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范文

2023-09-08

教育学心理学范文第1篇

2、3-4岁幼儿的音域一般在c1- c2;4-5岁幼儿的音域一般在c1- d2;5-6岁幼儿的音域一般在c1- e2。

3、节奏、旋律、和声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是音乐的核心,它可以脱离

旋律而单独存在。

4、节奏朗诵是一种艺术语言与音乐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学前儿童喜爱又易于接受的歌唱活动材料。

5、中班幼儿演唱时会听前奏和间奏,能整齐地开始和结束,初步学会接唱和对唱。

6、幼儿可以掌握的歌唱表演形式主要有:独唱、齐唱、接唱、对唱、领唱齐唱、轮唱、合唱和歌表演等。

7、幼儿园韵律活动一般包括律动、歌表演、舞蹈和音乐游戏四个方面的内容。

8、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辅助材料的选择一般有动作材料、视觉材料、语言材料三种。

9、打击乐器按乐器制作材料来分类,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可分为皮革类、竹木类、金属类、混合类四类。

10、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科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等。

11、导入新歌的方法有歌词导入、节奏导入、动作导入、旋律导入。

12、整体教唱法保证了歌曲的完整性,也给幼儿完整的体验与感受,幼儿园歌唱教学时应以整体教唱法为主,分句教唱法为辅。

复习要点二:

1、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生成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2、歌曲是有旋律、有歌词、能用嗓音表现出来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

3、整体教唱法保证了歌曲的完整性,也给幼儿完整的体验与感受,幼儿园歌唱教学时以整体教唱法为主,分句教唱法为辅。

4、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应该从培养幼儿倾听声音、对声音的敏感性开始。

5、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韵律活动就是指幼儿随音乐而进行的有节奏的身体动作。

6、德国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7、大班幼儿会自发地随音乐自由舞蹈。能积极、熟练地运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人沟通。

8、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幼儿园音乐教育变得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等。

9、幼儿音乐艺术活动具有愉悦性、教化性和主体性。

10、在歌唱教学中,幼儿通常应该掌握歌唱姿势、发声方法、呼吸方法、正确地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歌唱、协调一致、保护嗓音七项歌唱技能。

11、为了使打击乐演奏的音响效果和谐、动听,配置的乐器不宜太多。

12、小班幼儿音乐欣赏的歌曲可选择幼儿园中、大班学唱的歌曲,给中大班幼儿选择音乐欣赏作品时,可以适当增大器乐曲的比例。

13、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辅助材料的选择一般有动作材料、视觉材料、语言材料三种。

14、在为幼儿选择动作时,动作的类别和难度应是出发点,所以小班幼儿应以模仿动作为主,中、大班幼儿仍应多选模仿动作,但可以逐步增加舞蹈动作的内容,以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15、节奏朗诵是一种艺术语言与音乐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学前儿童喜爱又易于接受的歌唱活动材料。

复习要点三:

1、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教唱新歌的导入如果能够做到恰当、自如,不但能减轻教师教与幼儿学的困难和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使平淡枯燥的新歌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而富于情趣。新歌导入的形式有歌词导入、节奏导入、动作导入和旋律导入四种。

2、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步欣赏。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名称、历史背景、作曲家等,并让幼儿完整的听一至两遍,引起兴趣。可采用引导性谈话、运用直观教具、故事朗诵、教师演示等方法;

(二)重复深入地欣赏音乐作品,深化审美效果;

(三)复习、检查音乐欣赏的效果。

3、评价幼儿韵律活动,首先要看教师是否能针对幼儿原有水平,选择合适

的活动内容,制定相应活动目标;其次,教师能否根据活动内容所需,创设适宜环境、提供必要材料,引发幼儿活动兴趣;第三,活动中教师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组织、指导幼儿,使幼儿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发挥其主体性;第四,教师能否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充分感受作品的机会;最后,教师是否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学习,使能力得到锻炼、韵律活动水平获得提高。

教育学心理学范文第2篇

下面将就通过一些简单的个案来体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1) 案例1。

考察对象:海南旧州中学校长

事件回顾:《海南经济报》报道:面对着调皮学生无心向学、校风日下的状况, 为感化学生, 重新唤回学生的向学意识, 做为一校之长, 他曾经3次跪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课。令人震惊的是, 在全校的早操上, 面对千余师生, 众目睽睽下, 他双手合拢重重跪下, 发自肺腑地大声呼喊“求你们了, 不要再玩闹了, 好好学习”。

