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进校园活动总结

2022-12-04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医进校园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中医进校园活动总结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前景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恰当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模式,学龄前儿童以兴趣吸引为主;小学阶段以接触体验为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中学阶段以探索思考为主,开阔自身视野,提升道德修养。

另外国务院印发了2016到2030年的一个中医药发展纲要,这就是说我们国家在中医药方面已经在顶层设计上都给出了。所以我觉得重要的,应该给他们培养搭建平台。中医药这个进学校,然后中医手法养生保健我提倡它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只有进了教材,进了课堂,它才能彻底推广。

中医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中国强!希望各界有识之士携手奋进,振兴中医、强我中华!

为培育中国特色的医疗健康旅游并将其融入到世界医疗健康旅游大潮中,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提出:“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旅游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关注健康旅游公众平台,告诉你中医药健康旅游5000亿大蛋糕怎么吃?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标准起草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规划评审专家赵立冬带领专家团队正在全国巡讲“中医药健康服务+旅游”。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简介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广东模式强调整体性设计,以地方教材建设为核心,针对项目式

学习手册、中医药文化主题研学旅行、师生健康沙龙、中医药校园工作坊、中医经络体

操、专家讲坛在内的6个版块进行系统性设计,组成一套完整的“6-1”体系。

项目旨在将中医药文化的并证思维方法引入教育,找病灶、探病源,改变现行教育

体制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学手段,在教育中植入”慢功夫”、“系统化”、“辩

证性”等观念,引导育者放慢脚步,帮助学生全面、平衡的发展。将中医药文化带入

校园,既是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瑰宝,也是在校园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与会校长和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养生保健手法进校园”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认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仅能普及中医药知识,助力青少年的健康人生,而且能将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发扬光大,增强文化自信;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可从普及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手法切入,在教学内容的遴选、教学方式的实施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注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和体验性。基于共同的认识,与会代表发出了“中医药文化及推拿等养生保健技术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的倡议

我们国家现在中医药法已经立(法)了,2017年7月1日就要施行了。另外国务院(去年底)印发了2016到2030年的一个中医药发展纲要,这就是说我们国家在中医药方面已经在顶层设计上都给出了。所以我觉得重要的,应该给他们培养搭建平台。中医药这个进学校,然后中医手法养生保健我提倡它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只有进了教材,进了课堂,它才能彻底推广。

我们医生和教师‘分家’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难度。” 屠志涛说,目前北京正在探索组建一支队伍、探索一个模式、搭建一个平台、形成一个机制 中医药文化如何进校园?

刘彭芝认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可以从普及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手法切入。“为什么敢于把推拿手法引进校园?”刘彭芝说,“有人一听见‘推拿’就和按摩联系起来,就想起一些不好的做法。其实,推拿手法和技术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挖掘和推广。”

刘彭芝说,中医养生保健手法是中医的精华,是一种自然疗法、物理疗法,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适用于每一个人,既可保健强身,也可以防病治病。对于青少年常见的颈椎病、脊柱侧弯、失眠、假性近视等,疗效明显。中医保健讲究生活规律,注重调养,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大有裨益。如果掌握相关保健知识,可以帮学生们缓解疲劳,保证充沛的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在教材课本中引入各类保健操,学生就能有更强健的身体,学生们学会后,既能自助,也能助人,融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生把知识传递回家,就有一个健康的家庭。健康的家庭,就能成就健康中国。

刘彭芝说,自己推荐中医养生保健手法,也是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我并不鼓励孩子们在学校学针灸、拔罐,也不是什么都可以进校园。校长和主管领导、校医、教学老师,都要把关,什么样的能进,什么样的不能进。否则,初学者不知深浅,就有可能对自身或者他人造成伤害。”

