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

2024-02-25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在我国当前的公路施工用材料往往采用的是半刚性的基层材料, 在此情况下车辙就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危害。车辙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路表面的平整度, 降低了层面和基层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而演化成了裂缝、坑槽等永久性损坏。出现了大范围车辙的路面其抗滑的能力下降,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很难进行方向操控, 超车或者变换车道时容易诱发危险。下面就车辙类型和特征进行简要的介绍。

1.1 结构车辙

在长期的车辆载荷的作用下, 因为载荷超过了路面各个结构层抗载荷能力, 此时结构材料的各个层次之间就会产生移位, 从而使得面层和基层材料产生永久性的累积性变形, 此种车辙的特点是宽度大两侧没有隆起, 断面呈现出V字形, 此种车辙通常出现在轮迹带, 同时伴有网状裂缝和龟裂、坑槽等。

1.2 流动车辙

在温度的影响下, 沥青混合材料的高温稳定性没有达到要求, 沥青混合料颗粒之间的沥青膜在车轮载荷的影响下, 逐渐出现剪切变形, 从而引起颗粒之间的位置移动, 在加上车辆的反复碾压所产生的载荷应力已经超过了沥青材料本身的稳定性极限, 无疑增加了其流动性且不断的积累形变, 最终形成了车辙。特征是车轮作用的位置向下凹陷, 作用少的位置则出现隆起;在弯道的位置则出现的是沥青混合材料被向外挤推的情况;车道线和其他标线出现弯曲, 其横断面呈现的是W形状。

1.3 压实车辙

此种车辙在我国的道路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沥青面层本身的压制过程存在缺陷而形成的。压实性的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筑路过程中压实不足, 从而引发车辙;还可能因为混合料的配合设计不合理而引起变形。在开放交通后的轮迹带的层面在车辆的作用下继续受到载荷而压实从而产生了与其他位置的压实度差异, 以此就出现了压实车辙。此种车辙的形成同前面的结构性车辙相似, 没有隆起, 呈现V字形。

1.4 磨损车辙

磨损的车辙主要是因为重型车辆在道路上渠道行驶而造成的, 此种情况下轮胎对路面产生不断的磨损, 沥青路面的表层材料在此作用下, 加之自然环境的温度影响, 持续不断的磨损就可以产生车辙。磨损车辙产生的时间较长, 尤其是气候变化明显的地区, 磨损和温度的双重作用容易产生此种车辙。

2 防止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结构设计

2.1 对载荷和气候条件的考察

通常的沥青路面的设计为载荷BZZ-100即轴向载重为10t, 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高速公路的普遍存在超载的现象, 即大型货车的操作比例为30%~60%, 也就是10t的车辆往往载重达到13t~16t;国际通行的最大载荷设计为13t, 从前面的情况分析, 我国的超过13t极限的情况有20%~40%, 极端情况下, 有的车辆已经达到了18t以上。而从研究中发现, 轴向载重的增加对沥青路面的影响是呈现几何级数增加的, 也就是超载车辆对路面的作用不能按照正常的比例增加来计算, 如:13t的车辆作用1万次, 并不能看做是10t车辆作用1.3万次的效果。

同时, 超载作用次数的增加也会使得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加剧, 其频次增加无疑是增加了变形总量的增加, 尤其是超载车辆的平凡作用, 所累积的形变将远远超过正常设计下的形变积累。同前面的道理相同, 13t作用10万次的效果不能用10t作用13万次的效果来衡量。

作用的时间对车辙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 当车辆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所产生的压力作用时间是不同的, 20km和100km时速对路面的作用时间前者是后者的5倍, 也就相当于同等重量碾压了5次。

综合前面阐述的影响车辙产生的因素, 在结构设计的时候应当考虑此种情况对路面的影响。所以调研施工路段的常规载荷、时速、通行能力等都可以促进结构设计的合理化。并因此作出针对性地结构调整, 以适应不同交通情况的需求, 避免因为交通运行而产生车辙。

