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研究论文范文

2024-03-08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藏族;藏医药;临床研究;研究方法

藏医药学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以其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特色,为本民族的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人们医疗观念的转变,藏医药以其来自高原、纯天然,及天文历算与医学结合等独特的诊疗技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笔者拟对藏医药临床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研究现状

目前,藏医药在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保障西藏人民群众健康、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西藏政治局势稳定中越来越发挥出自身独特和应有的作用。一个以藏医医疗机构为主体、藏医药教育和科研为基础、藏药产业为依托的藏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并辐射到国内许多省份和地区,影响波及海外。

1.1 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民族医药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显示,“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藏区大力推进藏区藏医药工作,藏医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区藏医院也加大了专病专科建设力度,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设立专病专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山南地区藏医院外治科、林芝地区藏医院心脑血管科和昌都地区藏医院肝病科等多个专科已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据县以上藏医院有关统计表明,藏医治疗以常见病为主,其中对乙型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骨髓炎、皮肤病、风湿病疗效甚佳,门诊的治愈率一般在80.7%,住院的治愈率则可达85.2%,说明藏医在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症方面临床疗效显著。

1.2 藏医特色疗法得到临床推广应用

藏医具有很多特色医疗技术,如药浴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均甚满意,深受患者的欢迎;艾灸、火罐、药浴、放血等[1]也很有特色。目前,县级及以上藏医院基本上能够运用藏医艾灸、火罐、药浴、放血和牛角吸等特色和适宜技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的诊治。

1.3 藏药制剂特色明显,基本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研究报告还显示,部分县级藏医院及藏医科利用本地藏药材能够自制100多种常用藏药制剂,不仅满足本院(科)的临床用药需求,还可满足本辖区内的乡镇及村里的部分藏药需求。

1.4 藏医药临床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研究报告显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胆疾病、风湿疾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慢性胃炎的研究,按严格的科学要求做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其疗效显著,大大降低了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不愈而发展为胃癌的发病率。这项研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这也是西藏卫生战线上首次获得的最高国家级奖励。不少藏草药及藏成药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由青海金诃藏药集团和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攻关课题——“七十味珍珠丸药效及作用机理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传统经典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是藏医临床治疗各种肝胆疾病,特别是乙型肝炎的必备药品[2]。二十五味珍珠丸也是一种传统的藏药,对多年的中风、偏瘫、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极佳,不但被藏民誉为溶解血栓的“疏通机”,而且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此外,还有很多传统藏成药的药理和应用也得到进一步研究。如仁青常觉、仁青芒觉、二十五味珊瑚丸、坐珠达西、九味牛黄丸、智托洁白丸、藏汴宝补肾丸、七味散、冰片九味散、檀香八味散、诃子十味散、熊胆七味散、石榴八味散等。当前,还有大量药方散落在寺院和民间,既无标准也不规范。很多藏药研究开发机构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远赴牧区、民间、寺院,搜集挖掘、整理藏药秘方、验方、组方,积极抢救保护传统藏药的民间宝藏,但仍有许多未发现的药方,值得进一步发掘。

2 存在的问题

2.1 临床研究基础薄弱,名词、术语缺乏规范

从现有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藏医药的名词、术语、诊断等缺乏规范,导致沟通、交流的困难和研究结果的公信度较低。

2.2 研究层次和水平偏低

藏医药的疗效显著,凝结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对藏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藏药浴疗法、尿诊法、高原藏药等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病、皮肤病等方面作用显著,深受群众欢迎。但由于藏医药形成的文化背景、区域环境等的复杂性,藏医药临床研究基础薄弱,藏医药临床研究论文很大一部分属于个案报道或未进行随机对照研究[3-4];部分设随机对照的文献没有记载具体的随机方法和组间基线的情况,即使个别有记载也过于简单,甚至将随机、半随机和随意混淆。多数没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甚至部分没有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疗程不规范、缺乏统一性、样本含量小、可控因素差、缺乏正确的统计学方法等问题的存在,常干扰藏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结论,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和提供最佳证据,阻碍了藏医药临床医学治疗性研究水平的提高。

