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论文范文

2023-03-08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资源、环境和农产品再生利用的关键手段,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据统计,截至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共有农业生产经营人员82.47万人,占平凉市总人口的44.61%。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压力。通过分析平凉市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为推动平凉市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甘肃省平凉市

平凉市是甘肃省的农业大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式,瞄准高端前沿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平凉市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平凉市立足于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积极探究平凉市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对策,努力把平凉打造成黄河流域国家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

1 理论基础

1.1 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循环农业经济主要指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与生产进行创新,将农业的线性增长模式改变为生态循环增长模式,将传统农业的高投入、低收入、高能耗的生产模式改变为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模式[1]。循环农业经济的目标主要是改变旧有的、高开采的单线流动模式,让农户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资源,避免各种废弃物不经处理排放到河流、空气、土壤中,保持农业经济的精细化、循环性和可持续性,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从而建立起一种由农业资源到农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链式体系,对农业经济进行低成本开发、高度利用、低排放废弃物的改造,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1.2 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价值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带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快速发展的农业需要农民具有更高水平的种植理念和技术,传统的农业种植与经济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的要求。而循环农业经济是将国家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循环经济原则应用在生态农业上,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1)能够大幅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变传统农业利润率低、生产规模小、生产风险大的情况,使农业经济变得稳定而高效,为农民创造更多收入,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实现农村发展。2)循环农业经济以生态农业为主要发展形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現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达到更高质量的环境保护效果[3]。

2 发展现状

2.1 平凉市循环农业发展总体布局

要建设循环经济,首先要建设完善的政策体系,从而建设起循环农业经济园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废弃物排放。现如今,平凉市正在打造黄河流域国家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以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提高平凉市农业生产发展的质量,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规范科学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资源合理配置[4]。

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平凉市的农业发展,制定了《平凉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循环农业经济将作为平凉市农业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实现现代化新农村的必要环节,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向循环农业转型。为建立现代化新农村,对农村的生态环境进行整治,不断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活环境;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改善平凉市农业土地土壤,建设平凉市农业污染情况信息平台,提高平凉市农业环境监测能力;下一步,平凉市将提高自身站位,将《规划》拉到全国、全省盘子内谋划,对标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进一步明确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定位,聚焦谋划重大工程,围绕苹果、红牛等主导产业,打出平凉特色,为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2.2 平凉市循环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平凉市农业资源利用并不充分,农业产业的循环结构还不合理。平凉市针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循环农业经济示范园区,从而不断推动平凉市循环农业的发展。1)平凉市秉承以工业发展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相关的生产、经营体系,以牛、果为核心,打造品牌农业产业链条。2)平凉市采取了新技术、新模式的方法来加快进行果业的转型升级,认证了各类基地200 km2,有效推动平凉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建设了平凉特色农业品牌。3)平凉市先后开展了“黄河流域平凉林草”等生态扶贫项目的建设,在甘肃省率先启动了“互联网+植树”试点,每年新增造林333 km2以上。4)着眼绿色可持续发展,以推动循环农业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平凉市循环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平凉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建立新型的农业发展体系,促进农村多产业联合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循环体系[5]。

3 发展对策

3.1 以循环农业为重点,构建龙头企业

平凉市以“高、新、外”为方向,加强政府引导、关注市场需求,利用龙头企业的投资,建立起大型农产品加工基地,把农户和企业连接一起,从而实现农业的循环发展。1)以可持续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经济管理模式为基础,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加其可持续收入。2)进行绿色农业的培训,形成绿色农业规模群,进一步提高平凉市农业特色和乡村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当地农业的市场竞争优势。3)积极实施差异化策略,形成集合效应,提高农副产品在我国各类农产品中的市场占比。4)建立起一个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态系统,形成了由原料、深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新一站式农产品服务平台[6]。5)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先培育一批从事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的龙头企业,然后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一批从事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2 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带动能力

目前,平凉市循环农业体系还不完善,循环农业经济所需的技术能力不足,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需要加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工作,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带动能力。1)提高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建设农业合作社组织和产业化基地,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提高农业的收入,将资金、人力、物力统一规划起来,实现全组织的资源配置,为参与的农户提供市场导向和产业化的发展建议。2)建立健全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经济管理体制,完善各项经济管理制度,在保证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乡村农业经济特色相结合,建立起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经济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带动能力,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3.3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循环农业产业化开发模式

要推动平凉市的循环农业产品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政府与市场之间要紧密结合。实现平凉市循环农业产品市场化的开发,建立健全的农业市场管理体系,改善循环农业市场的条件和环境,形成循环农业市场的良好风气,从而不断地推动平凉市循环农业产品市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平凉市通过对具有长期运营能力的企业开展帮扶活动,发挥其企业核心功能和主导作用,完善平凉市循环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平凉农业实现产业化和快速发展。

3.4 构建新型农业综合体和信息服务平台

1)利用新型农业综合体,实现农產品和经济发展的有机联动,建立起农业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2)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服务平台,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更好地推动循环农业发展。3)利用在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建设起来的农村互联网信息网络,搭建惠农助农智慧平台,通过网络资源和网络路径,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供知识、信息和生产资料等资源上的帮助。解决农民提出的有关农业生产问题,打造智慧农业网络,实现技术助农。

4 结语

循环农业的发展为平凉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了进一步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要继续以循环农业为重点,构建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带动能力,提高循环农业的产业化开发,构建新型农业综合体,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芳梅,高志科.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农业体系研究[J].甘肃农业,2021(7):35-39.

[2] 吴寒梅.低碳视角下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策略: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5):1587.

[3] 李象林.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推广应用关键技术[J].农家参谋,2021(10):69-70.

[4] 刘建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与评价标准化路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1,41(7):43-45.

[5] 尹昌斌,唐华俊,周颖.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1):4-8.

[6] 孙振钧,孙永明.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1):6-13.

(责任编辑:刘宁宁)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应多维度解析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总结农业发展、村镇建设、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谋划与指引下,提出新的规划思路。本文结合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本土发展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四位一体”总体规划的策略和建议。通过对现状分析、产业规划指引、发展定位及策略研究、总体规划、分项指引等方面展开论述,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镇规划;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丰南区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4.015

Research on the Pattern of \"Four in One\" Planning Method Based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CHENG Shan

引言

“重農固本,国之大纲”。回顾历史,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够飞速前进,是由于有农业农村这个庞大稳固的基础才得以实现。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而其中农业农村发展尚不充分,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需加快改善。2018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又一重要举措。

1研究背景

1.1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大力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成为特色小镇的重要内涵。随着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等内容。在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引下,我国近些年农业农村改革高潮迭起。

1.2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仍然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产品供求不均衡,产业联动不足,产品质量与效益低下等问题亟待改善。与此同时,农村人才的缺失,也使得农村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村庄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整体提升与完善。这就需要农村将环境治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健全。

1.2.1农业发展较为传统

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区域发展框架基本形成,但大多以传统种养为主,且呈点状分布,亟待融合提升。

