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工作总结范文

2023-08-11

医院临床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各科室:

根据《四川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内容要求,我们对全院临床医师和药师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考核,经培训考核成绩合格的临床医师根据职称授予相应级别的处方权,对药师授予调剂资格。本次我院全体医师和药师都参加了抗菌药物培训考核,经培训考核成绩全部合格,现将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剂资格授权名单公布如下:

1、授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人员名单: 曾吉林 张本亮 卫秀华 余永琪 何平

2、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人员名单:

李勇 杨修全 唐洪乾 陈国珍 朱诗兰 朱贵林 程周秀 赵邦松

3.授予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人员名单:

马兴成 刘晓燕 李翠兰 邬海 熊建军 张小兵 王睿 吴文琴 敬廷波 程立红 程明信 黄万志 漆刚

4、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药师人员名单: 李霜霞 陈红 刘章玲

医院临床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骨科护理模式并对其具体的实践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自2016年1月份开始,在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建立一支专门的骨科护理医疗团队,结合骨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详细的护理制度,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方法,向患者及家属发放骨科患者护理手册等举措,尝试建立骨科护理模式并对其具体的实践结果加以观察。结果:在医院内对骨科患者开展骨科护理模式后,住院的骨科患者发生关节僵硬、压疮等情况的概率有明显的的降低。结论:在医院内建立并实施骨科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住院骨科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概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骨科;护理模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市某三甲医院骨科为开展骨科护理模式的研究对象。该院骨科共可以容纳80名骨科患者,日常工作主要是针对骨科患者的日常疾病和床上进行诊疗和手术等工作,每年治疗骨科疾病的患者约为2000多例。该科室目前有62名专业的骨科医护工作者,其中有16名高级职称临床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3名。其中该院骨科共划分为2个病区,现有40名护士,其中有5名主管护师,35名护士,硕士学历者2人,本科25人,专科13人。自2016年1月份在该科建立骨科护理模式开始,对骨科住院患者开展科学规划化的护理,2016年全年出院患者累计有2102人,将2015年全年出院的2035名骨科出院患者作为本次项目开展前的对照组。

1.2方法

在开展本次骨科住院患者康复护理工作研究前,该院骨科护理团队在顾客患者出入院时仅仅是口头告知患者所需要的进行的后期康复训练,并没有一套详细的针对顾客患者的相应的护理制度。但是由于这一过程没有相关的骨科康护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一般的骨科护士自身也没有进行过专业系统的骨科护理培训,使得顾客患者在后期的康复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仅仅是肌肉和关节的日常活动和护理。在开展骨科住院患者护理项目后,对医院骨科团队原有的护理制度进行了改善,主要从多个层面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如:增加专业的骨科护理器材、专业的一对一护理、成立专业的骨科护理团队等。

1.2.1增加专业的骨科康复护理器材

医院原有的骨科护理器材就是日常治疗中常见的轮椅、牵引床以及扩胸拉力器等,现在在经过探讨研究之后,为了可以更好的帮助顾客患者进行康复,新增加了足底静脉泵等专业的骨科康复护理器材。

1.2.2采用专业的一对一护理方式

针对骨科住院患者采用一对一护理方式,每名患者责任到每一名护士。在患者入院之初,就由医院内患者主治医师和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详细的护理方案,并针对患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及时的修改和完善,每日上午10点到11点以及下午15点到16点期间为患者的护理康复时间,主管的责任护士对所需要的护理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并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通过相关的宣传也可以让患者和家属对顾客患者护理工作有所了解。

1.2.3成立一支专业的骨科护理团队

医院应专门成立一支专业的骨科护理团队,并定期对主管医生和护士开展相关的培训。对骨科护理团队中主治医师、护士以及家属的职责要进行精确,及时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2讨论

2.1建立合理科学的骨科护理模式,有利于减少骨科住院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的为患者减轻痛苦,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从而有效的提升患者及家属对医院骨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2细节化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可以对骨科住院患者的具体情况更为了解,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模式,不仅可以使每一位护士更为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也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失误的概率,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护理。