2.2 借鉴经验

在实施设计的时候, 除了调研交通情况外, 还应当对周围相似的公路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因为公路的施工具有很强的经验性, 一些情况的出现是不能完全用理论计算所得出的。所以公路结构设计时要有效的预防路面车辙的出现, 还应当借鉴其他相似交通条件下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公路的车辙产生和发展的情况, 以此作为基础资料进行结构设计。

2.3 沥青路面的抗车辙结构设计

2.3.1 上层设计

沥青路面的上层是指与车辆和外界直接接触的沥青表面, 是主要的承载和磨损层, 受到的剪应力较小。所以上层结构的设计应当根据厚度和粒径的关系来选择集料粒径。选用的结构应是:粗集料的含量应适当减小, 细集料应增加, 沥青用量较高的松排骨结构或者摩擦阻力较大的悬浮密实结构。上层的集料粒径小则容易压实, 在保证良好的水密性的同时, 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抗压回弹模量, 以此保证提高路面的抗压回弹能力。

2.3.2 中层设计

中层是路面抗剪应力最大的区域, 也是对抗车辙产生的重要结构。从结构上看, 车轮的载荷所形成的压应力由上面的面层扩散, 在中层将被大大的减弱;但是因为路面结构特殊性, 沥青结构中温度最高的层面也就是中层结构, 在路面与大气产生热量交换的时候, 中层的温度升高快, 而下降慢, 长时间处在一种高温的状态下, 因此容易产生结构变形而形成车辙。设计中, 中层结构应当采用粒径较大的混合料, 在根据粒径和厚度的比例来取得中层的厚度, 最好的形式是:粗集料多, 细集料少, 沥青含量较少的松排骨架或者紧密排骨架结构, 并应当从保证压实度的角度来选择紧密程度较高的排骨架结构, 即保证抗剪强度的同时降低孔隙率。

2.3.3 下层设计

下层层面是沥青结构的最下层, 受到载荷和温度的影响较小, 但是在已经出现车辙的区域, 且变形较大的情况下, 轮胎的压力将直接作用在此层面, 同时加上冲击载荷和水平载荷的作用, 上层和中层已经变薄, 下层将直接承载全部的剪应力, 所以对待下层的设计也不容忽视。设计中, 应在沥青路面设计的总体厚度确定后, 对下层厚度进行确定, 根据层厚和粒径的关系选择最大粒径的骨料, 因为下层集料粒径的增加粗骨料的含量不易过大, 因此应确定粗集料、细集料、中集料的混合比例, 选择松散排骨架的混合比例, 以较小的空隙率保证防水性, 防止水分向下渗透到基层, 主要利用中等集料为下层的主体, 保证抗压剪能力, 并利用细集料保证施工性能。

3 结语

综合的看, 引起车辙的产生主要是因有:结构设计、工程施工、交通状况、气候变化等因素, 将这些因素归结起来都指向沥青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即结构设计是防止车辙出现的关键, 如果可以按照当地的交通、气候等因素合理的进行结构设计是可以从根本上克服车辙的出现的, 所以应在设计时综合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对沥青结构的三层结构合理选型, 以此降低载荷、气候等对路面的影响, 减少车辙的出现。

摘要: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是我国公路常见的路面损害, 其形成的原因较多, 但归结起来主要是因为沥青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因此要应对车辙对公路运行的影响就应从结构设计做起, 防止车辙的出现。

关键词:车辙危害,车辙特征,车辙防止,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金声.公路沥青路面破损原因分析和改进[J].吉林交通科技, 2007 (3) .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1. 分析方法

在车辆行驶中, 轴重的增加跟轮胎接地半径以及接地面积有紧密关系。当前在超载车辆中大量应用高强轮胎降低路面上行驶的阻力。超载对路面结构的影响研究工作中, 应该将轮胎压力和轮胎面积两个因素考虑其中。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路面结构为半刚性基层结构。在超载情况下, 对沥青面层内应力的变化可以借助BISAR3.0程序来实现, 该计算软件还对层之间的接触状况差别做出一定的考虑。BISAR3.0已经经历了一定的发展, 被广泛应用于设计道路工程的理论体系中。在本次研究中对其中的剪切弹性柔量的概念进行应用。层间接触和剪切柔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下公式表述:

