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范文

2023-09-12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体系,形成了对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体系的全面认识,然后分析了传统色彩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及意义,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策略,希望能够对今后现代平面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国文化 传统美术色彩 现代平面设计 应用

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美术文化中的色彩应用更是如此,已經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现代平面设计而言,传统美术文化中的色彩体系能够给予其更多的参考和借鉴,通过传统美术文化色彩的合理应用,可以丰富现代平面设计的色彩内容,提高现代平面设计的水平,吸引更多大众的目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同平面设计相关的产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体系的相关内容阐述

(一)儒家文化的色彩体系

儒家文化中,建立的色彩体系,五色体系是根本。在春秋战国时期,对色彩就有了明确地记载,其中青、赤、黄、白、黑是五色体系的构成部分,并且在相关文献中,如《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对青、赤、黄、白、黑这五种色彩的概念、对比关系、时间观以及空间观等有详细的说明[1]。西周时期,中国古代的五色体系正式形成,这比西方色彩体系的建立要早了将近一千多年。在儒家文化中,认为色彩中的正统色彩(也就是后来的正色)是最权威、最具尊严的,间色则是地位低下、卑微的体现,这从古代君王的着装中可以明显的体现出来[2]。古代君王的着装通常是以正黄色为主,衣襟和腰部等边缘部分则以黑色为主,这样的一种色彩设计,能够充分地展现出古代君王尊贵、权重的地位。

(二)佛家文化的色彩体系

佛家文化是我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佛家文化中,对色彩也有一定的独特理解。当前,对佛家文化色彩体系的了解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佛教寺庙、佛家壁画等,以唐朝佛家壁画为例,在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的色彩体系。唐朝时期,佛教壁画中的主要色彩有朱砂和青绿,这样的色彩设计形成鲜明的冷暖对比,突出了佛家文化中的阴阳协调[3]。到了唐朝中期,除了朱砂和青绿两种颜色之外,佛教壁画中还增添了土黄、土红以及赭石3三种色彩,外加金、白和黑进行搭配,使得壁画变得绚丽辉煌,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三)道教文化的色彩体系

在我国古代的道教文化中,“无为”是其提倡的核心理念,认为人面对事物应当任由其发展,不要过多的进行干涉。在这样的一种思想理念下,道教文化的色彩体系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在道教文化中,关于色彩的理解主要集中在黑色和白色上,而这也恰恰是“无为”在色彩上的集中体现,常见的道观中的阴阳图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4]。道家还提出了“有无相生”和“知白守黑”的言论,同时还认为将黑色和白色应用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一定的仁爱。

二、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及意义

(一)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传统美术色彩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代平面设计在借鉴中创造,另一方面是现代平面设计在传承中超越。借鉴是超越的基础,没有借鉴也就难以超越,通过借鉴可以为创造提供更多的参考。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要想让设计出来的作品让人更加满意,必须在作品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将传统色彩应用注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是视觉经验从熟识到陌生再到舒适的过程,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亲和力,还能够增强作品的创新性。优秀文化需要传承,需要让世人所知,中国传统美术色彩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世人应当将该文化发扬光大,因而需要传承。现代平面设计中,要想提升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必须要更多结合自己民族的东西,体现出与其他国家平面设计作品的独特性,给现代平面设计注入生命力。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美术色彩的结合,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也体现出一种民族认同感。

(二)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意义

1.有助于设计理念的转变。现代平面设计时,传统美术色彩中的一些应用理念会对现代平面的设计理念形成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既有利也有弊,现代平面设计师可以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中的“营养价值”;2.有利于设计方式的创新。在融合了传统美术色彩中的应用理念之后,会给现代平面设计师一定的启示,给予设计师更多的设计灵感;3.提升现代平面设计的水平。在当前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中,会发现运用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案例并不多见,同时缺乏传统色彩的解读和贯通,如果能够在现代平面的设计中,注入更多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出现代平面设计的民族性,还能够富有创新化和世界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水平。

