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范文

2023-09-13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范文第1篇

第一节 材料费用核算

1.1 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一)购入材料的原价(不含增值税;不包括购入材料包装物或容器的押金);

(二)购入材料的外地运杂费;

(三)符合集团主管部门制订的、材料运输途中定额损耗率限额内的损耗;

(四)材料入库前,整理挑选时发生损耗的净损失,及其整理费用;

(五)进口材料的国外进价,进口环节的各种税金和其他进口费用。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品的采购成本为实际支付给代理单位的全部价款。

1.2 企业采用计划价格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月终要分类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不得使用 一个综合差异率。 除外加工材料可按上月差异率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外,都应将耗用的材料按当月实际材料成本 差异率计算调整为实际成本。分类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某类材料 成本差异率 =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100%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

1.3 核算企业生产耗用的各种材料,都要根据合法的材料收发凭证,经过收发、记账、稽核,按材料的计划价格或实际价格进行核算。 核算材料成本,要收集当月生产过程中领用、退库、交库的全部材料凭证进行核算。对于尚未收取发票已经采购入库材料的领用,要按计划成本估价入账。所领用的材料仍应计入领用 期成本,不准任意提前或延迟实际领用期。外购材料直接发交车间使用时,仍应按照规定的收发程序,办理材料检验和收发手续。

1.4 核算材料成本,应与供应部门发放数核对一致,然后按成本项目进行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或费用项目。

1.5 直接用于产品的材料成本,应当直接计入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凡是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可分别按消耗定额比例、耗用重量比例、产品数量比例、主材成本金额比例等方法,在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1.6 车间(分厂)月末已领未用的产品原材料,必须办理实物退料或“假退料”手续。 产品完工下场,工作命令执行完毕或中途停止执行时,所有已领未用的原材料应全部退库,不得移作他用。 1.7 生产过程中的废料、边角短料和回收的包装物,应按月回收交库。废料、边角短料退库成本,凡是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或工作命令的,应直接冲减原材料成本。如果无法计入产品或原工作命令成本的,可以按成本计算期内的全部产品原材料成本的比例扣除,期末在产品可以不分摊废料回收成本。

1.8 车间(分厂)设有二级材料储备小仓库的,必须严格按仓库管理程序,专库保管,专设账册凭证,专人收发保管。二级材料储备小仓库的期末存料,应办理库存材料的移库核算手续,不得计入生产成本。 在车间(分厂)二级材料储备的体制下,供应部门材料仓库的发料,作为车间(分厂)储备材料的收入,成本核算要以内部发料凭证为依据。

1.9 不论是准备车间或供应部门,对属于生产工艺过程的下料工序加工,使材料具有初步零件形状的,应作为基本生产工序,纳入生产成本核算范围,不应作为自制材料成本。 企业由于生产需要,对库存材料进行的各种加工,包括外部加工和自制,加工后虽然改变了原有材料的形状或规格,但仍具有通用材料性质,并入库待领的,作为自制材料处理。凡是自制材料和自制半成品的界限难以划分的加工工序,一般应按照加工完成后入库归属,作为区别的标准:

(一)材料加工后仍交供应部门仓库保管的,作为自制材料。

(二)材料加工后交生产计划部门所属毛坯库或在半制品仓库保管的,作为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实际成本,应包括:领用材料和加工费用,扣除退库的余料价值。委托外部加工材料成本,应包括:发生材料成本,外付材料加工费用,扣除下脚废料回收后的实际价格。

1.10 车间(分厂)领用各种材料,要按照实际领用数量计价,不得把由于仓库保管责任所造成的材料溢缺、损坏等经济责任,利用“清帐法”自行修正领用数量,转嫁给领用部门承担。仓库保管材料盈、亏、毁损的核算规定如下:

(一)由于物资自然损耗,在集团主管部门规定自然损耗率范围以内的,经物资保管部门、 财务部门领导批准,计入管理费用。

(二)由于材料采购入库和收发工作的疏忽,造成同类材料的型号、规格、颜色等数量相互混杂,但是没有造成经济损失,或差额极为微小的材料溢缺的等量调整,经物资保管部门和财务部门领导批准,差额可以计入同类材料价格差异。

(三)由于采购和保管责任而造成盘盈盘亏、毁损的,要由有关责任部门和人员提出书面说明和改进措施,经主管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共同签署后(超过规定限额,要报经上级主管部 门批准)报总经理批准,其盘盈数按计划价格,盘亏和毁损按实际成本,扣除责任人赔偿,并通过规定的待处理核销程序后计入管理费用。

