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论文范文

2023-03-03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依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其中学龄前儿童规模膨胀迅速,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问题甚为突出。通过对江西抚州市东乡县杨桥镇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幼儿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以及政府的通力合作,共同解决。

[关键词]留守儿童;幼儿教育;问题;农村教育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海纳(1990—),女,四川蓬溪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3级在读硕士。

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610255万。其中学龄前儿童增长速度最快,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2342万,占农村留守儿童38.37%,比2005年增加757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6~11岁)和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数量比照2005年,共减少514万。因此,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应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多数学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方面研究还不是太多,本文基于农村留守儿童超过百万的江西省为例,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展开研究和探讨,旨在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现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农村留守幼儿教育的基本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把子女留在农村的那一部分孩子。从调查情况来看,江西抚州留守儿童的父母亲都在外务工的比例高达80%,大约43%属于留守幼儿,多由家中老一辈的人抚养教育。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幼儿教育是指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本文的幼儿教育是狭义上的概念。

(一)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尚未得到普及

据对抚州市东乡县杨桥镇的调查,从父母在外打工情况看,父母都在外务工比例最高,占32%,其次为父亲单方在外务工,占19%,母亲单独在外打工比例为5%,三者合计比例高达56%,说明杨桥镇农村留守儿童比例相对较高。在抽样学生样本中,男生占535%,女生占465%,男生比例大于女生。上过幼儿园的比例为39%,说明杨桥镇留守儿童入园率低。从未上幼儿园与上过的学生学习情况比较得出,上过幼儿园的学生学习优秀率达205%,比未上过的优秀率高出15个百分点,未受过幼儿园启蒙教育,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比例竟高达5574%。可以得出幼儿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今后学习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从农村留守儿童对上幼儿园的态度来看,有54%的儿童不喜欢上幼儿园,留守幼儿入园晚,平均年龄在5周岁,3~5岁普遍由监护人代管,在监护人看来,幼儿太小入园学不到什么东西,到了5~6岁,要上小学怕跟不上,要进入幼儿园打好底子。普遍存在没有让适龄儿童接受幼儿教育的意识。

(二)农村以隔代监护为主,文化水平不高

通过对问卷中4~6岁监护人与儿童关系的分析可得出,笔者调查的172名监护人样本中,有138人属于隔代监护;有20个孩子属于单亲监护类型,其中有7人由父亲单独照料,有13人由母亲单独照料;有9人属其他监护类型(包括有亲戚、朋友或者雇佣人员代替照料);有5位幼儿的监护者没有填写这个问题,即监护类型不详。其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只有10人,初中学历57人,小学毕业的有89人,小学肄业有16人。留守儿童中监护主要是隔代监护,而且他们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大都是小学或者初中水平,高中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较小。

(三)监护人对幼儿教育关注不足

监护人与幼师的联系相当缺乏,172被调查者当中,高达116人表示不会和老师联系,只有少数人会每周联系老师一次,有36人明确表示只有偶尔会和老师交流。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幼儿的教育关心程度很低,有66%的监护人从不联系老师了解幼童上学情况,每周联系一次的监护人只占512%,每月一次的只有765%的比例,偶尔会联系的占2118%。从结论来看,在农村,幼儿受教育情况很不受监护人的重视。

(四)农村幼儿园数量少,办园条件差,入托费用高

农村幼儿园数量少,留守儿童去幼儿园的路途遥远,多数幼儿园的校车并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幼儿园的教育设施不齐全及教育质量低下。入园费用对于留守幼儿的父母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农村留守家庭来说,主要收入来自家中青壮年的在外务工收入,农村家庭一般都有两个留守孩子,也就是说,光学费一年可能需要支出2000多元,所以对3~6岁的孩童,很多监护人选择不送他们去上幼儿园。多数家长一般也不太询问4~6岁儿童的幼儿教育情况,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

二、农村留守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一)缺失父母的关怀和照顾,家庭教育不足阻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照顾,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和智力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幼儿教育是儿童学习的开端,是必须夯实的基础阶段。目前在农村,很多年轻家长自孩子一出生就把他们交给父母抚育,迫于经济压力外出打工,无法参与子女从小的培养和教育,也没意识到自己与孩子直接亲子缺失问题的严重性。3~6岁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上幼儿园接受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知。农村留守儿童有很多是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生活,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对于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也有时鞭长莫及。正是由于这种亲情的缺失,很多留守儿童从小就养成了孤僻、内向、自我的性格,他们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一开始就拒绝离开家去上幼儿园。

