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

2024-02-07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一、多元文化视野下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教育是无国界的, 是跨越民族、地域和文化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在哪一种文化区域内, 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西藏本土音乐更是有其自身的特点, 如农牧区音乐文化色彩较重、宗教文化底蕴深厚等, 学生在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不仅要探索研究学习广泛地古今中外音乐文化, 还要掌握本土音乐文化艺术的精髓、文化底蕴和知识内涵。把音乐教育放置于多元文化比较之中进行, 让学生们能够扩大自己的学习范围和视野, 尝试多种方式的音乐艺术表达, 注重不同文化色彩下的音乐审美体验, 了解各种音乐在不同文化生活中的价值, 在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 注重弘扬和保留本土传统音乐。把握本土音乐和外来民族文化音乐之间的平衡, 在包容开放的文化环境下, 更加突出本土音乐的特色。

二、当前西藏本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材使用不太合适

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 需要一套科学、适用的音乐教材。在多元文化视野下, 西藏本土音乐教育的教材使用, 应该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体系中音乐知识、内容的教学。但是, 实际情况是学校使用的音乐教材不是很合适。具体体现在教材比较滞后, 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 本民族和其他世界民族的音乐知识、音乐赏析等内容较少, 而西方音乐文化, 经典歌曲、器乐的内容、唱法技法等内容过多, 与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音乐生态显得不适应。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 西藏本土音乐教育在教材建设、内容更新方面, 还需要与时俱进, 融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去。

2、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西藏本地区的音乐资源非常丰富, 当地很多牧区人民都是能歌善舞的, 而且歌曲内容丰富, 舞蹈、乐器、演奏技艺等, 灵活多变, 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例如, 西藏民族民间音乐有热巴、锅庄、, 弦子, 有各地区民歌、牧歌、山歌等, 以及宫廷卡尔, 囊玛堆谐音乐, 宗教仪式、吟诵音乐等等, 这些民族音乐久负盛名, 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这些丰富的音乐资源, 大多散落在民间自行的简单口授心传。如果能够加以系统的整理、汇编, 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 当做音乐教学案例, 很有可能会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不过, 从实际情况来看, 在西藏本土音乐教育中, 民族的优质音乐资源, 开发利用的还不够充分, 长期如此, 不利于西藏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

3、教育理念、方法不够先进

多元文化背景下, 西藏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 如果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不与时俱进, 则容易导致音乐教育发展缓慢, 影响本土优秀音乐人才的培养和音乐文化的发展繁荣。西藏地区由于长期的历史、地理环境等原因, 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在本土音乐教育方面, 有的地方还是沿袭多年传统音乐教育理念, 方法, 对当前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理念等认识不够。如对本土音乐教育的方法, 缺乏有效的实践锻炼和能力提升, 对学生音乐知识学习、演奏能力考核, 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影响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不利于学生音乐专业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对策分析

多元文化发展共荣背景下, 西藏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 要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姿态融入其中, 展现民族色彩, 发扬和传承优秀的藏区音乐文化艺术。为此, 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1、根据本土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编纂教材

要想解决目前西藏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教材。教材是音乐教育开展的蓝本, 也是为学生打好音乐学习基础的重要途径。为了使编写出的教材具备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在教材的编写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克服学生的语言障碍, 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表述;二是要适当降低西方音乐教材的难度;三是在教学内容上要向西藏本土的音乐倾斜, 使西藏民族音乐文化进教材、进课堂。通过编写适用、易学的教材, 转变西藏本土音乐教育内容落后,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面貌。

2、充分开发和利用西藏本地音乐教学资源

要想提高西藏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要让他们喜闻乐见的歌曲和舞蹈进教材和课堂外, 更要求广大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本土音乐资源。因为这些反映藏族文化, 具备西藏地域特色的音乐资源, 本来就是藏族人民生活习惯及民俗文化的反映, 学生对这些歌舞形式具有文化上亲和力, 更利于他们理解、接受和领悟。利用好校园这个大舞台, 在平时的班会、校园广播及各类文娱活动中多搞些本地的舞蹈节目, 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力。

