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范文

2023-09-18

英语写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英语写作教学;角色定位

一、 引言

近年来,写作教学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已经逐渐达到与阅读,听力,口语等教学持平的地位与重要性。但写作教学在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评价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如何有效地讲授英语写作是所有国内英语写作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作者认为,每一名英语写作教师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什么是写作?

是否存在学习英语写作的理想方法?

在英语写作课堂上,写作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本文旨在应用一种过程教学法这一写作理论来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二、什么是写作?

国内外学者对于写作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学者们却对一点达成共识,即写作是在思维的参与下用语言表达的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Emig, 1983),Murray (1980)将这个写作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写前阶段(rehearsing),写作阶段(drafting)和后写作阶段(revising)。

写前阶段即是作者选择写作重点,回忆收集并记录观点和想法,为写作做准备的阶段。写前阶段被视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语言输入,即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占有材料,掌握事实; 交流观点; 拓宽思路,集思广益; 拟写作提纲。

写作阶段是初步构思成熟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该过程不仅是指导学生提炼语言,安排文章结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其中教师在母语―目的语的思维训练与文章逻辑结构安排的指导过程中尤为重要。

后写作阶段主要是修改与反馈。修改是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作品进行再思考、再升华,是真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是循环往复的进行的,即在论文起草的过程中,写作者会不断地浏览已经写好的内容并进行适当的修改;修改草稿也是下一个草稿的写前阶段。对于这一点,Campbell(2004)做了很好的比喻。她认为写作过程类似弹球游戏。和弹球在球盘上活动的无定向性类似,每个作者开始写作后,构思、搜集材料、起草、修改和定稿这些活动没有先后顺序,往往根据写作的需要跳跃、重复或省略。

三、是否存在学习英语写作的理想方法?

在中国,写作领域仍以结果教学法为主流,即大部分教写作的老师仍以学生最终能写出一篇完美的文章为教学目的。当学生们苦思冥想,无从下笔时,他们只能劝导学生先写出提纲,相信通过这种办法就可以轻松地写出文章。笔者上大学期间,过程教学法有所发展,但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课上讨论上。但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笔者发现无论是草拟提纲还是单纯的课堂讨论,都不足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而使写作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受过程教学法的启发,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强调写前准备阶段在学习写作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写作,学生首先需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当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很关键。因为,很多时候学生是愿意参与实际的写作过程以达到提高习作技能的目的的。但每一个学生可能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写作兴趣和英语水平不同而遇到不同的困难,这些困难在第二语言写作教学中具有普遍但也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特别是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写前调研,搜集资料,从而避免学生由于写作中的困难而丧失学习写作最初的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授景物描写时,可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报刊杂志或教材文学作品中写景的段落,尽量收集生动形象的词汇和短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在段落的作用。教师最好能在课堂上在列举一些例子帮助学生对景物描写有一些新的思路。比如:教师可以借黄昏的景物描写提示学生,这样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表现人物的孤独落寞。比如,faint moonlight and many street lamps (淡淡的月光和昏暗的路灯);There was a wide emptiness over road and sidewalk.(街道上空无一人);dusk had fallen heavily over the scene(暮霭沉沉)。讲授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景物描写也要有目的性,特别是描写的景物要做精心的挑选。同样是黄昏,如果要表现温暖人心的感受,选择的景物相应的就应该变为golden sunlight(金色阳光);dusk caresses the homestead(黄昏亲吻着故乡的田园);the lane where streetlights had just been lit(华灯初上的街道)。同样是光,moonlight和sunlight给读者的感受截然不同,同样的streetlamps也给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写作者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情绪;同是dusk使用不同的细节词比如前面的heavily给人一种压抑感,但后面的caress 给读者沁人心脾的温暖的感受。写前阶段其实也是为了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够为动笔写作筛选更合理的素材。

2.通过读写结合来开展实际写作

写作应当是人们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人们需要通过写作来释放情绪,寻求解脱。第二语言学生虽然在语言上有障碍,但同样希望通过写作表达感情。但是也正是因为语言障碍,第二语言学生很难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这也是教师们在重点批改点评文章的拼写和语法错误的重要原因。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增加大量的描写文和记叙文的练习,要求学生注意写作这一类文章的细节处理。比如:学会使用具体词汇,学会恰当地运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学会运用细节进行描写。

