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4-02-24

教育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将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方面对声乐心理学与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主要核心进行论述,通过对大量资料的阅读,结合现实声乐学习与演唱过程中的体会,进行有关声乐教学的研究。借由实验研究数据表明心理学、教学适用于声乐教学,得出适宜的教学策略,辅助声乐教学,使得声乐课程教学科学、合理。

【关键词】声乐教学;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学

不同的课程都有属于本门课程的教学理论,声乐教学亦然。但是,目前对于声乐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人们主要研究的问题,因为现今运用于声乐教学的理论主要还是依附于音乐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基础的理论上,创新迫在眉睫。

一.声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声乐教学是一种结合人类审美观念与歌唱形式、内容、技能等的教学活动,它的存在也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有效途径。声音是人类文明开始就存在的,音乐无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声乐教育与传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解决学生歌唱时的呼吸调节、喉咙打开这两方面,过于重视对嗓子肌肉运动的能力,忽略了学习声乐的学生的生理因素。人是情感动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与复杂的思维活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若是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教育,有的学生由于欠缺歌唱整体进步的认识,可能会使得自我个性被埋没、丢失,仅仅依照“单打一”的思维解决自身遇到的声音问题。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高校的体制也在进行改革,涌现了大量新颖、富有创意的教学思维,教学方法也变得多种多样。长久以来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填鸭式”教学,大部分的教师还是秉承着这一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大多数声乐教育者都曾说过:学习声乐的最好模式就是在将“歌唱乐器”建立成“发声机器”的训练过程。但是这一说法被过于片面的理解,造成了课堂声乐教学长期以来将发声技能训练作为全部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声乐教学犹如鸡肋般存在。因此,对声乐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已经是声乐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声乐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声乐心理学

新涌现的声乐课堂的教学方法有许多种,真正有效的只有在不断实践中得到证明。要研究声乐心理学,就要将视角放在学生的角度,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结构,利用适宜的问题情境的创建,引导学生产生不平衡的认知,使得学生对于声乐的认知产生巨大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积极地加入学习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一般原理。

(一)声乐心理学略述

声乐心理学是指有关声乐艺术修养、声乐技能而产生实际影响的一切活动。狭义的声乐教育主要是指有明确教育内容、稳定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确定、教学时间与场所固定,且以声乐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活动。声乐是一种利用人体自身嗓音、人体能源歌唱出的音乐,即将人声作为音乐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音乐种类,也是一种最为普遍的音乐形式,同时,声乐艺术还将音乐与文字相结合。人们进行声乐学习就是为了自身的声音加以利用,通过对各种发声技巧的学习、对自身嗓音的开发和训练以及演唱技巧的学习,使得歌喉变得越来越美妙,利用各种歌唱技巧展现出歌唱的艺术性。对于未来进行客观评价或是人声审美学习时,将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利用更为美妙的声音展示声乐作品具有的情感与主题。

(二)课堂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

通过近一个世纪的改革,我国大部分院校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声乐教学模式,基本确立了以训练歌唱技巧、学习声乐理论知识、欣赏优秀声乐作品、实践声乐艺术的教学内容;明确了对学生唱、讲、教、导等综合声乐技能的培育教学目标;建立了将声乐单独课、声乐小组课、声乐集体大班课互相结合,单独课为主要课程的教学形式。

三.声乐课堂教学心理特点和过程

在1987年,我国著名的徐行效先生率先提出了建立音乐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声乐心理学。他预言了未来声乐艺术发展一定会走向交叉学科新时代。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精神需要的诉求,声乐课堂遇到了更大的挑战,既要重视对学生歌唱生理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对于声乐学习的影响。

由此可见,声乐心理学的关键所在就是解决声乐艺术教学实践中可能产生的心理学问题,要求教师以声乐艺术对心理学的要求为主要立足点,为歌唱者从事声乐艺术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四.声乐心理学在声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心理学理论总结概括了声乐课堂教学不同阶段的心理,系统解释了心理学在声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声乐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学活动,还包含着对学生综合声乐素质的训练,利用系统、科学的声乐知识、技能。

五.结论

声乐课堂教学理论隶属于声乐心理学学科体系当中,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有关如何提高声乐课堂教学质量,怎样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进一步使得声乐心理学科体系得到完善建设。由衷地期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声乐心理学课堂教学理论的研究,把声乐心理学科体系建立得更加完善。

教育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必须结合现代体育文化的时代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完善,这必将会引起在体育课程上一次“质”的飞跃与升华。

