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论文范文

2023-03-07

高考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则

,则

B.

D.

A.

B.

C.

D. 2. 已知集合A. C. 3. 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4. 设为等差数列A.

B. 的前项和,若

D.

为奇函数,则曲线

的中点,则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则

C. 5. 设函数A. 6. 在△A. C.

B. 中,

B.

D. 为

C. ,若

D. 边上的中线,为

7. 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圆柱表面上的点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到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B.

C.

D. 2

8. 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点(–2,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C交于M,N两点,则A. 5

B. 6

C. 7

D. 8 9. 已知函数

.若g(x)存在2个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1,0)

B. [0,+∞)

C. [–1,+∞)

D. [1,+∞)

10. 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直角边AB,AC.△ABC的三边所围成的区域记为I,黑色部分记为II,其余部分记为III.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I,II,III的概率分别记为p1,p2,p3,则

A. p1=p

2B. p1=p3 C. p2=p

3D. p1=p2+p3 11. 已知双曲线C:为M、N.若,O为坐标原点,F为C的右焦点,过F的直线与C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OMN为直角三角形,则|MN|=

D. 4 A.

B. 3

C. 12.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若,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14. 记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____________.

15. 从2位女生,4位男生中选3人参加科技比赛,且至少有1位女生入选,则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_____种.(用数字填写答案) 16. 已知函数,则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60分。 17. 在平面四边形(1)求(2)若18. 如图,四边形位置,且. 平面

; 中,

. ;

,求.

分别为

的中点,以

为折痕把

折起,使点到达点的为正方形,(1)证明:平面(2)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9. 设椭圆的右焦点为,过的直线与交于

的方程;

.

两点,点的坐标为. (1)当与轴垂直时,求直线(2)设为坐标原点,证明:20. 某工厂的某种产品成箱包装,每箱200件,每一箱产品在交付用户之前要对产品作检验,如检验出不合格品,则更换为合格品.检验时,先从这箱产品中任取20件作检验,再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对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设每件产品为不合格品的概率都为(1)记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

,求

,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的最大值点.

(2)现对一箱产品检验了20件,结果恰有2件不合格品,以(1)中确定的作为的值.已知每件产品的检验费用为2元,若有不合格品进入用户手中,则工厂要对每件不合格品支付25元的赔偿费用. (i)若不对该箱余下的产品作检验,这一箱产品的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的和记为,求

; (ii)以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和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是否该对这箱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 21. 已知函数(1)讨论(2)若.

的单调性; 存在两个极值点

,证明:

.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

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方程为

.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与有且仅有三个公共点,求的方程. 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1)当(2)若

. 时,求不等式时不等式

的解集;

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则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将其化简得到正确结果. 详解:因为所以,故选C.

,根据复数模的公式,得到,从而选出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复数的运算以及复数模的概念及求解公式,利用复数的除法及加法运算法则求得结果,属于简单题目. 2. 已知集合A. C. 【答案】B 【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出补集中元素的特征,求得结果. 详解:解不等式所以得,

的解集,从而求得集合A,之后根据集合

B.

D. ,则

所以可以求得,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集合的补集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形式以及补集中元素的特征,从而求得结果.

3. 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答案】A 【解析】分析:首先设出新农村建设前的经济收入为M,根据题意,得到新农村建设后的经济收入为2M,之后从图中各项收入所占的比例,得到其对应的收入是多少,从而可以比较其大小,并且得到其相应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选项. 详解:设新农村建设前的收入为M,而新农村建设后的收入为2M,

则新农村建设前种植收入为0.6M,而新农村建设后的种植收入为0.74M,所以种植收入增加了,所以A项不正确;

新农村建设前其他收入我0.04M,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为0.1M,故增加了一倍以上,所以B项正确; 新农村建设前,养殖收入为0.3M,新农村建设后为0.6M,所以增加了一倍,所以C项正确;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综合占经济收入的入的一半,所以D正确; 故选A.

,所以超过了经济收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新农村建设前后的经济收入的构成比例的饼形图,要会从图中读出相应的信息即可得结果. 4. 设为等差数列A.

B. 的前项和,若

D.

,则

C. 【答案】B 详解:设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根据题中的条件可得整理解得,所以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的应用,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题中的条件,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到公差的值,之后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与结果. 5. 设函数A.

B.

C. ,若

为奇函数,则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的关系,从而求得

D. 【答案】D 【解析】分析:利用奇函数偶此项系数为零求得,进而求得切线方程. 详解:因为函数所以所以所以曲线化简可得,, 在点,故选D.

在某个点

处的切线方程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处的切线方程为

, 是奇函数,所以,

,解得

, ,进而得到

的解析式,再对

求导得出切线的斜率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曲线定函数解析式,此时利用到结论多项式函数中,奇函数不存在偶次项,偶函数不存在奇次项,从而求得相应的参数值,之后利用求导公式求得

,借助于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求得结果. 6. 在△A. C. 【答案】A 中,

B. 为边上的中线,为

的中点,则

D. 【解析】分析:首先将图画出来,接着应用三角形中线向量的特征,求得的加法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得到相反向量,求得,从而求得结果.

,之后将其合并,得到

,之后应用向量,下一步应用详解:根据向量的运算法则,可得

所以,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有关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三角形的中线向量、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共线向量的表示以及相反向量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步运算. 7. 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圆柱表面上的点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到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B. C.

D. 2 【答案】B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三视图,得到点M和点N在圆柱上所处的位置,点M在上底面上,点N在下底面上,并且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平铺,点M、N在其四分之一的矩形的对角线的端点处,根据平面上两点间直线段最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结果. 详解:根据圆柱的三视图以及其本身的特征,

可以确定点M和点N分别在以圆柱的高为长方形的宽,圆柱底面圆周长的四分之一为长的长方形的对角线的端点处,

所以所求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几何体的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两个点在几何体上所处的位置,再利用平面上两点间直线段最短,所以处理方法就是将面切开平铺,利用平面图形的相关特征求得结果.

8. 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点(–2,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C交于M,N两点,则A. 5

B. 6

C. 7

D. 8 【答案】D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中的条件,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的方程,涉及到直线与抛物线相交,联立方程组,消元化简,求得两点公式,求得

,再利用所给的抛物线的方程,写出其焦点坐标,之后应用向量坐标,最后应用向量数量积坐标公式求得结果.