(二)隔代监护存在缺陷,阻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

在农村,隔代抚养虽然让很多年轻父母毫无后顾之忧地外出务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大多数年龄在50~60岁之间,他们既要承担繁重的田间耕作,还要承担繁琐的家务活,老人无力接送孩子、照顾孩子。由于家庭缺乏劳动力又无其他经济来源,照顾留守幼儿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祖辈造成极大的苦难和痛苦。因此,迫于经济压力,很多监护人选择不让留守儿童接受幼儿教育。另外,不少祖父母能够做到的是注意幼儿的人身安全和管好幼儿的吃穿冷暖,对孩子的感情、智力等发展无法关注,也无力顾忌,他们也没时间关注孩童的幼儿教育。尽管祖辈对孙辈疼爱有加,管好了吃穿和冷暖,但由于文化水平低,早教观念滞后,缺乏教育观念和新方法,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使一些小孩养成随心所欲、霸道、自私、自我的性格。倘若孩子闹着不去幼儿园,监护人会随他的意愿,也不把事情放在心上。大多数监护人缺乏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难以给予幼儿更好的精神营养,这势必会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农村幼儿园管理与设施不完善,幼师质量数量无保证

在农村,有些地方群山连绵,人口稀少,受生源少、交通不便等条件所限,有些村子会有一个幼儿园,而有些村子却没有,导致很多孩子无法入园。现在农村的幼儿园大都是当地人自办的私立幼儿园,国家财政也没有给予财力支持,很多幼儿园只能因陋而简,管理不规范,多是以谋利为目的,不顾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随意创建幼儿园,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交通工具随意拼凑,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农村的师资力量非常欠缺,农村幼师待遇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导致幼师队伍大量流失。由于4~6岁的幼儿有其特殊性,要求专业知识的新型幼教队伍来支持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只有数量有保证,教师有保障,才能为留守幼儿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才能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四)政府不够重视农村幼儿教育

在农村全面免除农业税后,在地方政府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对发展幼儿教育没有给予专门的财政拨款,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创办没有实行有力的监督。在农村地区,没有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保障体制,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留守幼儿基本上享受不到政府的补贴。并且有些地方政府忽视学前教育,投了钱也显不出明显政绩。造成幼儿教育投入不足,公办幼儿园缺乏,在农村家庭留守儿童需要托管产生需求的情况下,对于民办幼儿园的监管松懈。放任其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大量劳动力流出,致使留守儿童问题突出,政府也未采取相关措施发展当地经济,引导人们在家园创业致富,改善劳动力外流的现状。当地教育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幼儿教育方案,对幼儿教育的事业缺乏统筹规划。

三、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父母要对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关怀备至

在教育问题上,父母角色不可替代。在农村,父母在为生计忙活的同时,不能忽视孩子从小的教育,必须强化对子女的教育意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也明确指出:儿童不应当与他们的父母分开,除非得到有能力满足他们福利的政府的照顾。要让父母充分意识到,为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父母的关怀和教育不可缺失。父母应尽量不和孩子分离,对孩子既不能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也不能放任不管。即使和孩子分开也要经常保持联系,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情况,不能造成亲情隔膜。

(二)监护人要转变观念,重视留守儿童幼儿教育

对于儿童的幼儿教育,按理来说监护人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来满足孩童的求知欲,监护人自身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但这一要求,对于农村来说很不现实,毕竟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都是上一辈,他们文化水平有限,继续接受教育辅导也很困难。所以,对于隔代监护的情况,我们要求监护人在幼儿教育这一问题上必须转变自己的陈旧观念,要意识到幼儿教育对孙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监护人要积极支持孩子上幼儿园,同时监督孩子按时学习,培养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的兴趣,提高他们上学积极性。

(三)完善农村幼儿教育设施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作为进行义务教育的铺垫,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财政补助,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建立,同时也要建立和规范公立幼儿园。国家应当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职能,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形成以政府办园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在农村,要想尽一切办法引进优秀幼师,加强城乡幼儿教师的流动和交流,提高农村幼师质量。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村镇,要建立儿童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的活动中心或幼儿园,让留守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驱除孤独,减少“留守”带来的伤害,促进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正常均衡发展。

(四)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促进劳动力就地就业或就地转移

政府要不断引进资金建设新农村,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消化剩余劳动力,促进和带动本土特色的经济发展,让本地农民能在家门口工作,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已到达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实现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相互促进,使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接受父母的照顾和教育,减少一些因为和父母分离而产生的亲子关系淡薄等社会问题。