例如:要求学生描写一个害羞的女孩,学生们大都能想到诸如shy,be ashamed of等数量很有限的形容词或短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表达害羞的,还可以使用到更多其他的词性的词语,比如:名词shyness,self-consciousness,动词blush,当然,仅仅介绍这些词汇,或者讲解这些词汇是不够的,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字典,了解这些词汇的具体用法。关于细节描写,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去回忆身边害羞的人群,提示学生从中总结出这类人的行为表现,动作特征细节去表现害羞。教师也可适当地提供一些学生不常使用的词汇或短语,如动词fidget(坐立不安),fuss(拨弄)、名词murmur(喃喃自语)、fair cheeks (苍白的脸颊)/ rosy cheeks(红红的脸颊);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以获得可以帮助描述人物害羞的细节,学生之间的讨论在写作过程中起着突出的作用。集体讨论让大家审视各自不同的观点,从而提供给每个人筛选更合理素材的机会。最后,再引导学生去实际写作,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

读写结合的教法更能帮助学生开拓写作思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想象书中描绘的人物和场景,然后再让他们创造新的情节和角色。阅读优秀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使学生有新的写作思路。

3.教师指导学生互改作文,升华学生的文章

在指导学生互改作文之前,教师需要做大量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对整个写作过程也要有透彻的理解。比如,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写作题目最好能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与生活相关的某个社会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些有一定难度的写作任务,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给他们提出建议,告诉他们如何查找参考资料,如何有步骤地开始写作。学生完成初稿后,再组织全班在课上按照所提供的具体修改指南分组互相修改初稿。在课上,为了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认真的修改他人的文章,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进度,了解他们的困难,随时给他们提出指导意见。学生互相修改作文的做法已得到需要写作教育专家的赞同。他们认为,学生一旦接受了这种方法,就会在撰稿时不自觉地把同伴也作为读者对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为教师一个人而写(Mittan,1989)。另外,集体讨论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反馈信息。

互评法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学生间语言水平差异大。有时提出的问题不够准确,以致不少同学对互评法持怀疑态度。而且大部分修改集中在语言,语法方面,主题表达与结构方面的改动则相对较少。所以,教师必须设置具体的修改指南,传统的修改指南一般分为几个项目:如词汇、语法、篇章结构、行文连贯、主题表达等。笔者建议修改指南做得更细致、更周到些,可以参照下面的模式(Mckay,1984):

表1 互评指南表

四、英语写作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笔者一直在强调过程教学法在第二语言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笔者并不意指完全摈弃结果教学法,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调节使用这两种教学法。第二语言的学生的写作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比如他们不理解第二语言参考资料,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词汇量的积累等,这时教师要借鉴自己所经历的困惑、发现、成功或失败来指导甚至影响学生。笔者就曾以自己的一次写作的亲身经历,用了两个支撑段(supporting paragraphs)来支持引入段的中心观点(thesis statement),但其中的一个段落与中心观点完全无关,另一个段落缺少主题句(topic sentence),这是显然违背了结构统一性(unity)的要求。通过这个经历,使学生很快了解到写作中相应的几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意识到写作中结构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写作的写前阶段,教师尽量扮演一个亦师亦友的角色,用自己学习时期学习写作的困惑和体会使学生对写作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写作范例或者供学生展开激烈讨论的话题从而开拓写作思路,这对学生确立论文观点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们通过阅读和讨论对于所写的话题有了新的认识,也丰富了写作素材。要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写作题目、日程安排、互评指南等。要将写作教学计划做到完善,做到容易操作,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任务设计者,指导者。