(四)由于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造成的损失,应查清原因,扣除保险公司和有关责任人的赔偿,减去残余价值,经集团分管副总裁批准,将净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不论是库内保管物资,或是露天堆放物资,都要定期盘点核实库存数。如有盘亏或毁损,应按上述规定处理,不得擅自采用定额损耗率予提损耗计入成本。

1.11 车间领用钢坯材料,要实行计量交接,明确经济责任。可以逐日填制领料凭证,也可以逐日交接记录数量,月终汇总填制领料凭证,但不得实行由车间包干采购数量,溢缺不计、责任不清,更不得将钢坯材料仓库划归车间管辖,转移物资仓储职能,削弱物资计量交接,混淆物资保管责任。

1.12 实行钢材切割核算的企业,应该根据同规格材料的领用成本,减除余料短料价值,按已经切割完工的各产品零件切割后重量的比例,分配核算钢材切割成本,不得人为随意划分。

第二节 低值易耗品费用核算

2.1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一般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或单位价值在两千元限额内的劳动资料。

2.2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一般低值易耗品皆可采用一次性摊销的办法,即在领用时一次摊入有关成本费用。

(二)对于单位价值较大,或一次领用数额较大,影响当期成本水平的,可以分期摊销,但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三)不论采用何种摊销办法,企业都应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管理,建立在库、在用台帐,严格按原始凭证办理借领、退库和报废手续。

2.3 产品专用工具和工艺装备,不管自制或外购,在领用时,按产品型号或工作命令,一次计入产品成本。两种以上产品共同使用的专用工装,可以根据产品制造数量和制造工时的比例,分摊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专用工装成本不多的,也可以全部计入当月产品成本。 2.4 企业各种自制通用工具,要纳入厂部工具总库的管理范围,按照辅助生产核算办法核算自制成本,并进行完工入库计价入帐,领用时按规定计入生产成本。 期末库存的自制工具,要按实物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不能采用计量不计价、领用不结算的管理办法。

2.5 领用工具采用计划价格核算的企业,应参照材料价格差异分摊办法,调整为实际成本。

2.6 车间用于产品生产的专用工具、专用型板和模具,按专用工装进行核算。通用工具,在领用时一次摊销,但必须将当月报废的工装工具办理废料交库手续,冲减报废月份的工装工 具领用成本。

第三节 工资及福利费核算

3..1 企业支付全体在册人员、临时工、合同工的各项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属于集团规定工资总额范围内的辅助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都应当根据手续完备的 原始凭证进行计算、支付、汇总、分配。不实行工资总额与产值量挂钩的企业,计入产品实际成本的工资、奖金和津贴、补贴应该是 当月实际支付的应付工资。

3.2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计件生产工人的工资,可以根据上月实际完成合格品的实物量,或按实物量折算的劳动量,乘计件单价计算。计件工人由于从事工艺过程未规定的额外工作,或由于工作条件变更而补付的工资补贴等,应按企业规定的审核程序,编制各类表单后计算发放,并计入产品成本。

3.3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计提职工福利费。提取职工福利费的基数,按规定为企业每月实际的应付工资。不准任意变动计提的基数和提存率。

3.4 实行工资总额与产值量挂钩的企业,在两级核算的体制下,为了有利于考核,对车间(分厂)的工资费用可按实际支付数进行核算,企业按集团核定的工资总额数与企业实际应付数的差额,列入应付工资待实际发放时转出。

3.5 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凡是能直接划分产品成本归属的,应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计件工资一般应直接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不能直接划分产品成 本归属的计时工资和职工福利费,可以根据产品加工的定额工时,或产品重量的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3.6 企业在归集和分配工资费时,应当严格区分工资费的用途,不能将应由其他项目负担的工资费用和应列入产品成本费用中的工资费用混淆。

第四节 动力、折旧和其他费用核算

4.1 企业的动力费用,包括外购和自制的水、电力、蒸汽等费用。外购动力按实际支付数核算,自制动力作为基本生产或辅助生产核算。外购电力需要经过企业变电所变压输电的,一般仍应作为外购电力核算。变电所的费用单独列作基本生产或辅助生产核算。月终结算外购动力成本时,应扣除增值税,按无税成本分配核算动力费用。生活福利部门、专项工程等耗用的外购动力,要按含税实际成本核算,对进项税金作转出处理。实行内部结算制的企业,动力费用的结算,可按内部结算单价执行。

4.2 动力费用应当根据实际耗用量分摊计算。能直接划分产品动力消耗的,应按产品实际耗用量直接计算动力成本。无法划分产品的动力费用,可以分别车间(分厂)和部门,与其他间接费用同作为加工成本(或制造费用)分摊计算。外购动力费用的实际支出,与内部动力消耗仪表显示数之间的差额,按下列情况处理:

(一)如果动力供应部门与生产单位抄表时间一致,由于计量误差(表与表之间)产生的差额分摊计入各受益对象成本。

(二)如果动力供应部门与生产抄表时间不一致,仪表显示数的差额进行预提处理,单位价格按开票价格计算,但每个季度末必须对预提数进行检查核对。

4.3 企业计提折旧的范围,按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4.4 计提折旧的方法,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具体按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4.5 企业应按使用车间(分厂)和部门,分别核算折旧费,一般不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作为间接费用分配核算。生产车间计提的折旧,记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应提的折旧计入管理费用;租出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4.6 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按实际发生额一次或分次计入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 修理费用的内容一般包括:房屋、建筑物及设备的修理、维护及保养费用,补付的零星修理费,限额内的简易料棚,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小型零星土建改造设施的实际费用等。属于外包的修理费,按实付金额计算。属于集团内委托修理的劳务费,可以按实际发生额计算,也可以按集团内劳务结算价格进行结算,以明确双方的经济责任,子公司内部维修工人为本车间进行经常性维修工作,一般只计材料消耗,不计人工成本。

第五节 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预提费用核算

5.1 企业对于一次支付分期摊入当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的各种待摊费用,应按受益期限,分月摊入成本,分摊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一般情况下在年终结算时结清,不得保留余额。因特殊情况必须保留余额的,应经集团财务部门批准。企业不准利用待摊费用虚减费用,调节成本。

5.2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分期摊销的费用,按照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平均摊销。

5.3 对于应由本月成本负担而在以后月份支付的费用,应在下列费用范围内通过预提科目计入本月产品成本:

(一)租入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支出;

(二)按季结算的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支出;

(三)根据产品质量三包要求,企业在商品出厂后继续进行的工序费用成本,如安装调试成本、油漆成本等;

(四)其他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该确认为当期的费用,但尚未发生,或者由于结算期滞后与成本计算期不一致的费用。

5.4 预提费用应按项目、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不得在一级会计科目内合并汇总核算。 预提费用与实际发生数的差额,必须及时调整成本负担数,或在年终结算时结清,不得保留余额。因特殊情况必须保留余额的,应经集团财务部门批准。企业不准利用予提费用虚列费 用,调节成本。

第六节 辅助生产核算

6.1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应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和规定的成本项目进行归集, 一般可分两种情况:

(一)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如供水、供电、供汽等部门,可按车间别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

(二)提供多种产品或多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如工具、修理车间等,除按车间别设置辅 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外,还应按各种产品和劳务,分别设立成本计算单,登记直接费用。其他费用可先在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核算,月末再采用适当标准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中。 6.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一)自制的材料、工模具等,完工后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帐户,各车间领用时,比照材料的核算方法,按用途和数量,转入有关费用帐户。

(二)提供水、电、蒸汽等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根据各受益部门的耗用数量进行分配。 但由于辅助部门之间也互相提供劳务,所以应先进行辅助部门之间的交互分配,然后再确定实际单位成本,向基本生产车间分配。一般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分配法,即不进行交互分配,仅在各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等之间,按受益数量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的标准不够完整,特别是在辅助部门之间互相提供劳务较多时。

2.一次交互分配法,即分两次进行分配,第一次只限于各辅助部门之间交互分配费用;第 二次是各辅助生产部门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入费用,减去分出费用,计算出实际费用和单 位成本,再按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各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等。

3.内部结算价格分配法,或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根据事先确定的内部结算价格或计划价格,和各受益单位的实际耗用数量,计算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各辅助部门的差异,可列入管理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手续简单,计算快速,并能考核各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有利于厂内经济核算。但价格若制订的不准确,会影响成本的准确性,价格一般应以 市场价为基础。

4.代数分配法,是利用多元方程的原理,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单位成本,再按直接分配法分配于各基本生产车间及管理部门等。代数分配法的最大优点是分配结果准确,是其他分配方法所不能达到的,但如企业辅助部门较多,计算起来就较麻烦,所以只适用于辅助生产部门较少,或实现了电算化的企业。 企业可根据其生产特点和其他方面的条件采用某种方法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但辅助生产车间如有对外销售产品或对外承制工业性作业,以及为自营基建工程等提供产品或劳务,则必须按工作命令分别归集每项产品作业的费用,采用定单法核算实际成本。