其中α为滑移系数, δ为荷载当量半径, 简化剪切弹性柔量为ALK。ALK选取不数值进行研究时, 滑移系数在0-1之间浮动。

2. 路面结构模型和计算位置

为了提高超载现象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研究的精准度, 本次研究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半刚性基层沥青结构路面, 相关的参数如表1所示。

为提高研究数据的准确性, 选用220、200、180、160、140、120k N等几个数值对轴载进行设定, 从而得到荷载圆半径、轮胎接地面积、轮压、轴重等参数的计算结果。

3. 计算结果分析

路基顶应变指标已经成为国际路面设计中的重要考量, 通过指标的具体情况对车辙以及路基进行设计。在本次研究中, 使用BISAR3.0软件分析不同超载情况下, 对路面结构力学的影响, 有关结论如下所示:

3.1 超载对路表弯沉的影响

路表弯沉主要是用来描述超载情况下路面下沉的参数, 具体而言指的是路面整体结构在超载反复发生时, 竖直方向的位移情况。超载率越高, 路表弯沉量越大, 这种关系呈现一定的线性分布。

通过对曲线拟合比较, 发现不同的层间状态, 路表弯沉的幅度有一定区别。层间接触程度不同时, 路表增幅并不明显。当滑移参数增加到最大时, 路表弯沉增幅严重。因此, 在面层与基层之间没有完全滑移时, 路表弯沉在一定的超载情况下表现的并不明显。可见不能用路表弯沉的数值准确表征沥青路面结构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接触情况。

3.2 超载对沥青面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

层底弯拉应力也是路面设计中的重要指标, 其与超载率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通过图2可以看出, 轴载对沥青面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非常大, 并且在不同的层间接触状态下, 超载率的变化情况和层底拉应力的变化情况保持一致, 都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表明超载会加速路面结构内部的疲劳开裂, 降低道路使用寿命。另外, 面层层底拉应力的增长情况跟滑移系数有很大的关联, 滑移程度越严重, 应力的增幅越明显。通过一定的研究表明:在路面层间接触的实际情况中, 多处处于不同程度的滑移状态, 随着车辆超载情况的重复出现, 这种状态不断恶化, 最终发展为完全滑移, 导致路面结构极易被损坏,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3 超载对路基顶压应变的影响

路基顶压应变是国际上对超载情况进行研究表征的一项指标, 因此本文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路基顶部的压力随着超载率的增加而增加, 呈现出线性变化的趋势。可见路基顶压对轴载的敏感度较高。超载率增加会引起应变的增加, 这种趋势发展到一定阶段, 会使路基顶压不断接近甚至是超过极限值。所以有效控制超载情况对于保证路基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另外, 路面结构层间完全滑移时, 由于应力的传递发生变化, 导致路基顶压有所下降。路基顶部应力变化跟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接触情况有很大关联, 因此应该重视基层与面层之间的喷洒粘层油工作, 从而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结束语

文章借助计算软件分析了超载现象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的影响, 但依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仅供参考。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发现超载会在总体上对路面造成损伤, 因此应该重视对公路超载现象的监管工作, 并通过改善公路设计的方式提高公路使用寿命。

摘要:车辆超载会对路面造成一定的危害, 随着时间的累积作用, 这种危害不断加大, 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本文将使用计算软件BISAR3.0分析超载现象对半刚性沥青路面的路表弯沉、面层层底弯拉应力以及路基顶压应变的影响。

关键词:超载现象,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行斌.论超载现象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2015 (05)

[2] 张慧彧.超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1 (06)

[3] 朱耀庭, 雷茂锦, 时宁, 赵华.层间结合状态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和寿命影响分析[J].公路工程.2011 (05)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1.1 路面施工所用沥青混合料的特点