在后写作阶段,特别是第三部分讨论的学生互评阶段,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助手、故障排除者和顾问。当然,学生的互评不能完全取代教师所做的反馈。传统的做法是教师用红笔批改学生作文中的错误,然后给出评分。现在提倡的是师生单独面谈(Goldstein & Conrad, 1990),让学生本人真正意识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师生之间的面谈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能一次即可,可能进行几次。比如,某学生完成第一稿后,在学生互评以确定该社工写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适,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后,教师再同通过面谈来检查该生文章中的语法错误。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第二语言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只期待教师给他们纠正语法错误的传统观念。通过学生互评、教师面谈及教师评改等实践形式慢慢引导学生改变对写作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语言无误,更重要的是内容充实,文体恰当,拓展有序。

五、结语

写作是一种技能,需要通过实践掌握。讲授写作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指导。虽然写作,特别是英语写作免不了一些机械的写作和语法练习,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字交流这一手段,让他们运用英语有效地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因此,写作教师要通过自己设计的任务或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同时提高他们的鉴赏力、想象力和批判力。此外,写作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过程教学法无疑对写作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师生共同付出的辛苦会带来更大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Campbell, J. 2004. 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Interacting with Text.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Emig,J. 1983. The Web of Meaning: Essays on Writing, Teach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 New York: Brynton/Cook.

[3] Mckay, S. (ed.) 1984. Compos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Rowly, MA: Newbury House.

[4] Mittan, R.1989. The peer review process: Harnessing students’ communicative power. In D. Johnson and D. Roen (eds.), Richness in Writing: Empowering ESL students.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5] Murray, D. 1980. Writing as process: How writing finds its own meaning, in Donovan, T. and W. McCelland (eds.), Eight Approches to Teaching Composition. Urbana, IL: NCTE.

[6] Goldstein, L. and M. Conrad. 1990.Student input and negotiation of meaning in ESL writing conferences. TESOL Quarterly 24: 441.

作者简介

李杨,(1982-),女,汉族,湖北孝感人,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用学、英语教育。

胡杨,(1983-),男,汉族,湖北浠水人,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英语写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能力;技巧;策略

一、 引言

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许多学生对文笔写作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和创作热情,被动、机械地完成教师要求的写作任务,导致英语写作能力无法有效提高;另一方面,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组织能力、想象联想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 合理化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领导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首先,英语教师应明确自身的心理角色和定位,转变以往高高在上“教书匠”的形象,走下讲台,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写作素材和话题讨论,了解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与学生成为可以谈心交流的“良师益友”;其次,英语教师不仅应注重学生单词、短语、固定搭配、基本表达方式、时态、语态等知识点的实质性讲解,更应注重渗透融会贯通的科学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点有机契合,构建知识框架和结构体系,在英语写作训练中灵活、自如地提取和运用知识点;最后,英语教师应充分注重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和英语写作技巧提高为侧重点进行相关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写作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评价应注重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多使用肯定性、积极性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增强学生英语写作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三、 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和环境,提高学生英语写作主观能动性

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情感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氛围中,很容易对写作意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培养最佳水平的写作学习动机。教师可以进行有效引导,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要求学生进行课文续写、仿写缩写、扩写等。例如,在学习“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一课文时,教师可以以一首轻快、舒缓的英文歌,如“Lemon tree”“Me And You”等作为教学预热,进行氛围烘托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进入良好的课堂学习状态;随后,为学生呈现“Saving private soldiers” “Titanic”等经典的英文movie片段,学生津津乐道地赏析视频,对视频内容充满探究兴趣;之后,教师巧妙导出课文内容,基本句型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What kind of movies does he like? Does she want to go to a movie?以及相关单词,名词:action movie, comedy, documentary, science fiction, cartoon, romance;形容词:scary, funny, exciting, sad, instructive, useful等;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表格“Write down what kind of movies we like.”,并以此为素材,学生写下的电影名单表后,进行小组讨论各自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得出最终结论,写一篇有关“周末约同学去看哪一部电影”的对话作文。

四、 注重阅读策略循序渐进渗透,促使学生不断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应在科学的阅读思维渗透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注重阅读策略的实践,如:泛读、精读、寻读、略读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和内化英语知识点,培养良好的语感,并不断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从而为英语作文写作添彩润色。其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阅读筆记,将一些巧妙的表达手法、固定的表达方式(如:“主系表”“主谓宾”)、写作格式(如:总—分—总、总—分等)、体裁(如:短文、日记、书信、便条等)等记录和摘抄下来,并用英文写一些个人随笔,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其二,学生应建立一本“经典名句”记录手册,摘选一些写作中经常用到的名句,提高英语作文的质量和水平,如: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万事开头难。);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if you set your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

