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论文范文

2023-03-11

艺术作品论文范文第1篇

刘云娥 高级工艺美术师,祖籍江西省都昌,1962年生于瓷都景德镇,陶瓷绘画世家,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在陶瓷艺术氛围中对陶瓷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识了众多民间艺人,在与老艺人们的探讨和自己不倦的求学精神下,陶瓷艺术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在创作中,她把传统艺术手法和现代陶瓷艺术审美相结合,使自己进入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逐步走出自己艺术境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许多作品在国内外获奖,深受新老客户的青睐,作品远销世界各地,深受收藏家们的欢迎。

电话:13879802926

艺术作品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三元关系的明示——推理交际行为。它包括原作者—译者、译者—译文读者两个交际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作出估计,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即让读者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杨绛作品《洗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英译本在再现原作审美效果方面体现了最佳关联性。

关键词:最佳关联 交际意图 语境效果 《洗澡》

一 翻译中的最佳关联

1991年,E.A.Gutt发表了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几乎可以刷新人们对翻译的认识”。翻译是“三元关系”的明示——推理交际行为。翻译的全过程涉及三个交际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翻译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它不只是代码转换和传递信息,关键的是传递交际者的意图。

理想的译者应该使译文起到一种“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激活译文读者对原文语境的认知图式,增强读者对原作意图的感悟和共鸣。译者首先应该从原文的语音层、句法层、语义层和语用层等各种交际线索中推断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并对目的语接受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正确的假设,从而选择恰当的译文,努力使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原文作者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的有明示意和暗含意,译者应明确译出原文的明示意,原文的暗含意在译文有时需明示,以补充译文读者所不了解的信息。但有某些信息不宜明示,因为读者可以通过适当的努力获得关联性。

Nida的“功能对等论”强调译文的信度,追求译文的风格、意思和文体与原文达到最接近、语言表达最自然,但是他并没有考虑交际中的最佳关联性。Newmark认为Nida的“功能对等论”对译文读者想得太周到了,不管原文难易如何,都要把一切弄得轻松明白。如果按照该理论,舍弃一些难懂却宝贵的语言文化信息,使原文的审美效果失真,则十分遗憾。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该花点工夫,查查字典和百科全书。Newmark认为,最明白的译文不见得是最好的译文。所以,在所有译文中追求最大关联是不切实际、不可能的,译文和原文只是在相关方面等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追求的不是最大关联性,而是最佳关联性,即读者通过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二 《洗澡》英译本中最佳关联性的体现

小说《洗澡》出自钱钟书夫人杨绛之手,描述了解放后知识分子在第一次思想改造中的心理改造历程,以幽默机智的笔调和语言揭示了知识分子的人性百态。小说中语言妙趣横生,比喻丰富,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施蛰存对《洗澡》评价极高:“在一群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中,要找一本像《洗澡》那样语文流利纯洁的作品恐怕很不容易了。《洗澡》给我的印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作品最大特色是语言凝练含蓄,字里行间充满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表达,给读者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国内流通的英译本译者为梅珠迪和史耀华。从关联理论角度评价该译本,可以发现它在再现作品的审美效果方面基本上符合最佳关联的原则。

这部小说语言风趣生动,凝练丰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寻求在审美效果方面的最佳关联。根据关联理论,原文作者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的有明示意和暗含意。译者应对原文进行歧义的消解、指称的确定和命题内容的充实,从而译出原文的明示意。原文的暗含意在译文有时需明示,因为原文作者与原文读者所共享的信息,并不一定被译文读者所了解。译者需要一定的努力,激活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填补空缺。

例如,在《洗澡》中,作者为了表达含蓄委婉的讽意,使用了一些褒义词和中性词,其内在的贬义和讽刺意味需读者自己领会。中文读者由于与作者认知环境相似,很容易便能领会这种隐含的贬义。但是,这些词如果直译为英语中对应的褒义词和中性词,却不能引起对方读者相同的联想,读者很难甚至不可能通过推理努力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误解就会由此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对这些暗含义进行明示处理。

例1 余楠有意“睦邻”……

Determined to play the neighbor card…

例2 好在余楠有他的特点,不怕给别的女人抢走。

Luckily,Yu Nan had his own peculiarities.She wasn’t worried about other women stealing him away.

在例1中,“睦邻”很容易使中文读者认识到是反话,暗指余楠拉拢邻居。但如果直译为“befriend his neighbors”,译语读者则不易察觉这是反话。因此译者把它译为“play the neighbor card”则把作者的讽刺意图明朗化。同样道理,例2中的“特点”是中性词,直接译成“characteristics”也不容易让译文读者联想到贬义,而“peculiarities”指的是一个人身上怪异的性质或怪癖,语篇意图则十分明朗。

在小说中,杨绛多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物、反讽,等等。她运用语言炉火纯青、驾轻就熟,充分发挥了中文语言的优点。但是,生动的语言经过高度凝练,恐怕只有熟悉中文的读者才能心领神会。对于对中文陌生的译文读者来说,则需要适当的帮助,需要译者对某些信息进行明示,才能明白作者的潜在用意。

例3 ……(他)以主编的身份结交了三朋四友,吹吹捧捧,抬高自己的身价。他捧得住饭碗儿,也识得风色,能钻能挤……

Armed with the title of editor,he cultivated some friendships,spread a bit of flattery,built up his status.He clung tightly to his position,kept a finger to the wind,knew how to worm his way and how to push.