一、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由多个民族所创造的多元体育文化,是上千年来的灿烂文化长久沉淀出的优秀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相互并存、沟通和促进。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必然是中西方体育文化合流的世纪。因为,中国传统体育“和”与“合”的特质具有无所不包的融合性与无所不至的渗透性,它促成了中西体育文化的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工程的广泛开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体育交流更趋频繁,中国体育文化正以其竞技性和非竞技化的方式走进世界,使各种孤立体育文化在独立性和开放性原则的基础上,必将彼此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中国体育文化所具有的健身、文化和娱乐等价值功能,与世界体育文化相互融合,并以其独特的魅力被世界上各个国家所接受与认同,从对立走向对话,从交替走向共存,民族与国际同时存在。中西方在体育文化经历了历史的碰撞之后必将走向融合,形成相对稳定且多元一体的现代体育文化新体系。

21世纪必然是中西方体育文化合流的世纪,因为中国传统体育“和”与“合”的特质具有无所不包的融合性与无所不至的渗透性,它促成了中西体育文化的有机互补。现化体育文化包含公平竞争、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促进和平、友谊、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体育理想,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组织内容,严密而又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和行为规范,已成为区别于其他文化内涵、具有独立体系的一种文化形态,全面影响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对人格要素的不断改造和优化的作用。尤其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来说现代体育文化的教育性不仅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发育、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而且在传授体育文化知识,锻炼身体的过程中,给中小学生带来了娱乐和享受,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通过各种体育锻练和比赛,能培养中小学生的顽强意志、竞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能极大提高中小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并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基于体育文化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索

1.转变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理念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进程受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课程价值追求。建国初期,学校体育主张“一元论”,把体育教学理解为技术体育,把体育文化的传承使命表现得淋淋尽致,强调运动技术的掌握;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主张“二元论”,把体育教学理解为技术体育和健身体育,把体育文化理解为“掌握”,而不是文化的“生成”,表现出人的物化和异化;进入21世纪,学校体育主张“三元论”,把学校体育理解为身、心、群的全面发展。实现技术、技能教学向健康教学转变;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实现体育手段向教材化转变。

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是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设置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使用有效教学手段在各种教学环节中有效实施来实现的。当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还没有充分体现“三元论”的教学思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很少关注人性问题,没有充分贯彻“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注重运动技能的获得,重灌输轻体验,重强制轻选择,重结果轻过程,很少以人性为出发点,这种教学过程缺少了对人格的关注和对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应该重新审视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对中小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修正和发展,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构建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强调要对学生的价值、身心健康和人格充分关注,围绕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完善来组织体育教学活动。

2.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导作用

古希腊教育家曾鲁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是学习的个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抛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建立平等、互助、友爱的开放性教学模式。

体育课最终目的就要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社会适应,最后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终身体育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培养,除了要学生掌握一般的体育技能和体育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同伴的交流与合作,再加上自己去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与利益,这都需要学生自己通过探索、研究和分析去完成,而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点拨、指导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并不是完全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精心设计教学,引导、指导、反馈、调节教学具体环节来体现出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及协助能力创造条件,促使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以此来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

3.优化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中小学体育课堂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教学呈现方式过于单调,基本上遵循“老师教—学生学—考试”模式。现代体育文化的教育理念则要求中小学体育课堂呈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动态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使各种教学环境得到美化,各种教学要素得到优化,各种教学信息得到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多元化的教学呈现方式则使学生沉浸在快乐学习氛围中,让中小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要追求,内在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基于此,探索多元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起点特征,教学方式可以选择主题式、网络式、合作式、讨论式、研究式、陈述式、导生式等等。也可以是几种方式结合,比如,“主题+网络式”、“研究+网络式”、“合作+研究式”、“陈述+合作+导生式”等等。总之,教学方式选择要“因材(内容)制宜”、“因人(班级)制宜”。

4.构建多元化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在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上,应体现体育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生活化取向。中小学体育课程功能是多样的,多种功能之间,不协调甚至矛盾与冲突随时存在,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本身也具有多样性与矛盾性。这就要求人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加以整合,构建多元化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特征是将极其丰富的体育内容,按照育人目标,集中体现在中小学各年级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应使学生广泛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全面理解体育的健身原理与方法、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体育的价值,实现个体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中小学体育课程必须改变教学内容过于封闭、单一社会生活实际的状况、关注学生兴趣与经验。改变课程结构散乱,课程内容结合不紧密的局面,精选体育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内容,使中小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创造条件。第一,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可以根据选择课程内容基础性、实用性、兴趣性、科学性原则设置若干板块,提供学生选择,但它不应当是多种板块的拼凑,而应当是一个多类板块统整、组合的整体结构。第二,课内外结合,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体育课之后的不应是结束,不应是放弃,而应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只有这样,有限的体育课才得以拓展。走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与家庭相结合的道路,使中小学体育课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延续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

三、结论与展望

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两极对立,从交替走向共存,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同时存在,中西方在体育文化经历了历史的碰撞之后必将走向融合,形成相对稳定且多元一体的现代体育文化新体系。现代体育文化的教育性不仅对中小学生传授体育文化知识,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而且在传授体育文化知识,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培养中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必须结合现代体育文化的时代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国军.中小学体育教育组织文化理论研究初探.贵州体育科技,2008(1).