三、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象征性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中,色彩的作用非常大,合理的色彩使用,能够使得事物的展示更加形象和生动。同时,通过色彩的运用,能够从中剖析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赋予作用的意义,欣赏者在欣赏作品之后能够获得一种美的体验,甚至是引起内心的波动变化。在古代的各家的思想中,之所以会对色彩有着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理念,就是因为赋予了各种色彩不同的象征。如道家赋予黑色和白色的特定象征,黑色表示有,白色则表示无,使得黑色和白色象征着不同的蕴意,而这两种色彩在中国传统美术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样一种对不同色彩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理解,也逐渐应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现代平面设计大师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的作品为例,他的作品将东方和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完美地结合起来,并以水墨作品设计大师组成。在靳埭强的“问道作品展”中,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随处可见,肆意流畅的笔墨勾勒出褐色线条,并且在适当的地方留白,用于体现白色,给予欣赏者无限的遐想,从中可以充分感受到靳埭强对中国古代道家美术文化中色彩的理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装饰性应用

装饰,如建筑装饰、美术装饰、服装装饰等,各种各样的装饰之所以给欣赏者不同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色彩的原因,色彩在装饰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对作品的设计和创造,运用到的不同色彩,既能够体现出设计师的创造思想,又能够反映出人们的审美观念。色彩通过关系的适宜和形式化将传统美术色彩的装饰性在美术创作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装饰性色彩相互之间的比较非常丰富,统一对比性非常强。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欣赏者在欣赏的时候,会发现色彩的搭配具有一定的对比性,同时相互之间又能够和谐共存,并不会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在传统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创作者经常会通过黑色、白色、银色等调和色彩的和谐度,这样的一种创造理念也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现代平面设计往往会应用高对比度和高纯度的色彩作为间隔色勾勒图案,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突出图像主题。

(三)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程式化应用

相较于在象征性和装饰性方面的应用,程式化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关于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程式化应用,主要体现在色彩纯度之间的搭配和色彩补色之间的搭配。色彩纯度之间的搭配方面,以紅色为例。一直以来,国人都将红色视为喜庆、吉祥的代名词,常见的如中国结、对联等,并且红色纯度越高,会给人一种更加喜庆的感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经常会应用红色给予人一种视觉冲击,如超市、商场中的红色吊牌,设计时经常会搭配纯度较高的红色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在色彩补色的搭配方面,红色和绿色是古代一种常见的搭配,从现代学色彩来看,高度互补的纯色更能形成强烈的冲击。比如,在一些水果广告中,红色和绿色是不可缺少的两种色彩。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会应用到一些现代美术色彩理念之外,还会引入一些传统美术色彩的知识。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美术色彩的有机结合,既能够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又能够提高平面设计的水平,真正实现一举双得。

参考文献:

[1]刘帅.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12(01):74-75.

[2]侯婷.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5,12(07):123-125.

[3]郑惊涛.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和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分析[J].设计,2015,24(21):60-61.

[4]李华.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1,24(18):49.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范文第2篇

摘要:图形是现代藝术设计中的核心创作元素之一,是直观传达信息的有效载体。艺术设计中的图形设计重点创意的表现目的,必须要能够引起观赏者的注意,而利用视错觉的表现手法往往能引起观赏者的目光,制造视觉上的冲击,产生新奇、特别的感受,进而达到设计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视错觉作为一种能够在视觉上为欣赏者带来新奇体验的设计方式,其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基于此,本文从视错觉的概念出发,结合经典案例对视错觉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视错觉;艺术设计;应用