(五)完善城市务工子女的入学教育机制,建立“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

针对外来务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城市的政府及教育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处在接受幼儿教育的农村儿童来说,他们离开农村,但相应的教育经费没有随之转拨,所以儿童所在的城市入园地就缺乏一定的教育经费保障,因此对于教育经费预算的管理要进行改革,突破城乡限制。其次,在户口流转问题上,对于在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说,他们也应该拥有享受教育资源和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就是出于户籍限制,带来了农村和城市的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因此,政府要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的界限,减免学费或取消公办幼儿园的“借读费”“赞助费”。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EB/OL]http://acwfpeoplecomcn/n/2013/0510/c99013-21437965html,2013-05-10

[3]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节选[J]中国妇运,2008(6)

[4]和建花,谭琳,蒋永萍全国农村留守幼儿的状况、问题及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9(1)

[5]庞丽娟,张丽敏,肖英娥促进我过城乡幼儿园教师均衡配置的政策建议教师教育研究,2013(5)

[6]赵兴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质与解决路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7]蒲永明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安岳县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

[8]丁同芳,孙德玉安徽省全椒县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J]滁州学院学报,2009(8)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经历了由偏重社会发展需要逐渐过渡到兼顾社会发展和儿童个体发展需要,由偏重艺术学科取向到兼顾艺术学科取向和儿童发展取向,由偏重非艺术本位到逐渐凸显艺术本位最后兼顾艺术本位与非艺术本位的历程,同时也是儿童主体地位不断凸显,社会发展需求和艺术学科地位逐渐隐匿的过程。

【关键词】儿童艺术教育;价值取向;变迁

目前,教育学界对教育价值取向有两种理解:一是教育价值主体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与价值预期时所体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二是教育主体在实际活动中,尤其是在活动结果中实际遵循、指向、建构及实现的价值。〔1〕前一种为理论的教育价值取向,后一种为实践的教育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涉及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儿童发展本位与艺术学科本位、艺术本位与非艺术本位的关系问题。

一、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

自人类思考教育的价值这一问题以来,教育是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要满足儿童个体发展的需要一直没有定论。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关于这一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即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还是以个体本位为价值取向。社会本位论者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是最根本的,因此社会的价值是绝对的;儿童隶属、依存于社会,因此儿童个体需要的满足应以社会需要的满足为前提,儿童艺术教育应该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体本位论者则认为儿童的存在与发展需要是最根本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儿童个体的发展为基础,因此儿童艺术教育应该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独立存在的价值。当然,社会的发展与儿童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二元对立”的,但是在儿童艺术教育中还是会遭遇优先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儿童发展需要的问题。

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教育的价值取向。一般来说,当巩固政权成为社会中心任务时,如社会动荡时期或战争时期,教育目标会明显侧重于社会政治的需求,而难以顾及儿童的理想发展;当经济建设成为社会中心任务时,教育目标会侧重于“人力”生产以体现教育的经济价值,个体发展目标,如儿童的天赋潜能的开发,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等被包含在为社会培养“人力”的目标中而加以体现;当社会物资生产水平、科学文化水平高度发展,社会民主化程度达到相当水平时,教育目标中的社会需求会趋于隐蔽、间接,儿童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会变得鲜明突出(李季湄,2001)。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儿童艺术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与儿童个体需求的侧重上是会有所变化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经历了由偏重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过渡到兼顾社会发展和儿童个体发展需要的历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儿童艺术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智力,以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因而比较偏重社会发展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儿童艺术教育在考虑社会发展的同时,开始关注儿童发展需要,逐渐重视儿童的情感、态度、个性、主体性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社会中,是人决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由今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事未来建设的人将是创建、推动新社会的主体与原动力”。〔2〕提倡以儿童为本的艺术教育,这本无可厚非甚至合情合理,但却出现了诸如忽视社会发展的需要、忽视社会发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忽视教师对儿童的指导等矫枉过正的现象。进入21世纪,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发展和儿童个体发展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共生互补的。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无数个体的发展才能实现,个体也只有在发展中的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儿童艺术教育旨在促进儿童人格健全、整体和谐发展,这既是社会对儿童的要求,也是儿童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二、儿童发展本位与艺术学科本位