1.2.2村镇建设有待提升

村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设模式、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应科学规划,协调统一。当前城乡建设的空间格局、城镇的人口密度、建设规模和经济总量布局不均衡。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仍会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部分小城镇人口增长缓慢,辐射带动作用较弱,而乡镇之间缺乏联系,也难以形成完善的城镇结构。

1.2.3乡村文化联动不足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自然环境、特色文化、生态农业的互相延伸与重叠,构筑以农业、人文景观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游”作为乡村旅游的创新吸引点,发展潜力大,发展势头良好,但联动效应不足。

1.2.4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生态环境应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为本,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区域整体规划。在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原有生态资源呈现不同程度破坏和污染。重污染、高能耗产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1.3乡村振兴战略的谋划

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从产业、空间、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1.3.1乡村产业兴旺是重点

高质量的农产品,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能够带动乡村农业的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生产到经营,不断的提升与完善,是推动乡村产业、兴农强农的主线。应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创建特色鲜明、优势集聚、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3.2规划引领加快空间格局发展

规划应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乡村布局,将编制的相关规划综合起来,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生产空间,营造宜居生活空间,保护生态空间,延续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

1.3.3传承乡村文化提升核心价值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应将民俗文化与特色农业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以形神兼备为导向,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丰富农村文化业态。

1.3.4建立生态空间保护体系

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治理,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手段。应建立河湖林田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大力实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活环境改善等工作,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3.5分类推进乡村建设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科学规划村庄布局、道路建设、绿化景观、服务设施等内容,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

1.4以乡村振兴为导向的研究意义

1.4.1乡村建设问题的认知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刺激下,大量乡村建设紧锣密鼓的展开,但实践证明,由于缺少思考,过于追求物质形态,不仅不能解决乡村建设问题[1],甚至给社会发展带来乡村产业培育不专、建设缺乏特色、生态保护不善、技术水平落后、深度不足难以实施等不好的影响[2]。

1.4.2探索解决方法

通过对产业、生态、文化、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制的规划不仅可操作性强,还能较好引导村庄建设发展。笔者针对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等方面如何统一协调发展的问题,通过对现状的整理提出“四位一体”规划设计理念,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1.4.3“四位一体”概念的界定

“四位一体”是指在政府事权下,将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解决各类规划自成体系、缺乏衔接、内容冲突等问题,实现区域一张蓝图的综合规划。本文在“四位一体”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对所要规划区域的各个方面现状做具体的分析,根据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规划定位,并提出规划构想,探讨“四位一体”规划的技术路径。

2“四位一体”规划方法新思路

2.1“四位一體”系统架构

既表现相应的独立性,又体现内在的系统性,如何将“四位一体”打造成切实高效的金钥匙才是关键。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需要全面融合,才能实现“四位一体”。这四个方面通过产业定位、区域整合、架构完整、布局重点、管理提升等研究内容,在一个完整的系统内进行相互协调,进而在政府管理、企业建设中共同作用于镇村空间这一载体,最终实现高效共赢的农业农村新动能(见图1)。

产业定位依据现有资源特色,确定产业类型、精准定位,发挥和延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区域整合以产业定位为导向,打破乡镇界限,区域整体布局,内部系统整合,使区域做强做大。在区域范围内布局重要节点,重点打造和布局核心项目,引领周边发展。以统一架构为总领,区域管理为依托,建立等级有序的管理机制,形成完整的区域结构体系。最后通过政府管理、企业协同建设,共同作用于镇村这一空间载体,实现高效共赢的“四位一体”总体规划。

2.2“四位一体”指引,分项重点规划

2.2.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延伸农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农民合作社作为大型主体,需要充分做好协调农业、企业、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将产业链条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全过程,最终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

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应发挥农业科技的教育、培训、创新、示范作用,同时积极实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延伸。将农业与旅游、金融、物流、互联网等要素集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大力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主食加工、新业态新模式、技术装备、龙头企业、品牌战略、加工园区和主产区加工业等加快发展,引导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从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的转变。

2.2.2特色小镇重点建设,特色产业提升品质

依据国家和地方政策、区域产业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产业基础和资源要素禀赋优势与特色,按照“三产融合,转型升级,联动发展”的原则,重点构建“特色工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主体,全域旅游为引擎”的三产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并在各自产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更多的人口就业,推动产业供给侧改革[3]。

规划可依据各乡镇差异化定位,避免内部同质化竞争,明确主导产业与镇区主要发展方向,打造区域的核心增长极与经济产业发展新动力(见图2)。建立特色小镇的产业体系结构与空间发展架构,明确与区域关系,确立自身产业,与园区、历史、文化、生态资源,交通廊道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明确重点打造的特色小镇,统一发展并各自独立(见图3)。

2.2.3村庄建设模式导向,进行分类建设指引

将村庄建设模式与产业发展布局结合,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空间架构,确定建设发展方向,指导重点区域建设。按照各地区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宜聚则聚,宜散则散,规划不同类型的新型社区,形成中心村,注重特色村庄建设与保护,呈现地域特色。建设模式分为城镇聚合型社区和村庄聚集型社区(见图4)。

有重点的工作布局对村庄建设工作布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推进人口向中心村、小城镇、城区聚集,按照地域相近、规模合理、产业关联、资源要素整合等原则,结合交通条件,满足合理的服务半径,选择以中心村、特色产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基层村发展,形成有重点发展的空间格局。最终,根据国家农业部2014年2月正式对外发布的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4],结合产业和资源的分布,依据不同模式,进行分类引导[5]。

2.2.4乡村旅游全域发展,文化传承作为灵魂

以农业发展为基础,融合农业科技、主题庄园、人文休闲、游乐康体、宜居科教、生态涵养等多功能于一体,建立活力全域泛农业旅游之城,通过植入复合功能,打造多个精品项目集群,跨越式提升国家农业公园人气(见图5)。

(1)城景共生

城镇与景观如何共同发展,可依据“科技+农业+生态”等产业为主线,实现“产、城、田、园、景”的大融合,创新“农业科技+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的田园格局模式。通过空间、景观及人群活动进行模式构想,筑造农业科技示范区风貌[6]。

(2)建立集群模式

产业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农场为载体,建立沿线品牌主题庄园群、农场群、特色小镇群等,实现田地变景区,服务功能核心成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休闲化的载体,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空间,构建大型田园综合体。

(3)文化塑造

深入挖掘國家农业公园的文化资源、强化特色民俗文化品牌,通过功能混合激发人文活力,塑造项目区乡愁和农耕文化魅力,强化现代农业内涵,通过融入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海运文化,创造地域特色文化体验。

统筹考虑生态田园对城市的生态性、景观性、生活性、生产性、社会性等多元功能,引导农业、养生、文化旅游、科普、教育、互联网等各产业融合的全新健康生活范式,打造生态优先、服务一流的国家农业公园。充分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使当地居民及游客在体验过程中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四位一体”规划实践——以唐山市丰南区为例

3.1丰南区概况

丰南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地处京津冀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圈腹地,西距首都北京193公里、天津港68公里,东距秦皇岛港 150 公里、京唐港 70公里,南距曹妃甸港50公里,北靠唐山主城区,南临渤海,战略区位优越,多种交通方式集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已形成以铁路为骨干,海运为外延、公路为脉络,集疏功能完备的交通运输网络及综合立体交通格局(见图6)。丰南区行政范围包括12个镇、3个乡,行政总面积约为1306平方公里。本文研究范围主要针对唐山市丰南区农业农村地区。