第七节 制造费用核算

7.1 制造费用的归集,设置制造费用明细帐,按车间设置帐户,采用三栏式或多栏式帐页,按明细项目归集费用发生额,月末汇总结转生产成本帐。制造费用明细帐期末应无余额。 第八十八条 制造费用的分配,应分别车间进行。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分配 方法一般可按生产工时(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 例法,或财务制度规定的其他分配方法。一般较多采用工时比例法,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资料容易取得,方法较简单,在原始记录和 工时统计资料比较健全的车间,都可采用这种方法。但不论采用实际工时、定额工时、或者机器工时都不应忽视各种机械小时加工费的差别。如果在一个机械型号较多、精密复杂程度相差悬殊的车间里,就必须根据各类机械的折旧、维修、保养等方面费用为依据,计算与编 制设备复杂系数表,再按系数别统计与折算生产工时,据以分配制造费用,这样更为合理准确。企业应当加强基础工作,争取采用这种按系数折合工时的加工费用分配方法。

第八节 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成本核算

8.1 企业各基本生产车间(分厂)必须加强在产品的管理和核算,设置在产品数量台帐,记录车间在产品投入、转移、交库等数量变动及生产进度。车间(分厂)内部如设有中间库的,应当设置实物收发保管数量卡片,根据车间内部收发凭证进行登记。为了保证在产品数量的准确性,车间(分厂)计划调度员要对在产品数量台帐和中间库的数量卡片进行定期稽核,作到卡物相符。已制订另件定额成本并实行二级核算的企业,其车间核算员应设置产品投入产出明细帐,登记毛坯投入,零件交库及期末在产的数量和定额成本。同时进行内部结算,并负责与生产管理部门半成品库的明细帐核对,保持帐帐相符,保证在产品成本的准确、完整。

8.2 企业生产管理部门所属的毛坯库、零部件库,都要加强实物管理和记帐核算。实物的收发要有合法的原始凭证。半成品的发放和入库,都要实行点数交接。也可根据管理要求,实行毛坯、半成品的内部转移结算。委托外单位加工的自制半成品,应在自制半成品科目下单独设置委托外部加工自制半成品明 细科目进行核算,控制委托发外加工的实物数量。

8.3 企业对在产品、半成品应当定期组织盘点,防止成本虚增、虚减。要建立全厂在产品的盘存制度,由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盘存。盘存工作一般可按下列办法进行:

(一)单件小批生产和轮番投产的生产类型,当产品完工下场时,应及时组织静态盘点。

(二)成批大量生产的生产类型,应定期组织盘点。在设有实物台帐的企业,一般每季度盘点一次。

(三)在终了前,要组织在产品、半成品的全面盘存,发生盈亏应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经批准后,扣除责任人赔偿,计入管理费用。如果没有在产品实物数量记录的,必须按月组织盘点。企业应当根据在产品的数量记录、盘存记录,正确计算月末产品成本,不得任意估计。

8.4 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如果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很小,可以不计算在 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二)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如果在产品数量各月变化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很小,为简化计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可固定按年初数计算。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可全部作为当期完工产品的总成本。但必须在年终进行盘点,并根据实盘的数量重新计算在产品成本。

(三)按直接材料费用计算如果直接材料费用在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在产品成本可以只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其他费用全部由当期完工产品负担。(如薄膜产品)计算公式如下: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费用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四)约当产量法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产量,并按在产品约当产量与完工产品产量比例分配加工成本的一种方法。(原材料不折算)。这种方法适用面较广泛,特别是在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且各月在产品数量不稳定的生产车间。为简化计算,一般采用 50%作为综合折率,(主要用于机械制造业)计算公式是: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完工产品加工费用成本=月初在产品加工费用成本+本月发生加工费用-期末在产品加工费用成本

(五)按定额成本计算 是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和产品零件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比较准确稳定,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比较均衡的企业。产生的定额差异全 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使用定额成本计价,简化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划分的手续,并使完工产品成 本指标能及时反映当期成本管理的工作质量。其计算公式是: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在产品数量×单件产品材料费用 在产品定额加工成本=∑在产品数量×单件产品加工费用在产品定额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在产品定额加工成本 注:单件加工费用应按加工工艺路线及设备复杂系数、定额加工单价计算。此外,在产品加工成本仍可以采用约当法折算。

(六)定额比例法 是按照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直接材料按定额消耗比例分配;加工费用按各该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公式是,以制造费用为例:月初在产品实际制造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100%本月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本月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也可以采用简易方法进行费用分配,公式如下: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月初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本月投入定额消耗量-本月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但这一种计算方法容易掩盖在产品的盘亏,容易产生误差,所以采用这一方法必须结合定期盘点制,根据实盘数量及时调整修正在产品成本。集团公司目前在机械制造业推行约当产量法,其他行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报集团财务部备案。

8.6 企业的在产品成本按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选用:

(一)采用定单法核算成本的单件小批生产,在完工产品分月出产时,按定额成本资料结合成本实际发生数,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也可以按照定单加工完成进度计算约当产量,用比例分摊计算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

(二)采用分步法核算成本的连续性复杂工艺生产,如果期初、期末在产品变动不大的,工序在产品可以只计算直接材料成本。

(三)采用简单法核算成本的连续简单工艺生产,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或只保留在产品的材料成本。

(四)采用定额比例法核算成本的企业,可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定额消耗量及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

(五)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的企业,期末在产品可以按定额成本计算。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类型和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自行确定合理的在产品核算方法,但不得以估计成本作为在产品成本。

8.7 企业根据管理的需要,对自制半成品的流转,可以采用成本逐步结转法或成本平行结转法。实行成本逐步结转法,对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是否需要还原,应按集团财务部门的规定执行。自制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以使用定额成本为好,不仅简化了计算,更可以分清经济责任,且免去了还原计算。

8.8 已经完工的产成品和工业性作业,应在检查合格后填制完工交库凭证,办理入库手续。已经制造完工的自制材料、自制工具等自制产品,也应按规定程序办理完工报告或完工交库手续,划清产成品和在产品、自制材料和自制半成品的成本界限。企业应当根据本月完工产成品的交库凭证或统计资料,正确计算产成品实际成本,按月编制分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并据以结转产成品成本。

8.9 企业应当加强产成品仓库的收发管理,要根据检验合格的成品交库单和手续齐全的发货凭证,记录成品卡片或成品台帐。财务部门设置的产成品明细分类帐,要按月与产成品库核对一致。产成品结转销售的明细分类核算,一般应按加权平均计算的实际成本进行,实行订单加产品型号为核算对象的,也可以按订单结转相应成本如空调产品、锅炉产品等。产成品仓库发生盈亏毁损,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和责任。按照规定的待处理核销程序,在扣除过失人赔偿后,计入管理费用。

第九节 销售成本核算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范文第2篇

一、企业物流成本概念的阐释

当代的物流管理是一个包括信息, 运输, 存货管理, 仓储, 财物, 搬运, 包装作业订单处理, 需求预测, 生产计划, 物品回收, 废品处理, 客户服务等的综合活动, 他对于当代的中小型企业来说,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的运作产业链中已满足顾客要求为核心, 为了能够最大效益的扩大经济, 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存储计划, 他努力的在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和产出地之间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

二、如何控制企业物流成本

(一) 物流供应链成本过高

在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成本供应链的成本较高, 其中一个原因是订单处理的速度较慢, 其实耗费了许多的人工成本, 客户受理收到货物后反应单据的过程十分的漫长传递的时间和处理的时间相对较长, 员工对订单的处理处理措施会影响客户的使用感。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和存货成本, 对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物流成本控制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运输费的价格高啊, 我国的城市地理环境的限制和我国运输网络还不够完善, 导致了物流中存货的成本十分的高, 运输费的占比也很大, 由于道路的不通畅, 交通费用高有时甚至会超过商品的价格, 这在物流成本控制中是不合理得尤其在现在我国的流通部门中有运输费较高, 客户有时反而不愿意选择商品, 那么商品便失去了销售的机会。

(二) 物流信息及管理较落后

随着全球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网络的发展利用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为资源的配置优化提供更高的竞争力。但是当代我国的多数企业, 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上面才刚刚开始起步, 管理也比较落后, 程度都是参差不齐的。另外在电脑的应用方面, 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和办公自动化, 但在企业最为核心的生产流程, 业务流程, 经营决策以及物流管理的方面, 特应用和整理和能力处于非常的基础的状态, 甚至有的企业并没有形成信息的通信能力和决策功能。

三、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策略

(一) 提高对顾客的服务管理

要真正做到迅速正确的管理商品就要实现对物流供应链的完整的有效地管理提高客户物流服务的管理, 才能够削减物流管理的成本, 在当代新型的物流管理体制中, 企业需要有效地缩短商品运输时间, 才能更有效地扩大经济收益, 提高经济利润,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从某个意义上来讲, 要提高顾客的服务就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一项有效地方法。

物流企业需要充分的协调客户与物流运输之间的关系, 既要保证提高顾客的物流服务, 又要防止服务过剩, 需要再考虑用户的产业特性和商品特性的同时也要他商讨将就此产生的利益与客户分享, 从而促进企业物流体制的效率化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接应该将物流管理进行体制化的改革。

