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骑自行车范文

2023-04-22

第一次骑自行车范文第1篇

张远翔

如果你问我的什么本领,我会不假思索得回答:会做饭,会照相,会骑自行车,会弹吉它、会游泳……但是,让我最难忘的事情,还是那次学骑自行车的经历。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爸爸带我去公园练习骑自行车。一开始,我连上车都不敢,爸爸看我不敢上,对我说:“加油,儿子,你行的”。

在爸爸的鼓励下,我骑上了自行车,但是我骑上车后,自行车象喝醉了酒似的左摇右晃的。

我连忙下了车,爸爸见状,对我说:“不要紧,你上车,我在后面扶着”。我点点头,又一次上了车。果然,这次没有歪倒。我骑着自行车,放心得向前蹬去。

蹬了好一会儿,我才停了下来,回头却发现,爸爸不见了。等了几分钟,爸爸才满头大汗的向我跑来,对我说:“儿子,你会骑自行车了!”

第一次骑自行车范文第2篇

1.1 以活动统率写作内容,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兴趣

写作需要生活,更需要对生活的体验。从哲学上讲,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 是通过对周围现实的改造以实现人的需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体性的、目的性的、创造性的。杜威的“做中学”是当代西方活动教育的代表, 前苏联赞可夫的发展理论则直接将能力看作是活动的结果。因为,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 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 同时也将活动者置于现有水平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中。人如果不放弃活动,那么他的能力就会在解决不相适应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活动越丰富越扎实,能力发展就越快越强。我们在抱怨学生畏惧写作,缺少生活体验的同时,其实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学,有没有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

德国《一次自行车障碍赛——公告、私人信件、报道》,单从其题目设置来看,“一次自行车障碍赛”是一次社会活动,这一社会活动内容关联着“公告、私人信件、报道”三项写作内容。这样的题目设置体现了写作内容的活动性,是属于“做中学”的一种范式。同时活动也为写作创设了相应的情境,避免了学术性术语表达的死板、枯燥、乏味。

首先,三种文体训练的出发点是一次比赛,而“公告、私人信件、报道”只是比赛活动这一主题的衍生产品,或者说是为了使活动获得成功而必须克服的障碍。这样的设置,就将教学的重点从写作技巧或者文体知识的掌握上转移到了活动的过程上。这种写作训练,是“引导+发现”的活动模式。教师不再是只要求学生把文章写得完美无暇,而是尽力使他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悟、自己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以达到培养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的目的。

其次,这次活动的地点是“住宅区大院”。“住宅区大院”这一词组就向学生表明了,学校所学的内容是与自己周围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堂虽小,却连接着大社会与大世界。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的东西就是实际生活所需要的内容时,他们将感到这是在“为自己写”,自然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处于好奇和感兴趣的状态时,身心的能动性与兴奋度会迅速高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时,也就能达到主动而且全面地参与教学过程。

我国写作训练的题目设置,基本上是以训练知识为本的表述,属于“示范+模仿”的训练模式,缺少足够的趣味性、情境性。这种模式决定了,学生的写作重点在于是否体现了教师所教给的知识,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技能水平。比如, 人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应用文写作,其标题均以“计划”、“总结”、“请示、报告”这类学术性写作术语来表述,直接明示写作的内容,同时对这些文体的写作没有设计任何活动。虽然这些文体的社会实用性极强,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难以将课堂训练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的融合起来,从而使写作训练拉开了与生活的距离。这样的写作,可以概括为“为教材写”、“为教师写”,对学生来说,完成它们是索然无趣的。缺少生活情境引导的写作教学,造成学生写作兴趣的缺失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要使学生产生对写作训练的兴趣,写作教学在题目的设置上,应采用活动导入的方式,加强“课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将学生的写作训练范围从狭小的“课本世界”扩展至广阔的“生活世界”,用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鼻子去闻,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丰富多彩的生活。

