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论文范文

2023-03-25

科学课论文范文第1篇

王志新(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些从事探索自然规律并以此为职业的科学家。这个群体不是完全自我封闭的,但是有一些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基本的判断都是在科学共同体内完成的。一般情况下,科研论文要在国内外公开杂志上发表。现在,我们强调国外多一些,原因是中国的科学相对西方的科学而言差距很大,无论从科学家群体来说、从数量来说、从质量来说,差距都很大。另外,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国际上一些很好的主流杂志,都是在世界范围内聘请审稿人。杂志的名声是根据杂志发表的好论文而建立起来的。当然论文发表了也不一定对,即使很好的杂志,如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也有错的,也有假的。但是,因为是公开发表,所以可以质疑,可以反驳,杂志也可以回应,这样经过多个来回,错误可以得到纠正。所以我们强调,第一,文章要在公开杂志上发表,要经过比较严格的评审;第二,要经得起别人的质疑;第三,文章即使发表在好的杂志上也不是最终的定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科学共同体内,一个新的科研成果可能一时得不到认可,但不会永远得不到认可。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也是很标新立异的,但是最终它还是能发表。我认为科学界内部,科学和“伪科学”这样的争论基本上不存在。一个成果不被认可,一个结论错了,论文不予发表也就是了,很少提“伪”。之所以会有这个争论,跟新闻界有很大的联系。新闻界可以报道一些科学事件,但是重大的科学结论基本上要经过科学共同体比较严格的评审、在比较过硬的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后,才应该报道。否则,仅仅通过一些小道消息或研究者自己所说,会给民众一个误导,包括某些掌握资源分配的人也可能被误导。像水变油事件,就是在分配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媒体炒作产生了误导。

所以,关于伪科学,如果大家都通过正常的程序,如果没有媒体的炒作,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但是,如果其中还涉及到个人利益、商业利益,并且通过媒体炒作,那么科学共同体就有责任、有义务出来说话,指出它不是真的。

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关于科学最大的分野不是科学和伪科学,而是科学和非科学、科学和反科学之间的分立。对于科学是什么,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弄清楚什么是非科学,跟非科学一比较就知道什么是科学。

为什么科学和非科学这个本来非常清楚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却成了争论的问题?这主要是现实中的两个问题引起的。一个是伪科学的问题。伪科学本身不是科学,但自己声称是科学,而且常常通过非共同体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是科学。另外,非科学的东西同样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和影响。但是在中国的特殊的语境下,科学通常代表着正确,代表着有价值,如果不是科学,仿佛就是不正确的、无价值的,所以就要争取得到科学的认可。这是一个语境问题。媒体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而且大家都愿意看,其实就是这个特殊语境的社会背景问题。

另外一个是国外前沿的反科学思潮。反科学是针对科学主义的,但是,在我国反科学显然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反科学思潮认为,科学和技术有异化的倾向,其实这是哲学研究和社会批判当中很正常的事情。在我们这里问题就显得很严重,因为我们现在的科学还不是很发达。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反科学,就会被看成是与主流的要求背道而驰。反科学之所以现在不能讲,我想也是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的问题。其实,伪科学和反科学都是可以研究的,但是伪科学应当有一个确定的含义,研究反科学是要了解它究竟是为什么批判科学和技术,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

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民间科学的数量和科研成果多年来迅速增长已成为重要的社会事实,而学术界似乎无视这种情况,更未见相应的政策。主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上的非共识重大原创新科技成果又常被打成“伪科学”,如三大伪科学冤案、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刘子华八卦宇宙论、李世辉典型信息法、多种非经典重大天灾预测法等均被打成“伪科学”;进而又把阴阳五行、汉字优越论、中医等中华文化也打成“伪科学”。这不得不引发人们对“科学”、“伪科学”问题的深刻关注。因此,尽快明确科学定义,拿出切实有效的科学纲领有助于打破混乱局面,已成当务之急。

以现行的科学方法和现有的科学成果评判“科学”和“伪科学”,其权威性是值得怀疑的。已有的科学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然要尊重、要学习,并且在科研活动中应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不要迷信,已有的科学成果并非绝对正确,即使已被公认的重大理论也可能被推翻或进行重大修改。前者如地心说、燃素说;后者如牛顿力学发展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达尔文量变进化论发展到包括生物大绝灭大爆发的进化论。由此可见,在(尽快)判断挑战性、重大原创科学思想、成果是不是科学时,科学方法、科学成果这两方面似乎都缺乏权威性。

只有坚持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才能真正的尊重自然、探求自然规律。我们认为,科学标准应是以科学精神为纲,正确应用科学方法,辩证地对待已有的科学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现阶段中国学术界面临的混乱局面,以加快科学未来发展的脚步。坚持科学精神也将对中国科普政策、民间科学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李醒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我们现在的讨论,概念很混乱,什么叫科学、什么叫科学主义、什么叫反科学、什么是伪科学,根本就搞不清楚。所以我觉得概念问题要澄清。

什么是科学?和空间、时间、社会、人这些概念一样,科学属于大概念。大概念是比较难下定义的,而且下一个定义往往很难得到共识。但是科学的内涵还是基本清楚的,而且是公认的。第一,它是一种知识体系,第二,它是一种研究活动,第三,它是一种社会建制。它的外延,虽然有分歧,但是,大体上也能取得共识,科学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当然也包括一部分社会科学,也可能包括人文学科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人文学科不叫人文科学,它是非科学,非科学并不见得就没有意义,并不见得比科学不重要,有人说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不是科学家,而是孔子、佛

