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论文范文

2023-05-12

专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护合作; 培训; 护理; 骨科手术

【Key words】 Medical nursing cooperation; Training; Nursing; Surgery of orthopedics

First-author’s address:Shantou Central Hospital,Affiliated Shantou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hantou 51503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2.021

随着骨科手术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引进,手术室护士面临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越来越多[1],对手术室骨科专业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部分护士由于未能及时更新骨科手术领域的专科知识,导致对特殊手术仪器准备不足或医护手术配合不到位,影响手术进程和手术治疗效果。采用传统护理培训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骨科手术专业护士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采用医护合作式培训专科护士已经在ICU等专科性较强的部门中广泛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2-3]。这种培训方式在手术室护士的培训中也逐渐引起重视[4-5]。但目前国内将这种培训模式应用于骨科专科护士的培训仍很鲜见。为了提高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的业务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根据本科现有条件和护理人员配备,于2013年4月-2014年9月本科尝试对骨科专科手术护士开展医护合作培训新模式,作为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一种创新性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培训师资 骨科主任、主治医生、骨科护理组长、主任护师、资深主管护师及各种手术仪器设备的厂家工程师作为骨科专科培训师资。

1.2 培训对象 骨科专科护士28名,男12名,女16名。学历:大专18名,本科10名。手术室经验:3年7名,5年7名,5~8年8名,8年以上6名。将传统单纯护理培训设为对照组,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模式进行培训设为研究组,每组14名护士。两组人员构成学历、年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研究组参加骨科手术185例,对照组参加骨科手术130例。

1.3 培训内容

1.3.1 科室集中培训 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培训,通过护士长与骨科主任沟通,确定培训时间和内容。骨科主任主要讲授国际、国内骨科手术发展前沿,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新的手术方式、步骤及骨科手术解剖学。骨科专科医生主要讲授骨科手术准备、手术器械的识别与组装、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麻醉方法、手术医生的手术习惯及特点、骨科手术的发展及现状,新形势下对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的要求等。授课的形式多样,多媒体系统讲授、标本展示、座谈等形式,大家各抒己见,寻找在临床骨科手术配合工作中的护理盲点问题,由专科主任或专科医生答疑解难。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大家充分讨论,集思广义,解决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盲点。

1.3.2 情境模拟训练 骨科医师与医护合作培训组共同进行模拟手术训练。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拟培训,医护合作培训研究组的培训流程如下:(1)经典的手术方式和步骤进行现场演示,讲解手术过程中观察评价指标(如尿量、术区出血、生命体征)的意义、相关注意事项、发生意外事件的应急措施等。(2)骨科医生亲自讲解、示范骨科手术器械的安装拆卸、仪器和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并提供实物进行训练。(3)医护配合模拟摆置手术体位并演练,如下肢骨折牵引体位、后路脊柱手术俯卧位、全髋关节置换侧卧位等体位,摆置难度较大,由骨科医生和手术护士共同进行情景演练。练习过程中,按照实际摆放体位,医生就每一个细节讲解操作注意事项,以及需达到何种要求,护士再分小组轮流学习和操作。(4)对新开展的大型、疑难骨科手术,术前1 d骨科组长与手术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邀请手术医生在模拟现场讲解手术步骤与配合要求,术中进程的观察,特殊手术器械的准备,提高手术配合质量[6]。骨科护士接受情境模拟训练后,与手术医生自动配合意识增强,应变能力相应得到提高。