3、创新和改革西藏本土音乐教育方法

多元文化视野下, 西藏本土音乐教育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革, 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上, 可以学习音乐教育发达地区的模式, 吸收和借鉴外来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音乐教育理念往往是改变音乐教育模式, 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 在这方面, 西藏地区的各类学校要加大探索、创新和学习的力度。学校需要引进新的年轻本土音乐教师, 给学校的音乐师资注入新的血液, 新教师往往能给学校带来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这对推动学校的音乐教学改革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和支持一批教师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及参加各类进修培训, 帮助音乐教师更新观念, 提高教学能力。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音乐教育领域, 多元化视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教育方式。多元文化的发展繁荣, 为音乐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背景和文化底蕴。音乐教育, 要吸收更加多元化文化内容。因此, 本文从多元化视野的角度, 探讨分析西藏本土音乐教育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多元文化视野,西藏,音乐教育,音乐艺术

参考文献

[1] 张登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西藏本土化的实践与研究[J].西藏大学, 2017-05-10.

[2] 周亦嘉.西藏音乐与民族旅游结合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7-03-03.

[3] 格桑曲杰.论区域文化架构下的西藏传统音乐风格区[J].西藏艺术研究, 2015-07-15.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运用;本土文化资源;创设;区域活动环境

佛山是明清时期“四大名镇”之一,历史底蕴深厚,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佛山是著名的陶瓷之乡、狮艺之乡、武术之乡、粤菜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粤剧、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深入挖掘并利用本地区优秀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对于满足幼儿发展需要,帮助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和意义。禅城区是佛山市中心城区,有“南国陶都”之美誉,石湾陶艺更是佛山陶瓷文化的奇葩。本土化资源的运用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运用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创设孩子喜闻乐见的区域活动空间,是本地区学前教育积极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本土精粹的一种表现,也是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幼儿园品牌建设、课程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充分利用园舍三维空间,拓宽孩子自主活动的场所

佛山陶艺、民间文化有着千年的历史,将本土资源渗透在区域环境、主题内容中,孩子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主探索、自由创作,开发思维,激发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幼儿活动室是幼儿园环境的主体,对于活动室的地面、墙面和中空这三维空间的规划,充分融合佛山民间文化的元素,遵循动静分开、因地制宜的原则,创设基本区域和特色文化,让班级文化更有特色、更有内涵。

(一)整体规划,融合本土文化资源,创设基本区域和特色区域

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创设语言区、科学区、表演区、美工区、角色游戏区、结构游戏区等等,环境创设做到有规划、有设计,明确各区域的教育功能,突出主题内容,做好各类素材的收集,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地为孩子区域活动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在日常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充分收集与本土文化资源有关的材料,例如:图片、光盘等,另一方面,在每个阶段的活动环境创设过程中,注重筛选出与活动主题相关联的文化资源材料,例如:以陶泥为主要材料,加入竹刀、转盘、擀面杖等等。

(二)有得放矢,根据孩子“最近发展区”,渗透本土文化教育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实际需求与兴趣爱好的教育,相信孩子是能够发挥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获得成功体验、幸福人生。佛山的本土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资源丰富。我区幼儿园根据自己的课程特色,明确孩子发展目标,深入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本土文化资源,从众多的本土文化教育素材当中,开发适合孩子的课程内容,提取可以利用、有教育价值、操作性强的部分与区域功能有机结合,孩子在自主、自由的区域活动中陶冶性情、丰富经验、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与此同时,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有效选择材料,既贴近孩子生活,又满足孩子兴趣;活动区中体现孩子的学习轨迹、活动过程,本土文化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区域活动环境与主题内容相互融合,发挥区域活动环境应有的教育作用。