儿童发展本位与艺术学科本位之争也是儿童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争论焦点之一。提到儿童发展本位与艺术学科本位必然提及两种儿童艺术教育观:工具论与本质论。工具论注重艺术的教育功能,主张艺术能力是儿童自然发展的结果,强调通过艺术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艺术教育应尊重儿童的艺术天性,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关注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自由表现和创造性表达。正如罗恩菲德所说,“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3〕本质论则更注重艺术的本质价值,认为艺术能力是教育的结果,艺术教育应以艺术学科为本位,以教育为手段,强调艺术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关注儿童艺术学习的结果,通过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延续和发展艺术文化。虽然工具论与本质论的艺术教育观首先发自于美术领域,然而这些观点却波及整个艺术教育领域,对艺术教育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应工具论与本质论的儿童艺术教育观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是儿童发展取向,一种是艺术学科取向。儿童发展取向的艺术教育将艺术作为教育的手段,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认知能力、审美情趣,促进儿童个性、创造性乃至人格的健全发展。艺术学科取向的儿童艺术教育以艺术学科为本位,强调艺术的本体功能,以教育为手段,重视艺术知识传授及艺术技能训练,注重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经历了由偏重艺术学科取向到兼顾艺术学科与儿童发展取向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初期的儿童艺术教育偏向艺术学科取向,强调艺术学科本身的逻辑,重视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儿童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儿童艺术教育逐渐转向儿童发展取向,重视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的发展。然而,在批判、反思学科本位的同时,有些教师在把握艺术学科取向与儿童发展取向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出现了偏差,认为两者是对立、冲突关系,因此有些幼儿园一度出现不敢提及艺术知识技能教学的现象,不敢提及对儿童艺术学习的指导和评价,儿童的艺术学习处于过分自然状态。世纪之交,随着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引进,许多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艺术学科取向与儿童发展取向是可以兼容和互补的,儿童艺术教育逐渐走上了儿童发展取向与艺术学科取向相统一的道路,既注重儿童人格和心智的培养,又兼顾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艺术本位与非艺术本位

除了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儿童发展本位与艺术学科本位,儿童艺术教育价值取向还涉及艺术本位与非艺术本位的关系问题。艺术本位的儿童艺术教育强调艺术的内在价值和本体功能,而忽视艺术的其他价值与功能。非艺术本位的儿童艺术教育强调艺术之外的价值与功能,如政治功能、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等,而忽视艺术本身的审美价值与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经历了一个由偏重非艺术本位到逐渐凸显艺术本位最后兼顾艺术本位与非艺术本位的历程。“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因此,儿童艺术教育凸显政治功能,只见政治不见艺术与儿童。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艺术教育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建国初期的苏联教育模式。苏联的奥夫相尼柯夫和拉祖姆内依提出,审美教育是劳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4〕在他们看来,艺术教育本身并无独立存在的价值,而需要依附于其他各育尤其是德育而存在。因此,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虽然逐渐摒弃了过分政治化的倾向,可是又落入了另一个“樊笼”,即儿童艺术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知识灌输式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成了德育、智育的手段,强调了艺术教育的辅德与益智功能,而忽视了儿童审美情趣的激发与艺术能力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明确规定学前儿童美育目标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随后,儿童艺术教育逐渐凸显审美价值取向,日益重视激发儿童的艺术兴趣,培育儿童的审美情感,发展儿童的艺术能力等。然而,随着儿童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凸显,有些儿童教育工作者遭遇了价值选择困境,例如选择审美价值(或艺术价值)是否就是否定非审美(或非艺术)价值。

进入21世纪,全球化、国际化、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悄然来临。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儿童艺术教育来说,审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价值,但并不是唯一的价值。儿童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儿童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乃至人格的整体和谐发展。儿童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与非审美价值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兼容的,最终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四、讨论

“艺术教育史就像是不断交替编织的线构成的具有复杂图案的迷人的挂毯,其中最主要的三条线代表艺术的本质、关于学习者的观点和社会价值观。其他的线则代表艺术家、作家、教师个人的作品及技术的进步,甚至立法的进步等。当图案仍在设计过程中的时候,我们很难对成形的图案有个清晰的概念。”〔5〕儿童艺术教育史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儿童主体地位不断凸显,社会发展需求和艺术学科地位逐渐隐匿的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强调艺术知识技能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智力。儿童艺术教育主要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虽然当时的儿童艺术教育已经开始关注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特点与规律,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中儿童艺术教育是偏重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艺术学科特点,忽视儿童发展需要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幼儿园管理条例》与《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颁布,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从这些政策法规文件中可以看到,儿童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儿童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艺术知识技能传授,不再局限于以教师为主导,而是逐渐重视儿童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能力,关注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建构。因而,这一时期儿童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观和艺术学科的地位有所隐匿,而儿童的主体地位逐渐显露。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儿童艺术教育更加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探究、交往、表现、创造,儿童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这一时期,以儿童发展为本位的儿童艺术教育价值取向已经确立。当然,重视儿童发展并不否定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艺术学科性质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出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强调社会的发展与儿童的发展应是一致、和谐的。