五、 加强对学生日常写作有效指导,增强英语写作技巧的实质性教授

英语教师应注重有效的策略引导,教授学生必要的写作技巧和要领,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其一,明确写作要求,认真审题——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写作要求,在审清题意后,将各个要点一一内化于心中;其二,确定写作意象,拟定写作思路——列出一个写作提纲,列出相关的英文写作要点;其三,写好开头、结尾,明确立意角度——学生可以以一些常用的句式开头,如:As we all know, becomes more and more ...; Many people say that ...;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 ...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等,另外,写好结尾也尤为重要,结尾的点睛之笔可以起到首尾呼应、总结概括的作用,可以用作结尾综述的经典词组、句型,如:At last/Finally ...(最后)In a word, ...(总而言之)I believe if we can ..., ... will be ...(我相信如果我们可以……那么将……)We hope that ...(我们希望)等。

六、 结语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技巧,要求英语教师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与英语作文教学相关的素材,并积极导入课堂学习过程中;渗透相关的策略引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写作兴趣,促使学生培养正确的英语写作习惯和构思方式,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黄长庭.关注个体差异,提升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46):74-75.

[2]孙赢.探析任务教学法在基层中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5年36期.

作者简介:

唐万民,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西渠中学。

英语写作范文第3篇

质疑批驳可作为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抓手,成为帮助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大途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课程标准»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任务群,将“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作为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考查学生的批驳能力已经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新风向。

这类题目一般会在题干中提及两种对立观点,多以“有人说……有人说……”的形式出现。如2019年全国卷Ⅰ关于“劳动”的高考作文题: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这些“有人说”就是不理解劳动的说法,是命题人给考生设置的标靶,暗示考生在写作中必须做出回应,直面矛盾,批驳这些错误的观点。这就要求考生精准审题,不能只立不驳。如果一味强调劳动的意义而不去反驳这些不良思想,文章就会缺乏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偏离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会被判低分。

再如2015年全国卷Ⅰ的作文: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点赞此事就是认同小陈的做法,而发出质疑就是不赞同。这里暗含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态度,只不过命题人没有很具体地给出网友不赞同小陈的理由,这需要考生在考场上设置“假想敌”,从而树立起论辩的“靶子”。

再来看2020年深圳一次线上测试的作文题: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

题目中②号任务明确要求学生写一篇驳论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驳论文是个新鲜的概念,在写作上颇有难度。所谓驳论文,即要针锋相对地驳倒对方观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细看题目,其实可以把标靶结论分解出多个层次来分析看法的不合理性。批驳前者看法可以从两个问题入手:家长监考是否真的能够保证结果真实?父母是否都能参加监考?

后者看法也存在两个核心问题:自觉能否代替监考?考试的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综观前文所提到的作文题目,不难发现当题目中出现两种对立的看法时,就意味着学生可以采用质疑批驳的写作思路行文。学生要稳住立场,就要敢于使用驳论。质疑批驳,可以使议论文更有说服力,更能体现学生的思维素养。这样的作文题亦能更好地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那么,学生要如何写作才能有力地批驳对方的观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分析本质,指出危害

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针锋相对,直击论点,这无疑是最强有力的批驳方法。学生写作驳论文时,一方面可以从辨析概念入手,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够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从思想根源、内在体制、文化传统等方面去挖掘对方观点的本质属性,也能巧妙地揭穿对方的“老底”。一般可采用“是……”下定义的方式指出问题本质所在,也可以采用“不是……而是……”先否定后肯定的方法欲擒故纵。阐述完本质后,还要接着指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可能带来的危害,借此从反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我们每个人都得种田下矿吗?”自然不是,劳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就像我们学习知识,也是一种劳动。霍金在轮椅上度过了大半辈子,难道能说他是一个不劳动的人吗?恰恰相反,他对世间万物的思考,对宇宙的探索,是另一种艰苦的劳动。我们尊重劳动,并不是说我们要“弃笔从锄”,而是站在我们青年的角度,去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劳动,欣荣之源,固国之本»