陀、耶稣、甘地这些人物,我觉得讲得很明智。

什么是伪科学?本身不是科学,而是非科学,但是还要冒充科学,而且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和危害,这才叫伪科学。如果只是自娱自乐,未给社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那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要使用纳税人的钱,或者在社会上造成思想混乱,那么这种东西就得反对。

什么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中性意义的,另一种是贬义的。中性的科学主义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整体的一般看法;贬义的科学主义其实也有两种,一种是科学方法万能论,比如说实证方法、理性方法、真理方法可以无条件地适用于一切学科;第二个就是科学万能论,因为现在的科学很发达,所以就有些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包括社会问题、人生问题都能解决。当然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对解决这些问题还是有帮助的,帮助可能有大有小,有些问题可能没办法干预,但是认为科学是可以包揽一切的,那肯定是错误的。

还有反科学的问题。反科学和反科学主义不一样,反科学主义是针对科学主义的,是反对科学方法万能论和科学万能论的,这样的反科学主义是对的。而反科学是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对,而且反对科学的核心价值,如实证主义、理性主义这些东西,所以应当把反科学和反科学主义区别开来。反科学有自己的群众运动,它是一个社会运动或者是一种社会思潮,但是当它一旦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时候,就构成了“反科学一主义”。

刘兵(清华大学教授):

关于民间科学这个事情,这里面争论的其实是科学观甚至是人生方面的问题。民间科学这个问题特别复杂,包括对民间科学的研究者、评论者甚至民间科学自身,其实都是有意无意受到了没有想到的背后的一些东西的影响。

为什么叫民间科学?有人认为,民间科学完全可以自娱自乐,为什么要打着科学的旗号一定要进入主流科学共同体里头?这里面其实有很多远远超出这个事件本身的背后的原因,诸如我们对于科学代表正确的强调,对于现在的主流科学成为资源的掌握者以及形成相应的这种体制等,由于其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导致民间科学必须要找到那个承认。那么,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人强调一种所谓多元的、宽容的科学观,当然这是泛泛而谈,不过有一个不能有害于社会的前提,很多人把这个有害于社会归之于伪科学,但在本质上这首先不是一个伪科学的问题。危害社会是一个法律的问题,不用科学名义来欺骗的也有很多,现实经济诈骗也有很多,有经济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来解决。所以,在这样一种观念下,如果我们消解了背后的一元的、唯一占有真理的、唯一代表正确的观念和方法,那么实际上这些问题就都消解了。在政治体制上我们还有一国两制呢,如果我们不把它视为一个权宜的策略,而视为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的话,甚至很针锋相对的东西都同样能够并存和多元,那么我们在科学上为什么就不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在一个宽泛的文化里,我觉得这些争论本来是可以消解的,可以多元共存的。也就是说,这样一种标准恰恰才是我们说的和谐,才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理想。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代表各种利益的各方都可以有自己利益的一种表达,大家可以竞争。如《科普法》,大家争论可操作与否,其实都是表面的问题,实际上是把一方为主的利益推广到了整个社会,本质上背后是一种一元的观念的指导,至于可不可操作其实只是一个在法律意义上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把一方的标准加到整个社会群体,变成一种普适的要求,就跟多元出现了冲突。因此,我呼吁倡导一个多元的宽容的科学观,以此消解对我们现实不利的一些争论,造成一种更和谐的社会状态。

刘华杰(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的伪科学问题很复杂,我在《中国类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只给出了伪科学的元定义。鉴于有人误读我的定义,现在我再次重复一下我在第132页给出的定义为:“定义A:把非科学的东西说成是科学,则此种声称是伪科学。”书中接着说:“注意,这个元定义并没有直接描述伪科学的实质内容,但阐明了一种规则。”提请注意的是,我的定义中,后半句的主词是“声称”,而不是“东西”。

举一例,假如你们看这一只喝水的普通杯子(用M代表,M是非科学),此时我声称(用c代表):“瞧一瞧,看一看,这是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按我的定义,我的主张C是伪科学,此元定义并不说M是不是伪科学。而有的人在此语境中恰好认为M是伪科学,这当然是不得要领的。

现在宋正海先生关注的是从《科普法》中剔除“伪科学”字样的问题,这本身并不要求在汉语中废除“伪科学”一词,甚至也不要求人们不可以反对伪科学。我重申,现在我仍然反对伪科学。过去我的一些做法欠妥,应当道歉,这只是就具体做法而言。我反对伪科学这一总的态度没有变,也不能变。

《科普法》中是否写入“伪科学”字样,当初立法时,就有不同意见。《科普法》的问题很多,“伪科学”字样问题只是其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要说的是,这部法律应当重写,并且应当改名为《科学传播法》。原有的《科普法》过分强调了某个部门的利益(如第12条),该写的许多内容没有写进去,不该写的套话却写了不少。

王淇(中国政法大学博士):

时下,科学家们就“伪科学”争论不休,《科普法》一时也成为争论的焦点。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需要法律来规范吗?

首先,科学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而法律是对公正的永恒诉求。可以认为,在涉及权利保障的情形下,法律的存在才既有必要性,又有正当性。关键在于,这部法律需要保护的权利何在?