沥青混合材料成为修建高级公路所使用的建筑原材, 具有其他筑路材料所没有的优点, 它的优点主要是:具备了超高的弹塑性, 增强了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低温环境下的抗裂性, 使用沥青混合材料铺造的公路, 路面平整而且弹性大, 提高了行车时的舒适性能;使用沥青混合材料扑救的高速公路, 路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增强了雨天行车的防滑功能。沥青混合料铺就的路面平整度好控制, 而且黑色的沥青路面能够有效的减少夜间行车时的反光, 提高高速公路运行的安全性;在使用沥青混合料铺设高速公路路面时, 施工快捷, 施工养护时间段, 有利于及时的进行交通开放;沥青混合料铺就的高速公路便于进行分期改造, 对于改造之后的沥青材料能实现再生利用。

1.2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

高速公路路面铺设所用的热拌沥青混合料, 是经过人工进行组配的矿质混合材料, 通过专门的材料加工设备热拌完成的, 运输的过程中使用具有保温效果的车辆进行运输, 而且在材料呈现热状态的条件下完成铺设和压实的, 热拌沥青混合料是高速公路路面铺设使用最典型的材料。

2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2.1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

在进行高速公路路面的施工中, 不管是施工成本还是施工质量, 施工所用的材料对这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材料质量的控制,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路面铺设质量的控制。高速公路路面铺设工程所使用的铺设材料, 大部分都是由施工业主指定的, 因此要加强对材料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测, 最大程度上减少材料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对进料、加工、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检测和控制, 提高高速公路路面铺设材料的质量, 从而更好实现施工的质量目标。

2.2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

高速公路路面铺设沥青混合料的配对比例的计算, 是保证的沥青混合料使用效果, 实现路面铺设质量的重要内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内容主要有:目标配合比的设计、高速公路路面材料生产配合比例的设计、高速公路路面材料生产配合比例的验证等三个主要的工艺阶段。

3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摊铺及压实工艺的管理控制

3.1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进行摊铺之前, 首先要做好下承层的准备工作, 在对下承层进行了彻底的打扫之后, 使用人工与空压机两种方法, 对整个下承层的平整度等相关的技术指标作好复测工作。路面平整度的代表值要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如果超出了这个规定的范围, 要及时的采取补救的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凸出来的几层要使用铣削机械进行补救处理, 对于凹陷的基层, 通过挖坑回填进行补救处理。透层洒布的作用, 是将各个结构层密切的联结在一起, 构成一个整体以承受行车时候产生的荷载, 在进行洒布的布置时不能放置太多, 因为过多的放置, 很容易导致泛油问题的产生。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械作为把合格的沥青混合料, 按照特定的施工技术规定, 将其均匀的摊铺到高速公路基层或者下面的路曾, 同时完成初步的路面捣实的一种施工机械。摊铺机械主要是由传动系统、进料设备以及工作台等部件构成的。

3.2 高速公路路面压实技术分析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铺设质量要具备很高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需要把握好沥青混合料的制作和铺设环节的压实。在进行优化配置混合料的比例是如果没有进行足够的压实, 将造成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质量严重降低。高速公路压实的过程是有效减少沥青材料孔隙的重要保证, 压实的过程是沥青混合料的固体颗粒, 在新的位置的填实以及定位, 以构成更为结实有效的沥青颗粒排列新结构。

3.3 高速公路路面弯道摊铺工艺分析

高速公路弯道的铺设作为路面施工工艺的主要组成内容, 也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中难度较大的技术环节。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技术方法。为提高变坡摊铺的横坡的路面平整度以及横坡准确性, 可以采用以下手段:在进行摊铺基准的定位时, 通过一侧挂线以及手动对横坡信号进行控制的手段, 把变坡段按照超高侧曲线, 以等弧长划分为若干份, 之后按照素需的变化总横坡值来计算第份弧长索要进行改变的横坡值。

在每一个弧度的区域内, 对横坡调节器进行手动的旋转, 达到摊铺机经过一份弧长时, 准确的完成一个横坡值的调节;因为厚度的调节错误信号造成的路面铺设层厚度变薄, 要通过先前对非超高侧的铺层进行加厚, 而且在进行摊铺的时候, 要不断的进行费超高侧铺层厚度的检测, 需要的时候通过不断地对微调纵向传感器进行调整, 以实现铺层厚度的有效控制;在路面铺设机械转向的时候, 要平衡渐变的沿着之前做好的铺设线进行铺设转向, 禁止大幅度快速的转向调整。