在这里,原作者表现了知识分子曲意逢迎、见风使舵的媚态。在译文中,译者添加了“Armed with”这个词组,表明了余楠把主编的身份作为自己社交的工具和武器,并把“吹吹捧捧”的内涵色彩明朗化,翻译为“flattery”。把“能钻能挤”译为“worm his way”,准确并鲜明地表现了知识分子如同蛀虫般的钻营丑态。这一显化处理使得译文显得鲜活,批判色彩十分明朗。

例4 行色匆匆,不及面辞,只一瓣心香,祝余楠伉俪白头偕老,不负他“愿作鸳鸯不羡仙”的心意。

Alas,time pressed them cruelly and she must forego the pleasure of bidding farewell in person.Still she wished to extend her heartfelt wish that Mr.and Mrs.Yu Nan would taste the joys of growing old together,and that he would never relinquish his desire to“cherish the constancy of Mandarin ducks and never envy the immortals.”

原文读者看原文后会心一笑,明白作者的用意在于讽刺和幽默。但如果照字面翻译,译文读来就比较平白乏味,不能恰当反映作者的交际意图。译者通过感情色彩词的显化处理,能收到原作者预期的审美效果。“cruelly”,“forgo the pleasure of”,“taste the joys of”这些词都是译者添加的富于感情色彩的用词,通过这些褒义词的添加能彰显胡小姐对余楠的挖苦和嘲弄。

无可否认,译者有必要提供与译文读者最相关的语境假设。但是,在文学翻译中,必须把握一个度。有某些暗含义如果得到明示,就会失去原有的美感,不能发挥读者的想象,抹杀了解读的可能性。文学作品中有些暗含意和空白,是不需要明示的。它的艺术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未明示的暗含意的存在。这些暗含,在关联理论中被称为“弱式暗含”。尽管这时译文读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却可以享受到文学作品特有的含蓄美,从而获得更大的语境效果,以获得最佳关联。但是,隐化处理的前提是它不会形成译语读者的理解障碍或引起误解。

例5 他对胡小姐说,家事早有安排。

He told Miss Hu the family question was settled.

例6 ……那个洋官的职位是“老板”照顾胡小姐的。

That foreign job offer was the“Boss”taking care of Miss Hu.

从以上两句的翻译看来,译者都没有把作者的暗含意图翻译出来,目的是让读者读懂作者的弦外之音。例如,“家事”是指离婚的事。余楠和胡小姐偷情是见不得光的事,加上知识分子说话总是含蓄,因此翻译时不宜作明示,译为”the family question”则为最佳。“照顾”一词用词暧昧,实指胡小姐与“老板”非比寻常的关系。翻译中也不宜挑明,译为“taking care of”则最佳。

例7 宛英不禁又记起老太太病中对她说的话:“阿楠是‘花’的——不过他拳头捏得紧,真要有啥呢,也不会。”

Wanying couldn’t help remembering what her mother-in-law said during her final illness,“Ah Nan is a bit of a ladies’man,but don’t worry,he’s tightfisted.When push comes to shove,it’s not in him to take the plunge.”

在例7的翻译中,“花”字的提出含蓄并耐人寻味,读者需联系下文才会明白它指的是男子用情不专。译文中同样作了隐化处理,不点破“花”的真正内涵,只把它翻译成“ladies’man”。这种说法在英语文化中也没有,读者需读到下文才能领会它的意思。这种处理很好地保留了原文含蓄和幽默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会意的时候能掩卷一笑。

三 结语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源语进行解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它判断译文标准是最佳关联性。译者应该通过研究原作者的认知图式,努力使自己的认知语境趋同于作者的认知语境。然后,作者应考虑处于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认知能力的读者,考虑如何对译文作出调整,以使读者通过作出有效努力和推理努力以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获取最佳关联性,领会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意图。译者必须考虑到译者付出的处理努力与其获得的语境效果是否相称,如果读者十分费力才能获得语境效果,那么他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或者放弃对作品的理解。

在再现作品的审美效果方面,对于作品中的暗含意可作出显化或隐化的处理。译者应恰如其分地对某些暗含意作隐化处理,使读者通过有效的推理想象领会作品中的多重解读意义或欣赏作品特有的含蓄美。但如果解读所需的努力和认知语境超过了读者的能力范围,译者应挺身而出,对其作出显化处理。

注:本文系五邑大学2007年校级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A200726。

参考文献:

[1]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现代外语》,1999年第3期。

[2] 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 Nida,Eugene A.& Taber Charles 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4] 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5] Gutt,Ers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8.