该法规定“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公民作为权利主体,根据《宪法》第3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当然可以参加科普活动,也可以不参加科普活动,从权利的本质来讲,的确具备了权利行使的自主性,但是,权利本身所要求指向的利益何在?显然,它不过只是公民的自由,而无法上升到权利的层面。相反,《科普法》里很多国家积极能动的身影,在揭示了这一立法理念:科普不仅是一种公益事业,接受科普也是公民的义不容辞的义务,大家都要积极配合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宏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的工作。如此一来,一方面,纸面上的权利主体直接面临着客体化的危险,另一方面,科普这项事业的各级推动人,因为法律的授权取得了管理的权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毫不夸张地说,权利一旦萎缩,或者,权力一旦异化,都将与《科普法》立法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次,作为争论焦点的该法第8条规定: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科普为名从事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这一被科学家的不同阵营用来互相攻击的法条,从立法技术上来看,是不折不扣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条文。所谓合“法”,是指它从形式上看,勉强能算符合法律

的“行为模式一法律后果”的规范要求,而所谓非“法”,是说它从实质上,违反了法律规范的精神。

一方面,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科学发展的规律,都告诉我们科学的认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不是全知全能的,因此,极有可能在科学和伪科学的角力中,错失了科学,拥戴了伪科学。那么,法律在权衡科学的进步和科学话语权的归属时,基于利益衡量的思路,应当竭尽全力优先考虑前者,而不是以法律的形式,将潜在的压制合法化。另一方面,科学还是伪科学,科学家尚无定论,法律又如何做出裁断?况且,真正的法官,是时间的检验,最终,由历史事实来说话,确认所谓的科学是真还是伪。法律是用来确定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旦超越这个界限,法将不法。另外,该法第30条这样规定:以科普为名进行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骗取财物,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看出,“伪科学”在第8条出现之后,就再没有下文,万一有人从事“伪科学”的活动,能否按照第30条处罚?也就是说,可否将以科普为名进行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等同于“伪科学”?恐怕也不能这么简单处理。

最后,从该法的结构和行文来看,管理法的特色十分鲜明。对《科普法》来说,最重要的目的应当是无论国家和社会是否提供各种科普活动,民众都能随时随地地获得他们需要了解的科技知识,而最大的遗憾就在于,除了规定“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之外,再也没有公民可以主张的权利了,国家和社会的组织管理也好,社会责任也好,保障措施也好,都有一厢情愿之嫌,而公民究竟怎么看待科普,想以什么方式接近赛先生,国家反而在所不问了。

蒋劲松(清华大学副教授):

在特定条件下,科学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伪科学也可能会有正面价值。例如,黄维当年在狱中从事永动机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这项伪科学研究产生了非常良好的统战效果,对社会很有利。这是伪科学在科学之外具有正面价值的典型例证。

伪科学活动也能产生正面的科学价值。科学哲学家已经证明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准则。这不是科学哲学家无能,而是对于所提议的任何一个普遍准则,科学哲学家都能成功地找到反例。伪科学活动虽然不符合科学活动的一般研究规则,而且往往达不到其预定的目标,却常常能产生一些具有科学意义的结果。李约瑟先生的研究工作表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成就,都是那些一心要炼出仙丹的道士们所做的成果。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炼丹是伪科学活动,但不能否认其对化学的正面价值。

作为知识体系的伪科学可能会有科学价值。某个理论在科学上不能成立,没有足够的依据,如果把它当作是科学理论,那就是伪科学,但它在科学上仍然会有其意义。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里有一个经典案例,就是康德的星云假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得突破的重要基石。它从来没有被科学家普遍接受,严格推敲起来是站不住脚的,其思路跟现在许多伪科学理论的思路差不多。但是,它对于后世自然观的突破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比很多实实在在的科学成就带来的影响更大。

作为社会建制的伪科学可能会有科学价值。现实中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有缺陷的,科学共同体得出的集体结论不一定是科学的,因为很多外部因素干扰着科学共同体。《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就描述了医学共同体由于受到大型医药公司非常深重的影响和控制,那些以科学名义发布的医学和营养学结论往往是不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共同体之外的观点往往反而是正确的。如果把这些观点称之为科学,我们可以说这是社会建制角度上的伪科学,虽然它可能是真理。所以,在科学共同体已经受到制度性的外在力量干扰的情况下,外部力量对科学共同体的干预可能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传统的科学社会学认为科学不应该受到特定价值观念的影响,否则就是伪科学。著名科学哲学家桑德拉·哈丁的“立场认识论”认为,这种备受推崇的中立性,可能正是实现客观性最大化的障碍。在科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宗教偏见、民族情绪、性别意识、阶级观念等非普世主义价值可能促进科学发展。这方面案例很多,如毕达哥拉斯的宗教观念之于数学研究,太阳崇拜之于哥白尼日心说,阶级意识之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之于生命科学等等。总之,由于科学自身的有限性,在特定情况下,伪科学可能带来正面的影响。

罗嘉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科学与非科学分界的标准是越来越相对化了。托勒密学说属于科学早已不成问题,玻尔一度提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假说,同样被看成是正常的科学活动。近年来的“科学大战”中,占星术的“伪科学”帽子是否要摘去还成为了问题。当然,约束条件还是有的,这就是科学共同体的存在及其裁定。尽管随着科学革命的到来(范式的更替),科学与非科学的界线会被彻底打乱。

