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范文

2023-09-12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主要以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与包毫斯设计教育理念思维模式的对比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思维模式具体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与包毫斯设计思维模式概述,其次从关注知识技能和企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强调理论和实践技能并重、教学内容和方式应该及时创新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基于包豪斯教学模式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调整方向,进而强化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包豪斯设计理念;思维模式;对比思考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将设计类专业学生按照实用型人才方向培养,艺术设计是一门具备较强艺术性的专业,高校中课程设计比较多,然而课程安排总是倾向于理论层面,和企业具体需求存在关联的课程内容少之又少。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思想和市场扩展需求不够一致化、教学观念转变和产业进展节奏不相匹配等,都会影响到艺术设计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包豪斯设计理念是融合艺术、经济和艺术等多个元素,强调设计者和企业者思想统一化,值得诸多院校教师积极使用和研究。

一、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与包毫斯设计思维模式概述

1.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情况。我国部分院校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是教师以教材为主引导学生,教师课件可能存在不及时更新的现象,在设计领域内学生参照国际品牌图片分析设计风格,毕业之前模仿设计作品进行裁缝制作,由此设计的作品怎么会具备新颖特征?因为实践经验的缺失,部分国内范围内的服装教师尚未明确到自主品牌创新的重要性,仅仅在书本上学习设计思想,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是难以处理设计作品问题的。以上也是我国教育的不足之处,只是强调学生手绘功底淡化创新,诸多教师均是博士生毕业的,工作经验缺少,在人才的培养上存在一定困境。

2.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模式。包豪斯教学理念主要是教学合一,即双轨制教学,教授知识的场所不是课堂,而是在工作室或者作坊中通过师生一同进行艺术品设计。学制划分两个流程,第一个流程是基础课程,第二个流程是专业课程。前者教育目标是组织学生在车间学习技术,引进对应必修课程,合格后进行专业学习阶段;后者教育目标是使得学生掌握多种工具使用技巧,从事于可靠工作,了解材料性能与具体的加工工艺,接触全新的职业行为模式。立足于实践操作,挖掘美术作品的美学元素。因此包豪斯对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是比较关注的,学生自主化选择从事专业的方向,导师在车间内辅导学生,包含题目选择、材料挑选和配色安排等,并且在课程中配置两个导师,画家以及手工艺师,最终目标是融合艺术能力与手工技能,主张集体化思考与学习,找到学生闪光点,巧妙结合艺术与具体生活、艺术以及工艺技术,每一个车间在进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承担产品制造的责任,给企业提供服务,值得借鉴。

二、基于包豪斯教学模式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调整方向

1.关注知识技能和企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并不是普通形式的教育,然而我国现有高校内的艺术设计教育,呈现美术模式,可以理解为工艺美术教育存在陈旧特征。以美术教育为主加以艺术设计,站在教学内容角度,艺术设计存在的教育结构不应该被高校所包含,高校中艺术学生培养和企业需求存在着一定脱节现象,导致学生设计能力不佳,缺少扎实的实践经验,因此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朝向人才培养角度转变,切合实际的和企业发展需求进行适应。

2.强调理论和实践技能并重。我国一些高校中设置艺术设计专业,立足于数量层面是比较可观的,可是站在教育质量角度上分析却不如人意。部分院校仅仅關注理论知识传递,实践技能不足;或者部分院校设置的学时数量多,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一些,降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效率。与此同时艺术专业内容不够新颖,无法满足人才成长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倾向于理论教授层面,甚至存在课程内容设置重复的现象,制约到学生个性能力展现。因此大学艺术设计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应该贯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理念,不然会呈现艺术专业实践倾向于形式化的局面。

3.教学内容和方式应该及时创新。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特征决定着此门专业具备前沿性以及交叉性,同时计算机先进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大范围的使用,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是急需进行的事情。可是部分艺术设计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方向缺少新颖性,难以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阻碍人才培养进程。并且艺术设计专业具备较强实践性,对应的课程应该将实践视作基础点,转变以往教师教授与学生倾听的模式,创新现有的教学手段,然而因为客观因素制约,部分院校依旧选择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思想,由此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影响学生创新思维有效提升,势必会制约到学生综合能力增强。也就是说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专业教师要洗手包豪斯教学理念精髓,主张学生实践精神的激发,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包含校办工厂或者设计事务所建设等,争取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与包毫斯设计教育理念思维模式的对比研究课题是值得教师高度重视的,科学技术创新促使艺术设计迅速发展,设计专业教育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的实施,应该积极引进包豪斯教育理念,提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挖掘学生闪光点,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使得学生更好的面对今后工作岗位,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欧阳才富.艺术设计美学的心理与思维解析——评《现代艺术设计与教育研究》[J].炭素技术,2019,38(02):73.