王国强认为,中小学推广中医药文化,不是培养小郎中,而是普及健康养生知识,让学生们终身受益。不仅是教授中医药知识,更是教学生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帮学生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少一些理论传授,多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王国强建议,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需要区分对象,精心设计具体内容。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不同教学内容。比如,学龄前儿童主要是普及知识;小学阶段侧重接触体验,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意识,比如种植中草药等。中学就需要更多的探索思考,比如讲座、社团、实践等。可以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让进校园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比如从中医药标本、推拿术等切入,也可以组织一些《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的知识大赛。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建议,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要让学生们掌握中医精髓的哲学思维,认真研究并精心设计,将中医文化引入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的能力。

第二篇:xxx中医医院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实施方案

XXX中医医院

2013年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入家庭,充分发挥家庭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县卫生局印发的《商南县卫生系统2013年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以“倡导廉洁风尚,创建廉洁家庭”为主题,以提高家庭成员廉洁自律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结合创建文明家庭,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大力弘扬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文化传统,把廉政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营造廉洁家风,筑牢家庭反腐倡廉防线,为增强党员干部及其家庭成员抵御腐败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活动内容

2013年重点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七个一”活动:

1、召开一次家庭廉政教育警示专题会议,组织干部家属观看警示教育片,接受警示教育。

2、发放一份廉洁家庭倡议书,动员干部家属争当廉内助,共筑家庭廉政防火墙。

3、签订一份廉洁家庭承诺书,组织干部家属履行承诺,当好家庭“廉内助”,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当好监督员,帮助配偶“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当官”。

4、开展一次“我为廉洁家庭做贡献”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家庭演讲比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社会氛围。

5、举办一次“廉内助”培训,教育干部家属规范自身行为,当好“家庭纪委书记”。

6、赠送一本以家庭助廉为主题的廉政教育读物,使读书思廉、读书养廉成为家庭成员明辨是非、抵制腐败的自觉行动。

7、表彰一批“廉洁家庭”、“廉内助”典型,充分发挥“廉洁家庭”、“廉内助”典型的宣传和引导作用,扩大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家庭守廉、倡廉、助廉。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开展家庭助廉、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可操作性、针对性强的具体工作方案,把廉政文化进家庭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形式多样,务求实效。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多种载体和阵地,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反面教育为辅,注重发挥典型和榜样的作用,既要突出廉政教育的特点,又要使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符合不同对象的特点,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收到扎实效果。

(三)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各科室要积极探索廉政文化进家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丰富活动内容,认真总结活动经验。要及时把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做法、经验、活动图片、影像等资料上报院办公室。

2013年7月9日

第三篇:中医文化进社区启动20多位郎中助阵义诊

我蹲下起来就头晕,这是什么原因?日常怎么调理?5月16日上午,中医文化进社区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医健康大讲堂活动在南宁全面启动,活动首站来到广西大学,20多位广西现代郎中到场亮绝技助阵义诊,首期健康大讲堂则将健康决定权在你手中这一中医健康观念带进校园,让参与者耳目一新同时,又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健康身心。 中医内科最受欢迎脾胃虚寒成热词

今天,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派出了涉及7个科室的精兵强将,包括20多位广西知名中医、老专家为校区学生和群众提供针灸、推拿等各类免费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其中中医内科有7名专家坐堂校园,如此阵容更使瞧病的人排起队,而当天问诊热点多集中在因脾胃虚寒引起的失眠、爱感冒、便秘等病症。

今年56岁的龚阿姨守侯在医生旁,边排队边取经。轮到她瞧病时,先是利索伸出手号脉,没等医生问,就对自己的病情如数家珍:我蹲下起来就头晕,你说怎么回事啊?我很少看病的,公费医疗几乎没用过,别看我老了,可我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澡,即便是经期和洗头也用冷水。龚阿姨说,平时自己很注重养生,想知道出现小毛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黄靖根据龚阿姨的脉象、舌苔,初步确诊龚阿姨是肝寒引起的气血不足,嘱咐要注意保健,特别是要忌生冷,多吃温补食物。