[2] 张丽艳.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1).

[3] 林伟.中国体育文化探略.体育文化导刊,2010(6).

[4] 刘志敏.浅谈体育文化的内容与特征.体育文化导刊,2009(5).(责任编辑 任洪钺)

教育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探讨微格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225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u=10.01 P﹤ 0.01)。采用微格教学法进行《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创新意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授课技能的提高,有利于优化教学调控。

关键词:微格教学法;内科护理;实践教学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一种缩小了的教学。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DAllen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具体地格化为若干个可观察、易操作、可控制的单一教学技能项目,借助录像、录音设备和电教技术手段进行录像、录音,反馈于对各项教学技能项目的训练,由此创建了微格教学[1]。有研究者提出微格教学是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方法,它包括理论学习、示范观摩、自我分析、前期準备、微格训练和评价反馈阶段,具有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等优点,并应用于护理、口腔医学实践中。我院将微格教学法应用于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012级高职护理116人设为对照组,女112人、男4人;年龄18-21岁,平均19. 56岁。109人设为实验组,女106人、男3人;年龄18 -22岁,平均19. 79岁。两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课程设置、任课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1)教学方法两组均于大二上学期开课。授课学时数均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课76学时,实践课32学时。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各系统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内科常用护理操作(呼吸功能锻炼、体位引流、叩背排痰、心电监护、心电图、三腔二囊管的使用、简易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等)由同一组教师进行授课。传统教学组在实践教学中采取教师示教-学生练习-反示教-教师点评的方法。微格教学组采取教师示教-观看技能操作录像-学生练习-反示教录像-观看反示教录像-师生点评的方法,即教师分步骤示教,观看相应内容技能操作录像,学生分组练习,模拟示教过程中录像,然后投影到大屏幕,师生共同点评,找出不足,再次训练,直到师生满意为比。

(2)评价方法 调查微格教学组学生对微格教学法效果的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评价内容包括10项,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即非常好、好、一般和差。实践课成绩比较。两组实践课程学习结束后,随机每人抽签考核2项,由2名教师分别打分后取其平均分,满分为100分。

二、结果 应用SPSS19. 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1、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三、讨论

1、微格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新意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微格教学组学生的内科护理实践成绩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微格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上均有效。微格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实践教学的“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评价”的了三段式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现代化教具和实践模型加强学生的感官印象;同时,利用多媒体摄录系统拍摄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教师示教及自我练习的过程有一个整体、系统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微格教学法将拍摄的教学过程用于教学反馈、评价和教学效果的完善,学生通过合作研讨、分析、评价自我操作练习中的不足,并寻求进一步完善,可激发其探究意识,提高其创新意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微格教学法有利于教师授课技能的提高,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微格教学组的学生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微格教学可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凸显其教学主导地位,微格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动态交融的,微格教学法优化了教学手段,同时将授课过程微格化,激发教师对课程的关注度和对技能改革的热情。

3、微格教学可优化教学调控。有效展现教学效果微格训练的特殊性在于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教学单元,利用录像反馈使教学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和可描述性,实现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调控叫。传统的内科护理实践教学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缺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而评价恰是微格教学的主要反馈方式,体现在两个方而:首先,微格教学评价是以教学行为的改进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评价阶段以学生自由表达为主川,这种学生自主性的表达将评价主动权归于学生,更能反映评价的真实性、具体性,师生相互评价有利于弥补不足,从多个视角完善教学效果,弥补了教师评价的单一性和主观性;其次,微格教学模式在特定的微格教室中进行,有可控制的摄录设备、训练环境、完整有效的反馈系统,师生可及时了解训练效果,将教学的反馈信息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优化了教学调控,提高了教学效果。

应用微格教学模式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使学习内容易于掌握,出错率低,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胜任感、成就感、喜悦感和满足感,其学习兴趣和信心增加,通过反复的评价、反馈、改进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技能操作的薄弱之处提供方向性指导,也使学习过程更具目标性、紧迫性和竞争感。这种教学方法不应成为单一的、完全的满足内科护理教学需要的唯一方法,而是应该根据需要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选择设计最能体现教学规律、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来完成内科护理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22(3):62-65.