[2]方瑛,徐一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科技视界,2018(05):127-128.

[3]陈艺方,王净.上海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从契合、作用、理念、措施和路径五个层面切入的探讨[J].中国民族美术,2018,13(01):74-79.

[4]斯庆,刘蓉.艺术设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

作者简介

王星阳,性别:男,籍贯:辽宁,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研究、艺术设计教育、美术教师教育、美术教育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第2篇

一、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伦理教育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只是专注于建立自己的方法论,艺术设计教育主要还是以“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论”、“设计美学”以及与各个门类相关课程为主干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绝大部分还只是注重于艺术设计的技巧、方法与思维的培养,针对“艺术设计伦理学”的课程并没有涵盖于其内,关于艺术设计伦理教育的体系框架更是没有。

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着注于为学生讲解消费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实用主义和审美原则,对于设计伦理的思考、设计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对薄弱。这也就造成艺术设计完全被消费文化所操纵,反映到学生的设计作品上,体现出只是关注物质而忽视精神的表现和文化的探索。这样完全市场化的教育最终培养的学生思想中伦理道德的意识淡薄,许多年轻设计师的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推动消费从而获利,设计中伦理道德意识几乎完全被忽视。

再者,审视当下国内围绕设计伦理及其教育的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说是相对比较薄弱。相关理论的研究多是围绕“以人为本”、“绿色设计”等口号式的主题展开,流于空泛,理论研究成果未能对实践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开展设计伦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其教育实践。

二、设计伦理教育回归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但是伦理缺失下的艺术设计只会无限刺激人类的“物质欲望”,无休止的物欲追求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最终与人的生存发展背道而驰,也导致人类整体道德水平的滑坡。因此,当下艺术设计更需要从用伦理的视角来观照,要追求伦理境界,在设计造物中体现精神意蕴,渗透伦理内涵。

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当前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但要从培养适应市场的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还要以推动人、自然、社会之间协调发展为己任,加强社会、人文、生态等方面学科的渗透,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人类共同的发展而设计,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培养具备鲜明的是非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设计人才。

设计伦理应该是艺术设计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构建设计伦理课程体系来平衡和协调人、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关系的价值标准,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并进行创造,探讨和研究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艺术设计教育者也应由过去单纯的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将设计伦理学的内容列入艺术设计教育中,把伦理性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态度、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让设计伦理观念真正成为学生专业思想中的自觉意识,并在其指引下寻求有效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三、设计伦理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

从国内来看,设计伦理的专业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的实践经验也比较欠缺,很多设计伦理课程的建设仍处在思想性的操作层面上。但我们可以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不是把设计伦理作为一个纯思想性的东西来建设,而是一个可操作的、制度性的东西来建设。所以,设计伦理的教育我们可以从理论研究、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模式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模式进行发展。

(一)构建课程体系。参照小威廉姆斯·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模体理论可以建立设计伦理学科的课程体系组织结构,主要应包括:学科脉络、价值意义、学科本质、学科原理、实践应用、反思与批判、未来发展等主体部分,在此基础上再细分出具体的分支结构。

(二)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伦理教学除了以专门的设计伦理课程开设外尤其应注重设计伦理的实践性。通过专业设计课程中实际案例的分析讲解,将学习和设计现实、学生兴趣和思考判断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设计伦理意识。

1.设计思维中具有设计伦理意识。设计意识不仅是设计师对外界事物的感悟,更是其从心得发现向设计行动转化的心理活动。所以,有必要将设计伦理意识纳入到设计教育中去,强化学生的设计伦理意识,让设计伦理意识真正成为他们设计工作中自觉的组成部分。