3.4 高速公路路面宽幅施工技术的分析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和通车里程的不断加快, 高速公路上的通行量快速的增加, 车辆的轴载也在不断的加大, 给高速公路行车的快捷性、安全管理、舒适程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的保证高速公路的畅通快捷, 宽路幅的高标准高速公路开始进行规划。这就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结语

高速公路路面的沥青混合料构成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我国现代高速公路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保证高速公路路面的平整度, 要从路面施工的各个环节抓起, 严格控制路面铺设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强化对路面施工的管理工作, 加快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的研发, 是提高我国高速公路施工质量, 发挥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和通车里程的不断加快, 高速公路上的通行量快速的增加, 车辆的轴载也在不断的加大, 给高速公路行车的快捷性、安全管理、舒适程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 提高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和工艺的研究, 成为提高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进而对沥青公路路面施工的材料选择、材料加工、运输以及摊铺压实等施工程序进行了分析, 旨在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提高, 做理论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程序

参考文献

[1] 李增德, 刘瑞, 侯庆军.漳诏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 (4) .

[2] 徐守国, 栾桂玺, 于长河.潍莱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工艺及方法[J].山东交通科技, 2000 (3) .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 横向裂缝:形成裂缝通常情况下都是起源于道路两侧的路肩, 长时间下来就会慢慢的延伸到整个路面。裂缝在整个路面形成贯通, 通常情况下都是均匀的分布。在冬季气温比较低的环境, 比较容易产生横向裂缝。

(2) 纵向裂缝:也就是与路面中线平行的裂缝。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在路面加宽的位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压实度, 高填方路段的路基土出现滑移的情况, 从而导致路基层发生沉降, 这样就会形成纵向裂缝。

(3) 龟裂:指的就是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 呈现出网状开裂的形状。在最开始龟裂的时候, 是初始形态是顺着轮迹逐渐向周边延伸, 之后慢慢的形成一大片的裂缝。

(4) 车辙:指的就是高速公路的表面出现纵向凹陷的情况。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车辙, 车辙可以说是对高速公路最为常见的一种高速公路病害。沥青路面上形成的车辙, 不但对行车的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之外, 并且也埋下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5) 波浪:也就是说公路表面形成纵向起伏。波浪形成的主要因素为, 没有选择最为合适的路面材料, 或者是施工的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从而导致路面材料的实际抵抗地无法有效抵抗水平力的作用。

(6) 松散:沥青呈现散失的现象。松散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混合料当中的沥青含量比较低。因为长时间的使用, 导致沥青逐渐老化, 再加上天气因素的影响, 导致公路路面产生松散。

(7) 坑槽:就是路面出现坑洞, 这也是基于松散、龟裂上的进一步受到损坏出现的问题。

(8) 沉陷:出现沉陷的主要因素就因为路基土的压实度不足, 从而致使路面在横向与纵向形成不均匀的沉陷。并且因为路基压实度低, 致使路基的实际强度无法承载车辆的碾压, 长时间下俩就会导致里面出现沉陷。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方法

1. 维护裂缝类的病害

(1) 在高温季节的时候, 如果产生的是轻策裂缝, 可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轻微裂缝的缝宽在小于5毫米的时候进行处理: (1) 彻底清理缝隙, 使用压缩空气将缝隙中的杂物彻底清理干净。 (2) 每隔1到1.5米的裂缝都需要安置灌注孔, 直径通常都在5毫米。 (3) 选择灌缝的设备, 把最合适的灌缝材料将缝隙填满。 (4) 裂缝的表面均匀的抛洒一些粗砂。 (5) 等到灌缝中的材料彻底凝固之后, 就可以投入使用。

(3) 处理严重裂缝的时候, 也就是缝宽大于5毫米的情况下, 可以应用下面的流程进行处理: (1) 选择切割机械来整修裂缝, 必须要根据裂缝的宽度进行切割。 (2) 切割裂缝之后, 就可以使用压缩空气对裂缝位置仔细进行清理。 (3) 选择适当的设备将材料灌注到缝隙中。 (4) 等到彻底冷却之后, 就可以投入使用。