[6] 施蛰存:《施蛰存说杨绛小说〈洗澡〉》,《名作欣赏》,2004年第6期。

[7] 杨绛,梅珠迪、史耀华译:《洗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8] 孟建钢:《关于翻译原则两重性的最佳关联性解释》,《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

作者简介:陈彦华,女,1981—,广东新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文学翻译,工作单位:五邑大学外语学院。

艺术作品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特征;作品赏析;舞蹈动作;情感

人类文明发展形成了很多艺术形式,舞蹈艺术形式是其中一种,且发展十分长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舞蹈艺术可以说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通过人体有规律、有组织的动作,将日常生活、自然状态进行融合与演练,表现出不同的思想与情感。舞蹈艺术是一种将形、音、态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因此,掌握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提升舞蹈作品的赏析能力,对促进当代人类的精神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有着深刻意义。

一、舞蹈艺术简析

文学作品能够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舞蹈艺术品也能表达出舞者内心的情感与思想。通常情况下,编舞教练在设计舞蹈动作时,更注重艺术作品的美感以及艺术形式的传达,这就需要舞蹈表演者将作品中的灵动力、感染力、情感等通过舞蹈的步伐、动作以及神态眼神等传递给观舞者。但有时舞者无法正确领悟舞蹈艺术所表达的内涵,导致情感无法与舞蹈作品的内涵产生共鸣,使舞蹈艺术作品的表现不够生动,不能积极调动观舞者的情绪,进而无法真正展示出舞蹈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情感宣泄不是全面艺术表现,所谓的情感宣泄,更多时候是人类无法把控自身理性的表现,情感表现不能与艺术情感表现混为一谈。[1]比如,某个人在十分愤怒的时候,可能会做出很多出格的事,严重时可能还会使人丢掉性命,这种类似的情感表现必然不是舞蹈艺术的情感表现。

数据调查表明,在人类世界中,十分之四的信息以声音为传播媒介,十分之一的信息将词本身的内涵作为传播媒介,剩下十分之五的信息是将肢体语言作为媒介。肢体语言在人类的生活中往往占据着更重要的地位,在艺术界,舞蹈这种艺术最能体现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思想层次,舞者仅仅通过几个简单动作的展示就能与观舞者产生情感共鸣,也可以说这种艺术表现方式是具有艺术情感表现的高级艺术。因此,舞者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状态,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能与舞蹈作品本身的内涵达到一致,不断改进表现形式并与内在情感进行交流,表达作品所产生的真实意义,更优美地展现出身体语言信息,为观看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舞蹈艺术中,夸张的美、文雅的美、素淡的美都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这些美可以形成链条一样环环紧扣的艺术固有模式。

二、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动作性

舞蹈艺术作品是通过表演者的面部表情以及肢體语言将舞蹈艺术品的含义表达出来,这样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要想保证舞蹈艺术品的完整性,还需要人声伴奏、乐器伴奏等一些声音的融合,才能将观舞者的情绪带到高潮。[2]不仅如此,舞蹈动作编排与步伐安排也同样重要。舞蹈教练在编排时应选择美感高级、能够直击人们心灵与审美视觉的舞蹈动作,利用饱含思想与情感的优美舞姿,将生活的美好之处表达出来。大多数舞蹈动作的灵感来源于人们平时生活的动作,还有一些是对动植物形态的模仿。然而,因为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很多简单动作不能被直接拿来使用,舞蹈艺术需要灵动又规矩的舞姿,在动作上有更严格的要求。根据一连串配合默契的动作将舞蹈形象更直观地表现出来,一方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正确将情感传达给观众。总而言之,动作性是舞蹈艺术审美中最重要的艺术特征,通过动作的传达,观众能更立体地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

(二)时空性

人类肢体构成的不同优美姿势与线条共同成就了舞蹈艺术的魅力,所以舞蹈艺术必须包含一定的时空性。时空性更详细地说是一种特殊的三维立体形态,存在于时间中,也为舞蹈的展现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3]有了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条件支撑,舞蹈表演者才能实现整个舞蹈艺术的展示,综合性也就有了一定的发展,使观众能够通过直观感知,了解舞蹈艺术之美,最终在情感上有了归属。

(三)抒情性

舞蹈艺术最初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与活动,人们在生活与活动中融入了多种程度不同的情感。舞蹈表演者通过较强抒情性的舞蹈将人类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传达,将舞蹈中真实的含义抒发出来,促使观众产生共鸣。因此,舞蹈演员在展示舞蹈作品时,不能只是机械性地完成舞蹈动作,必须灵活地将舞蹈色彩积极表现出来。[4]

