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2024-01-05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从本质上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际上就是废弃物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界定废弃物是以资源为前提,从微观经济学角度,通过探讨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机制,透析当今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制度根源,寻求实现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即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切入点——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以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废弃物是一种“因多而少”的间接稀缺性资源

废弃物是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行为(包括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只是生产和生活产品物质和能量形式的转换,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常常需要面对废弃物的“二多”问题:潜在废弃物(通过集约化经济活动可以避免的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已形成但并未进入废弃物处置场的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多;末端废弃物(进入末端废弃物处置场的废弃物)经过处置后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多。而这“二多”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容纳力愈来愈成为稀缺性资源。

由于传统单向流动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多,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回收率低,末端废弃物经处置排放到环境的污染物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要使人类经济活动满足一定量的社会需求,就必须消耗更大量的自然资源。而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多,又加剧了末端废弃物的总量,在相同的资源化处置技术条件下,排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就更多,这无疑给本来就稀缺的生态环境容纳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必然使生态环境容纳力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

二、“双失灵”导致废弃物资源的配置失效

1.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

根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一系列理想假设条件下,是废弃物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的有效机制,也就是说,正常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这些理想假设条件往往无法满足,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完全实现废弃物资源的有效配置,必然产生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就废弃物资源来说,最严重的市场失灵包括:

废弃物资源产权不明晰

产权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是明确而专一的,且可转让和实行的产权。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和对资源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

一般来说,废弃物资源往往没有明确的定义、非专一即多重产权、不安全、不能执行、不可转移的产权不明晰特征。如生态环境容纳力的产权就不明确,而且多重产权,这就必然引起随地倾倒废弃物的短期行为,而不追求废弃物处置的高效资源化。又如政府宣布废弃物分类收集法规以及废弃物收费制度,但或者仅是说说而已,或者收费低于治理废弃物的费用而使经济行为主体宁可交费也不愿采取行动治理废弃物,致使废弃物资源产权难以有效实行。

废弃物资源市场不完善

首先,许多废弃物资源市场还根本没有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如废旧电池回收后无处送;有些废弃物资源市场虽然存在,但价格不合理,如回收资源市场价格高于自然资源价格。由于自然资源价格只反映了劳动和资本成本,没有反映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耗用和浪费,也造成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及末端废弃物污染物的无度排放。

其次,即使废弃物资源存在市场,市场失灵还表现为竞争不足。有效市场应具备卖者买者众多、进入市场障碍较小的特点。然而,我国的废弃物管理一直被视为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一家包揽,政府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主要费用由政府拨款,缺乏竞争机制而产生低效,造成废弃物排放量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严重,废弃物治理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废弃物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公共物品的消费;二是供给的不可分性,即为一个消费者生产公共物品就必须为所有消费者生产该物品。在许多情况下,个人不管付钱与否,都不能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中被排除,如,有效处置废弃物减少了污染而使生态环境清晰,不可能把其中任何一人从这清新的生态环境中排除出去。因为没有人能够被排除,消费者不会为消费清新的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而付钱。消费者不付钱,私人企业赚不到钱,就不愿意通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或者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效率,来提供清新的生态环境。

从废弃物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3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失灵的产生主要在于废弃物资源的外部性问题。“看不见的手”的定理,要依赖于一个隐含的假设:单个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不产生影响,即不存在外部性。但是对废弃物资源来说,这一假定往往不能成立。根据外部性理论,废弃物资源外部性包括两个方面:

外部经济,即存在外在利益。如A经济个体因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清洁生产而避免了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的产生,节约了自然资源,保护了环境,给社会带来利益,但它自己并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此时这一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该经济个体就不会持续进行此类经济行为。

外部不经济,即存在外在成本。如B经济个体没有实行清洁生产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大量排放潜在和前端废弃物,破环了生态环境,给社会其他人带来了危害,但其并不由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损害的成本,此时该经济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于是该经济个体就会无所顾忌地不断坚持此类经济行为。

如何鼓励A经济个体持续其清洁生产这一经济行为,而遏止B经济个体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外部性内部化是最好的选择,即矫正由于外部性而造成的市场机制对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失效。

2、政府失灵是废弃物成灾的另一制度根源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长期以来对废弃物资源外部性问题的忽视,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滥用,形成了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两大灾难性问题。可以说,外部性内部化是实现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和难点。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要实现外部性内部化,有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内部化问题

通过明晰产权,使难以交易的外部成本或利益进入可交易的市场体系,双方可以通过交易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因为明确的产权及其转让特性可以使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即不存在外在成本或利益,也就不存在外部性