2.设计伦理成为设计理念。采用设计伦理与设计理念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具有伦理观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时关照到人与物、人与自然、物与物以及使用人的心理感受,从而使设计创造的过程成为社会责任传递的过程,使设计使用的过程成为社会责任感化教育的过程。

3.设计伦理作为设计技能。将设计伦理作为一种设计的“技能”并不是具体的设计章法,引导学生以设计伦理的角度审视人、自然、社会等与人造物之间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并以适宜手段进行合理设计与处理,不仅要顺应自然法则,而且还要顺应人的社会行为规范。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  高校工作室是在我国“双创”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下衍生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大学生学习创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获得创新技能,从事商业活动所需综合能力新的教学实践平台。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青稚环境创新研发工作室”为典型案例,对校内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师资团队组建、运行管理模式、学生培养路径、项目内容及实践成果等方面总结工作室的运行经验,为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完善和广泛推广提供示范价值。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室;教学模式;教育实践

欧美的创新创业教育(即“双创”)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萌芽发展,并逐步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制度[1-2]。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起步。经过几年的试点发展,到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的成立以及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3]。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的发展形势下,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就业市场的急需资源。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的出台意味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一般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不同,高职教育是工匠型、技能型人才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特色和办学初衷。旨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必不可少的“工匠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推动力,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保障。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关联,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紧跟时代发展需要,获得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反过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助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业综合素质,培养创业能力。即便学生不是为了创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也可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带来益处。企业在用人过程中,也更青睐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所趋,但如何做好双创教育却没有现成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直接套用。各高校都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成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摸索合适的发展道路。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是高校普遍采用的可覆盖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即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引入创新基础知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优秀创业案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课程。使广大学生在接受系统学科教育时,同步进行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案例学习。通过理论知识传授、思想锤炼引导、人文知识综合熏陶等,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养。对创新创业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则更多的是采取科研项目模式、导师制、工作室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学科专业竞赛模式、开设创业学院等,教学方式和内容具有多样性。但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内、外部多种因素制约,此类教学模式一般仅针对少数学生,很难对学生做到全覆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摸索中发展进步,每个学校的模式各不相同。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也涌现出一批富有价值的探索成果。但总体而言,创新创业政策缺乏良性传导机制、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资源不足、学科建设和教育理论不完善、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热情不高[4-6],甚至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也不多[7],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困境,创新创业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二、工作室——一种正在被认可,并推广的教学实践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人才为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但个体的创造性不像具体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那样能够直接传授。仅仅依靠多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程无法完全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个人的创造力和创业素质更需要通过具体的项目研究、过程引导、政策传导以及创业实践模拟学习等方式加以培养。高校的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由此产生。对在校大学生而言,课业之余,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创新创业训练过程,但不同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各不相同。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组织创新创业团队,以工作室为平台和载体来运作实际的科研和创业项目的方式,能较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7]。

工作室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创新、生产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具有完整的师资团队和人才储备制度,以真实的项目任务为导向驱动,学生以承担项目任务方式参与工作室工作,是一个于教师、学生、参与企业三者互促互惠的教学实践平台。工作室模式是围绕这个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在众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中,工作室模式受到重视和推广,近年来成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一种全新的探索方式[8-12]。工作室实际上也是学生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的基地,它既可以是技能学习型、创业实践型,也可以两者兼具;教学资源可以是校内师资为主,也可以校企资源两相结合共同促进。美国麻省理工學院媒体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利益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等都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室较为成功的案例[13]。

三、青稚环境创新研发工作室构建与运行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青稚环境创新研发工作室”是2017年生态环境技术学院与佛山稚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工作室。工作室联合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与创新锻炼机会,是环保相关专业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学习、创新创意等的综合平台。通过该平台,学生学习创新知识,唤醒创新意识,获得创新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需求,达到创新教育目的;同时,工作室融入商业创业行为,使学生从岗位谋求者向岗位创造者思维转变,培养学生获得从事商业活动所需的综合能力,达到创业教育目的。

