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小论文范文

2023-03-03

教师教育小论文范文第1篇

形象——变老套理论为全新花样

“《梅花鹿和狼》的故事虽然很小,但意味深长。从中我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天生有种惰性,没有竞争就会固步自封,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这是启东市公路管理站政工例会上的一名普通职工的发言。该站政工例会每周召开一次,共有三个工会小组,每个工会小组派出一名同志完成两个板块的内容。一是公路简讯回放;二是哲理故事点评。公路简讯的例子全部来自日常工作,上周本部门开展了什么工作,遇到了什么疑惑,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还有哪些急需解决的矛盾或突出问题,讲出来、写下来并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具有极大的释疑解惑的作用。再用一则篇幅短小、语言精炼的比喻性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鲜明的哲理在讲述中娓娓道来。以“围绕工作、畅谈感想”为切入点,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激活职工的工作热情,建立起职工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在有限的时间内说“有用的话”,“太极拳”式的长篇老理论是谁都不爱听的。通过交流互动,积极思考,使广大职工掌握了大量信息,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取长补短、找准工作定位的目的。

鲜活——用原则老瓶装内容新酒

“将心比心可贵、言传身教注重、持之以恒有功”是工会坚持的三条思想教育活动原则。引导职工价值取向,培养单位核心竞争力不能用空洞的说教,必须融入新鲜的内容,注入全新的活力。要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让职工感受生命、体验美好、追求崇高,让职工在感动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在“树榜样、塑典型”的活动中寻找身边实实在在的感动与精彩,为政工工作赋予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从广大公路职工队伍中挖掘和树立典型,善于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励职工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彻底改变思想政治工作那种远离生活、脱离生活、不注重生活实际的现象,坚持做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活色彩和气息。我记得在一次公路系统工会联席会议上,我引用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让与会者眼前一亮,这个故事正是来源于我们公路站的内部网络中,由一位职工搜集提供发布的,有鲜活的借鉴意义。说的是一位哲人问很多人这样一个问题,其中有孩子和成年人。说的是一位公安局局长正在和别人谈论问题,这时一个孩子跑到公安局局长跟前,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问这个来的孩子是谁?只有两个孩子答对了,公安局长是个女的,也就是她的丈夫和她的爸爸吵起来了。孩子之所以能够回答出来并且正确,因为孩子不受原来的思维定势所左右,马上意识到公安局长是个妈妈,我们平常总认为公安局长是男同志,所以就会跳不出这个窠臼而被束缚。我们政工干部一致认为,政治思想工作那些老掉牙的原则和道理愿意听的人少,听进去的人更少。换个角度开展工作,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生动——用哲理钥匙开思想之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进“快乐工作”理念,让大家在生动的故事中得到启发思考,在快乐中领会会议精神,提高促进发展的积极性。

以“读一个故事、谈一次体会、写一篇心得”的形式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一改以往“领导说、员工听”的说教式、灌输式,让职工围绕哲理故事,就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做人品质、做事能力等方面进行积极的讨论和发言。不断增强职工的职业素质教育,使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实现全面发展,正确引导公路职工树立“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为保证思想教育活动达到理想效果,在每次开展活动前,工会结合近期部分职工思想和工作上的不良势头,有针对性地选择公布一个短小精悍的职业哲理故事,做成哲理故事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同时将员工的心得进行汇编,将精彩的感悟心得发布在单位内部公共邮箱或QQ群中,便于员工间更加深入的学习、交流。每一期的故事虽小,但都能让职工的心灵和思想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启发。

长期以来,对于阅览室、宣传园地、标语牌、演讲比赛等常规的载体,我们的职工早已司空见惯,启东市公路管理站通过“小题大做”的哲理故事电子屏幕媒体来持续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已让大部分职工的工作心态有了较大转变,并帮助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识自我,锻炼沟通表达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形成了正确的、主流的、有力的职业价值导向,力求每个人都“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教师教育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从小;抓起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小孩子根本不明白什么做人的道理,即使是小事情,也必须告诉他哪些事情怎么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让学生从小就拥有是非观念。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从小时候抓起,从小事情做起。