(二) 如何优化流通

这是整个企业的成本降低和物流的效益化, 对一个企业来说, 并不仅仅是企业内的事情, 而是整个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所需要关注的问题。企业应该考虑产品制作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的优化控制。由于当大量的零售业和便民店蓬勃发展, 许多厂商进行面对面的批发销售, 大批量的商品输送与物流中心相吻合。为了产生经济效应, 厂商必须适应零售业这种新型销售形式。并且物流投资的整个产业链应该视新的业态形式和流通渠道的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直接开展零售的物流活动建立新的符合现代的流通发展要求的物流中心和自动化的物流设施进行大事大批量的商品输送和物流设施扩建从整个物流的流通过程来看物流的整体利润和绩效有所提高。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当代市场竞争现状愈来愈激烈。我国各大中小型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物流管理产生的利润潜力在经营和销售中的作用。为了挖掘第三利润物流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进行物流管理体制的效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建立, 物流成本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点。但是由于当前许多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认识还不够透彻, 对它的分析还不够深刻, 在物流方面依旧存在许多浪费和过剩的现象, 从政哥流通的过程来看, 物流的成本控制, 离科学管理阶段还有一大段距离, 从而它也影响了现代的企业管理的层次。过高的物流成本将成为我国进军国际经济竞争领域的一个重大障碍, 并且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一方面上的优势婴儿当代企业物流管理和控制以及物流管理体系的效率化对我国当代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和转型, 新的产业蓬勃发展, 孕育着无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物流企业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话题。作为当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降低物流的成本是当代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组成。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从物流企业的组成和概念着手。提出了对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些具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物流,控制成本

参考文献

[1] 冯志.物流成本管理效益初探[J].物流科技.2011 (03)

[2] 乔轩.我国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11 (08)

[3] 郑维.论企业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J].北方经济.2006 (10)

[4] 尤克诗.企业物流成本费用的控制[J].交通财会.2003 (09)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范文第3篇

2、如何构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新模式

3、统计信息在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的作用

4、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6、基于权变理论的作业成本法实施效果分析

7、基于LUBA模型的建筑施工过程成本责任划分

8、工程项目成本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9、浅谈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控制

10、企业税收筹划的思路及其方法研究

11、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探析

12、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全面预算中的应用

13、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研发密度为调节变量

14、探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成本控制

15、我国企业外购房产的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16、新时期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谈基于“碳素流—价值流”的碳成本核算

18、浅谈道桥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对策

19、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分析

20、电力系统物资集约化管理的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

21、浅析统计工作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22、企业效率型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研究

23、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应用

24、浅析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

25、作业成本法在某中小建筑装饰企业的应用研究

26、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27、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28、A矿车制造企业精益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29、企业会计核算受到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30、将标准成本法融入作业成本法的思考

31、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在企业审计中的创新应用

32、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33、施工企业的项目部成本管理

34、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35、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

36、浅谈成本核算方法在钢铁企业里的应用

37、对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认识

38、“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核算方法探析

39、浅谈降低企业成本的几种方法与途径

40、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探讨

41、大亚湾核电站预算管理的案例分析

42、MT生产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43、折旧方法的改变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

44、A医院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45、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6、作业成本法在邮政企业的应用问题研究

47、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8、浅析杜邦分析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

49、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范文第4篇

目前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缺乏必要的法律和法规依据, 很少单独核算环境成本, 不能获得环境成本的相关信息。 (2) 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 环境成本费用与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混合在一起, 缺乏合理的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 (3) 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 不能揭示企业由于存在环境风险而形成的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已经不适应环境成本的要求, 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成本核算系统已成必然。

1 企业环境成本构成分析

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 比如引起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地环境的破坏, 环保法规、绿色市场壁垒、社会道德和压力等因素将促使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这就要付出相应的成本。环境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的环境目标而发生的一切支出和因环境破坏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其构成包括以下几点。

(1) 环境预防成本:它是指企业为了防止因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导致环境被破坏而采取措施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环保有关的研制开发费用, 比如新工艺的研发、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支出、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遵守环保法规的支出、为降低排污的支出。

(2) 环境补救成本:它是指企业为弥补在当期或者前期对环境造成破坏所支付的各项成本, 比如煤炭企业对坍陷地区的补偿、环保方面的罚款、因环保诉讼而支付的费用。

(3) 环境服务成本:它是指企业为了环保而发生的后期服务和宣传方面的各项成本。主要包括环保活动的赞助, 企业所售产品使用后的回收、运输、处置等方面的支出。

(4) 环境损失成本:它是指企业因为自然资源的消耗或因自然资源质量的下降而造成的损失, 比如污水导致渔业的损失、农业的损失、人类健康的损失。

2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设计

2.1 确认环境成本

目前企业的环境成本没有单独核算, 被分散在诸如管理费用等多个项目中。随着社会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 现有的核算方法将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将环境成本单独核算已显得非常必要, 核算的第一步就是要能确认环境成本。

