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论文范文

2023-03-16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为了保证行医资格,必须有4年以上医学院校学历者,才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近2/5是西医知识,民间医术高明的中医拿不到行医资格,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对抗疟疾的青蒿素举世瞩目。在研究黄花蒿抗疟效果的过程中,屠呦呦得到了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改换了提取方式,从而成功获得了有活性的青蒿素,也使得中西医的争论成为焦点。

“中医为体、西医为用”

中医与现代医疗行政制度的冲突作为西医反对中医的依据之一在1929年便初露端倪。建国初期,西医人数仍然不多,“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针解决了实际问题。

当时的湖南教育会在给全国教育会的提案分析说:“我国人众,改用西医约须40万人,至少非20万不可,现国势如此贫蹙,一时有何能力设多数西医学校造此40万或20万医员,恐20年亦办不到。”假如“专重西医者,非有10万人不足供全国之用,然至速亦需20年后方养成,其数万万元培植费按现国情实难筹措”。事实上,这一估计也过于乐观,历史证明,此后25年里,全国培养的西医总数也不超过3万。

到1949年,这一局面基本维持不变。对政府而言,最现实的策略是就现有系统进行改造——一种类似“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针。50万中医大部分散布在中国农村,基于这个资源基础,通过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渠道,把中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和西医的这样一种防疫行为结合起来,使防疫体系变成一个农村基层社会组织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

研究这一问题的杨念群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就不断地在农村组织各种医疗队,通过国家的社会动员来克服这样一种农村缺医少药和防疫行为个体化的局面,靠这种短暂的大规模巡回医疗来解决这样一种基本的缺医少药的不平衡状态。”

在此背景下,各地中医院校以培养中医为初衷,但实际上已经是中西医混合的教学,是用西医的教育模式快速培养中医人才,输送到农村和基层。中国成为现代医疗体制国家里唯一一个两种传统迥异的医学“同唱主角,争唱主角”的国家。

那些60年代到城里医学院经过培训的赤脚医生实际上已经在实践中不完全采用中医手段,而是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他们在成为农村防疫体制一部分的过程中,也传播了西医知识;“中医为体,西医为用”造成的“体用分离”,使西医实用性的一面深入人心,同时现代医学制度得以根本性成立,在这一制度下形成的卫生管理体系,必然以西医为主导,这造成了“少数人领导多数人”,这一状况尽管很快得以扭转,西医成了医疗队伍的主体,但被边缘化的中医和主流化的西医分歧,或者说,中医和现代医疗制度的矛盾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随之加深,也给“中西医之争”不断埋下伏笔。

药品安全之争

二者最尖锐的一个冲突可能始终围绕着医药行业扩大化生产下“药品安全”这个最重要的主题。

医药分家后,中医不能独自配制中药制剂,要配制剂必须申请,将组方上报药监局审批。然而,一名合格的中医师,必然会临床亲自制药,必然能辨别药的好坏优劣,许多成方名药都是中医师临床实践的总结。“很多老中医抱怨,限制中医独立制剂,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另外一些中医认为,现代中医教育已完全复制西医模板,完全破坏了古老的中医师徒传承方式。著名的老中医吉良晨说,他自己学成前拜了4个老师。师带徒也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分为佐诊、半放手、放手三个阶段,老师要循循善诱,师徒间要互相“问难”,师傅问学生、学生问老师,从而教学相长。在经过这个极为严苛的阶段之后,老师可以根据情况放手让学生单独诊病,“而现代教育是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根本没法产生真正称职的中医”。

教育方式争论背后的真正挡板同样是“医药安全”。现代教育体系是和《执业医师法》相联系的——为了保证行医资格,必须有4年以上医学院校学历者,才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近2/5是西医知识,民间医术高明的中医拿不到行医资格,而且中医的医疗事故也要由西医来鉴定。相应的规定包括抬高中医师开设门诊部的资格,全国已停止批准新设置个人门诊部,旧有门诊必须大于300平方米,这对民间中医的注册资本要求不低。研究者方明东说:“一些中医认为,本身被西医压迫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中医想发展,但已经完全无法从西医主导的市场分享收益。”

1996年,中国进行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强调了要搞清楚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取有效成分,争取两三种现代化中成药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中药颗粒饮片的推广是这一政策最直接的产物。这种让中药适应西药标准打开市场的办法,简单说,就是将“中药”变为“植物药”。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日本厚生省曾对小柴胡汤改善肝功能障碍的功效予以认可,以致造成全日本上万肝病患者同服这一处方的“盛况”,但两年以后,日本就出现了88例慢性肝炎患者因小柴胡汤副作用,而导致间质性肝炎、10例死亡的情况。此事件后,小柴胡汤遭遇了从医疗保险中开除的危险。

另一方面,以西药为管理标准的方式,迅速在种植户、饮片厂、中成药厂引起反弹。一名业内人士曾说,“按照这种中药现代化的思路,相当于认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药材产区生产的药材是不规范的。中药材是在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中栽培,而且正是这些气候条件才造就正宗的药材。”

在几例打进国际医药市场的中药碰壁后,这个中药现代化计划正面临着调整。研究者也开始反思中医药传统和现代化之间的重重矛盾。

“不必挤在一条道上”

此次青蒿素获奖和中医药的联系非常紧密,上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疟疾抗药性问题,我国确立了由多部门参加,以疟疾防治药物研究为主要任务,代号为“523”的项目。在“523项目”实行的10多年中,全国共收集抗疟中草药和验方上万个,广筛提取物5000多种,最终找到了青蒿素这一唯一有效的品种。

但是它的研发过程与传统的“煎煮熬”完全不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研究员李英说,研究人员参照古今医书的记载和民间用方,用现代的研究方法对数千份植物提取物通过动物筛选,再从中分离、鉴定其中抗疟有效成分,最后找到近十种抗疟有效单体,将它们的抗疟活性、毒性、化合物稳定性和资源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后,青蒿素脱颖而出。

这就意味着,它遵循了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经历了非常严格的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优化-生产工艺的制药流程,在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临床试验中也全部使用了双盲法,这和传统方法有很大区别。