中国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7-0083-02

视错觉常被大量运用在平面、产品等的设计上,利用其手法有效的引起观赏者的注意之外,还可造成视觉上的冲击,达到设计目的。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视错觉的形成来自于人的视觉接受到的信息所形成的知觉与真实的现状不符所产生的现象。如我们在观察图形时,由于对比参照物的不同,会在视觉上对图形信息的判断出现失误,直线甚至可能被看做曲线,二维图形会形成三维效果等。一些学者对这种视觉错位非常感兴趣,并通过设计形成了一些经典的视错觉案例,如缪勒莱耶错觉、附阴影钻石错觉、波根多夫错觉等。随着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设计者热衷利用这种视觉上的错位来设计别具一格的作品。

1 视错觉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图形是艺术设计中的主要创作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设计者可以利用基本的视觉原理,运用点、线、面、体、空间五种造型元素设计发展出不同的图形,并对图形的位置、大小等进行巧妙的安排,从而在平面空间内形成一种出人意料的图样,在视觉上让人有一种新奇的体验。这对于强化视觉传达效果,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都是非常有效的[1]。视错觉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利用形象同构设计出新的形象,这种设计称为转换设计。即为图形可转换成背景,而背景也可转换为图形。例如图1是一幅经典的两可图,即著名的“鲁宾之杯”,可以看到两个图形,设计者利用黑白为主色调,黑色是两张对称的脸部侧影,而白色部分则构成了一个杯子的形状。这种相互衬托、相互借用的视觉错位,大大强化了作品的视觉张力。第二,利用图底反转体现视错觉,这种设计称为互补设计。英国神经心里学家Richard Gregory(1973)曾经提出:“图形的特征使图形注视点发生错误,所以产生错觉”。当一个画面当中可以看出包含两个以上意义的图形,即为双重意象,称之为多意图形。简单来讲图底反转就是一种多义图形,我们在乍一看到图形的时候,会根据思维定势判断图形的特点,但是仔细观察,图形背景中的画面则浮现出来,一幅全新的图形就会浮现在眼前,图形与背景二者具互补作用,若少了其中一项,则视觉画面的构成便便不成立并失去作用。可延伸其内容或意义,并增加视觉效果与印象,应用的范围涵盖纯美术以及平面设计等。如图2,你看到的是爱因斯坦还是玛丽莲梦露?第三,多维幻想图形,近年来人们对于“3D”的热衷有增无减,一张简单的粘贴画中都会呈现出三维的效果,即设计者利用图形的位置安排,打破空间维度限制,让欣赏者获得三维乃至四维的视错觉幻象(如图3)。

2 视错觉在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艺术设计中的主要因素,色彩不仅能够传递基本的设计信息,还能够激发人的情感,从而强化视觉效果。在视错觉的应用中,其在色彩表达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不同色调会调动人的不同情感,因此,色彩学中有“冷暖”色调之分,如蓝色、绿色等色调会给中一种冰冷、清爽的感觉;红色、橙色等会给人一种温暖、热情的感觉。这种视觉刺激引发的情感变化本身就带有一种错觉,因此,设计师也更习惯于利用色调上的巧妙设计强化欣赏者的这种错觉。例如图4中,红色的雪花在灰色的背景下与在红色的背景下,看起来更鲜艳,实际上去除背景色彩,雪花的颜色并没有差别,而形成这种视觉错觉的关键就在于色彩的对比,在冷色调的衬托下,红色的雪花看起来更加鲜艳、夺目,而在暖色调的衬托下,红色雪花在色调上的优势就会有所削弱。第二,利用色彩对比引起视错觉。达·芬奇曾说过:“同样美观的色彩之中,凡与它的直接对比色并列的颜色最悦目。”在艺术设计领域,利用色彩对比强化视觉效果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附钻石阴影错觉”(如图5)中,每一个菱形格子中的颜色和敏感度都是相同的,但是在由灰到白的渐变中,观察者的视觉产生错位,并形成了各菱形有不同的明暗的视觉效果[2],而形成这种错觉的原因就在于两个颜色同样的菱形由于角度的偏差,造成光对色彩反射的重叠以及视觉混乱,大脑自动进行模糊计算,几个菱形相连接的边界会出现浓淡差异,实际上利用特殊的技术手段将每一个菱形分离出来,这种渐变的效果就会消失。在艺术设计工作中,将对比色彩与形状并置排列,使画面产生立体感错视的效果,达到一种特别的美感值得尝试。