一、从小就要扎实抓好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亚里斯多德的“德性论”强调“道德是习惯,是在早期的生活中养成,通过个人的持守变成个人的态度”。因此,德育工作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就应该扎实抓起,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作为教育者,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1.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德育工作方面存在着差异。首先,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把“体”排在首位,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德”的认知仅仅是感知,而无法理解。而小学培养目标包括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德”排在首位;第二,要求也不同,幼儿教育阶段主要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而在小学是使学生具有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物等品质,除接受和运用知识等重要内容外,还要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养成终身爱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2.充分了解孩子的各个方面,利于我们因材施教。由于社会的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家庭传媒增多,孩子们见多识广,接受新事物比较敏捷。同时也由于家长舍得投资,孩子们的智力开发早,多数孩子思维敏捷、反应较快,多数孩子都经过幼儿园的教育,对学习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认识;孩子大多数好动、好问、好追根到底,这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积累,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多数孩子争强好胜,愿意当一名好学生。这些优点对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的适应过程有一定的帮助,对知识的掌握也是有利的基础。

3.帮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1)帮助学生形成集体观念。孩子只有在和同伴交往中才可能生发心灵体验,形成集体道德观。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乐于接受需要自己承担的责任,乐于受集体的约束,习惯和同学团结互助。孩子进入学校,开始了学生生活,不再是幼儿园游戏组织形式,我们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要有大家选举产生的小干部参与管理,如果孩子被选为小干部,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已,不要骄傲自大,帮助孩子不断进步,服从集体的约束,培养集体观念,适应集体生活,与同学团结一起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2)熟悉校规,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明确良好行为习惯。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铭记在心。督促孩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自觉遵守学校常规制度。养成教育是终身受益的工程。作为教师要身体力行,注意社会公德,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好条件,给学生树立榜样。如:早晨早到校,和孩子一起扫教室、公地,不随地吐痰,随手捡垃圾落叶,培养环保意识.

3.家校结合,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1)学校制定了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家长要根据学校安排的时间,定出一个具体的作息时间表,督促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2)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3)养成语言文明、尊敬师长的良好习惯。作为家长和教师要率先垂范,同时教给他们常规礼貌用语和交际语言,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二、德育教育从小事情做起

德育教育必须借助具体的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才可能实现各种正向价值的传递。学校除了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外,还要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在活动方面,有主题活动,如:九月尊师敬老月,可为教师自制一张卡片,写上一句内心的话语,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的艰辛,也学会了尊重他人。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孩子给老人洗脚、捶背、倒洗脚水等,星期天跟着爸爸、妈妈记录他们一天的工作,体验父母的辛劳;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抹屋、扫地,献上孩子们的一片爱心;培养他们关心父母、关爱他人的美德……这些活动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从小处着手,让孩子们觉得实在,可学、可信、可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社会也在关注孩子们的发展,社会关注也是实现德育正向价值传递的方式之一。珍爱生命是德育教育的一方面,各行各业都在关心孩子们的成长,请警察讲怎样机智地与坏人坏事做斗争,怎样远离毒品,怎样才能做到交通安全;请消防人员给讲怎样防触电、防火灾、消除隐患;卫生防疫站医生讲怎样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对孩子进行珍爱生命教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对社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德育是育人的摇篮,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多、范围广,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规范,从身边小事做起,贴近孩子们生活,让孩子们从小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获得教育,不断超越自身,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逐渐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教师教育小论文范文第3篇

此次会议是在绥棱县6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逐步实现了全县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解放与统一、在广大教师中掀起了广泛持久的教学研究工作热潮、教学研究工作在城乡各校遍地开花取得了大面积的教研和科研成果、形成了全新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管理机制、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召开的。这次会议是对绥棱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和检阅,是对绥棱县教育的鼓舞和鞭策。绥棱县教育人将进一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以及行政保障等多个层面进行探索改革和创新,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朝着小县城要办大教育的目标迈进。

绥棱县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在新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颁布出台以后,从研究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开始,历经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以及行政保障等多个层面的探索、改革、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行政的职能作用,采取综合性的手段与措施,组织全县城乡学校和教师广泛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使教学研究的骨干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研究的能力与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掀起了群众性的教学研究的热潮,教学研究工作在城乡各校遍地开花,研究的领域与课题在实践中不断拓宽深化,取得了大面积的科研与教研成果。