在近1个小时时间里,主治医师黄靖连续接诊的4名患者的病状,几乎都跟脾胃虚寒有关,因此身体常出现失眠、乏力、便秘、易感冒等症状。黄靖对此解释说,引起脾胃虚寒的原因有的是加班过度透支身体,有的是爱吃生冷,有的是上感咳痰堵住阳气通道引起。对于这类病人,还是主张中药调理,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中医按摩,如按压手臂经脉或背部撞墙并呵气。 黄靖提醒,别看南宁虽热,但一定要注意保温,因为很多人一摸脉象都是寒的,所以不提倡洗冷水澡之类的保健法,在未确定病因前,擅自采用书本或者网上推荐方法治病是非常危险的。

中草药被搬到现场草药优劣惹关注

据了解,为了迎合社区居民对中医的需求,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在名中医坐堂义诊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拓展了中医文化进社区的服务内容。除中医特色诊疗,社区居民还在启动仪式上拿到了免费赠阅的中医养生方面的书刊,其中包括《养生之道中医壮医防病92法》、刘力红博士养生讲座碟片、《中医养生专刊》等。这些书刊的内容通俗易懂,而且很实用。值得一提的是,柴胡、黄连、大黄等为人熟知的草药也从药房被搬到现场,主办方将真假草药实物摆放在一起,试图以此举提醒公众关注草药优劣,并有专业药剂师现场讲解草药功效,教会大家如何辨别和使用方法。 和婆婆一直对中药很感兴趣,在仔细看完现场15种真假中药展示后,和婆婆感叹:要不是亲眼看见,真的不能辩别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的。和婆婆的话获得在场不少人的赞同,也引发大家对如何买到放心草药的讨论,在现场负责草药知识互动讲解的药剂师黎静建议大家,最好到大型、专业的中医院配药,因为草药在加工、运输、保存过程中难免出现发霉,有些无良药材商会将发霉变质草药重清洗、晒过,这样的草药药效可想而知。

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市民通过社区发布的服务信息慕名而来。何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职业关系,腰椎和颈椎常疼痛,今天来这目的就是感受一下中医推拿的效果。因为平时不痛不想着去医院,所以搞不清楚疼痛是什么原因,更找不准可以按摩的穴位。和何女士一样,很多前来诊疗的患者都为动不动就腰酸、背痛、手麻的毛病心烦不已,借助中医文化进社区活动,受访的群众都表示,这些中医专家带来的诊疗服务,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科学、健康的指导。 名医刘力红红遍全场健康决定权在你手中

中医文化进社区首站众多活动中,最惹人注目的当属由广西名中医刘力红博士主讲的题为《养生的三个途径》的中医健康大讲堂首场讲座。众多刘力红博士粉丝早早汇聚广西大学礼堂内,静待开讲。

刘力红在讲座中认为,对人类健康起决定作用的是自我保健,也就是健康决定权在每个人手中。人们往往得了重病、绝症后健康意识才被唤醒,此时一切已晚矣!如果每个人都抽一点时间关注自己健康,建立最基本的健康观念,这样面对目前流传的种种健康有害信息,就不会手足无措,否则会变得人云亦云。获得健康的人生,必须远离侥幸的心理,不能把健康100%寄托给医院,不要放弃健康的决定权。刘力红在讲座表示,组织中医文化进社区活动意义就在于,期望很多社区居民健康理念能够被唤醒。 刘力红所倡导的健康理念获得现场听众一致共鸣。正就读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的毛姓同学表示,自己所学是中医,听了刘力红博士的讲座,让人耳目一新,似乎茅塞顿开,深刻感受到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也更能领会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深刻含义。今后会更注重自身健康,因为只有自己身体好,才有资格用中医帮助他人获得健康。 据悉,此次中医文化进社区活动为期一年,自启动后每月都进社区一次,计划共15场。由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20多名知名专家、老中医组成的讲师团,将走进西乡塘辖区内的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园、农村,为群众进行义诊和中医防病治病知识的宣传,同时在医院内开展一些惠民的活动,如免费或者是减免部分费用,使居民得到实惠。

我蹲下起來就頭暈,這是什麼原因?日常怎麼調理?5月16日上午,中醫文化進社區暨創建國傢衛生城市中醫健康大講堂活動在南寧全面啟動,活動首站來到廣西大學,20多位廣西現代郎中到場亮絕技助陣義診,首期健康大講堂則將健康決定權在你手中這一中醫健康觀念帶進校園,讓參與者耳目一新同時,又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健康身心。 中醫內科最受歡迎脾胃虛寒成熱詞