3.2现状评价

3.2.1产业特色突出,三产结构亟待优化

丰南支柱产业一枝独秀,经济发展动力单一,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风险。近年来,在国家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丰南钢铁也面临极大考验,钢铁产业的传统发展路径难以为继,亟需转型发展。丰南区第一产业中,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后,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种植、养殖基地仍然较少,同时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联动性不够。截至2017年,丰南区三产比例为7.2:58.6:34.2,一二三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3.2.2城镇建设北强南弱两极发展,缺少中间层次

豐南区北部乡镇由于靠近唐山、丰南市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均依靠市区辐射,城镇的人口密度、建设规模和经济总量要优于依托农业主导的南部乡镇。丰南现状的城乡建设,城镇等级建设呈现两极化发展,缺少中间层次,只有黄各庄镇和黑沿子镇两个重点乡镇,分别布局于区域的南北两侧。丰南的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发展缺少重点乡镇(见图7、图8)。

3.2.3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水资源退化严重

丰南拥有滨海、河流、湖泊等丰富生态资源,但是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原有生态资源均呈现不同程度退化和污染。依托惠丰湖、运河等生态资源,建设的唐人街和运河文化聚集区等,发展状况良好,客源丰富,市场前景好。但丰南其他生态资源目前尚处在建设空白期,景观环境破坏严重,同时利用效益较低。

3.3发展定位及战略目标

以丰南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为战略导向,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产业基底,以智慧农业为科技引领,以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建设为区域提升核心,以全域国家农业公园创建为载体,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探索丰南乡村振兴“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渤海湾城乡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因此,依据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四个方面,提出四大战略目标。

3.3.1逐步建成田园综合体

深入推进丰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农村发展阶段性需要,以实现农村“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位一体”,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逐步建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7]。

3.3.2打造产业特色小镇集群

依托丰南现有港城联动的区域特色,以工业主导产业为基础,现代农业产业转型为方向,结合丰南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延伸各自产业链条、由一产和二产向三产拓展,打造丰南现代农旅、海洋产业特色小镇集群。

3.3.3形成美丽乡村示范区

优化城乡生产力格局、保育生态环境、相邻镇村集中整合,合理配置公共设施,通过高效安全的交通网络,形成城、镇、村、园和谐发展格局[8],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丰南乡村面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3.3.4建设全域国家农业公园

建设丰南全域国家农业公园,以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为基础,促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建成“镇、村、田、园”有机结合的新型空间[9]。

3.4规划设计着眼点——“四位一体”蓝图

依托“港、乡、城”三个板块联动发展为要点,全区生态建设为基底,全域多元联动,将丰南全域乡村旅游环作为区域联系的纽带,发展核心作为空间结构发展的重点,发展带作为全区经济的走廊,重点小镇作为特色产业的名片,农业片区作为丰南发展的基础,创建“一环串联、双核驱动、两带示范、六心支撑、五区联动”的“四位一体”丰南新格局(见图9)。其中,一环是指丰南乡村旅游环线;两核是指丰南城区发展核心、临港经济综合发展核心;两带是指百村示范带及港城联动发展带;六心是指滨海渔港精品小镇、陶瓷工艺精品小镇、钢铁科技精品小镇、韵河文化特色小镇、农旅湖景特色小镇、城郊麻辣特色小镇;五区是指都市农业发展区、绿色果蔬发展区、棉椒经作发展区、健康水产养殖区、循环农业发展区。

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总体规划框架下,打破行政村、乡镇界限,因地制宜确定发展重点,做到四个专项规划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在一张蓝图上打造丰南区“四位一体”总体规划,同时,每一个分项又以这一蓝图为依据,进行专题研究。

3.4.1现代农业分区指引

主要以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已形成的产业基础为依托,合理定位产业功能分区,形成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丰南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北省重点蔬菜大县、唐山市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县,农业发展十分迅速。丰南区以54万亩粮食作物种植为基础,着重打造五大片区,东部、中部、西部共同发展,助力全区农业转型升级。根据不同的农作物,提出与之相符的发展策略、重点区域与产业链的架构,进行更加详细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

3.4.2特色小镇产业明确

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文化资源挖掘、品牌打造等功能的融合,做到镇区建设“特而强”“聚而合”“小而美”。在15个乡镇中,重点打造6个乡镇,包括滨海渔港精品小镇、陶瓷工艺精品小镇、钢铁科技精品小镇、韵河文化特色小镇、农旅湖景特色小镇、城郊麻辣特色小镇,分为精品小镇和特色小镇两个层级作为整个区域中的重要节点,带动自身与辐射周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促进城乡人口就业。各小镇差异化定位,避免内部同质化竞争,明确主导产业与镇区主要发展方向,确立园区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交通廊道之间的关系,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3.4.3美丽乡村分类建设

美丽乡村的建设在注重环境改善、生态保护的同时,更要重视生态建设、产村融合,突出生活生产绿色化,逐步形成“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10]。依托已有的工作基础,突出百村示范带的功效,打造丰南区美丽乡村工作亮点(见图10)。根据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如区位、交通、周边企业、农业生产、小镇特色、企业带动、村庄自身条件等方面,将村庄分为产业带动发展、中心村带动发展和一般村庄发展三种发展模式进行归类,并按照国家农业部2014年2月发布的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①,对每个村庄的建设模式进行详细分类,明确指导下一步村庄建设工作。

3.4.4乡村旅游文化支撑

乡村旅游规划,要著眼全域旅游,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以主题片区和主题游线为特色串联全域项目,丰富旅游元素延长旅游时间,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1]。丰南农业公园通过每个片区差异发展,形成“园区支撑,圈层带动”的功能格局,引领丰南区农业、农村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乡村经济、农业的发展[12]。根据旅游功能的差异,规划的各个旅游线路具有不同主题活力点,以满足产品多元性及特色,吸引旅游人群。

4结语

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本文从政策背景,基本理论指引,案例分析归类等多方面研究,探索有关四位一体规划工作的技术思路与规划策略,指导丰南区农业农村的发展建设。以现代农业为主导,支撑农业农村的发展;以特色小镇为重点,带来新的活力;以美丽乡村为依托,展示乡村新的风貌;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激活乡村振兴。通过“四位一体”总体规划的工作思路,指引丰南区发展建设,以期对其他地区的多规划综合发展规划的工作有所帮助,进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注:

①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产业发展模式、生态保护模式、城郊集约模式、社会综治模式、文化传承模式、渔业开发模式、草原牧场模式、环境整治模式、休闲旅游模式、高效农业模式。

参考文献:

[1]孟莹,戴慎志,文晓斐.当前我国乡村规划实践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规划师,2015,31(2):143-147.

[2]王冠贤,朱倩琼.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实践、问题及建议[J].规划师,2012,28(5):81-85.

[3]徐今橙.贵州特色小镇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贵州:贵州财经大学,2018.

[4]鲍光翔.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N].建筑时报,2018-05-07(8).