= 详解:根据题意,过点(–2,0)且斜率为的直线方程为与抛物线方程联立解得所以从而可以求得,又, , ,消元整理得:,

,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求有关交点坐标所满足的条件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题意确定直线的方程,之后需要联立方程组,消元化简求解,从而确定出于抛物线的方程求得

,之后借助,最后一步应用向量坐标公式求得向量的坐标,之后应用向量数量积坐标公式求得结果,也可以不求点M、N的坐标,应用韦达定理得到结果. 9. 已知函数 .若g(x)存在2个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1,0)

B. [0,+∞)

C. [–1,+∞)

D. [1,+∞) 【答案】C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g(x)存在2个零点,得到方程两个解,即直线与曲线

有两个解,将其转化为

有两个交点,根据题中所给的函数解析式,画出函数,并将其上下移动,从图中可以发现,当

时,满足

的图像(将与曲线去掉),再画出直线有两个交点,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画出函数再画出直线的图像,

在y轴右侧的去掉,

,之后上下移动,

可以发现当直线过点A时,直线与函数图像有两个交点,

并且向下可以无限移动,都可以保证直线与函数的图像有两个交点, 即方程也就是函数此时满足有两个解, 有两个零点, ,即,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已知函数零点个数求有关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解题的思路是将函数零点个数问题转化为方程解的个数问题,将式子移项变形,转化为两条曲线交点的问题,画出函数的图像以及相应的直线,在直线移动的过程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得相应的结果.

10. 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直角边AB,AC.△ABC的三边所围成的区域记为I,黑色部分记为II,其余部分记为III.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I,II,III的概率分别记为p1,p2,p3,则

A. p1=p

2B. p1=p3 C. p2=p

3D. p1=p2+p3 【答案】A

详解:设从而可以求得黑色部分的面积为其余部分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则有

,所以有

根据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以得到,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有关问题,题中需要解决的是概率的大小,根据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将比较概率的大小问题转化为比较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利用相关图形的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11. 已知双曲线C:分别为M、N.若A.

B. 3

C. 【答案】B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双曲线的方程求得其渐近线的斜率,并求得其右焦点的坐标,从而得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可以确定直线得的结果是相等的,从而设其倾斜角为求得

的倾斜角为

,O为坐标原点,F为C的右焦点,过F的直线与C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OMN为直角三角形,则|MN|=

D. 4

,根据相关图形的对称性,得知两种情况求

,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的方程,之后分别与两条渐近线方程联立,

的值.

, ,利用两点间距离同时求得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其渐近线的斜率为从而得到,所以直线

,且右焦点为

的倾斜角为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设其倾斜角为可以得出直线的方程为和,

, ,

分别与两条渐近线求得

联立,

所以,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线段长度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哪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再分析点是怎么来的,从而得到是直线的交点,这样需要先求直线的方程,利用双曲线的方程,可以确定其渐近线方程,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得到直线

的斜率,结合过右焦点的条件,利用点斜式方程写出直线的方程,之后联立求得对应点的坐标,之后应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结果.

12.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首先利用正方体的棱是3组每组有互相平行的4条棱,所以与12条棱所成角相等,只需与从同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所成角相等即可,从而判断出面的位置,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一个正六边形,且边长是面的对角线的一半,应用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详解:根据相互平行的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相等的, 所以在正方体平面所以平面同理平面与线中,

所成的角是相等的,

与正方体的每条棱所在的直线所成角都是相等的, 也满足与正方体的每条棱所在的直线所成角都是相等,

中间的, 要求截面面积最大,则截面的位置为夹在两个面且过棱的中点的正六边形,且边长为, 所以其面积为

,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平面被正方体所截得的截面多边形的面积问题,首要任务是需要先确定截面的位置,之后需要从题的条件中找寻相关的字眼,从而得到其为过六条棱的中点的正六边形,利用六边形的面积的求法,应用相关的公式求得结果.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若,满足约束条件【答案】6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约束条件,画出相应的可行域,再将目标函数化成斜截式之后在图中画出直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结合的几何意义,可以发现直线

过B点时

,则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取得最大值,联立方程组,求得点B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解析式,求得最大值. 详解:根据题中所给的约束条件,画出其对应的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画出直线可得,

,将其上下移动,

结合的几何意义,可知当直线过点B时,z取得最大值, 由此时,解得,

,故答案为6.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线性规划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正确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之后根据目标函数的形式,判断z的几何意义,之后画出一条直线,上下平移,判断哪个点是最优解,从而联立方程组,求得最优解的坐标,代入求值,要明确目标函数的形式大体上有三种:斜率型、截距型、距离型;根据不同的形式,应用相应的方法求解. 14. 记为数列的前项和,若

,则

_____________. 【答案】

,类比着写出,结合

的关系,求得

,两式相减,整理得到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从而确定出数列求得的值. 详解:根据两式相减得当时,,可得,即,解得

, , 为等比数列,再令

,之后应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所以数列所以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布的等比数列,

,故答案是

.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数列的求和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需要先利用题中的条件,类比着往后写一个式子,之后两式相减,得到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出该数列是等比数列,之后令

,求得数列的首项,最后应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即可,只要明确对既有项又有和的式子的变形方向即可得结果.

15. 从2位女生,4位男生中选3人参加科技比赛,且至少有1位女生入选,则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_____种.(用数字填写答案) 【答案】16 【解析】分析:首先想到所选的人中没有女生,有多少种选法,再者需要确定从6人中任选3人总共有多少种选法,之后应用减法运算,求得结果. 详解:根据题意,没有女生入选有从6名学生中任意选3人有

种选法,

种选法,

种,故答案是16. 故至少有1位女生入选,则不同的选法共有点睛:该题是一道关于组合计数的题目,并且在涉及到至多至少问题时多采用间接法,总体方法是得出选3人的选法种数,间接法就是利用总的减去没有女生的选法种数,该题还可以用直接法,分别求出有1名女生和有两名女生分别有多少种选法,之后用加法运算求解. 16. 已知函数【答案】

,从而确定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减,则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首先对函数进行求导,化简求得区间为,增区间为代入求得函数的最小值.

,确定出函数的最小值点,从而求得详解:所以当时函数单调减,当

时函数单调增,

时,函数,

,故答案是

.

取得最小值,

从而得到函数的减区间为函数的增区间为所以当此时所以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小值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相关的函数的求导公式,需要明白导数的符号与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确定出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和单调减区间,进而求得函数的最小值点,从而求得相应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得函数的最小值.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60分。 17. 在平面四边形(1)求(2)若【答案】 (1) (2).

,根据题设条件,求得

;

,之后在

中,用余弦定理得到

,结合角的中,

. ;

,求. .