1.3.3 骨科护理组长主讲 主要以多媒体授课形式,讲授和示教术前访视、术前手术器械准备、洗手护士配合要点、巡回护士护理重点及注意事项、手术中骨科手术器械及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与保养等,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法。通过培训,手术护士还熟练掌握了各种仪器、器械的使用方法,并有能力发现仪器故障,迅速解决问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1.3.4 培训效果评价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接受培训后的每位骨科专科手术护士进行统一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配合实践能力技能考核,理论考核由护理组长和骨科医生共同斟酌后根据骨科手术理论知识需掌握的关键点出试卷,成绩分为优良、中、差三个等级,计算接受培训理论成绩的优良率;专科配合实践能力技能考核的项目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情况、手术的器械仪器护理、手术体位摆置情况四项。(1)术前准备:手术物品及器械的准备时间是否正确、物品是否齐全。(2)手术配合情况:手术器械的安装与传递、手术步骤是否熟悉、根据手术的进展是否能主动准确的配合、对手术标本的留置是否正确等。(3)专科手术器械仪器的护理:手术前后器械、仪器的评估、操作、保养和维护是否做到位等。(4)手术体位摆置情况:体位摆置的要求是否熟悉、能否掌握摆置体位的技巧及正确评估摆置体位的安全隐患,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等。按优良、中、差三个等级进行评分;同时对骨科手术医师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满意为对护理配合工作十分满意,护理无差错;一般满意为对护理配合工作一般满意,无差错但配合欠佳;不满意为护理配合工作出现差错,配合欠佳,影响手术进程。比较两组骨科专科护士接受不同培训方式后上述几项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Pearson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骨科手术护士经医护合作培训后的专科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为64.29%,与单纯护理培训的对照组优良率5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专业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率为92.85%,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研究组手术器械准备优良率86.49%,高于对照组的75.38%(P<0.05)。骨科手术医师对研究组护士满意度为89.73%,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骨科手术的领域和适应证不断扩大,新设备、仪器及新手术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手术室传统在职护士培训采用单纯的护理人员传、帮、带的模式,理论讲授也仅限于护理专业内部,这种模式相对封闭,缺乏对专科领域知识的深度掌握,不能给予专科护士相应的专业教育,没有全面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多的强调护理措施,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细致紧密,不利于手术总主动配合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对医护配合协调能力的感官认识较差,难以从根本上提高专科护士的手术配合实践能力。因此有可能出现配合手术不顺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有关医护合作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护士协会将其定义为医护之间的一种可靠的合作过程,即在医护双方都能认可和接受各自行为和责任的范围内,保护双方的利益和实现共同目标[7]。医护合作强调医护的团队精神,并通过流程优化和改造以促进医护之间的协作和联盟[8]。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关系从主导、从属模式逐渐向并列、互补模式转变。将医护合作培训模式引入骨科专科手术护士的培训中来,填补了传统护理独立培训的不足,骨科主任、医生授课培训和骨科组长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学习极积性和提升其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是一种有实效的在职培训方式。

医护合作培训可提高护理专业操作技能水平。这是由于医护合作培训拓宽了手术护士专科知识面,提高了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通过医护联合培训,骨科物品及手术专用器械都能准备到位,手术配合熟练,器械传递及时,节约了术中医生等待器械的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也减少巡回护士离开手术间拿取物品的次数。不仅短时间内熟悉了医生的手术习惯,做到主动配合,而且对专科仪器设备操作也非常熟练[9]。对新开展的大型骨科手术,自动参与到术前病例讨论,熟悉手术步骤与配合,关注高风险的主要环节,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后的专科护士配合专科手术,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医护配合模式,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手术配合质量、工作效率、医护有效沟通等多方面都得到提高[10]。

医护合作培训可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整率。手术器械准备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器械是手术室的基本财产,其数目齐全、功能完好、供应及时是保证各项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其准备是否完整将直接影响手术能否顺利进行。骨科器械复杂繁多,通过手术医生亲自讲解、示范或者邀请外来器械供应商讲解示范各类外来器械、工具的操作和使用,并提供实物进行训练。护士能很快熟悉器械的名称、用途,并熟练地掌握器械的安装方法,使手术配合更流畅。现在,在关节置换、四肢内固定等手术配合上,已摆脱了器械公司跟台人员配合手术的尴尬境地,全部由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由于手术护士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对手术配合的自我评价相应提高。

医护合作培训模式增进医护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减轻护士工作压力[11]。护士这种主动的学习并且掌握新技术,更容易得到医师的尊重[12]。手术是一项团队性工作,自始至终是一个医疗与护理互动的过程[13]。医护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医护关系紧张时,会直接影响到手术配合。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可以让每个配合的手术护士了解每个医生的手术习惯,在手术中,手术护士能对手术医生的要求做出迅速的反应,配合主动默契,避免了与手术医生的思维及手术式脱节,顺畅的沟通避免了医护之间思维和行为矛盾、不协调而引发的医护矛盾,使医护关系更加融洽。医生能及时提出手术中发现的护理问题,并乐于讲解指导,降低了护士工作的紧张感,创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

潘丽芬等[14]研究表明,目前医护合作培训存在一定困难,如手术医师的工作模式、工作时间与手术护士不同,组织一起培训的时间较难保证。因此有必要将这种医护联合培训制度化,以利于其长期发展[15]。总之,将医护合作培训模式引入到骨科手术配合中,既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及专科护士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手术医师的满意度,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是一种有临床价值的培训方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洁,李玲利,钱清华,等.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骨科患者满意度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48-49.

[2]李贤连,徐伟宏,郑海燕,等.医护合作式培训提高ICU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A):1662-1663.

[3]杨献军,郑娟,林兰.医护合作培训对ICU护士实践能力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80-81.

[4]胡华琼,胡学华.专科主任授课联合小组查房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1,26(20):50-51.

[5]李洁,王敏.医护合作PBL教学法在手术室新入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A):58-60.

[6]陈秀丽.专科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141-142.