2.3 临床特色技术缺乏规范

藏医特色医疗技术作为藏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藏族人民群众乃至一些特殊人群的欢迎,确实解决了一些难治性疾病,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解决了现代医学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火灸、油脂擦涂、放血、金针、药浴、敷缚、藏医熨敷、药蒸等疗法,这些藏医特色核心技术为藏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其中不少技术由于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其推广应用存在困难,极大地限制了藏医药走出藏区,服务海内外。

2.4 现行的临床指导原则有悖藏医药理论特性

目前,藏药尚无基于藏医药理论制定的藏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只能参考现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来制定藏药成方临床试验方案,而这种做法在藏药研究实践中造成了诸多矛盾。①藏医在长期的医药实践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在药物认识和用药习惯上与中医药存在很大的差异;②藏药的药性理论及功效主治与中药有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一些药物的独特效用与中医药认识完全不同;③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设计的研究方案和套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藏药临床疗效严重违背了藏医理论体系,也无法完全用所得的试验数据验证藏药临床的治疗作用。没有藏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藏药的发展只能削足适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3 藏医药研究方法思考

3.1 指导思想

3.1.1 继承是基础 藏医药是藏族人民几千年防治疾病的结晶,认真继承才能有发展的底蕴。藏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证明其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基础,藏医药的内容包含一些现代科学的前沿研究内容,如藏医认为人体内“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在一年四季或者一日24 h的量或盈亏是不同的,即人体内环境是处于动态的,因此,对具体疾病的用药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药物必须在凌晨服用,有些药物必须在中午服用,有些药物必须在傍晚服用,这与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时间药效学”、“时间治疗学”等新的学科内涵不谋而合。研究藏医药,首先要继承藏医药的理论和特色,但继承不是唯一目的,在传承藏医药的规律和自身特点的同时不断创新,在解决当前生命科学中的一些问题中,发挥藏医药的作用,从而促进藏医药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入发展。

3.1.2 突破影响藏医药发展的瓶颈 藏医药的特色优势在于藏医药系统的理论、独特的治疗手段、特殊的用药理论、无法替代的药物资源;但同时必须看到,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恰恰是藏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薄弱和落后之处。这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支撑藏医药特色和优势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不能被现代医学理解和接受,已成为制约藏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瓶颈,解决这些关键技术问题,才可能在短期内使藏医药有一个跨越式发展。

3.1.3 以藏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藏医药研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藏医学与其他任何传统医学一样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如现代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西药在许多疾病治疗上取效迅速以及西医外科手术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等令藏医专业人员在很多情况下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如在诊断疾病的方法上,有了西医的检验、影像等定性定量的检验方法后,许多医生屈就西医诊断,藏医本身的脉诊、尿诊等内容慢慢淡化,趋于形式;又如,藏药的研究有些按照中药的研究方法研究,有些按照西药的研究方法研究等,均有使藏医药失去特色优势的危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藏医药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保持和发展藏医药的特色。

3.1.4 多学科融合是实现藏医药发展的重要条件 藏医药是本民族历代祖先长期以来在西藏高原上同各种疾病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以博大的藏族文化为背景,融合了藏族古代哲学、天文历算、生物学和化学等知识,并同藏传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同时吸收其他兄弟民族及外来医学的许多精华,不断地予以补充、提高,进行创造,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它从社会、心理、环境的协调中去探讨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从现代的角度看,藏医学本身包含许多学科的知识,对藏医药只有应用多学科知识、手段、方法进行研究,才有利于揭示藏医药的内涵,促进藏医药的发展。

3.2 藏医药临床研究特点

3.2.1 以藏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藏医临床研究离不开藏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充分认识、理解藏医学理论体系的自身特点及其防病治病的独特方法,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开展藏医临床研究工作。