(1) 确认环境成本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 (1) 导致环境成本的事项已经发生。确认企业环境成本事项是否发生, 关键要判断企业的这项支出是否与环境或环境保护活动有关, 并且是否会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进一步导致企业的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并最终致使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这是确认企业环境成本的首要条件。 (2) 企业环境成本的支出金额能够被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环境成本能够量化的则应合理计量;不能量化的则应采取一定方式合理估计。其金额能不能合理计量或者合理估计是确认企业环境成本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2) 确认环境成本的标准。确认环境成本的标准, 关键在于其费用化、资本化还是作为企业的或有负债。 (1) 费用化支出。费用化支出与其发生当期的损益相关或是与清除前期活动引起的损害相关, 并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 例如废物处理的成本。 (2) 资本化支出。如果环境成本直接或间接地以提高企业所有的某项资产的能力、减少或预防今后生产运营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形式与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相关联, 则应当将其资本化。 (3) 或有性环境支出。指由于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 从而使其面临着在现在或在将来有可能承担一笔环境污染治理支出, 如企业涉及环保诉讼或环境破坏纠纷所产生的不确定性负债。

2.2 计量环境成本

在确认环境成本之后的关键环节就是环境成本的计量。环境成本的计量就是在环境成本确认的基础上对各种事项进行数量和金额的确定过程, 对一般的企业来讲, 环境预防成本、补救成本、服务成本的计量相对比较容易, 基本是企业的实际支出, 而环境损失成本的计量较为困难, 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计价和生态资源降级的估价。

(1) 自然资源的计量。根据自然资源市场化的情况主要分为三种方法: (1) 直接市场价值法。对于那些已存在市场并且市场较为成熟的自然资源可以采用本方法。直接市场价值法就是以自然资源市场中供求双方所形成的自然资源价格来评估自然资源的价格的计量方法。 (2) 间接市场价值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 采用直接市场价值法存在一定困难, 可以采用一种间接的方法, 即用自然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减去其相应的生产成本从而得到自然资源价格也就是间接市场价值法, 也叫净价法。间接市场价值法方法的应用以资源产品的市场比较发达为基础, 其优点在于它只需要当前的有关价格、成本方面的信息。 (3) 成本法。有一些自然资源不存在市场价格, 则可采用自然资源各成本构成要素来推算该自然资源的价值的方法。

(2) 生态资源降级费用的计量。同样生态资源降级的计量根据市场程度的不同也分为三种方法: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意愿调查法。

(1) 直接市场法。直接市场法的具体方法包括市场价值法、影子项目法和重置成本法。

(2) 替代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就是在环境资源没有直接的市场价值时, 采用该资源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生态资源降级费用计量的方法。具体可分为:内涵资产定价法、后果阻止法。

(3) 意愿调查法。当生态环境被破坏后, 不论是直接的市场定价还是间接的观察市场行为都不可能估价时, 就只有以调查相关人员的意愿来确定成本。

2.3 记录和报告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在经过确认和计量后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报告。环境成本的记录和报告作为环境成本会计的一部分, 对完善环境成本会计理论、加强环境信息的批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完善环境成本核算对企业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我国目前在环境成本核算的标准方面还是空白。本文在分析企业环境成本构成的基础上, 提出了环境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以期为企业控制环境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供参考, 进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在分析企业环境成本构成的基础上, 提出环境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以期为企业控制环境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供参考。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范文第5篇

一、建立完善成本管控体系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对象众多, 我们学会处理属于产品成本对象的那部分加以区分并管控。根据产品生产的作业过程可以大致划分未生产过程管控、作业成本管控、责任中心责任成本管控、质量管控、资金投入成本管控等。完善成本管控的第一步就是要按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提成不同的成本管理要求, 而与之呼应的组织架构体系也应满足成本管理的要求。按照成本管控对象的不同, 划分成本管控对象, 这样就为了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成本管控体系做好基础性工作。

在生产型企业中, 一般将可将生产制造成本、作业过程成本、责任中心成本、质量控制成本等作为主要的管控对象, 并按照不同的管控对象建立成本管理体系, 进而保证成本管控系统满足多元化的管理需求。

二、突出预算管理在成本管控工作的作用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成本管理来讲, 是一建十分有利的成本管理手段, 生产成本预算根据营销预算、制作过程预算、采买支出预算, 汇集成合理的企业利润目标, 并经董事会及预算会审核达成预算平衡后形成。为了能够使全面预算的出具的具有一定的先进行及合理性, 更重要的是预算能够如期实现, 成本管控的标准的指定很重要, 这样才可以落实到相关部门及责任者去执行。预算的执行, 要适应市场情况的变化, 应当尽可能使得成本预算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浮动率, 不断跟进预算执行的效果, 及时对成本预算实施定期的零基调整, 确保预算管理在成本管控工作中的作用得以凸显。