(一)师资团队

青稚环境创新研发工作室的主导教师是由十余人组成的教师团队,团队成员共分三类:专任教师、企业导师和创新创业导师。担任工作导师的专任教师均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综合化的知识背景,丰富的项目实践能力。企业导师筛选自企业,具有多年环保行业从业经验人员,了解市场需求并具有市场敏锐洞察力。创新创业导师来自高新企业,具有多年科技项目评估、咨询和转化经验。导师团队的组成根据实际项目需要动态调整。

(二)管理机制

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工作室按项目分组管理,每个项目实行主负责人负责制,其他项目组员协作配合。团队导师从大一、大二和大三分别甄选优秀学生进入工作室,形成年级层级梯队。随着高年级学生的毕业及新生的加入,形成流动性的人才梯队,新老更替。参与学生不局限于本专业。根据项目需要,吸纳相关专业学生进入,促进项目顺利开展。团队内部以老带新,不同年级、不同项目组学生相互交流经验并传授技术与方法,团队形成自然合力和凝聚力,并推动工作室良性、可持续发展。日常管理上,工作室参照企业的职场环境建立组员轮流值班制度,值班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每个月召开例会,内容包括成果展示、交流总结、学习培训或专题研讨。学生依照自身的兴趣和特長加入不同的项目/任务组,根据师生共同探讨研究的技术路线开展工作。工作室日常行为由学生为主导,导师定期检查项目推进情况,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提出下一步设想。

工作室制定相关日常管理制度、项目制度、奖惩制度,合理配置资源,保障工作室正常运作。运行过程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工学一体化实践,营造职业氛围,用人所长,突出团队协作。使学生在参与工作室工作的同时,学会与人相处,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种关系,锻炼遇到问题积极面对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过程中,学生各种能力及精神品格的锻炼就是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学校为推动工作室教学模式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要求,积极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第一课堂理论学习和第二课堂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第一课堂重在创新基础课程和创业优秀案例学习,并开设云计算技术基础、大数据技术基础、物联网技术导论、VR/AR/MR技术导论、人工智能概论、机器人技术应用等新技术基础课程。第二课堂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职业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还配套制定了创新创业类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工作室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培训学习,包括校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含创新训练项目、创新实践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校级及以上各类创新竞赛(含挑战杯竞赛)、创业竞赛活动等。为工作室成员提供充足的实践技能锻炼机会,同时也是检验工作室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观测窗口和评估手段。创新创业实践所获得规定的成果不仅是工作室学生个人能力的肯定,还可按照学校专门制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进行学分认定和置换。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积极性,也免除了学生影响学业的后顾之忧。

此外,工作室还不定期聘请校外创新科技企业负责人,科技产品推广应用杰出代表等专家,对学生开展政策解读、科技转化、企业运作等创新创业相关专题培训或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强化其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感性认知,增强其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项目运行

运行项目内容是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动力支撑和发展源泉。目前,青稚环境创新研发工作室的创新项目来自广东省科技项目,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项目,校级科技、教改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等项目的资助,主要方向有“金刚采水器的创新研发与销售”“VR技术在环境工程技术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工业污泥的处理及盆栽土壤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水污染处理技术”“新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等。其中,“金刚采水器”是一款应用于水环境监测的采水设备,已有产品批量生产和销售。为给学生提供创业训练机会,依托工作室平台的“青稚环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即将成立,并建立公司章程、经理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执董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

(五)实践成果

工作室以项目形式将导师和学生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得学生特长充分发挥。尽管工作室成立时间尚不足两年,却已启动多个项目同步开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2018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2017—2018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2017年第三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广东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2018“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1项;2018广州市首届“职教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

通过公司的创办,使学生亲身体验公司成立、运营管理、产品推广、成本核算等过程,培养学生获得从事商业活动所需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总结

通过工作室教学平台,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学习相互促进,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开拓进取精神。虽然,青稚环境创新研发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仍然是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无法让所有学生参与,运行时间也较短,但从运行效果看,激发了很大一批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发掘了一批学生的潜能,工作室成员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项目申请上,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了其他工作室的创立,未来有望吸纳更多的学生进入不同的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高提供更多条件。我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因此授予“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称号。未来我校将本着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宗旨,继续推进工作室教学模式更加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演进与经验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40-42.