一、打造教学研究载体,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组织保障

教育局逐步健全和完善了“5个教学研究工作载体”,以此解决好教学研究工作由谁来抓和抓什么的问题。一是教育行政研究载体。教育局成立了教育教学研究室,配备正副主任3人,吸收16名一线教学骨干参加,聘为县级教育教学研究员,并取消了他们在学校的坐班制。近几年调研起草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引领性、政策性、规范性的文件。二是教学业务研究载体。就是对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职能重构。对进修校的人员在整顿精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组合,实行了研究培训一体化,做大中小教部,建立高中教研部、师生健康部。在全县学校聘任了48名兼职学科教研员。三是教育科学研究载体。把教育科学研究所从教师进修学校剥离出来,升格为独立的教育科研单位。成立了素质教育实验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单位。县政府为这3个机构定编30多人。四是课堂教学研究载体。成立了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会和学段的研究分会。各学校成立了教研室。初高中将学年组改设为教研组,并实行语文学科教师和政、史、地、生学科教师合署办公。各学校普遍成立了集体备课组织。五是网络教学研究载体。创建了绥棱县教育信息网站,目前已有工作人员12名。开设了“教育论坛”和“学园夜话”视频栏目,建立了网上学习、备课、研究、交流的空间。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目前论坛注册人数已达7 000多人。

二、优化教学研究环境,为实施新课程营造浓厚氛围

教育局注意从各方面为教学研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是重用研究型人才。2003年,面对城乡学校班子人员老化、思想陈旧,跟不上改革发展和教学研究需要的实际情况,下决心实施了干部任用机制的改革,全面进行了学校干部的调整工作。对全县中小学304个领导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在40多所中心学校以上的学校中,重新选聘城乡中小学校长32人、副校长44人、学校中层干部220多人。让一大批年轻有为、善于钻研的干部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二是鼓励研究性的行为。做到了6个坚持:坚持优先选用研究型的干部;坚持把职称优先授予研究型的教师;坚持把职务工资优先落实给在教学研究中有贡献的人员;坚持把荣誉称号优先授予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人员;坚持在工作考评中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为重点来衡量学校干部和教师的工作;坚持由教师进修校等研究单位对上述环节进行决策前的把关。三是创造研究的条件。在捉襟见肘的教学经费中拿出数十万元,先后派出校长、中层领导、骨干教师400余人,到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的名校考察学习,到洋思中学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课堂跟踪学习;多次邀请国家、北京、省教育学院的专家和宁安课改实验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来我县进行讲学培训。四是构建研究的平台。为了促进研究与交流,按学校所在的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工作优势,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分片教研制度,学校定期交流新的教学思路与经验。按学科、学段建立了网上集体备课制度,由网站开辟空间、实验中心负责组织、进修校牵头研究。研究的成果用于课堂教学并输入教学资源库。将农村5个重点薄弱学校委托给城镇强校管理,对分布于城乡的教学研究相对薄弱的18所学校下派教改副校长,实现了校际之间教学研究的资源共享。五是营造研究的氛围。在开学初,教育局连续多年安排部署教学改革和教研工作。在每一个学期,局研究室和进修校的研究活动都安排满满的,教研主题汇报会、课题研讨会、专题座谈会成为了经常性的工作。除主管领导以外,局主要领导平均每年到学校就教研课题交流巡讲都在20次以上。这些做法,对学校和教师的教研工作产生了极好的影响。