3.2.2 在藏医临床实践中提出并且检验假说 临床研究要在临床实践中完成,不仅如此,藏医临床研究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的设计也大多来源于藏医临床的诊疗实践过程。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藏医临床研究的假说很少是来自动物实验的结论,这一点与西医临床研究有显著的不同。直接的临床研究结论避免了结论外推过程中从动物到人的种属差异,但同时由于研究因素不似实验研究中易于控制而可能增加人为的误差,也由于医学伦理的原因,有些从临床观察中提出的假说无法通过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3.2.3 临床研究操作的复杂性 ①人群选择的复杂性:临床研究诊断标准多建立在疾病诊断和证候判断基础上,疾病诊断多是参照西医的诊断,证候诊断遵照中医诊断,因此给临床研究带来操作上的双重要求;②治疗措施的复杂性:不同于现代医学,藏医治疗多数是复方、多途径给药、结合一些藏医药特色治疗技术,往往是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如内外治法合用、针药并用等才能取得最大治疗效果,单纯的治疗措施很少;③疗效评价的复杂性:治疗效应的综合表现给评价带来困难,单个指标的效应并不突出,评价指标往往是多重的,在多个指标上体现出治疗的持久性弱效应可以说是藏医药的特点,因此,评价终点指标和生存质量被普遍认同;④安全性研究的复杂性:迄今为止,藏医治疗措施仍是以植物、动物、矿物的天然药物为主,在藏医理论指导下,考虑药物的炮制使毒副作用降到最低,因此,安全性评价重点应该针对引起安全性问题进行。但目前临床研究的安全性评价要求与西药的评价相同,而由于藏药组成的复杂性,给藏医药安全性评价带来困扰。

3.2.4 质量控制观念的薄弱性 藏医药发展历史受文化、自然、传承等习惯的影响,有设计的研究意识比较淡薄,研究中的质量控制意识更加薄弱。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如何遵循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伦理原则,怎样建立一整套操作规范好像只是医院药理基地的事情,临床医生很少关注。这种现实与目前重视临床研究和开展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需求的形势不符合。所以,在藏医药临床研究任务迫切,经费和项目支持较多,临床研究人员的研究素质和水平偏低、不足以应对研究的需要的情况下,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研究水平、短时间内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成为当务之急。

3.3 临床研究的任务

由于藏医学特殊的文化背景、生存条件等,其所包涵的内容可能更为广泛,因而藏医临床研究所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其中既包括对过去藏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学评价,也包括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藏医药有关疾病防治体系的问题。本着“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藏医临床研究。根据藏医药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目前可以藏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诊断方法、手段客观化的研究为基础,在藏医药治疗重大疾病、疑难杂症、传染病治疗方案,治疗方法、疗效及评价方法研究,藏医药方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的临床研究,藏医药方药临床应用规律的研究,藏医药养生、保健理论的临床研究等方面开展藏医药临床研究工作。

总之,藏医临床研究的任务就是在藏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学,全面、系统、科学地研究藏医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措施,发展藏医药,为防治疾病、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建立现代化的保健和疾病防治体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角加才仁.论藏医放血疗法对高脂血症的治疗[J].中国藏学,2010,16(4):150-154.

[2] 孙学华,陈静,李晓红.藏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2,8(2):17-19.

[3] 尕日毛.藏药真吾素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20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13-14.

[4] 杨全富,四郎卓玛.藏药珍珠七十味配合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经验[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11(1):4.

(收稿日期:2012-07-16)

(修回日期:2012-08-03,编辑:梅智胜)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的接受医患沟通教育后有92. 9%实习生主动与病人沟通,85.8%实习生要做沟通前的准备,92%的实习生认为医患沟通有助于临床实习,理论知识和病人信任的缺乏是实习生开展医患沟通的主要问题。因此,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在医学实习生临床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医患沟通;临床实习;教学

近些年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与患方之间产生的医疗损害等纠纷。近几年频繁发生的伤医事件令人痛心不已,但这些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的内容,值得我们从深层面去研究其发生原因及杜绝和解决的办法。根据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提供的医疗纠纷数据统计,医疗纠纷80%以上为医患沟通不到位引起,医生除了满足患者诊治疾病的需求外,还要善于利用医患沟通技巧,把握患者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努力去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医学实习生更应当利用与患者解除的实习阶段加强医患沟通的学习,打好基础,为将来进入临床做好准备。

我院自2010年开始对实习生进行了医患沟通培训,提高了医患交流沟通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和谐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医患沟通培训促使实习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对象与方法