[7] Association American Nurses.Nursing’s social policy statement EM].Washington DC:Ameriean Nurses Publishing,1995:89.

[8] Erickson J I,Clifford J C.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nurse-physician co1laboration[J].CRICO Forum,2008,22(5):5-7.

[9]林翠芳,潘洁琼,陈惠芳,等.手术室护士专科化轮转培训管理的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84-85.

[10]汪小敏.护士长管理技巧[S].最新医院手术室临床护理细节操作要点与护理安全管理及护士长工作必备手册,2009:71-73.

[11]蒋晓华,蔡王婷,李忻宇.医护合作培训对神经外科护士实践能力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4,36(3):118-120.

[12]杨晓莉,吕海燕,李曙光.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对比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66-469.

[13]杨力.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运用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3(1):9-11.

[14]潘丽芬,谭淑芳,梁安靖.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提高骨科手术护士的践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193-196.

[15]李卡,胡艳杰.医护一体模式下实施快速流程方案对护理工作环境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41-144.

(收稿日期:2015-12-16) (本文编辑:程旭然)

专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师范生;小学;教育实践能力

在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建立健全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的背景下,教育部历时八个月,于2021年4月2日印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能力标准》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提出细化要求。在国家文件精神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指导下,综合目前本民族地区小学教师岗位对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需求和师范生对就业面试、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遍存在教育教学能力薄弱的问题,笔者对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舞蹈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继而分别从四个方面就如何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

一、舞蹈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

(一)重视专业技能训练,轻视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2016年本校招收第一批舞蹈师范生,一直到2021年已毕业三届师范生。在2016级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课程开设有25门,总课时量达1018节,有关教育教学课程仅开设7门,总课时量为210节;在修订2017级与2018级的人才培养方案时由于公共课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有一定调整,故专业技能课程由原来25门缩减至22门,总课时量减少到992节,教育教学课程及总课时量不变。纵观这三届舞蹈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开课情况可以看出,本校舞蹈师范生更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教育教学的培养上不够重视。教育教学课程开设过少,课时量不足,不利于教學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有关小学阶段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薄弱

小学阶段没有专门的舞蹈学科,因此舞蹈教学不如美术学科及音乐学科拥有相关的国家课程标准。在舞蹈师范生关于培养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上均以项目为导向(舞蹈组合、舞蹈节目)的教学模式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针对舞蹈项目内容学会如何提炼动作重难点,分解舞蹈动作,掌握舞蹈的常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完成舞蹈项目的传授过程。与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育教学课程较少的条件限制下,舞蹈师范生缺少对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因此当学生一旦脱离原来的舞蹈教学实践,转换为其他学科开展教学实践时,便不会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教材整合内容,合理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

(三)缺少教学实践体验,独立实施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素质偏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多的理论学习都要通过独立实施课堂教学才能检验自身对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观察学生进行模拟上课的过程中发现,80%的学生讲解知识环节时会出现眼睛东张西望、语速加快、咬字不清、教态拘谨等表现,这些都是教师素质薄弱的体现。教师素质是指教师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思想和心里品质等基本品质的总和,教师的心里素质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果。教师素质除了理论知识的储备,且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体验积累才能得以提高。

二、舞蹈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科学调整课程比例,课程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在遵循本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考虑下,从2019级开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教师教育类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分的要求,将原来的专业技能课精简至20门,教育教学类课程增加至12门。综合多间小学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本校指导教师参与实习生教学实践指导的反馈意见,以及当下本民族地区小学阶段各学科教师岗位必备的基本教学能力的调研,教育教学类课程中除了增加课程科目,并在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及改进,保证课程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效果。

(二)尝试“1+X学科教学实践”的多元化教学内容选择

鉴于小学中无舞蹈学科岗位的条件限制,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小学教师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之余还要了解多学科知识,可见小学教师将来或许需要面临全科发展的趋势。因此在教学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尝试进行多元化选择的改进,形成“1+X学科教学实践”教学特色。除了本专业的舞蹈教学活动设计以外,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学各学科中选择一门作为副科开展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可以鉴于个人兴趣、个人基础能力判断、团队合作的方式对副科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通过对副科教材的理解分析、提炼重难点、整合知识结构等内容锻炼教学设计能力,以达到除了胜任舞蹈教学活动,还能兼任一门学科教学活动的成效。