(三)传承发展,整合五大领域教育内容,凸显课程建设本土化特色

佛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传承、变通推陈出新,判断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整合五大领域教育内容,让孩子在环境中浸润、在环境中学习、在环境中创造。通过自由自主的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增强幼儿责任感和自信心,使幼儿体验参与环境创设过程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有效利用,发挥空间特有功能,增强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注重有效利用,变——变午睡室为活动室,在区域活动时间里有充分的空间支持孩子自主游戏。如:睡床搬起并整齐叠高,区域活动时拉上屏风,空间间隔出来,孩子在相对宽阔的区域里,利用起表演用的道具,如狮子头、凤冠等,就是一个传统文化表演区域;挖——深挖活动室里原有布局上的合理改造,让孩子从不同的高度感知周围、认识世界,利用相对私密的空间——小阁楼,开设神秘探索区域、娃娃家、手影剧场,有意境、有情境的空间更有利于孩子更投入游戏;伸——伸展阳台、教室角落创设区域,让空间的利用效率实现最大化。创设“陶艺工作坊”、“剪纸吧”,让孩子在有现空间进行无限的操作体验活动,积极创设固定与动态相结合的宽敞的区域活动场地便于孩子活动、游戏。

(5)因地制宜,拓展公共空间环境,彰显园所特色文化之内涵

教师最大化利用楼道、长廊等空间为孩子创设开发区域活动环境,凸显幼儿园的文化内涵。将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放置在便于取放的学具柜中,把音乐、表演、建筑等容易对其他幼儿产生影响的区域放置在走廊等处,一来场地拓宽,二来不至于干扰到他人。不仅如此,对于内容、形式相似的区域,在班与班之间也进行了连通,是一个两个班、甚至整个级组共用的区域,许多的孩子都喜欢表达、表现,而在游戏的过程中,两个班级的孩子会有交流、沟通与协商,发现与探索,也促进了孩子间的交往和合作。例如:创设小班角色游戏“温馨小屋”、中班社会交往“茶趣之园”、大班科学发现“探索天地”;区域活动创设充分体现了“利交流、利操作、利行动”的原则。

户外游戏区,开放玩水区、攀爬区、跳跃区、平衡区、等多个游戏区,孩子三浴锻炼,愉悦性情、发展动作、增强体质。与此同时,兼顾传统文化在户外活动中的价值,尝试开创户外区域游戏:“舞狮”游戏区、“拉车”游戏区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民间游戏的趣味性,锻炼上臂肌肉、促进交往合作能力。在活动角中尽情模仿着、创造着、表演着……传统的本土文化游戏,蕴含着纯真、朴素的韵味,让孩子们百玩不厌,乐在其中。

只有创设本土化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科学合理的布局区域,才能让孩子们在蕴含教育价值的区域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彰显幼儿园的文化内涵、课程特色。

二、 有效投放操作工具材料,激发孩子探索学习的兴趣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丰富,形式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我自信、大胆、专注、聪慧。通过实践研究,孩子天生好奇,对环境、材料充满热爱,天生就有方法去操作、去摆弄,主动探索。环境创设好,区域规划合理、材料投放适宜,孩子自主活动的秩序感也会随之建立起来。