三、质量体系把关要牢靠, 确保可以监控成本形成的过程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 质量方面的支出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获取市场认可和一定的服务水平所必须发生的一项管理成本。按照质量成本发生的环节通常包括:

企业内部形成的部分:因不良产品形成的质量成本, 为这些产品的修理、再加工、再检验等支出;无法正常使用而最终报废的损失、相关原因调查所发生的费用等。

企业外部形成的部分:不良品流转至客户处生产质量支出, 比如, 对这些产品的维修、收回、运输费、替换合格品成本, 以及给顾客带来其他有形和无形损害的费用等。

质量管控理念不再强调单一目的降低产品成本和过分地谋求眼前的收益, 转为以公司健康发展和服务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 将成本管理与合理的产品质量成本相统一, 有效保障企业的竞争力。

四、推动定额管理, 服务企业成本体系完善

所谓的定额管理, 它是成本管控中较为常见又是最能体现管理效果的一种方式。它是采取产品 (包括单个产品的材料定额、劳动投入定额、制造费用支出定额等) 并包含各种消耗在内, 以期达到成本管控的目标。

开展定额化的成本管控有利于把责任、绩效、奖惩综合考虑, 从而使成本管理真正落实到每个职员的日常工作和最终产品形成之中。与之配套的是产品BOM清单, 是大多数制造型企业在产品投产前, 由技术部门在ERP系统中生产, 又生产计划部门通过ERP的MRP运算, 进而生产采购需求计划。仓库管理部门据此发料给各成本中心。

五、推动全员成本参与的成本管理机制成型

生产型企业在推动全员成本管理中, 需要按照员工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结合, 通过绩效体系与岗位责任制的建立, 设定出相应的责任成本。在实施全员成本管控过程中, 成本管理需要企业员工有共同的目标, 避免出现由于权力的集中造成约束过紧, 但也避免各行其是, 必须要有奖惩机制。用奖优罚末的方式来调动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全体员工养成有意识地将节约成本与参与者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企业文化氛围, 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企业在全员管理的活动中, 亦能避免由于权力的集中而降低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更好地维护所有员工的利益。首先要划分成本管控范围时, 首先根据费用的性质及责任实体职责。将成本费用划分为责任范围内部分与责任范围外部分。在不在责任范围都相的。从这一个层级看某项费用在再其责任范围内;但而对另一责任实体来说可能就是其责任了, 在企业方面来看也一样。应根据生产制作的工艺的特点来划分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责权利, 形成不同的成本管控中心, 打造一个纵横相交的管控体系。

其次, 因产品成本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要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就必须将生产全过程的成本管控衔接起来。从价值链来看, 将成本的全过程管控延伸到企业外部供应商和客户也是必需的。较好的采购价格谈判与采购方式, 对于日后本企业产品成本的形成将大有裨益。

六、结语

综上所述, 是笔者依据多年一线财务管理, 特别是成本管理工作的总结。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国家的经济工作在新时代的帷幕已拉开, 将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果, 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推动制造业大国向强国发展, 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大转变。作为新时期的企业的管理者, 特别是财务工作者, 应该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去主动适应时代要求, 对成本管控的方法应不断去探究与提升, 做一名融业财结合的财务管理者, 服务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 举国上下注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今天, 重视成本管控方法的创新造、建立服务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成本管控体系、以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方法及措施带动成本管理思路的不断发展, 对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将会有质的提升。

摘要: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 尤其是成本管理的方法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良好有序的成本管理及管控方法涉及成本预测、决策、计划、管控、核算、分析及考核等环节。本文试图从笔者常年工作的制造型企业为背景, 以所从事多年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为基础, 展开对制造型企业成本管控方法进行剖析和探究。近几年来, 制造业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 已经不再是数量的堆积, 而是在于求质的突破。从国家层面推动的“供给侧”改革, 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振兴实体经济、提振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无一不对微观层面的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实也是要求企业管理者, 对成本管理的手段与方法要拓展观念、开创新格局, 以适应市场需要和经济发展。作为制造型企业要主动适应企业管理与发展的新时代的要求, 探究企业成本管控的方法, 对于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管控系统,质量成本管控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7.

[2] [日]根岸康雄.精益制造-工匠精神[M].北京: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4.

上一篇:企业成本分析下一篇:就业成本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