【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可以得到范围,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得(2)根据题设条件以及第一问的结论可以求得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1)在由题设知,由题设知,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所以

. .

.

. (2)由题设及(1)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 所以.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诱导公式以及余弦定理,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题的条件,以及开方时对于正负号的取舍要从题的条件中寻找角的范围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正确求得结果. 18. 如图,四边形位置,且. 平面

; 为正方形,

分别为

的中点,以

为折痕把

折起,使点到达点的(1)证明:平面(2)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

,利【解析】分析:(1)首先从题的条件中确定相应的垂直关系,即BF⊥PF,BF⊥EF,又因为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以得出BF⊥平面PEF,又PEF⊥平面ABFD.

平面ABFD,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平面(2)结合题意,建立相应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正确写出相应的点的坐标,求得平面ABFD的法向量,设DP与平面ABFD所成角为,利用线面角的定义,可以求得

,得到结果. 详解:(1)由已知可得,BF⊥PF,BF⊥EF,又又平面ABFD,所以平面PEF⊥平面ABFD.

,所以BF⊥平面PEF. (2)作PH⊥EF,垂足为H.由(1)得,PH⊥平面ABFD. 以H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H−xyz.

由(1)可得,DE⊥PE.又DP=2,DE=1,所以PE=.又PF=1,EF=2,故PE⊥PF. 可得则.

为平面ABFD的法向量. 设DP与平面ABFD所成角为,则. 所以DP与平面ABF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面面垂直的证明以及线面角的正弦值的求解,属于常规题目,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条件,这里需要先证明线面垂直,所以要明确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关系,从而证得结果;对于线面角的正弦值可以借助于平面的法向量来完成,注意相对应的等量关系即可. 19. 设椭圆的右焦点为,过的直线与交于

的方程;

.

.

两点,点的坐标为

. (1)当与轴垂直时,求直线(2)设为坐标原点,证明:【答案】(1) AM的方程为(2)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与轴垂直,且过点的坐标为或,利用两点式求得直线

,求得直线l的方程为x=1,代入椭圆方程求得点A的方程;

(2)分直线l与x轴重合、l与x轴垂直、l与x轴不重合也不垂直三种情况证明,特殊情况比较简单,也比较直观,对于一般情况将角相等通过直线的斜率的关系来体现,从而证得结果. 详解:(1)由已知得,l的方程为x=1.

或或

. . .

. ,

.

, 由已知可得,点A的坐标为所以AM的方程为(2)当l与x轴重合时,当l与x轴垂直时,OM为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当l与x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时,设l的方程为则由,直线MA,MB的斜率之和为得

. 将代入得 . 所以,. 则从而综上,,故MA,MB的倾斜角互补,所以.

.

.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直线与椭圆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直线方程的两点式、直线与椭圆相交的综合问题、关于角的大小用斜率来衡量,在解题的过程中,第一问求直线方程的时候,需要注意方法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是两个,关于第二问,在做题的时候需要先将特殊情况说明,一般情况下,涉及到直线与曲线相交都需要联立方程组,之后韦达定理写出两根和与两根积,借助于斜率的关系来得到角是相等的结论.

20. 某工厂的某种产品成箱包装,每箱200件,每一箱产品在交付用户之前要对产品作检验,如检验出不合格品,则更换为合格品.检验时,先从这箱产品中任取20件作检验,再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对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设每件产品为不合格品的概率都为(1)记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

,求

,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的最大值点.

(2)现对一箱产品检验了20件,结果恰有2件不合格品,以(1)中确定的作为的值.已知每件产品的检验费用为2元,若有不合格品进入用户手中,则工厂要对每件不合格品支付25元的赔偿费用. (i)若不对该箱余下的产品作检验,这一箱产品的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的和记为,求

; (ii)以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和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是否该对这箱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 【答案】】(1)(2) (i)490. (ii)应该对余下的产品作检验. 【解析】分析:(1)利用独立重复实验成功次数对应的概率,求得数在相应区间上的符号,确定其单调性,从而得到其最大值点,这里要注意(2)先根据第一问的条件,确定出

,之后对其求导,利用导的条件; .

,在解(i)的时候,先求件数对应的期望,之后应用变量之间的关系,求得赔偿费用的期望;在解(ii)的时候,就通过比较两个期望的大小,得到结果. 详解:(1)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

. 令所以,得.当. .

,即

时,

;当

时,

. .因此

的最大值点为(2)由(1)知,(i)令表示余下的180件产品中的不合格品件数,依题意知. 所以

. (ii)如果对余下的产品作检验,则这一箱产品所需要的检验费为400元. 由于,故应该对余下的产品作检验.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随机变量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一是需要明确独立重复试验成功次数对应的概率公式,再者就是对其用函数的思想来研究,应用导数求得其最小值点,在做第二问的时候,需要明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可取值以及对应的概率,应用期望公式求得结果,再有就是通过期望的大小关系得到结论. 21. 已知函数(1)讨论(2)若.

的单调性; 存在两个极值点时,

,证明:

单调递减., 单调递减,在

单调递增.

.

【答案】(1)当当时, 在(2)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之后对函数求导,之后对进行分类讨论,从而确定出导数在相应区间上的符号,从而求得函数对应的单调区间; (2)根据存在两个极值点,结合第一问的结论,可以确定

,令

,得到两个极值点

是方程的两个不等的正实根,利用韦达定理将其转换,构造新函数证得结果. 详解:(1)(i)若(ii)若的定义域为

,或

,所以.

. 在

单调递减. ,则,令,当且仅当得,当时,;

当时,.所以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2)由(1)知,由于存在两个极值点当且仅当满足

,所以

.

,不妨设

,则

.由于 的两个极值点

, 所以等价于. 设函数,由(1)知,在单调递减,又,从而当时,. 所以,即.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以及极值所满足的条件,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导数的符号对单调性的决定性作用,再者就是要先保证函数的生存权,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要对参数进行讨论,还有就是在做题的时候,要时刻关注第一问对第二问的影响,再者就是通过构造新函数来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明确.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

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方程为

.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与有且仅有三个公共点,求的方程. 【答案】 (1)(2)综上,所求的方程为【解析】分析:(1)就根据求得直角坐标方程;

(2)结合方程的形式,可以断定曲线是圆心为

,半径为的圆,是过点

且关于轴对称的两条

,.

.

以及

,将方程

中的相关的量代换,射线,通过分析图形的特征,得到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三个公共点,结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得到k所满足的关系式,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1)由.