(一)丰富本土化游戏资源,凸显课程教育价值

独特的本土文化使得幼儿园的孩子拥有与众不同的区域活动内容。幼儿园在常规区域建立的同时,根据孩子的需要与兴趣,挖掘民间资源,投放本土化的材料,创设“陶艺工作坊”、“剪纸吧”、“创作基地”等区域,根据主题内容、师生布置区域活动环境,投放材料工具,为孩子的选择和使用更准确、有目的性。教师在陶艺创作区,按陶泥类、工具类、辅助材料类、作品区分开,材料、工具明显地投放在一个学具柜上,供幼儿需要选择,每类物品都经过教师充分考虑,思考投放何种材料、投放多长时间、辅助工具有哪些、孩子前期的经验怎样等等。如开展“博物馆”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己前期参观佛山博物馆的经验,开展谈话活动,师生、同伴间进行分享交流,生成“恐龙”学习主题,通过视频、图片、图书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接着亲子进行利废利旧手工制作,增强孩子对恐龙形象在脑海里的再现,经过加工和创新,融入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和赋予童趣的教育素材,用陶泥制作形态各异的“恐龙”,孩子尽情表达表现,创造属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完成后孩子们还举办“恐龙博物馆”,生成陶泥艺术课程。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呈现在环境布置中时,那种成功的喜悦、自信的力量会让他们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尽情的去探究和学习。孩子的作品虽然显得粗糙、稚拙,却凝聚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环境创设中,只有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创设活动中来,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力、创造力及个性品质得以充分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环境在孩子身心发展中的教育影响作用。因此,在环境创设中,要为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二)提供低结构开放性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自主性。在为孩子准备一部分封闭材料,设计一些规则性游戏的同时,更应该为孩子投放大量的开放性材料,引导幼儿自发性游戏,为幼儿提供可以使用的替代物,以物代物,充分发挥孩子想象力。虽然现在的成品玩具应有尽有,但是这样的玩具为幼儿留下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为孩子准备废旧材料制成的半成品以及具有开放性的原材料,收集纸片、布条、纸箱、木板、包装纸、绳等作为孩子游戏基本材料。幼儿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利用开放性低结构的及具半成品游戏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品质、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师生们共同制作大量的“美食”,为后续的的“应记面馆”、“西关茶馆”角色游戏提供大量游戏材料,大量投放了各类本土材料供幼儿欣赏与娱乐,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坚持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推动本土文化传承与发展

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三方面资源,社区资源、专家指导、家长参与,为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孩子通过参观陶瓷博物馆、“南风古灶”、“梁园”、“民间艺术社”,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教师通过专家们的指导,加深认识,提升技能;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增进情感、形成教育合力。孩子、教师、家长在本土文化的滋养下协同成长,丰富孩子生活与学习经验,推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区域活动环境,既是教育的背景,又是教育的手段,同时又是教育的本身,珍视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孩子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发挥“小区域、大智慧”的作用,把佛山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以不同的角度和表现手法融入区域环境创设和活动中,让孩子的生活学习更有趣、体验操作更真实、表达表现更自如。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2010.4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 林佩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M].宁波教育出版社,2004

[4] 董旭花.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6

责任编辑邱丽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行为疗法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应用——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滞后性三个方面,对我国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进行本土化思考,并通过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总结,阐述我国中小学校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本土化;行为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西方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是理论建构或是实践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而我国的应用心理学发展,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余年光景。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基础心理学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也基本全部来自于西方较为成熟的应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成果,在大规模的模仿、普及与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合社会文化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长期以来阻碍我国应用心理学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

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传统有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和文化价值模式,与此相对应而形成具有不同心理结构成分的国民心理素质,因此,也就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按照同一种范式构建“统一的”、“同一的”、“世界性的”、“普适的”心理学科体系。于是,心理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应时诞生了。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表现了心理学科的世界性、统一性和国际化属性,是出于世界人类在心理现象的基本结构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异”则表现了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旨在应对不同文化范式下的国民的独特心理特性,也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之下,必然形成各异的、独特的,尤其是蕴含着独立于他国的社会文化属性的国民心理特质。

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主要是针对西方心理学在我国所遇到的困境而言的。目前我国心理学无论是理论研究或是实践应用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国民所异于西方人的心理构成方面的特殊性,这实质上是应对一种华夏社会文化的独立与独特取向的问题。这种独特应对的目的在于,使我国心理学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和技术能切实反映中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这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也适合于每个国家心理学的独立创新发展过程。

本文仅从“行为疗法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倡导积极心理疗法的研究与应用——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滞后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并通过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阐述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本土化问题的个人思考。