[5]高密.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方法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12.

[6]刘明.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J].农技服务,2017,34(9):109-110.

[7]杨礼宪.合作社: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要载体[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3):27-28.

[8]梅耀林,许珊珊,杨浩.实用性乡村规划的编制思路与实践[J].规划师,2016,32(1):119-125.

[9]郝美彬,周君.农业公园规划设计初探──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农学学报,2018,8(2):86-89.

[10]林永然,陆根尧.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32(1):23-29.

[11]马妮娅.基于城乡统筹发展下的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12]王伟华.新乡村崛起——“四位一体”美丽乡村建设的湖北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7,35(3):82-87.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3.018.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前,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居民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促使农业生产方式部分转变,其中以循环农业为主要代表。作为主流农业生产之外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的发展涉及到政府、农户(农业组织)以及消费者等群体,不同群体限于自身的角度对循环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根据对四川省简阳市东村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政府、农户(农业组织)以及消费者在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取向与动因,探讨利益主体之间的分歧并提出弥合的路径。

关键词:循环农业;利益群体;分歧;弥合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政策施行以来,中国农业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之后,基本解决了国人的吃饭问题,但是当代中国的粮食安全压力依然存在,并随着耕地面积的下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农村劳动人口的转移而不时牵动人们的神经。有限的耕地面积和不断增长的总人口之间呈现出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有效逆转,同时,转型期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对农产品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消费者收入的差距又直接导致农产品消费群体的分化,一方面是低收入群体对主要农产品消费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是高收入群体对农产品安全的关注与小众消费群体的逐渐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农业的发展主流趋势注定是现代农业,即高投入、高产出和大众消费的农业,这也是在保障粮食自给压力下可能的唯一选项。相比之下,循环农业的发展发端于主流之外,成长于小众消费之间,就政府政策层面而言,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已经体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但是在基层政府层面尚未有整套的扶持体系。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多功能性优势得到重新认识,循环农业在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循环农业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废物的产出排放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1]。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讲仍具有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农业的弱质性;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同时,循环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其人力投入更多,质量相对更高,产量相对较低,市场相对狭窄,发展相对缓慢。这就决定了循环农业发展涉及的利益群体行为更为复杂,农业循环经济主体由政府、农业企业或农户、消费者、社会独立的农业R&D机构组成[2],政府、农户(农业组织)和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更为多元化。在实践中,如何协调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弥合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并共同作用于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成为紧迫的现实性问题。本研究根据对四川省简阳市东村的调研,运用访谈法收集一手资料,将循环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利益群体(本研究所涉及的利益群体主要指由经济利益取向不同而形成的宽泛的群体划分)划分为政府、农户(农业组织)和消费者3个部分,同时兼顾分析当地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非政府组织(NGO)的行为。

1 调查地点的选择和循环农业发展概况

1.1 研究背景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背景是四川省简阳市东村,作为简阳市5个建立循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村庄,东村发展循环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较好。

东村位于四川省简阳市沱江东岸,属东溪镇辖区,紧邻成渝铁路,距成都65 km,距简阳城区9 km。东村临近114乡级公路,可直接通往村中心,在村委会驻地附近呈“鸡爪形”通向村庄内部。东村为行政村,共有9个自然村(村民小组)493户村民1 647人。全村常住农户430户,劳动力800余人,其中约90%的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相对缺乏。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2013年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300人,老龄化率18.2%。东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类型以沙质土为主,土质松软,多砂石,耕作方便。东村土地主要分为耕地和湖塘水面,其中耕地面积132 hm2,人均耕地面积0.08 hm2,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雨水和地下水。由于东村地处亚热带地区,当地的光热资源丰富,常绿阔叶林树种繁多,分布广泛,村庄道路两侧多种植柑橘和其他绿化树种。东村沼气数量众多,几乎家家都有沼气池,修建沼气池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3年。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以妇女和老人为主,因此,家畜养殖量相对增加,这样就形成了“畜禽—沼气—水稻”的初级循环系统。

2010年11月,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东溪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帮助下,东村建立了循环农业生产的农业合作组织——四川双河新天地农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与村两委成员1套人马2块牌子。截至2013年,合作社注册成员已由设立初的73户发展到323户。东村依托合作社发展循环农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负责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合作社与外部联系较为紧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相继在东村开展学术研究。合作社的发展吸引了简阳市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得到了资金和宣传方面的支持。2013年9月,东村农民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

1.2 循环农业概况

东村新天地农业合作社以有机水稻和有机蔬菜生产为主,其中尤以有机水稻为最。东村有机水稻的种植主要依靠合作社社员,现在有机水稻生产面积近20 hm2,具体生产模式为合作社社员种植有机水稻,合作社提供相应材料、技术、劳力支持(如提供水稻种子、薄膜、防蚊灯、打沼气水、种植和施肥技术),每个社员每年须上缴合作社65 kg水稻,有多余有机稻,可以卖给合作社(3元/kg),若合作社再统一包装转卖到市场后能盈利,再根据收购量对社员进行同比返利。

不难看出,东村循环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合作社,它是当地循环农业发展的中枢,负责生产任务的安排、生产资料的发放、生产技术的落实和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利润的分成。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由于当地人均耕地面积狭小且土壤相对贫瘠,水稻产量也较小,仅能满足农户自给消费需求稍多,而当地有机水稻的产量与普通水稻的产量相差不大,但是有机水稻的口感更好、安全性更高。因此,当地发展循环农业的动力更趋向于内生性,即农户由于自身消费的现实性需求带动了当地循环农业的发展。但是这种内生性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并不影响对当地农户作为理性经纪人的判断,在调查中,不少农户认为合作社应当促进有机水稻的销售以增加收入。

2 利益群体间的选择取向与分歧

2.1 政府取向与政策现实

在粮食安全压力尚未得到有效缓解的大环境下,政府对农业的发展趋向于现代农业,这是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核心任务之一。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和保障当地农产品供给的现实压力也影响着政府的农业发展思路。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在当前转型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惯性作用,相比于现代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于当地农户增收和经济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小,这也是政府考察两者政绩影响的重要因素。对省县级政府来说,无论从回报率角度考虑问题,还是从利害关系角度考虑问题,投入于城市和企业都比投入于农村和农民“划算”得多。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日益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主体,可以在中央政府给定的制度框架范围内运用自身掌握的各种资源,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已经具备了“理性经济人”的基本特征[3]。同时,就政府管理角度而言,循环农业的发展面临着管理上的困难,相较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循环农业产生的生态外部性价值难以量化,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有效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管成本较高。另外,作为小众消费品,循环农业的产品销售渠道更为狭窄,品牌树立更为困难,而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也使循环农业的影响难以与现代农业匹敌。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政府对循环农业的态度。

在东村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东溪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事业单位)提供了较大的支持,但是政府层面的支持相对较少,无论是政策上还是财政上,唯一的财政支持是简阳市向东村(合作社)提供10万元的资金用于改善村庄内部道路。除此之外,根据对合作社理事LXJ的访谈,即“市县政府比较认同东村的生态农业模式,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CSJ曾带领几十个专家来东村开会,市委书记,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市长,农业局局长,粮食局局长陪同。简阳市政府HSZ曾到东村视察两三次,但未有实质性的支持。”