今天,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派出瞭涉及7個科室的精兵強將,包括20多位廣西知名中醫、老專傢為校區學生和群眾提供針灸、推拿等各類免費中醫特色診療服務,其中中醫內科有7名專傢坐堂校園,如此陣容更使瞧病的人排起隊,而當天問診熱點多集中在因脾胃虛寒引起的失眠、愛感冒、便秘等病癥。 今年56歲的龔阿姨守侯在醫生旁,邊排隊邊取經。輪到她瞧病時,先是利索伸出手號脈,沒等醫生問,就對自己的病情如數傢珍:我蹲下起來就頭暈,你說怎麼回事啊?我很少看病的,公費醫療幾乎沒用過,別看我老瞭,可我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澡,即便是經期和洗頭也用冷水。龔阿姨說,平時自己很註重養生,想知道出現小毛病究竟是什麼原因。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黃靖根據龔阿姨的脈象、舌苔,初步確診龔阿姨是肝寒引起的氣血不足,囑咐要註意保健,特別是要忌生冷,多吃溫補食物。

在近1個小時時間裡,主治醫師黃靖連續接診的4名患者的病狀,幾乎都跟脾胃虛寒有關,因此身體常出現失眠、乏力、便秘、易感冒等癥狀。黃靖對此解釋說,引起脾胃虛寒的原因有的是加班過度透支身體,有的是愛吃生冷,有的是上感咳痰堵住陽氣通道引起。對於這類病人,還是主張中藥調理,同時進行一些簡單的中醫按摩,如按壓手臂經脈或背部撞墻並呵氣。

黃靖提醒,別看南寧雖熱,但一定要註意保溫,因為很多人一摸脈象都是寒的,所以不提倡洗冷水澡之類的保健法,在未確定病因前,擅自采用書本或者網上推薦方法治病是非常危險的。

中草藥被搬到現場草藥優劣惹關註

據瞭解,為瞭迎合社區居民對中醫的需求,此次活動的主辦方在名中醫坐堂義診的基礎上,還進一步拓展瞭中醫文化進社區的服務內容。除中醫特色診療,社區居民還在啟動儀式上拿到瞭免費贈閱的中醫養生方面的書刊,其中包括《養生之道中醫壯醫防病92法》、劉力紅博士養生講座碟片、《中醫養生專刊》等。這些書刊的內容通俗易懂,而且很實用。值得一提的是,柴胡、黃連、大黃等為人熟知的草藥也從藥房被搬到現場,主辦方將真假草藥實物擺放在一起,試圖以此舉提醒公眾關註草藥優劣,並有專業藥劑師現場講解草藥功效,教會大傢如何辨別和使用方法。 和婆婆一直對中藥很感興趣,在仔細看完現場15種真假中藥展示後,和婆婆感嘆:要不是親眼看見,真的不能辯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的。和婆婆的話獲得在場不少人的贊同,也引發大傢對如何買到放心草藥的討論,在現場負責草藥知識互動講解的藥劑師黎靜建議大傢,最好到大型、專業的中醫院配藥,因為草藥在加工、運輸、保存過程中難免出現發黴,有些無良藥材商會將發黴變質草藥重清洗、曬過,這樣的草藥藥效可想而知。 記者還瞭解到,不少市民通過社區發佈的服務信息慕名而來。何女士告訴記者,由於自己的職業關系,腰椎和頸椎常疼痛,今天來這目的就是感受一下中醫推拿的效果。因為平時不痛不想著去醫院,所以搞不清楚疼痛是什麼原因,更找不準可以按摩的穴位。和何女士一樣,很多前來診療的患者都為動不動就腰酸、背痛、手麻的毛病心煩不已,借助中醫文化進社區活動,受訪的群眾都表示,這些中醫專傢帶來的診療服務,讓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的生活有瞭科學、健康的指導。