一、行为疗法具有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

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成熟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对个体反复进行训练,以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行为主义疗法的学习与训练之所以对于中国人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原因在于中国人的共同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即“较高的受暗示性”、“集体主义取向”、“显著的场依存性”、“他控性”等。这些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特质表明,行为主义疗法的行为训练与正、负性强化都显示了它的工具性、纯理性和强迫性特点,又由于中国人的行为观念的强依赖性、被动性以及群体影响的依存性,使得发源于西方国家的行为疗法,在我国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行为疗法在实施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始终处于主动、主导地位,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而来访者始终处于被引导或被组织的地位。从意识层面来说,来访者

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这种被动特性也正好体现了中国人的独特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即集体主义取向、他控性以及突出的环境依存性特点。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基本原理的核心是“强化”。强化是积极的、主动的,而引起强化反应发生的来访者的行为却是咨询师或治疗师所预期的,是被动引发的。这种强化的主动性和良好行为发生的被动性与他控性或环境条件刺激的诱导性,也正是行为主义疗法在中国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的良好适应性表现。

二、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

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来访者改变其认识,以实现领悟,并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是中国大陆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的,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国情以及与国人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出来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弗洛伊德的经典心理分析,因此,认知领悟疗法又被称为中国式的心理分析。

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来访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

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治疗师直接和来访者一起讨论分析症状的临床表现性质,使来访者认识到自身病态情感和行为的幼稚性,领悟到这些感情与行为是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与他的实际年龄和身份是不相称的,从而使其主动放弃这些想法和行为。

从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来看,其治疗的核心成分是治疗师与来访者对不良或病态症状进行共同讨论,以使来访者对症状(情感与行为)的幼稚性或不成熟性达到真正领悟的程度。这里的“领悟”是指明确病态症状所展现的显著的儿童期心理与行为模式。最终通过领悟过程,达到主动放弃自己在意识中已经被界定了的那些幼稚的、不成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事实上,在现实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中,认知领悟疗法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不良的或异常的思想观念等认知方面存在问题的来访者。

尽管认知领悟疗法对于根植于心理原因的心理、行为症状的治疗是普遍有效的,可是,现实中的众多来访者的异常心理或行为,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不良认知或不良行为的沉积定型所致,也就是长期重复的“不良认知→不良态度与观念→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的交互作用过程,使得不良认知、不良观念与态度和不良行为表现,随着时间的延续被进一步强化或定型。在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即使来访者真正达到了最高的领悟境界,实现了最佳的认知水平,他们未必都能如期实现不良行为的彻底改变。例如顽固的露阴癖、强迫症、偷窃癖、窥阴癖以及对人恐怖症等,在接受认知领悟疗法之前,这些当事者本人大都已明白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幼稚性、非成熟性及其危害性,他们都曾不同程度地、通过各自熟悉的方式,较长时间地致力于改变或消除自身的不良行为,但结果很少尽如人意,有些来访者甚至由于长期的观念对抗,导致病态行为的发作周期越来越短,病态行为引发的焦虑与紧张程度越来越强,还有的来访者身上旧病未除新疾又起。之所以如此,问题并非出在来访者的领悟与认知不到位,关键还是这类不良行为的顽固定型所致,这也说明认知领悟疗法在诞生之初,就存在着其不可自我完善的缺陷。

认知领悟疗法不同于行为疗法的优点在于,它非常关注引起来访者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错误的认知态度与观念,与此对应,认知领悟疗法的最大缺陷或局限性,也在于即使来访者真正领悟了自己的不良认知态度或者行为,却往往由于缺乏改变不良行为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技术,依然停留于“领悟”这一环节之上,致使不良的行为反应仍旧顽固地存在着。有临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经验的心理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都会体悟到认知领悟疗法的美中不足。因此,在来访者达到真正的认知领悟之后,治疗师应适时选择一种恰当的行为改变技术或行为矫正技术,紧随领悟之后对不良行为进行较为彻底的消除与改变。此处需要强调一下:“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的适时介入是关键,而‘适时’则是关键之关键。”真正有价值的心理治疗方法,不仅要实现治“标”之目的(改变不良认知态度、减弱不良行为),更要实现治“本”之目的(消除引起不良行为的认知态度或彻底消除不良的行为表现)。笔者本人经过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发现最适合与认知领悟疗法配合应用的行为改变技术有系统脱敏疗法、满贯疗法、放松疗法、厌恶疗法以及行为训练技术等。