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产权界定、资金扶持、品牌建设和产品认证方面。但是东村循环农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即使在发展循环农业已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有相关宏观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具体的政策落地仍存在较大困难。考察简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只有5家合作社,而以循环农业生产为主的合作社更是少之又少。当地循环农业的发展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社会影响力微乎其微,而处于起步阶段的循环农业发展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此同时,政府的选择更趋向于见效快、影响大的现代农业而基本忽略了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循环农业,相关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几乎不存在。因此可以说,循环农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政策取向呈现出死循环的状态,这也是当地循环农业发展亟待破解的死结。

2.2 徘徊的合作社(成员)发展思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织,其主要业务就是引导组织农民通过农业合作实现规模经营并以此增加市场谈判的筹码,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从而保护农户利益,实现农民增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政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结体,具有一定的“逐利性”,也正是这种“逐利性”才衍生出其对循环农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效应[4]。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与发展是多个理性农户成立的理性经济人组织,其主要目的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一样,都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农产品的收益。

东村新天地农民合作社是当地循环农业发展的核心组织,负责有机水稻种植、具体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等。但是有别于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是新天地农民合作社参与者(不仅包括本村成员,其技术总监是东溪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YY)。调查发现,东溪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YY为合作社的主要发起者和对外联系者,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尤其在合作社发展思路的选择上更是如此。在合作社理事会成员看来,合作社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合作社成员实现增收,这是合作社号召力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当地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外部支持,尤其是政府的支持以及资金的投入,而且在部分程度上可以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引入循环农业种植过程中。同时,在市场销售方面,他们认为合作社应当加强市场营销,提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扩展销售渠道。总之,提高合作社的收益是首先要关心的问题。这个发展思路代表了合作社成员的主流倾向,合作社盈利不足也成为目前亟需破解的困难。2013年,合作社全年营业额40余万元,几乎无利润,社员的分红自然没有。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与东村两委成员身份高度契合,合作社的发展给当地村两委成员带来了意外的结果。在最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作为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的LXJ和副理事长(村主任)TYH均高票当选,在他们看来,这是合作社发展给农户带来利益的结果,这种以合作社为依托的利益增加不仅表现在农产品销售方面,也表现在以合作社的名义开展的妇女协会和老年协会建设,由于合作社与村两委成员的高度重叠,导致两者给村民带来的福利难以明确区分。因此,在合作社理事长LXJ看来,合作社不仅要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保障村民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利润的可持续,这也是其领导地位和个人威信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退一步讲,合作社的良好运营即使不会增加理事会成员的威信,但是运营不佳却会削弱理事会成员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讲,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对于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选择就出现了双重动机,一方面是经济收益方面,扩大的市场有助于增加合作社收益,自己作为合作社成员也会得到分红;另一方面,作为村两委成员,合作社的良好发展带来的成绩能够使其借助随时转换的身份提升在村民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从而实现其在村庄政治上的持久影响。村支书、合作社负责人LXJ认为,现在没有项目进来,没有资金,合作社很难搞起来。要区分对待项目,不要一味拒绝。合作社首要任务在于致富,作为土生土长的村长,要是没有实质性地将农民腰包给鼓起来,搞合作社一旦失败,是很难堪的。

对合作社理事长LXJ而言,其特殊性还表现在其身份转换上,作为原化肥厂销售员回乡担任村支书和合作社理事长的他,放弃了相对优越的工作条件创办合作社,就其个人而言存在“证明自己选择正确”的问题。很显然的是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未能达到他的预期目标。因此,这也是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极力推动本村有机水稻扩展市场的原因之一。

农民所有经济行为的最终结果都会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有效经济利益为半径的经济利益圆周[5],具体到合作社成员,与理事会成员类似,普通社员中的骨干分子主要由村民小组组长构成,这也使他们的身份存在双重性,也意味着入社动机的双重性,即参与合作社发展不仅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也能通过合作社保持对本小组内的影响力,从而维持自身的政治地位。当然,较之于合作社领导层,他们担负的领导合作社发展的任务相对较轻,其选择更倾向于与普通农户一样,借助合作社的发展销售循环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实现增收,即经济方面的考量是这个群体关注的重点。受访者中有一位老婆婆(小组长),她觉得搞有机农业生产很好,但是问题是一来现在很多水稻卖不出去,二来很多农家肥因为自己老了运不上去(地势较高的耕地)。

与合作社理事会和普通成员思路不同的是担任合作社技术总监的YY,也是东溪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在他看来,合作社的发展应当定位于农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综合性农民组织。在访谈中,YY对合作社的发展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更为关键的是他对合作社发展方向的掌控力无可替代,其双重身份也使其对上能够影响当地政府部门对合作社的支持,对下能够直接干预合作社的发展,对外则是合作社主要的联系人,众多的外部机构都是在他的协调下进入东村开展经验交流和学术研究。对这位技术总监而言,合作社的发展也是他个人成就的表现,尤其是他曾放弃了外出高薪就业的机会留在当地扶持合作社的发展,其理想化的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农户现实性的增收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他个人对于资本下乡和扩大循环农业农产品市场持谨慎态度。就主观因素而言,他的出发点是维护农户的利益,保护合作社成员不被市场和资本控制,但是目前合作社发展徘徊不前却导致农户积极性受挫,长此以往将会直接影响合作社的发展。YY表示,目前不想进超市,虽然进超市价格和销量都会增加,但是提高价格所产生的利润获得者却是商家,普通老百姓得不到好处。价格升高,销量增大,农民提高生产规模,利益受到驱动,提高生产规模势必产生质量和风险等问题。合作社对比其他来说,发展是慢的,后期农民基本没有了积极性。应该去货币化,尽量减少对外在的依赖,希望从生态开始带来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价格太高,经销商就抽走了,眼见为实的大销量就会让农民努力增加销量,会带来利益驱动使农民提高规模,也会涉及质量和风险等问题。

合作社内部之间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发展思路方面,理事会成员和普通社员之间在合作社需要更注重市场利益的考量上有着趋同的选择,这种倾向夹杂着复杂的个人主观因素和村庄政治因素。总之,借助合作社发展循环农业是一个平台,更是一种手段,最终目标还是要落实到村庄农户增收和村庄内部政治影响上。与此相对的是兼具合作社与政府身份的技术总监,其思路迥异于上述2个群体,更重视合作社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激发农村活力方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合作社的经济考量不关心。同时,无论是出于个人理想还是工作经验,资本的介入和农产品扩大市场在他看来都是风险极大的行为,这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市场风险,更包括资本对农户的经济控制可能会导致农户的利益受损,影响合作社的独立性和长远发展。