三、改革教学研究方式,为实施新课程提供实战式的研究方法

实施新课程,必须创新思维,旧方法是研究不了新课程的。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是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几年来,绥棱县认真观察寻找新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对接点,采取让教师身临其境的实战式研究方法。一是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要求教师要全面细致地学习课标,有能力深入浅出地解读课标,做到能熟练地背诵课标。组织进行课程标准知识考试,进行课程标准知识考试大赛,对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对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反思等活动。二是进行与中高考对应教学的研究。将中高考模拟命题作为教师的必修课,利用教研日、教研会、寒暑假的时间,分学科进行设计考试。以命题对应教学,以对应感悟教法,以感悟引领研究。同时经常组织教师对中高考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思路原则、方式方法进行认真学习,从更高的层面感悟中高考命题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系。三是在集体备课中对操课方法进行系统研究。要求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综观过去的教学组织过程,反观查找师生的无效劳动,再去研究设计教学的基本流程。在这个基础上,组织进行“金点子”进课堂的重点研究。凡是提出来的大家认为是好办法的,就拿到课堂里去,落实人员进行系统实验。变教案为学案、变考试为学习、变练习为反思的“金点子”,都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出来并加以实施的。四是打开校门和课堂进行交叉互动式研究。教育局规定,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后,可以请假走出班级、走出学校,进入教学改革研究先进学校的优秀教师课堂听课,可以请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研讨会、现场会、展示会。规定初中专任教师要定期到相应的小学、高中听课学习,小学高段教师定期到初中一、二年级听课学习,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教师要定期互相进行听课学习。在高中刚刚进入课改的时期,组织百名高中教师与初中课改骨干教师结成对子进行学习交流。五是组织骨干教师参与行政和业务决策研究。为了提高行政业务决策的准确性,在对教育教学具有行政和业务导向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时,每次都吸收学校骨干教师参加,请他们发表见解,进行讨论研究,起草和修改工作方案和工作意见,不但使工作决策更加切合实际,同时也拓宽了广大教师的思想,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提高了研究能力和水平,并对一线教学研究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四、拓宽教学研究领域,为实施新课程提供广阔平台

新课程的实施体系必然是在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遵循宏观管理研究先行的思想,为具体的教学研究提供思路导向和政策依据。

1.研究和树立教育行政导向。在教学改革研究的过程中,每一步我们都事先进行调查研究,在行政层面拿出具有导向性和政策性的意见,给基层教学研究工作以一定的遵循标准。在2002年进行教学改革的初期,制订并下发了《推进素质教育培训实验要点》《推进学校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方案》《全县中小学教学评估考评办法》《选派校长和业务骨干外出考察学习方案》等10个文件。2004年出台了《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工作方案》,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要围绕“记、读、议、写、评”5个要素和“增、减、放、延”4个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实验的意见。2006年,总结梳理出了“导学议练”教学思想体系,全面推开了理科教学改革的研究实验。2008年,制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对教法、考试、评价、管理、培训5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意见与办法,从而有效地引导了基层教学研究不断向更宽的层面深入发展。

2.研究和建设学校管理系统。一是建立了学科实体化的管理机制。鉴于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下学校被统得过死,学年组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专业教研,不利于集思广益,缺乏工作活力的实际,2006年,我们首先在绥棱县第一中学进行了学科管理实体化的实验,将教学管理的重心向学科下移,组建了10个学科教学研究部,扩大部主任的管理权限,赋予其业务自主管理权、人事调配权、办公经费使用权、人员考核权和奖金支配权。2009年6月,绥棱县第一中学在学科管理实体化基础上,实行学科内教师配备专业化、教学分工模块化,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参照一中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在初中和小学阶段相继推行了放大学科部组自主管理权限的做法。可以肯定地讲,目前我县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与放权以后所产生的效应有直接关系。二是建立了简约评价学校和教师制度。我们从2006年就明确对学校的工作重点是考核教改情况,学校对教师也是重点考核教改情况,对文化课成绩实行一般性监测,原则上不计入学校教师的考核成绩,并制订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教学质量不但没有下滑,反而大幅度上升。三是对教务管理进行研究。为适应课堂教学方法变革的需要,实行了部分课程与课节连排,语文综合实践和作文课,视需要实行了半天授课制,调整并减少了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堂、课间时间。在强化实效考核评价、淡化日常一般性管理的条件下,尝试进行了取消教师坐班制的实验。这些做法,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3.研究和完善教学组织过程。全面建立了学生自治组织体系,我们从2007年开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成立了学生会组织。学生会这个名字很传统,但它的组织体系和功能作用与过去的学生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新的学生组织的主要特点是多设职务,动员尽量多的学生参加,下设各种协会。基本的职能就是班级管理、组织活动,作用于学习。学校给学生会以最大的支持,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情都由学生自己来主张、自己来办理。多数学校都对学生会给予了经费的支持。上集中学还研究并集中深入地抓了学生学习组织的建设。这些办法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校新的管理格局的建设,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五、把握教学研究主线,为实施新课程建立课堂实践系统