2. 防治松散类的病害

(1) 面层出现松散、啃边或者是坑槽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修补: (1) 对修补的大体范围进行确定。 (2) 如果出现里面病害的形状是密集分布的时候, 就需要把大的病害范围统一进行处理。 (3) 通过铣刨机来铣刨路面, 铣刨的深度按照病害的实际深度, 之后在修正边线。 (4) 选择与原路面结构大体一致的材料来摊铺面层。当摊铺的厚度大于上面层结构的情况下, 就必须要把沥青混合料通过分层摊铺的方式进行压实。 (5) 利用压实机械对完成摊铺的沥青混合料反复进行碾压, 确保表面的密实度及平整性。 (6) 在开展摊铺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新老路面之间的接缝加强关注, 确保接缝联接的平整。

(2) 在对沥青路面的麻面进行处理的时候, 应当按照以下方式开展工作:如果是大面积的麻面高速就应当选择使用, 沥青混合料罩面或者是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进行处理。

3. 防治变形类的病害

(1) 沥青路面出现沉陷的时候, 就应当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 当路面出现轻微下沉的时候, 没有明显的破损情况, 可以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而如果路面有非常严重的下沉现象, 但是土基层有足够的密实稳定性, 就可以只对面层进行修补, 所以实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3) 如果基层结构受到严重破损的时候, 就需要重铺面层。

(2) 沥青路面上出现车辙及搓板的病症, 就需要根据以下几点措施进行处理: (1) 路面出现轻微的变形, 可以通过铣刨机将原路面实行拉毛处理的方式。高速公路出现轻微的车撤, 就应当使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方式。 (2) 如果是高速公路出现轻微变型的现象, 就需要通过铣刨机铣刨原有的路面, 之后对面层进行重铺。 (3) 如果是因为面层与基层之间存在夹层从而导致车辙的产生, 就必须要把面层彻底进行挖除, 将不稳定的夹层清理干净之后, 再喷洒粘层沥青, 中心铺设面层。 (4) 在高速公路上应当使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 来对路面阐述的车辙或者是搓板进行修补。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前景分析

1.对沥青路面一定要定期开展有效的养护措施。对养护规范应当不断进行完善, 强化养护管理的工作。实际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 必须要严格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在验收工程的时候, 一定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执行, 从根本上保障养护工程能够满足高速公路的设计要求。

2、对路面加大巡查的力度, 实时掌握路面的情况。定期对路面进行维护的工作。

3.在后期养护沥青路面的时候, 必须要对养护技术加强关注, 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对公路的路况信息进行采集。还可以将路面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进来, 从而对公路的路面状况准确进行评价, 对路况的发展趋势进行确定, 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养护措施, 为后期的路面维修计划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4.应当定期进行高速公路管理的培训, 不断进行总结, 积极与同行开展沟通交流, 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学习过来, 使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让高速公路更好的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多, 而公路工程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种出行方式。在公路工程中, 高速公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出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高路公路的沥青路面经过车辆反复的作用, 并且在受到周边天气环境带来的影响, 长时间下来就非常容易出现损坏问题。并且, 很多货车都存在超载运输的现象, 这也导致高速公路的病害在短时间内就已经产生。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一、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概述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效率、质量的提升, 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的运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为了保障沥青路面工程质量的提升, 施工建设单位需要科学的依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作业, 并对各流程的施工工艺状况进行质量把控。关于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 具体内容如下。

1、拌和环节温度要求

在借助沥青进行高速公路路面铺设作业的过程中, 施工人员需要对沥青拌和环节的温度状况进行科学的把控。

相关的工程实践建设显示:沥青混合料在拌制、运用的过程中期往往会因为材料出场温度而导致工程建设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 施工人员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该温度进行科学的把控。

一般而言, 出场温度高低往往会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到场、摊铺及碾压温度产生了直接影响。目前, 工程建设单位在高速公路建设作业的过程中, 往往借助SBS+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工程建设。