2.3开展骨科住院患者护理模式,在提升了医护人员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之外,还可以极大的提升了护士自身的护理水平。在针对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是开展护理工作的主体,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随时发生的各类问题都需要及时的进行解决并和患者的主治医生和康复醫师进行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护士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通常医院骨科部门在编写相关的骨科治疗手册以及拍摄相应的宣传片时,骨科护士也发挥出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护士在实施康复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专业化的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获得刚好的治疗,也可以得到患者及其家属和医生的肯定,这也体现了作为一名专科护士的重要的价值,从而可以更好的提升护士对于医院护理团队的归属感,同时也为骨科专科护士未来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临床资料。但是由于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仅仅是某市某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骨科住院患者,使得最终的研究结果等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未来的骨科患者护理模式研究中,可以扩大研究范围,将家庭和社区中的骨科患者的护理也加入其中,则更有利于对骨科患者护理模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孟安娜,谢菡,杨长青,葛卫红.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7,25(06):515-520..

[2]秦玲,薛晓明.患者疼痛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1):121-124.

[3]周晓玲,李小妹,马冬梅,郑莉.建立骨科康复护理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报,2015,22(14):62-65.

[4]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彭莉,刘巧梨,何翠环,陈利芬,成守珍.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2):148-151.

[5]张照亮,李严峰,姚晚侠,姚聪.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效果实证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06):779-782.

[6]周晓玲,郑雪梅,李民霞.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16):11-13.

医院临床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是医院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一环,涉及到组织运作的方方面面。本人通过对临床药学工作中风险因素的分析,对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的风险进行了分类,分析了降低风险的方法,探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职业风险,可以为医疗机构防范与控制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参考。

临床药学工作的风险

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主要为法律风险。就其广义而言,应该从所有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涵盖的涉及药学的事宜,包括根据药物、诊断依据、疾病和医师的治疗观点提出用药方案,确定药物治疗目的和标准,向患者解说既定治疗方案,并与其沟通讲解,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实施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利用评估,甚至对治疗进行建议等。由于需要面对面地与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的接触,对其职责的要求使得医院临床药师在工作中经常会涉及病人的许多合法权利,如患者的安全保障权、了解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博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接受教育权等等。我们药学服务的基本准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实现病人利益的最大化。患者不仅仅是作为需要救治的服务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个体的合法权利也需要得到尊重。任何因临床药师主观或客观的过失而导致患者损失的医疗行为,都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这种临床药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中职业风险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国家提倡设立临床药学及临床药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药师参与治疗过程,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药学技术服务,以改变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事服务的临床药师需要直接面对患者,对患者的药物治疗,不仅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还要承担起与药物治疗结果有关的法律责任。然而,患者个体间差异和其他不确定的因素,都决定了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与传统的基础医院药学相比,具有多样性、严重性、高频性等特点。

风险的分类

按照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组织风险控制和个人风险控制。组织风险控制施治医院药学管理委员会和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在宏观环境上建立并维护的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从组织体系上为临床药师精确、高效的工作营造出良好而有利的环境。个人风险控制是指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对个人风险的防范和规避。组织风险管理是个人风险管理的基础,个人风险管理是组织风险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当然,根据不同医院本身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也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笔者在这里所用的方法只是一种而已,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降低风险的方法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方法:每个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负责全院的与药品有关的各项管理工作,担负着监督、指导本机构科学管理药品和合理使用药品。其对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控制发挥着全局性的决定作用。

首先,建立医疗纠纷风险预警系统,对临床药学服务中纠纷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规定人员的职责、监督机制、处罚明细、质控细则、解决程序等等。

其次,加强对医疗事故、差错和意外报告程序的建设。近几年,国家规定每一所医院都有不良反应报告员和不良反应上报制度。每一所医院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不良反应审查制度和上报制度。这一制度是降低风险的最基本程序之一。

最后,确保内外沟通渠道的畅通。医院的各个科室要信息畅通,通力合作,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磋商。

药剂科和相关科室降低风险的方法:临床药学服务的顺利实施,需要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的团结协作。医疗事故、差错和意外不可能仅仅只由直接责任人来承担,药剂科和相关科室如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来减少差错或解决纠纷,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风险虽然不能完全被消除,但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和降低程度,从而降低风险给各方面带来的损失。