这一刻, 偌大的操场寂静无声;这一刻, 千余师生心灵五味交织被重重撞击;这一刻, 师道尊严是被弃如蔽履还是极致升华?“我现在还恍恍惚惚”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中学初三学生符伟 (化名) 回忆当时的场景, “在惊呆了的师生中, 有人当场开始流泪。”他说。

(2) 案例2。

考察对象:冯志远老师

事件回顾:冯志远194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任教。1958年响应国家支援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到宁夏, 先后在中宁县鸣沙、关帝中学任教。

进入20世纪80年代, 学校要开英语课, 他主动请缨担任英语老师。他边学边教, 学生很快接受了这位“半路出家”的外语老师。他培养了许多文艺人才。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在他的教导下先后步入了大学的校门。1984年, 由于眼疾发作, 加上起早贪黑地备课、批改作业, 没时间治病, 他的双眼视力急剧下降, 在一天的语文课上双目失明。但是他毅然决然地出现在第二天的课堂上, “我不离开学校, 不离开孩子们”。失明后的他, 没办法备课, 就提前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读给他听, 凭着记忆给孩子们上历史课。退休后, 虽离开了课堂, 他仍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在家庭、爱情和事业、学生中间, 他选择了事业和学生。冯志远和妻子一个在上海, 一个在宁夏, 两人只能在暑假时团聚。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1年。他40岁的时候, 才有了一个男孩。一次儿子生病, 妻子发来加急电报让他回去, 当时正好赶上冯志远班里的学生中考, 直到中考结束他才赶回上海。

案例1中的海南校长, 在记者对其日后的访谈中, 注意到他非常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 因为要以学生为本, 则需要贵学生而轻校长, 进一步就是要从尊师的思维中跳出来, 更强调尊学生的思想。于是, 这跪学生的举措, 在大部分中国人看来则非常震惊, 以长者跪后生, 以师者跪子弟, 的确不可能获得普遍的心理接受。那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事件, 仅仅透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尚不足以考察其根本, 因为难道其他不跪学生的校长, 就不实行“以人为本”了嘛?所以探究此校长的举动则有更客观的结论。根据台湾学者张利中的研究, 在行为背后最直接的依据是行为与心理的结构性原则, 即现代心理学的SOR典范。海南校长的行为属于一个基本的SOR联结反应过程, 虽然他并没有做出攻击性的行为, 但是其“下跪”这一有违于常规的行为, 依旧可以看成是一个相当于R的反应结果。而学生的调皮及不听规劝, 以及在晨会中所表现出的对于“校长”权威的挑战, 显然得使得他有挫折感的呈现, 这也是符合挫折攻击假说理论的。因此, 以“以人为本”来解释校长“下跪”仅仅是从表象上体征出的, 而通过SOR的反应链条, 则可看到校长下跪属于一种刺激行为的当下表现。至于这样对教育者权威被挑性后, 教师应做出的反应, 实际上是现在教育心理学中必须要注意到的一个层面。如何让教师在面对“挫折攻击”有合理而有效的反应, 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关乎到教师自身心理建设的问题, 同时教师必须意识到, 他的任何一个反应都可能对学生的行为及心理造成重要的影响。