了。

第二,运用政府干预实现外部性内部化

政府干预可分为两类:直接管制,包括行政和法律手段;经济政策,包括税收(抑制)和补贴(激励)两种手段。

通常情况下,政府会采取经济政策来纠正外部性所造成的废弃物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政府经济政策的干预并不是直接干预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而是改变影响经济个体经济行为的条件(成本或收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个体在条件改变之后,也必然会改变自己的经济行为,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说,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仍然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所以这种政策并不是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而只是改变了影响市场机制的某些条件,即:当存在外在成本时采取税收等限制性手段,扼制经济行为的发生,当存在外在收益时,采取补贴政策等激励性手段,鼓励经济行为持续进行。

可以看到,政府在废弃物资源配置过程中具有矫正市场失灵的作用。但政府干预往往未能制定有效扼制废弃物排放并规范自然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政策,或者已制定的其他政策尤其是经济发展政策(旨在追求传统经济考核指标,如GDP等),却在加重市场失灵。这种情况称为政府失灵,就废弃物资源来说,政府失灵表现在两个方面:

缺乏循环型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之前,全球废弃物政策视点均停留在末端废弃物的治理问题上,从而形成了以“废弃物处理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到80年代中期,废弃物政策视点已部分转移到前端废弃物减量措施上,形成了以“废弃物排放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进入90年代,废弃物政策视点进一步转移到潜在废弃物和前端废弃物减量的全过程控制对策上,而形成了以“循环经济废弃物法”为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而且,资源利用模式也由“原料——产品——废弃物”的单向运行转变为“原料——产品——原料”的循环运行。废弃物政策视点的演进过程及资源利用模式的转变也从侧面说明,目前确实缺乏循环型特征的废弃物管理政策。

其他政府政策尤其是经济发展政策的溢出效应

政府不仅有责任出台废弃物管理政策,同时也负责旨在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的政策制定,而这些政策无意间对废弃物问题产生了溢出效应,即这些政策加剧了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如,产业政策旨在追求产业部门的盈利率,而这必然带来自然资源和环境容纳力的过载;投资政策虽带来了区域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但也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综合利用政策针对于生产领域却忽略了消费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废弃物成灾的制度根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了废弃物资源的配置失效。但废弃物问题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于人们的制度安排出了毛病。所以,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制度创新是彻底根除废弃物灾难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成了人们在政治、社会、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及其变迁和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变量,有效的制度才能把土地、资本、劳动和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有了制度,这些生产要素才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资源配置也是由特定制度所支配的。

对废弃物资源来说,尽管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财富,但我们却越来越被这些“财富”所困扰,学术界人士称之为“财富的灾难”。那么,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导致“财富的灾难”的根源在于废弃物资源管理制度的低效。表现为:缺乏一种能够把废弃物潜在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的制度环境;缺乏一整套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制度框架;缺乏一种公平竞争、真正体现经济个体利益的制度环境。现存的废弃物末端管理制度运行效率低,表现为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废弃物规则把人们的努力与报酬相联系的程度降低;此外,人们的废弃物意识、法制观念和创新意识淡泊,思想观念传统守旧,从废弃物产生到处置整个过程缺乏激励性制度安排,针对废弃物源头控制和循环回收利用的经济动力,缺乏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

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制度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其中的切入点是构建绿色经济制度体系。简单说,就是要更换经济行为的主要规则和考核指标,用绿色经济规则和指标,作为今后经济行为的“指挥棒”。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是随着全球环境革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环境经济行为的初步制度框架,可用表1表示。

当今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对怎样计划、评估生态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怎样计算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挽回资源损失所必须支付的投资,都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经验,形成了一套初步可行的评估、计算方法。因此,绿色经济制度体系的概念,完全可以量化而投入实际操作。

用绿色经济制度体系这个新的“指挥棒”去规范和考核人们经济行为的业绩,对加强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两大作用:激励和遏制。

各种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大大鼓舞那些率先实行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低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经济行为。因为资源循环利用率越高,自然资源消耗越少,潜在和前端废弃物产生量越少,末端废弃物资源化率越高,其经济行为的环境经济效益就越大。这就能够激励经济个体进一步采取科学的、先进的经济技术措施,去更好地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把经济行为真正建立在循环经济基础之上。

以上各种经济制度的严厉贯彻执行,可以迫使经济个体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行为。因为资源消耗及潜在与前端废弃物排放越大,经济行为的环境经济效益就越小,从而就能够有效地迫使经济个体采取果断的经济技术措施去转变经济行为,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回到循环经济的轨道上来。

由此看来,绿色经济制度体系这个“指挥棒”如果运用得好,执行得严,再加上健全、有力、配套的法律经济行政措施,不仅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制度的切入点,而且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肖秋兰)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提要:在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四个系统,构建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制约因素