三、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与滞后性

传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的价值,在于来访者对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清醒意识,尤其是对那些对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的病态行为的认识,于是来访者便在意识上产生了强烈求治或求询的意向。由此看出,传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卫生医学领域,人类对于某种疾病的病因、形成条件以及危害程度有了深刻了解之后,总是将解决问题的视点放置于“未雨绸缪”的层面。如某些传染性极强、危害性极大的生理疾病的“疫苗”的研发与应用,此类研发的目的在于积极地保健与预防,要么消除病源因素,要么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要么降低或彻底消除疾病的危害性等。与此相同,人类在广泛的健康教育领域里,能否真正认识到传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消极性与滞后性,进而实现现代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积极性,这从根本上关系到人类未来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活幸福度的真正提升。

事实上,我国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的,可是在应用心理学正式进入我国社会文化生活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与现代心理学的发源地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积极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做为可以说是相当薄弱。从一开始只是西方正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全盘引进的普及模仿,到后来的心理学本土化思潮的兴起,直至今天的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初步探索与应用,可以说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来说,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目前,更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常的心理辅导课程流于形式,要么是因为师资缺乏,要么是课程的纯理论化导致课程本身的实践价值被弱化,要么是主管领导的认识不到位以及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使得该类课程的课时被截留或消减等,导致“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

从我国学校教育层面具体谈积极应用心理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必须做到不论是教育决策部门或是教育行为机构,都应该明确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所涉及的具体研究与实践内容,应详尽地构建一个基本的具体实施框架。因此,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将自己对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内容的基本思考总结如下。

(一)小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角色同一性认识;2.自我认知;3.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做事习惯的培养;4.良好情感的认知、控制、开发及其作用;5.良好意志品质的认知、塑造、自我调控及其作用;6.良好行为习惯与成功做事的关系;7.关于初步认识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内容;8.关于仁爱、爱人,环境意识、生存意识等的教育内容;9.关于形成珍爱、正视生命价值的观念的教育内容。

说明: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哪一项教育内容的实施,都应遵循“做中学”、“做中体悟”、“悟中明理”、“感性体验为主,由感性自然上升到理性”的原则,即“践行第一”。如果社会实践课条件不允许,那就通过大量的模拟性的团体活动(训练)形式进行,效果也会很好。

(二)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 关于角色同一性由感性向观念上升的教育内容;2. 关于自我观念形成的教育内容;3. 关于高级社会情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教育内容;4. 关于生活的价值、学习的目的、人生的价值的认知的教育内容;5. 关于民族认同感、国家自豪感、国家危机感、国家安全感、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认知的教育内容;6. 关于社会良心、道德感、秩序感和合格国民的义务感认知的教育内容;7. 关于团体合作共处的认知与训练的教育内容;8. 关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价值认知的教育内容;9. 关于身心统一、自然与社会统一的辩证观点认知的教育内容;10. 关于自杀现状的认识,以及置身自杀情境中的自我生命拯救的认知与训练的教育内容;11. 关于性心理、性生理健康的认知以及有关行为训练的教育内容;12. 关于学习策略的优化选择与训练的教育内容;13. 关于生活第一、幸福第一的观念的教育内容;14. 关于恋爱的初步认识的教育内容;15. 关于未来发展理想与学业延伸的教育内容;16. 关于婚育卫生健康的教育内容;17. 关于家庭幸福和谐的教育内容;18. 关于科学职业观的教育内容;19. 关于良好社会生存适应的教育内容。

以上仅仅是在理论层面能够感知到或者能具体实施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相关教育内容,任何人都不能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教育内容,之所以勾勒出一个轮廓,一是为了学习与教育践行的方便,二是为了通过这一建构过程激发更多的有志于积极应用心理学研究的人们的广泛关注。

总之,无论是建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教育模型,或者是运用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技术进行实践与研究,其终极目的都在于“积极”二字,即“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通过彻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使每一个社会公民或准社会公民,都具备常模化的现代社会所期望的广泛的健康素质,以实现真正的国强民强的理想愿景。

参考文献:

[1]答会明.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6.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心理学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

[3]陈虹,张婷婷.真正幸福论的实践:积极心理疗法[G].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上半月刊,(1).