3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设计者要想从视觉刺激上为欣赏者带来新的体验就应该在创新上下更大的功夫。在平面艺术设计中,视错觉则为设计者提供了一条通往创新的通道。在审美多元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采用一些更加随意性、偶然性、自发性的因素来让艺术更加“接地气”。这种平面艺术设计倾向,打破了传统设计中过度修饰的刻意,让欣赏者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获得新的视觉体验,而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视错觉往往更具视觉震撼力。

广告是平面设计中的主要内容,而视错觉在广告中的设计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者突破传统框架,凸显独特创意的重要方法。如图6为意大利Bye Helmets头盔广告,广告中,设计者抓住了头盔能够保护头部安全的关键性特点,将头盔的形状和人手的形进行同构设计,通过强调“保护手”的样式,来向人们传递安全理念,让消费者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对于摩托车骑手而言,该款头盔能够给你一个像双手一样温暖、安全的保护。

4 视错觉与现代艺术设计

在现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艺术的探索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艺术设计领域不同门类、不同风格流派对视错觉的应用却呈现出相同的兴趣。他们热衷于在设计过程中利用视错觉的手法来激发欣赏者的注意力,并通过这种看似神奇,实则普通的设计效果,让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形成艺术创新的强大动力。例如在绘画领域,立体画派对视错觉的运用最为娴熟。通常我們所说的绘画艺术都是在画布的二维表面进行绘画创作,而立体画派则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他们能够在二维的空间里为我们呈现出三维的视觉效果,这一绘画流派甚至被称为一种“完全新的艺术”,而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甚至致力于突破空间维度的限制,在三维空间内创造一种“第四维”空间的视觉效果。这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对于艺术设计是一次新的探索与尝试,而这种由视觉上的错位而激发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才是艺术设计永不枯竭的根源。除了在绘画艺术中,视错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视错觉的影响下,现代建筑设计师可以突破古典的准则和传统的构图的限制,利用空间和节奏在形式和尺寸上的调整,重新砌叠、块面的组合,并体现出极具立体感的建筑风格,随着人们对现代艺术设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利用视错觉增加建筑艺术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视错觉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空间节奏的控制上,即设计者通过对空间节奏的把握,将欣赏者的视觉承受能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过度的视觉错位引起不适。

5 结语

总之,视错觉作为一种艺术设计手法,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并不新鲜,但是由于这种设计屡屡创造出独特性的效果,其对设计者以及观赏者的创新思维的启发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艺术设计领域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视错觉的表现手法,但也要避免错用、滥用。将手法的表达控制在艺术规律的适度范围内,让艺术设计作品呈现出最大的视觉传达效果。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图像、色彩、线条等设计要素通过重新的结构、组合,是能够获得一种新奇的视觉效果的。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者能够合理巧妙地使用艺术设计要素的视错觉,从而让艺术作品更加引人入胜,达到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在未来的艺术设计中,人们对于视错觉的审美需求逐渐强烈,因此,设计者应该积极探索视错觉与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并发掘图像、色彩等设计要素在视错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实施方法,让视错觉设计手法在艺术表达中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睿,视错觉表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 (34):23-24.