(2)由(1)知是圆心为由题设知,是过点

,半径为的圆. ,

得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且关于轴对称的两条射线.记轴右边的射线为,轴左边的射线为.由于在圆的外面,故与有且仅有三个公共点等价于与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与有两个公共点,或与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与有两个公共点.

当与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到所在直线的距离为,所以

,故

.

经检验,当时,与没有公共点;当时,与只有一个公共点,与有两个公共点.

当与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到所在直线的距离为,所以,故或.

经检验,当时,与没有公共点;当

.

时,与没有公共点.

综上,所求的方程为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向平面直角坐标方程的转化以及有关曲线相交交点个数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极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曲线相交交点个数结合图形,将其转化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所对应的需要满足的条件,从而求得结果.

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1)当(2)若【答案】(1)(2).

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

,利用零点分段将解析式化为

的解集为可以化为

; 时

,. 时,求不等式时不等式.

的解集;

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分析:(1)将,然后利用分段函数,分情况讨论求得不等式(2)根据题中所给的,其中一个绝对值符号可以去掉,不等式分情况讨论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1)当时,

,即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2)当若若,则当,时时的解集为.

成立等价于当; ,所以

,故

时成立.

.

高考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关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事,也是头痛的事。因为无论哪一省哪一市的高考中考,它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学科,也是支撑一个学生建立良好有效的基础学科。而高考的语文成绩,直接影响一位高中毕业生的人生轨迹。在这样重要的学科中,作文又是重中之重。60分的分值,任何人都不会掉以轻心。本文基于实践基础剖析高考生语文作文丢分原因,并予以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考;语文作文;写作

为了能够在高考语文的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多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初,就十分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尤其是关于作文的学习。家长会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自行练习的日记、周记、片段描写、出行的游记等等。再有就是聘请名师做专业辅导。但是大部分的考生,在高考语文的得分上却不尽人意。其中有很多原因,本文将作简要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简单分析一下在高考语文作文学习中,事倍功半的原因

(一)只重视技法,忽略了思想

大部分考生,在参加高考前,在高考语文作文的领域内,都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从审题立意,到文章结构;从宏观的把握,到细节的展现。高考语文作文涉及的每一个角落,都经历过仔细的思考和系统的学习。如果就某一方面而言,可以说百无挑剔。但是,成绩确实平平,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是华而不实,内容空洞。

走进高考考场的考生,绝大部分已接近成年,对于天地宇宙,世间百态,都应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而这些认识和见解是要在高考的作文要求之下完整的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说,高考语文学考的考查目标,除了考察一个在高中学习三年、连续不断学习十二年的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每一位考生心智是否成熟的有效检验。不论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重点应着眼在文章的中心思想上。

正所谓“文以载道”,文只是道的表现形式,而作文之中的“道”,就是作文的中心思想,就是作文者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一篇好的文章,最重要的是中心要明确,也就是说要走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不能人云亦云,做无病的呻吟。只有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才能做到义理充分,才能观之有感,读之有思。

但是,部分考生,过多地重视了技巧的培养,忽略了锻炼自己去思考,所以,写出的作文,看似华丽,却禁不起推敲。因此给人以一种无病呻吟的假大空只敢,得分也不会很高。

(二)思想独到,技法空白

与第一种情况截然相反的就是思想独到,技法空白,导致的得分不高。有一部分考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但是不愿意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及时地写出来。长此以往,养成了眼高手低的毛病。这一类学生,在一个作文要求中能从多个角度立意,并且做出完整的提纲。然而,不注意勤加练习,也不会主动学习写作的技巧,往往是思绪万千,而一字难成。还有的考生平时对素材的积累不够,所以临场作文时,很明确自己要些什么,但是怎么写却成了难题。只能草草了事,应付任务。这样,新颖的立意,独到的见解,完全没办法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所以很难取得好成绩。更有甚者,有些同学会过于自负,过分重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往往以一种批判的、矫正的、命令的态度和语气进行作文,这样的文章会容易出现假大空、喊口号等弊病,给人以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自然也是不会获得高分的。

(三)中心明确,技法纯熟,价值观不正确

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怕庸才的出现。正如荀子所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不论什么基础的考生只要意志坚强,肯下功夫,勤加练习,都会取得满意的成绩。恰恰相反,考生中最怕出现的是成绩优异,思想见解独到,但是价值观不正确的学生。

《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内容项中,对一到四等文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思想健康。这就要求考生的作文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蓬勃向上的人生状态。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正确的是非观念,正确的政治态度。

然而,一部分考生却在自己的高考作文中,描述社会的黑暗面,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更有甚者进行政治攻击。这样的作文毫无疑问,直接是零分。因为参加高考的考生,正处于建立科学的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迷惘的关键阶段。而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该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守法纪、艰苦奋斗的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人。价值观的错误会严重影响其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也表明其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所以,一旦作文中反映的价值观错误,毫无疑问的就是零分。

二、如何在高考语文作文应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一)仔细审题,立意明确

在50分钟内,完成800字的作文是不容易的,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更是难上加难。这里就要求考生要仔细、认真地审题,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拿到作文的材料,不论作文的材料是漫画、故事、话题,都要先看清楚材料的内容是什么,说的是什么,反映的是什么,言外之意是什么。要对材料的基本思想有所把握,能够准确抓住材料中的核心词汇。比如,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就是核心词汇,材料是对话题的诠释、阐述或者是写出相应的现象。考生进行作文时,要紧抓住话题进行,不要纠结与材料中。接下来,是要有明确的立意。一篇好的作文,一定要有明确的立意,因为立意会成为这篇作文的灵魂。如果立意不够明确,读者看来不知所云,这篇作文就会成为文字的无机堆积,固然得不到好的成绩。明确立意后,要注意锻炼追求利益的独到深刻。如有一考生,针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以拒绝平庸为借口,残害生灵、破坏自然、搅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的现象,明确提出“这样的拒绝平庸不要也罢”的观点。这所谓反弹琵琶,别出心裁。

但是要注意的是,立意要在明确的基础上追求独到深刻,但是追求独到深刻的立意,不能有所偏颇,一旦偏颇,作文就会跑题,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考生写高考语文作文,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并非为了求异追新,为的是得分。如果不确定自己确立的独到的立意是否合适,那么最好还是写自己熟悉的、容易把握的、有话可说的、能够写出内容来的主题。有时熟悉的立意能够翻出新意,也会收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效果。毕竟是为了得分,正所谓“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想要是自己的立意明确、独到深刻,这就要求考生要有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高尚的人格,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文体确切,选材新颖