(四)节奏性

要想将舞蹈艺术完美呈现给观众,需要表情、动作以及节奏三方面的配合,三者缺一不可。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动作与表情可以提高观众的视觉感受,音乐与节奏可以提高观众的听觉感受。另外,舞蹈动作的编排也是根据节奏调整的,所以说舞蹈艺术非常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就是节奏性。

三、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实际上就是对舞蹈作品的分析与鉴赏方法。作品赏析不仅要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与意图,还要结合不同舞种的地域特点进行分析,深入舞蹈作品的题目语言,使作品更加贴近舞蹈主题,同时结合舞蹈音乐和当下时代特色对舞蹈进行赏析。[5]民族舞代表作如《黄土黄》《雀之灵》等,芭蕾舞代表作如《四小天鹅》《茉莉花》等,儿童舞代表作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荷塘月色》等,舞台剧代表作如《白毛女》《宝莲灯》等,这些不同种类的经典舞蹈艺术作品,能够让观舞者较全面地理解舞蹈作品的意义与艺术审美特征。

近年来,我国文艺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不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问题,如我国舞蹈行业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厚。一些舞蹈创作者只追求作品的数量,不更新创作技术,降低舞蹈表演标准,导致优质舞蹈作品越来越少,舞蹈艺术水平原地踏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舞蹈专业人才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不同角度着手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从舞蹈创作角度看,舞蹈艺术作品的展示实际上就是舞蹈演员通过舞蹈动作、表演技巧,在音乐节奏的烘托下,在合适的氛围中,将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舞台的设计、音乐节奏、舞蹈本身的历史背景等都对舞蹈艺术作品呈现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影响。[6]舞蹈表演者必须精进舞蹈动作,不断完善自身的舞蹈表演技术,通过不断加强自身舞蹈能力与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艺术形象的真实性,促使艺术作品足够吸引人们眼球。从普通观众角度看,舞蹈艺术欣赏通常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高端精神享受,不同的人观看同一作品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感悟。在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时,观众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综合艺术素养,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还应该对与之相关的文学、音乐、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加强自身的观舞体验。舞蹈动作已经不能作为观众赏析舞蹈的唯一标准,情绪共鸣、感官共鸣等也逐渐成为观众评价舞蹈作品的标准。一些不能带动观众情绪的舞蹈作品,以及一些观众不能轻易理解的舞蹈作品,不符合当代观众的艺术审美。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舞蹈艺术形式在多样化的艺术行业中占据稳定的地位,相关艺术工作者必须强调艺术审美的特征与价值,提高作品的赏析能力,在艺术作品中寻求共鸣,为后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蹈艺术作品提供思路,在追求数量的同时也应该优化作品质量,促使舞蹈作品在动作呈现、节奏配合、情感表达方面都更加精进。这样才能将我国的艺术水准推到更高层次,对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为经济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艾乐.舞蹈艺术审美与作品赏析:评《舞蹈家自我修养》[J].林产工业,2019(8):66-67.

[2]黄大广.新媒体环境下舞蹈艺术的审美与发展研究[J].北方音乐,2019(3):237-238.

[3]张维.浅谈采茶舞蹈的艺术审美与文化传承[J].福建茶叶,2018(1):66-67.

[4]冯铄.美术作品欣赏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塑造研究[J].艺术品鉴,2019(12):66-67.

[5]蒋小刚.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分析[J].明日风尚,2018(23):117.

[6]盖化雪.浅谈舞美设计的艺术表达方式[J].明日风尚,2018(10):68.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艺术作品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改革开放以采,思想开始解放,文艺创作开始多样化起来,而其中表现人、关注人、关注人物心灵表现的人文主义创作思潮尤为突出,警察题材影视创作在众多的题材中开始显现,警察题材电视剧能够受到如此欢迎,一是具有强烈的悬念感;二是通过对警察人生、命运和心理的独特思考,显示时代的警侦文化;三是其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使然。

关键词 警察题材 观众审美心理 编写创作 社会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开始解放,文艺创作开始多样化起来,而其中表现人、关注人、关注人物心灵表现的人文主义创作思潮尤为突出,警察题材影视创作在众多的题材中开始显现。仅电视剧而言,《便衣警察》一剧的诞生,以后延伸到今天拍摄的并还能给人们留下一定印象的警察故事,譬如《天网》、《永不瞑目》、《大雪无痕》、《12·1大案》、《永不瞑目》、《刑警本色》、《重案六组》、《红色康乃馨》、《绝不放过你》、《公安局长》、《较量》等电视剧有力地佐证了一个民间的文化理念,即“警察片”的故事性强、受众性广、娱乐性大。尤其是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一炮走红,为警察题材电视剧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其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至今传唱不衰。其中那句歌词却一直指引着日后国内警察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有奉献有牺牲,“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警察题材电视剧为何能够受到如此欢迎,且至今不见衰减之势?电视受众的感受非常重要。