蒯因和库恩以来,知识论科学哲学的整体论转折提出了科学形态的多元化问题。当前有一些学者认为:来源于古希腊的直至20世纪的西方科学,只是第一次科学革命,其特征是还原论的科学思想和公理化的方法。而正在到来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中,东方的整体论和实用化科学方法将成为最有利的工具。吴文俊院士还用“数学机械化证明”的成果和中国传统数学“寓理于算,不证自明”的特点来论证这种可能性。这种看法不仅肯定了科学形态的多元化及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也要求我们深化对科学的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就是有效的知行体系。

这样,我们就完全不能赞同把中医(包括其理论基础阴阳五行说)视作“伪科学”,进而断言“中国传统文化有90%是糟粕”的论调。1984年,李约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讲演,有学者问他对阴阳五行怎么看,李约瑟说:这也是一种“范式”。他不仅对阴阳五行在中国古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还指出“中国人的思想在这里独特地避开实体而抓住了关系”。德国汉学家波克特认为阴阳五行是一种约定标准。这意味着可以将阴阳五行关系网络看作一个形式化系统。他不久前发文章认为“中医是成熟的科学,不是经验医学,更不是伪科学”。著名哲学家葛瑞汉等人强调阴阳五行是一种关联性的思维,是分析理性所达不到的。近年来国内有些学者尝试用非实体主义的关系实在论、关系本体论来阐释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沿着这条思路下来的。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有关科学、伪科学、非科学、反科学等问题的争论,迫使我们回答究竟什么是科学?我想提出的参考答案是,科学(以下所论及的科学均指自然科学)的首要内涵可能不仅仅是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而应将其拓展为人类有限的知行体系。

近30年来,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提供的分析、批判和描述表明,科学活动的本质并非如

自然之镜一般被动地反映现实呈现的世界,而是在仪器与工具(包括计算工具)所允许的水平上介入自然——由此所获得的理论假说与其说是表征客观的真理,不如说是人类操控世界的脚手架。因此,科学不单是理论性的,技术性也是自然科学不可分割的本质特征,尤其是自培根以来的现代科学应该视为技术化科学。正是基于这一视角,科学的实际目标不是(实际上可能是不必要)将理论知识上升到真理,而是在探究和建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将猜测性的规律(因果链)转化为行动的规则,科学活动从来就不必然地归结为追求正确无误的真理,而可界定为对操控世界的可能性的寻求,即我们可以将自然科学视为人类的有限知行体系。

面对潜科学、不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之类的指斥,任何被认为或自诩为科学的知行体系都有辩护的权利和接受质疑的义务。谈到质疑,必须注意的是,一方面,任何人类的有限知行体系原则上是可错的,但是像现代科学这样的知行体系,已经建立起了复杂而庞大的知识网路、行动网络乃至信念网络,因而具有极大自我调节能力,要想从根本上动摇其理论根基,或者从外围引入根本性的创新,绝非易事,这可能是民间科学不太容易认识到或不太愿意承认的;另一方面,传统的知行体系也不可回避批判性的质疑,李约瑟在肯定阴阳五行思想甚至谅解沈括因为受其制约而错失发现置换反应的同时,也曾经尖锐地指出:“像五行论这种以一概全型的理论,由于长期被人毫无批评地接受,结果使这些化学现象,迟迟不能获得正确的解释,这种情形究竟到了怎样的一个程度,那才是我们所要追究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就难为那些理论洗脱了。”出现此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在于对观念性的理论的神圣化,结果导致了以鲜活的现象比附具有无限解释力的理论,而不是从行动的效果反观知识的有限性并寻求更佳的可实现性。这种刻舟求剑、削足适履的做法所导致的思想惰性无疑是值得反省的。

赵南元(清华大学教授):

关于伪科学的问题,现在构成一种争论,实际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伪科学这个提法不应该写在法律上,没有可执行性,法律不能判断科学;法律确实不能判断科学,但是法律可以提倡科学,并不负判断责任。例如我们的宪法支持科学艺术,宪法不负责判断谁是科学、谁是艺术,但是可以原则上支持科学。《科普法》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延续了宪法的做法,它支持了科学的一个方面,就是批判伪科学或者说是反对伪科学。

有人说伪科学就是那些弄虚作假的所谓的科学不端行为。我觉得,这里有一点首先要弄清楚,伪科学不是科学界内部的事情,它是一个科学界外部的事情,而科学不端行为是科学界内部的事情,无论是抄袭剽窃、伪造数据,这些都跟伪科学没关系。

反对伪科学会不会打倒传统文化?这个说法也毫无根据。因为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伪科学是伪科学,如果非把传统文化混进来说成是科学,那科学有权声明它不是,这里面不存在打倒的问题。所以,传统文化有传统文化的地位,但是它不是科学就不是科学。

反对伪科学会不会妨碍创新?我想这个创新指的是科学的创新,艺术创新不包括在内。那么,反对伪科学会不会妨碍科学的创新呢?也不存在这个问题。科学创新只有放到科学内部才是创新,在科学的外部自称是科学,对于科学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

肖显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些人持有科学主义观念,在他们的心目中,科学成了一个正确的代名词,成了一个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力量、权威和真理的存在,成了合法、合理、正确、有用、可行等的代名词。而现在,如果以科学主义的态度去反伪科学,不可避免地会强化科学主义的社会观念,导致更多的人把科学当成人类知识的唯一典范,当成获取幸福的唯一工具,当成真理和正确的化身,如此会反过来促使一些人把本不是科学的当成科学以获取利益,从而导致伪科学以新的形式和更广泛的方式出现。这虽然能够反掉一些伪科学,但却在另一种意义上强化了伪科学产生的社会思想基础——科学主义,反过来又促使伪科学的产生及泛滥,这样是不能真正有效地从根基上反伪科学的。