名醫劉力紅紅遍全場健康決定權在你手中

中醫文化進社區首站眾多活動中,最惹人註目的當屬由廣西名中醫劉力紅博士主講的題為《養生的三個途徑》的中醫健康大講堂首場講座。眾多劉力紅博士粉絲早早匯聚廣西大學禮堂內,靜待開講。

劉力紅在講座中認為,對人類健康起決定作用的是自我保健,也就是健康決定權在每個人手中。人們往往得瞭重病、絕癥後健康意識才被喚醒,此時一切已晚矣!如果每個人都抽一點時間關註自己健康,建立最基本的健康觀念,這樣面對目前流傳的種種健康有害信息,就不會手足無措,否則會變得人雲亦雲。獲得健康的人生,必須遠離僥幸的心理,不能把健康100%寄托給醫院,不要放棄健康的決定權。劉力紅在講座表示,組織中醫文化進社區活動意義就在於,期望很多社區居民健康理念能夠被喚醒。 劉力紅所倡導的健康理念獲得現場聽眾一致共鳴。正就讀廣西中醫學院中醫學專業的毛姓同學表示,自己所學是中醫,聽瞭劉力紅博士的講座,讓人耳目一新,似乎茅塞頓開,深刻感受到中醫文化博大精深,也更能領會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深刻含義。今後會更註重自身健康,因為隻有自己身體好,才有資格用中醫幫助他人獲得健康。 據悉,此次中醫文化進社區活動為期一年,自啟動後每月都進社區一次,計劃共15場。由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20多名知名專傢、老中醫組成的講師團,將走進西鄉塘轄區內的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校園、農村,為群眾進行義診和中醫防病治病知識的宣傳,同時在醫院內開展一些惠民的活動,如免費或者是減免部分費用,使居民得到實惠。

第四篇:七进活动进学校总结

太平镇通过“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和“爱卫生、讲文明”为主题的“千万学生写封信”、“小手拉大手”活动,结合学校灾后重建项目,全力打造清洁、整齐、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积极开展“三个两”活动,即“两进”、“两赛”、“两带”。“两进”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课堂”和“进家庭”,全镇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课程计划,充分利用班会活动、升旗仪式等时间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意义,让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真正进入校园,进入课堂、进入师生大脑。同时,各校通过家长会向学生家长讲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好处,让家长在家带好头,树立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两赛”即举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演讲赛”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征文赛”。镇属万名中小学生先后开展了“拒绝陋习,倡导文明”的演讲赛和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征文活动比赛,“两赛”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两带”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老师带动学生”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学生带动家长”。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带动和影响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带动和影响家长,形成了学校和家庭,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良好格局。

太平镇以创建整洁优美、安全环保、文明和谐校园为主

要内容,从加强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管理制度入手,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以下简称“四化”)标准,科学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进学校”活动。 活动期间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各学校充分利用教育电视、教育报刊、教育广播、教育网络、宣传橱窗、信息公布栏、班团队会和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等平台,通过演讲、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城乡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政策措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学校师生人人知晓,积极参与。把城乡环境整治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融入到课堂教学和班团队活动中去,积极开展“环境治理,我在行动”、“环境治理,我做到了”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节能环保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礼仪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卫生文明观念,增强节约环保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陋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二是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各学校围绕“进学校”活动的总体要求,在总结前阶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和创新有特色、有影响、学生和家长及广大群众都踊跃参与、乐于接受的“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

用,组织师生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义务植树、帮助孤寡老人等活动;组建“义务小交警”、“文明劝导员”、“环境小卫士”等多种形式的文明志愿服务队,在街道、社区和村庄开展文明劝导、文明督查等工作。通过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卓有成效地发动学生家长、亲友参与城乡环境整治,监督、敦促家长、亲友养成良好习惯,提升文明养素,极大地推动全社会的环境综合治理。三是突出整治重点,解决影响学校形象、涉及师生利益的突出问题。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增添措施、促进整改,保持并深化治理成果。 第一,治理校园广告乱张贴。加强对校园建筑立面装饰、户外广告、霓虹灯箱、商店招牌及内部陈设的规范管理。清除广告乱贴乱画“牛皮癣”顽症和鞋印、球印等污迹。第二,治理校园车辆乱停放。加强对校园内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严禁车辆乱停乱放、无序占道、违规行驶,清除交通安全隐患,确保行车有序、停车规范,创造良好校园交通环境。进一步加强校车管理和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员工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第三,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对学生