2.3 小众的消费群体

循环农业注重生产过程的循环性和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这就意味着其质量和价格都比普通农产品高,循环农业的出现是农业生产与市场互动的经济结果,一方面是当代农业与市场的紧密程度增强,市场信息能够及时传导到农产品生产上,并直接作用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在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的时下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农业生产有能力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即农业生产存在较大的质量提升空间,自然条件也能够支持高质量农产品的生产。可以说,循环农业的出现是市场需求引发的诱致性变迁。但是市场消费群体内部存在复杂的结构,收入的分化直接影响消费群体对农产品需求的不同,这也与马斯洛需求定理所阐述的逻辑解释基本一致。循环生产方式的农产品生产量较小,市场交易中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高收入群体,销售渠道狭窄而单一。值得注意的是,农产品市场的极大丰富一方面方便城市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消费者市场搜索的交易成本。循环农业发展初期,在农产品的品牌尚未树立、质量未得到认证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通过超市等渠道购买主观认识的高质量农产品,而这正是小规模循环农业发展初期难以逾越的市场门槛。同时,较之于一线城市与省会城市,普通城市的循环生产方式的农产品市场容量更小,生产者也面临着市场搜索的问题,在市场定价时往往面临着定价摇摆的尴尬,一方面是过高于市场普通农产品的定价可能导致产品销售不佳,另一方面则是与普通农产品定价差别不大而影响销售额。

这种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循环生产方式的农产品的市场定位就人为地决定了循环生产方式的农产品必然是小众消费品。在双河新天地合作社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主要的农产品包括有机水稻和有机蔬菜,前者的销售渠道单一而不稳定,主要通过熟人牵线进入市场,间歇性的市场需求也导致大米加工机械处于半闲置状态,加快机械的损耗;后者的销售则主要通过合作社成员采摘运输到附近的农贸市场,但是并未有显著的标志区别于普通蔬菜,售价与普通蔬菜一致,市场认可度也不高,基本处于“泯然众矣”的状态。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帮助下,合作社与成都消费者联盟合作,在水稻收获季节现场收割,直接到合作社采购,但是消费量不大。合作社售往省外的大米则主要是通过技术总监YY联系,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合作社的话语权地位。

2.4 众多的非政府组织

循环农业发端于主流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之外,对于政府的吸引力远没有设施农业和规模农业高,可以说循环农业是边缘力量在边缘农业生产开展的草根行动,虽然得到了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但是在具体层面上仍处于非主流状态。非政府组织对循环农业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有着天然的敏感性,它们的介入并不能够带来直接的支持,更多的是围绕循环农业的生产开展学术研究和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借助现代媒体扩大宣传,提高循环农业的知名度。在双河新天地农业合作社,非政府组织可以成为循环农业发展的边缘利益群体,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在当地开展活动的非政府组织也主要分为高校学术团体和社会公益组织,前者以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为代表,后者以香港社区伙伴和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为代表。对于合作社的发展前景,非政府组织更多的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而不是干预,这也是这个群体的显著特征。但是,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是当地循环农业发展可能利用的外部力量,也需要将其纳入相关利益群体的范畴进行考察。

3 弥合:循环农业发展需要凝聚共识

循环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主流农业之外,面对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这是优势,而面对弱势的政策支持,这则是其明显的软肋。邓小平曾提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重要论断,这也是对中国农业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6]。循环农业作为多元化农业生产方式之一,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发展的,这是其诱导性因素,但是这并不能使其摆脱对政策的天然依赖。循环农业生产和销售所依赖的基础群体是农户和农户组建的合作社等农业专业组织,这是理性小农对市场盈利预期和规避风险的现实选择,而合作社根植于农村、农民中间,其领导层的双重身份也必然推动合作社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主客观因素的驱动合力。市场消费者是循环生产的农产品的终端,消费群体的多少和信息搜索成本的高低决定着农产品销售渠道顺畅与否,并直接影响循环农业生产主体的利益。

基于自身所处的社会角色不同,循环农业发展的相关利益群体所关注的重点也必然各异。以循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和合作社)为中枢的利益群体关系网错综复杂,关注的焦点也呈现出分散的特点,在短时间内难以聚合。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循环农业生产将是未来农业多元化生产的重要形式之一,而不仅局限于小众消费。同时,政府、农户(合作社)和消费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协调的矛盾,其中农户和消费者之间最容易达成共识,这是市场条件选择的结果,而与农户(合作社)发展息息相关的政府则受制于政策的导向,但是政府政策的转变则是循环农业发展的要件之一。最后,非政府组织作为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借助力量可以在这个进程中发挥灵活的宣传推介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政府政策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循环农业。通过政府干预的外在因素对于循环农业产业链网络的构建、产业链的整合、产业安全与管制等发挥指导作用,对于农业清洁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种-养-加”结合型优化模式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外源动力[7]。自上而下的农业政策导向是宏观环境下的产物,这也是国情使然。但是如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轫之初一样,政策要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新的农业生产方式,鼓励循环农业的发展和推广。市场是检验农产品的根本,作为循环农业发展的组织,合作社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不但能够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更能够培育适应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也是循环农业作为中高端农业生产方式的社会效益所在。同时,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发展循环农业这一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本身就是呼应当代中国的现实政策导向,也是转变农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基层政策层面,目前出台完整的循环年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有一定难度,可行的措施是在农业部门下设专门的循环农业发展部门,纵向直接对接当地循环农业发展主体,横向对接循环农业发展需要支持的各政府部门、金融以及社会服务部门,从而围绕专门的机构打通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壁垒,形成合力。政府的主动作为对于循环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借助建设美丽乡村的宏观环境推动循环农业发展,既能实现政府设定的任务,又能满足循环农业发展的政府扶持需要。

作为循环农业发展的核心组织和中枢机构,合作社的发展首先应当定位于独立的市场参与者而非半官方形态的农业组织,法人代表和社员构成限定在本村户籍农民之间,逐步剥离非合作社必要的职能划清合作社与村两委的职能边界并将合作社的活动透明化。合作社应培养具备技术传播能力的社员,逐步实现技术的消化吸收,同时将外部技术支持和年度计划机制化,避免混乱的技术管理引发社员的抵触情绪;规范非政府组织的支持,有选择地开展技术交流和宣传推介合作。针对消费者群体,合作社要以培育市场为主而不是与其他生产主体竞争市场,以此逐步扩大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尤其要注重生产和销售环节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费者信息搜索成本。分散的消费者之间难以主动形成联合,这就需要合作社以及非政府组织能够主动发起消费者之间的联合,形成“组织对组织”而非“组织对个体”的成本优势。同时,合作社可以尝试将当地循环农业发展方式向周边村庄推广,储存技术、信息和增产潜力。

对合作社而言,最重要的是明确合作社的发展定位和思路,坚持市场导向。循环农业的发展与市场导向之间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发展,两者并非对立的关系,循环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是农业与市场紧密结合的产物[8]。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循环农业的特征及其与现代农业的基本区别为线索,结合实地调研的案例综合分析循环农业发展中政府、农户(合作社)和消费者的利益取向。笔者认为,作为公共机构的政府部门在考量管理成本时倾向于选择性管理,即更注重现代农业的发展,在考察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业效益的速度与数量时也更倾向于现代农业。但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模糊一方面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也有利于循环农业得到政策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依托组织,合作社成员构成上存在双(多)重身份性,这种双(多)重身份使合作社成员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分化严重,尤其是掌握合作社发展主导权的成员之间的分歧使这一组织的发展徘徊不前。消费者作为循环生产方式农产品的终端,存在着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难以有效获知产品信息。最后,本研究提出弥合各利益群体分歧的路径选择,重点在于政府和合作社本身,兼顾消费者和非政府组织群体。

循环农业的发展不同于主流的现代农业,其分散经营和集中面对市场的特征以及小规模生产、小众群体消费的特点都是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由于农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较小,各利益群体的分化难以依靠强有力的组织实现有效的弥合,这也是今后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维柏. 循环农业刍议[J]. 农业经济,2009(2):5-7.