对2010年至2014年5年间来院实习的120名实习生,分别在实习一个月、实习结束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0份,收回226份(仅回收全程完成实习学生问卷,中途转实习人员问卷未统计在内,实习一个月113份,实习结束113份),回收率94.2%。设计分别涉及实习生医患沟通的实施情况、对医患沟通的认识等方面的问卷调查表,主要了解临床实习中实习生如何进行医患沟通,及他们在医患沟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结果

1.实习生进行医患沟通的情况。见表1。

三、结论

1、医患沟通是一门艺术,是医务人员的必修课,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开展医学服务工作的必备技能,但就目前的现行医学教育模式来看,医学生往往只重视医学理论的学习,把医学仅仅作为一种技术来掌握,甚至存在“以医为尊”、“重病轻人”的想法,见病不见人,尤其是在临床实习这个进一步加深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基本医学技能的关键时刻,对疾病本身的重视程度会更高,更易忽视病人的情绪、病人所需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67. 3%的实习生不知道医患沟通方式方法,这种现象必将导致医学实习生不仅不能从与病人的交流中取得疾病的第一手资料,巩固所学知识,也得不到病人的信任、理解和尊重,反而不利于临床实习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由于医学发展本身有历史局限性,现代医疗面对疾病仍然有尴尬情形存在,疑难、重危病例是放弃努力还是冒一定风险全力救治,在患方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医生需要与病人共同承担风险,这时候医患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即显示出与医疗技术同等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实习期间人文知识、医患沟通的教育与实践,一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临床经验不足,缺乏沟通能力,会使自己施治困难,工作寸步难行。正如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中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一样,是无能的表现。”因此,实习生应加强培养医患交流的能力和意识,成为基本医疗技术与医患沟通能力均合格的毕业生。

2、医患沟通加快了实习生的培养。通过5年对实习生医患沟通教育,我们发现,医患沟通加快了实习生的培养。(1)医患沟通有利于培养实习生的主动学习:在对临床实习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92.9%的实习生主动与病人沟通,85.8%的学生与病人沟通前要做相关的准备,包括查资料、看书、请教上级医生等方式,这就促使学生自觉将临床问题与基础理论相联系,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动者,92%的实习生认为有助于基础知识与临床结合。(2)医患沟通的过程促进了实习生病史采集技巧的提高:83.2%的实习生认为医患沟通有助于“三基”能力的培养。实习生经验不足,在病史采集过程中难免有疏忽或遗漏,但与病人进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病人详细的陈述会起到很大的提醒作用,有助于实习生将理性的理论化为感性的认识,印象更为深刻。(3)医患沟通有利于实习生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通过与病人的沟通,感受病人的疾苦,了解病人的想法,使实习生树立对病人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以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4)加快了实习生社会角色的转变,使其更早、更快地适应社会对医师的要求:病人及其家属法律意识的增强,会通过交流影响实习生,有助于实习生形成法制的行医观念,规范其医疗行为,从而避免一些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3、实习生的医患沟通所面临的问题。由于临床经验的缺乏,实习生在进行与病人的沟通中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1)实习生缺乏主动进行医患沟通的意识:问卷调查发现,67.3%的实习生不知什么是医患沟通,缺乏医患沟通技巧的训练,45.2%的实习生没有为沟通做准备,实习生仅把医患沟通作为一种形式,没有认识到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医患沟通已经成为医生的一种诉求,这样的实习生一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举步维艰是显而易见的。(2)实习生的专业水平不足:实习生的专业水平不足,在医患沟通的过程中可能解决不了病人提出的某些问题,这会导致实习生在沟通中底气不足,也会影响患方对其的信任度,更严重时可能带来医患矛盾。但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专业知识的不足不应成为拒绝与病人沟通的借口。(3)缺乏系统、规范的医患沟通技巧的训练:实习生往往不知如何进行医患沟通,这样的医患沟通结果就是实习生仅仅成为上级医师的传令官。(4)患方的不信任:患方相信专家、权威,忽略实习生的沟通,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尤其是对实习生作用认识不清时,患方的不配合更容易发生,导致实习生的医患沟通失败。四、带教教师在实习生医患沟通中应起的作用

1.要重视教学意识转变的重要性。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实习阶段必须在培养学生坚实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不仅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实际应用,更重要的是,医学伦理、职业价值观、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解和医患