由于科学主义是产生伪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反伪科学,首要的就是要反科学主义,在获得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走下神坛,还科学以本来面目,把科学的还给科学,使人们对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使科学及科学文化不再成为我们社会的真理的化身、所有认识和行动的标准及指南,这样,伪科学才会减少或削弱。同时,也才能使人文走上正坛,提升非科学如人文社会科学等的价值,还非科学以本来面目,把非科学的还给非科学,非科学也就没有必要凭借科学的名义获得其合法性和权威,如此,人们也就少了一份伪造科学或者假冒科学的动力,伪科学也就会减少。如果不反科学主义,任由科学主义观念在中国盛行,那么中国的伪科学将会越来越多。

刘序盾(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文化委员会主任):

一段时间来关于“伪科学”的争论不断,而且不仅是在圈子里还在社会媒体上都展开了辩论。我以为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起码不像过去那样不公开对阵,而是相互阴着报材料,总希冀着得到上方“圣裁”,然后挟着政治权力的威势一举攻克对方。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耳朵识字起就关注这个领域,各个大案和事件都亲身经历,对于今天的进步感慨颇多。兴奋之余,也发两点感想。

首先,科学研究要与政治问题相区别。不可凭藉行政的力量和政治权威的力量,来指认何为科学,何为“伪科学”。关于科学的真伪之争原本并不存在所谓的主流地位。比如上世纪80年代对于特异功能和气功的真伪之争,就几乎没有正反方政治地位的差异,起码是不突出。直到90年代揭露“水变油”骗局时还十分谨小慎微,生怕惹出政治问题来。不像后来想像的那样什么打假英雄以主流自居一付正气凛然的样子。反伪人士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处于非主流,承受了相当程度的社会压力的,某些时候比较起来甚至是处于弱势,很有些反潮流的样子。

反对伪科学的群体什么时候趋向主流了呢?应该是在反法轮功的时候,这时的地位才产生了变化。

科学界的争论是很正常的事情,哪一方都曾经有过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来自政治权威压抑的经历和体验,因此避免争论中的政治化倾向和反对政治权威介入争论,应该成为大家共同恪守的规则。

再有,科学研究与法律的关系。科学就是对于人类未知领域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于人类自认为已知的某些领域的继续探索。而探索是不应该设置禁区的。记得当年揭露某人以推广“水变油”技术构成危害社会的经济诈骗行为的报道刊登出后,沈鸿院士曾写了个条幅给我,“大胆探索,谨慎推广”。这八个字道出了科学研究的真谛。科学研究要鼓励创造和创新,这里没有禁区也不应该预设,凡是公民都有思想和探索的自由与权利,不应该受到干涉和指责。你研究“水变油”、研究“永动机”都不违法,没有谁可以用法律的名义禁止。

法律应该管的是哪一段呢?它应该管的是后面发生了什么。你这个方法和理论未经过证实有效就去推广应用,自己聚敛了财富而对社会和他人却造成了危害,这才涉及到法律。事实上“水变油”也正是因为涉及经济诈骗才引出法律的介入,如果仅仅是研究,谁也不能以“伪科学”之名给定罪。因此在科学研究领域,法律也要自重,不可管得太宽太严,因为有些东西不是法官所能认定的,法院也不是科学研究的“裁判所”。

大胆探索——体现了对于科研未知探求的宽容态度;谨慎推广——体现了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严肃态度。当火药味争论变成理性平等的对话,当双方都尊重对方的权利并恪守自己话语和行为的边界,当媒体不再视哪边权势大就一边倒地倾向哪里,这对于健康我们社会的人文生态和科学生态,一定会大有益处。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整理摘编的只是研讨会发言的一部分。在本次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主张用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念即多元性和反本质主义来分析科学,认为科学不可能成为汇聚和囊括一切的整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治立发言认为,政治力量介入反伪科学可能会导致反伪科学异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岩认为,应该根据语境的不同来讨论科学的内涵,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和谐社会应该允许“伪科学”这个词成为一个中性词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编审林坚主张在普及自然科学的同时,大力推进“人文科普”,改变目前科学与人文分离严重的状况,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马晓彤对中医做了定位、定性与定向的思考,对中医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做了说明,主张在现代化过程中复兴中医。

科学课论文范文第2篇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当中,老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创新意识,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发挥科学课的实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相当强的活动力,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科学课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一、创新教育的意义

创造是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创造力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潜能,要想激发潜能就必须借助适当的教育与训练,也就是所谓的创新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有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使老师变得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胆量。其中创新兴趣、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胆量都是思想上的创新,是进行创新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活动。而创新能力是指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切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想法,创造具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也就是所说的“创造力”。所以创新教育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训练。

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设立创造型的教育环境,由具有创造力的老师通过创造型的教育方式来完成。在小学教育阶段,创新教育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实现,而是包含在其他课程的学习当中。小学科学课就是一门很好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以及训练创新能力的课程。科学课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发现问题,这样学习的本身就是创新教育的过程。