案例2中的老师, 从被试标准来看, 属于“好”的范畴。冯志远老师的行为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赞誉, 真正体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他的事迹, 基础于他高尚的人格, 而其人格特征的研究, 对于心理学对教育学的影响, 尤其是心理学对于教育者人格培养的影响, 具有着深刻的研究价值和标准。我们有理由相信, 冯志远老师, 在其教学生涯中或多或少得遇到过与海南旧州中学校长与范美忠老师同样或相似的遭遇, 对比研究他当时的行为特征, 并从SOR结构进行研究, 势必是对案例1和案例2很好的解决方案。当然, 这三个案例都属于非常典型的个案, 并不具备研究的一般性特点。笔者只是以一个非专业人士的眼光, 提出这是那个个案的价值, 以期待能对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有所提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心理学对教育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从人格培养、教育方法、学科建设、学习方法、考核方法、师生关系等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 总体来说, 在教育学中有两大主体, 即教师与学生。对学生的心理研究目前已有了大部分的成果, 但是对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研究与之比较, 则远远不足。教师的教育并不能只笼统的称为“爱的教育”, 这种形而上的理论不能体现出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特点, 并且在实践的层面上来说, 缺乏动力性。教师的心理, 是一个必须被注重研究的对象, 比方人格的基本特征、人格培养、SOR链反应模态等, 无论对于教师自身, 还是学生而言, 都是意义重大的。以上观点均为笔者个人所见, 难免漏洞百出, 疏漏诸多, 还请老师批评指正。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者行为若干案例的分析, 试图从一个侧面阐释心理学在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及它可能造成的在教育者对教学工作过程中直对被教育者所造成的直接影响, 以期说明, 心理学与教育学是密不可分的两门学科,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交叉与互补, 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学方法的应用, 对于改善现有的教育方式及内容都具有这深远的意义及影响。

关键词:SOR理论,挫折攻击假说

参考文献

[1] Richard Gerrig, Philip Zimbardo[著], 王甦, 王垒[译].心理学与生活[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2] (美) R.M利伯特, 等.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教育学心理学范文第3篇

一、了解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的前提。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弊端。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方法变相体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甚至有些后进生,因为被教师所嫌弃、讽刺、挖苦,进而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厌学情绪严重,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做事虎头蛇尾,自制力差。当其情感冲动时,不能正确对待和控制自己,尤其是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2)自大自负,自以为是,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较为孤僻,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但由于中小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只要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所谓的心理问题是能够得到纠正与调整的。

二、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基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开展主题班会。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推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两极分化的局面。

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心理特点,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谈话——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谈话最为行之有效。

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让那些自卑怯懦、较为孤僻的同学能有机会克服自卑心理,大胆走上讲台,并予以鼓励与肯定,从而帮助他们逐渐走出自卑与怯懦。

三、老师、家长、学生多方配合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向上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许多父母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学校要通过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

3、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走进学生心灵,而且能与学生融洽相处,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谈中使自己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它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

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育学心理学范文第4篇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学科,本文深入的分析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的重要意义,并就教育心理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完整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应用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需要保证学生的学业水平,也需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对教育心理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质量。

1、教育心理学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一)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时间较长,不仅能够对人类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也能够对处在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在很多教学机构都已经成立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背景下,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机构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 。另外,我国学生面临着较为繁重的学业负担,如果心理状态不能得到科学的调节,将会导致学生难以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培养。当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经济使得我国社会的很多层面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因此,将教育心理学更大程度上应用于教学领域,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成长具备科学的引导,以便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的新生事物具备较高水平的判断能力,自觉屏蔽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保持健康成长。学生在成长阶段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因此,学生需要不愿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科学的运用教育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使学生更大程度上感受到教育心理学的亲切感,使学生能够愿意加入到心理教育活动当中,并获得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心里学的正确运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学业成绩。另外,教育心理学的运用还能够使教师拉近同学生的关系,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真实心理感受同教师进行交流,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學业方面的劣势,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2]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学生保持对学业活动的充分信心和认同感,学生才能够在强烈的心理因素驱使下保持对学习活动的重视和热情,因此,将教育心理学科学的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的调整,使学生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热情,提升自主学习效率。

2、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差别不大,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有些大家眼中的“聪明者”的学习成绩反而不及“愚笨者”。其实,这种现象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性格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个性品质的差异明显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水平同步协调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需要的教育。实践证明,所学知识的具体目的、意义及价值越明确,越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密不可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当学生认为学习材料有价值,值得去学,并对材料持赞同观点时,就会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热情、主动、认真勤奋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对这种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热心接触、观察这些事物,积极从事该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规律性的本质。美国心理学家拉扎若斯对比研究了兴趣与智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发现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勤奋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自觉地学习,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3、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一)坚持学生为中心