沟通技能等的培养。教师在临床带教时就要突出这些能力的重要性,言传身教,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维习惯,培养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要求的合格医学人才。将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贯彻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2.放手不放眼,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实习生在与病人进行沟通的同时,由于本身存在的医学知识和沟通技巧的不足,有出现或加重医患矛盾的可能。这就要求带教医生一方面要放手鼓励实习生运用掌握的医学知识与病人沟通,另一方面不能放眼,时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实习生医患沟通的进行情况,一旦在医患沟通不顺利时,可以随时介入。事先要检查学生医患沟通内容的准备情况,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医患沟通的时机和场合,让学生在出现医患沟通不协调时,随时告之带教医生。对于潜在有医患矛盾或已有医患矛盾的病人,应该提前告之实习生,并预见到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的方式,防止因实习生的医患沟通不当而加重矛盾;必

要的时候要让实习生回避与这种病人的沟通。

总之,临床实习作为进入社会前的重要转变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实习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伦理和交流沟通技能培养的重要阶段。通过积极、合理地实施医患沟通,帮助医学生具备这些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重要素质与能力,是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晓庆,陈宁,李瑾,体验教学在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08(11)。

[2] 李玲,宋九林,杨诗源,廖邦华,黄进,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教育满意度调查[J]中国询证医学杂志2013 (4)。

[3] 郭伟,邱小建,王磊,张亚南,杨铁城,培养医学生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医患沟通技能教学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4( 4)。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1 中医骨伤专业研究生临床教育的现状

1.1 专业知识不足

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学习, 主要精力放在骨科专科的学习上, 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然而, 患者的疾病往往是多系统、跨学科的, 在实际中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1]。并且目前在招生工作中对临床研究生的生源要求界定不清晰, 跨专业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对骨伤专业知识接触不多, 导致在临床阶段对疾病的认识不充分, 缺乏临证思维训练。

1.2 骨伤科及外科基本功不扎实

很多应届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由于考研压力的存在, 忽视实习甚至放弃实习, 部分研究生来源于基层医院或医学院, 在临床工作中未受到良好的三基训练, 这些都是造成研究生临床基本功差的原因[2]。由于医患关系紧张, 临床教师为了尽可能不发生医疗纠纷, 对研究生们既不放手、也不放眼, 更进一步恶化了骨伤科研究生的动手能力。

1.3 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近年来, 医学本科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医学精英的重要渠道之一[3]。科研能力不强, 创新能力欠缺是中医各专业研究生的通病。骨伤专业涉及生物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当今骨伤科AO、BO等固定技术飞速发展, 尤其强调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中医骨伤专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生物力学等几门分支学科的忽视也是造成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2 思考及对策

2.1 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 我们反复强调,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认真掌握伤科学、生理、病理、解剖等对骨伤专业十分关键的科目。例如解剖, 我们要求研究生熟悉骨骼形状、解剖特点, 记忆每条血管、神经、肌肉的走行及分布, 在每次上手术前认真复习术区解剖知识。在接诊病人的时候能用伤科学的知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诊断, 在术后补液及平时管理病人时能用生理及病理知识进行解释。还应掌握其它专业包括内科、麻醉、放射、B超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有了扎实的基础理论作后盾, 才能正确地分析、认识处理临床中遇到一些问题。

2.2 重视临床基本功的训练

临床教学中既要求研究生掌握骨伤科动手能力, 又要求其具备扎实的外科基本功, 单单一个方面不足以应对临床的复杂疾患。临床中我们要求研究生掌握骨伤科的石膏、夹板外固定技术, 骨牵引、皮牵引技术, 骨科常用器械的使用技术以及包扎、换药技术等, 还要求研究生锻炼自己的外科基本功, 如:清创缝合技术、麻醉技术、导尿等。强调每一个小的操作都要认真重视, 反复练习, 以迅速提高自己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2.3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学习、实践、思考”是临床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培养研究生阅读书刊的习惯, 尤其是外文期刊, 了解骨伤专业的先进的技术及应用材料, 填充知识框架。我们提供《中医正骨》、《柳叶刀》等多个期刊给研究生阅读, 拓展其知识面。我们更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认真对待开题及实验, 掌握牢固的实验技术。同时我们要求研究生平时要习惯于向自己提出问题, 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善于探索的精神,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里我们引进“循证医学”的概念, 要求我们的研究生在处理某个疾病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解决的问题, 检索相关资料, 结合个人经验及讨论结果, 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这不仅培养他们检索文献的能力, 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临床经验。在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中应提倡循证医学的理念[4]。