这是2019年全国卷Ⅰ的优秀作文,考生开篇自设对立面,然后通过界定劳动的概念本质来破除对方的观点,再通过霍金这个事例,指出对方观点的谬误之处,论证了劳动的本质不只是体力劳动,还有脑力劳动;真正的“热爱劳动”不在于表象和形式,而在于行动。在结论部分,考生采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向青年发出了呼吁。从这个文段即可看出考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然而在全世界与病魔殊死搏斗、与时间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个别国家的政客及媒体人杜撰“中国病毒给世界带来灾难”,妄言“中国为制造疫情灾害负责”,这些罔顾事实、不负责任的“诛心之论”,违背科学、颠倒黑白,是彻头彻尾的谣言和偏见。由此可见,“病毒不是最可怕的敌人,污名化才是”……这种贴标签、扣帽子的粗暴行为是再简单不过的拙劣“政治秀”,只能暴露出他们狭隘的思想、无知的做派,不仅无助于本国疫情防控,更不利于国际社会有效开展防疫合作,是在阻碍世界共同战“疫”前进的脚步。

——人民网

«如此荒谬的怪论和指责,可以休矣!»

人民网刊登的这篇文章把其他国家媒体人的观点用“是……”的句式界定成“彻头彻尾的谣言和偏见”“拙劣‘政治秀’”,一语中的地指出了这些言论的本质,观点简单明了,进而指出“病毒污名化”产生的根源在于这类人思想狭隘,接着提出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污名化带来的危害,批驳十分有力。

类比联想,顺势归谬

归谬法是指为了反对错误观点,我们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引申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比如“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通过假设前者是合理的,即“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合乎逻辑地推出“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这个非常荒谬的结论。归谬法的推理过程一般为:

目的:反驳命题A

假设:A真

证明:如果A真则B真

推导:B不真

结论:A也不真

归谬法的重点在于能够联想现实和有效类比,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善于联系现实,巧妙地把话题引到同一类事物或者道理的身上进行类比,得出荒谬的结论,迅速破解对方的观点。请看文段:

“圣母心”通常会认为各方面条件更强的一方就是过错方,就应该承担纠纷责任和负面结果,即“谁弱谁有理,你强你担责”。按照“圣母心”的逻辑,我们难道不应该体谅那些人贩子、拐卖儿童和妇女的人吗?他们也是贫困人家走投无路啊!那个用开水浇顾客的服务员,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法律制裁呢?难道不应该体谅他是一个家境贫寒的未成年人吗?多么荒谬!

这种归谬很典型。先肯定“圣母心”的逻辑是正确的,再按照这个逻辑顺势推导出“所有弱势群体(如故意伤害他人的未成年人)都应该被原谅”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漏洞百出,对方观点不攻自破。再如:

北大图书馆相关人员称,和“苹果”合作有利于师生了解更多数字信息技术。但不难设想,假如为了有利于师生了解更多信息技术,便要在图书馆开“苹果体验店”,照此逻辑,为了让汽车工程学院的师生了解更多汽车技术,是不是也有必要让“奔驰”“宝马”把体验店开进校园呢?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北大图书馆的“苹果体验店”显然已经超出了图书馆信息化需求的边界。

——南方网

«“苹果”究竟以何身份进“北大”?»