[2]于躍,张雅光.德国、英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比较[J].学理论,2018(7):169-170.

[3]高扬,付冬娟,邵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历史演变、合理性分析及建议[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6):18-22.

[4]张筱帆.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17-18.

[5]王慧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及实施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8(21):66-70.

[6]李锐.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85,187.

[7]钟阳晶.以学生工作室为平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J].职业教育研究,2014(10):80-83.

[8]程立浩,柳军,张蕾.“工作室”教学模式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6,34(3):89-93.

[9]梁中,潘丽.大学生校内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初探:以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创新实践工作室”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18-120.

[10]李晶.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素质中的特点及优势[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17-19.

[11]王颖,李飒.基于工作室模式管理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8(50):35-36.

[12]黄领.“互联网+”背景下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8):36-37.

[13]杨建新,孙宏斌,李双寿,等.美国高校创新教育实验室和社会创客空间考察[J].现代教育技术,2015, 25(5):27-32.

编辑 武生智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从分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当前形势入手,系统阐述了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应是一个全方位、整体的系统工程,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开放的体系。本文就当下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系统性开放的体系

设计作为人类寻求进步、自我完善的手段,随着新经济全球化浪潮时代的到来,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的罗博特·海斯教授曾预测:“15年前,企业靠价格竞争,今天靠质量竞争,明天靠设计竞争。”此话证明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出现在现代文明社会。因此,对培养时代和未来社会所需的设计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我国的设计教育虽进行了多年的改革,但许多设计院校还是停留在形式和表面的口号式工作上,普遍存在着教育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培养人才缺乏方法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难以在工作中运用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全球信息一体化的激烈竞争,我国的设计艺术作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其教育改革方面势必要与国情和当前市场相适应。艺术设计教育在中国的改革应是一个整体而系统的工程,应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开放的体系,从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角度出发,全方位的对以下问题进行审视和思考。

1 全方位、开放式的设计教育教学体系

应当指出的是设计教育的全方位、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是面向素质、知识和素养,而不单纯指多种设计或应用美术技能的训练。从更广泛的人文背景上看,一切现代科学也日益渗透到设计领域,如现代哲学与设计理念、现代心理学与视觉审美效应等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既要重视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对人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不仅要将各艺术门类视为一个整体,而且要与现代科学技术想渗透融合,在整体观念中体现“全方位、开放式”的思想。

2 设计人才的培养应面向当代文化

当代文化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其基本指向是近几十年来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基础,在高度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当代文化。当代文化向生活世界的渗透和扩张以及文化向视觉文化方面的转变,即使当代文化成为了生活世界中广泛事实和现实性存在,也使这种文化在视觉化的转变中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美学特征的文化。这显然与作为一种文化创造活动的设计行为和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设计也是一种使文化审美化的物质性实践行为,赋予设计物品和生活世界以艺术特征和美学纬度是设计行为极为重要的特征所在。

3 重视设计与纯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先进的设计理念支配下的设计艺术与当代文化有着最为密切和直接的联系。绘画、雕塑、美术史等学科与设计艺术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设计必须适应社会的功能性需求,纯艺术的创作则是以审美的方式反映时代、社会和生活。设计为有着深厚传统的悠久历史的纯艺术各专业带来新的信息与感觉,为推动纯艺术创作观念的变革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另一方面,纯艺术创作直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培养学生研究历史与文化,认识社会和表现社会的能力,促使学生在进行设计创作时更多地关注艺术语言,淡化实用功能和专业技能,对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 创新意识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首先要鼓励学生敢说敢想,具有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意识是设计思维培养的前提。它包括强烈的好奇心、进取心、创造激情、探索欲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理想、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以往的设计教育中,我们往往偏重于对学生所谓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忽略了设计人才的创新意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强调创意是灵魂,它通过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转变,使抽象的理念向具象的视觉形象转化。创新意识的关键就在于创新。美国著名设计师乔治·路易斯曾告诫学生:“小心惯例成为创意的绊脚石,创意的本质就是改变,威力更大的就是颠覆。”