在确定好立意之后,首先要选择的就是合适的文体。这是先下高考语文作文考试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考生,在文体选择这个概念上很模糊,不知道选择什么文体,也不知道什么文体适合自己,更不清楚应该选择那种文体把自己的立意完整、鲜明、准确地表达出来。目前,大部分考生在写作文时,是选好立意之后,提笔便写。写出的作文似是而非,难以确定问题,又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又像散文,结果往往写成了似是而非的“四不像”,故弄玄虚,不伦不类。其实不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各有各的特点。而对于问题的确切选择,一要考虑到那种文体能最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一种,以便于水平发挥得最好。

还有一部分考生,找不到自己擅长的文体,就生搬硬套地写议论文,遵循着“三段论”的原则进行写作,生硬死板。形式单一,结构简单,内容空洞,可读性不强。所选论据也不过是对所给材料的展开和演绎。

对于写作文时材料的选择,一定要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要追求材料的新颖,但是不能牵强附会,哗众取宠。因为以搞怪的形式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方法,往往会收到弄巧成拙的结果,大多得分不高,聪明反被聪明误,甚至得到更低的分值。因此说,作文的选材上一定要慎重。如论据的选择既要追求新颖,以推陈出新,又要具有典型性,不失真实。要在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和文学性。

(三)情感真挚,思想健康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其实,不论是诗歌,还是文章,都应该是作者内心中真实情感表现在外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每一位考生的作文,所写的都应该是考生自己内心中最真挚的情感。这也是每一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全都会强调的。

然而反观考生的作文,很大一部分是无病呻吟式的抒情,和精神空虚般的呐喊。比如写生活就是“喜、怒、哀、乐”,写友情就是“矛盾——和好——分别——不舍”,些人生就是“天生我才”“人生苦短”等等。不知道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只是人云亦云,更有甚者是拾人牙慧,而且敝帚自珍。这是评卷中最忌讳的一点。给人的感觉是作文内容空洞,生硬的罗列堆砌,不具备可读性。考生精神空虚,思想匮乏,感情淡漠。得分自然是不会太高的。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应该是我口言我意,我手写我心。抒发的情感一定要是自己的,要是真挚的。

与之相近的情况就是,一部分考生在写高考语文作文时,态度不够端正,思想不够健康。有的考生是求异心理在作怪,以另类的方法来吸引社会的注意。也有一些考生,确确实实对生活进行了思考,但是过于关注了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因素,造成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结果。在高考语文作文中宣泄心中的不满。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只有请考生端正自己的态度,要具有健康的思想。

(四)清晰完整的结构,准确优美的语言

一篇优秀的作文要整体可感,细节耐看,选词准确,语言禁得住品味。

要做到整体可感,细节耐看,这就要求考生的作文结构要清晰完整。在结构方面,总做周知的要做到“龙头、猪肚、豹尾”的要求。开头要提得起全文,即开头一段要总领全文。一篇作文要写什么、中心是什么、各个部分侧重什么、全文是怎样的感情基调,在开头要有大致的交代,最重要的是要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对于开头的设计形式也有很多,比如开门见山式、采用修辞手法入题式、引用名言诗句、整散句变幻式等等,在此不再做过多阐述。与开头相照应的就是结尾段。结尾一定要刹得住、拖得起,采用简洁有力的言语,与开头进行照应,对作文的主题再进行升华。要具有戛然而止、余音绕梁、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效果。中间部分作为作文的主体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要将学过的写作手法进行恰当地运用。此外,作文各部分中心要突出,要紧扣作文主题,各部分之间过渡要自然。

在保证立意明确、文体确切、情感真挚、结构清晰的前提下,语言的准确优美,是整篇作文最大的得分点。写记叙文要注意语言准确、细节生动;写议论文要注意语言犀利睿智,科学严谨;写散文语言要注意清新优美,文学性强。如这位考生的作文“踏着铺满层层石砾的崎岖之路,我茫然;握着已被雨打日晒的满身疮痍的雨伞,我哀叹;举目眺望我将踏上漫长的历程,我祈盼;聆听头上无数伟人的歌唱,我欣然。”(全国满分作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语意连贯,情感真挚,气势豪迈。相反的是,很多考生,语言匮乏,表现苍白,读起来,味同嚼蜡。要丰富自己的语言,考生就要多看、多读、多学、多写。

高考语文作文的学习,任重而道远,考生要从点滴做起,注重日常积累,增加写作训练。将语文学科“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做到实处,做得扎实。

参考文献

[1] 及葳.中学议论文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2]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编.全国高考作文精选评析[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3]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李乾明.作文教学理性的突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刘昕,女,1990年生,渤海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赵宏梅,女,渤海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张驰)

高考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通过对2020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基本结构、基本内容、基本特点及近五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变化趋势的分析,聚焦新高考,以高考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反哺历史教学,为教学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高考;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教学

[文献标识码] A [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突发,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这注定了2020年高考的特殊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之下,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全力做好考试服务保障工作,保障了这次高考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特殊时期的人文关怀。除了高考保障工作以外,2020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的命制也彰显了人文关怀,其以稳为主,稳中有变,权衡了在特殊时期稳定考生心理预期与继续贯彻落实高考改革方针的关系。

一、试题总体分析

(一)试题结构及内容

1.基本结构

2020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结构相较往年,变动不大,仍由选择题(12道)和材料题(必答题、小论文和选答题)组成。题型在稳定中有适度的改革和创新,但难度相对往年有所下降。

2.内容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2020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主要考查课本的主干内容和重点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对主干内容和重点知识的把握和基本能力,其中基本能力包括解释、分类(概括)、推理、比较和阐述等。这既有利于降低疫情对考生群体的不良影响,也符合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命题的要求。

从图1看,古代史(39.2%)、近代史(23.9%)、现代史(36.8%),与《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必考内容比例“古代史(约24%)、近代史(约29%)、现代史(约36%)”大致相符,其中古代史和现代史所占比重大,反映其重视传统文化和关注现实的命题趋势,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注:本文世界近现代史的划分依据为吴于廑和齐世荣先生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与《世界史·现代史编》,即1500年至1900年为世界近代史,1900后为世界现代史)

从图2看,政治模块和经济模块所占的比重较大,达83.8%,两者的比重相差不大,文化模块所占比重较少,只有16.2%,这符合我国在进行历史的书写和研究时,侧重对政治史和经济史的书写和研究的特点。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0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坚持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了高考对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第47题围绕西魏能臣苏绰的事迹展开,展现其才能超群、政绩卓著、克己奉公、选贤任能、推行改革,为官员树立良好行为规范的史实,突显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第33题呈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对人进行全面评价”教育观念的相关史料,体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源远流长,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日的和教育观念在历史试题中的一大体现。以史育人是历史试题的应有之义,因此高考命题强调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到试题的命制中,以高考题引领历史教育的发展。