二、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的基本现状

1、创新教育理念的错误认识。现如今还有很多教师把创新看成是专家学者的事,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老师在授课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做出的发明,要给予鼓励与表扬。学生自己动手做出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有着极大的个人价值,学生会因此对创新发明更有兴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更积极主动,更有益于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创造,不能只重视社会价值而忽略个人价值,这样的理解是狭隘的、不全面的。

2、传统观念的限制。在传统教育中,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理念来实施教学的,由于老师与学生在能力以及学识上的差异,教师与学生没有平等的地位。当他们想要尝试着给学生一些创新空间时,往往会觉得这样做会对他们的权威造成威胁,因为一个知识再渊博的人也不可能做到什么都会,什么都懂。教师的这些想法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小学科学课的创新教育。

3、传统评价体制的限制。传统的评价体制主要从实现每节课的认知目标来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那些不能实现每节课认知目标的课就被认定为差课,这就严重限制了老师的讲课方式。在自主、开放式的教学课堂里,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变动性很强,往往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探究情况随时做出调整。随着学生对知识的研究深入,教师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往往无法顺利完成。

三、创新精神的激发与培养

1、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当前,创新教育在科学课中的限制主要表现在老师身上,所以必须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团队。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善于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去,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自己本身就有创新思维与创造力。2.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能力。3.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巧。

2、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要给学生创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轻松地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发现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在教学中也应该与学生进行互动,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不断发展。

四、创造力的培养

1、积累知识是关键。虽说创新与知识不是成正比的,但创新也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学的知识广泛,这样创新的思路才会开阔,从而产生新奇的想法。所以创新教育必须奠定知识基础,这样创新的思维活跃了,创新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2、创造思维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是培训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发散思维。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做一定的思考,所以不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过高的要求。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多做一些动手实践活动,这样既开发学生的思维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现代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应该做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课堂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带领学生完善小学科学课的创新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许昌市文化街小学 河南】

科学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加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素质培养,不仅是当前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通过开展学历教育、脱产进修、自学、短期培训、参与学术活动、国际交流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继续教育方法,培养和造就新时期高素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人才。

关键词:领导能力;素质培养

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强与弱与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科学发展质量与品位的关键。加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素质培养,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是当前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们党对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如“五种能力”“六种本领”等,特别是对党的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及整个干部队伍的科学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善于领导的科学发展能力,是波澜壮阔的科学发展潮流对党的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世界观要求看,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的核心要以人为本;从方法论要求看,发展要做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在一定意义上说,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有两层含义,从世界观角度看强调的是科学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方法论角度看强调的是善于领导,这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所处地位、作用和担负的任务十分重要,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理性审视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把发展放到第一重要的位置,把经济发展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带动社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当代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从十六大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五种能力”到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不断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从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領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六种本领”到十七大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都围绕执政能力建设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都强调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以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为重要载体,不断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制度和机制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灵魂,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当代领导干部应该是高素质、复合型的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人才,个体和群体必须通过素质教育来不断升华、完善自身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才能结构。优化的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领导干部群体素质结构应是互补式立体型的。一个高素质的领导者,应当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新者,当代领导干部的素质应当不断丰富创新目标要求。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先进性。它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理论观点和思想感情。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培养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在领导科学发展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民众。在工作实践中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领导工作的原则和立场。

2.高尚的道德素养。领导干部必须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保持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强烈的职业责任心和高度的社会使命感是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进步的引领者,当代领导干部必须强化自身的精品意识、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力争把最精美、最优秀的业绩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对当代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肩负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增强信息意识、网络意识、创新意识,使自己尽快实现从传统、保守的领导方式向现代、开放的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转化,真正成为新世纪科学、文化发展的向导和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及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合理的知识结构。当代领导干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指领导者对各种相关知识的掌握,达到了领导科学发展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调动使用的程度。既有较精深的专业知识,也兼备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当代领导干部应实现由专业研究领先的学术专家向专业意识领先的组织策划专家转化。从构成层次的角度看,领导干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的动态统一。基础知识是指与领导工作相关的各个领域中已经定型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的作用在于,领导者只有深入掌握它们,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出大体的评价。前沿知识则是指与领导科学发展工作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当前进展的动态知识,这些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够成熟、有待完善和确认。领导者对前沿知识的深入理解,不仅有助于把握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提高对信息变化的敏感能力,而且有助于反过来加深理解其原有的已经定型的基本知识,因而最终有助于对科学发展质量的确定。从功能发挥的角度看,领导干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领导者对每一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整合后形成的活的有机体。即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追问、概括、综合等,发现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对这门学科领域的知识各方面纵横贯通和深刻理解,使之成为活的知识。

在当今知识更新和人才老化同步加速的知识经济时代,领导干部也常面临知识老化、学科知识面狭窄的境地,每位领导干部既要学习社会科学,掌握价值理性,也要学习自然科学,掌握工具理性,适时调整知识结构、能力和意识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多元化、全方位方向发展,在创新知识层出不穷,交叉、边缘、新兴学科纷纷涌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识别、吸纳、储备、创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型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人才。

4.最佳的智力结构和才能结构。当代领导干部的最佳智能结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还包含了智力结构和才能结构,要具备:①敏锐的洞察力。信息时代当代领导者的洞察力主要表现在善于辩识时代风云,广闻博采对当代社会思潮、社会需求以及各种最新社会变化信息保持最敏锐的感知力,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②果断的判断力。当代领导者经常面对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个体要求、不同层面的各种困难、不同层

