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论文范文

2024-01-22

中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医学护理技术与治疗方法的进步,同时也对传统的中医护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传统中医护理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创新,才能让传统中医护理不被时代洪流所淘汰。现阶段,在高职院校当中,对中医护理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中医护理教学模式,解决这些难题。本文主要结合了实际的中医护理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希望能为中医护理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护理学已经逐渐从过往关注患者的疾病护理转换为以患者身体恢复健康为中心,现代医学领域的发展决定了整体护理必定成为未来的护理学趋势[1]。中医护理自身具有完整的辨证施治的方法与理念,在预防疾病、调节身体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们对医学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治疗疾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逐渐上升。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教学当中,教师应着重加强中医护理教学模式的革新,运用推广中医护理当中整体护理与辨证施治的理念,因材施教,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2]。

1高职中医护理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1教学理念不明确

目前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中医护理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教师对中医护理相关教学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的情况,从而导致中医护理教学无法凸显中医护理的特点。在讲授中医护理相关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中医学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病例,导致中医护理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枯燥乏味的课程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无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收程度较差[3]。在中医护理相关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中医学理论知识缺乏一定程度的认识,导致学生无法听懂教师讲解的内容。

1.2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中医护理的教育内容偏向传统的知识讲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无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中医护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知识沉淀,但学生并不会主动去进行探索与学习,在课下同学之间对中医护理的交流沟通也较少。

1.3课堂时间有限

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计划当中,与中医护理学习相关的教辅教材一共有十六章的学习内容,主要的知识结构包含了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知识、中医护理的方法与步骤、中医护理临床研究分析等方面[3],(与中医护理学习相关的教辅教材共有十章的学习内容,主要的知识结构包含了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诊断程序、中医药物疗法与护理、针灸疗法与护理、养生防护等多方面,)但是中医护理的教学课时却只有36个课时,教师缺少足够的教学时间进行全面与细致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中医护理知识,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学习效率低下。

2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教学新模式

2.1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在进行中医护理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着重加强中医护理基础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强化辩证施护的中医教学理论,在中医护理教学过程中着重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中医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了无数中医大家的探索和时间,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动静结合、天地合一、形神统一、阴阳互补的养生保健理论[4]。对于中医护理的教学应以此为突破口,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中医护理专题,或构建相应的护理内容教学模块,以中医护理当中的辩证施食、药食同源为基础,为学生讲授食物对患者的保健功能,通过饮食起到预防疾病、增强人体免疫力和强身健体等功效。同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强调中医护理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过程,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教学进度与教学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更好的在教学当中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

2.2强化实践教育

中医护理在几千年的发展当中形成了一套完善且具体的医学理论,并且具有自身独特的护理方法,教师需要将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到临床护理上。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平衡[5]。教師可以酌情适当增加实操的时间,以保证学生能充分锻炼中医护理技能,学生更好的将学习的中医护理知识运用到临床护理当中,通过实践学习总结理论学习的经验,加深学生对中医护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2.3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统一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需要培养一批拥有高素质中医护理知识的教师团队,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展开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具有扎实中医护理知识基础的优秀师资队伍。同时,还需要保证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确保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这是保证中医护理发展的基础;其次,教师在讲授中医护理教学内容时应将中医护理理论与实际操作一体化,将两者全面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更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现出中医护理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操作当中锻炼护理技能,以更好的在临床上运用。

3结语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的,教师在讲授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过程应主要遵循“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从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出发,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不断通过做与学,创新中医护理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能力,引导学生发挥出中医护理特色,从而提高中医护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巧红. 临床护理教学应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效果研究[C]. 第三期荆楚学术研讨班座谈会论文集,2019:34.

[2]袁亚美,施慧,王建青,郝书婕,赵冰倩.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护理学基础自主学习开放性实训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03):96-100.

[3]张琼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1):183-184.

[4]熊冬萍,刘柳利,陈思苑,肖帅.在新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中应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及迷你临床演练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7):190+196.

