲解子程序和宏程序的程序编写方法、调用格式。

通过以上重点、难点的解决,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6.数控车工实训操作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数控实训操作与现代企业的实际生产有一定距离,学校可联系企业,让学生在学习后期全部进行产品零件的加工或直接去企业实习,以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

7.做好学生实训期间的考核工作

考核以模块为基本单元,对学生在本模块中的表现进行打分。比如对加工工艺的制定、数控程序的编写、数控设备的操作、数控零件的加工等分项打分,再综合考评。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今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技工学校数控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张智敏.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技工学校)

简单机械范文第5篇

摘  要:如今是科学技术时代,各行各业都逐渐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相关技术也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但目前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部分问题。如今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将会探讨我国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目前的发展情况。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对出现的困难也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  机械行业  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  技术

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行业目前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该文将对我国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并且分别对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自身存在的特点进行探讨,也对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希望能帮助相关行业的人有所启发。

1  目前我国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发展情况

1.1 我国机械设计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重工行业相对于欧美的发达国家而言,是起步比较晚且技术比较落后。我国的机械设计思想是比较传统且思维较为浅薄,设计思想容易受到限制,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机械的手工设计方面。除此之外,我国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内部之间并不够协调,产品设计时间比较久,这就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生产效率无法提升。近年来,我国机械设计技术是有了明显进步,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弊端,为此也更需要我国在机械设计方面努力提升,不断提高机械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2 我国机械制造的发展情况

无论是机械制造还是机械设计,传统的方式上两者都有着相似性,两者传统模式都是采用手工制造方式作为主要的制作方法,然而手工制造存在许多的弊端,例如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人工、材料以及时间成本,手工制作还会出现不符合标准或者误差的情况,导致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现代机械制造大部分都已经采用机械化形式制造产品了,不但能有手工制造的优点,还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控制标准,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因此避免了手工制作所带来的问题,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促进的作用。

2  机械设计技术

2.1 机械设计的设计技术

机械设计对机械设计以及机械制造的内容、进度等都有着关键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机械设计会影响到机械再设计以及再制造的发展。因此,现代机械设计可以将原本单一的设计内容多元化,从而给机械制造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也让机械设计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前景。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前就需要对机械的设计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工作,需要对机械设计的计划、流程都要做到具有合理性且有效、高效进行。

2.2 现代机械设计的主要设计技术内容

现代机械设计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比较繁琐,且比传统机械设计相比具有很高的难度与要求,所以为了可以确保在进行每一个步骤的时候都可以正确无误地进行是机械设计的重点内容。机械设计中的核对与计算设计图纸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在进行核对与分析总图时,需要严格细致地检查每一项工作的流程有没有错误与遗漏。如果在审核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时出现漏洞了,就需要立马停止设计,重新继续检查,直到能把机械设计的损失降到最低为止。

3  现代机械制造的技术分析

3.1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特质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对比过往的手工制造方式,现代机械制造是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的制造技术。近年来,我国都在努力提升机械制造水平,在机械制造技术上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如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创新科技,把现代科技逐渐引入到传统制造技术中,让传统的制造技术转变成机械制造技术,从而提高整个机械制造业的水平。此外,在管理机械制作方面也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让现代机械制造能够有着信息化、现代化等特点。

3.2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式主要会以现代化方式从而让设计与工艺结合一体进行发展。如今采用机械制造方式,能够更加合理地控制材料的使用,以及流程的方式,应用先进的技术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现代机械制造技术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理念,让技术具有绿色化,并且需要从可再生能源以及可循环利用资源方面进行着手,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在提升制作技术时坚持绿色作业。最后,现代机械制造过程中,企业可以多应用虚拟化的仿真技术,可以让机械产品在虚拟化的仿真技术下有着更加全面的发展认知。这样,不但可以让企业增强资源与能源重复利用的意识,还能进一步促进机械开发的速度。

4  我国常用的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技术

4.1 现代化数控加工技术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不断壮大、发展。如今科学技术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市场上对于机械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机械制造行业在机械制造设备方面的应用就要满足各行各業的发展需求,因此就需要保证机械设备在制造的时候,采用数控技术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并且减少生产成本。数控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利用数字电脑操控,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数控技术的操作以及执行大多数时候都是应用数字电脑操控总台所控制,在操控总台中需要把设备在生产时,所需要应用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然后这种方式让数控中的数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实现自动化的生产。在现代机械制造行业当中,通常应用数控技术是用来制作精度比较高,或者是零件结构相对复杂的设备当中。

4.2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这几年,我国航天事业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在航天领域发展过程中对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要求都相当严格,然而机械制造行业的要求是十分精细的,因此精密与超精密技术的应用是机械制造行业常用的加工技术。目前超精密加工技术通常在实际设备生产过程中,已经有着相当成熟的技术水平,可以将避免误差的出现。在使用超精密技术时,已经采用了纳米化技术对设备进行处理。这种技术的应用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机械行业要想在目前形势下开始往国际化方向进行发展,就要增强对精密技术的研发工作,只有精密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稳定发展,才可以使得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能在国际上获得竞争优势。对于超精密技术,大多数时候都是应用在加工比较细小的零件上,如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芯片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是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然而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与人们的生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因此我国需要对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重视,要认真对待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另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让机械制造行业能够稳定的发展下去,也让我国该行业的整体水平都能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宋,陈琪.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相关技术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7(17):124-125.

[2] 韦祚军.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相关技术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8):68-69.

[3] 赵生虎.现代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相关技术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422(8):170-171.

上一篇:机械模型下一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