2.重视学科素养的考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发布相关的考试说明,意在改变过分强调知识本位的教育现状,从而引导教学向注重培养历史核心素养转变。因此在高考题中更加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量。如第30题考查了1949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的指示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了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所起的反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一大观点,体现了试题对唯物史观的考查。第41题考查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原因”、“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正常发展的启示”的内容,要求考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的60年代、中国和美国关系的逐步走向正常化的7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时期这几个时间节点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考生需要將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才能更好地对史事进行理解,从而考查了考生的时空观念。由于历史过程的不可逆性,现存史料成了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认识,就必须重视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第42题让考生“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给予论证”。这道题一方面给予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和组织、运用语言的空间,另一方面也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此外,第24题通过“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等内容考查考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第27题呈现了清代纂修宗谱成风的状况,“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主要内容包括血腥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儒家伦理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高考题在材料选择和考查方式上都体现了对考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

3.注重创设历史新情境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试题的命制呈现了“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的特点。高考试题中的新情境主要借助新材料创设,即运用新史料,创设新情境,向考生提出新问题。高考试题情境的创设多体现正面性和积极性,在发挥历史试题“以史育人,以德树人”功能的同时,也力求将试题的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出人性的真善美及新时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如47题以西魏能臣苏绰的事迹创造情境,展现其克己奉公、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如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中国石油大学的毕业生时所说的:“希望广大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

二、近五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对比分析

(一)试题考查比例分析

1.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考查比例对比(见表2)

2.政治模块、经济模块、文化模块考查比例对比(见表3)

(二)高考题变化趋势分析

通过对近五年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其存在以下变化趋势:

1.基本特征延续不变

从近年的高考题可以看出,一些基本的特征保持不变,一是依托主干知识设题,注重阶段特征。2017年的第42题让学生结合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写一篇小论文,2019年的第41题考查特定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滞胀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020年的第41题考查中德在特定的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新时期的关系。二是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新角度。如2019年的第47题依托国家工程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刘源张的相关材料创设情境,2020年的第47题也以西魏能臣苏绰的相关材料创造历史情境。三是重视学科思维的考查且更重视辩证逻辑的考查。如2016年的第34题考查新型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2017年的第29题考查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2020年的第29题考查我国近代经济领域度量衡不统一的原因,这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思维,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其他延续不变的基本特征还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注重多元史观引领、重视学科素养、联系时政热点等等。

2.稳定中有所创新

近五年的全国新课程I卷历史试题的分布较为稳定,如选择题部分,24-27题一般考查中国古代史,28-31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32-35题考查世界史,这体现了试题分布的稳定性。而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42题小论文,2019年引用的材料出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的引言,让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同时,通过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史学思想。2020年的小论文则更为开放,让学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近几年第42题的命题都体现了命题者对历史教育功能的思考,也体现了我国历史教育的追求。

3.模块考查略有调整

政治模块和经济模块的内容向来都在高考中占较大比例,2020年也不例外,二者在2020年全国I卷中共占83.8%,经济模块和政治模块的比例基本持平,分别占44.6%和39.2%,由此可见,2020年全国I卷总体上延续了前几年试题分布的传统。从近五年全国I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块中分布的比例来看,2019年和2020年的政治模块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经济模块的比例则有所上升。此外,从2020年全国I卷中经济模块的具体内容来看,突出强调了经济改革的重要意义,如第26题考查了宋朝经济开发,第31题考查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第45题考查了清末新政的经济改革政策,这些题日都弘扬了新时代的经济改革精神。

三、历史学科教学指导

“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目的仍是要回归到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对试题内容和特点的分析,反哺历史教学,为历史教学提供新方向。

(一)教学立意

“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教学内容的主题。教学的立意是教学的统帅和灵魂,体现了历史课的教学品质和价值。此外,教学的选材组材也需要根据立意的需要来确定。下面提供几种立意方式供一线教师参考。

1.理论立意

(1)历史唯物史观立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念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例如,我们在复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就可以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与反作用”来立意。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如我们在讲授英、美、法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等内容时可按此來立意。

③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如可以用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71年巴黎公社和启蒙运动来分别表现阶级斗争中的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这三种形式。

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既要肯定人民群众的作用,又要承认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2)史学范式立意

①文明史的范式。如从物质文明的角度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说明政治、经济等方面转型的特点,从文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的发展,从区域文明交流的角度看社会转型时期对外关系的发展等。

②从文明史的视角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如从物质文明角度看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政治文明角度看政治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从精神文明角度看思想革命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等等。

(3)全球史范式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围绕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展开教学,如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等。

2.现实立意

据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可知,近年高考题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命运。如第35题通过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相关的政策,要求学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来认识各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质,理解现实国际贸易问题的复杂性。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①社会问题与民生工程;②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③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④大国争夺与国际合作;⑤经济发展与公平效率;⑥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二)教材处理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试题的设置不再以记忆技能为中心,命题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分析技能,其中理解技能又包括了解释、举例说明、分类、归纳、推理、比较和阐述等,即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可以打破课本的原有框架,建构通史体系,让学生能融会贯通。下面有两种模式可以供我们一线教师参考。

参考一:杨宁一模式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第二章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

第三章中华文明的高峰

第四章转型前夜的中华文明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章嘉道之际的转向与西方殖民主义的东侵

第二章文明的历史拐点

第三章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

中国现代史

第一章再造文明

第二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

参考二:郭富斌模式

第1讲历史学习与历史思维——学法指要

第2讲高考备考与能力塑造——复习指津

第3讲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商周时期

第4讲文明发展与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

第5讲社会进步与文明嬗变——秦汉唐宋时期

第6讲近代前夜的挑战与应对——明清时期

第7讲现代化的艰难起步——19世纪中期

第8讲社会的现代化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9讲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1.中国道路的再思考——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2.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封闭”与“开放”——新中国外交历程

第10讲“光荣”的时代——古代希腊和罗马

第11讲“发现”的时代——14 - 16世纪的世界

第12讲“理性”的时代——17、18世纪的世界

第13讲“工业化”的时代——19世纪的世界

第14讲“探索发展”的时代——20世纪前半期

第15讲“对抗”的时代——“冷战”时期

第16讲“剧变”的时代——20世纪80、90年代以来

第17讲思想的力量——近代以来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18讲改革的命运——历代改革回眸