2.4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 研究生不但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还需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临床上应该让研究生们独立管理病人, 承担一定的责任,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端正思想和态度, 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之风。我们一直相信做个好医生, 先要做好人。要求研究生坚持实事求是, 从病史采集、诊断、鉴别诊断到处理原则, 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每一个诊断及处理都要有依据, 而不能凭空想象、心存侥幸, 要经过缜密的推理, 才能得到正确结论[5]。

中医骨伤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及教育改革的进行, 我们也将继续探索, 积极改进我们对研究生的培养, 以高质量的人才来回报社会, 提高中医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摘要:中医骨伤专业研究生在进入临床阶段后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总结为专业知识不足、基本功不扎实、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三个方面, 针对这些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对策, 以期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骨伤人才。

关键词:中医骨伤,研究生,现状,思考及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洪, 祝勇, 朱鸣镝.骨科研究生教学的初步探讨[J].交通医学, 2007, 21 (5) :620~621.

[2] 程实, 田宝鹏, 宋茂民.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欠缺及提高对策[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增刊) , 2006:190~191.

[3] 高治平, 黄红林, 雷小勇, 等.知识经济时代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 2004, 12 (4) :284~285.

[4] 权正学, 赵增辉.新形势下的骨科研究生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2) :182~183.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以国内较权威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CBMdsic) 数据来源, 原文索取根据相关题录, 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获得, 并以手工检索所刊载的期刊和学报为补充。

1.2 选文标准

本研究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利用主题词“消化性溃疡”, 选择全部副主题词进行扩展检索, 对1997年至2009年2月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 检索论文共计5380篇。对所检索论文逐篇进行整理, 从中共检索出与中医治疗相关的文献1481篇。

2 结果

2.1 治疗状况分析

各种中医治疗方式的文献量如表1所示:涉及中药内服治疗的文献839篇, 占61.20%;涉及中医外治的文献108篇, 占7.88%;综合疗法 (内外合治) 为主的文献307篇, 占22.39%;实验研究为主的文献272篇, 占16.56% (表1) 。

2.2 专方处方

根据表2, 经典方剂中香砂六君子汤使用频次最高, 其次是黄蔑建中汤, 补中益气汤和四君子汤均为14次 (表2) 。

2.3 专方用药

表3显示:人参的使用频次最高, 甘草和炙甘草使用频次均为35次, 其它中药使用频次如表3所示。

2.4 消化性溃疡的时间医学

任氏分析广州地区1987年至1993年期间初诊时胃镜检查3117例次的结果, 检出消化性溃疡1058例, 检出率为34.220o, DU以3~11月检出率较高, 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PG0.005) ;GU以6~11月为高 (PG0.05) , 无明显季节性差异, 与国内上述报道有所不同。但任氏该文观察的时间跨度长, 就诊人员来源固定, 仍可以从逐月检出率反映出该病的季节性发病趋向, 见表4。

3 讨论

19~20世纪初,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逐渐增加, 呈爆发流行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起,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达到高峰之后, 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呈明显下降[2]趋势;在亚洲国家, 其发病率出现下降趋势的时间比西方国家要晚, 直到最近十几年才开始下降[3]。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间的慢性溃疡, 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约占胃肠溃疡的98%。溃疡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部位, 又称为胃溃疡 (GU) 和十二指肠溃疡 (DU) [4]。其实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粘膜被胃液消化所形成的溃疡, 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一空肠吻合口及含有胃粘膜的晚kcet憩室。近年来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 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都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 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一般可分为3个方面:抑酸、强化粘膜防卫和抗菌治疗.