甘肃省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型省份,产业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比重大,资源利用率低,形成了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急剧恶化,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和更为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作出准确判断和定位,进而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基础工作比较扎实。200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2005年,甘肃省确定了嘉峪关市、白银市、金川公司等9个市以及企业作为全省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单位。2007年12月,甘肃省成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2008年,甘肃省率先制定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并于2009年12月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把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甘肃省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甘肃省正式迈入循环经济时代。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甘肃省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和中央预算内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项目每年将产生经济效益22.5亿元,节能194万吨标准煤,节水5567万吨,综合利用各种固体废渣790万吨。循环经济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本文在借鉴高志刚、向来生、杨华峰、岳立等学者提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甘肃省实际发展状况,构建包括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子系统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可比性和连续性,循环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甘肃统计年鉴》。经过对指标数据的筛选和处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

(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十分关键。目前,指标权重确定有许多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法所组成的综合组合评价法对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优点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数和变动趋势。

(一)甘肃省资源效率水平分析

甘肃省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是决定甘肃省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000-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水平波动较大,从2000年开始上升,2002年处于最低水平,2005年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降低。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推广关键性技术等活动,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一定进展,2009年资源效率水平也回升至较高水平。2009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为1.86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97%,为2009年全国各省区市万元GDP能耗降幅最大的省份。

(二)甘肃省环境质量水平分析

甘肃省“两高一资”的产业结构对区域内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区域性和行业性污染问题较为严重。2000-2009年,甘肃省环境质量水平波动较大,从2000年开始环境质量逐渐改善,2003年处于最低水平,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近年来,甘肃省开展了大规模环境生态治理活动,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主要“三废”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环境质量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

(三)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上看,2009年比2000年提高了20.77。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52.88亿元提高至2009年的3387.5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129元提高至2009年的1326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4916.25元提高至2009年的11929.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428.7元提高至2009年的2980.1元;最终消费率从2000年的60.38%提高至2009年的62.33%;资本形成率由2000年的43.07%提高至2009年的56.56%。

(四)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波动较大。2002年处于最低水平,随后逐渐改善,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推动了社会领域体制改革与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0.55%提高至2009年的1.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13.83%提高至2008年的25.88%;科研、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从2000年的15.31%提高至2009年的17.37%;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从2000年的40.44万人提高至2009年的50.28万人。

(五)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综合考虑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随着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逐步改善和水平提高,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在2009年达到最高水平,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四、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构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的资源效率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进而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甘肃省资源效率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资源效率指数为97.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8.51,全国排名第24,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97.66,西部地区排名第6。

从具体指标看,甘肃省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用水量分别位于全国第21和第1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电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则分别位于全国第7、第3和第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也分别位于第26和第19。上述指标表明,一方面资源消耗速度较快,另一方面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废物回收利用率较低,致使甘肃省资源效率处于较低水平。

(二)甘肃省环境质量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环境质量指数为89.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2.55,全国排名第22,而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88.76,西部地区排名第4。

整体来看,甘肃省有重工业分布的城市地区的空气污染普遍比较严重,黄河污染情况近年来呈现加重趋势,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分别位于全国第26和第2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分别位于全国第23、第26和第25,远远高于全国“三废”排放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位于全国第27和第30,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森林和湿地覆盖率较低,“三废”排放量较大,城市垃圾处理水平较低,致使甘肃省的环境质量也处于较低水平。

(三)甘肃省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一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指数为76.3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19,全国排名第27,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8.86,西部地区排名第9。

整体来看,甘肃省的主要支柱产业是石化、有色、电力、钢铁、机械、食品和煤炭7个产业,属于典型的“两高一资”产业结构,新兴产业规模非常小,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竞争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位于全国第27和第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位于全国倒数第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终消费率和资本形成率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低。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属于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

(四)甘肃省社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指数为79.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33,排名全国第18,而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7.86,西部地区排名第5。

从具体指标来看,甘肃省就业人数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位于全国第17和第4,环境保护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位于全国第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于全国第31位,科研、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分别位于全国第17、第22和第24。上述指标表明,甘肃省城镇失业率较低,环境保护和教育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相对较高,甘肃省社会发展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五)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循环经济发展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支持。从2009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的资源效率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协调性较好时,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也较高,如天津、北京、上海;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有个别或部分发展水平一般或滞后时,会形成相应的“短板”,影响到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致使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如浙江、广东、江苏等中东部地区;当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均发展滞后且缺乏协调性时,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则处于较低水平,如新疆、广西、甘肃等西部地区。