5 将设计思维综合外化的技术能力

在设计中,设计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表现能力,构思能力以及想象力的扩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其中,徒手作图、快速流畅的勾画出草图等能力都是体现设计师技术能力的重要方面。正是通过大量草图的不断比较、淘汰,才能摩擦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设计教育应对于手绘训练和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都同样重视。设计师绘制草图的能力强,有利于更好地捕捉灵感。

6 应顺应国情与适应市场

作为一个学科,设计教育应顺应国情与适应市场,除了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外,对办学特色、教学内容、方法应该进行科学性、开放式的调整,坚持超前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由于经济在飞速发展,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发展变化,设计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形势的变化。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做出较大改革,使学生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很快能够接受市场的挑战,这才是设计教育真正的成功。

7 重视人文精神、设计素质的培养

设计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创造性的综合性人才,就必须注重受教育者在人文精神、艺术理想、社会责任等方面良好的品质的培养,并使其获得持续发展的潜力。设计素质的培养对于艺术设计教育尤为重要,它体现在设计活动的全过程,从设计观念、构思到最终作品的完成,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整体素质。

从以上对设计教育的思考可以看出,当代设计教育教学改革,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这些改革问题都影响了学生良好的设计习惯的形成。设计教育必须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以设计素质培养为重心、开拓思维、放眼未来。唯有此,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需求。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现实的生活场景是艺术创作的土壤,而通识教育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场景,并使其认知视角得到扩展。但我国的艺术类院校并未给予通识教育足够的重视,以至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本文将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依托信息技术,提出将通识教育融入艺术设计教学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通识教育;艺术类高校;信息技术;教育改革

从古至今艺术创作都是人类文明的精髓的体现,其是对劳动与生活场景的客观提炼,更是对人类情感及审美的有效表达。由此可见,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对于常态环境的观察。但在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中,艺术设计往往被局限在技能层面,并随着等级的划分逐渐远离了常态环境。这样的教学理念,将使学生远离艺术创造的土壤。有鉴于此,艺术设计类院校也应当增加通识教育,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展,其创造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1.通识教育的发展与特征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学而存在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的专业划分较为精细,学生在长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会逐渐忽略常规知识。但常规知识是解决生活、工作中常规问题的工具,脱离常规知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难以得到发挥。受到这一现实需求的影响,通识教育逐渐得到了关注,就拿我们河南来说,部分艺术设计类高校以及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也开设了通识课程。通识教育的主要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涉猎范围较广。通识教育也被称为“博雅教育”,其将知识的输出量视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二是知识的有效输出。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社会的知识存量快速增长,学生无法掌握全部知识。因此通识教育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与现实需求,合理规划知识范围,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三是正面的育人观。通识教育会对学生的品格塑造形成影响,因此做为我们艺术设计类高校教师更应当发挥出通识教育的育人属性,向学生们输入正面的思想与学习观。

2.艺术类高校的教学现状

2.1 学生的学习范围较为狭窄

艺术院校的教学范围并不狭窄,但学生会忽视选修课程的重要价值,以至其学习范围难以扩展。例如,部分学生会认为,通识课程对于其就业的帮助较小,而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这部分学生会将学习时间配置到专业课程中。再有,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较差,其学习意愿也明显不足。这一问题也将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产生负面影响。而部分期望提高文化课成绩的学生,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其对于通识类知识的学习也将受到影响。

2.2 片面强调技艺的重要性

我国艺术院校对于技能教育较为关注,但对于艺术素养的启发却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制定出有形的教学规划,并通过可量化的考核机制评价学习质量。因此艺术类教育也将技能考核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但艺术存在于学生的感悟中,各类艺术的优劣也难以评判。因此技能教育仅能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其艺术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挖掘。同时在等级考试的引导下,部分课堂的教学手段逐渐僵化,学生的艺术感悟更加难以自由发挥。

2.3 课后时间难以科学利用

传统的教学观念,将高校学生视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青年人,因此高校教师较少介入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但当代学生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其心智成熟度普遍较低。在脱离家长与教师管教的情况下,这部分学生往往难以进入到学习状态,其课后时间也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应试教育仍然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在这一教学体系下,学生对于标准答案的依赖程度极高。但艺术练习更为看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学生难以有效利用课后时间开展艺术练习。