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陈道峰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其实是中药材的科学化研究,或者说植物药的科学化研究,这是中药现代化的道路之一。但即便是在中医药圈子内,对中西药的界限也时有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药的现代化。“无论是现代医学工作者,或者是中医药学者,都有人认为用化学的方法进行提取后的中药,就不是中药了。”

这种“界限观”实际上极易导致固步自封。实际上,以天然产物去提取药品并非中药的专利,现代医学中有很多药物本来就来自于植物,如阿司匹林、奎宁、麻黄素等。

专家表示,传统的中药发展不要僵化,将中西药完全隔离开这种观点本身就不合适,也不利于中医药学现代化。陈道峰说,仅仅使用烘、炮、炒、洗、泡等传统方法,难以获得全世界的认可,必须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对中医药学进行完善,提高工艺,做好质量控制,确保有效性和一致性,这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之一。

“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应该是多元的,不必挤在一条道上。”李英说,一个药是否有效,应该用临床数据说话,这样才能让病人信服,获得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的认可。例如,我国青蒿资源丰富,容易提取到单体。但对于某些动物试验有效或民间长期使用的中草药,可能无法提取到有效单体,这时可以用成分明确、含量相对稳定的复方制剂进行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也有专家认为,开展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应慎之又慎,进行成本控制,立项前对其有效性、毒副作用、成本、方便性和成功率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估,设计试验去辨别出一些常用中草药中所含的生物化学成分,遵守国际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准则,进行更多随机对照试验以论证中医标准化治疗系统的有效性,更好地理解、发展和提高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过程管理

专题实习是培养药学专业人才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专题实习,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檢验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训练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专题实习分为课题选择、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四个阶段。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实验设计、操作与观察、记录总结、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论文的书面表达,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论文答辩。根据《山东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安排,依据《药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专题实习规定》和药学院《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大纲》的要求,药学院毕业专题实习于大四第二学期开展。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理论和学术素养、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阶段。毕业论文(设计)既是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检验,也是学生的实践成果,又是学生毕业及获得学位资格的必要条件。为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和目标管理,确保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和质量,2012年山东大学出台《山东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对其提出了新要求。2013年推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要求自2014届开始,本科生毕业论文纳入教学系统进行管理。

一、指导教师毕业课题的申报

根据教学安排,学院下发应届本科毕业生专题实习课题申报的通知。院内各教研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根据要求提出课题申请。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中级职称必须拥有博士学位且具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的人员,申报课题最多为2项。

药学院目前拥有40个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可以选择在校内实习,也可以选择在校外实习。选择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的学生,实行合作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校外导师为第二导师。指导教师从本科论文系统中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请表》。

二、学生毕业课题的申请

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选择申请。指导教师与学生采用双向选择方式确定课题和人选。在校外实习基地或者个人联系的在其他单位实习的学生,需填写《外出实习申请表》,实习单位签字盖章认可。

三、开展实验

专题实习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要对整个毕业专题实习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包括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论文写作计划、调查研究、文献查阅、实验操作、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

在专题实习工作开始后的1~2周内,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进行开题报告,落实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措施等,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计划》、《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根据开题报告、论文写作计划和任务书,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题实习,开展实验。并按要求,完成论文。

四、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在本科生毕业专题实习进行过半期间,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检查、监督学生工作情况和工作质量,保证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本科生院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中期教学检查工作。中期检查的方式是学院检查和专家检查相结合。

1.学院检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对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前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学生填写《山东大学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汇报表》。学院检查结束后,学院写出全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情况说明书,交督导专家小组。

2.督导专家检查。针对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前期的组织管理情况和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开展情况,督导专家对其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工作检查。各督导组写出各学院中期检查情况报告,交本科生院。

3.本科生院将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情况反馈至学院。学院及时将专家的意见反馈给指导教师和学生。

五、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文献检测

根据教育部关于《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文件精神和规定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学术诚信氛围,杜绝抄袭行为发生,山东大学自2013届开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文献检测。

1.检测方式及数量。检测的毕业论文(设计)由学校随机抽取,比例为毕业生的30%,由学院具体负责进行。检测分初检和复检。学院按照本科生院分配的篇数进行初检,初检不合格的论文(设计)修改后须复检。学院上报初检不合格论文(设计)数量,本科生院分配复检篇数。

2.检测时间及流程。本科生院开通网络检测系统后,根据本学院教学安排,按照要求进行论文(设计)检测。

3.检测标准及要求。检测论文(设计)的文字复制比例在30%以内(含30%)视为合格,超过30%的视为不合格。检测不合格的论文(设计),修改后学校再提供一次复检机会,复检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复检不合格者,不予答辩。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还将在学生毕业后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中进行,若查到有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设计),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撤销其学士学位。

六、毕业论文答辩

专题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完成《山东大学学生实习报表》,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1.答辩工作由院答辩委员会组织并主持。答辩委员会由原学位委员会成员及专家5~7人组成,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具体负责答辩工作。答辩小组负责向学生公布答辩小组教师名单、学生参加答辩的时间及地点。

2.参加答辩的学生,向答辩小组汇报专题实习工作情况,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答辩小组可从几个方面综合考核学生成绩。

3.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及答辩情况等进行评议并确定成绩。

4.毕业论文的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指导教师评定成绩(40%),答辩成绩(60%)。

5.根据毕业论文的总成绩,确定论文的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将成绩上报学院,学生将打印好的两份论文上交院办公室,装订存档。《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和学生的成绩单作为学生在校的成绩凭证,一并存入山东大学档案馆。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检查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是本科教学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本科生院根据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本科生毕业后,还会组织学校督导专家对全校所有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质量检查。专家组按照有关评价指标对论文进行检查和评分,并对各学院抽查论文的质量做出总体评价。

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面临一些问题[1]。毕业论文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学期;学生实习地点分散;相对自由度较大。另外,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學生面临考研、毕业补考、就业等的压力,自身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以及实验教学条件的限制,都会影响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也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为提高和保障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系统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成绩评定方法、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同时鼓励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规范安全的实验习惯;指导学生选题科学、具体,着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规范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学术作风[2]。

九、结语

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暑期学校开放实验的实践,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3,4],为毕业专题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和实验基础。药学院在本科生论文的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自2010年以来,药学院共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学士论文21篇,获得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5篇。药学院将继续完善毕业教学环节的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加强毕业专题实习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志勇,张胜涛,陈昌国,等.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5):98-101.