个人风险控制方法:被纠缠是每一个药师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因此,及时、有效地避免矛盾、解决纠纷,对临床药师顺利开展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認真记录药历:药历具有法律意义,是药师临床工作的书面证明文件。药历应从药师首先接触病人时就开始建立。建立药历时,药师要注意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疾病状况、以往病史、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尽可能了解患者长期的身体、家庭和经济状况。药历内容应力求详实、完备,药师所参与的查房、会诊、抢救、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合理用药指导以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等工作,均应依实际情况按规范格式做出描述、总结和抄录,同时签字并永久保存。

其次,注意临床服务中的言行。药师在对患者进行嘱托、提供保健知识教育、接受患者咨询以及与患者交流其他信息时,态度一定要诚恳、真挚,语言表达要明确、简洁,内容要完整,前后观点一致,谨慎而言。既不能任意夸大药物的疗效,也不能随意淡化药物治疗所引起的问题;避免绝对化的描述和主观臆断的保证;在未准确分析各种情况前不过早下结论;和医护人员积极地进行交流和建议;不贬低或诋毁医疗团队中的任何成员;不越职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最后,合理安排随访时间。患者在结束医院的治疗,离开医院后,药师要合理安排随访时间,有效追踪患者治疗后的状况,及时获取患者反馈的各种信息。针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药品不良反应等),尽可能地为患者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或途径,以便及时化解许多可以避免的药患纠纷。

总结,在新的药学服务环境下,临床药学工作者必须不断降低临床药学工作中的职业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合理使用职责权利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适应新需求,迎接新挑战,在医院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院临床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临床药师;合理用药;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R9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b)-143-0

2我院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了临床药学室,并开展了药物咨询、不良反应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编写《药讯》及参加临床查房等工作,但药师参加临床查房、参与药物治疗工作未能持续开展。从2002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提出“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开始,再到2005年和2007年卫生部开展“临床药师培训”和“临床药师制”两个试点工作,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我院先后选派6名青年药师参加卫生部的临床药师培训。臂力论文网目前每位临床药师都加入了临床科室的医疗小组,参加所在科室的早会和查房,并开展了医嘱审核、病例讨论、用药教育和咨询等工作。下面就结合我院临床药师的工作实践,谈谈对开展“临床药师培训”及“临床药师制”的体会。

1 临床药学工作开展面临的困难

1.1 临床药师工作缺乏相关的法规、制度

目前,我院已有9名临床药师及5名培训学员在临床科室同医生一起查房,并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从而使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在工作中还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临床药师的工作仅仅在患者用药教育和药学咨询服务方面较易取得成功,而在用药方案设计上,临床药师的合理用药建议很难被采纳。

深析一下,现行法规、制度的不足是其根本原因。虽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及两个试点工作大大推进了医院药学的发展,明确了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就是“建立临床药师制”,但相关的法规、制度仍存在缺陷。首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属于“其他规范性文件”,没有法规的强制约束力。

其次,对于医院应在多长时间内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要求。

第三,临床药师是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权益为工作任务,目前临床药师的工作不仅不能增加甚至可能会降低医院的经济效益,再者还会影响到部分医生的既得利益,但现行的医疗制度仍以自负盈亏为主,这导致医院和医生都没有迫切的需求开展药学服务。

最后,没有明确临床药师的责任和权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对临床药师职责的规定虽然已经初露端倪,但无法从根本上确立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地位,没有法律的制约,临床药师现在无法或是不需对治疗提出的意见承担明确的法律责任[1];另一方面,没有责任就没有权利,临床药师合理的意见得不到采纳。因此,现行法规、制度下,临床医疗活动缺乏临床药师参与的机制,临床药师很难在临床中给自己合理定位,并具体参与到药物治疗实践中

去。

1.2 临床药师工作开展缺乏后盾

临床药学工作就目前医疗体制整体来看仍属于新生事物,内环境极不成熟,纵然国家有关部门极度呼吁大力推进“临床药师制”建设,但后盾力量不足犹如釜底抽薪。

首先,领导层面缺乏重视。现在医疗体制建设,处于自负盈亏的状况,医院要谋求发展,引进人才,发展规模就要经济基础,但临床药师介入工作,虽然带动了合理用药,但短期内不但未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减少药品收入,同时成为了医院成本部分,使得领导层面对此支持不足。