(三)改进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的时间及内容

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是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见习实习期间能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任务,对师范生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上有必要作用。《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教育实践时间(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要求不少于18周。基于学校文件要求以及实习基地对师范生实习教学建议下,舞蹈师范生分别在第二学期(1周)、第三学期(1周)、第四学期(1周)进行教育见习,第五学期(8周)、第六学期(15周)进行教育实习,形成一个连贯的“渐进式”培养模式。因此在五个学期的见习实习内容设计上也要有一个逻辑层次的考量。首先,第二学期的见习内容基于在接受教育基础原理知识的学习后舞蹈师范生以观察学习小学校内各个岗位的功能职责为主;然后,第三学期的见习内容在基于接受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件制作等教育教学知识后舞蹈师范生以观摩小学教师讲课为主,分小组合作的方式拟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接着,第四学期的见习内容舞蹈师范生以帮助小学教师教学为主,并通过模仿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获得教学体验,再反思总结,以个人方式独立拟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者,第五学期的实习内容还是以帮助小学教师教学为主,舞蹈师范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拟写一门课一个单元中的所有教学设计,并由每人负责其中一节课的模拟教学;最后,第六学期的实习内容舞蹈师范生以实际课堂教学为主,独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并完成最少一个单元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后自主反思予以改进。在这五个学期里对舞蹈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始终是连贯的,最大限度让师范生体检实践教学,了解教学的实践情况,全面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

(四)定期举办教学技能比赛

师范生技能比赛也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借助本地区有关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的举办,本教学单位会按照教学技能的不同形式设置多种竞赛项目,定期在校内举办相应的系级比赛和校级比赛,通过层层选拔多方综合,最后推选出优秀的人选参加区级比赛。师范生在参加竞赛过程中除了相互较量教学技能外,还能在备赛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与教学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交流学习,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加强完善自身教学能力。

三、结语

随着部分地区小学教育教学形式出现全科型教学的转变,以及国家文件中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要求的明确细化下,舞蹈师范生就算在无对口舞蹈学科的条件限制下也要设法“曲线救国”,保证舞蹈师范生都能具备小学教师基本教学实践能力,在胜任与专业相关的校园文艺活动工作同时兼具独立承担最少一门学科教学活动的教学实践能力。希望这样的培养对舞蹈师范生在将来面临就业时能比同一层次同一方向的师范类毕业生多出一份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印发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服务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答记者问.2021

[2]刘春雷、李叔莲. 教师心里素质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17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7

[5]蔻羽.浅论小学全科教师职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J].文教资料.2021

作者简介:郭神,女,籍贯:广西梧州,民族:汉族,学历 :硕士研究生,职称职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与教育

何晓茜,出生年月:1989年1月,性别:女,籍贯:广西贵港,民族:汉 学历:研究生,职称职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舞表演教育

课题信息:《面向“小学全科生”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专项委托课题(GXYZJGZX2019A02)

专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理;不良事件;末端差错;邻床差错

Analysis of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terminal errors and specialty nursing management

XU Xiaoyan1 FEI Jianping2 HAN Yuyan1

1.Operating Room, Kun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215300, China; 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Kun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215300, China

[Key words] Nursing; Adverse events; Terminal errors; Adjacent bed errors

临床护理工作发生在医嘱执行的终末端,直接接触和了解患者,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反映并且决定了整个医疗体系的运行质量。在加强专科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通過品管圈活动提升护理质量[1],从患者门诊就诊开始进行风险评估和追踪,对不良事件进行预报和干预[2];拟定监测通报的策略让医疗不良事件透明化,采取补救措施支持临床需求,进行安全文化塑造,进而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对患者的伤害[3]。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目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报告本身不能改善患者安全。本文从护理临床路径入手剖析护理差错与不良事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专科护理培训提高专科护理管理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5月~2019年4月昆山市中医医院非惩罚性上报系统中护理不良事件141件,进行分类、分级。损伤结局分级参照香港医药局《不良事件管理办法》[4]。0级:执行前被制止;Ⅰ级:事件发生并执行,但未造成伤害;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要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Ⅵ级:死亡。

1.2 方法

依据常规分类方法将不良事件分为跌倒、压疮、非计划拔管等6大类[1-2],其中跌倒、压疮、非计划拔管等不良事件一直是现代临床专项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将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和给药差错合并为药事相关不良事件,增加了专科管理相关不良事件。

专科护理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定义:因为专科知识掌握不全面或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对医嘱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结果缺乏预见性,不具备终止医嘱执行的能力或没有调整医嘱执行技术路径而产生的不良事件。

邻床差错:狭义是指相邻床位之间或同病房患者之间用药差错;广义泛指开具医嘱或医嘱执行的诸多环节,包括医嘱录入、医嘱核对、发药、药物配制、血样采集、补液输液等过程中,相邻病床医嘱或同批次、同时间相邻(前、后次序)医嘱之间发生混淆和差错。