[2] 杨桂溶,吴萍,店连家.微格教学在院前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A):80-81.

教育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教学交往是教学的基本活动方式,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交往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目前在高师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和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原因,教学交往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良好措施加以解决,以开展和谐的课堂教学交往,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学 课堂教学 教学交往 问题 对策

教学交往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谓教学交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与学生以知识、经验为载体,通过对话、讨论、竞争、合作等多种形态,进行交往的实践过程,它具有互为主体性、参与性、组织多样化、教学效果有效性等特征。随着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在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中,教学交往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研究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交往问题,开展良好的教学交往,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

一 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交往的重要性

1.教学交往是教育学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交往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教学是一种师生间独特的交往活动,以此形式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教学交往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没有教学交往,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交往活动,教师根据师生双方的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与方式,形成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沟通信息,互补互惠。

2.教学交往能促进学生教育学知识、社会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交往,不但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担任教师角色做好铺垫,而且还能获得对社会规范与行为准则的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素质结构。同时,通过交往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的合作互动关系,能自我评价,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 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与学生对教学交往在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学交往在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学课程是高师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少的知识技能获取的途径,对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教育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实践性学科,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合理交往,产生互动效应。但从目前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出现了教师与学生对教育学课程的不重视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有的教师讲课缺乏艺术性,二是有的教师知识面较窄,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讲授;三是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动机和欲望不强,学习劲头不足,积极性不高,一些教师与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并不会过多地去思考怎样把教育学课程教好与学好,教师与学生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交往活动较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2.教学交往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课堂教学交往应该是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都应该是主体,是一种平等交流、对话、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关系。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象,教师处于交往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享有话语霸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是知识接受的容器,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等个性特征,又造成了教师与学生在交往中地位和机会的不平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不和谐的教学状态。从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观察到,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育学当成一门普通的公共课程,上课以自身为中心,很少与学生交流,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事先准备好的PPT的讲读上,对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不会太多过问,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未能达到教学目的。

3.课堂教学交往形式单一

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体性决定了课堂教学交往形式的丰富性。但是,在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交往中,交往形式相当单一,特别突出教师与全班学生群体间的交往,教师采取问答、讨论、谈话、板书、练习等形式进行教学交往,这种教学交往方式没有灵活性,学生不能积极思维,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而教师与学生个体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交往严重缺乏,他们在课堂中讨论、交流的机会较少,合作意识缺乏。单一的教学交往形式抑制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失去了课堂教学本身的价值。

三 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交往的有效措施

1.提高师生对教育学课程中教学交往的认识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地位的提高,教育学的实效性也愈来愈凸显,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教育学知识,这是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要条件之一。教育学在高师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很多学生想当教师的愿望使之产生了学好教育学的欲望。教育学的教学,必须提高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教学交往在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才能把教育学课程教好、学好。但实践中发现,教育

学课程的教与学并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交往缺乏,教学过程死板,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教育学的本质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始终感到教育学简单枯燥。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教师与学生对教学交往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教学交往理念,了解教学交往的实质目标。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它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不信任的猜疑,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师生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统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在社会经验及知识水平上占有绝对优势,教师容易把自己看作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而学生始终处于听众和模仿者的被动角色,师生关系不平等,无形中挫伤了学生参与教学交往的积极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淡化教师权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承认师生的平等地位和学生的独立人格,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提升交往积极性,只有在学生踊跃参与的情况下,教学交往活动的开展才会有效,教学交往的质量和效率才能保证。如在教育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爱上教育学这门课,一些教育学教师采取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的教学交往方式,事先让每个学生准备10分钟左右的教育学内容,在一节课中教师先进行20分钟的新课讲授,然后把时间交给学生,让1~2个学生上台讲课,教师指导,学生点评,这样学生很快就领会了教育学知识。

3.采取多向型的教学交往方式

在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交往中,教学交往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在当前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教学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单向交往,教学交往的单向性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都会形成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建立教师与学生群体、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多向型交往的方式,能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交往方式与交往内容,营造和谐的交往氛围,使教学交往方式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利敏、刘清法、扶长青.课堂教学交往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96~97

[2]宗岚.关于教学交往的认识与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责任编辑:庞远燕〕

教育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学前教育学》是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幼师专业学生通往幼师这条道路上必须要学习的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幼师专业学生可以了解到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他们将来走上幼师工作岗位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忽视,使得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之后,只是掌握了一些理论,并不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文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学前教育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实践能力;策略