[2]刘盒珠,现代艺术设计中视错觉的运用分析[J].中国艺术,2015 (04):120-121.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范文第3篇

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的作用

图形创意能够生动灵活地传输视觉语言, 与艺术、思想进行沟通交流, 相对来说, 图形创意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殊性的创造手法, 即打破了常规方式, 利用新颖的视觉艺术形式表述设计师的设计主题, 抒发设计师的设计情感, 最终促进消费者、欣赏者合理交流互动的实现, 取得理想的审美效果。当前, 图形创意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运用图形创意, 可以较好地激发观赏者兴趣, 新颖的图形创意步入观赏者视觉感官之后可以促进强烈艺术冲击力的形成, 与文字性创意相比, 图形创意具备先入为主性, 利用其生活灵活的特征吸引观赏者兴趣。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借助艺术性语言表述广告信息, 增强观赏者审美感受。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字性叙述不感兴趣, 甚至是有点反感, 而图形创意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不仅丰富了平面广告设计的艺术趣味性, 而且提升了平面广告设计的精炼性, 与现代人类审美追求相符合, 有利于加深观赏者对广告的印象, 促进观赏者掌握广告信息效率的提高。可见, 图形创意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图形创意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及其方法

1、运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 图形创意是有目的性的艺术符号创造, 霍尔格·马蒂斯是德国著名的图形创意大师, 他曾明确强调了图形语言对广告的重要性, 即一幅令人满意的广告, 理应依靠图形语言进行注解说明, 而并非依靠文字。可见, 在广告中, 图形创意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视觉艺术设计形式的平面广告设计更是离不开图形创意。图形好坏对作品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 所以, 如何将新颖成功的图形运用到广告之中, 是值得广告设计者深入的问题。

好的图形创意可以准确合理地传输广告信息, 使观赏者能够快速领会广告的意义, 同时能够加深观赏者对广告的印象, 提升观赏者审美意识, 激发观赏者消费欲望, 从而更好地发挥图形效果。事实上, 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创意属于“创造”活动, 而好的创造具备一定的前提, 即除了需要利用创造性思维总结造型符号, 还需要满足广告目的需求, 所以, 一个好的图形创意与广告“目的”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 广告图形创意的设计除了要展现图形生动性、功能性, 更为重要的是要对观赏者的审美产生影响。

在创作平面广告时, 若我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世界万物形的改变进行观察, 那么我们就会不断发现新的内容, 且这些新的内容与常识有所区别, 在此基础上再对这些图形进行重新组合, 进而总结出新的图形。此种图形创造虽然十分繁杂, 但也有相应的规律可以遵循。

总而言之, 图形创意是利用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法, 设计出一个意味特殊的形象, 传达产品信息, 它可以将人们带进不一样的世界, 转想象为可能的现实, 是一种超越了时空的设计思维, 为视觉世界打开了新的方向。只有加大对图形创意研究的重视程度, 才能更好地创造出视觉冲击力较强、认识度较准的设计作品。

2、运用方法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 需要锻炼出具有新特质的图形, 如清晰、简单的图形。图形形式感的构成需要遵循对比统一的法则, 对于广告来说, 其构成元素不是一层不变, 除了要有差异与改变, 还要有和谐的整体, 同时, 图形创意还需稳定节奏与旋律等。

第一, 虚构:通过虚构想象力发挥产生的产物, 可以更好地表述创意内涵,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存在差异, 而艺术想象虚构指的是基于对生活的认识、理解与概括, 以多种手法形成真假统一体, 如夸张、想象、比喻与象征等手法, 更加全面地展现事实。

第二, 联想:所谓联想, 是指从一个事件联想至另一个事件的心理过程, 图形能够通过多种联想进行实现, 如象征性、对比与相近等, 联想旨在强调多种形象要素的有效联系, 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此基础上将它们赋予至广告之中。

第三, 想象:所谓想象, 是指基于现有感性形象设计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能够以图形改变、图形错位等进行实现, 对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 需要利用想象寻找表面好似独立、内在又彼此联系的重要形象。

第四, 同构:所谓同构, 是指将多个不同形象 (至少两个) 依据相关逻辑进行重合, 促进新形象的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 进行同构的两个事物需要有共同之处, 才能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产生碰撞。

第五, 元素替代:所谓元素替代, 是指将想象视作基础, 借助各形象间的相近性, 并在充分了解与掌握相应需求的基础上保持原形, 用相近形象替代原形象之中的局部之处, 从而促使形象形成新的思想。