这个文段巧妙的地方在于类比精彩,归谬有力。选段运用假设推断,先肯定在图书馆开“苹果体验店”的合理性,由此延伸开去,类比联想了“奔驰”“宝马”体验店进校园,由此突出这个逻辑的荒谬性,使论证可信度颇高。

由“照此逻辑”延伸开去是归谬法的主要思路,归谬法是极佳的证伪方法。但是师生要特别注意的是,使用归谬推理要拿捏好分寸,有时候不合理的类比和联想反而会削弱己方的论点。

咬文嚼字,严谨周密

质疑批驳对方的观点也可以晓之以理。巧用各类逻辑关联词可以使自己的逻辑更加严密,包括假设、因果、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特别是让步从句,如“诚然……但是……”“的确……但是……”“不可否认,然而……”“即使……,但……”等,在进退之间完成辩证说理;还可以使用“不但……而且……”“况且……”“更何况……”“尚且……何况……”等递进从句。这类理性表达能够很好地进行同情共理式的批驳。如:

父母监考,在现实中难保证其所谓“真实可信”。即使是学校的现场集中考试,舞弊行为也未曾消失,因此要采取宣传教育与高度监督以防范作弊行为。父母二人,怎及在学校时全方位监考之严密?学校正规监考尚忌惮作弊,父母又安得保证考试真实可信?况且全市数万考生,其中必有家庭情况特殊,父母无法进行密切监考者,这是难以把控的。因此,此论将父母监考与结果真实相绑定,其出发点即是错误的。

———«君子慎独,诚则已矣»

这篇驳论文中,作者抓住了“父母监考能保证考试结果的真实可信”的论断,从这个逻辑起点开始反驳,并运用了大量的关联词和特殊句式,如:“即使”“因此”“况且”“怎及……”“安得……”,可见思维之缜密,气势之雄浑,特别具有驳论文的气场。

质疑批驳对方的观点也可以说理而不失“礼”。可以使用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词,如:的确、不可否认、毫无、绝不能、并非……这类表示判断的词可以增添文章的气势;还可以使用模糊性、或然性、委婉性的词语,如:或许、可能、不敢、未必、看似、难以、难免、大约、欠妥、不敢苟同……这类词语较为稳妥,颇有分寸,最能体现思维的严谨和表达的准确,给人春风化雨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题干没有提及两种对立观点,考生依旧可以使用质疑批驳的方法行文。方法是自设“假想敌”,以“也许有人说……”“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等这样的短句虚拟出论证的“对手”。可见质疑批驳是运用范围很广的写作方式。

英语写作范文第4篇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Money

Directions: and Happines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below: 1,钱的好处 2,钱的弊端 3,你认为有钱能买到快乐

吗?

字数要求:

备注信息:

有效时间: 110本次作文计入平时成绩,请认真完成,对比网上抄袭者算零分处理。此外,同学们可以参考课本上第292页上的讨论4,5.也可以参考第296页上的一些俗语。加油 2011年05月23日00时00分 至2011年05月30日23时59分

Can money buy happiness? Various people may have various answers. Some people think that money is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With money, one can buy whatever he enjoys and do whatever he likes. So, in their minds, money can bring comfort, security, and so on. Money, as they think, is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On the contrary,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opponents who think that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Money drives people to steal, to rob, and to break the law. A lot of people became criminals just because they were in search of money.

I think that money is essential to life and we cannot do anything without money. We can not get away from money unless we are far away from our society. But even though money is necessary to life, it can’t buy happiness. Happiness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be measured by money. It is a state of mind. One can have plenty of money, with which he can buy whatever he wants, but

at the same time he is not happy because he is never satisfied or he is troubled by various kinds of problems. Therefore, although money is necessary for a happy life, it can’t buy happiness.

英语写作范文第5篇

1. 关于„„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mong people as to ____ .Some people suggest that ____.

2.俗话说(常言道)„„,它是我们前辈的经历,但是,即使在今天,它在许多场合仍

然适用。

There is an old saying______. Its the experience of our forefathers,however,it is correct in many cases even today.

3. 现在,„„,它们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危害。首先,„„;其次,„„。更为

糟糕的是„„。

Today, ____, which have brought a lot of harms in our daily life.First, ____ Second,____.What makes things worse is that______.

4. 现在,„„很普遍,许多人喜欢„„,因为„„,另外(而且) „„。

Nowadays,it is common to ______. Many people like ______ because ______. Besides,______.

5.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也不例外。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and ______ is not an exception,it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6. 关于„„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说)„„,在他们看来,„„

People’s opinions about ______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people say that ______.To them,_____.

7. 人类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Man is now facing a big problem ______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8. „„已成为人的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年青人当中,将引发激烈的辩论。______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mong people,especially among the young and heated debates are right on their way.