从电视观众审美心理而言,它具有以下审美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悬念感。在每一部警察题材电视剧里,都是以侦破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案件为主要表现内容,都程度不同地设置悬念,而随着故事的不断演绎中,刻画或智勇双全或阴险狡诈的各色人物。观众和读者陶醉在这种跌宕起伏的故事当中,随着案情的一步步明朗。他们开始紧绷着的心逐渐放松,极大地满足了观赏需求,完成了一次愉悦的审美体验,解密的悬念给予了明众深切的观赏期待,促使观众产生迫切的观赏心理。

二是紧凑的而又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情节设置。这种设置逻辑缜密。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却环环相扣,强大的吸引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使得观众有强大的兴趣去跟随剧情发展。

三是剧情的陌生化。刑侦片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在客观上迎合了一般民众的好奇心理,这种客观性也正好符合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欣赏者求新、求奇,正是推动艺术创作不断获得新的表现对象和表现手法,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四是符合受众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中国民众自古就接受儒家的道德规范教育,有所谓的“仁义礼知信”五常之道,这显然适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所有关系。而中国人一贯是按照这种审美文化标准行事,并信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观。警察题材小说涵盖了公安侦破、法制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崇尚侠义、除暴安良,反映了最基本的区分善恶、惩恶扬善的可贵因素,它的故事结局和主题,往往契合了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同时也满足了当今人们一般的心理安全需求,迎合了现代观众的欣赏趣味。

同时,警察题材电视剧中体现出来的记实的美学追求带给电视受众们的是一种与其他文艺题材完全不同的的感受——真实。

在众多警察题材电视剧中,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种严格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它的材料来源均是在一线发生的个案。因此,作为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它的一个美学追求。无疑就是记实美学。利用纪实手法营造曲折、危险、心惊动魄、真实的“正在进行时”,是警察题材电视剧记实的特点,这个特点,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接近日常生活,更容易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当中去,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之对照。这种美是非常质朴的,自然的,真实的。这不仅要求创作材料、剧情的真实,也在很大程度上考验拍摄者的技巧使用,1993年,《九·一八大案》第一次采用纪实的手法,以其非职业演员的选用、长镜头拍摄的技巧,成为公安题材影视剧拍摄手法的一种尝试与突破。紧随而来的,是《中华之剑》、《中国大案录》、《中国刑警》、《世纪大追捕》、《12,1枪杀大案》等纪实片相继问世。也因此引起一次大的警察题材电视剧收视狂潮,收视率迅速提高。

“寻找英雄”的心理因素也是电视受众喜爱这类题材的原因之一。早些时候,以《英雄无悔》为代表的公安剧,高大全的正面形象居荧屏主流,黑恶势力只不过是一窝人见人打的老鼠形不成气候。到《黑洞》、《黑冰》。正邪力量发生了明显倾斜。“精英”罪犯与“弱智”警察被后来许多同题材的剧纷纷效仿,以至观众有些把握不住方向。好在随后不久,荧屏中的正面形象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正邪双方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比心智、比胆识、比毅力的正邪对抗,比较成功的作品包括《荣誉》、《公安局长》、《征服》、《绝对控制》等优秀电视剧。从受众角度来看,这也代表了人们寻找英雄、追求英雄、得到英雄的变化轨迹,也体现了人们对警察角色的定位:只有英雄,才能更好地佑国安邦护民。才有更为和谐社会的出现。这也是普通民众的呼声。

音乐家舒曼曾经说过,艺术有三个死敌:平庸,千篇一律和粗制滥造。对生活保持全面性的好奇,乃是伟大创意人员成功的秘诀。难在创意,成在创意。在挫折、艰难和困境中凸显顽强执著的警察精神,弘扬符合时代风尚的英雄主义气概,体现作为社会人的人本价值。是许多公安题材电影创作人员着力追求的目标。通过警侦片给予观赏者不同角度的教化,是警察题材电视剧创作者的工作宗旨。电视的艺术创新仍然是中国警侦题材电视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创作者希望通过对警察人生、命运和心理的独特思考,藉艺术个性特征明显的表现形式投射在电视上,以显示时代的警侦文化。

根据这十多年的投入效果来分析,警侦文化通过电视剧得以传播,目的看来已是达到了。不仅有助于对我国司法机关工作和形象的正面认识。由于一小部分司法人员的失职与腐败。社会大众对我国的司法工作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认识的。一些优秀警察题材电视剧的播放。在很大程度上矫正和提高了观众的认识,对提高观众对社会正义的信心,对生活、社会、人生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二是这类题材电视剧内容丰富,反映的生活面广阔,有助于扩展观赏者的社会视野和观察深度。譬如《国家权力》、《黑洞》、《重案六组》这些电视剧,下自一般的小刑事案件,大至省市领导层的腐败内幕,综合起来,就能让观众对当前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情势等方面的认知。获得既深且广的角度,所传达出的社会信息非常丰富,提升了广大观众对社会情势的知情权,加强了他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认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警察题材电视剧究竟应当宣扬些什么?警察电视剧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已成为摆在创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涵盖的阴谋、暴力、悬念、戏剧性、正邪对抗以及穿插的各种层面的情感问题成为“看点”的情况下。是将犯罪分子的狡黠与残忍以及犯罪手法描绘得惟妙惟肖,抑或是将刑侦人员的侦破过程巨细无遗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以达吸引观众之目的而陷入一种怪圈?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也应高于生活。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警察题材电视作品的创作关键还在于创作者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取向,如何看待受众的审美心理及想法,怎么将警察的形象更好地体现出来,如何更加精益求精,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以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是他们应认真思考的,也是他们应担负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丹纳曾说:“每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品。……时代的趋向始终占着统治的地位。”