第六, 混维:所谓混维, 是指现代广告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种技巧, 它能够跨越时间, 转二维平面为立体平面, 提升创意吸引力, 发挥创意魅力。

第七, 影子:通过光线照射, 物体会产生影子, 但影子与原物体有很大差别, 将此种形式运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之中, 可以使创意更具个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人类生活借助艺术日趋审美化, 未来人们对视觉艺术设计产品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作为一种普遍视觉艺术设计形式的平面广告设计更应主动运用图形创意, 清晰表述设计师的设计主题, 为观赏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同时增强观赏者的审美感受。图形创意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审美趣味越来越高, 对现代平面广告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平面广告的核心在于创意, 令人满意的平面广告是利用特殊的图形创意对设计师设计主题进行准确合理的表述, 加深观众对平面广告的理解, 图形创意既新颖又有趣, 在取得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升华平面广告设计主题, 所以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基于图形创意的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图形创意,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运用

参考文献

[1] 图形创意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黄苹.美术教育研究.2017 (08) .

[2] 关于图形创意教学的几点思考[J].段丹.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 (16) .

[3] 传授艺术, 艺术的传授——一堂图形创意联想课程的教学设计[J].刘杨.包装世界.2014 (04) .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范文第4篇

1 将绘画元素重新拼贴与组合

拼贴与组合即解构, 解构手法的理论依据是格式塔完形理论, 它是指事物在观察者心中形成的一个有高度组织水平的整体。以古今绘画艺术元素为对象, 根据设计的需要, 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与重构, 即分解成机理、图式、符号之类的元素, 使之进入符号贮备, 再进行设计重构, 这个过程就是解构, 对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而言, 解构是一种极有力的设计手法, 当然, 结构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而是具有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化特点。它打破了正统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和形式, 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传世不朽之作——IBM招贴广告, 应是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必上的一课。在保罗·兰德的这件广告设计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她将欧洲现代派毕加索的艺术图式或是美学概念以及马蒂斯的色彩体系通过解构 (“蒙太奇”和“拼贴”) 的手法运用到其设计作品之中。保罗·兰德作为一名“新广告主义者”与“功能主义者”, 他把“有内容的抽象设计”与“无内容的抽象设计”做了明确的界限划分。他的平面广告作品通常能够通过对各类绘画元素的解构来引导受众去主动探索和诠释其广告作品, 感受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以IBM的招贴 (Eye-Bee-M) 为例, 保罗·兰德并不是简单的将绘画元素直接拿来设计招贴, 而是把这些绘画艺术中的元素通过符号意义上的分解与重构, 再赋予平面广告设计以个性化和风格化的艺术魅力。既解成典型, 又构得和谐自然, 它能显现出设计的文脉与创造价值, 不但合乎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 而且合乎观众的接受心理与接受能力。