[2]刘 滨,康小兰,王 珂. 农民行为逻辑与合作能力:一个新的阐释视角[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30-34.

[3]黄明元,邹冬生,李东晖. 农业循环经济主体行为博弈与协同优势分析——兼论政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设计[J]. 经济地理,2011(2):30-34.

[4]陈诗波,郭 敏.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农合组织作用机理及制约因素分析[J]. 商业研究,2011(6):148-152.

[5]陈 东. 农村公共品供给意愿、利益群体与行为博弈[J]. 改革,2008(6):141-145.

[6]张水生.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学习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理论[J].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5-19.

[7]周 颖,尹昌斌,张继承. 循环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J]. 生态经济,2012(2):36-40,51.

[8]王志刚,吕 杰,郗凤明,等. 循环农业发展中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3):410-414.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通过论证循环农业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明确发展循环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分析现阶段制约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科技因素,对发达国家运用科技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进行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以科技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保障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及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

关键词:科技;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

Science & Technology Lead the Tide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XU Hui1,HAO Ting2

(1.College of Economic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5;

2.Office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on,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Key words:scitech;circular agricul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建立农村、农业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回顾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农业资源环境危机及常规农业引起的食物安全危机是现代可持续农业思想及其实践产生的背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再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循环农业与科技发展

(一)循环农业的内涵

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经济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循环经济阶段及知识经济阶段。[1]这种五阶段划分法虽不能从时间上做绝对的界定,但大至理清了经济发展的脉络。循环农业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用高科技、知识投入代替物质投入,其生产目标从微观上讲是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生态食物链条协调互补互动、共生稳定;通过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延长增加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减少能量流中耗散;实现农业生产无公害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从宏观上讲是使农业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缓解资源约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农业生态安全。发展循环农业的社会目标则是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综上分析,循环农业是指国家经济处于循环经济阶段,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特征是:(1)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化的保护,并将其看作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2)提倡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3)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流程来组织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4)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废物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2]

(二)循环农业发展的现代科技背景

虽然农业科技革命落后于工业科技革命,但是农业科技革命同样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始于德国科学家李比希(Liebig)提出的植物营养理论,这次科技革命促成了原始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变。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可以看作是第三次现代科技革命成果在农业中的综合运用。主要有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科技成果在农业中得以运用,使美、欧等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以色列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我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循环农业的。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培育并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6 000多个,粮、棉、油等主要作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换了5-6次,每次更换都增产10%以上。超级稻正在引领我国水稻“第三次”革命,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并发挥效益,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优质农产品安全生产、农村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国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每亩686公斤提高到2005年的310公斤,粮食总产量从1亿吨增加到48亿吨。[3]

(三)科技支撑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1.依靠科技发展循环农业,有利于治理农村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我国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量超过1.2亿吨,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没有处理直接排放。二是农业生产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理不当的农业禽畜粪便、恶臭气体以及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畜禽粪便和废物产生的排放量较大,每年产生量为17.3亿吨,是工业固体废物的2.7倍,畜禽粪便容易流入水中,既造成养分流失又造成水质污染,场区附近空气污染,又导致环境致病因子增多,土壤污染和农作物受害。[4]

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循环农业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 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如采用污水资源技术,促使污水得以重复利用;采用有机废料多级开发利用技术,可以变废为宝;采用新能源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开发可更新、无污染能源。

2.利用现代科技,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循环农业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其“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原则具体运用在农业领域,首先就是要做到“减量化”,即节约,比如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粮等等。也就是要做到浪费最小,效益最大。其次,要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资源或废弃物的“再利用”。即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如三门峡湖滨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以淘汰更新的果树枝和菌类生产的废料为原料,生产中密度板、纤维板等板材,以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麸皮为原料,生产高新技术产品酶制剂等都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产品;山东省乐陵市希森三和集团有限公司用牛排泄的粪便来养蚯蚓,扣除各种成本后,1头牛1年所排泄的粪便养蚯蚓产生的利润相当于养1头肉牛的利润。再者,发展多种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实现产业系统的“再循环”。目前南方的“猪—沼—果”生态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平原农区的“粮饲—猪—沼—肥”生态模式、西北地区的“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城郊生态循环模式及现代套种套养模式都是利用现代科技,因地制宜地通过食物链和产品加工环节,提高物质循环、能量转化效率以实现增值逐步形成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的结构,最终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均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5]

二、现阶段制约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科技因素分析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研究滞后

2006年2月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指出,中国等61个国家仍属于欠发达国家,中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3点,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2位,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约为30%;而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的高投入、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环境和生态的损害、对廉价劳动力的盘剥,科技创新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在0.7%左右,对外技术依存度高于50%,设备投资60%以上靠进口。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增长趋缓,原始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一些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的少,跟踪研究的多。农业科技在基本解决了农业数量增长的技术问题之后,面对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资源日趋匮乏、农业生物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的新形势,储备不足、支撑乏力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科研机构设施不足、设备老化问题严重,不少单位实验设备大多为20世纪80年代购置,先进大中型仪器设备较少,科技基础条件薄弱,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6]

(二)农业科技推广水平低下,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

我国每年有5 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率只有40%左右(发达国家达8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减少。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在1986-1990年持续下降,到1990年仅为0.35%,以后虽有所上升,但仍未赶上1986年的水平。从国际角度比较,其比例也低于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7]另一方面农民文化层次较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农民只看中投资项目本身经济效果,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却重视不够,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关注也

不够,从而导致循环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流失,妨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

三、国外运用科技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更多的称之为可持续农业,其主要是采用循环经济的思想,运用科技来发展农业,这对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美国近20年一直使用残茬还田免耕法,主要做法是将小麦、大豆、花生等作物秸秆采用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和高留茬收割技术等直接归还农田,并采用专用的6行或4行大中型机械免耕播种。事实证明,这种耕作技术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水分,防除杂草。日本以有机物还田为主的培土和合理的种植体系为基础,合理适当地施用化肥、农药,而不对之过分依赖,发展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农业。德国农业经营做到因地制宜,实行轮作,注意施用钙肥,防止土壤流失,注重农业水源的保护。在水域区建立保护绿地,保留和设置田埂,通过合理栽培,保护土壤、积蓄水分。并将“3S (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资源和灾害的检测和预报及农业生产。“3S”技术和机器耕作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土地以分散经营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发达且有些农业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等,要象发达国家那样全面运用高科技发展循环农业在目前是不现实的,但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发展循环农业就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推广运用。因此,当前我国一方面是要加强自主创新,努力研发出更多、更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通过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以科技为支撑,发展形式多样、多层次的循环农业。