警察题材电视剧的走红,除了以上原因,主要的是它在社会中所起的角色所然,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更是社会的前进与法制进程的不断前行决定的。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对于宣传、教育、感化、启蒙这种自上而下的使命感看得非常重。宣传、教育、感化、启蒙民众是党的喉舌的重要社会使命。中国电视剧是如此,警察题材电视剧更是如此。

如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22集警察题材电视连续剧《荣誉》讲述的是由于中原市发生了一系列恶性案件,原公安局长郝钢被罢免,从小城调来的林敬东临危授命,走马上任。林敬东知道。要想让这一切成为过去,首先要树立公安的形象,他需要一场胜利让中原市一万多名公安民警恢复自信。就在这时,大元公司发生了两名女职员被歹徒绑架,面对众人不信任的目光,林敬东知道,这对自己是机会,对中原市的一万多名公安民警更是机会。于是他亲自了解案情,部署破案。他告诉手下民警,“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荣誉是警察的脸,更是警察的命。于是,中原警察为了荣誉,和劫持人质的歹徒展开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智慧与阴谋的比试。正是在这一系列警察与罪犯的较量中,林敬东和其他干警一道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警察的荣誉。因工作失职被免职的原公安局长郝钢。为了揪出警察内奸,同样为了警察的荣誉而光荣牺牲。

与近年来众多的公安题材电视剧相比,《荣誉》有着自己的特点,就是整个主题非常鲜明,政府喉舌的功能在其中完美体现:“在困难面前我们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我们吃的是人民的粮食,穿的是公安的制服,就应该为了警察的荣誉而战!”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就是政府的队伍。就是保护人民的队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们?!

诸如此类的剧还有很多,《公安局长》等就属此类。

而前段时间刚刚播放的电视剧《交通警察》将交通警察支队长孙立伟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交通警察形象搬上了电视荧屏,通过描述他的人生遭遇、喜怒哀乐,把万千世界的精彩复杂浓缩于一体,努力把私人情感与普世大众情感、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尽可能折射出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大风貌,传递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与家庭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它的主旋律是和谐社会,积极健康向上的。它带给观众审美愉悦的同时传递了一种力量,感召人们手挽手、肩并肩,带给生命火样的温暖。

表现人文精神,表现社会前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影片,自然会受到百姓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警察题材电视剧的走红,受到百姓的喜爱,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社会法制建设和法治建设不断前行。随着警察题材电视剧的大面积铺开,为建设平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么,还有什么理由,让我们不爱警察题材影视作品呢?

艺术作品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从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他在其美学思想代表作《艺术作品的本源》一书中探讨了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他反对那种把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互为本源的观点,为此他找到了一个第三者——艺术,并从艺术作品入手,通过对凡高的名画《农鞋》等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艺术史上的“艺术之谜”,即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艺术的本质是真理在艺术作品中的自行置入。