其次,经济层面缺乏支持。临床药学工作者目前处于高付出,低收入的境遇。从现有机制上讲,药师学不学一样,好学者待遇得不到公平的体现,导致临床药师看不到自已的前途,缺乏远大的目标[2],进行该项工作却面临种种困难和经济障碍,临床药师如何愿意并有动力性从事此项工作。

第三,人才储备缺乏资源。临床药学从提出到大力推广已有近40年的历程了,但到目前为止,临床药学的高等教育还是比较滞后的,即使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曾经设置的5年制药学专业的学生,其临床实习时间与国外相比也明显偏少,毕业后不可能给予临床很大的帮助,也无法与医师交流,真正能成为临床药师的不多[3],更不能形成所谓的老中青金字塔式的临床药学带教模式。2 临床药师工作开展出路

2.1 体制的完善有利于规范权责

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制度,在法律层面以针砭时弊,如:制订医院建立临床药师制的具体实施计划,规定各级医院应分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改变目前医院对药品收入的过度依赖,收取临床药师服务费;将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工作纳入临床医疗过程中去;明确临床药师的责任和权力,建立临床药师责、权、利相结合的良性管理机制。

2.2 管理层面的支持有利于工作开展

面对这些体制上、制度上存在的困难,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对于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培养临床药师,我院开设了临床药师基础培训班,为药师补充临床医学知识,然后从中选派6名优秀青年药师参加1年的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为保证临床药师参加临床治疗工作的时间,尽量不安排一些与临床药物治疗无关的工作;为使临床药师及时、方便的了解掌握最新的专业信息,除了订阅了30余种专业杂志和购买一些最新图书资料外,还为每位临床药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及配套网络设施;为了推行临床药师制工作,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药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向临床科主任、临床医生及护士宣传临床药师制工作等。有了管理层面的支持作后盾,工作开展就有保证。

2.3 准确定位有助于融入医疗团队

药师介入临床工作之初,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更别说融入医疗团队中了。笔者认为临床药师应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应发挥的作用、目前能发挥的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逐渐融入到医疗团队中去。吴永佩等[4]曾指出,临床药师应是医疗团队成员之一,医师、药师、护师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应该是互学、互补、良性合作的关系。临床药师在团队中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医师遴选和鉴别选择药品,指导护理人员做好药品请领、药品保管、给患者用药治疗工作,提供治疗药物的相关信息[5]。临床药师不应抱着指

导、监督临床用药的态度,而是应该以医疗团队成员的角色考虑问题、处理问题。例如,在向患者发放出院用药教育材料时,要事先与医师沟通;在药物治疗上有不同意见时,应在内部讨论上充分表达意见,但在患者面前维护团队及医生的整体形象,尽量使整个团队发挥最大的效力和作用[6]。

2.4 建立临床药师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优势

我国的临床药师培养刚刚起步,临床药师队伍还不成熟,临床药师队伍的建设,将会带来许多益处。我院临床药师队伍现有10人,其中6人参加了1年的临床药师培训,4人参加了临床药师师资培训,2人正在接受培训;专业涉及了抗菌药物、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和儿科6个专业;临床药师的专业背景有药学、中药、方剂学和中西医结合,不同的专业背景形成了一种互补,形成一个团队以后,对于临床药师的工作、学习都很有帮助,如在工作中临床药师不再是单枪匹马、孤身奋战,而是团队作战,遇到问题可以互相支援;较大范围开展工作,在医院中可以形成一种气势,加大临床药师工作的推动力;也容易组织病例讨论会、文献阅读报告会等方式促进临床药师的学习、交流。

医院临床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摘 要]滥用抗菌药物不但无法防治感染,还会出现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以及菌群失调而诱发二度感染。所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非常重要也极有必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软件、网络管理系统等现代化网络技术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但提高了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质量,也加深了医院管理层对临床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及其职业道德修养的了解,对医院的整体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本文就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求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网络;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31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效果的药物,其在特定浓度下对病原体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与杀灭效果。然而,应用抗菌药物,虽成功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但也产生了“超级细菌”。发展至今,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问题已非常凸显,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迫在眉睫。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Antibio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MIS)作为一种能够提升医院管理质量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该系统能够获取足够的数据资源,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进而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提供服务,其在医院计算机网络化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概况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是按照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进行信息化处理,以实现抗菌药物管理的最终目的。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嵌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各工作站中,其主要功能包括抗菌药物医嘱监管、抗菌药物信息查询等,其应用能够为医院管理层、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等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库,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的产生。