2000-2009年,虽然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逐年好转,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甘肃省资源效率、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表现为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协调性较差,同时上述具体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循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致使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发展状况仍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为75.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64,排名全国第25,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的76.54,西部地区排名第7。

五、促进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引导、市场机制、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企业推动、公众参与等方面共同推进,以实现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提升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一)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产业予以投资倾斜;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淘汰劣势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完善能源和资源的市场价格体系,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对已经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相应减少排污费征收,同时将排污指标在企业之间甚至区域之间进行市场流动,从而促进企业加快走循环经济之路的步伐。

(二)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完善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建设资金不足和环保、节能、产业链延伸中的新技术开发;对循环经济发展给予扶持性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二是进一步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性融资体系,对循环经济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优质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给予有效支持,对废物资源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开发、设备制造等企业和投资项目贷款给予利率优惠。三是建立健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融资体系,重点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和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环保类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循环型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等。四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以拓宽循环经济融资渠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核准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优势突出的企业通过并购做大做强。

(三)加大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力度

科学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二是加大对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循环经济领域中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技术、污染物排放技术、废物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三是选择具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回收的技术水平。

(四)充分发挥企业的循环经济主体作用

企业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一是企业要自觉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二是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计量、物料平衡、统计、考核等基础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行循环经济型企业发展。

(五)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和参与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既包括公众自身对循环型消费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实践,也包括公众以自身力量去影响、评价、监督政府、组织和企业行为。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使公众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消费观念和生活模式,避免资源浪费,注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使公众能够及时获得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料信息,以便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有关的监督和决策过程。

参考文献:

[1]杨明基.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甘肃金融,2011,(8):13—18

[2]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2011甘肃省金融稳定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8

[3]高志刚.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模式构建[M].北京:石油工业版社,2009:59—70

[4]向来生,郭亚军.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76—78

[5]杨华峰,张华玲.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9):123—128

[6]岳立,高新才,张钦智.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甘肃省为例[J].软科~,2011,(10):74—77

[7]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等指标公报[R].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

[8]王永龙.现代循环经济发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24—226

责编:启方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建立校企德育合作的动力机制是构建校企德育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企合作德育不断取得成效,实现校企双方最终合作目标的重要保证。校企双方理性认识校企合作德育的互利性,树立“德育为首”、“以德兴企”理念,建立稳定的德育合作关系,重视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价值观影响力和外在动力机制的构建是推动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校企持续参与校企合作愿望和动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德育;德育合作;动力因素

作者简介:姚芬(1972-),女,河南尉氏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编号:2011-ZX-4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校企合作德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校企合作德育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及高职德育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化德育模式,其本质是高职德育内涵的延伸,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尽管理论和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德育是成功的社会化德育模式,但是,在校企合作德育实践中,合作德育工作仍存在组织领导机构不健全,德育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及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德育工作与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进不协调,校企合作德育的合力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等状况。从整体上看,德育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还比较差,合作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1]。在校企互动模式中,大多数高职院校更多关注的是专业建设、合作项目和技术开发、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等问题,尽管许多教师和学者注意到现行学校德育与企业、社会隔离的现象,主张德育要关注社会和企业需要,发挥学校、企业等多方合作德育的作用,解决德育教育孤立进行的被动局面,表现了要让学校德育工作适应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的努力和決心,但是,囿于多种原因,从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德育机制等方面仍旧缺乏深入的探讨和实践。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其参与合作的目标追求,其合作行为选择具有市场性、利益性,企业决策者重视短期、近期利益和显性的直接经济利益,对合作德育所带来的长远利益、隐性利益往往缺乏兴趣,艰难、复杂的而又缺乏硬性指标的德育教育很难得到企业的回应。总之,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追求目标的功利性决定了双方在对待合作德育工作的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都有着偏差,这种偏差极易导致校企丧失以德育合作为切入点,促进双方合作关系深度融合,实现自身最终合作目标的良好契机。所以,增强校企参与德育合作动力是构建校企合作德育运行机制的关键。

二、理性认识校企合作德育的互利性,树立“德育为首”、“以德兴企”理念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德育功能所决定的德育在个体发展和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合作德育工作对校企双方实现合作目标的重要意义,也是双方开展德育合作,形成德育合力,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然要求。