一、改革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学》是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它是教学改革的先头兵,如果一方面喊着改革,一方面却仍沿用旧的教材内容,那么改革必然会受阻。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从改革课程内容入手,要在课程内容中增加实践部分的比重。

(一)根据岗位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会在不久的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学前教育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不应该偏离幼师这个工作岗位的特点。要认识到虽然当前学前教育学坚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这样的主线,但是其和实践还是有区别的。必须要不断的考察幼师岗位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重新整合和设置学前教育学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根据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充实教学内容。要想进一步培养幼师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优化学前教育学的课程内容,坚持知识精讲和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要合理的分配学前教育学中各部分内容的比重,在学前教育学中要包含三大方面的内容:一部分要囊括学前教育学的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儿童发展理论等知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包括正确的儿童观和教师观。这是学生学习该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学习完这部分内容之后,要引导学生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即幼儿教育目标和任务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将来幼儿教育工作的方向,幼儿教育工作的目标,幼儿教育工作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学习这部分知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将来的岗位目标。此外,还要着重增加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实现幼儿教学的目标来进行的,在这部分内容中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有效的利用幼儿园环境开展幼儿活动,怎样进行家园合作,怎样开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和区角活动等等。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技能。

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调整和优化,来突出对幼师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能力训练

为了提高幼师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改革教学方法,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实践欲望和实践兴趣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在乐学想学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实践能力训练应该包括对教学活动分析能力的训练,对教学活动组织能力的训练和对教学活动综合驾驭能力的训练。

(一)利用案例教学法 ,训练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分析能力。

对教学活动的分析能力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展示某些教学活动,让幼师专业的学生分析这些教学活动是否得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对于训练和培养学生对教学活动分析能力意义重大。

1、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慎重。案例并不是随手拈来的,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几个问题:要考虑案例的真实性,要考虑案例与理论的一致性,要考虑案例的吸引性。只有案例是真实的,才能反映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才具备实际意义,只有案例和理论是一致的,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用理论联系实际,而只有案例具有一定的吸引性,才能让学生对案例产生兴趣,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能力训练。例如在学习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知识时,教师引入了发生在幼儿园的案例,给幼师专业的血色灰姑娘展示了发生在幼儿园里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观察幼儿园里小朋友发生冲突的画面。这种直观性案例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我们仍然以上述案例为例,在学生欣赏完案例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两两一组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每个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分析结果也不同。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分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概括,让学生自己观察和发现哪些分析是正确的,是结合了所学的理论知识的。让学生利用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知识来完成对小朋友之间冲突和友谊的分析。这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儿童的行为是非常有益的。

(二)模拟岗位教学情境,训练学生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

模拟岗位教学情境是学前教育学课堂教学中最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置身于较为逼真的教学情境中,这种实践教学情境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训练学生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例如可以创设让学生布置幼儿园小班班级环境的情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对幼儿的了解,恰当的对班级环境进行布置和设计。例如可以创设让学生设计幼儿智力游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的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出一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智力游戏,并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还可以创设一些数学、艺术等的教育场景,让学生设计教案、设计教学活动的步骤。通过这些模拟的岗位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幼儿教育工作,让他们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模拟教学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会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增加岗位见习和实习活动,训练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综合驾驭能力。

对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幼儿岗位,了解作为一名学前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必须要让他们到真实的岗位上去锻炼。因此,在学前教育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和见习实践的结合。在一个阶段的理论学习之后,学校要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见习和实习活动,让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习。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幼儿教学活动中去,由他们来组织和完成教学。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幼儿园教师和学前教育学任课教师到现场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跟踪,并如实记录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表现,对学生的教学筹备、教学过程等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通过这种实习和见习环节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前岗位适应能力,能够提高他们对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

三、改革考评体系,强调实践能力考核

在学前教育学该门课程的考评中,要增加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要把学生的实践活动表现、实习或见习环节的表现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要合理分配学前教育学理论部分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采取定量评价和实践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改革传统的学前教育学考核方法。同时,在考核中可以增加岗位实践技能考核的内容,内容可以是让学生设计一个主题游戏,可以是幼儿区角活动设计,可以是幼儿故事活动设计,可以是幼儿园废旧材料利用设计。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实践考核主题作出相应的设计。通过增加这一岗位技能考核,来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开设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幼师专业的学生更加了解幼儿,以便于他们将来能够更从容的面对幼儿教育工作。但是如果没有明确这个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多是靠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新时期,幼教改革工作也在不断的推进,学前教育学改革必须要响应幼教改革的号召,加快改革步伐,注重幼师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甘波.积极探索《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新思路[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2]宋静,刘迎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4)

[3]李敏.学前教育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上一篇:应用文写作教学论文下一篇:中专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