护理行为多为瞬间性,护理操作多为终端性,护士执行电子医嘱是控制电子医嘱质量的终末环节[5]。输液相关不良事件、给药差错和血样采集差错发生于护理执行时,处于临床护理流程的末端,对患者生理机能产生直接效应,定义为“末端差错”。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末端差错”和“专科护理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占比及伤害事件等级、发生频次。剖析发生环节与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发生频次、百分比等方法描述一般资料,并对占比优势事件分层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分类与分级

2.1.1 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末端差错57例,占40.425%。专科管理差错20例,占14.184%,合计77例(含4例跌倒事件),超过病房内跌倒、非计划拔管、压疮等传统三大类不良事件的总数(64例);其中发生为Ⅰ级以上伤害事件的46例,占59.740%。见表1。

2.1.2 Ⅲ级以上不良事件占比分析 末端差错发生Ⅱ级以下伤害事件占比为75.439%,高于传统差错(46.875%),有统计学差异(P<0.01);专科护理管理相关差错发生Ⅲ级以上伤害事件占比为65.000%,高于传统差错(53.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药事差错分析

共上报47例药事差错,发生在医嘱(2例)、药房发药(3例)、药物调配(1例)、标签打印粘贴(2例)、取药发药和输液(39例)等环节,发生于发药和输液的末端差错占比高达82.978%。在美国卫生药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pharmacists)9类用药差错分类的基础上[6],依据差错原因或内涵归纳为: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易混淆药品差错、给药途径差错、药品剂量或溶媒差错、发药或补液遗漏及特殊用药差错等6类,其中患者身份识别的“邻床差错”、剂量或溶媒差错、发药或补液遗漏发生占比分别为25.532%、27.660%和27.660%。见表3。

2.3 专科护理管理相关不良事件

20例专科护理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其中18例为Ⅰ级以上不良事件,Ⅲ级以上不良事件13例(占65.00%)。见表4。

3 讨论

跌倒、压疮、非计划拔管等不良事件在早期占据不良事件前三位[2,4],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相继建立了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对不良事件上报后的归纳、分析、跟踪、反馈也成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非计划拔管、跌倒等发生率明显下降[7]。在专科医院,输液、口服给药和采血差错逐渐增加,占据前三位[8];在综合性医院,给药差错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在非惩罚性上报事件中占比高达43.3%~56.7%[9]。在我院,“末端差错”和专科管理相关差错事件发生占比分别为40.425%和14.184%,合计54.609%,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药事差错中,“末端差错”占比高达82.978%。在临床护理中,针对“末端差错”和“专科护理管理相关差错”提出整改,旨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尤其是减少严重伤害事件的发生。

3.1 末端差错与邻床差错的防范

在药物发放和输液过程中,双人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或者在查对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等干扰,是差错高发环节,尤其是患者身份识别过程中发生“邻床差错”占25.532%,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在给药查对中,规范患者身份识别可避免20.97%的用药差错发生[10]。严格执行双人核对的方法、使用手腕带扫描条形码确认患者身份,保证给药正确[11]。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护士凭主观臆断行事,认为每次给药时询问患者信息容易造成患者厌烦与不信任,故而很多护士未查对患者住院号或者查对时流于形式,落实率為79.78%[12]。“末端差错”与“邻床差错”的发生,除了没有强化流程管理、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外,与“视觉误导”和主观臆断密切相关。譬如:误把坐在35床凳子上或者躺在35床上的患者默认为35床患者;从20床血袋里取出的采血管却贴着21床患者的标签;患者微量输液器持续静脉滴注中,误以为持续补液中,结果常规补液一袋都没上;医嘱开具全麻手术,同时有术中局麻药带药,主观臆断认为是局麻手术,未有效禁食,导致手术延期。

为了防止“末端差错”和“邻床差错”的发生,应当始终将“患者安全”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制订临床护理标准化路径,制订“护理执行安全核查表”,完善双人查对制度,护理操作前高声复述护理执行医嘱:35床、王三、住院号12345、静脉输液头孢克肟2.0 g、生理盐水250 mL;或者35床王三、住院号12345、外周静脉采血2管,每管4 mL,检查血液电解质和血凝四项。明确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药物名称、剂型、剂量、使用途径、使用方法或者执行操作名称。既报给自己听,也报给患者听;既能保证本次医嘱执行无差错,一旦出现重复医嘱执行,或者医嘱发生临时更改,患者或者家属都能及时发现、纠正。为了克服年轻护士在医嘱执行过程中不善于与患者交流或畏惧与患者交流,可以参考“给药查对清单”[12]制订“医嘱执行查对清单”,强化医嘱执行过程中的相互查对,养成良好的查对习惯。

为了提高患者对医嘱执行的依从性,提倡医患共同管理疾病[13],患者接受并了解治疗方案和使用的药物,床位护士尽早让患者了解一天乃至一周的诊疗规划与程序,患者既能最大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也能及时发现医嘱更改,避免差错。同时要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的宣教,避免出现未经护士同意,自行更换输液的严重差错,因为未揭去瓶口贴导致长期输液被污染。