四、以科技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

循环农业会产生正外部性,产生生态效益,但对农民的经济效益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负效应。那么如何看待这种正外部性,并有效地激励农业主体采用这种农业经营模式呢?这就需要政府对正外部性进行补偿,采用积极的支持政策。因此各级政府应制定针对循环农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目前尤其要重视制定对农业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补贴政策,因为这易于衡量它们采用循环农业产生的绩效,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对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组织和个人要积极予以金融支持。确保发展循环农业不受资金的约束,推动我国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以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大豆、转基因三系杂交抗虫棉等为代表的育种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由此揭开了我国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篇章,但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农业科研投入的比重,购置更多、更新、更好的实验仪器设备,配备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农业科研工作。

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可以设立和不断增加现代农业科研专项,支持重大农业科技项目,以提高支撑能力和引领能力为核心,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当前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1)开发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2)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3)开发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4)加强动植物新品种的自主创新;(5)开发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等。

(三)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一方面要改变“重研究轻推广”的局面,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比例,增加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加速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防止大面积的科研成果停留在理论或实验室里。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增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人数和工作时间,使更多的农民及时了解、采用最新农业科研成果。采用合适的方式,增强推广效果,当前“建立乡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树立科技示范农户,组织培训农民,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的做法值得坚持和推广。另外,要重视对农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当前,各级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特征,重点考虑推广如下技术:(1)高粱、木薯等生物能源作物的良种繁育和种植技术,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技术;(2)节水灌溉技术;(3)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利用技术;(4)免耕栽培技术、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5)测土配方施肥等。

(四)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类型多样,各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不同农业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同,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也不一样。因此,要加强国内外的学习与交流,寻求符合当地地域特点的农业技术以支持循环农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中国的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2004(9):348-351.

[3] 冯华.农业科技助推现代农业: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N].人民日报,2007-04-04(14).

[4] 董峻.污染制约农业发展一号文件鼓励发展循环农业[EB/OL].[2007-02-03].人民网.

[5] 谷曼.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7(2):8-12.

[6] 张宝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建设 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EB/OL].中国科技信息网.

[7] 黄金辉,张衔,邓翔,等.中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循环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对资源的协调、高效利用,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实现废弃物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良性生态循环。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生态循环农业在取得一定发展成果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以色列、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发展经验的比较研究,针对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黑龙江省;产业链延伸

一、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从系统论和经济学原理出发,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可利用资源和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经济发展形态。

生态循环农业强调循环的重要性,与传统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废弃物”这一粗放、单一甚至存在环境破坏性的经济模式相比,生态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应当注重生态效应,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建立“生产资料-农产品-废弃物-废物再利用”这一高效循环机制,形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形式。与传统小农经济相比,循环农业是技术主导型农业发展模式。

二、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资源大省,耕地、森林、草地、水利资源丰富,在全国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大力推进以及政策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脚步正在逐步加快。

从模式上看,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模式主要包括(1)以农业秸秆综合利用为代表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模式;(2)以“养猪-沼气存储-厕所-日光室”为代表的农牧结合发展模式;(3)初级农产品种养与工业加工相结合的模式。

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从发展理念和发展重点上看,黑龙江省根据国务院相关指导精神,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目前的发展重点是以生物肥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载体,在确保战略农产品供应的基础上减少农药和工业化肥的使用,打造适合黑龙江省情的循环农业生态圈。同时,黑龙江省开展了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在能源节约、废弃物再利用、经济产值和生态保护等四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与此同时,黑龙江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目前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仍为政府主导推动,由于宣传不到位、传统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加之缺乏应有的激励措施,导致农民生态农业意识淡薄。其次,受制于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不足以及工业农业之间原本的行业隔阂,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大量水资源浪费、滥用农药、工业化肥和废弃物回收率低的情况。再次,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投入仍待加强,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资金缺乏、投入结构不合理从而影响技术研发、产业完善等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状况。最后,相关政策法律与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目前,黑龙江省仍然處于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探索期,未能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细则和与之配套的监督激励制度。

三、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

1.以色列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地处地中海西岸的以色列土地资源贫乏且常年干旱缺水。恶劣的自然环境催生了以色列以科技创新为推动的生态循环农业,主要包括在55%的土地上实施了高科技节水灌溉技术、无土栽培的技术研发和推广。

纵观以色列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背后的技术创新功不可没。多年来,以色列探索出了一套从政府支持到高校科研再到实践推广完备的生态循环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直接转变了以色列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优质高效、精耕细作的新型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2.美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美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思路是采用科学轮种保持土壤肥沃,从而减少农药化肥的滥用,同时通过农牧业的深度结合产生共生,建立大农业内部的循环链条,获取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3.日本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日本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日本构建了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大类管理的综合法以及具体农产品相关的细则这三个层次、从宏观到具体、囊括了各行各业废物回收细则等生态循环内容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日本以有机绿色农业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并为此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有机农业评价体系,将农作物的从种养到最终作为产生品出售的整个环节纳入评价考核体系之中,保障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质量。

通过对以色列、美国和日本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建设经验的探讨,对比黑龙江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以下几点借鉴之处。(1)技术创新是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黑龙江省应当借鉴国外积累的先进经验,通过加大技术研发的推广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2)搭建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链是循环农业的关键,黑龙江省应当在遵循农业规律的前提下构建更为科学、与生态更为融合的农业产业链条。(3)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的支持,黑龙江省应拓宽资金渠道,提高资金投入。(4)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黑龙江应着手构建与循环农业发展相关的法规和细则以及相关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

四、黑龙江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在分析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验的启示,本文提出了以下发展建议。

首先是树立生态环境理念,一是通过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化肥化学农药双减、秸秆、生活垃圾再利用制造生物肥料的宣传。二是政府可采取转移支付和投资优惠政策等方式对开展复合肥生态农业建设的农村和农民进行补贴,解决生态农业初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长的问题。

其次,从技术和产业链两个角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黑龙江省应当科学整合农户资源、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等资源,推动生物复合肥、沼气生产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围绕战略作物和优势作物进行产业链延伸,搭建一个“作物种植-秸秆腐熟-生物肥-再种植”的循环农业生态闭环。

再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资金投入的保障可以从政府出资、社会资本投资和资金运用三个方面开展。政府层面可以利用转移支付、税收优惠、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科研和农民初始资金投入。同时可以将农村沼气能源、秸秆腐熟生产复合肥等技术较为成熟的项目对社会开放以吸引资本。此外,最终还要依靠生态循环农业本身经济效益的提高分担其成本。

最后,可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针对生态循环农业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一方面,既要从生态农业整体出发出台一系列综合性较强的法规,又要针对诸如生态肥料项目等具体问题制定指导性、评价性较强的细则。另一方面,在出台多层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制定具有实践意义的评价体系和与之配套设施的奖惩体系,共同保障生态循环农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齐禹,张永春.生态农业良性循环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05):284-285.

[2]楚云菲,李娜.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J].创新科技,2015,(03):20-22.

[3]宋喜斌.以色列节水农业对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05):56-58.

作者简介:杨榆(1982-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MBA、MPA教育中心2015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项目战略管理

上一篇:农业规划论文下一篇:立体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