德育在人格塑造中处于主导地位,德育能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心理素质,并对受教育者其他素质的健康发展及其从事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等活动起着定向、驱动和监督等“灵魂”、“统帅”、“发动机”作用[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德育的实践性本质和环境德育功能决定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实践中能为高职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动力机制、开放性环境,并有利于促进高职德育理念、模式的改革,提高德育实效性。所以,高职院校要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遇与平台,实现培养人格健全、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目标,必须树立“德育为首”、“德育为先”的理念,主动加强校企合作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通过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而得以实现。德育在企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促进企业生产管理、协调企业人际关系、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生产和经济目标。德育所创造的人的各种精神、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决定着企业发展现代化的方向[3]。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外部竞争环境,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竞争实力和核心力的提高。对优秀人才资源的迫切需求,已成为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不竭动力。所以,企业应树立“以德兴企”的理念,利用校企合作德育的优势,将企业的德育工作看做现代企业战略的重要保障之一,作为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和持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战略工作。

所以,校企合作中加强德育工作既有理论上的依据,在实践中又有极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是校企双方最终合作目标得以实现的必然要求。校企双方要充分认识合作德育的理论基础和对校企双方的重要价值,理性认识合作德育的互利性,并让双方的合作目标追求变成双方应尽的义务,这是校企双方积极创新德育观念,加强合作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前提。

三、发挥高职院校在德育合作中的主动、主导作用,建立稳定的德育合作关系

(一)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校企德育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构建企业参与合作德育的动力机制。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组织关系理论分析可知,关系越容易建立,沟通越融洽,双方信任度越高,双方重视度越高,合作成效越高[4]。反映在校企合作德育过程中,德育合作双方对合作关系的认知程度、为了维系和促进合作关系所作的努力得到双方的认可程度、对德育合作伙伴的认可程度、对德育合作中职责的明确性等的认可度越高,德育合作关系的成效越显著。鉴于企业参加合作德育仍旧很难自发实现,构建企业参加合作德育的动力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德育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它们本质上是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校企合作是教育和经济合作制度的具体化。按照经济规律来说,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应该和企业相适应,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也以自己的特点影响企业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德育合作方面更应该也必须发挥主动性、主导性作用,通过一系列主动服务企业的措施,保证企业从校企合作德育中得到明显的收益,从而使企业决策者认识到校企合作德育是企业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内化,开展员工教育,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和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必然选择,从而促进其真正转变观念,产生参与德育合作的内在动力,并逐步使其由合作德育中的被动地位改变为主动的合作的地位。

高职院校以企业营造学习型组织、整合产业链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迫切需求为切入点,确保企业获得预期的最大利益,推动其参与合作德育的具体措施为:首先,学校要组织具有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工作经验的领导和教师,加强关于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业文化与德育教育融合问题及校企合作德育的理论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影响、转变校企领导的合作理念,成为校企合作德育有效开展的推动者,并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符合企业和高职院校办学需求的师资队伍。其次,充分研究合作企业管理、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主要问题;将企业员工纳入校企合作德育教育的对象,将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作为校企合作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针对合作企业的行业和自身状况,对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德育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提案;派出人员帮助并参与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和职工教育等系列活动,如利用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资源、经验等优势,结合企业实际及需求,帮助企业筹办规模不等的企业大学或建立科学的企业教育制度,降低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扩张成本,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搭建桥梁[5],为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开拓更广大的合作空间。

(二)推进校企德育合作关系及其治理,建立良好的德育合作互动氛围。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组织关系理论分析可知,关系的稳定性越高,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信任度、沟通频率以及校企的主动性越高,合作成效越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德育资源依赖性仅仅表明了潜在的校企合作德育价值,而双方要实现较高的合作德育成效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双方有效的关系管理所带来的德育资源整合效应[6],所以,校企双方合作关系的状况及其管理对合作德育工作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价值,校企合作双方应进行有效的关系管理,建立良好的德育合作互动氛围,其中,双方关系的信任、有效沟通、校企对合作关系及其合作德育价值的认知是三个重要维度。

首先,校企雙方要在认识自身状况,区分合作层次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校企合作模式对合作德育成效的影响、校企双方的德育资源状况及其在德育合作中的优势、合作德育对双方目标的实现所产生影响的重要程度及德育合作的相互依赖性和互利性,明确双方在德育合作中的应然关系及彼此的职责,深刻认识合作德育的障碍性因素及消除措施,理性认识德育合作关系的状况及开展德育合作的基础及可能合作的深度及层次,持续保持校企互动合作的愿望和动力。其次,校企双方应站在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合作研究合作德育的内涵、功能、要素、合作目标、角色定位及校企德育合作的形式、结合点及合作点,使校企合作德育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校企双方探索德育合作机制及实施策略,实现德育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构建适合校企特点的德育合作模式,真正体现校企合作德育的优势,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合作、良性循环机制。

四、成立相应机构,构建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内在和外在动力机制

构建校企合作德育动力机制,要靠政策的指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下,成立以教育主管机构领导人员、高职院校领导、德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行业的领导组成的校企合作德育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为校企合作德育的第三方,要加强校企合作德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促进校企合作德育良好氛围的形成,保持校企持续参与德育合作的动力。