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基层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课程教学的组织方法,具体说就是研究教学的程序和方法,使这一新的课程体系走进课堂。因此,近几年,绥棱县始终把新课程的教学组织方法研究作为重中之重,从排除传统课堂教学的无效劳动入手,开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并瞄准建立新的教学规程这一理想和目标,抓住常规教学规律的主线,通过对大量的创新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一是研究形成了语文定向教学模式。所说定向教学,就是解决语文教学包打天下、管事过多和简单说教、死啃文本的问题,致力于语文工具性与鲜活性的回归,还语文以本来面目。确定了语文教学“定方向、定目标、定内容、定课型”的总体思路,明确提出“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提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并将这4项任务直接定为教学目标与课型,使语文教学产生了质的飞跃。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扎实,大量的文本资源与生活实例走进课堂,尤其是思维课这一课型的确立,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灵动,为作文课注入了活水,对学生进行了“悟”的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大幅度提升,全县语文教学成绩迅速提高。从过去一个时期的实践情况看,定向教学的研究实施,可以说是彻底拨开了语文教学的迷雾,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使语文教学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广大教师无不感到欢欣鼓舞。他们在定向教学的过程中忘我地研究着,也收获着定向课堂所带来的惊喜,他们有机会会为定向课堂上学生的超常表现流下激动的泪水。二是研究形成了理科实效教学流程。所说实效流程,就是通过全面审视理科的教学行为,排除肤浅重复的无效劳动,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对教学组织过程进行了全新设计,确定了集体备课、预设学案、自主学习、交流消化、合作考试、定向反思等步骤。这个教学流程中每个步骤都自成体系,同时又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是一个既能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又使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系统。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使学生学会了学习,好的学生步步拔高,全体学生同步发展。特别是合作考试和定向反思这两个步骤,对学生而言,集互助关爱、约束竞争、总结反观、理性思考于一身,使学生从独自的闷头学习,转变为大家一起来战胜学习中的困难;从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转变为学会用研究思考原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课堂效率的提高,减少了课外的学习量,也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三是研究形成了教师备课统筹系统。所说备课统筹,就是以教师集体备课组织的日常活动为载体,进行专项培训、课题研究,形成教学计划、授课方案,实行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一条线、一体化,将教学组织管理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直接需要统筹化、集约化。简单说,就是所有的为提升教学素质与水平而安排的业务活动都直奔备课组织而去,直奔课堂而去,直奔教师而去,直奔学生而去,使研培工作具有了针对性,使教学安排具有了方向性,使课堂教学具有了规范性。使新的理念、新的项目、新的思路、新的教法进入课堂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绥棱县这些年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定位于全县教育的中心工作,并做到了旗帜鲜明地抓改革,一以贯之地抓改革,任凭风吹浪打抓改革。正是坚持了这样一个坚定科学的态度,才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人跟随去进行改革,才赢得了今天教育工作的大好形势。目前,绥棱县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正向纵深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县、教育大县,为实现“小县城要办大教育”的思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牛小源

教师教育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六大解放”思想

幼儿园

环保教育

启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人的环境意识对于保护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纲要》中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环保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其教育实施的时间必须定位在当下,而且须从娃娃抓起。

面对当前幼儿园环境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要搞好幼儿园环境教育,进行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非常迫切了的。于是,我们把“环保与我同行,绿色伴我成长”作为办园特色,立足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教育思想,以本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开展“环保”特色教育,放飞孩子,把权力还给孩子,让他们敢想、敢做、敢创造,让他们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人,全面推进幼儿园的环保教育。

一、解放孩子的头脑,给孩子想象的天空

陶行知先生认为: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多数人的创造力。他主张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去想。