3.2 专科护理管理相关差错与专科护理管理培训

专科护理管理相关差错20例,其中18例发生Ⅰ级以上伤害事件,Ⅲ级以上不良事件占比超过了传统差错,由于其极大的危害程度,专科护理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应当作为护理差错防控的重点。

X射线、CT扫描、MRI成像或其他放射线检查等强磁环境可损坏胰岛素泵;夜间翻身、运动时腹肌收缩导致管道受压;胰岛素结晶可堵塞导管[14]。胰岛素泵的正确使用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护士既是糖尿病规范治疗的落实者,同时也是患者实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教导者;护士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途径及相关知识对控制患者血糖起着关键性作用。因而,组建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15],开展糖尿病管理规范化培训势在必行。

在专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指导、协助其正确选择诊疗方案并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16]。让糖尿病患者成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者,有助于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自我赋权能力,有利于医患双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17]。为了提高专科护理管理水平,对护理流程中关键环节、关键步骤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必须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掌握疾病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因而,在进行专科护理管理培训过程中必须有临床医师的参与。

围术期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对于局部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局麻药物毒性反应的防范意识不强;护工人员在使用推床、推车运输途中不专业,都可能出现严重伤害事件。

开展围术期看护培训:①加强护工人员接送患者的专项训练,尤其是轮椅车转运过程中起、坐衔接,轮椅、推车过坎练习。②局麻手术患者必须推床或轮椅推车送返。③对陪护人员与家属进行审核与培训,老年家属不能作为陪护;强调陪护无缝隙。

举一反三,开展各种单项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管理培训,譬如,新生儿病房规范管理培训、中心静脉及PICC管管理培训、高渗和刺激性药物管理培训、术前宣教演练等,认真规划和设计临床护理执行路径,将规范操作流程培养成日常工作的习惯。在常规专科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防范专项培训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通过集中培训、个体指导和应急训练,强化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3]。对于新入职的实习护士,通过协作式的带教模式培养其主动学习、逻辑性、评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建设与发展能力四个维度获得全面提升[18,19]。

综上所述,贯彻患者安全,设计精准的护理执行路径,通过减少“邻床差错”和“末端差错”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总量;强化专科护理管理培训,减少“专科护理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及严重伤害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志湘,廖湘平,曹美嫦.护理不良事件及品管圈的应用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6:188-189,封3.

[2] 李弘,黄金姣,黄霜霞.风险评估表结合追踪方法学对门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效果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 42(3):379-380.

[3] 王丽娜,王森,曾鑫,等.护理风险防范培训对提高护士临床护理质量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155-157,161.

[4] 杨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5] 高燕.我院头孢类抗生素电子医嘱查对与执行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3):266-268.

[6] 李铁华.22例护士给药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7):68-70.

[7] 徐玉霞.手術科室70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重庆医学,2018,47(1):111-113.

[8] 韩倩.专科医院312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3):189-190.

[9] 李毓芹,滕英,林惊世.给药错误90例患者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5):685-686.

[10] 罗红艳.62例给药错误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4):3338-3339.

[11] 张霞,元璟.护士给药错误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8,8(3):57-62.

[12] 胡向荣.清单式互查在护士给药查对习惯培养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8,4(11):175-178.

[13] 费建平.医患共同管理:一名麻醉医师的胸腔镜下左下肺楔形切除手术经历与感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1):118-120.

[14] 赵新玲,岳晓燕,张珊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护理,2015,7(1):19-21.

[15] 张艳,惠蓉,张玉莲,等.糖尿病专科小组对提高胰岛素规范管理的影响[J].循证护理,2018,4(5):421-424.

[16] 中国医院协会.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

[17] 郭晓贝,王颍,杨雪柯.患者参与预防跌倒安全管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9,34(1):103-106.

[18] 戴玲华,柳春波,卢斌,等.协作式带教模式对妇产科实习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专科知识成绩及核心胜任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5):139-142.

[19] 陶秋芬.急诊专科护理在突发创伤事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6):96-97.