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 多好处,但同时也

引发一些严重的问题。

______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y-to-day life.it has brought us a lot of benefits but has created some serious problems as well.

9. 根据图表/数字/统计数字/表格中的百分比/图表/条形图/成形图可以看出„„。很显

然„„,但是为什么呢?

According to the figure/number/statistics/percentages in the /chart/bar graph/line/graph,it can be seen that______ while. Obviously,______,but why?

英语写作万能公式

1. 开头万能公式一: 经典句型: A proverb says, “ You are only young once.” (适用于已记住的名言)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we cannot be young forever. (适用于自编名言) 更多经典句型: As everyone knows, No one can deny that„

2. 开头万能公式二:数字统计句型: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about 78.9%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wanted to further their study after their graduation.下面随便几个题目我们都可以这样编造: Honesty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大学生向老师请假的理由当中78%都是假的。 Travel by Bike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85%的人在近距离旅行的时候首选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Youth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在某个大学,学生的课余时间的70%都是在休闲娱乐。 Five-day Work Week Better than Six-day Work?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98%的人同意每周五天工作日。 更多句型: A recent statistics shows that „写作绝招

结尾万能公式:

1. 结尾万能公式一:

比如下面的例子: Obviously(此为过渡短语),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good manners arise from politeness and respect for others. 如果读者很难“显而见之”,但说无妨,就当读者的眼光太浅罢了! 更多过渡短语: to sum up, in conclusion, in brief, on account of this, thus 更多句型: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fore, we can find that„

2. 结尾万能公式二: Obviously,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更多句型: Accordingly, I recommend that some measures be taken. Consequently, to solve the problem,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3. 揭示主题: As a creature, I eat; as a man, I read. Although one action is to meet the primary need of my body and the other is to satisfy the intellectual need of mind, they are in a way quite similar.

4.To begin with, you must work hard at your lessons and be fully prepared before the exam(主题句). Without sufficient preparation, you can hardly expect to answer all the questions correctly.

三、 一 二 三原则1first, second, third, last(俗) 2)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nally(俗) 3)the first, the second, the third, the last(俗) 4)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in the third place, lastly(俗) 5)to begin with, then, furthermore, finally(强烈推荐) 6)to start with, next, in addition, finally(强烈推荐) 7)first and foremost, besides, last but not least(强烈推荐) 8)most important of all, moreover, finally 9)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适用于两点的情况) 10)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适用于两点的情况)

用短语,比如: I cannot bear it. 可以用短语表达:I cannot put up with it. I want it. 可以用短语表达:I am looking forward to it. 这样字数明显增加,表达也更准确。

五、 多实少虚原则 原因很简单,写文章还是应该写一些实际的东西,不要空话连篇。这就要求一定要多用实词,少用虚词。我这里所说的虚词就是指那些比较大的词。比如我们说一个很好的时候,不应该之说nice这样空洞的词,应该使用一些诸如generous, humorous, interesting, smart, gentle, warm-hearted, hospital 之类的形象词。再比如: 走出房间,general的词是:walk out of the room 但是小偷走出房间应该说:slip out of the room 小姐走出房间应该说:sail out of the room 小孩走出房间应该说:dance out of the

room 老人走出房间应该说:stagger out of the room 所以多用实词,少用虚词,文章将会大放异彩!