[5]黄振,刘艳丽,卢霞,王沙沙,郭蔚,姜腾飞.教学资源信息化下中医护理课程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9,25(10):131-134.

中医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思维;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措施;研究分析

前言:中医学是富含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的,也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思想和诊疗特点。在国内的教育工作当中,中医学虽然是西医院校、大学教学的重点科目,但是其受到重视程度有限,部分院校中的中医学专业教育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等问题,这对于国内整体的中医学领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急需要进行创新的教学改革。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教学改革进行详尽的阐述,除此之外还会在文章中提出一定的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促使中医学的教学改革能够顺利、稳定进行,对于国内整体的医疗领域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医思维概述

所谓的中医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中医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思考过程。根据证而用药,而不是根据病而用药,中医治疗的是证候而不是病。用相反的事物去调节现有的状态,使人体趋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是一个中医必须具备和拥有的思想。

(一)中医思维中的阴阳理念

在中医思维中,阴阳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理念,从宏观概念上来说,阴阳其实是是对事物属性的划分,是宇宙间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其中光明,积极,向上,温热,清扬等等都是属于阳;而黑暗,消积,趋下,寒凉,沉浊等都属于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立鲜明又互相交融的思想引入到了中医的辨证当中,于是中医诊治过程中便具有了阳证和阴证之间的区别,诊治经验比较丰富的中医能够依据阴阳之上的变化,对不同的中药材进行使用,这也就是中医学领域中最基本的用药思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思想”,根据调查也能够发现,中医思维的阴阳理念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的运用是相对常见的。

(二)中医思维中的五行理念

所谓的五行,其实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及其变化,“五行”就是五种不同物质属性的运动变化。《尚书正义》说:“言五者,各有材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为五气流注;在地,世所行用也。”中医中的五行具有着五行相生、五行相克和五行制化,并且将五行与人体的五脏对应了起来:

五行:火、木、土、金、水。

五脏:心、肝、脾、肺、肾。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调理,调理身体内的五行,通过平衡体内五行达到病愈的目的。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阴阳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在中医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这一理念的教学。

(三)中医思维中的精气神理念

所谓精气,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就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源,精、气、神,其实就是构成人体之基本物质、功能活动以及精神活动的高度概括。其中的“精”就是指人土输入的物质,包含摄入营养是否全面、摄入量是否充足等等。其中的“气”就是指动力,气为阳是动力,血为阴是基础。这是气与血的关系,那么对于脏腑之气,亦理解为脏腑之“动力”。其中的“神”指的是功能,人体每个脏器都具有自身的功能,中医思维中的“神”就是对人体脏器功能的高度概括。

二、现阶段国内中医学专业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中医学氛围

就目前来看,中医学虽然是世界范围内的四大传统医学之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至今,但是国内多数西医院校的教学时间安排当中,西医课程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学生所寄出到的健康体验、防疫保健和诊疗手段等等都是以现代西医学为主的,很多院校中的中医学专业教育氛围也是西医学形式,在这种氛围之下,学生即便学习中医学领域内的相关内容,其感受到的也是西医学方面的内容,由此,学生是没有办法正确理解中医学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没有掌握中医学领域内的精髓,自然后续也就不用提及中医学专业实践了[1]。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然而很多中医学专业教育机构并未做到这一点。

(二)教學目标难以实现

与西医学相同,中医学专业教育过程中,其教学计划中的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然而,在当代中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设定好的一系列教学目标是非常难以实现的。而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内容比较多而课时安排是比较少的,简单来说,现代中医学专业教育只能在少量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工作和任务,其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自然很难达到相关的标准。而且,高校侧重于西医学教育这一点也会影响到中医学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在高校教学理念的影响之下,会侧重于西医学的专业学习,而非中医学专业,自然设定好的一系列教学目标就是比较难以实现的了[2]。