本病临床表现不一,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但多数消化性溃疡有病程长、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等特点。上腹痛为主要症状, 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疼痛部位常局限于脐与剑突之间3~4cm直径范围内, 患者能明确指出疼痛区域, 称为“一指痛”, “一指痛”比含糊的整个上腹痛对溃疡病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溃疡活动时剑突下可有一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十二指肠浪疡疼痛的特点是:进食-舒服-疼痛-再进食-再舒服;胃溃疡疼痛的特点是:进食-疼痛-舒服-再进食-再疼痛。部分病例无上述典型疼痛, 仅表现为无规律性的上腹隐痛不适, 伴胀满、厌食、暖气、反酸等症状, 多见于胃溃疡。当疼痛固定放射于背部, 不能被抗酸药物缓解, 常提示溃疡已形成穿孔, 有突然眩晕者提示可能并发出血。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疼痛多无规律, 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与人们的要求仍相差甚远。21世纪要搞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首先要抓住重点, 认准突破口, 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在“疑难病”治疗中要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例如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的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很高, 因此, 提高和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展方向。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诊治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 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国内较权威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CBMdsic) 数据来源, 发表的有关消化性溃疡的文献进行分析, 下载这些文献的主题词并统计主题词出现的频次, 形成主题词共现矩阵, 通过分析各类的文献内容, 得到该主题的研究热点。结果 对1997年至2009年2月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 检索论文共计5380篇。对所检索论文逐篇进行整理, 从中共检索出与中医治疗相关的文献1481篇。涉及中药内服治疗的文献839篇, 占61.20%;涉及中医外治的文献108篇, 占7.88%;综合疗法 (内外合治) 为主的文献307篇, 占22.39%;实验研究为主的文献272篇, 占16.56%。结论 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的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很高, 因此, 提高和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展方向。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中医,消化性溃疡,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 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2~10.

[2] EL SERAG HB, SONEHNERG A.Opposing time trends ofpeptic ulcer and reflux is ease[J].Gut, 1998 (43) :327~333.

[3] LAM SK.Differences in peptic ulcer between Last and West[J].Baillieres Best T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1, 2000 (14) :41~52.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 年1 月—2013 年1 月期间的110 例患者,其中有61 例男患者,49 例女患者。 患者年龄在43~69 岁之间,平均年龄(52.6±3.2)岁。 患者都为该区域常住人口,患者具有差别不大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糖尿病在中医临床中属于“消渴”疾病范畴,中医认为不规律饮食、 过度劳欲等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将收集的110 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每组各有55例患者中医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法, 西医组采用西医护理方法,从饮食、治疗及运动等方面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中医护理的优势。 现将具体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2.1 常规护理分别采取辨证方法对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患者进行护理。 上消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由于肺热津伤,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添加金银花、鲜芦根、生地黄、天冬、玄参、麦冬等中药作为泡茶饮用,具有润肺清热、止渴生津的功效。 中消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炽盛胃热,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添加石斛汤、番茄汤、萝卜汤作为茶饮,实现胃火清泻、增液养阴的功效;下消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亏虚肾阴,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添加鲜生地、枸杞作为茶饮,服用六味地黄丸中成药,实现补肾滋阴、清热生津的功效[1]。

1.2.2 患者情绪调节及护理在中医临床中, 糖尿病的一个主要病因就是情绪失调。 传统中医认为发怒对肝脏产生损害, 郁结的肝气累积到一定程度将导致火灼肺胃阴津,进而引发消渴。 所以,中医护理人员应加强疏导患者,使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而使患者保持气血舒畅。 针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在其身体状况许可的条件下,引导患者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并要求患者家人努力为患者创造宽松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 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2]。

1.2.3 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参与适当的有氧运动,在饭后1 h进行散步、慢跑、爬楼梯、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活动量不大的体育运动,使患者生活不断丰富,患者对疾病分散注意力。 对患者做好情绪疏解的护理,以免产生不利情绪,使心情保持愉悦。 倡导医患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 鼓励病情好转患者向其他患者介绍疾病康复的宝贵经验。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的居住环境,感受舒适温暖、洁净的氛围。 针对糖尿病患者病情应选择适宜强度的运动方式,衡量标准主要按照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 并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若突发异常情况,应将患者有关信息及时告知医生,以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3]。