(一)运用宣传、教育手段构建校企主体的合作价值观影响机制。每个合作主体的行为都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下进行的。校企领导树立正确的德育合作价值观,是保证合作能够走向深度融合的重要前提。为此,校企合作德育指导委员会要通过组织德育合作研讨会、协调会、示范成果展示及推广会等多种宣传、教育途径,宣传德育合作的近期重要意义和远期战略意义,并将其与校企战略发展目标、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相结合,进而从时代的要求、社会使命的高度,培育企业和高职院校德育合作能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整体功效大的双赢理念和价值观,在保证双方自愿且合作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提高校企参与德育合作的自觉性、责任感,使校企合作德育成为企业经营者和高职院校共同追求的愿望和应尽的社会责任,从而促使其在合作价值观影响下形成内在合作动力,并最终促使双方积极发挥其组织优势,在合作德育的理念、措施、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

(二)构建校企德育合作的外在动力机制。校企合作德育指导委员会要制定校企合作德育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条例,确立校企参与合作德育的法定责任、具体义务,保障各方利益,完善监督制度、奖惩制度,指导校企合作德育工作的宣传、开展、评价、奖惩等工作。建立有效的合作德育评估机制,将考核重点应放在顶岗实习学生、企业员工所接受的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在其社会和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素质及其所带来的工作绩效改善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

五、结语

校企合作德育的动力机制和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分属不同领域的合作,其合作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规律也不必然相同。合作德育属于上层建筑部分,其合作成效将最终成为促进校企其他方面合作的重要动力因素,能促使校企合作真正达到深度融合。在合作状况良好的校企之间,合作德育有着良好的契机和平台,合作状况处于肤浅、表面层次的校企或者没有其他方面合作关系的校企之间也有建立良好的德育合作关系的可能,其关键是校企领导层面对校企合作德育意义的认可程度,及其合作德育契合点的寻找和合作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的建立状况。高职院校、企业应站在建设和谐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结合自身社会职能,优化配置相关德育资源,积极开展联合协作,形成社会化德育合力。

参考文献:

[1]姚芬.高职院校德育实践教学的理念与路径分析—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探析[J].天中学刊,2009,(5):98-100.

[2][3]孙卓华.21世纪我国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德育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2001:19-20.

[4][6]霍丽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4):35-42.

[5]徐胤莉,王红梅.企业大学: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纵深化发展的桥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58-160.

责任编辑 谢荣国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区域循环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区域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结构转型。同时,由于区域循环经济有着自身的特征,各地区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而过程中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本文从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入手,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并积极探索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循环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与循环经济相结合,开展区域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受到我国各地区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仍不够完善等诸多因素,区域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

区域循环经济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引入循环经济原理,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循环经济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并积极遵循循环经济的指导。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域经济的各个系统,进而实现生态化改造。区域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区域地方特色,在经济发展中追求区域整体效益最大化,并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促进区域经济布局协调发展。

2.区域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2.1缺乏理论支撑

目前,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取得了巨大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循环经济的自身发展和我国政府的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多,并且循环经济的研究项目也在逐渐增多。但是,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仍远远落后于循环经济实践,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论证,导致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理论支撑。甚至,有些学者和企业家对我国区域循环经济产生怀疑,不利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2.2缺乏激励机制

首先,企业缺乏循环经济发展动力,忽视了自身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导致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经营模式,忽视了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对循环经济的重视;其次,我国的环境税收政策不完善,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漏洞,环境税收效果甚微,不利于资源的循环使用,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3缺乏循环体系

当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缺乏完善的循环体系,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低。首先,废弃物的源头分类还没有实现,很多能够循环使用的材料被胡乱丢弃,不利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衔接不足。很多废气物存在回收滞后,无法用于商品的再生产,废弃物利用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2.4政府推动力度不够

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前期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推动。虽然,我国政府积极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循环政府。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对区域循环经济的落实不足,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出现应付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态度。同时,一些政府部门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作松散,态度消极,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3.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3.1加强政策和法律支持

首先,政府应积极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积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为区域循环经济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应积极完善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方式规定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健全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监督机制,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增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2采取区域差异宏观策略

目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量、环境承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我国各区域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应采取差异性宏观战略。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合本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解决本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间应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形成经济发展合力,进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3.3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应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使工业产业结构朝生态化方向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工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在工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技术,提高产业的附加值,进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区域循环经济应积极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现代农业朝着绿色、高效、生态化方向发展;最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中心,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占有率,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4鼓励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因此,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引进技术人才,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资源节约技术、能量利用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进而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应加强企业与科研部门的合作,使企业为科研部门的技术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加快科技研发,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3.5引导公众参与

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公众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循环经济意识,转变公众的消费挂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先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展政府报告、循环经济讲座等方式,加强区域循环经济的宣传。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广告等途径开展区域循环经济宣传,加强公众对区域循环经济的了解,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4.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区域循环经济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区域循环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经济转型。但是,由于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丰富的经验。区域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理论支撑、缺乏激励机制、缺乏循环体系。同时,政府对区域循环经济的推动力度仍然不够。为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和法律支持,采取区域差异宏观测硫,优化區域产业机构,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并引导公众参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索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小健.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河北省市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23).