食堂物资采购及储存、生产加工、饭菜售卖等食堂运行各环节和食堂特种设施(设备)的安全督查,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第四,建设整洁和谐公寓。健全公寓管理制度,完善消防设施,确保安全通道畅通,严禁私接私拉电线、违规使用电器与火烛,消除火灾隐患。加强对学生讲文明、爱卫生教育与尊重他人、和谐共处教育。从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打扫公共卫生,按照统一要求叠铺被褥,摆放洗漱用具,及时洗涤脏衣脏裤和脏袜等行为习惯抓起。通过开展“文明寝室”、“文明室员”等活动,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把公寓建设成为学生愉快生活、接受教育的阵地。

四是加大农村中小学改厨、改水、改厕力度。各学校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和食堂分级量化管理的要求,努力建设合格适用的学生食堂,使用安全、节能、环保的燃具和锅炉等设施,保证学生就餐、洗澡等基本生活需要。饮用水使用自来水,暂时没有条件使用自来水的必须经过科学处理并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才能供应师生饮用。把卫生厕所作为基础建设的重点之一,集中力量,抓紧时间改造。要求在2010年底前,有水源的学校要把“旱厕”改为“水厕”,无水源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沼气池厕所。所有学校都要将厕所打扫干净,定期清除粪便,冲洗便槽便坑和消毒、灭蝇、灭蛆,彻底解决学校厕所的“脏臭”问题,使之长期保持清

洁卫生。

五是大力推进校园绿化工作。作出安排,集中力量在2009年9月到2010年6月期间,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屋顶增绿”等有效措施,提高校园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绿化品质,实现应绿尽绿的目标。发动师生,广泛开展“种植成长树、生日树、纪念树”以及“我为学校护片绿”等主题活动,加大力度,深入开展“园林式校园”和“绿化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六是加强规划管理,科学推进校园环境建设。西昌市高度重视校园建设科学规划的作用,新建学校和校区将校园环境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进行编制设计。要求任何项目建设都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和充分考虑环境综合治理因素,提高校园环境整体水平,切实改善校园及其周边环境。

太平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一月五日

第五篇:“诗词进校园”活动总结

安国镇中心小学“诗词进校园”活动

阶 段 性 总 结

本学期,我们在全校广泛开展“诗词进校园,诗词强素质,诗词育新人”的活动,通过文化熏陶,道德教化,情感激发,培养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探索了一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下面是对我校一学期来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的一些情况总结。

一、充分认识中华诗词的文化精髓,切实加强对“诗词进校园”活动的领导

中国是诗歌王国,中华民族是酷爱诗歌的民族。中华诗词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事父事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部文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诗史,特别是唐宋时期所兴盛的近体诗和词,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存在形式。从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直至鲁迅、毛泽东、柳亚子、叶剑英,他们的诗作,名垂汗青,万古流芳,永照后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营养。

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文明社会,也应当是一个富于美感的充满了诗意的社会,一个能够写诗填词的社会精英层出现之时,独具华夏民族特色的诗词吟诵之声高扬于“地球村”之时,也

1许就是中华文明真正复兴之时。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以先进的诗词文化的力量,来陶冶、提高学生的素质,培育崭新的民族精神,强化中华诗教,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看,让诗词教学进入课堂,应是当今学校决策者和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说,“诗词进校园”,这是中华诗词文化的开拓延续,这是精神文明的巍巍殿堂,这是繁荣富强的咽喉桥梁。中华诗词走进大中小学校园,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让中华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感,让中华诗词塑造学生的心灵,让中华诗词完善学生的人格,普及校园诗教,不仅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精粹得以存亡继绝的大事,也是提高民族审美品格和生存智慧的根本举措,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以德育人’的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固本培根的千秋大业。