我们知道孩子们的脑子里充满着各种奇思妙想,要解放孩子的头脑,教师要为孩子创建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如:在《我们的母亲河》环保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大、中、小年龄段孩子的不同的材料——大班4K的画纸和笔、中班16K的画纸和笔、小班彩泥若干。孩子对客观世界带着儿童色彩,头脑中对于人和事都会用他们独特的儿童色彩来反映,而这些经验都需要老师运用恰当的提问来引是出,因此,我们向孩子抛出了问题“如何来保护母亲河的水资源?如何来争当小小环保卫士?”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对“保护母亲河”的理解,运用他们的小手来进行独有的想象与畅游。大班孩子在4K纸上大胆构图、作画,画上了一幅幅“地球妈妈我爱你”“种下一棵树”的图画;中班孩子则在16K的画纸上,画上了一个个节水、保护水资源的标志;小班宝宝则是用彩泥捏上一棵棵小树,因为他们知道,在母亲河边上种上树苗,是可以保护好水资源的道理。老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获得的知识比老师直接告诉答案印象更深刻。

解放孩子的头脑,鼓励每个孩子奔向创作想象的海洋,只要让孩子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想象,用心去描绘,不用和大师去比较,孩子们个个都是小画家。

二、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陶行知先生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观察是幼儿发现奥秘的“眼睛”,是幼儿进行的创造的原点,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进行环保教育的时候,也积极为幼儿创设多观察、多发现的机会,擦亮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对如何保护环境感兴趣。

我们在幼儿园里,经常带孩子到室外去观察,让他们多角度地去发现:社区居民们晾晒衣服,把绳子系在树枝上,树枝丫丫都“疼”了;有人在草坪中乱踩,小草宝宝都直不起腰来了;还有人们随地吐痰的行为,也被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环保宣传大行动”活动,孩子们人人动手,绘制如何保护树苗、保护小草、爱护水资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的宣传小旗,走进社区,给社区里的人们讲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方法,从小事做起,一起尽己所能把环保理念传输到社区。

三、解放孩子的嘴巴,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小孩有问题要允许他们问,因为从问题的解答中增进知识的积累。因此,教师应当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孩子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环保教育的落实也是如此。

每每和孩子们一起散步时,就会听到从他们的嘴巴中迸发出一个个充满好奇的提问,“老师,风太大了,树站不稳,怎么办呀?”“小鸟没有家,没有朋友吗?”“树叶上有虫子咬的疤痕,树叶会疼吗?”等等,孩子们看不够、问不停。随后,让孩子们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讨论、查阅资料,去自己寻找答案,知道了小树苗要给它按个支架,帮助它站站直;小鸟没有家,就给它做个鸟窝,它的朋友也就会来做客了,于是也生成了“制作鸟窝”的操作活动,让它们在幼儿园里安家等等。孩子们边观察、边探索,不仅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同时也萌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园环保教育的落实与实施。

四、解放孩子的双手,给孩子操作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他主张放手让幼儿去“做”去“想”,“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接触,“想”了就获得了直接经验。

《纲要》中提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于是,我们结合环保主题《节能小天使》,抓住陶老先生一“做”和一“想”的原则,开展了废旧材料再利用活动。师生共同收集各种纸袋、纸盘、一次性杯子等,让幼儿手脑并用,将它们变成漂亮的裙子、T恤、大狮子……孩子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不仅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此同时,我园每个班都创设了一个“环保体验区”,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随时都可以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得以成真的平台,孩子们乐在其中。

五、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走进大自然

陶先生主张“把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他能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于是,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把他们带进大自然,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让孩子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此萌发环保意识。

我们在幼儿园开辟了“生态园”,有种植园、饲养区,让孩子们参与其管理,并在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中了解自然界,从而激起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熏陶他们“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之情。”比如,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种植园中的农作物,并帮每一种农作物都做了一张身份卡,让孩子们观察植物的变化,孩子们一起种植、一起收获、一起品尝,体验劳动的快乐,并了解到植物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与此同时,通过文艺作品使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大自然的事情,如童话故事《山坡哪儿去了》对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孩子们知道环境保护要从身边做起,知道人类把树都砍光了,就没有树和小草保护泥土,小熊就没有了自己的家了,从而懂得大自然的环境要大家一起保护。这样的故事给幼儿很大的启迪,有利于孩子们把对环保的认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