1.2 以活动为载体, 为写作训练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德国这次教学内容包含了三种文体的训练,而这三种文体是以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在起到创设情境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的机会。从所述的活动安排中,整个活动由四个人完成。米夏尔是组织者,克莉斯塔担任文书,克劳斯作护道员,毕加当新闻报道员。四人的分工虽然不同,但在制定计划、展开行动和处理信息的每个阶段都是通过集体协商决定的。虽然这些内容的作用在于引出训练题,但是内容的活动性决定了这三种应用文的训练,完全可以参照上述分工,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进行模仿性写作活动。从而使个体的私人化写作,变成群体的集体智慧结晶,改单人的相互竞争为团体的竞争,使教师的泛泛辅导变成团队内的相互促进。这样的写作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深入理解问题的机会,还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观点的平台。这里面含有很多非常实用的能力训练,包括如何组织分工,如何说服别人, 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 如何在众多观点中作出自我的选择等等, 早以超越了单纯的写作能力训练。

我国的作文训练专题,用知识的条条框框来评定等级,强调的是个体的竞争。各自为战的竞争意味着,任何他人的优势都将构成对自己的威胁,由此必然带来人际间的互相排斥、互相妒忌、互相封锁消息。我国的学生在写作时,不愿把作文给同学传看,并将它当作一种隐私,只能给教师评阅。而同学在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时,往往是摘取其中的部分内容加以取笑,甚至作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这类非正常的行为,无形中将写作的表达交际功能取消了。

在现代社会,仅靠个人能力作出事业上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更多的创新成果要依靠集体智慧。合作性的活动有利于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并形成团队协作意识,这涉及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合作是任何职业的核心,只有会合作,才有竞争能力。也就是说个体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而写作作为表达交流的范畴,其包含的内容不仅有单纯的写作能力,更应有交际能力。因此,写作教学在强调写作的个性化的同时,也应强调合作,应注意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写作,认识到写作也是社会交际的手段之一。

2 写作知识传达方式的启示:文体知识多一些感性的情境式传达,少一些理性的注入式传授

写作原本含有极强的审美性、想象性、人文性,并充满着多元性、模糊性、自我体验性。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给学生审美的自由选择权,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要比过早地告诉学生某一种既定的文体标准, 让学生全面接受教参所规定的知识性结论更有价值。

德国的这次写作训练,除了详细叙述活动的组织安排以及活动的情境外,并没有直接讲述三种文体的基本知识。而是将文体相关知识蕴涵在诱导性的训练题中,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习得感性的文体知识。如“报道”这一文体,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根据克莉斯塔的录音和加毕的笔记,思考以下问题:

(1) 比赛的时间、地点、参加者和目的是什么?

(2) 比赛的环境怎样?

(3) 比赛的过程、优胜者的比赛情况怎样?

(4) 对比赛的评价怎样?

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上,所涉及的内容蕴涵了报道必须要注意的几个要点:第一如何写作报道导语,第二如何介绍事件的背景,第三从哪些方面构建主体内容,第四结尾该写些什么。但它们不是以一种权威性的基本知识介绍的方式出现, 而是结合了具体的活动内容以一种提示性的方式出现。学生在完成上述问题后,只能形成感性的经验知识,如果要形成关于这种文体的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个人对同类文体的研读、探究、总结。这样的训练就避免了知识接受的机械化,而必须要求学生作出主体的能动探究,因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而且把写作的内容作为引起学生思考、写作的手段,就为学生提供了根据个人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而进行排列组合成个性化文章的基础, 这里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文体知识的掌握则放在了次要位置。

我国的写作训练,大多强调知识先行的理性化训练模式,注重写作的求同训练过程,促使大家都朝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努力。这种趋同化的写作教学使学生练就了寻找教师评价标准的硬功夫,学生关心的是教师的评价标准可能是什么,而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在我国, “报道”写作训练前,或用写作提示, 或用写作要点, 先将“报道的概念、报道的分类、报道的写作要点”等有关报道的知识罗列一通, 然后再举出一篇或几篇报道,作为学生参考的范文,最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合乎教材知识要点的报道。在这里, 可以明显的看出, 文体的知识是引起学生思考、写作的手段, 学生的写作只是一种用来证明知识权威的范例。学生在写作中需要时刻惦记着的东西,重点不在如何使表达具有个性,而在如何使作品符合文体知识的要求。因为注入的理性知识已经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先入为主的知识堵住了探究之路。