2 借用、模仿绘画的语言与形式

对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它和绘画艺术一样具有以下特点:现代平面广告作品同样可以精确、全面的表达创作主体的意识, 而不仅仅是按照客体的母题去表述, 同时也完全可以按照主体意识的驱使去创造, 它可以逃脱虚假、动荡的表象世界。可见, 平面广告与绘画艺术有着相同的渊源, 广告设计从绘画艺术那里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比如蒙克的绘画与下岗茂的一些海报作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 它们都十分类似。具体来说, 现代绘画综合材料的运用表现在扑朔迷离的肌理运用上;绘画用混沌含蓄的绘画来表达意境, 这些手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也可以借用与模仿, 不过, 只是借用、模仿绘画的表现手法或借助绘画元素来完成设计的段落而已。例如有的设计作品从表面上是追求绘画中的空灵和气韵, 更深刻的是用图形元素溶入到现代设计原理的图形构造中去了。这种类似绘画的空灵美, 往往既是平面广告设计的手段又是平面设计的目的。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出发, 若将之放置到现代主义运动中的大背景中去, 现代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是使之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设计活动的自身特质和发展变化规律, 也影响到我们对其它相关设计活动的理解。绘画艺术中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都影响着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设计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也影响着绘画艺术, 两者相互促进, 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可以造就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3 对绘画元素的精神继承与发扬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技术与绘画艺术中表现手法是相互的关系, 它们互相渗透和吸收对方的精髓, 绘画艺术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联系是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内在动因。不论是看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还是现代绘画作品, 都可以让我们发现更多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一种图形化的抽象符号元素, 而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是需要融入了图形化的元素符号, 只是现代平面广告作品的要求是一目了然, 简洁明了、概括性极强的元素或符号。因此, 对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而言, 运用多元手法, 有选择性的将不同比例、时间、空间的绘画元素相结合, 也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是一些构思需要超载现实、构图概括、形象夸张鲜明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如果吸收绘画元素, 更能醒目地渲染了主旨事物, 赋予平面广告作品更广的意义。笔者认为,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灵之感, 以无形表达有形, 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就可以被极好的得到了吸收与利用。现代平面广告艺术设计大师们也以意念为先, 用形得神韵, 不断创新, 灵活取用为创意原则, 所以, 从这一点上来讲, 它与中国山水画的表达方式十分类似。在实践中, 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还可以与西方的现代理念相得益彰, 一些运用了中国的水墨技法和现代电子技术特殊肌理效果的平面作品, 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感染力。

此外, 绘画艺术讲究的内在节律, 强调相对均衡, 也很符合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艺术形式美的规律。在我国的现代平面广告艺术设计作品中, 疏与密、动与静、虚实相生、黑白对比、纵横曲直、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也屡见不鲜。比如我国现代招贴艺术设计就大量的运用了古代或现代的民间工艺, 这些传统艺术——概括多变的形式之美, 长久的生命力与深远的文化内涵, 给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提供了十分丰厚的给养。而且, 平面广告设计由复杂到单纯, 丰富到简练的提炼过程, 也可以说是从传统绘画中总结得来的。

总之, 平面广告设计的规则蕴含着动态生命的整体表现, 东方与西方、曾经与未来, 又或者是多元与凝聚、传统与现代, 它们都能独舍一端。只有明白了绘画艺术与设计艺术融合的要义, 我们在设计现代平面广告作品时才能产生出更具涵义的艺术张力。纵观中外, 绘画艺术与平面广告设计艺术从来都是相互影响、交融共进的。从绘画之“意味”到设计中“意念”的表达;从绘画的空间处理到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的空间感与虚拟性, 再到广告作品里的含蓄意蕴,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与绘画艺术总是能够在相互吸收与交融中得以更好的发展。

摘要:本文试从艺术心理学、美学、视觉心理学等角度来论述绘画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中的几种应用方式。笔者认为, 当代平面广告设计师不同程度上吸收了绘画的基本元素, 同时也借鉴了其创作手法和理念, 并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得以应用。

关键词:绘画元素,平面广告,解构,迁移

参考文献

[1] 王书万.绘画与设计的材料语言[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 盖尔.戴布勒.芬克[著], 徐军华[译].白色设计—平面设计中的白色魅力[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范文第5篇

1、构成主义的背景

发展于1913年的俄国构成主义, 也被称作“结构主义”。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的有机金属、木材、玻璃、纸或加工塑料组合重构而成的现代雕塑设计。强调的是空间中的材质运用, 造型的新颖程度, 而非传统雕塑看中的体积与量感。

俄国构成主义者持着反艺术的态度, 简化或抽象化常常是艺术家的创作特征。虽然所有的前卫俄国艺术家有着共同的热情与愿望, 但是他们对于新共产主义社会里的艺术家和艺术所持有的角色却有不同的观点。从而刺激出了构成主义新的意识形态。