教育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念对教学活动实施调整,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学生必须通过自主的潜能开发实现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而这种心理健康机制的完善,只能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索进行实现,教师并不能在此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3] 。因此,将教育心理学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单纯的要求心理指导教师讲教育心理学的理念进行强行贯彻,而是要以引导作为主要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研究,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加强对教育心理学的认同,并在进行心理因素调节的过程中保持充分的主动性。实施心理教育的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任何课程细节的设计和教学理念,都要严格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贯彻,使学生能够得到科学的心理培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对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方案进行研究,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以便能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正面引导

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喜欢单一的教学形式,也很难在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下进行心理健康质量的提高,因此,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者,必须严格按照教育心理学的指导要求,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鼓励。学生虽然处于叛逆心较强的阶段,但是,学生毕竟具备较强的荣辱意识,只要教师能够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正规学习方案进行学生的引导,避免学生的叛逆心理对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质量构成影响。教师在进行心理引导的过程中,要避免对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直接批评,要使用委婉的批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受到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另外,教师要尽可能多向学生进行正面心理暗示,使学生心理当中阳光的一面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负面心理因素的减弱,使学生对教育心理学长时间保持高度认同。

(三)巧用心里暗示

心理暗示是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方式,也是实施教育心理学的教师需要高度关注的方法,教师要加强对心理暗示方法的学习,以便在进行教育心理学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使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进行学生心里的疏导。要秉承平等教学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将学生进行等级的划分,使学生可以在相同的高度上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的转变进行教学风格的调整,使学生可以根据心里暗示提升对学习活动的信心,以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提升对教育心理学作用的认同。

4、结论

教育心理学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学科,深入的分析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就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方案进行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 崔雅萍.多元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 彭祖杰.浅谈高等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牛顿环实验中的尝试[J].大学物理实验,2012,02

[3] 张菡.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新校园(上旬),2015,04

(作者单位:徐州华杰实验学校)

教育学心理学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从语言教育心理学的自我概念角度出发,分析自我概念对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学习者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作用,探寻如何在外语教育中通过引导并帮助学习者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借以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者外语水平及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自我概念理论;外语教育;外语水平及能力

一、引言

外语学习过程复杂而漫长,想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常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无他,皆因语言本身便是一门词汇数目庞大、语法结构复杂的科学体系;更遑论他国外语,兼之具有其特有的语言思维习惯,对于广大外语学习者而言更是难上加难,故而,如何提高改进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语言技巧以及语言水平便是外语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大体说来,影响外语学习的要素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因素;一是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学习环境、教师水平、教学方法等诸多内容,而内部因素则涉及外语学习者本身,故而,研究分析内部影响因素才是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实际外语水平的重要方法。从学习者心理状态出发,探寻影响学习者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是当今外语教育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及出发点。

二、自我概念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相关研究

所谓自我概念,即人们对自我感知(初级形式)和自我认识(高级形式)的统称。它是一个有机的认知系统,由多种要素构成,如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信仰等,将单一个体呈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看法及思想等组织起来,其中,包括自我形象,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最早由William等(1997)提出,认为自我概念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经历而逐渐形成的对自我复杂的、动态的观念体系。自我概念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着学习者阅历的不同而不断更新发展,同时,也是一个难以轻易解读的认知过程。但就目前而言,对国外自我概念研究影响最为广泛的则是Shavelson和Marsh(参阅Byrne1996:288-293)。Shavelson等(1976)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有层次、多维度的范畴构建,并可以从其多维性、组织性、稳定性、发展性、可评价性和区别性等多方面加以阐释说明,从而提出来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对自我概念进行定义和分类。其中,位于最顶层的是一般自我概念,同时,一般自我概念也可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如外语教育研究中的英语自我概念便属于学业自我概念下的具体细化学科;而非学业自我概念则涉及社会、群体、身体及情绪等自我概念。而测量自我概念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则包括问卷和访谈等。其中,以Marsh设计的多版本自我描述问卷为首选,因其测试年龄段广,测试内容多样化等优点备受研究人员推崇,在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构设效应。