[4] (英)福特著,黄峥译.咨询和治疗中的沟通分析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

(本文为陇东学院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电邮:qyszxlsys@yahoo.com.cn)

编辑/于 洪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跨国公司本土化浪潮中,文化认同的作用与影响直接关系到本土化的成败。企业只有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与汇聚中,扬长避短,寻找到既具有自身特色又体现本土要求的文化价值,进而深层次地“融入”本土之中,才能确保跨国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竞争格局中保持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企业文化

文献标识码:A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自贸区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目前,我国设立的18个自贸试验区中,有10个包含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促进中外文化“走出去”和“走进来”方面具有长久的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直接带动旅游产业的兴盛。借助于互联网的高效传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文旅产业,是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优先驱动的产业。自贸区承载着文化出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速了世界认识中华民族,认同中国文化的进程,进而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认可度。

二、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数字文化产业是“互联网+”及其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是文化产业与数字化的结合。其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呈现技术更迭快、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有利于培育新供给、促进新消费,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外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英国、美国、日本、韩国

英美日韩四个国家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成熟,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链相对完整。政府建立产业园区,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培养数字文化创意人才,集中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伦敦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就是世界级创意文化产业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经过升级改造,所有数据档案数字化。全民均可随处使用、享受到数字文化产业的成果。

二是版权意识强,产业发展成熟。美国版权产业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越来越广,CD、电视录像、图书期刊出版物、计算机软件等行业成为美国主要的出口行业,近几十年来美国电影业更是带动了全球电影文化的发展。

三是政府部门、产业协会、基金组织等机构,支持和推动产业发展。韩国和日本的数字文化产业,同时得到多方机构的扶持。产业管理采用“一个来源,多种用途”的理念,将一个创意题材用在不同的项目管理中,如电影、电视剧、游戏、动画制作、漫画出版、形象产品、音乐、舞台活动、明星等子项目都可使用同一个创意题材,使产业拥有了持久的生命源动力。

(二)中国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上海和其他自贸区)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数字文化产业首次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标志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和提高。2019年《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在2004年到2017年的增速两倍于GDP增速。2017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更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末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在疫情期间数字文化产业的表现仍十分优异,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网络影视等消费出现爆发式增长,凸显了中国数字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从自贸区方面看,根据“2019-2023”五年规划,上海将在浦东把文化贸易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平台。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成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计划到2025年推进10个创新示范的国际化文化项目,建成运营10个业态集聚、功能提升的国际化文化创意园区,培育引进10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市场主体,力争实现文化贸易总额突破100亿元,国际文化专业人才达到1000名,初步建成千亿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陕西自贸区成立了“丝绸之路”文物考古中心,与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联手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平台体系和“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致力打造秦汉数字文化产业聚集地。从供给端看,在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数字文化产业链已基本成熟,已具有相当完善的产业基础和社会共识,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产业人才资源分布不均,多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城市,河南、陕西等自贸区人才配给不足。从需求端看,随着网络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数字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也得到进一步挖掘,数字文化产品已成为目前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产品。

三、本土文化对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每个省、市、区都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本文所指的本土文化并非只包含传统文化,还包含经过本土地区人民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整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形态,包括民族特色、宗教、风土民情、民间艺术、民俗礼教、民俗建筑、手工技艺等等。本土文化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同时对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可起到多方面的助推作用。