[2] 李勇,徐建刚,尹海伟,王宝强.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06).

[3] 刘毅,汪波.基于循环经济制造企业绿色营销渠道构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作者简介:

孙旻(1985-),男,上海人,硕士,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陈茗芳(1984-),女,江西新建人,硕士,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文章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入手,阐述了我国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现状,基于现阶段税收政策进行评析,提出了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研究

The Tax Policies on the Circular Economy

Wang Quanlu

(Hebi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 Hebi, Henan 458030)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 tax policies; research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一词以来,循环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实施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近几年也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内涵是一种发展,也就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例如,通过煤矸石发电、粉煤灰生产建材等,不仅消减了废物的产生和排放,而且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循环经济的运行过程来看,除宏观调控原则外,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始终遵循着“3R”的原则,即“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尤其是税收政策,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起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重要政策手段,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无疑有着特殊的功能。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税收存在以下问题。

(一)税收政策手段单一,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太少,缺乏弹性

现行税收政策以鼓励类为主,主要是通过减免鼓励发展、通过征收限制消费,而在限制低能效类产品和产业发展方面基本处于空白。政策手段单一,没有利用政策的组合效果支持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在税收优惠政策上,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基本上只采用税收减免这个单一措施,对国际上通用的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其它财税政策手段没有采用,缺少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门税种,显示了国家对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税政策缺失。

(二)对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对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投入不仅仅表现为以往政府习惯的财政出资建设几个示范项目以及完成若干技改,或者对某些项目进行某种税收优惠。截至目前,国家还没有建立独立的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相关循环经济产业的投入分散在企业技改资金和高新技术发展创新项目资金中,使政府在循环经济投入上处于相当不稳定的状态。而且,政府的直接投入只局限于研发和生产(技改)领域,在循环经济产品销售、使用、服务、回收、信息传播等方面几乎是空白。

(三)税收政策考虑环保不够

1.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目前的税种中只有资源税和所得税涉及环保问题,其他主体税种如增值税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项目没有优惠政策,消费税对汽油消费没有什么限制功能。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2.现有涉及环保的税收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比如就资源税来说,税率过低,各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征税范围狭窄,起不到调节作用。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极不相称。由于资源税收入大部分归地方所有,在执行过程中又因为是对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盐等自然资源所获得的收益征税,往往起到了鼓励地方对资源过度开发的作用,反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对排放污染项目缺乏制约作用。有些税种对环保项目本身免税,却对排污项目没有限制作用。同时,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无污染的产品和清洁生产,又没有享受到优惠的税收政策。

(四)税种设计不科学,对资源消耗调节不力

如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和土地使用税应该是对资源节约起调剂作用的税种,通过征税,增加原生资源的开采成本,促进企业厉行节约,但我国现行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和土地使用税实际上是一种级差地租,履行的是所得税的功能;消费税本来应该是配合国家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对限制发展的行业和资源消费等起调节作用的征税政策,但我国的消费税主要调节的是人们对奢侈消费品的消费。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对策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一)用好现行税收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环保产业等,一直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我国目前的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较多,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2.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1)增值税方面。从2009年1月1日起,对销售再生水、以废旧轮胎为全部生产原料生产的胶粉、翻新轮胎、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建材产品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从2009年1月1日起,对污水处理劳务免征增值税。对销售以工业废气为原料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产品、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以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页岩油、以不低于30%的废旧沥青混凝土为原料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以及采用旋窑法工艺生产并且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水泥(包括水泥熟料)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2)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

3.对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

4.对技术进步、成果转让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为循环经济税收政策提供法律依据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和若干专项法规,从而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循环经济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在其中可以直接明确税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而且还为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制订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200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循环经济促进法专设一章,对激励政策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资源节约项目的投资倾斜政策;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和押金等制度,政府采购和表彰奖励制度等。

(三)开征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税种

税收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开征若干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税种。开征的目的就是要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来发展经济。