2.4 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

我国部分艺术院校存在教学设计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例如,部分院校仍然将传统的教室作为主要的教学场所,不能很好地结合新时代新技术所带动的新的艺术设计创作与表现手段与方式。但在新互联网环境以及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情况下,艺术设计创作的手段与形式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极大地丰富和扩展的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计算机界面已成为艺术设计创作与表现的一个很重要的空间途径。受此影响,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所在艺术设计创作与展示方式等都应当做出对应的调整。同时互联网也已经成为了艺术宣传的主要媒介,艺术工作者应当适应这一变化,并构建出适合网络媒体展示的艺术作品。

3.推进通识教育的具体策略

3.1 利用通识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艺术设计类院校的教学知识并不单一,但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兴趣普遍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展现通识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高校可利用慕课教学模式,要求通识专业的教师,将教学知识点压缩为不超过八分钟的教学视频。同时教师可将该视频上传至个人微博,或学校的网络平台中,学生可利用信息工具随时观看教学视频。在该模式中,学生将成为教学主体,其可依据自身的日程安排,设计更为灵活的学习计划。并且教师所设计的短视频,大幅压缩了学习时间,教学效率将同步提升。再有,高校可针对通识教育主要内容,在网络中设计知识竞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激发。

经过精心设计的通识教育课程拓展和实施,充分考虑了通识教育需求,结合了专业融合思路.充分践行了通识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后续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学无止境,教学亦无止境。作为艺术设计类高校的教师,如何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将拓展通识教育、引导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育的目标有机的融合在通识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与探讨的课题。

3.2 通过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艺术表现力存在于学生的感悟中,技能练习只能增强学生的艺术表达技巧,学生的艺术灵感也难以得到激发。针对这一问题,艺术教师可在专业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例如,教师可利用中国传统水墨画、古典音乐以及唐宋诗词制作教学视频。在该视频中,水墨画将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古典音乐将成为该视频的背景音乐,而唐宋诗词将出现在对应的场景中。通过该视频,绘画、音乐、文字等艺术形式将完美地融为一体。其中水墨画所表现出的思想将被文字具体呈现,而音乐的意境也被画作中的景物表现地更为直观,同时古诗词也将在音乐的衬托下獲得韵律。通过各类感官系统的收集,更多的艺术元素将进入到学生的认知系统中。之后,教师可依据该作品,将丰富的课外知识介绍给学生。艺术与知识相融合,将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3 利用课后时间开展通识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课后时间难以得到有效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艺术设计类高校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社团,将通识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邀请学生共建艺术设计类创作社团,而社团的艺术设计作品将被展示到校园网站中。依托社团组织,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学习氛围都将得到加强,其课后时间将得到有效利用。同时高校可依据通识教材,为各艺术社团制定创作任务。例如,高校通识课程中,会将《子夜》、《庄子》等书籍作为教学读物,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存量与思想境界。高校可以此类读物为题,要求学生创作艺术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识教育与艺术创作将有机结合,学生的创造灵感也将得到极大的丰富。

3.4 依托信息技术对接社会实践

通识教育的涉猎范围较广,高校应当依据时代特征,将计算机技术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例如,高校可邀请学生社团,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其创作的艺术作品。在這一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将得到提升。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将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网络用户,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将得到提升,其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将得到加强,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也将提升其认知能力。

4.结语

通识教育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通识教育的知识点,转变为便于理解的教学视频。同时作为我们教师可依托学生社团与网络平台,帮助学生更为合理地利用课后时间,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加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极大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当前我们艺术设计教育要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就必须找回缺失的人文精神,而通识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手段。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从广阔的知识之海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习惯。通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充分的反思;而通过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能够让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客观对象进行更高境界的把握,让创作的作品有更高的层次。可以想见,接受过这种通识教育训练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会因其所拥有的人文精神,在通往优秀艺术家和设计大师的道路上比别人更先行了一步。

参考文献:

[1]卓雅.全国高校艺术美育通识课程研究现状综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05):104108.

[2]刘毅涛.通识教育视域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5):144-148.

[3]熊迪,王怡.中外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浅述[J].大众文艺,2016(21):214-216.

上一篇:艺术设计研讨下一篇:创新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