(收稿日期:2020-04-07)

[基金项目] 江苏省昆山市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项目(KSSK20180149)

专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生;就业情况

随着近年来“艺考热”的强烈推动和高校美术专业大规模扩招,使得全国在校美术学学生人数迅猛增长,急剧增加的招生人数导致了高师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严峻的形势。作为高等师范学校美术类专科学生与专业美术学院、综合院校的美术专业学生的情况大有不同,它也与一般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差别。 笔者曾对多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专业2009-2010届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每个学校的调查数据虽不尽相同,但呈现出的规律却有相似之处。本文以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一、就业情况调查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分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两大专业。2009年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毕业人数为56人(此年只有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1.82%。2010年美术教育专业毕业人数70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人数57人,2010年美术系就业率为87.27%。2011年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人数为153人,两个专业平均就业率为86.31%。

以上数据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美术系毕业生就业情况,包括师范类(美术教育)与非师范类(艺术设计)学生。

二、就业特点分析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这与目前全国大学扩招的趋势也大致相符,每年的就业率虽然保持相对平均,但还是有下降趋势。虽为师范类学校,但学校也开设了非师范艺术设计专业,而且招生人数与美术教育相当。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范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去学校当教师或者去企业公司等工作;非师范学生主要去设计公司或者自主创业。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企业公司”与“自主创业”人数较为接近,而且为就业的主要方向。可以看出师范类学生与非师范类学生的就业大方向逐渐靠近。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非教育的人数也超过了从事教育人数,打破了就业教育岗位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出就业岗位选择的多样化趋势。

在就业选择中,大部分毕业生个人意向上还是偏于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办学校任教,或国家机关及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由于目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大部分毕业生最终是去设计、广告公司等私业去工作,并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考虑自主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就業形势形成的原因

在当前形势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专业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外部因素

(1)我国教育体制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全国大部分高师美术类的专业设置无差异化,基本为美术教育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两大类,美术教育专业还是开设国画、油画、版画传统方向。部分学校专业设置过于细化,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过窄,学习及适用能力都较差。另外一些学校设置课程陈旧,课程从内容到教学上与社会对人才能力要求相脱节。专业开办与课程设置的存在问题形成无业可就情况。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的动漫设计、游戏艺术设计、影视美术领域的新媒体艺人等人才却没人培养,形成无人可就的局面。在新的形势下,学校要科学分析形势发展,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更新观念,培养实用性人才。

(2)用人单位需求与毕业生自身素质之间的差异性矛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是——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人际关系方面要好,专业基本功也比较扎实,能够吃苦耐劳,有上进心。根据对用人单位反馈,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现在的毕业生知识结构、工作能力与技能方面还存在不足,理论水平及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部分用人单位反映学校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人才,用人单位只能增加投入,根据工作特点重新培养招录的毕业生。

2.内部因素

毕业生质量在下降。我国大学中除十多所专业性美术院校外,开设美术与设计相关专业的院校有700余所。由于美术专业自身的特殊性,高考文化课要求较低,许多学生为了升学,选择美术高考这个捷径。在扩招背景下,高师专科院校招录了大量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者本身对美术没兴趣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无心也无力学习,大多只求混个文凭,直接影响美术教育质量。而美术创作本身的高品位、高难度和高要求,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素质,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这些就对生源的选拔提出更高的要求。

毕业生对于工作的期望过高。由于美术专业培养的成本较高,所以大多数毕业生把高薪单位(社会地位较高单位)的作为首选单位。据一项调查数据,75%的毕业生把公务员、国有大型企业作为自己工作的首选,22%的人选择中小学校,极少有人选择乡村小学。但进入社会之后,他们发现竞争比想象更激烈,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导致好的工作干不了,低收入工作没人干的尴尬局面,这主要还是需要毕业生自己调整就业态度,端正自己的心态,放下架子,从基层做起。

四、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类学生就业策略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我国的文化事业也处于大发展阶段。作为师范高等专科院校,要结合当前的有力条件,利用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形成高师美术类学生的新型就业体系,培养合格学生,提高就业率。

1.找准自身定位。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要找准自身的办学条件,科学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法。要对于社会的人才需求进行可续的调查,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要结合当前文化发展的新特点,学习借鉴其他院校或者国外学院的先进做法,制定高师专科院校自身的美术发展路线,科学设置专业。可以设置定点见习单位,让毕业班的学生到指定的艺术馆或者美术馆等进行毕业实习,根据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整改。

2.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国的创意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距离。国家正大力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近年来创意产品和市场发展迅猛。创意产品领域基本上都与美术学科有联系,如动漫、广告、艺术设计等。学校要积极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大力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3.学校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要走出教室,走进广告公司和艺术设计院。室内环境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装饰与绘画,舞台美术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高标准、严要求,让学校在校期间积累丰富的时间经验,做到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结合,让学生毕业就能搞设计,尽快融入社会。

4.做好学生创业体制机制建设。目前我国对于毕业生创业问题,从资金到税收个个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要抓住这个有利的契机,建立健全学校的美术创意创业基地,向学生宣讲政策,设置专门的美术创意奖学金,对于优秀学生给予表彰鼓励。

总之,随着国家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师范学校只有积极主动制定措施,形成美术生教育就业体系,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朝霞,李伯枫.《美术类毕业生择业观现状调查与对策探究——以山东某高校美术学院2007届应届毕业生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07,(9):113-114.