[2]何炜,路丽华,辛春燕,等.初探怎样抓好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52-54.

[3]张泰松,邵伟,郝国祥,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药学教育,2012,28(2):55-57.

[4]张泰松,邵伟,帅翔.暑期学校开放实验的实践与探索[J].药学教育,2010,26(4):59-61.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中西并重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指明了道路。近年来,镇江市中医药事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做出重要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医药事业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药品研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

分析研判,中医药服务有基础有特色有成效

近年来,镇江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系列指示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健康镇江”建设总目标,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通过中医药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中医药服务的有效供给,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多样、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全市中医药服务基础不断夯实。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列入镇江市政府“十件实事、百项工作”。近年来,通过加强中医医院环境建设和基层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镇江市中医药服务已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特色亮点,涌现出一批国家和市级重点专科、学科和省级示范中医科、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至2019年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占比提升到24.1%,同比增长23.5%,在维护群众健康、建设“健康镇江”等方面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作用。

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镇江市拥有三级中医医院3家、二级中医医院3家,所辖地区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服务水平,拥有中医全科医师164人,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中医全科医师数达0.5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8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有中医科、中药房。全市建成国家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基地2个、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建设单位8个、省级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5个。2019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人次数已占全部诊疗人次数的22.56%。

全市中医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镇江市着力打造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成率已达95%,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中医阁”190个,“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明显增强。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镇江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快速组成中医药专家组,积极研发中医药预防方剂,全程参与12名确诊患者病案讨论,科学制定救治方案,开具清肺排毒汤、宣肺败毒方等3种处方,进行省、市级中医专家集体会诊6次,“抗病毒、呼吸支持、‘中医药+心理干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查找短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镇江市中医药服务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客观地讲,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突出表现为四个“不到位”。

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到位。中医药服务总量和比例还有欠缺,发展不充分、不均衡情况依然存在。比如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不足,实际开放床位距离群众就医需求还有差距;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种类、方法不多,中草药处方和非药物中医疗法开展比例尚有差距,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不够;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中医药扶持政策不到位。中医药医保支付倾斜政策不足,吸引力不强,一些治未病、疾病康复、养生等中医药项目尚未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结算还没有完全建立,部分非药物的中医治疗项目(针灸、推拿等)价格还不尽合理。

中医药人才配套不到位。全市中医药人员数量依然不足、年龄普遍偏大,尤其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工作者年龄结构老化严重、专业素养出现断档,再加上中医药人员招录难、留住难问题依然突出,基层中医药人员队伍呈现加速萎缩趋势。

中医药投入保障不到位。对中医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方面的财政投入不足,部分中医医疗设备设施老化陈旧,常用中医药技术设备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中医药发展壮大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当前状况。

守正创新,凝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不仅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今后工作中,镇江市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健全中医医疗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大作用。不断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中的核心作用,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和“治未病”综合服务区,通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建设,推动基层中医藥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不断推进中医信息化建设。以绩效考核为契机,推进“互联网+中医药”建设,将中医药服务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推动中医药不断走向现代化、信息化。加快推进基层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全覆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中的优势,为实现分级诊疗提供有效助力。不断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充分发挥二级以上中医院龙头作用,积极搭建以中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的中医专科联盟,支持由中医院牵头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技术人才共享共建,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稳步发展。不断推进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认真落实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中医药健康指导。将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基层开发和推广中医药健康个性化服务包,在家庭医生团队配置中医药服务人员,确保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和0—36月儿童等重点人群均可得到中医健康指导。不断推进中西医融合发展。加强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临床科室设置,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调机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中西医协同机制,完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充分发挥中西医、中西药协同防治传染病的作用。

大力推进中医药人才建设。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关键。要加快中医药人员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确保中医药工作者比例不断提高、能力不断提升。强化基层人才引进。加强以中医全科为主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免费计划,力争以县(市、区)为单位基层中医药人员比例达到20%。积极推进县级中医药人员编制统筹使用,试行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措施,为进一步吸引人才提供系统政策支持,促进优质中医药人才资源留得住、用得好。强化学术经验传承。积极开展全国和省市级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建设工作,通过带教、查房、坐诊等培养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将市级以上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向基层倾斜,完善本地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机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格局。强化中医技术培训。加强对中医药工作者中医经典的再学习、再临床,形成中医经典理论思维模式和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的诊疗模式。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系统培训,提高西医药人员运用中医药诊疗知识及技术方法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技能。

积极打造中医药服务业态。探索中医药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覆盖群众多方面的健康需求。推动中医流派开发。深入挖掘整理“京江中医流派”理论学术、医案典籍,对“江南何氏”“丹阳颜氏”“大港沙氏”等本市传统中医流派开展系列研究,努力形成镇江市中医流派传承体系。对中医药历史人物、名老中医临床医案、学术经验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形成具有镇江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开展中医药知识普及,建立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学校活动的常态化机制,有效增强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素养。发展壮大中医产业。创立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业,创作中医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体育演艺等有效融合,培育一批中医、中药知名品牌,不断提升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将中医药融入养老事业发展规划,整合中医医疗、康复护理等资源,建设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养老服务机构。推动中医融合发展。挖掘中医药人文元素,将优质中医药服务资源融入旅游服务产业,开发中医药观光、文化体验、特色医疗、养生体验、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新产品,促进中医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持续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扶持支持政策,科學研究细化具体措施,保障中医药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将中医药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调配中医医疗资源,补足基层供给短板,进一步覆盖城乡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水平。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制定中医药特色医疗服务补偿办法,大力支持中医师承教育、文化建设、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中医流派开发等工作。凝聚中医药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中医药法》《江苏省中医药条例》宣传,开展“中医药宣传月”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中医药的良好氛围,凝聚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强大合力。将中医院内制剂、治疗性针灸推拿、合规中药饮片等中医诊疗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建立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体现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劳务价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中医院。全面落实《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办法》,对社会资本开办中医诊所的,加快备案准入,努力构建社会办医多元化格局。同时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支持社会力量开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努力培养一批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特色鲜明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作者系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利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慢性筋骨病是中医骨伤科疾病的统称,中医学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内外兼治是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慢性筋骨病病因病机从标本论述,以内外兼治、标本论治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以对疾病有更全面、立体的认识。“筋滞骨错”理论认为,内外兼治应从内治治标、内治治本、外治治标、外治治本进行分析,与此同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不必过度分割标本的概念。