1.2.4 按摩及针灸护理方法腹部按摩对于患者腹部血液循环及胃肠蠕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利于患者消化与营养吸收,对于胰腺营养具有改善作用,纠正胰腺血液供应,使患者糖耐量得到明显改善,胰岛功能得到增强,进而恢复胰岛功能。 具有关实验结果表现,患者腹部按摩时,肠系膜血流量高于平时至少五倍,大量消耗患者体内血糖。 腹部按摩与胰俞、肾系等穴位按摩进行配合,护理按摩过程中,应结合患者承受压力情况调节用力,1 次/d,每次保持3~5 min。 采用按摩与针灸方法,治疗调理患者胃、肾、脾等器官[4]。

1.2.5 饮食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使患者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得到患者全力配合,以确保患者在饮食中营养获取充分,也不会使病情更严重。结合患者体质指数、年龄及活动量等有关情况,对每日饮食量进行计算, 以实现摄入及消耗的热量达到平衡状态。 指导患者应控制饮食,少量多餐,不可过量。 每日应控制好主食不超过6 两, 主食应采用纤维含量高的粗粮类食物,主要是米、小米、面,同时添加适量的杂粮。 副食应多使用瘦猪肉、青菜、豆制品等清热生津类食物,千万不可使用高脂肪、辛辣刺激等食物。 水果可采用黄瓜、番茄等蔬菜进行替代,身体所需蛋白质主要是植物类蛋白,脂肪主要从肉、禽及植物调和油等食物中摄取。 糖尿病在中医中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在本质上主要是阴虚,临床具有燥热表现,主要因阴虚造成燥热,因此可采取润燥滋阴的治疗方法。 中医护理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指导患者饮食,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可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燥热阴虚、 阴阳两虚、气阴两虚、血瘀气虚等4 类。 因患者具有不同体质,在饮食上可采用不同指导措施,如燥热阴虚糖尿病患者可食用生津滋阴食物,不可食用热性辛辣食物[5]。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以上护理方法, 对患者出院半年后的血糖指标控制情况进行随访, 结果显示中医组患者治疗半年后有42 例血糖指标控制良好,占76.4%;远高于西医组患者血糖指标控制良好的29 例,占52.3%。

3 讨论

在中医临床中,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是慢性代谢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理在于偏盛燥热、亏损津液,主要是除燥,本质上实现养阴效果。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糖尿病具有4 种不同类型。 治疗糖尿病采用辨证施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取辅助饮食及生活护理方法,对于促进糖尿病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生活及饮食等综合护理方式,干预糖尿病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测定,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效果。 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在患者治疗后得到良好控制,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中医护理治疗糖尿病表现出良好的辅助作用。 随着不断提高的经济水平,使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4 结语

综上所述,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位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糖尿病患者总数的20%,成为一个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数不少的患者都产生较严重的并发症。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糖尿病超过3 年病程的患者,近一半患者产生各类并发症; 超过5 年病程的患者,60%以上患者产生各类并发症;超过10 年病程的患者,超过98%产生各类并发症。 糖尿病是因减退胰岛功能而导致的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 其并发症是中医临床中的一项主要防控工作,在临床中具有三多一少的表现。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分布于神经、内脏及心血管等器官,对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基于药物治疗,在中医护理中加强调理,采取辨证论治方法,对患者情绪、饮食及生活方式进行有效指导,并通过中医针灸、按摩等方法,使患者身体机能达到协调统一。 在本质上使患者内脏功能得到有效调节,降低患者血糖指标,使其保持平稳,才能有效降低产生并发症的可能。

摘要: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使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降低或使其延缓。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11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5例患者,中医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西医组采用西医护理方法,比较中医护理的优势。结果 中医组患者治疗半年后有42例血糖指标控制良好,占76.4%;远高于西医组患者血糖指标控制良好的29例,占52.3%。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 ,可针对患者病因进行整体调节,获得良好疗效,可在临床中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中医临床护理,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吕晓莉,傅洁洁,李睿明.糖尿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7(12):101-105.

[2] 张雷.浅谈糖尿病的中医护理[J].中国医学科学,2013,4(13):29-33.

[3] 伍秀梅,张晓娟,龙伟玲.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施膳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4,10(19):205-209

[4] 余咏梅.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3,7(21):261-265.

上一篇:中医外治法论文下一篇:临床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