(三)教学方法革新

1.落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主干知识仍然是高考考查的核心,一线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高考复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知识进行分类,一类是史实性的知识,如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这是历史课程中的基础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另一类是结论性的知识,即历史现象的性质、意义、特征、原因、评价、影响等,同时要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让其能对事件做出全面、发展、辩证的评价。

2.创设教学情境,训练历史思维

高考试题更加注重创设新情境,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也要实施情境教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和解讀历史观念的能力。无论高考材料怎样创新,学生都能万变不离其宗地进行材料解读,并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3.注重文史结合,活跃学生思维

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更加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核心能力,高考中图表题和材料分析型的题目也有所增加,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对文字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总而言之,对于历史教学而言,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都是重要的指向标。高考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解读高考试题,归纳命题趋势,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对历史教育的要求,并加以落实。2020年高考试题难度下降,但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要求有所增加,这一方面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又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立意、教材处理以及教学方法革新等。历史教育改革,重在观念革新,更重在行动。路漫漫,历史教育者需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李泳筠.新课标、新考纲下的高三历史教学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07(8):42-44.

[2]魏茜.浅谈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三历史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52.

[3]方霞.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目标的制定[J].教学与管理,2018(10):69-70.

(责任编辑 袁妮)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Cuangzhou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2017年度课题“史学新成果的渗透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1201730006)研究成果;广州市戴世锋名教师工作室研修成果。

高考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复习策略;复习效率;新课标;考纲;考试说明;宏观;微观

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化学复习是高三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数字解析应用能力、推理能力等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学习的主体,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化学总复习中,强化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即复习策略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成了提高化学总复习效益的关键。

高三化学复习总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在复习方法上多摸索,大干加巧干。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复习计划。如何来搞好这一年的化学复习,笔者借此机会,把学校的某些做法,和同行们交流。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谈:

一、复习策略

宏观上:

1. 提高复习效率 把好资料关

首先,选取一本知识概括全面,例题分析透彻,适当练习的资料为配套辅导资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轮复习中,适合的复习资料至关重要,习题太难了,题量太大了,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同时对教学任务繁重的高三教师来说也是雪上加霜,所以,一定要把好资料关。(即便这样,在复习过程中,仍可能有删减)

2. 立足课堂教学 把好质量关

我校多年来一直落实“精致化管理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高三第一轮的复习过程中,学校教务科领导经常深入高三课堂,检查学生的听课情况。所以,教师们在思想上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不但会做,还能讲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研究高考试题 把握题型关、难度关

自从我区实施新教材开始,即2009年,我们每位一线教师都做过宁夏高考试卷,第一感觉:新教材的高考题比旧教材时难多了,题型新,思维容量大。对学生能力要求高,那时也只是做一做,感受一下而已,后来,我们到了高三,将近五年的新课标高考题又统一印发,才开始真正琢磨,逐渐感受新课标下的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主要做到了三点:(1)做:同学生一起做,目的是找感受,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有助于我们复习中把握好“度”。(2)比:对不同高考试题进行对比,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使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路更开阔。(3)寻:特别关注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找趋势、找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研究《考纲》 把好方向关

《化学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学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检验学习结果的考试,更多的是依据《考纲》,所以,即便是基础年级的化学教师,我们在每周的教研组学习中经常本着以下原则学习和探讨论考纲中的内容:课标、教材在变,学科知识不变;试题呈现方式在变,考查的知识点不变;理念、观念在变,高考选拔的方式不变;注重新教材中新增的知识点的考查方式。

5. 注重查漏补缺,把好讲评关

微观上:

(1)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制定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

①合理安排第一轮复习的具体任务和顺序,整合教材、制订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是基础知识的复习过关,所用时间最多,也是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力气最大。

这一轮复习以抓基础、练基本功为主,注重对知识的梳理、化学方法的养成,使学生对整个高中化学知识、方法和思想有个完整的认识,形成网络。例如:元素化合物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金属离子检验顺序复习。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有机物不按节复习,按块复习,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所以,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制定了既按章节,又按“成块”复习的策略。

②对于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都要熟透于心,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掌握到位,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规律和原理的适用范围有本质、透彻的理解——做到复习有效。

③通过加强集体备课、共商课堂教学、抓好课后辅导、用好辅导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养成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尤其不能忽视辅导资料中的知识梳理)

(2)建立错题档案——纠错本,并时常检查指导

要求学生将自己平时训练或考试当中的错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理和归纳,经常复习和反思,就会逐步突破自己的难点和薄弱点,减少考试中的重复丢分。好的做法,对于做错的题,应该在错题本记录下发生错误的原因和对问题的思维过程,在听教师讲解和与同学的交流中记录下好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并进行适当归纳,经常翻看思考,实现能力的升华,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科成绩的提高。

(3)充分发挥课代表的职能

要求课代表要认真负责,除及时收发作业及纠错本外,还能及时督促、检查学生的练习册完成情况,及时向学生传达教师下节课的授课安排,使整个复习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

(4)随堂强化训练

将讲过的经典习题重新印发给学生,利用自(下转第113页)(上接第110页)习时间,进行限时训练——以检查学生的接受情况,在二轮复习中,选择题7道,难度不宜太大,以容易题为主,15分钟。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养成习惯,做选择题不能太快,以免失分,因为失分太不合算。目的在于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同时学生也会从考试中体验到快乐,增强自信心。

(5)关注每一名学生,强化非智力因素

调适学习心态,树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是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后,教师要经常激励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积极快乐的情绪,教育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在学习中扬长避短,讲究策略和方法,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拼搏奋进。

二、今年的高考对本轮高三复习提出的要求

1. 强化学生计算能力;2.重点训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3.“主干知识”仍然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多为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4.对于“新增知识点”要重点复习;5.精通两个模块的选修对高考很给力。

三、为了适应新课标下的高考,对我们基础年级提出的要求

刚刚进入高中大门的学生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很多行为习惯都不符合高中生行为规范。因此,我们对基础年级的学生提出如下几点要求:1.“习惯决定命运”首先应对高一新生在基础年级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培养他们严谨的求知态度,规范书写习惯;2.“态度决定一切”三年转瞬即逝,教育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3.在课堂上,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多运算、从高一就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善于从题中提炼信息的能力。积极对待学生提出的不同的见解;4.依据本校学情,必须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高三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5. 新课标高考中暗示我们要重视化学基本原理的教学、重视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环境、科技等方面的综合应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牙克石市第一中学 022150)