【關键词】 慢性筋骨病;筋滞骨错;内外兼治;辨证思维;标本;平乐正骨

慢性筋骨病包括脊柱退行性疾病、骨代谢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等,其主要表现为机体因自身退行性或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出现全身或者局部的骨骼、关节、肌肉等组织肿痛、肌肉萎缩以及活动不利等症状[1]。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贯穿疾病诊疗过程。内治法与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通常认为,内治法即药物内服,外治法即药物作用于机体外在疾患之处。所谓治病必求于本,即治疗最终目的为解决疾病的核心问题(本)。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当透过现象(标)看清疾病的本质,通过对疾病外在表现的归纳总结分析,得出疾病的根本矛盾点并对其进行治疗。

内外兼治是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2]。该理论认为,慢性筋骨病诊疗应注重内外结合,标本兼治,辨证论治。基于整体观念在辨析内外的过程中,把握疾病内之标、内之本以及外之标、外之本的联系。在慢性筋骨病的诊疗过程中,将机体内外变化立体化,更加准确地把握疾病发病趋势及走向,也是慢性筋骨病辨证诊疗的新思路。

1 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机

慢性筋骨病由上海施杞团队提出,认为慢性筋骨病缘于人体自然退变,在外力作用下进一步发展成为特征明显的疾病,包含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等)、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等)、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3]。目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大类[4]:①退变性疾病;②软组织损伤疾病;③风寒湿性痹证;④代谢性疾病;⑤骨与关节炎症性疾病;⑥神经卡压性疼痛;⑦骨科术后痛。慢性筋骨病致病原因从西医学可归类为基因、增龄、力学失衡及炎症反应,如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易感基因rs2073711,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椎间盘退变、韧带松弛、骨质疏松,脊柱内外源稳定性失衡,以及各种炎性细胞因子[1]。

慢性筋骨病可归为中医学“骨枯”“骨痹”“痹证”等范畴,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者在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标实者在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寒凝、劳伤。“腰痛者,肾虚其本也”“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相关,膝关节肿痛日久,可发展鹤膝风”“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肝者藏血,在体主筋,肝血藏于内发挥濡养筋目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肝内精血逐渐衰竭出现筋枯。肾者五脏阴阳之本,主藏精,在体为骨,肾精濡养骨髓以充骨。慢性筋骨病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筋伤、骨伤两大类[1]。筋者,连缀形体、运动关节,包含肌肉、肌腱、韧带、软骨、筋膜等组织;骨者,支撑形体,储藏精气,化生血液。筋病可见痉挛、松弛等表现,筋弛、筋纵、筋卷、筋翻、筋结等是常见的筋病;骨病见骨折、骨脱、骨痿、骨枯等,筋伤与骨损或同时发生。慢性筋骨病亦伴见皮肉损伤,故而辨证脏腑亦应考虑脾、肺、心等主肉、主气、主血脉的功能。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而。气虚血瘀是慢性筋骨病的病因。“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百病生于气”“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流通,通过经络濡养筋骨。气虚者,无力血行、无力运化水湿,从而衍生血瘀、痰湿、经络痹阻;血瘀者,阻滞气的流通,从而衍生气滞、痰湿、经络不通,气滞血瘀、痰湿痹阻经络等反之加重气虚血瘀。

2 慢性筋骨病的内外兼治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强调慢性筋骨病的治疗当重视脏腑辨证、内外兼治、筋骨平衡。有诸内必形诸外,疾病内在失衡可由外视而知之。《医学入门·标本论》曰:“以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脏属阴为本。各脏腑之经络,在外为标,在内为本。更人身之气为标,血为本。以病论之,先发病为本,后传流病为标。”《说文解字》曰:“内,入也,自外而入也;外,远也。外者,内之对,表也。”所谓本者,即事情发生的根本,需辨证详查而知之;标者,即事物所表现的外在变化,迫在眉睫视而知之亟待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内者,即脏腑也;外者,即症状也。狭义的“内”可对应疾病之“本”,“外”可对应疾病之“标”,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标本”。而广义的“内”,则指相对的内,如疾病病理之所在脏腑、气血津液、形神之神;“外”亦指相对的外,如疾病之证候、经络、形神之形。

在内外兼治的治疗原则指导下,标本兼治的同时应详辨内之标、内之本,外之标、外之本。《黄帝内经·标本论传论篇》曰:“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治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内外兼治辨证论治观点认为,从病位来讲,慢性筋骨病的内之本在脏腑、在骨,内之标在气血津液;外之标在筋肉,外之本在经络。

3 慢性筋骨病的治疗

慢性筋骨病概念的提出已有近十年,疾病疗法多种多样。如陕西省名老中医李彦民的通络法辨证治疗[5];上海石氏伤科流派以施杞为代表的膏方之法,以气血为纲标本兼治,着重调治肝脾肾、益养精气神[6],结合不同剂型的中药外用治疗慢性筋骨病[7-9]。筋骨并重一直是中医骨伤科学强调的治疗原则,以筋为先或是以骨为先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声音。元唯安等[10]提出,慢性筋骨病的诊治应是“筋主骨从”。笔者认为,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结合临床经验并考虑到“骨”的功能与结构,提出“以骨为先”的观点,“骨”从结构上和功能上都起重要作用[11]。无论是内治还是外治之法,都以治本为最终目的,以治标为首要目标。内外兼治是达到标本同治的手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内治外治的同时或有意或无意对标本同时发生作用进而影响机体的反应。

3.1 内治之法 常见内治之法为汤药。汤者,荡也。常用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代表方剂为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功效主要为祛风除湿、止痛养血、补益肝肾,在治疗慢性筋骨病中应用广泛,其能抑制炎性因子,减轻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并促进其再生[12]。现代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可能作用于人体的Wnt-5a、β-catenin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而起到缓解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的作用[13];对于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独活寄生汤能够有效降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改善炎症反应,提高β-内啡肽水平,提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改善患者脊柱神经功能以及临床症状[14]。