基于上述理论,国内外语教育学者也编制了自己的调查问卷,针对自我概念的好坏与外语成绩的高低展开分析研究。其中,王初明的“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影响深远。王初明(2004)指出,语音作为外语学习中的一环,虽然只是学习者在初级阶段所接触的知识,但是学习者的语音掌握程度将影响其今后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概念,进而影响整个外语学习水平,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证明英语语音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成绩。随后,潘春梅(2007)以实验对照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外语语音学习假设”,提出通过“写长法”以写促学,提高英语自我概念,并以此促进学生外语学习。此外,在此之前,也有研究者从总体角度,探讨英语自我概念与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郑蕴(2010)通过对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调查中,发现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不仅与其英语成绩密切相关,且呈正相关趋势。英语自我概念程度越高的学生在考试中越容易获取高分;而自我概念较低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则容易缺乏信心,通常分数较低。由此可见,将自我概念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当中刻不容缓。

三、如何帮助学习者创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1.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信心

长期以来,中国外语学习者最为薄弱的一环便是实际运用口语进行表达的能力。一节外教英语课或一节大学英语课很少有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使用英语完整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哑巴式英语”也由此而来。一旦需要开口表达,多数学生都表现得颇为焦虑,不知如何应对。久而久之,更是对口语表达欠缺信心。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多为学生创造运用外语表达的机会外,还要在倾听学生参与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帮助学习者树立外语学习的自信心。Hedge(2002)把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比作是教育者、组织者、咨询者及帮助者。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真诚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与传统严肃严厉的师生关系不同,当代师生关系提倡教师与学生平等融洽,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不应再有教与学的对立面现象,因为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学习成绩。同时,面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也不可采取粗暴指责的态度一味批评学生,而应在适当的鼓励肯定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培养出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信心。

2.制定合理教学内容及任务,让学生感受外语学习的成就感

不论学习者的年龄水平如何,外语教育工作者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任务之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现有水平及接受能力,既不可安排难度严重超过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挫伤其外语学习的自信心;也不可单纯为了追求学习成就感而安排难度过低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对外语学习失去兴趣。不论哪种情况,一旦学习者对外语学习产生了消极抵触的态度或情绪,那么教师将很难再扭转局面,调动学生重新投入到外语学习当中。“教学即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能力为起点,经过教学的互动过程,最后达到教学目标”(严明,2009:11),因此,外语教育的第一步便是要正确判断学生现有程度水平,制定合理适中的教学内容。这也与Krashen提出的“i+1”可理解输入理论不谋而合,即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理解性语言材料的难度,要略高于学习者现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如此,既可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受征服外语学习的成就感,又可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绪氛围。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外语学习氛围

Marion Williams和Robert L Burden(1997)认为,给学习者提供的环境应该能够强化学习动机并充分考虑学习者情绪、心理及社会因素,如此,教师才能帮助学习者加强语言的学习。因为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成绩不仅受自身智力水平、记忆能力、思维强度以及注意力集中程度等认知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其学习态度、学习动力或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干扰,故而,教师在外语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外,还要积极关注学习者的心态、情绪或动机等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状态。随着现代科技及知识的日新月异,教育者可利用的教学方法和媒介也举不胜数。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多媒体在当代教学中的应用,外语教育同样也是多媒体发展的一大受益人。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从视听等多个视角丰富学习者的外语课堂、辅助教师教学,还能为学习者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此外,教师也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如为学生编排英语戏剧或开展英文歌曲比赛等。

四、总结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才是学习的主体。从学习者角度出发,探寻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不仅能够极大提升外语教学的效率,也能够为外语教育的研究取得长远收益。通过本文分析研究,不难看出,自我概念便是便是当代外语教育与心理学研究的完美结合,教育者通过培养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自信心、激发学习成就感,为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此培养积极的外语自我概念,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成绩和水平。

〔参 考 文 献〕

〔1〕潘春梅.外语写长法与英语自我概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4):101-105.

〔2〕王初明.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4(1):56-63

〔3〕严明.语言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

〔4〕郑蕴.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6-78.

〔5〕Byrne, B. M. Academic self-concept: Its structure,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A〕. In B. A. Bracken (ed.). Handbook of Self-concept: Developme-

ntal, Social,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C〕.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96.

〔6〕Hedge. T.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

ation Press, 2002.

〔7〕 Shavelson, R. J., J. J. Hubner & G. C. Stanton.Val-

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6(46): 407-441.

〔8〕 Williams. M. & Burden, L. R. Psychology for Lang-

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e Approach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责任编辑:侯庆海〕

上一篇:教学大纲下一篇:教育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