二、充分彰显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切实加强对“诗词进校园”活动的组织

加强诗词教育,以诗育人是学校语文教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诗词教学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管理。

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为进一步推动“诗词进校园”这一活动在

我校蓬勃开展,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诗词教育领导小组,各班级都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从上至下形成网络,层层有人抓、项项有人管,实行“五抓”,即抓活动落实,每学期都举行校园诗词教研活动;抓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使诗词进校园工作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网络;抓宣传发动,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师生全体参与,全员活动,全程管理,将诗教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浓郁的诗教气氛;抓组织到位。着重抓好校园诗词教育和学生诗词诵读指导教师两支骨干队伍,学校有人抓、班级有人管、教师任主角。做到校内校外有活动,教室前后有名诗句,;抓典型引路,树立诗教活动中的好典型,让典型引路,实行传、帮、带,做到学、比、赶、超,实现了领导到位、认识到位、工作到位。

二是开展了师资培训。我们聘请安国镇汉风诗社精通诗词格律、教学经验丰富的同志主讲。我们先后举办培训班3期。据受训教师反映,听了诗社老师的讲课,受益很大。从春秋时期子夏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唐代白居易的“相逢何必曾相识”到宋代晏殊的“人生何处不相逢”,从孔子、屈原到李白、杜甫,从“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到“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更有甚者,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讲授慈母对游子一针一线的无私的爱,生动之处,无不让人潸然泪下。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诗词创作活动,探索诗教艺术,形成由会作诗词到作好诗词、由讲解诗词到传授创作技巧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学校还鼓励教师们辛勤耕耘,提笔写诗,相互唱和。我校校长郭怀华同志率先垂范,带头写诗,发挥领头雁的榜样作用,

极大推动了学校诗词教学工作。

三是落实了课堂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现代学生完全可以进入诗词的诵读、欣赏阶段。我们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小学生以记忆诵读为主,逐步做到背诵诗词70首。在诗词进校园活动中,我们落实诗词教学要努力做到“八有”,即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有教材、有教师、有活动、有阵地、有成果,还要求在每学期的期末语文考试中,将诗词的背诵、默写作为考试的内容之一,作为检查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将诗词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才干等,分成若干小组。如诗词编译小组,诗词朗诵小组等。组织选拔优秀选手进行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各显其能,各显其长,各投所好,人人参与,人人获益。

三、充分体现中华诗词的教育力量,切实加强对“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延伸

为充分发挥诗词对学生的陶情、益智、美德的功能,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强劲推动诗词进校园工作。

一是开展中华诗词鉴赏活动。诗词是清泉,荡涤着心灵的尘埃;诗词是甘露,滋润着求知的心田。增强少年儿童的诗词鉴赏兴趣,提高诗词创作水平是诗词进校园的基础。我们发扬传统诗词的吟诵、歌唱传统,在班级成立诗词吟唱小组,组织主题班会等研讨诗词创作。倘佯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我们随浪漫李白梦游天姥,追豪放苏轼放歌赤壁,想现实杜甫抒发忧国情怀,忆凄凉屈子汩罗江之惆怅,陪忧

伤李清照独上兰舟,望悲壮陆放翁指点江山。品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落寂;揣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凉无奈;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狂歌;追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悲壮磅礴;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戚;赞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这无不显示了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二是组织中华诗词诵读展演。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生产中创造的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学校以课堂教学的诗词为主要内容,组织师生自编、自演诗词歌曲,朗诵、吟唱优秀诗词作品,体现了诗中有乐、乐中有情的独特意境。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陶情了养性,提高了素养,又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诗词进校园”,是国家的号召,是文明的希望,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温床。诗词进校园,像初生的婴儿,像灿烂的曙光,像阳春之曲,像涓流弹唱,这是人文的进步,这是理想的启航,这是文明的传递,这是历史的荣光!作为接力者,我们将全力以赴,用百倍的努力和百倍的信心,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下一篇:中医科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