平乐郭氏正骨一直强调骨伤科病内外兼治的重要性,且在本院科研及临床治疗中一直实行该理念,治疗骨伤病内服药物,辅助提升手法治疗的效果。如骨折經手法或手术复位后,遵循“破、活、补”三原则,早期服用三七接骨丸,中期服用养血止痛丸,后期再继服加味接骨丸巩固疗效[15]。内治常四诊合参,以脏腑辨证为指导,通过患者症状、体征、脉象等总结病因病机,这是内治之法标本兼治的优势。

3.2 外治之法

3.2.1 药物疗法 中药熏洗、中药溻渍以及膏药外敷是本院常见的中药外用手段,广泛用于颈肩腰腿痛以及其他骨伤科疾病;与中药内服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方式的不同,还能避免患者对中药味道的不适以及肝脏首过效应等。中药熏洗是使蒸汽温热作用于患处,可以加速患处的血流、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从而达到调和阴阳、祛邪扶正、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目的[16-17]。中药溻渍则通过促进静脉血液以及淋巴回流,改善患处的循环障碍[18]。本院常用的揉药七珠展筋散,主要由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血竭、麝香、没药等中药组成,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类筋病,疗效甚佳[19-20]。舒筋活血祛痛膏及活血接骨止痛膏在临床上也是常用药。

3.2.2 针灸疗法 针灸的基本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以及三因制宜。经络一方面通行经气以发挥脏腑气血的功能,另一方面外邪也通过经络影响脏腑或者由脏腑传导至经络,两者相互影响。故笔者认为,针灸调治经络乃“治外之本”,针灸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温经通脉、调和阴阳的作用。如腰痛者应结合腰痛的局部症状以及根本原因,选择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尤其是背俞穴与腹募穴的结合,也应将经筋辨证以及气街的因素考虑进去[21]。针灸还能够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以及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减缓患处炎症刺激,降低骨内压,增强关节周围肌力[22]。

3.2.3 正骨手法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手法包含理筋滞手法和纠骨错手法。理筋滞手法主要用于松解患处的筋滞点及相关筋滞点,如膝关节疾病除了膝关节周围的筋滞点,还考虑了腰椎、骨盆以及双足处是否含有筋滞点,并对其进行松解处理;又如肱骨外上髁炎除肘关节周围的筋滞点,还应将肩关节、颈椎、腕关节的筋滞点进行松解;同样,腰痛病患者还应对臀部肌肉以及下肢肌肉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有筋滞点,尤其应对髋关节内收肌以及臀中肌进行检查。纠骨错手法主要用以纠正患处的骨错缝。骨正则筋自柔,正骨就是最好的松筋方式[11]。骨作为支撑形体、筋肉之所附之处,其生理功能十分重要。骨是人体存在的基础,若骨出现错位,筋肉则随骨错出现筋滞。“骨”是慢性筋骨病的基础,无论是出现骨错,还是骨痿,骨的问题都应放在首位,即以“骨”为本。临床中肩周炎、颈椎病、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手法纠骨错的目的是恢复关节的生物力线平衡。但临床治疗中不可拘泥于此,针对患者症状以及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是最佳的。

4 结 语

慢性筋骨病是骨伤科常见的一类疾病,具有病程长、疾病种类多样的特点,患者可见一病或多病同时出现,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出现。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调治病应标本结合内外同治,认为慢性筋骨病病因其本在脏腑、气血津液、骨,其标在经络、筋肉,辨证分析其内之本在肾、在骨,内之标在气血津液;外之标在筋肉,外之本在经络。临床实践中由于人体的关联性,不能单一、片面地认识或思考疾病的诊治,对疾病的治疗应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化解次要矛盾。因此,在慢性筋骨病的诊疗中强调内外兼治、标本同治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全面考虑减少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 孙悦礼,姚敏,崔学军,等.慢性筋骨病的中医认识与现代理解[J].中医杂志,2014,55(17):1447-1451.

[2] 范华雨,张向东,赵明宇.基于筋滞骨错理论探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2):55-57.

[3] 李晓锋,王拥军,叶秀兰,等.施杞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的经验[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6):701-706.

[4] 宋永嘉,李晓锋,鲍嘉敏,等.大健康视角下慢性筋骨病诊疗思路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2):543-545.

[5] 杨锋,李文雄,杨进,等.名中医李彦民教授运用通络法治疗慢性筋骨病的经验[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10):83-84.

[6] 李晓锋,王拥军,叶秀兰,等.施杞运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2,53(18):1543-1545.

[7] 苟海昕,詹红生.詹红生膏方调治慢性筋骨病损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10):45-47.

[8] 李晓锋,莫文,胡志俊,等.施杞诊治慢性筋骨病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17,58(17):1453-1457.

[9] 詹红生.中药外用治疗慢性筋骨病损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5):718-721.

[10] 元唯安,詹红生,杜国庆.论“筋主骨从”观念在慢性筋骨病损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9):12-15.

[11] 赵明宇,张向东,赵启,等.“以骨为先”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和骨关节病的理论探讨[J].中医正骨,2020,32(6):35-37.

[12] 李慧,马玉环,王圣杰,等.独活寄生汤抑制炎症介导软骨细胞基质降解的机制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12):5-8,26.

[13] 詹宏钢,林剑.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Wnt/β-catenin-BMP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451-452.

[14] 王涛,李武强.独活寄生汤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氧化应激及β-内啡肽、IL-1β表达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20,40(2):212-215.

[15] 马依林,张虹.从我院用药特点探讨中医院药学服务新模式[J].中医药导报,2018,24(14):119-121.

[16] 周胜利,储永良.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0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3):23-25.

[17] 林伟栋,毛永乐.中药熏洗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踝骨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5):20-22.

[18] 许敏华,朱延涛,贾黎华.中药溻渍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9,51(4):59-62.

[19] 李书良,高书图.七珠展筋散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43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9):71-72.

[20] 孙乾坤,郭珈宜,李峰,等.七珠展筋散联合中药汤剂加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49例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6):19-21,26.

[21] 范华雨,张向东,赵明宇.筋滞骨错理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运用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4):64-66.

[22] 寇龙威,郭珈宜,李峰,等.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196-199.