艺术教育作为传递和发展社会文化(主要是艺术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必然体现社会发展对艺术教育的要求。然而,社会的发展并不以牺牲个体的发展为前提。虽然艺术学科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艺术教育不能也不必过分追求艺术知识本身的系统性,而主要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整体和谐发展。同时,凸显儿童的发展也并不否认社会价值观以及艺术学科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儿童艺术教育的关联方——儿童、艺术、社会三者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

综上所述,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儿童发展本位与艺术学科本位、艺术本位与非艺术本位都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可以彼此对话和交流的。对话是对立两极遭遇时相互作用,最后达到一种具有再生能力的和谐状态。〔6〕各种价值取向之间不断对话与交流,最终将生成一个迷人的儿童艺术教育的“交融地带”。

参考文献:

〔1〕王卫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观:西方之鉴与本土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3-34.

〔2〕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2).

〔3〕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10.

〔4〕叶朗.德育不能包括美育〔J〕.中国音乐教育,1997,(4).

〔5〕赫维茨.儿童与艺术〔M〕.郭敏,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17.

〔6〕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7.

On the Change in Value of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Wang Renmei

(College of Education,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儿重发展;价值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学前期儿童情商的发展

情商指的是人們对自己感情的调节和控制能力,通过调控自己的感情,能够表现出更加具有智慧性的行为。根据实践调查发现,影响一个人成功的不仅仅是智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情商。人们参加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就是情商,音乐能够舒缓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的身心取得和谐的发展。所以,音乐教育对于促进人们情商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1、利于引导幼儿学会控制个人情绪

幼儿的情感很容易外显出来,但是,由于他们生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语言有时无法将内心的活动表现出来,所以,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幼儿情感的表达。这种感情可以寄托在音乐教育中,通过歌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传达出来。音乐触动了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一种情感的释放。在某种意义上,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能够表达幼儿的内心世界,使幼儿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不断完善幼儿的人格。

2、音乐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信心、磨练其意志力

如果选择合适的音乐,那么就能够有效地调节幼儿的情感,如果人们的心情不好或者意志力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听一首励志的歌曲或者一首舒缓的音乐就可以让人摆脱这种困境,增强幼儿的信心,因此,对于幼儿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音乐开展。在幼儿入园的一日活动中,把音乐充分应用在其中。有的旋律可以帮助幼儿更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在一个舒适的氛围中,幼儿会抛掉自身的懒惰、害羞等坏习惯,可以更加完美地展现自我。

3、音乐教育对幼儿情商中人际关系的影响

情商是一种能力,一种调节情绪的能力,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主要依靠的是情商,如果拥有和谐的人机关系,那么就会让人感到心情愉悦,生活美好,反之,生活就会变得黯淡无光。幼儿的年龄不断增长,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必须帮助幼儿建立和谐的人机关系。在幼儿晓得时候,它的主要交往对象就是自己的家人,他们更多的是完全服从或者是完全掌控,他们根本不懂得该如何与别人进行相处。但是,当幼儿入园之后,面对的都是与自己同龄的幼儿,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并不存在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唱歌一般都是合唱,跳舞一般都是集体舞,即使是游戏,也是大家一起参加,很多音乐活动都是需要很多幼儿一同完成,这种美的感受也是在集体中产生的。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能够促进幼儿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则意识与协作意识

很多幼儿在自己的家庭中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幼儿园中的关系是平等的,帮助幼儿适应这种关系并不容易。但是,通过音乐活动,幼儿可以对活动规则有所了解,他们会自觉遵守规则。音乐自身就遵守很多规则,所以会给幼儿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学前期儿童智力水平的发展

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都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能力会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而不断改变,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智力分成增长阶段、稳定阶段、衰退阶段三个部分。但是,根据最近几年的调查,在增长阶段,人们的智商可以得到提升,学前儿童就处于智力的增长阶段,因此,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1、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给幼儿播放音乐,能够让幼儿把注意力关注在一件事情上,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拓展幼儿的思维,比如,帮助幼儿反复学习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果幼儿能够被音乐吸引,那么幼儿就会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吓死音乐上。这时候幼儿就能够全身放松,在这种状态下,幼儿的思维就会得到大幅度地发展。