六、解放孩子的时间,让孩子做喜欢的事

陶行知先生指出:“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了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因此,我们在进行环保教育时,需为幼儿争取时间的解放,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事情,使他们没有被束缚感,让孩子们乐于学环保,做环保。

我们在幼儿园每个班中设立一个“环保体验区”,活动时间的安排上是全开放的,孩子们在幼儿园自主支配时间过程中,都可自由进出这一区域,让他们在“体验区”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把收集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做高兴做的事情,玩喜欢玩的游戏,孩子们成为支配时间的主人,零距离关心环保,实实在在参与环保。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对今天的幼儿教育有着启示作用,对我园开展的环保教育同样起着指导作用。而这个“解放”在环保教育中不能现成拿来,它需要我们依据幼儿的特点,做好分析、整合、引导与实践,探索解放的现实意义与途径,这样才能在环保教育中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朱秋勤.环保教育与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科学大众,2008,(08).

[2]李红霞.环保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J].环境教育,2011,(08).

[3]田素娥.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

教师教育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科学;启蒙教育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88

作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课程是整个国民科学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起始阶段,承担着对我国幼儿进行早期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操作、实验等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广大幼儿的科学好奇心,获得一定的科学经验及技能,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早期养成。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手段不可或缺。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有各式各样新奇的化学仪器、实验装置,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各种化学试剂,实验过程中经常伴有发光、放热、颜色发生变化等现象鲜明、有趣的实验现象。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适当引入合理、有趣、幼儿能接受的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有助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展,对幼儿未来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的科学教育有所助力。

一、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应用的现状

幼儿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世界里,他们与周围环境直接或间接接触,因此,幼儿科学教育所选择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也包括了解周围物质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简单化学现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科学小实验中常常伴有的颜色发生变化、发光、放热、生成气体和产生沉淀等化学现象,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拥有得天独厚的科学魅力,充分地激发了广大幼儿的科学好奇心。另外,在进行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过程中,还能够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在小实验中观察化学现象,操作实验仪器,动手进行实验,讨论互动交流,使幼儿积累更多的科学经验,提高科学能力。然而在幼儿园实际科学教育活动教学过程中,对于有关基础化学知识的渗透、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的探究活动却十分匮乏,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将开展化学类实验活动视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禁区,认为目前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化学现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究其原因:第一,很多幼儿园教师对化学学科存在误解,认为化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很深,应该在中学阶段开始学习,不符合幼儿园幼儿的接受能力。在化学实验中所接触的各种化学药品可能具有腐蚀性,存在危险,化学实验的操作、化学仪器的使用都具有特定的操作规范,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二,幼儿园教育更重视、偏向于唱歌、跳舞、绘画、背诗等有关艺术素养、人文素养的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这样具有隐形、远期效应的活动不够重视,忽视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没有配置足够的科学活动室或活动材料,不具备化学实验条件。第三,目前我国准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弹琴、跳舞、绘画、声乐等各种艺术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准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导致我国幼儿教师普遍化学素养较差,缺乏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科学探索精神不强。许多幼儿教师对于通过幼儿科学小实验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畏难心理,力不从心,影响了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有效开展和对幼儿科学小实验的有效引导。第四,目前,有些家长对于我国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思想中仍然只重视幼儿在幼儿园认识了多少字、背了多少古诗词、学习了多少数字等等,对于幼儿早期科学素养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培养,认为针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启蒙没有任何用处,更不用说将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在中学才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融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来。