面的形势背景、不同层面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情况,孰轻孰重、孰缓孰急要及时而准确地作出判断,就有一个领导干部基本素质和经验积累的问题。只有多读书、多实践,学会独立思考,才能不断提高领导者的判断力。③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前提。领导干部在策划、设计和构思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选题时,既要实事求是,同时也要具有超前意识,要发挥丰富的创造性、想象力。④清晰的思维力。领导干部的思维活动富于综合性、判断性、多向性、严密性、变通性和敏感性。为了提高领导干部的思维力,应在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类比与假设、归纳与演绎、系统化与具体化等方面,进行更多地训练和提高。⑤科学的预见力。在当代领导工作中,科学的预见力主要表现在对国家宏观政策与社会思潮、专业学科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动向以及各类信息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上。⑥自学能力。在新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汲取各种知识营养,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和边缘学科的学术发展和动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和研究有关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理论和专业技术、外语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开发智力潜能,促进智能结构的完善。⑦社交能力。当代领导干部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成为有能力驾驭未来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强化领导干部的公关意识,提高人际交流能力,应成为领导素质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⑧写作能力。领导干部要准确掌握文字写作方面的知识,要勤练笔、多写作,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养成博览群书、浏览报纸的习惯,并适当做一些笔录和文摘以备查阅。这样可以不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水平。⑨研究能力。当代领导干部应该而且必需具备较强的的学术研究能力。这种研究应与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自身业务素质紧密相连。领导干部可以不断开拓研究领域,探讨专业学科与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提高研究能力入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和学者型的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人才。⑩组织管理能力。领导工作有极强的计划性和综合性,需要领导者练就张弛有序、灵活周密、有条不紊、应付自如的组织管理本领。领导者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高超的管理艺术,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精品。

5.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领导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领导科学发展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领导再创造作用的最大体现是再发现,在浩如烟海的社会大潮中洞察具有独创性的社会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工作实践,无时无刻不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自己的工作过程,用党和国家是否满意,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来衡量工作的好坏,来衡量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强弱。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创新意识。领导者的创新意识是促进工作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有创新意识的领导者,善于从总体上把握和预测处在动态的、变化的、发展之中的社会需要,从社会需要和文化进步的结合中演绎出新的创新思想,对创新资源进行多视角、深层次的开发,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而起到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信息储备,掌握学科发展的相关情报,培养预见性、创造性、前瞻性思维,在开拓中创新出奇。当代领导干部要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建立多维复合型思维方式,主动运用非逻辑思维信息交合法突破思维定式,推出新颖选题,促使创造性思维由模糊向清晰转化,提高思维的综合效率。

二、提高当代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素质的途径

當代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修养。21世纪正处于创新的时代和学习型的社会,创新与学习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优化人才竞争机制,加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素质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应把领导层建设成知识高度密集型充满活力的学习创新型队伍,通过开展学历教育、脱产进修、自学、短期培训、参与学术活动、国际交流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继续教育方法,培养和造就新时期高素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人才。

1.加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加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是我党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任务。使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在领导科学发展实践中学习,用各种方式激励领导干部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获取更多知识,并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地把个体知识在领导干部队伍内部传递交流,为大家共享,转化为领导干部队伍共有的知识,再通过系统化的制度进而创造出新知识,以增强领导干部队伍的自身适应能力,达到繁荣与发展的目的。这是一种新的继续教育方式,它通过互动学习,实现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人才的自我超越,实现领导者对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人才的特殊要求,提高领导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带头解放思想,不断培养提高谋求发展的能力。要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敢于打破各种不符合客观实际、不符合时代要求、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条条框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坚持把党方针政策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工作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这个主题,破除落后观念,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全过程。

3.要带头发扬民主,不断培养提高凝心聚力的能力。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健全决策程序,真正做到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要认真执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既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又关心全局工作,做到分工不分家;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善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沟通思想、化解矛盾;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

4.要带头廉洁自律,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要加强从政道德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群众;要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用党纪政纪约束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格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奢侈浪费,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为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5.要带头转变作风,不断提高狠抓落实的能力。要把转变作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代表人民利益上来,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把群众冷暖疾苦时刻挂在心上,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提高工作效率,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周密的部署,过硬的措施、严格的督促检查,把决策和部署变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切实行动;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繁杂的应酬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议大事、抓难事、办实事上;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制定和落实调研计划,深入基层调研,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科学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在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着社会科学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迫切。

关键词:科学素养;现状;态度;调查

小学科学以前的学名叫自然,这个新名字如果说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知道的人也会把它忽略,认为它并不重要,在他们的心目中,语文、数学、外语才是正规的课程。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很薄弱。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相对于语文、数学、外语来说,小学科学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对于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体育来说,它可能还要薄弱些,科学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所以,学生的兴趣就不大,我们教会学生的可能就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比

如,锅里的米饭烧开的时候冒白烟,在他们的记忆里那就是水蒸气,通过上科学课让学生知道,它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而不是我们说的水蒸气,虽然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所改变,但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恢复原有的记忆。认为冒的白气就是水蒸气,可见我们的科学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各国对科学素养的态度