2、构成主义的特点

俄国构成主义在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语言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几何抽象图形和摄影合成等新颖手法, 高举反艺术的旗帜, 避开传统艺术路径。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对抽象图形的使用通常有两类情况, 一方面, 有的设计师并不赋予他们任何特殊的象征含义, 仅把抽象图形当成一种分割画面和进行装饰的新型形式。另一方面, 在部分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中, 在运用抽象图形时具有十分明确的意义, 由多个图形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则会加强作者要传达的讯息。

3、构成主义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意义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们在版式编排和字体方面也展开了大胆的探索, 与包豪斯严谨而强调理性分析的编排方式相比, 他们的设计前卫且充满激情。在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们眼中, 文字不仅是用于读的, 同时也是给人看到, 文字有存在的独立性和自身的表现力。画面就像是一台摄影师, 就应该自由地去表现, 视觉的冲击力就是版面和字体设计的一个核心灵魂。

二、案例分析

案例1:李西斯基设计的书籍《红楔子》。充满了浓厚的构成主义色彩, 采用明确扼要的纵横版面编排为基础, 字体全部是无装饰线体的, 平面装饰的基础仅仅是简单的几个图形和纵横结构而已。在他的设计中, 形式, 内容, 色彩, 图形都是围绕中心服务。如图1、2所示。

案例2:画面中摆放着不同颜色的矩形, 作者将矩形均以一定的角度进行并置, 图中矩形的颜色由三原色, 黑白两色构成, 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及对比。如图 (3) 所示。图 (4) 是纳吉在包豪斯学校设计的展览会海报, 我们从中发现纳吉很成功地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运用在平面设计当中。海报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现代工业理性、冷静的特征, 作者用抽象的几何形态, 很好地表达了此特征, 同时赋予海报极强的视觉效果, 且这样的设计并没有忽视文字、信息的有效传递。图 (5) 水彩拼贴画《致康定斯基》作者为纳吉。从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色彩对比给人带来的强烈视觉反差, 强烈的明度对比在于画面中的几个纯色长方形与黑色背景, 符合构成主义的创作风格。

案例3:这一系列丹麦招贴运用了大量的几何形组成了新的图案符号, 看似复杂, 却全部是由最为基础的几何形构成, 简明抽象, 在传达一些抽象概念信息的时候极为有效, 结合了计算机软件设计, 使得这一系列作品更加显示了几何形状的精确美, 是构成主义风格作品的体现。如图 (6) 所示.

从现代设计主体看, 俄国构成主义艺术运动是一个激进的、理想化的、前卫性极强的现代设计流派。对现代工业文明成就和工业产品的结构方式与现代新兴工业材料都有着浓厚兴趣, 并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材料对设计的积极探索与创新, 为其兴起与发展夯实基础。相反, 同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科技和现代设计发展相对落后。譬如传统延续下来的工艺美术设计与生产不相适应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现代设计方面, 虽然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缓缓发展, 但模仿多, 创新少, 高新技术与材料、工艺的缺乏。因此, 也影响了中国现代设计对这场设计运动的先进创意和艺术精神的深入学习, 耐人深思。

摘要:在当代设计中, 不可不提到的就是现代主义的设计, 它是当代设计史上最重要且最具有影响的设计活动之一。在整个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过程中, 起源于俄国的构成主义是现代艺术发展历程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运动之一, 俄国构成主义的积极探索为现代主义设计走向成熟奠定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它对现代设计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是二十世纪现代设计的新开端。尤其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平面设计中成功地应用了几何图形与抽象图形, 构成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形式, 表现和语言方面做了突破性的尝试。所以我们说, 在整个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过程中, 俄国构成主义的积极探索为后来现代主义设计走向成熟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将从构成主义的形式、材料、色彩构成观念中阐述构成主义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构成主义,现代主义设计,平面设计,商业

参考文献

[1] 吴卫.平面构成图说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7.

[2] 童慧明, 李雨婷.100年100位平面设计大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119.

[3] 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69.

上一篇:视觉艺术语言下一篇:现代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