2、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主要是以歌唱的形式教育幼儿,歌唱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歌词,另一方面是旋律。为幼儿播放比较喜欢的音乐,幼儿可以掌握很多的词汇。随着幼儿掌握知识的不断增加,在潜移默化中就自然而然地会自己创作歌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语法,而且能够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3、有助于右脑的开发,促进智力提升

智力发展的关键就是开发大脑,根据科学依据,人类的两个大脑分别是不一样的分工,左脑控制的是人的思维能力,右脑控制的是人的感情。所以,人们把左脑称作“语言脑”,把右脑称作“音乐脑”。所以,让幼儿多听音乐,有利于幼儿右脑的开发,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4、有助于幼儿身体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通常把多种方式结合在一起让幼儿进行全身运动,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而且给幼儿带来了一种美的体验。学习音乐不仅会锻炼锻炼幼儿的耳朵,而且幼儿会伴随着音乐律动进行全身运动。在舞蹈活动中,不仅幼儿的首演协调能力,還可以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能力,金额二促进幼儿肌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牟丹妮. 学前音乐教育对学前期儿童能力发展价值初探[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2).

[2] 王挺旗. 学前音乐教育的作用[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06).

[3] 王 琦. 论学前音乐教育的作用及教学原则[J]. 大舞台, 2013(03).

[4] 马 俊. 关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2(20).

[5] 于 洋. 对学前音乐教育研究的探索[J]. 大众文艺, 2011(02).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儿童教育观 教育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阅读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其宗旨在启迪儿童对世界的探索精神,净化儿童的灵魂。当下儿童文学危机重重,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儿童文学。

1 儿童文学异化的表征

文化受经济政治的影响与制约,儿童文学受市场经济、电子媒介、传统价值观等多方面影响,主要体现为儿童文学快餐化、功利化、成人化三大表征。

1.1 电子媒介的快餐化带来了浮躁的儿童文学

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造就了网络儿童文学的出现,使传统的纸质儿童文学受到巨大冲击。传统纸质儿童文学出版要经过多重审核,一系列过程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网络儿童文学是在第一时间公布于网络以接收读者反馈,并及时修改以满足大众口味的新式文学。现今风靡的网络文学作品是诸如穿越、武侠、情爱类的小说,夸张的情节描述,荒诞的图画视觉,简单直白的叙事手法,因其追求视觉的感官享受、对现实的反叛和反教育性的特点而深受少年儿童读者喜爱。

这些良莠不齐的浮躁化、快餐化的作品让儿童应接不暇,会使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儿童深受其害,钝化儿童的精神世界,诱导儿童把错误当正确,不良当美好,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1.2 社会功利化加剧了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市面上充斥的各种畅销热书,从向作者约稿、出版到宣传,各渠道最大目的是创造更大化的经济利益。不少小说的主人公人设大多相似,不用努力的高富帅,无所事事,却一路受到众星捧月式的围绕和关注。而努力向上的“丑小鸭”辛苦一辈子也过不上挥金如土的生活。少年儿童处于物欲横流的包围中,很容易羡慕、滋长追求物质生活的心理,精神走向滑坡,内心世界浮躁,粗粝。[1]这样的内容易誤导儿童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形成不良社会风气。

此外由于社会功利取向的引导,学校以升学为重。据学者调查,教师群体中能了解并指导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文学阅读的不到20%。[2]儿童从幼儿园开始便接受“小学化”的教育,学生从小沉浸在书本、成绩的重压下,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被繁重的课业剥夺,更不用说看课外文学作品。

1.3 成人世界的文化走进了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成人化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语言的成人化和儿童文学价值观的成人化。一方面,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大致分两类:成人作家和呈低龄化的少年创作者。当成人作家在写儿童文学时,无论是表现自我或是描写世界,都表现的过于成熟老道,没有儿童应有的单纯与好奇,有些作品中儿童和成年人的审美、价值观出现趋同化。曹文轩曾说过韩寒的三重门就其语言的老练讲,不像出自一位年轻人之手。他们的作品语言、内容背景多为成人化的世界,黑暗、色情、暴力是其特点,如在《悲伤逆流成河》中同居、堕胎、黑色交易等本属于成人文学的复杂,却过早呈现给青少年读者。