[2]潘尚河.《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对策探析》[J].高教论坛.2009,(7).

[3]梁淑艳,王朝霞.《高校美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2):85-86.

[4]蒲宏伟.《高职艺术类学生就业市场现状研究》.职业时空.2008,(2).

[5]崔栩.《高等美术院校大学生就业调查与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广州美术学院2010届毕业生为例》[J].文教资料.2011,(16).

[6]李芬.《当前高校美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

[7]热娜,买买提.《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专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科护士;护理专科小组;压力性损伤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疾病谱的改变,慢性伤口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急危重症患者得以救治,患者愈后时间的增加,也为压力性损伤的管理带来挑战,因此做好慢性伤口管理成为护理人员的必要工作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掌握最新国际压力性损伤护理指南,做好风险识别及预防措施,提高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能力,有效避免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我院对压力性损伤管理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管理模式。通过开展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主导的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既满足病人的需求,又可以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角色作用和专业特长,通过以点到面的形式,加强专科护士队伍建设,提高专科护理水平,达到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同质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期间在院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压力性损伤常规护理模式,参照组患者性别男女比为6:4,年龄为(32.16±1.38)岁;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在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专科护理小组模式的压力性损伤管理,研究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7:3,年龄为(33.42±1.51)岁。

1.2方法

干预后 (1) 成立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建立三级质量管控制度,小组成员由护理部统一领导。(2)明确小组护士工作内容。明确小组组长,小组成员、科室联络员各自的工作职责,小组组长负责压力性损伤管理的的整体部署,负责定期组织小组总结会议,对科室联络员开展《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登记表填写规范》、《压力性损伤处理及敷料选择》、《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评估表解读》的全面的培训与指导,对科室联络员讲解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分期、预防和护理,以及典型案例分析,小组成员及科室联络员要积极按照制定的管理流程开展管理,监测病区患者的皮肤管理情况,对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要及时上报,定期参加小组会议。(3)建立健全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制定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不断完善护理流程。(4)核心组成员每季度用半天时间到科室进行检查、指导,查看新入院病人和有压力性损伤危险的病人评估、跟踪评估及上报是否及时,各项记录表的填写是否及时、规范。

参照组 常规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后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和院内压力性损伤率。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

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1:

2.2对比干预后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

干预后,研究组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显著提升,(P<0.05)。见下表2:

2.2对比干预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干预后,研究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见下表3:

3讨论

1.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带动全院专科发展及规范

压力性损伤的防治工作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难题。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疾病的康复,国内外已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护理专科化发展起步较晚,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的定位和评价尚无统一标准[1]。只有充分认识到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给予其清晰的工作职责并予以支持,才能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2]。我院将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资源进行统一,形成专科护理团队,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应用自己的专科知识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质控,规范了我院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治疗规范,同时带动了我院伤口护理专科的发展。

2.以專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提升全院护理人员压伤管理同质化

建立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以让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有更系统、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临床上遇到的压力性损伤处理提供新方法。专科护理小组可以结合临床质控经验,同时对压力性损伤管理指标进行解读,根据最新指南及专家共识,及时对全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质控,以达到全院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同质化水平。通过科室-专科小组-护理部的三级质控体系,强化了临床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提高了管理意识和自觉性,并强调和明确三级质控重要性以及对三级质控的要求[3-4]。

3.护理专科小组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院内压伤发生率

通过本研究结果得出,在实行以专科护士为主导护理专科小组后,我院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预期效果。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在专科护士的带领下,在全院各个病区设立联络员,建立微信群,规范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要求院内压伤由科室联络员在24小时内上报微信群,并由负责该科室压伤质量管理的专科护士,进入病区进行伤口换药的指导,并进行定期跟踪,形成了规范的伤口管理途径。同时,对于院外带入的压力性损伤、有压伤风险的皮肤管理,制定护理会诊机制,科室可通过HIS系统申请院内专科护士会诊,指导皮肤的管理和护理,大大降低了我院的院内压伤发生率。

综上,临床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将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新知识的掌握,提高全院的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永娟,沙丽艳,郭中献.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主导的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J]. 中华护理教育,2020,v.17(02):68-71.

[2]周玲娟,骆菊英,罗庆玲,等. 探讨品管圈在全院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01):154-157.

[3]温清清,张芳,王夏蓉. 专科护理小组在肺癌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效果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30(25): 208-209

[4]农礼荣、梁林丽、黄庆萍. ICU专科护士小组在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中的防控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32):4.

[5]李叶.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养生,2019,000(022):179.

上一篇:混凝土裂缝论文下一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