2、拌和环节时间要求

工程建设单位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过程中, 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工程建设加工设备, 导致工程建设效率、质量的进一步降低。在这样的状况下, 施工人员需要以干法施工措施进行建材的制备工作, 并对拌和时间进行科学的把握。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施工人员需要在项目建设区域架设拌和锅, 并将沥青路面建设所需的集料、岩沥青进行称量放入拌合锅并进行搅拌。在这一过程中, 施工人员你为了确保各建材之间的充分搅拌, 其需要适当的延长拌合时间, 一般延长的时间范围在5~8秒钟。在完成了上述的操作之后, 施工人员需要添加SBS改性沥青、矿粉, 并继续进行搅拌工作, 而其拌合时间需要比普通混合料长6s。

3、碾压、摊铺作业

在对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进行摊铺处理的过程中, 技术人员需要提前一小时进行熨平板的预热处理工作, 并确保其温度大于100℃。不仅如此, 为了保障道路路面的平整性, 施工人员在摊铺作业的过程中, 需要确保施工速度控制在1~3m/min的范围内。

此外, 由于沥青路面的粘度较大, 故而相关作业在开展时若出现了熨平板温度较低的状况, 往往会导致路面出现不同尺寸的孔隙, 进而导致路面渗水问题严重, 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与质量。基于此, 施工人员在碾压的过程中, 需要对施工温度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一般而言, 施工人员在进行初压操作过程中, 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65℃左右, 而在碾压结束之后, 设备的温度则需要大于100℃。

最后, 在进行沥青路面压实作业结束之后, 需要加强对于路面的厚度以及平整度的检查。一般而言,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层厚度需要大于100mm。

二、高速公路沥青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在为了进一步促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效益的提升, 施工人员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工程建设的质量管控工作。在这一过程中, 技术人员需要对高速公路项目的平整度、压实度、渗水系数等因素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事实上, 施工单位主要借助岩沥青+SBS改性沥青进行施工作业, 故而其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抗车辙性能, 故而被广泛的运用在中下面层。

基于这一状况, 施工技术人员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对技术人员加道路的压实度、渗水系数压实度进行合理化的控制。此外, 为了进一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效率, 施工人员需要通过现场取芯样对道路建设数据进行获取。一般而言,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确保岩沥青+SBS改性沥青的压实密度大于93%, 而中、下面层平整度以及表面层平整度分别小于5mm以及3 mm。

三、沥青路面接缝技术

为了保障沥青路面接缝作业的有效提升, 技术人员加强了对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目前, 最为常用的接缝技术主要分为两种, 分别是:热接缝技术、冷接缝技术。

热接缝技术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两台以上的摊铺机开展作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需要确保两条毗邻摊铺带混合料处于热状态。在开展碾压作业时, 为了确保路面的高密度, 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未压实车道邻近接缝处多加一些料, 实现处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而冷接缝技术在推行的过程汇总, 则需要将新铺层与经过压实后的己铺层进行有效的拼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施工技术人员需要采用静压模式进行操作, 并在原路线上开展二次碾压工作, 即采用振动压实模式进行新铺层的铺设, 并对己铺摊铺带的边缘进行整修, 促进作业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繁荣, 我国的道路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沥青路面的建设工作。目前, 施工建设单位普遍借助近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作业。本文基于此, 着重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拌和环节温度要求、拌和环节时间要求、碾压、摊铺作业) , 并就高速公路沥青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 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效益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并由此满足于社会居民的出行需要, 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摘要:基于时代的发展、进步,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而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日渐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 为了进一步缓解我国道路交通压力, 实现居民出行效率的提升, 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 并借助沥青路面工艺进行相关操作。本文基于此, 着重分析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并就该工艺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希望由此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赵晶宇, 刘广良.PE和SBS复合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湖南交通科技, 2014, (3) :55-57+101.

[2] 赵艺为, 张培林.季冻区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工厂化生产工艺及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 2016, (4) :60-66.

上一篇:媒介融合论文下一篇:现代平面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