收稿日期:2021-09-27;修回日期:2021-11-13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第5篇

[提 要] 中医药学是世界上理论体系最成熟、临床疗效最卓著、养生方法最丰富的传统医学。我国健康文化产业的创新,应当以中医的复兴为前提。中医药学不是经验医学,不是“一根针、一把草”式的原始疗法,也不是现代的西医学观念与方法可以代替和改造的。只有在综合性哲学思维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中医药理论科学体系,才能够创造出举世瞩目、独具特色的中国健康文化产业。社会各界应携起手来,努力开发和弘扬中医药学的特色与优势,共同推动健康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复兴

[作者简介] 李致重: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化是一个含义极其宽泛的概念。举凡人類在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认知,不论由文字、符号记录的或者未被记录下来的,通常都可以称之为文化。而且文化依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是分层次的。概括层次最高的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哲学、科学,这是文化的核心。文化中的哲学与科学,派生了医学;医学中理论体系成熟并居于主流地位的,当属中医与西医。这里仅围绕中医药学的复兴,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 中医复兴的起跑线就在脚下

中医药学的成熟,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然而西学东渐的这一百多年来,它一直困惑缠身。当今我国的中医药,可以用“两头热,中间凉”来概括。所谓两头热,指的是国家高层和广大民众对中医药的发展十分关切,社会需求不断攀升。所谓中间凉,指的是中西医结合名义下的中医西化,长期绑架了中医中药。外表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术衰落、学风萎靡。就好像生命垂危时中医所讲的“内真寒、外假热”一样,前途不容乐观。

没有健康的文化,就不会有健康的文化产业;没有中医药学的复兴与健康发展,就不会有为人们提供健康的中医药服务。所以提到中医药复兴的问题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中医药复兴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由于这个话题的理论性实在太强,为了有利于人们的理解,下面将以举例与科普的形式作一些介绍和说明。

第一,当今中国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中医我是谁”了。

凡是读过数学、物理学、化学的人,读过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人都知道,学科定义的原则是要用一个判断句,将本学科研究的对象,或者说是研究的问题,向人们准确地揭示出来。必要时,还要将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一并交代清楚。西医来自国外,为西医药学作定义,自然不是中国人的事情。任何人只要在英文的《牛津辞典》里一查,便可一目了然。然而中医遇上西医的这一百年来,尤其是我国开办中医科研、教育、医疗机构的六十多年来,中国人却没有为自己的中医药学作出合适的定义来。

当今的中医教科书以及行政文件里,有的说“中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有的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有的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有的说“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两种医学科学体系”;有的说“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原创性医学”。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说:“中医药是一个独特的卫生资源”;正在讨论中的《中医药法》(草案)里也写着:“中医药是具有独特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这里的“经验总结”、“宝库”、“瑰宝”、“完全不同”、“原创性”、“独特”“独具”等,都是自我美化、指意不清的词语。从学科定义的原则和形式看,既没有准确交待出中医药学的内涵,也没有全面表达出中医药学的外延。身在中华大地的中国人说不清“中医我是谁”,倒有点像鲁迅所调侃的“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了。倘若黄帝、岐伯九泉有知,一定会怒骂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的。因为以自我美化、指意不清的词语向人们介绍“中医我是谁”的说法越多,社会上对中医药学本质属性理解的歧义性就越大,中医药在学术管理和事业发展上的主观随意性,也便像滚雪球似的成倍膨胀。如果看到手中举起一种草药,用火罐拔出一个红印,就说中医药走向世界了,那么,作为文化瑰宝的中医药,还有什么博大精深可言?

第二,不知“中医我是谁”有什么理由讲“中西医结合”?

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原本就是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主导下的行政性口号。6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是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有的把创造新医药学称为结合;有的把临床上的中西药杂用称为结合;有的把用西医还原性方法对中医的解释、改造称为结合;有的把中药西药化称为结合;有的把中西医课程双管齐下称为结合;有的把用西医的思路、方法管理中医称为结合;有的把“西学中”或“中学西”人员称为结合;有的把“西学中”人员称之为中西医结合的另一支队伍;有的把中医西化称为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有的甚至把中医西化称为“中西结合医学”等等。

其实,在中医药的科学定义尚未厘正,“中医我是谁”不知所云的情况下,关于中西医结合的任何说法,都必然是空中楼阁、一派妄言。如前文所说,这种空中楼阁的妄言越多,中医药在学术管理和事业发展上的矛盾与难题,就越像一团乱麻,斩不断,理还乱。笔者在《医医》一书中谈到,迄今6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名义下的中医西化,原本就是一场“不可能被西化的中医西化”

李致重.医医[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13.。它直接干扰了对国家《宪法》中“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规定的贯彻,干扰了“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总方针的实施。

第三,中医药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人才断代。

一百多年来的中医药,处于被否定、被改造的双重文化困境。事实上,从1956年创建中医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临床医院开始,我们就已经从事实上选择了中西医结合名义下中医西化的方向与道路。当年成立北京中医研究院(现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时,从全国调来了50多位名老中医和150多位西医。同年成立的5所大学院校,中医、西医和公共课程的设置各占1/3。当时为北京中医研究院成立的附属医院,只有门诊部,没有住院部。其后增设住院部时,住院病人由西医学习中医的“西学中”人员管理,名老中医除了对个别住院病人会诊外,日常只能看门诊病人。住院部的“西学中”人员使用“症候群”为诊断的“协定处方”,被美其名曰科学研究;名老中医坚持的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辨证论治,却只能作为被研究的对象。

196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大学生毕业时,李重人等五名老中医顶风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要求首届大学生推迟半年毕业,专门补修中医经典课程。与此同时,还提出诸如改进中医教育方向、中医与西医课程安排以7:3为宜等多项具体建议。虽然首届大学生补修经典课程的意见被接受,但是改进中医教育方向以及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等方面意见,至今都没有被采纳,甚至越来越西医化。

中医药科研机构、大学教育和临床医院,是中国中医药事业的主体,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中医药形象的“国家队”。而当今国内中医科研、教育、临床的现实情况是,中医的科研与教育严重西化,中医的临床疗效不断下降且越来越依附于西医。尤其离奇的是,30年来中医硕土、博士研究生教育几乎全盘西化了。教授若不参与西化中医的研究课题,他便没有资格招收中医研究生。而且,近年来多家中医药大学明文规定,中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必须进入SCI(即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否则就不能授予其相应的学位。这就表明,中国中医药研究生不仅要服从西医药的标准,而且还要通过不懂中医药的西方期刊的认可。