二、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

在幼儿园开展化学科学小实验活动过程中,活动主题、实验内容要源于幼儿所熟悉的日常生活,虽然化学小实验中涉及一定的化学反应原理,但是活动主题、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起点低,这样才能使幼儿与所熟悉的具体事物和现象相联系,调动自身内在动机乐于学习,在幼儿已有经验和水平的基础上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否则,就算强行开展幼儿感到陌生的化学小实验,也无法引起兴趣,得不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幼儿园可以通过“认识水”“水里有什么”“会变的水”“蛋宝宝浮起来了”等关于水的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自己已有对水的科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水的相关性质。此外,由于常规化学药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有明确的规范性,不安全,在幼儿园开展的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活动中很难直接使用,因此,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中所涉及的药品、实验仪器可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见、易得的物品直接使用。例如蔗糖、医用酒精、碘酒、小苏打、苏打、白醋等;或者用生活中常见、易得的物品来替代,例如用白醋代替常见的酸、用小苏打或纯碱代替常见的碱、用紫甘蓝(紫薯)汁液代替酸碱指示剂、用透明的玻璃杯或者将饮料瓶剪断后剩余的下半段代替烧杯、用口服液的包装瓶代替试管、用注射器或者眼药水瓶代替胶头滴管、用一次性筷子代替玻璃棒、用牙刷代替试管刷、用蜡烛代替酒精灯等。这样就可以使化学小实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顺利、安全地开展,让幼儿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接触到身边的事物与化学现象,获取最原始的化学科学经验。

(二)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独特现象设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就像一个魔术师,在化学小实验过程中,能产生各种各样鲜明、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这能给幼儿带来全新的感受,调动幼儿参与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并且让幼儿亲身体验了探究周围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快乐过程,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将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适当应用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利用颜色变化、产生气体、发光、放热等特殊的化学反应现象,设计出符合幼儿园实际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幼儿参与各种有趣的幼儿化学科学小實验。例如,利用白醋和小苏打(或苏打)发生反应产生气泡、白醋与鸡蛋壳作用产生气泡、白醋和小苏打(或苏打)分别与紫甘蓝(紫薯)提取液作用显现不同颜色、碘酒与淀粉作用显现特殊颜色、蜡烛燃烧及“蜡烛复燃”、蒸发食盐水使氯化钠析出、生活中的洗涤剂制作泡泡水、可口可乐与牛奶作用产生沉淀等。

(三)提高幼儿教师的化学素养

幼儿教师是开展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的关键,如果幼儿教师具有过硬的化学素养,就能很好地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际设计、寻找有效的、适合幼儿园开展的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避免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能在化学小实验过程中有效指导幼儿观察、探究、操作、发现、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有效开展,使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语言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要重视对化学素养的提升。具体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1.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改变只重视幼师学生艺术技能、文化素养的培养,轻视科学素养培养的旧观念,在中专院校,应开设化学课程或恢复原有中专化学课程的课程设置,不再缩减课时,并按计划开设基本的化学实验课程,使幼师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在高校,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化学素养水平不容乐观,可根据学校、学生、幼儿园三方的实际情况开设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等选修课,拓展化学知识,提高幼师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化学实验技能水平。2.幼儿园可与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大、中专院校相互协作,共同科研,组织开发、设计化学科学小实验的教师团队、定期开展有关化学科学小实验的专题讲座、组织有关化学科学小实验的培训等。

(四)采用家园互动开展化学科学小实验活动

家庭是幼儿最早开始接触科学的环境,是幼儿学习科学的起点。在活动中,幼儿园应该积极与家长协作,尝试采用家园互动的方式开展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科学小实验活动中,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启蒙的积极意义,理解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活动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际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幼儿园开展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时,可以请幼儿家长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提供相应实验用品;邀请幼儿家长来园参与化学科学小实验活动;邀请一些有化学专业特长的幼儿家长来园担任“化学教师”,给幼儿上“化学实验课”;鼓励幼儿家长与幼儿在家中共同进行一些化学科学小实验;邀请大、中专院校的专家教师开展讲座,对家长如何在家中开展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活动、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科学指导等进行培训等。

综上所述,以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为主要载体开展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化学科学小实验能够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科学的兴趣,提高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技能和能力,学习科学的方法,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同时,可帮助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推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燕.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陈春阳,李晶,余丽,尹明辉,张向军.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8(4).

[3]李鸣凤.幼儿科学教育中融入化学小实验的策略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10).

[4]王炜祺,张凤,陈凯.趣味化学实验与儿童科学启蒙教育[J].教育仪器与实验,2007(12).

作者簡介:勾建斌(1980.7— ),男,汉族,河北徐水人,讲师,研究方向:化学教学及化学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上一篇:互联网教育论文下一篇:教师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