另一方面,儿童文学的成人化表现在作品传达出的价值观成人化。一部分儿童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是无可挑剔的完美形象,这和儿童时期应有的活泼好动特征完全不符,也使读者过早趋近成人世界的标准。并且因为电子媒介的普及化,儿童不加控制地接受了成年人的“秘密”,导致儿童全盘接收了成人世界的文化,早恋不足为奇,网恋已成趋势,暴力成为榜样,物欲胜过高雅,圆滑当作深刻。少年儿童性格正在形成期,很容易对书中的角色不加选择地效仿。

2 儿童文学异化的探源

儿童文学的异化表征的背后是经济、科技等与文学场域的冲突与矛盾,探源儿童文学畸形的病理,需要去除遮蔽,深入其中,发现本质。

2.1 电子媒介普及导致儿童文学快餐化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网络儿童文学已逐渐成为当代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场域。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正在导致童年的消失。[3]

以电子媒介为依托的儿童文学不受法律、道德的约束,创作者以大众享受的心理为主,而不是作品本身的价值、美感以及永恒的精神诉求。其文化符号趋于图像叙事,直观简单遮蔽沉思深刻,浮躁快感冲击美感宁静的特质,不仅限制儿童的想象力,也使读者产生读图胜于读文,读屏多于读书的心理。电子媒介消解了儿童文学的深度和厚重感,破坏了童年的读写文化,影响了儿童成长自我同一性的不完整。

2.2 市场经济盛行致使儿童文学功利化

功利主义的盛行导致儿童文学创作者的价值观发生异化,稿费的吸引力大于艺术的吸引力。创作者力求用荒诞无奇的情节,传奇庸俗的内容吸引读者,作品自然无文学性、教育性。

受商品经济原则的影响,作者、商家把文学作品看做是用货币衡量的商品,无论从包装、销售渠道、受众人群都力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满足当下读者猎奇、消遣等心理,作品往往具有重复性、同质性,失缺了儿童文学应有的理智与情感。

2.3 群体意识诱使儿童文学成人化

大众媒体塑造的“儿童化的成人”和“成人化的儿童”的群体意识是儿童文学成人化的一大原因。儿童的思维方式、语态言行受其影响而出现成人化趋势,叙事内容和故事主题弱化了儿童的情感体验。社会群体意识诱导儿童以掌握成年人的一套文化为标准,谨慎细密的思维深受成年人的赞赏,这种普泛性认识无一例外地渗透到了当代儿童文学中,作品充斥着社会化的话语、思维,遮蔽了本属儿童单纯、稚趣的一面。

儿童文学成人化的另一原因与创作者有关,成年人笔下的儿童,是由成年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论构想出的儿童,对儿童的解读或多或少有所偏颇。儿童文学的创作者不是把儿童臆想成深明大义,知书达理的“伪成人”,就是走极端捏造儿童的口吻,把儿童只当儿童看,儿童成一无所知的“低能儿”,也难怪蒋方舟说 “虽然不少人称赞我风格老练,大人根本不了解我们小孩的生活,把我们想象得太天真太简单了,我们的生活,是他们绝对想象不到的”。[4]

3 当代儿童文学教育观的价值诉求

儿童文学不应是功利化、快餐化、成人化的体现,应该是表现现实生活的“真善美”,回归儿童本真的天性。

3.1 对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追求——真

儿童文学首先是文学,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儿童文学的语境要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否则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不切实际的肥皂泡。朱自强教授曾说“儿童文学作家应是儿童的同案犯,要和儿童共同面对人生和人性的重大问题,一起在困境中成长,不能做高高在上的“教育者”。

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中的挫折困难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辩证思维,化压力、苦难为动力。而规避儿童应体验的困苦与磨砺,为儿童创造出虚幻的乌托邦,会使儿童心灵缺失,在步入社会后无法面对接踵而至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大大降低而产生负面影响。其小说主人公多与苦难相连,人物在苦难中成长,在苦难中升华。《草房子》以主人公桑桑为主线,讲述了他经历死亡和病痛的折磨,在亲身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和可怕时,原本以自我为中心的桑桑开始发生情感的蜕变,学会理解、关心他人。这样的例子在《草房子》均有体现:细马一家因大水而一无所有、杜小康经历了从富裕到欠债的家庭变故,其笔下的形象在品尝到人世间的生死、苦难而体验到彼此陪伴、共度难关的真情,最终实现自我身心成长。

3.2 对儿童文学人文价值的追求——善

曹文轩在《追随永恒》代跋记中写到“孩子——这些未长大成人的人,首先一点依旧:他们是能够被感动的。其次: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离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5]