关键词:海德格尔;真理;艺术本质;艺术作品;自行置入

海德格尔(1889-1976)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美学的创始人,他是著名现象学哲学大师胡赛尔的学生。胡赛尔认为,现象学方法是一种对意识的本质进行新的描述的哲学方法,哲学必须以纯粹意识为对象,并且要排除整个外部世界和传统知识,然后对剩下的“意识流”进行先验的“本质还原”,使之还原为不含任何经验内容的纯“意向性”意识,从而达到对对象的认识。海德格尔继承了胡赛尔的现象学思想,并把它作为自己哲学的根基,但又超越了他的老师的思想。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即存在,但它不是在主客二分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不分主客意义上的所谓“此在”。“此在”就是“我的存在”或“人的存在”。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既非物质也非意识,“此在”即本体,所以他的哲学是存在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一反传统的形而上学哲学,他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混淆了存在者与存在的区别,把存在给遗忘了,是“无根之本”。基于这种反传统的哲学思想之上,他提出了一些有别于传统美学思想的观点,这些美学观点是他哲学体系中体现出来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他的哲学观点的拓展和延伸。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代表作是收在其哲学美学著作《林中路》中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其主要美学思想集中于此。在这篇著作中,他用存在主义哲学方法着力探讨了艺术史上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艺术之谜”,即关于艺术的本质的问题。虽然海德格尔最终没有解决这个“艺术之谜”,如他在这篇著作的“后记”中所说:“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谜。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谜”。又在“附录”中说:“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是本文中没有给出答案的诸种问题之一,其中仿佛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而其实乃是对追问的指示”。但是他对“艺术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意义,增加了我们探索对艺术本质问题正确理解的新方法、新视角和新途径。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开篇就说:“本源一词在此指的是一个事物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某个东西如其所是地是什么,我们称之为它的本质。某个东西的本源就是它的本质之源。”并又提出,“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彼此不可或缺。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全部包含了另一方。无论就它们本身还是就两者的关系来说,艺术家与作品向来都是通过一个第三者而存在的;这个第三者乃是第一位的,它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这个第三者就是艺术”。按照常理来说,艺术作品来自于艺术家的创造,艺术家就是艺术作品的本源;那么艺术家的本源又是什么呢?是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家创造了艺术作品才使他们成其为艺术家,因此艺术作品又是艺术家的本源。正如精神分析美学家荣格所说,“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海德格尔认为,既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互为本源,那就必须为双方寻找一个“第三者”,作为两者共同的本源,这个“第三者”就是艺术。在此他明确地提出了:艺术是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这是他最重要的美学思想之一,也是他对何谓艺术作品本源问题的回答。弄清了艺术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那么艺术到底是什么,也就成了海德格尔最为关切的问题了。因此,“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就成了他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着力探讨的核心问题。令人感到有趣的是,海德格尔反对传统美学中用循环论证的方法讨论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关系,但是他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却又不得不求助于循环论证:艺术作品是什么必须从艺术的本质中得知,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又应从艺术作品去推断。

这样,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本质的探讨就首先从人人熟悉的艺术作品开始。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考察,他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首先是以“物”的方式或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学作品可以作为竹帛、书刊、录像带、光盘而存在;艺术作品(指音乐)可以作为磁带、唱片而存在;雕塑作品可以作为木雕、石雕而存在。凡高的绘画可以从一个展厅带到另一个展厅,贝多芬的交响曲存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犹如土豆藏在地窖里。艺术品的运输如同从矿区里运出煤炭,从森林里运出木材。可见艺术品无不具有“物”的特性。海德格尔承认艺术作品具有物的特性和物的要素,但是他也指出艺术作品中还有超出和高于物性的东西,正是这种东西构成了艺术作品的本质,不过它依旧离不开物的因素,艺术品首先是作为“物”,然后才具有超出或高于物性的东西。因此,要想揭示艺术作品的本质首先还得弄清物性是什么,就是说要弄清什么是物。

究竟何谓物呢?海德格尔认为那些显明自身的东西都是物,如路上的石头、田野上的泥块、罐中的牛奶、井里的水等,也包括那些不显明自身的东西,如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等。“总的说来,物这个词语在这里是指任何全然不是虚无的东西。根据这个意义,艺术作品也是一种物,只要它是某种存在者的话。”但是海德格尔又指出,我们不能把农民、伙夫、教师称为物,人不是物,甚至不能把森林旷野里的鹿、草丛中的甲虫、草叶称为物,因为它们有比物更多的特性。海德格尔所理解的物应是纯然之物,它只有物的特性而没有其他特性,只能是无生命的自然物。作为艺术作品承担者的物首先就应当是这种物。海德格尔还分析了西方思想史上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物的三种思考和解释:(1)物是把诸属性聚集起来的东西,物之物性是具有诸属性的实体。即是说,物是其特性的承担者。(2)物是感性的感官中通过感觉能感知的东西,是感官上被给予的多样性之统一体。(3)物是具有形式的质料,通过这样的“质料一形式”的结构,使物得以保持在它的自持性或本己的坚固性中。经过这样的分析他认为,这三种解释都没有能够揭示出物的本质,传统哲学对物的思考是失败的,它所思考和解释的都是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但是海德格尔又认为上述第三种解释却很有启发性。“物是具有形式的质料”是从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上,是把人造的器具当成物。器具是人造的,它是物但又高于物,与艺术作品较为接近,处于自然物与艺术品之间,因此研究器具的本性对解决和理解物的本性与艺术品意义上的作品的作品性是十分有益的。为此海德格尔选择了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名画《农鞋》,并对画面中农妇的农鞋这一器具的本性作了细致的分析。

农妇的农鞋作为一种器具首先在于它具有有用性,“器

具的存在就在于它的有用性。”海德格尔认为,田地里的农妇穿上这双农鞋,她在劳作的时候,越少想到它,或者完全不去看它,甚至感觉不到它,它作为农鞋才越是真实的。但是,这种“有用性”的基础却在可靠性,即器具的真实存在。没有可靠性,就没有有用性。“借助于这种可靠性,农妇通过这个器具而被置入于大地的无声召唤之中;借助于器具的可靠性,农妇才对自己的世界有了把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农妇只是看到它的有用性,夜阑人静时,农妇在疲惫中脱掉它,清晨时又穿上它下田劳作。节假日的时候,农妇更是把它置于一旁,从不注意和思量它的可靠性,看不到器具的真实存在。但是凡高的画则不同,我们说不清画面上的那双农鞋被置于何处,它们只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空间,农鞋上甚至没有粘着田地里或田地小径上的土块。总之,看不到它的有用性,但是它却揭示了农鞋这一器具的真实存在。对此,海德格尔作了生动细致的描述:“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得以自持。”