1.开征原生材料税。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们少用原生材料,多进行再循环。诚然,原生材料税不同于已有的资源税。资源税征收范围狭小,原生材料主要指第一次投入生产等环节的材料,如原木、棉花等。

2.征收生态税。指对汽油、电能等产品和大气污染、污染源、噪音等征收。对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征收。

3.征收填埋和焚烧税。循环经济也是一种垃圾经济。虽然填埋、焚烧与生态有关,但又与对其征收生态税不同,因为征收填埋和焚烧税主要是鼓励再循环和再利用。比如麦杆的焚烧,既浪费又污染环境,可征税。

4.建立“绿色关税”体系。一般讲,绿色关税体系包括出口税和进口税,从进口税收方面,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直接用于生产节能产品的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以及环境无害化技术,减征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二是对一些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是限制其进口。从出口税收方面来看,应当考虑根据国家能源政策导向,针对原材料、初级产品、半成品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通过降低乃至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退税率来控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建立绿色关税体系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国内稀缺性资源;改善我国的出口结构,鼓励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提高进口产品质量,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

5.开征垃圾税或垃圾收费。也就是单位和个人扔垃圾要付费。

6.改革现行资源税。改革内容主要是提高部分资源产品资源税税负,改进和完善资源产品的计税依据和计税办法,完善资源税税率(税额)有效调整机制,扩大征税范围等。

7.独立型环境税。独立型环境税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专门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等行为课征的独立税种。

(四)逐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

1.不同时期开发的资源税,使一些低品位的、难以开发的资源具有开采价值。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目前的资源税征收范围太窄,只涉及矿产、煤、油等,但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角度看,很多资源都应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有必要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森林、草原、滩涂、海洋和淡水等自然资源纳入征税范围,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效率。二是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角度看,目前资源税计税依据太低,因此建议由销售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调整为以产量为计税依据,并适当提高单位税额,可考虑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三是将各类资源性收费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水资源费等也并入资源税,变费为税,进一步规范促进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

2.完善循环经济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政策工具。(1)加大对节能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比例。如可规定企业当年发生的用于节能设备、产品的研发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据实列支,并可按已发生费用的一定比例在所得税前增列。同时建立研发专项基金,用于以后企业节能设备、产品的开发与研制。(2)对单位和个人为生产节能产品服务的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可予以一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3)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经营成本;对于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对企业为减少污染而购入的环保节能设备实行加速折旧或在一定幅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企业购买的防治污染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允许一次摊销。(4)企业用于环保及环境美化方面的捐赠,可享受与普通捐赠相同的税收优惠待遇。

增值税。因为增值税的内在机制是排斥免税的,所以要求增值税免税应尽可能的少,尽量避免最终环节以外的税收优惠。可见,利用增值税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示范的意义将大于实际上的经济意义。(1)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环保和节能等固定资产的购置上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适应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迫切需要,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撑体系。(2)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首先,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如垃圾电厂、废旧电池处理厂)从外部购入或无偿取得的废渣等原材料、循环利用的内部废物等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中,在核实购入量、使用量等数据基础上准予抵扣,从而降低企业税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以合理拉开利用再生资源和资源综合利用与原生资源之间的税负差距为目标,通过提高进项税抵扣的办法,实现循环经济的税收优势。如允许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企业在取得废旧轮胎时按10% (或更高)抵扣进项税,翻新轮胎实行13%(或更低)的低税率。(3)取消对农膜、农药特别是剧毒农药免征增值税规定,以免对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产生不良影响。

消费税。在消费税方面,对国家批准的4家定点企业生产销售的变性燃料乙醇实行免征消费税政策。自2008年9月1日起,降低1.0升(含)排气量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提高3.0升以上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等。

营业税。从营业税的免税范围来看,对从事节能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可以免征营业税等。

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关税。一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先进节能技术、设备进口,另一方面控制耗能高、污染重产品出口。

(五)完善税收分配体制

将资源税划为中央、地方收入共享,由国税部门征税。将环境税化为地方政府的收入,由地税部门征收。在环境保护税收入分成方面,地方可掌握75%,其余25%上交中央财政,由中央在各地区之间调剂适用,以利于全国范围内的循环经济的协调一致发展。

循环经济在中国刚起步,还需要国家财政和税收的支持。有关税收方面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12-15.

[2]蔡林.我国垃圾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财税政策调整问题[J].环境保护,2003,(6):38-41.

[3]刘文仲.实施循环经济的思考[J].天津科技,2004,(1):39-40.

[4]计金标.生态税收论[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5]循环经济在河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6]郑云虹,武 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J].经济纵横,2003,(10):25-27.

[责任编辑:汤伟山]

上一篇:电气节能设计论文下一篇:安全管理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