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启动国家级的科学教育推进计划,把科学课程设置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定期进行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美国认为:“美国的未来越来越取决于能否向全体美国儿童提供有质量并具有本国特色的科学教育。”并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韩国把培养儿童的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基本措施来抓,制定了有关科技教育法规;英国在教育改革中采取了鲜明的科技取向策略,要求通过学校课程来强化小学科学教育;日本小学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小学低年级科学课程,使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得以有效地衔接和延续,建议“发展教育体系,在提倡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过程中确保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促使有才能的年轻人从事工程技术职业……”可见,科学教育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小学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反观我们国家,虽然提倡了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是主流,在学生和家长的心里,分数还是最主要的,毕竟现在的教育语文,数学,外语占了主流,素质教育只是浮于表面,如果让你随机地抽取学生,就能发现他们的科学素养有多差,有些学生连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都不清楚,让人实在无话可说。

三、教师与学生的科学素养调查

1.教师的科学素养

我们对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城乡教师科学素养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市区学校整个教师队伍中科学教师基本上是专职的,科学素养状况良好,科学课的资源投入力度较大,同时课堂教学形式也活泼多样。乡村学校相对不太重视,学校往往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课,轻视或忽视科学等“副科”,导致乡村学校教师兼职者明显偏多,专职教师稀少,从而导致教师的科学素养不过关,再加上课程资源短缺和授课时间不足,其学生科学素养势必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

2.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科学活动则是带有实践性质的科学行为。调查发现小学生的科学兴趣是非常浓厚的;虽然他们的科学活动频率大大超过了大人。但是,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活动频率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对学生目前所能参与的科学实践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小学生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巨大潜力,他们拥有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把科学兴趣转化为科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科学所能赋予他们的力量以及科学所能带给他们的欢乐。要不断强化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行动。农村学校在一些硬件设施方面比不上城市学校,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科学活动,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田野里进行种植,这个对于城市里孩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在很多学生连西瓜长哪都不知道,这是件令人多么悲哀的事情!

学校教育要提高科学教育的地位,让科学教育成为学校主流的教学学科,提高学校里科学教师的地位,让教师对科学教育产生兴趣,愿意去教授科学教育,这样学校里就会有更多的专职科学教师,专业的科学教师团队,这样我们的科学教师队伍就能长足地发展。有了专业素养比较高的科学教师团队,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就能更加专业化,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有了强有力的

保证。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科学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对策,结合当下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问题,从建立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提问、正确引导学生,创造优质的课堂环境、采用合作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对策

引言:科学是一门与小学生实际生活有很大联系的学科,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科学课的高效开展,既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采用自主探究教学对策向小学高年级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知识,一举两得。为此,以下主要围绕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对策进行阐述。

1、分析自主性探究学习

自主性探究学习指的是让学生自行提问,并对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属于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剖析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2、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问题

在小学高年级科学课上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1]。自主探究学习一改传统教学理念,基于学生为本,促使学生自主参加教学活动,让原本乏味的课堂充满趣味。就目前教学现状看,部分教师对自主探究教学的掌握还不够深入,不能将其存在的真实价值发挥出来。另外,教师在教学中,把操作方法告知给学生,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思维在操作,并未实现自主探究。其次,因此教师的引导工作做的不到位,造成自主探究教学作用无法完全发挥。在讨论阶段,因为教师的放任,导致学生讨论的内容和教学无关,进而出现形式化教学。

3、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对策

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对策有建立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提问、正确引导学生,创造优质的课堂环境、采用合作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具體内容如下:

3.1建立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提问

在实行自主探究教学前,小学高年级科学教师应做好准备工作,制定科学且高效的教学计划。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预留足够的发挥空间,可以让他们自主操作实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展开深入剖析,做到针对性解决,给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加强提供空间。比如,在教授湘教版五年级上册《我们在呼吸》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端正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让学生对《我们在呼吸》这一课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找到问题并解决,如“我们靠什么呼吸”,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初步认识了呼吸器官,并知晓了人的呼吸需要依靠呼吸器官来完成。而在学生自主研究中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继续往下探究的兴趣,不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导致自主探究教学意义无法全部发挥[2]。

3.2正确引导学生,创造优质的课堂环境

在教学中,教学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科学课上,教师应基于学生为中心,正确引导学生,促使学生自主操作,帮助其设计探究计划。而并非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另外,教师还要做好组织工作,给学生营造优质的课堂环境。但要给学生预留足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也不可过渡放纵,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不断探究中增强自己的整体实力。如此才会展现自主探究教学的正面作用。

3.3采用合作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科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间的互相配合非常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因为过渡放任学生,未做到正确指导,致使学生间出现形式化探讨,不能发挥作用。基于此,教师应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讨论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趣味。教师可以运用高效的手段,把学生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包含上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在此前提下,划分小组,实行教学活动,各组选出一名指导员、记录员和实践员,还能轮换进行。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不同的角色,如此便能激发学生的合作讨论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其中,加强学生的整体能力[3]。

教师在学生讨论学习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教学目标,使学生带着目标展开讨论。另外,教师还要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只有使学生依照目标前进,才会找到问题并分析解决,做好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合作意义。

结语

总之,将自主探究教学对策应用在小学高年级科学课中,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的整体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然而当下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还存在些许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理念偏差,教师的不正确引导等,致使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提问、正确引导学生,创造优质的课堂环境、采用合作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基于此才会提高小学高年级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有效性,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给其日后全方面发展做铺垫。

参考文献:

[1]陈橙.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30.

[2]刘金银.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3):102-103.

[3]欧帮政.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23.

上一篇:小科学论文下一篇:新零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