海德格尔通过对名画《农鞋》的分析认为,艺术作品使存在者(即世界万物)“作为存在者而存在”,只有在艺术作品中,农鞋才“作为农鞋而存在”。在现实世界中,农妇的农鞋湮没在纷繁复杂的诸多存在者之中,在艺术世界中,它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在现实世界中,农妇的农鞋世俗化了,成为一种现代的东西,全然不顾它的历史、它与主人的关系及它所经历的风霜雨雪和磨难。只有在艺术世界中,农鞋与主人的亲密联系才得以显现,农鞋才能作为农妇的鞋而存在。透过这幅画,我们看到了农妇的真实世界,农妇那充满劳作、艰辛、焦虑和喜悦的生活与命运。海德格尔认为,“通过这个作品,……器具的器具性才第一次真正露出了真相。”农鞋“这一存在者从它无蔽的存在中凸现出来”,古希腊人把存在者的显露称为aletheia,即“真理”,艺术作品中发生了一特别存在者的显露,那么,艺术中的真理便产生和发生了。至此,海德格尔给艺术的本质下了一个定义:“艺术的本质或许就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换言之,艺术的本质就是揭示存在者的真理,使存在者本身得以显现。

那么怎样理解这个定义呢?这就要首先弄清楚海德格尔所说的“真理”的含义。传统哲学意义上的“真理”是“认识与对象的符合”,真理的本质被看作“是”与“所是”的一致。海德格尔反对这种“真理符合论”,认为凡高的绘画绝不是描绘了一双现实存在的农鞋,而且成功地做到如此,才成为一件艺术品的。他认为“真理”应当像早期希腊哲学家所说,“真理”是“存在者的无蔽状态”,即真理是存在者自身的显现。(在海德格尔的哲学、美学中,“真理”、“存在”、“存在者本身”、“无蔽”、“澄明”是同一含义的。)所谓“设入”(或“置人”)也不是“放进去”,真理不是艺术家放进作品中去的,而是存在自动显现自己。海德格尔所说的“无蔽状态”是相对于“遮蔽状态”而言的。通常情况下,这个世界上,物只是现成存在者。存在者尚未显现之前,它不是不存在而是处于“遮蔽状态”,为常识所蔽,因而不能如其本然地显现自身。“无蔽状态”指的是存在者的自身显现。艺术的作用就是“去蔽”,就是让存在者“作为存在者而存在”。海德格尔认为,如果没有凡高的绘画《农鞋》,就无法建立起一个农妇的世界,农鞋就无法走出“遮蔽状态”,艺术能够起到“揭蔽”作用。因此,艺术的本质就在于把原先处于遮蔽状态的存在者(农鞋)带入无蔽状态(农妇的世界)。使存在者的真理得以显现。

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

个不断探索真理(存在的意义)的过程,去蔽和遮蔽始终贯穿着这个过程。这是一种“原始的冲突”。这种冲突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世界与大地的冲突和斗争。大地是一切敞开者向其敞开之地并且作为这样敞开者回归之地,在敞开者中大地作为庇护者而现身,而世界是存在者的自我显露的敞开。艺术品成为艺术品即是建立了一个世界。神殿作品屹立于此,它就敞开了一个世界;凡高的《农鞋》敞开了一个农妇的世界。世界要去蔽,大地要遮蔽,它是一个永无止息的斗争过程。

总之,海德格尔基于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通过对艺术作品作为“物”的分析,层层深入讨论,终于得出了“艺术的本质就是存在的真理自行置人作品”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是他回答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们循着海德格尔的思路,对他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论述进行解读和探讨,对理解其《艺术作品的本源》的美学思想以及他的其他哲学、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德格尔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就是揭示存在者的真理,使存在者本身得以显现”这个“真理”,因此就认识到艺术的重要作用。他十分重视艺术,充分肯定了艺术对人生、历史、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只有艺术能维护人类生存的根基,只有艺术昭示存在的真理。他还指出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对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人被商品和工具奴役,人失去了完满的人性,变成了非人,人类的未来充满着忧虑。海德格尔的这些思想是应该值得重视和肯定的。但是他的哲学、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如艺术先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观点等,因此他就不可能真正解决艺术的本质问题,无疑这是他的哲学、美学思想的缺陷。对于他的思想,我们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其合理的部分可以为我们所用,其非合理的部分我们必须坚决地批判和抛弃。

上一篇:美术毕业论文下一篇:艺术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