25年前国医大师李今庸有一首小诗说:“卌(四十)年教学工作苦,培养自己掘墓人”。20年前国医大师邓铁涛把老一辈中医称为一代“完人”,意思是老一辈中医药家的身后中医便彻底完蛋了。近年来北京大学著名哲学家楼宇烈强调:“中医离开了哲学,就变为了西医的附庸”。2016年12月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路琦在《人民日报》撰文,把中医药学面临的问题概括为“四化”:中医药思维弱化,中医药传统技术退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中医药话语权边缘化

黄璐琦.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与时俱进[N].人民日报,2016.11.30(07).。由此可见,中国中医药“国家队”群体不姓“中”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危及中医药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了。

学术之皮不存,事业之毛难保;中医中药病危,国民健康何为?中医药已经被连根拔起,为什么不能从根救起?应当说,将中医药从根救起,这就是摆在我们脚下的起跑线。这正是《中医药法》颁布之后,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任务与学术课题。

二 中医药学的文化基因及其价值体系

拯救与复兴中医药,首先要重新认识中医中药的文化基因及其核心价值。应当指出,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中医药学不能被曲解为经验医学,也不是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就可以随意解释、改造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不是“一根针、一把草”,“土、单、验方”的原始疗法,也不是用“简、便、验、廉”所能概括的。“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史、哲(尤其哲学)是其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而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7):2453.。这里的根、本和主要枝干,是中医之魂,也是中医药的文化基因与价值体系所在。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是因为不论良相还是良医,都需要具备相似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都应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都应当具有“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综合性哲学思维能力。为了说明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一,从兵家的道理看中医药的文化基因与价值体系。

中药的药理,是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归经为标准的。用古代兵家的道理来说,单味药物就好像游兵散勇,它是组成方剂的元素,一般不能单独使用于临床。组成方剂的药物有君、臣、佐、使之分,就像古代战场上的布阵一样,不同的军种、兵种,皆由方剂的战术性需要来决定,作安排。常说的“用药如用兵”,其实是“用方如用兵”。这里的“用兵”二字指的是战术,亦即兵法意义上的“兵”。中医临床的治疗原则,就好像军事上的战略决策一样,它是根据疾病的临床病机来决定的。中医的临床病机,是对疾病的原因、性质、演变趋势的总体判断,是在中医师望、闻、问、切四诊的前提下,根据中医藏象理论作出的疾病诊断。这就好像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家对战争全局的判断一样。凡是能够驾驭战争全局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军事家或者良相;凡是能够洞悉中医藏象理论,驾驭疾病演变病机者,才可以算得上真正的良医。中药、方剂、治疗原则、病机、四诊、藏象,是中医基础科学的六大范畴,亦即中医药学的价值体系。而综合性哲学思维能力,则是中医师、军事家或者良相头脑中共同的文化基因。

第二,从管理职能体系看中医藏象的一般系统理论模型。

中医面对的人,是天地自然、社会环境、精神情志、血肉机体共同作用下的有生命、能活动、会思维的整体性的人。这与西医的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叠加起来的,就像由零部件组成机器似的实体结构性的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7):2451.。

中医的藏象理论是建立在哲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一般系统理论模型,而非有形态、有质量的实体结构。这种一般系统理论模型,是综合了天地自然、社会环境、精神情志、血肉机体这四个方面与人类相关的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用一般系统理论的说法讲,中医眼下的整体性之人是一个系统,它由肝、心、脾、肺、肾五个下一级的系统组合而成。而肝、心、脾、肺、肾五个下一级的系统,各自皆由天地自然、社会环境、精神情志、血肉机体这样四个方面的相关要素构成,这就是中医的藏象系统。《黄帝内经》中涉及决定整体性之人的要素有五类,每一类中都包括相互对应的30余项的具体要素。于是我们的祖先以这五类、30余项的具体要素为基础,建构了中医的藏象系统理论模型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7):2450.。在中医的藏象系统理论模型的框架里,每一個有生命、能活动、会思维的整体性的人,无论健康还是生病,都鲜活地存在于中医的头脑里,存在于中医的临床四诊中。所以中医的藏象系统理论模型,与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基础上的西医的组织、器官结构实体,完全不是一回事。

其实,中医的藏象系统相当于国务院下设的管理职能不同的部、委、局。由这些部、委、局组成的国家管理职能系统,担负着全国各个方面的管理职能。只要每一个部、委、局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都能够各司其职、管理到位,彼此联系、相互协调,整个国家则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人们向往的太平盛世,即可经久不衰。同样的道理,只要一个人的藏象系统处于平衡、协调、稳定的正常状态,这个人便不会生病。即使他生病了,只要把那一些病态的藏象职能调理到正常的状态,他的病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中医藏象理论的价值,与西医的修机器、换零件、对抗外来的致病因子,当然也不是一回事。

负责调理整体生命之人的藏象系统的,当然是我们这些中医师。中医师就是管理整体生命之人的藏象系统的总理。只要他具有良好的文、史、哲素养,只要他能够理解和驾驭中医的藏象理论,他就能够通过临床四诊明察病机,他就能够妥善地运用临床治疗的战略与战术。这种在藏象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诊疗特色,西医理论与临床从业者不一定能懂,头脑被西医化了的“中医们”也不一定能理解。

其实,“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之说,是对每一位中医师在知识结构上的要求或者标准。不懂得哲学就不懂得中医的文化基因和价值体系;不懂得哲学就难以理解和熟练掌握中医的基础科学体系,也必将难以成就一名真正的大医。孙思邈在其《大医精诚》中告诫人们,不能“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以至粗至浅之思”。这与良相与良医之说,其实是一个道理。

三 坚持以综合性研究方法为基础的中医创新

《周易》的作者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正中间,不仅以哲学家独有的远见卓识深刻地总结了前两千五百年的哲学成果,而且也先声夺人地预示了后两千五百年人类科学的发展趋势。《周易·系辞上传第十二》在讨论“乾”、“坤”二卦与天下之事业的关系时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关于形上、形下的道、器之说,其实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上最早的,至今依然无可争辩的人类科学分类的纲领性论断。