高考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如果说高考一轮复习主要进行知识梳理、构建考点系统的话,那么高考二轮复习则要在分析考纲及期末试题的基础上,对复习内容进行适时调整,从全面的基础性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强化。有人形象地把高考二轮复习比喻战争的相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因此,能否在高考二轮复习中抓住时机,使复习效益最大化,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在这个重要的复习节点,我指出了二轮复习的备考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时间进度的安排

第二次模拟考试后我们安排做综合练习,我们安排就做前一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这也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最后一个月,从四月底到五月中有2到3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很关键,我们安排解答题的专门练习,针对高考要考的6道解答题我们分6个单元做练习,分别为①三角函数,②概率统计应用,③立体几何,④解析几何,⑤数列不等式,⑥导数及其应用。该部分的习题的都是自己组卷,这样针对性较强,难度适当,学生反映也较好。。

二.复习计划的执行

对自己所教的班级作一下了解,分析班级的情况,认真做一复习计划。备战高考就象打一场战役,要想获胜,就应该在复习之前了解情况,做一计划。对于奥运班,复习进度应稍快,题目设计的应该多一些,多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对于平行班,进度应稍微放慢,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感受,毕竟他们曾经落下过;应以增强学生信心为目的,多鼓励他们。

制订好的复习计划后,一定严格按照复习计划进行。计划的制订要按照该学期的总课时,各章在教学大纲中安排的课时比率与该章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以及学生对该章内容掌握程度来定。举例来说集合与函数这部分复习时间一般不应该超过6周,这部分虽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但是现在高考多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单独考查,解答题中虽然要应用函数知识,函数思想来解题,如导数的解答题,数列的解答题,但是在这单元一般不单独用解答题的形式考查,根据高考命题的特点,在第一轮复习时,这部分我们少做解答题,多注意概念,注重选择填空题,不把战线拖得过长,对大多数班级与学生避免做综合性太强与难度过大的习题。第一轮复习不要要求把一切问题都解决。按顺序概率与导数是最后复习的内容,它们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的内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安排充分的时间。

三.把握好高考的方向

高考考什么,有考试大纲。而具体的命题的脉搏是每个高三教师最想知道的,其实是不难把握的。高考试卷是社会瞩目的焦点,只能出好,不能有错,每年国家的考试中心还要对各省的试卷进行评估。面对社会与国家主管部门的双重压力与他们自己的努力,我省的命题水平逐年提升,质量逐年提高。而他们命题的样板就是前一年考试中心的试卷,他们也在努力学习考试中心的命题思想,所以只要充分研读前一二年考试中心的试卷就能摸准当年高考命题的脉搏。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各题的得分比例都与去年的考试中心的命题试卷雷同。各章考查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率与6个解答题的考查方向,都与去年考试中心的试卷的相似。我们就是以这样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高考复习。也就是说以去年的考试中心的6道解答题主要考查方向是我们复习的主攻方向。另外我们通过从外部得到的信息更主要通过自己的分析认为三角,概率,立体几何高考解答题的难度不会很大;近两年我省没有重点考查数列内容,这是不容忽视的缺陷,所以数列内容一定会以解答题的形式考,而且难度不会低,这与我们从考前得到的信息也是一 1

致的;解析几何与导数的综合题是区分度较大重点考查的试题;从高考实际看这方面我们把握的是相当准确的。通过对去年考试中心试卷的分析,与我省命题的特点我们分析选择填空题会相对容易,解答题为保证区分度与高校选拔的要求不会容易,总体试卷难度应于去年相当。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也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的安排与实际操作都是注意考试重点,

四.重点内容的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时,函数部分不要花费过多时间,集合与简易逻辑,向量部分,统计部分都不是重点,不必做过多过难的题。在第二年的5月份,也就是高考的最后阶段,这时的时间最宝贵,我们针对高考的6个解答题安排了6个专题复习。现在看这样的安排是完全正确的。在具体复习中教师要对习题试题进行指导性的选择,我们的体会是高考复习不能跟着教辅书运转,要以自我为主。

五.重视解答题

我们在复习中提出重视解答题,不要过分重视选择填空题,一定要求学生努力做解答题。因为从历年的高考看,学生成绩的好坏最终取决于解答题,平时做太多太难的解答题没有多大的意义。较难的选择填空题在考试中很难碰上。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侧重解答题的教学,用较多的时间分析讲解解答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做解答题,如复习立体几何或解析几何时减少习题数量,每天就要求学生就作3-4道解答题,对学生区别要求,差一些的学生可以再少做一些,鼓励学生一定要努力做解答题。

六.填空题的复习策略

高考一定要考基础,考试的知识点覆盖率应该尽量大,这些设计目标由填空题来完成。以它的目的来看,选择填空题的难度不应该大,一张卷有1-2道难度大的题就足够了。所以复习时不应用过大的精力去抓填空题,实际上,实践告诉我们,难的选择填空题是押不上的,遇到时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数学能力,平时的练习起不到什么作用。我们除了在平时的训练,还作了填空题的专题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七.作业量要适当

讲课要少而精,但对高三复习备考,作业更要少而精。虽然数学的提高几乎全部依赖做题,但绝不代表做的越多分数越理想。真正获取数学能力的过程还需要自己认真体会。高三的复习时间是宝贵的,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教师对教学的安排,作业的安排是要十分慎重。作业的安排一定要针对性、目的性。作业留的多一方面是没有必要,耗费学生的精力于时间,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可能使一些学生根本不能完成,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而放弃学数学。我们的体会是作业能不留的尽量不留。作业要重质,不要重量。

八.全面复习,注重策略

数学学习的第一步是深刻的理解概念。这可以通过做题和总结逐渐完成。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是不拘泥于题目的根本能力。只有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才能促使我们得到数学简洁、直接、精确的思维特性,表现为举一反三的能力和独辟蹊径的实力。具体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积累,即在做题过程中注意去认识题设的目的、特点,和所用思维的形式。比如高中最复杂的函数,考察的方式和设问往往大相径庭,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形式化表达变量关系的过程。我们不可以被高考名目繁多的函数考题吓倒。解决时,不必拘泥于题设的表达和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新函数、变形、换元、数形结合等方法直达目的地,只要能抓住主要矛盾,分清已知性质,根据对函数的理解,这种问题并不可怕。第二步是熟练运用各个常用方法。首先要保证方法的全面,课堂的方法绝对不能遗漏。建立在成熟认识上的套路的解题既可以保证正确性

上一篇:数学初二论文下一篇:初一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