(一)有助于自贸区之间数字文化产品差异化增量

我国文化资源丰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客家文化、湖湘文化、蜀文化、巴文化、徽文化、赣文化、闽文化等等,各自贸区可就地取材,深入发掘本土文化价值,利用数字技术加以重塑再造。拿“故宫”IP来谈,有网友说:“故宫‘卖个萌’就做到了15亿的营收”。故宫卖的这个“萌”,就是利用数字技术,以新感觉、新味道、新时代的风格,重新包装本土文化产品的成功案例,数字技术让故宫文化产品更加多元,数字故宫官网、电商旗舰店、生活潮品、文化创意体验馆等,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数字化升级,成功吸睛各年龄层人群。差异化的本土文化有效规避了文化产品创新再造过程中出现的雷同情况。各地区基于本土文化打造文化产品,其风格也会不尽相同。抓准本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质的精神、底蕴、内涵,加以新时代数字化新技术创造性重塑,不仅丰富了数字文化产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还能使我国本土文化中的价值得以传承。

(二)有助于自贸区深层次打造高质量文化精品

我国本土文化历史积淀久底蕴厚,古往今来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借助于数字技术打磨、包装,可以让传说人物重生于今世,让历史事迹中值得传颂的本土文化精神再次展现。近几年,国产IP动漫电影在中国本土文化基础上取材,经重新解读和刻画包装后,在国内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案例很多,丝毫不逊于欧美大片。2015年7月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票房9.56亿,内容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2016年7月上映的《大鱼海棠》票房5.65亿,内容取材于古典神话《山海经》和《搜神记》,影片内典型建筑取材于福建客家土楼;2019年1月上映的《白蛇·缘起》票房4.51亿,内容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影片内本土文化涉及唐代汉服、建筑,奇门遁甲和五行八卦;2019年7月上映《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7亿,内容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封神榜》,此IP一出更有网友脑洞大开:“《封神榜》中的每一个人物角色都是一个IP,可以仿照美国‘漫威宇宙’打造出一个‘封神宇宙’。”

(三)有助于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分布更加均衡

国内自贸区遍布多省市、多地区,数字文化产业多地开花,将会使原本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等文化中心的人才得以有效疏解,以本土文化为题材的创意文化产品,其设计制作需要更多土生土长、了解本土文化的人才作为核心。各自贸区围绕本土文化打造文化产品,将会吸引、聚集本土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在产业化人才培训的补给下,各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人才供给得到有力的后备支撑。人才资源配置由文化中心城市的密集型,转变为多个产业集群按需分布,进而使本土人才价值输出最大化。

(四)有助于区域性产业链加速成型

文化产业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支撑,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国内动漫产业园先行起步,现已在多地自贸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载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催生企业涵盖动漫、游戏、影视、娱乐、投资等多个行业。随着基于本土文化打造的IP产品数量增多,涵盖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流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传播渠道数字化、消费场景数字化、基础设备产品研发、数字内容衍生品市场等环节的全产业链趋于完善,进而在自贸区会形成产销一体化的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加速数字文化产品高质量、高效率、高回报产出。

结束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以千年,虽屡遭磨难,历经浩劫,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优良品格。自贸区的发展承载着“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使命,充分利用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深入挖掘本土文化中的历史价值,能够加速我国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创造出更多中国文化在新时代的瑰宝产品,让世界在新的时代,以更高的眼光看中国。

摘要:随着互联网、数字化等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自贸区的数字文化产业迅速成型。高质量发展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是国家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着力点。我国本土文化资源丰富、积淀深厚,充分利用好本土文化,对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推进作用。本文将基于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当前自贸区的发展进程,分析本土文化对自贸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力作用。

关键词:本土文化,数字文化产业,自贸区,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组建专项课题组.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R].2019.

[2] 王学琴.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内涵比较及现状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05).

[3] 陈卉.数字文化产业与自贸区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河北企业,2019(11).

[4] 范玉刚.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问题与未来瞩望[J].中原文化研究,2019(01).

上一篇:传统音乐文化论文下一篇:传统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