两千五百年前,人类解剖分析原生态事物的能力十分有限。人们在不拆开原生态事物的前提之下,观察万事万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状态、现象。在综合地观察这一事物与周边事物的诸多相关性的基础上,逐步认识了这一事物内在的原理、规律、法则,从而概括为哲学和从属于哲学的综合性思维方法,这叫做“形而上者谓之道”。近四五百年来,随着近代物理学、化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分解原生态事物的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娴熟地运用了分析性的研究方法。于是人类通过深入认识事物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由此获取了越来越精良的制作人造之器的原料、技术和产品,这叫做“形而下者谓之器”。前者奠基了人类的思维智慧及精神文明,后者繁荣了人类的人造之器及物质文明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7):2453.。

纵观人类五千年的历史,整个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大致出现了两次文化高峰。第一次高峰在中国的春秋秦汉之际,其标志是人类在哲学上的成熟;第二次高峰在距今四五百年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其标志是人类在物理学、化学上的成功。

倘若从方法论、认识论的角度上讲,综合性思维方法,即由综合到演绎的逻辑方法,也包括近代的一般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系统性研究方法。这是哲学及其哲学体系内的科学,也是至今仍遵循的基本研究方法。分析性研究方法,即由分析到归纳的逻辑方法,通常称之为实证(实验)科学研究方法。这是物理学、化学以及物理学、化学体系的科学与技术经常运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中医中药是哲学体系下的学科,主要运用由综合到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西医西药是物理学、化学体系下的学科,主要运用由分析到归纳的逻辑方法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7):2453.。

马克思曾经将17世纪弗朗西斯·培根,称之为“实验方法的真正鼻祖”。他所说的实验方法,也就是由分析到归纳的方法。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一样,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在应当用的地方”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8.。

众所周知,科学是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科学因其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学科,并随着本学科研究方法的进步而发展。不论哲学及其哲学体系内的科学还是物理学、化学以及物理学、化学体系内的科学,不论中医药还是西医药,各自有各自发展与创新的历史轨迹与研究方法。倘若借口现代或近代,把由分析到归纳的方法用在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上来,那就犯了人们常说的近代科学主义的错误。

20世纪以来,随着申农的信息论、维纳的控制论、贝特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的出现,形成了一般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系统性研究方法。这是人类在哲学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方法的重大进步。今天看来,贯穿于中医的藏象理论、临床辨证、治疗原则等范畴的阴阳五行学说,当属世界最早的一般系统理论与系统性研究方法,只不过表述的语言习惯不同而已。

钱学森说:“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论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论的”,并指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北京: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8.。笔者在《走出中医复兴论》中说:“世界上第一个信息系统模型,是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而人类医学上第一个成功的人体信息系统理论模型,是中国的中医学”

李致重.中医复兴论[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15.。台北哲学家邝芷人在其《阴阳五行及其体系》一书封面直接印着:“阴阳五行作为一般系统理论”

邝芝人.阴阳五行及其体系[M].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成为中国哲学界明确肯定阴阳五行学说就是一般系统理论的第一人。德國汉学家、中医学家M·波克特也强调,中医学“采用阴阳和五行作为常规标准,来达到定性标准的单义性。中国科学家反对使用阴阳五行作为常规标准,正好像西方科学家禁止使用米制来表达定量陈述的单一性一样荒谬”

M·波克特.转引自《中医通讯》1983年第3期.。

中国人应当懂得,作为人类文明古国的埃及、印度、希腊、罗马当年没有出现成熟的阴阳五行学说,因而未能形成理论体系完整的可以与中医药学媲美的传统医学。笔者在20年前对中医药学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中医药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方法,研究症候及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如果从系统性研究方法与现代术语上讲,“以系统性方法研究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而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谓之中医药学”

李致重.论中医药学的定义[J].医学与哲学,1995(3).。

由此可见,实现中医的复兴与发展,首先要回到中国的由阴阳五行学说而奠基的一般系统理论及其系统性研究方法上来。从这一事实上讲,中国人如果抛弃阴阳五行学说而导致中医走向灭亡,是人类医学科学史上的愚昧;中国人如果以实证(实验)科学研究方法强行西化中医,不仅是人类医学科学史上的愚昧,而且是犯罪。

四 不要辜负复兴为主旋律的伟大时代

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契机。我们面前尽管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辜负这一新时代。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当此文化复兴的新时代,我们应当彻底摆脱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文化自卑症,满怀自信地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要想实现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我国的健康文化产业,首先要彻底地告别中医西化,全力复兴中医药学。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谈到了传统文化,表达了他对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2014年5月4日又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发源地的北京大学,讲传统文化,论儒学精神;2014年教师节还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指出了语文教材中“去中国化”的问题。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既是对文艺界讲的,更是对整个文化界讲的。“讲话”中指出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问题,以及“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问题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在中医药方面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得尤其突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建学立论,建言建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学术界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并养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学风”

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这对于清除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非常及时的。今天我们要告别中医西化,复兴中医药学,讨论健康文化产业的创意发展,同样要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总体高度上出发,展开全面的思考与研究。

中国独具的中医药学的复兴与发展,无疑是健康文化产业的科学基础与动力源泉。《中医药法》颁布之后,急切需要一场以中医药科学定位为核心的学术民主大讨论、大争鸣。长期以来,许多中医药界有识之士,逐步被中医西化的狂潮边缘化。充分调动广大有识之士参与这场大讨论、大争鸣,并在中医药学科定位上达成学术共识,是完全可能的。对中医药学科进行明确定位,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词语表述方式上的问题,而是中医药学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它标志着西学东渐一百多年来,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期盼的中医药学科定义的真正完成。只有中医药学科有了科学的定位,困扰中医发展半个多世纪的中医西化才能不攻自退。只有到了这一步,中医与西医之间才有公平对话和交流的基础;只有到了这一步,中医药事业全面改革的“系统化顶层设计”才将随之进入倒计时阶段。长期在中医西化压制下的,蕴藏着雄厚的复兴中医药学的思想、理论和智慧资源的中医药学术界,告别中医西化之后,必将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群情高昂的超高速學术复兴、发展期。这一超高速学术复兴、发展期,同样是推进“健康中国”与“一带一路”倡议中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所期待的。

(编辑:邓红)

上一篇:今日药学论文下一篇:药学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