2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

2.1 医嘱、处方控制功能

医院信息系统在未嵌入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前,就已能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的权限设置。嵌入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后,可实现抗菌药物分级同医生职称的关联,可实现医嘱录入时的控制,例如:住院医生仅有应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的权利,主治医生可应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与限制性抗菌药物,副主任职称以上的医生可应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限制性抗菌药物以及特殊性抗菌药物,紧急情形下,住院医生或主治医生想越级应用抗菌药物,则需向上一级医生申请,获得许可后方能获得应用权限。

2.2 统计与分析功能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能为医院的各个科室、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等提供与抗菌药物相关的各种动态信息,包括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住院药品费用排名公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统计、门诊药品与抗菌药物所占比等。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根据科室分组、日期分组等统计特定时间内的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项目包括药物名称、使用数量、使用额度等,系统还具备了图表显示功能,能够更直接地反映统计结果。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抗菌药物可通过报表显示特定时间内各科室、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总额度排序,报表显示内容涵盖药物名称、抗菌级别、药物产地、药物单价等。住院药品费用排名公示: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根据科室分组、日期分组等统计特定时间内的药物总费用抗菌药物总费用。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统计: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统计各处方中抗菌药物的种类、级别、用量、剂型及排序,管理者可通过分析各科室、各临床医生的用药情况,评估医院抗菌药物的整体使用情况。

3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3.1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与联合用药管理

按照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规定,门、急诊科室仅有“一联”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因此,门、急诊科室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将自动弹出使用限制的提醒窗口,若医生不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则无法开具医嘱。对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规定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方能使用“两联”抗菌药物,不符合要求则无法开具医嘱。为了避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医院规定仅有部分科室允许患者出院带抗菌药物,因此,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也对患者出院带抗菌药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分为限制、不限制以及未设置3种。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临床医生职称的设置,并同抗菌药物信息中各个药物所对应的医生职称进行关联,以实现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同时还可以设置特殊情况下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申请步骤,也对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与其他药物的处方权限区别开来。

3.2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为了充分了解临床医生使用抗菌的目的,在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統会自动弹出“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的对话框,选项包括治疗使用、普通预防、手术预防等,这是一个必填选项,只有填写了此选项方可开具医嘱。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时,对给药的时间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系统还设置了抗菌药物术前使用时机的提醒窗口。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而言,根据相关规定: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不可大于24 h,因此,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在临床医生开具手术医嘱时,会自动弹出提醒界面,其内容包含手术名称、切口类型、有无感染等,无感染情况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不可大于24 h,若超过限定时间,则无法发送医嘱。按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种类规定,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的“抗菌药物控制设置”模块也对抗菌药物的目录进行了设置,分为Ⅰ类切口手术首选的抗菌药物目录、不同手术项目对应的首选抗菌药物目录以及过敏情形下可取代的抗菌药物目录。相关规定要求,在手术未受污染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但特殊情况下是允许使用抗菌药物的,因此,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还开发了“特殊手术设置”,规定Ⅰ类切口手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方可使用抗菌药物,否则术前、术后均禁止使用。另外,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还设置了“绿色通道”功能,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可按照流程发出申请,经医务科审核批准后,所有与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相关的设置均会自动取消。

4 结 语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必备应用系统,其运行不仅实现了抗菌药物相关信息的实时查询功能,也规范了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质量,使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主要参考文献

[1]糜琛蓉,倪语星,孙木,等.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4).

[2]张海东.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5(11).

[3]李春荣,徐立,黄智勇,等.利用计算机辅助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数字医学,2013(7).

[4]黄华斌,郭淑敏,杨艳玲,等.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4).

[5]李玲,廖赟,袁波,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药房,2013(17).

上一篇:医院节能工作总结下一篇:监狱医院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