儿童文学应包含人文情怀,传达人性的至善至美。感动人的往往是最真挚的情感,《艾地》中的秦大奶奶为救落水孩子险些没命,最后因为一个南瓜,再没醒来。她对土地的情,对孩子的爱,让油麻地的人自发举行了一个“有史以来没有的,大概也是油麻地以后历史上也不可能有的盛大葬礼”,给读者触动心灵的震撼,秦奶奶的墓地开满了奶奶最爱的艾,每天都有人清理看守。这些朴实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人世间的善和真情,甚至中青年读者都为之动容。

3.3 对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追求——美

“文学的作用首先是审美作用,只有经历了审美的过程,只有在审美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的悸动和愉悦,这种心理变化才有可能转化为其他”。[6]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渗透这种美感,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高雅气质。

曹文轩笔下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美、浪漫的美、动态的美、意境的美。荷塘、草房、红瓦、纸月、红菱、这些唯美的意向都传达出美的精神。在《草房子》中有很多这样的描写:“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无痛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微风卷着荷叶,几支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枝硕大的毛笔,黑黑地竖着。”[5]在他的笔下,一草一木皆有感情,一幅幅柔美秀丽的江南水乡图在读者眼前呈现。

儿童健康心态的形成有赖于儿童文学作品中文字语言传达出的教育价值的熏陶与浸染。通过阅读儿童文学,让儿童找到天性的回归,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关注他人的健康和幸福,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承担,学会同情。在潜移默化中使儿童培养成为一名真诚尊重他人和真理,健康積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 马力.在大众传媒时代坚守文学——评曹文轩的儿童小说世界[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46-150.

[2] 王倩.传媒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三大障碍及破解之策[J].河北学刊,2012(3):88-91.

[3] 侯颖.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6.

[5] 张悦.当儿童文学出版邂逅成人化[J].中国图书评论,2010(5):46-50.

[6] 曹云轩.草房子[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2.

[7] 刘绪源.对一种传统儿童文学观的批评[J].儿童文学研究,1988(12).

儿童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教师要积极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只有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中的困惑或烦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渡过难关,才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不受伤害。本文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措施,希望对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时不能仅仅以分数论英雄,要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包括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时要注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进行科学的教导,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发展,进而培养出健全的人格,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提供有效的支撑。教师要积极研究策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效率。

1.科学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家庭环境、教育培训以及诸多差异,农村留守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自私、任性、易怒、成瘾、孤立、自卑、神经质等不良倾向,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比较常见。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尚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其发展速度不同,加之意志、思维等方面的局限,往往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并表现出更多的负面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需要积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认识和接纳自己,克服消极情绪,形成健康的人格。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由于要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生命教育,教师也需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教育的含义是学与教的有机结合,包括文化教育、知识教育和生命教育。如果教师的心理素质与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就谈不上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投入精力充沛、情感丰富、情绪健康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学校也需要为教师不断提供学习机会,让每个人都能掌握健康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导向和心理准备技能,教会农村留守儿童如何识别、控制和调节情绪,让农村留守儿童拥有良好的情绪。

3.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科学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内容广泛,不同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感知能力不同,教育学习目标也不同。在教育教学中,应选择适合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的内容。例如低年级通过积极的引导,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使他们初步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年级注重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信、好奇心和克服自卑感的教育;高年级注重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同理心、责任感、自我提升等,使各个年龄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得到科学的生命教育,提升对自身生命的珍视和爱护,并提高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与大家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农村留守儿童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看法,教师要针对学生意识中的错误部分进行科学的指正,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态逐步稳定,并塑造正确的生命意识,确保生命健康稳步发展。

4.深入挖掘教材,深入开展生命教育

教材的具体化是组织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和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内容广泛。教师在备课时应有效提取课本中丰富的生命知识内容,例如教育內容是否应正确界定农村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找出课程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相关点。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树立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团结、合作、竞争等意识。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通过讲座、交流、演讲、讨论、观看生命健康视频等方式,让农村留守儿童掌握生命和心理知识。保持好心情对生命很重要,是身心融合最有效、最简单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师要在中有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内容,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素质教育下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师要充分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积极有效的开展生命教育,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科学的生命教育、深入挖掘教材,深入开展生命教育,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小琴.生命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46.

[2]周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活指导——以心理辅导课《积极生活每一天》为例[J].江苏教育,2020(40):47-49

上一篇:教育前沿论文下一篇:关爱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