六、 多变句式原则 1)加法(串联) 都希望写下很长的句子,像个老外似的,可就是怕写错,怎么办,最保险的写长句的方法就是这些,可以在任何句子之间加and, 但最好是前后的句子又先后关系或者并列关系。比如说: I enjoy music and he is fond of playing guitar. 如果是二者并列的,我们可以用一个超级句式: Not only the fur coat is soft, but it is also warm. 其它的短语可以用: besides, furthermore, likewise, moreover 2)转折(拐弯抹角) 批评某人缺点的时候,我们总习惯先拐弯抹角说说他的优点,然后转入正题,再说缺点,这种方式虽然阴险了点,可毕竟还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呢,我们说话的时候,只要在要点之前先来点废话,注意二者之间用个专这次就够了。 The car was quite old, yet it was in excellent condition. The coat was thin, but it was warm. 更多的短语: despite that, still, however, nevertheless, in spite of, despite, notwithstanding 3)因果(so, so, so) 昨天在街上我看到了一个女孩,然后我主动搭讪,然后我们去咖啡厅,然后我们认识了,然后我们成为了朋友„可见,讲故事的时候我们总要追求先后顺序,先什么,后什么,所以然后这个词就变得很常见了。其实这个词表示的是先后或因果关系! The snow began to fall, so we went home. 更多短语: then, therefore, consequently, accordingly, hence, as a result, for this reason, so that 4)失衡句(头重脚轻,或者头轻脚重) 有些人脑袋大,身体小,或者有些人脑袋小,身体大,虽然我们不希望长成这个样子,可如果真的是这样了,也就必然会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文章中如果出现这样的句子,就更会让考官看到你的句子与众不同。其实就是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的变形。 举例:This is what I can do. Whether he can go with us or not is not sure. 同样主语、宾语、表语可以改成如下的复杂成分: When to go, Why he goes away„

5)附加(多此一举) 如果有了老婆,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再讲某个人的时候,她会插一句说,我昨天见过他;或者说,就是某某某,如果把老婆的话插入到我们的话里面,那就是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或者是插入语。 The man whom you met yesterday is a friend of mine. I don’t enjoy that book you are reading. Mr liu, our oral English teacher, is easy-going. 其实很简单,同位语--要解释的东西删除后不影响整个句子的构成;定语从句—借用之前的关键词并且用其重新组成一个句子插入其中,但是whom or that 关键词必须要紧跟在先行词之前。 6)排比(排山倒海句) 文学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此,如果非要让你的文章更加精彩的话,那么我希望你引用一个个的排比句,一个个得对偶句,一个个的不定式,一个个地词,一个个的短语,如此表达将会使文章有排山倒海之势! Whether your tastes are modern or traditional, sophisticated or simple, there is plenty in London for you. Nowadays, energy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oil, coal, natural gas, solar heat, the wind and ocean tides. We have got to study hard, to enlarge our scope of knowledge, to realize our

potentials and to pay for our life. (气势恢宏) 要想写出如此气势恢宏的句子非用排比不可!

七、 挑战极限原则 既然是挑战极限,必然是比较难的,但是并非不可攀! 原理:在学生的文章中,很少发现诸如独立主格的句子,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花上5分钟的时间看看就可以领会,它就是分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分词要求主语一致,而独立主格则不然。比如: The weather being fin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nt to climb the Western Hills. Africa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 its size being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China. 如果您可一些出这样的句子,不得高分才怪! 写作绝招 文章主体段落三大杀手锏:

一、举实例 思维短路,举实例!提出一个观点,举实例!提出一个方案,举实例!而且者也是我们揭示一个观点最好的方式,任何情况下,只要我们无法继续文章,不管三七二十一,尽管举例子!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 advertisers have adopted every possible stimulative factor in making ads, such as

sound, light, colors, cartoon films and human performance. For instance, to advertise a certain food, advertisers will ask an actor or actress to sit at a table and devour the seemingly delicious food while they film him or her 更多句型: To take„as an example, One example is„,Another example is„, for example

二、做比较 方法:写完一个要点,比较与之相似的;又写完一个要点,再比较与之相反的; 世界上没有同样的指纹,没有相同的树叶,文章亦同,只有通过比较,你才会发现二者的相同点(through comparison)和不同点(through contrast)。下面是一些短语: 相似的比较: in comparison, likewise, similarly, in the same manner 相反的比较: on the other hand, conversely, whereas, while, instead, nevertheless, in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compared with „, „ 这个对 compare and contrast 题型很有用

三、换言之 没话说了,可以换一句话再说,让你的文章在多一些字,或者文邹邹地说,是让读者更充分的理解你的观点。 实际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下面的句子实际上就三个字 I love you! I am enthusiastic about you. That is to say, I love you. I am wild about you. In other words, I have

上一篇:论文写作下一篇:应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