在写作教学知识传授方面,德国与我国的差异关键点是, 德国的写作训练是开放式的,教师只是提出任务,创设情境,并稍加启示后,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对所拥有的材料各取所需,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教师往往是活动、课程的准备者、组织者, 只在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才进行指导,真正体现了学生写作的主体性。我国的写作教学讲究形式,注重文体知识的权威性,讲得细而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然后去写作一些既定模式的文章去迎合教师。其结果是, 教师教得费心,学生写得费力。所以写作知识的掌握,不能追求“理性的注入式”传授,而要追求亲身体验, 在失误过程中形成正确认识的感性化习得。

3 写作训练题目设置上的启示:得体的表达,需要拥有正确的读者意识

德国“一次自行车障碍赛”中的“书信”思考题是:给年轻人的家庭、退休了的老夫妇、面包店老板各写一封信,写信时考虑以下问题:

(1) 年轻的父母、老年人、商人喜欢孩子们怎样对他们说话?

(2) 年轻的父母有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孩子,老年人习惯了清静,面包店不在比赛场附近,老板对噪声并不介意。针对不同的情况想想信里应该写哪些内容?怎样写才能促使他们赞成你们的比赛活动。

(3) 用哪些词语来作自我介绍,怎样写结尾的寒喧话和祝颂语。

这套思考题,都是在引导学生去注意写作时要注意交流的对象, 也就是面向读者的问题。这套题,第一小题设置了年轻的父母、老年人、商人三种交流的对象,虽然书信的主题都是要促使他们赞成这次活动,但由于对象的改变,其写作侧重点就要发生变化。第二小题,从三种对象的特点出发,对学生的思考方向作了相应的提示。第三小题,落实在针对不同的交流对象,该如何使用适当的词语结尾。所以,这套训练题,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特别是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年龄群体的心理需要,并针对不同群体的心理特点施展相应的沟通技能。这是一种具体化的读者意识培养,体现了现实社会中的言语生活。

相比我国的作文训练, 在读者意识培养上就较薄弱。因为题目设置本身缺少生活的内容,其指向就容易模糊,就算出现一些有关读者意识的思考题, 也因其过于强调知识性解答,导致训练效果不显著。同样是关于用语是否恰当的辨析,我国一般注重的是与专题训练知识相关的错误,而不是引导学生从阅读的对象出发解决错误。比如,书信的写作,我们会注重分析某些用语的不对,注重格式的错误,注重表达内容的条理性不够等等知识性的东西,而不会或者很少引导学生从书信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读者意识缺失也就成了必然。

所以,指导学生写作,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读者意识,即意识到作品读者是谁。没有读者的作品是不存在的,因为就算是独白式的日记,表面看似乎没有读者,但作者在写作中,也预先想到了阅读的对象——自己。同一个题材, 面向不同的读者, 其表达的立场、主题、侧重点、态度也将会不同。读者意识的缺乏将造成表达主题的偏离,导致写作表达交际功能难以发挥。可以说,只有学生真正有了读者的意识,他的文章言语才能富有活力、生气,他的文章才有实际的交流价值。

总之, 纵观德国的这次写作训练的做法,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教育理念——写作的重要目的是社会实用性,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训练,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交际方式。从社会交际方式的层面来说,写作教学应该要以活动为训练的载体, 采用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在注重写作知识的感性化习得的同时,强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者意识。这样才能凸显写作的社会交际功能,使课堂写作训练成为连接社会的纽带。

摘要:写作的重要目的是社会实用性, 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训练, 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交际方式。从社会交际方式的层面来说, 写作教学应该要以活动为训练的载体, 采用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训练, 在注重写作知识的感性化习得的同时, 强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者意识。

关键词:写作教学,活动,合作,读者意识

参考文献

[1] 朱绍禹.美日苏语文教学[M].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1, 5.

[2] 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 6.

上一篇:陶渊明号什么下一篇:项目建议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