(三)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践出真知,这一点在中医学专业教育过程中也是一样的,而且中医学本身也是医学领域中的一种,其原本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就是比较高的。但是目前国内不同的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都比较重视中医学的理论知识教育,对于实践技能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非常有限,其重要的表现就是相关的实验基础设施比较匮乏,中医学专业领域内的很多教学工作都难以落实,很多内容都只能在课堂内进行,相关的教育工作的局限性非常明显,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3]。

例如,部分高校将有限的实践教学内容放在了西医学实践方面,中医学中的针灸铜人教具比较少,穴位的标注方面也不是非常清晰,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办法细细观摩,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形成感性和具体的认知,实践能力开始长期停滞在同一水平。

三、中医学专业教育工作中培养中医思维方式的有效措施

(一)依据中医学专业特点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

传统的中医学专业教育之所以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进行精准的定位,导致相关的、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得不到实现。因此,在现代中医学专业教育工作当中,想要使得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有效的培养,就需要依据中医学专业特点,对教学工作发展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譬如,中医学强调使用整体、联系和发展的理念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且讲究以人为本,因人施药。因此,在教学目标定位方面,需要传授中医学思维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中医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授人以鱼的同时完成授人以渔”,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进行正确培养,也有利于学生中医学知识理论的实施[4]。

(二)寻找合适的中医学专业教学模式

目前众多院校在中医学专业教育工作当中,采取的都是西医学的教学模式,二者在本质方面是具有很大的区别的。为了使得现阶段国内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中医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急需要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中医学专业教学模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向喜爱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以这些数据和信息为基础,实针对性比较强的中医学专业教学模式。譬如,部分学生喜爱的是中医学专业的中华民族文化因素,教师由此就可以开展因材施教,专业学生也能够逐渐喜欢上中医学专业教学,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这对于中医学专业教育工作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综上所述,就是目前为止针对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了,中医学教育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诊疗是密切相关的,而目前国内多数院校的中药学专业教学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基于相应的重视程度,在中医学专业教育工作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这一点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后续的中医岗位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獻:

[1]崔明超,徐茂华,王蕾,董珂,陈少军.基于中医药思维培养之中药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安徽医药,2018,22(06):1215-1218.

[2]刘鹏妹.基于中医思维培养方式的中医教学改革研究[J].人人健康,2015(23):243.

[3]刘庆军.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3(15):210.

[4]陈蓓,李艳.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教学改革[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04):39-41.

中医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您好!我是XX中医药高专中医骨伤专业好范文,怀着对医学事业的无比憧憬,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我已经奠定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培养起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朴实、稳重、开拓、创新是我的性格特点。

三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汲取医学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校期间,我孜孜不倦,勤奋刻苦,具备护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和一年的临床实践,使我在护理技术方面有了丰硕的收获,使我变得更加成熟稳健,专业功底更加扎实。

实习期间,我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实践,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良好的临床思维方式,使我熟练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基本诊疗技术,对各科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责任感,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强

选择了医疗事业,选择了医学院校,求知立志救死扶伤的信念便铭刻于心

知识在不断的更新,追求知识是我不变的人生信条。我坚信:贵单位所需要的,正是复合型,创造型的人才,而我,正坚定不移地向这个方向努力着。

尊敬的用人单位领导,我已做好了走向社会,迎接挑战的全面准备。相信在您们的支持下,我会和您所领导的单位一样,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会有时!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iexiebang

中医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近日,“GreenMassage青籁养身”落户于K11购物艺术中心,立足沪上十二年,倡导“慢一步生活”的生活艺术,遵循传统养生理念,继承古法技艺,以国际SPA理念设计独特的护理疗程,加上细致入微的关怀,呈现人文美学的环境,旨在为都市人群提供更贴心的高品质服务。

“Serene Lifestyle”“慢一步生活”

旨在为都市中繁忙的快节奏人群,在私密、高雅的环境内,提供身心的专业护理。Green引导现代健康养生理念,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融合现在科学技法,通过综合性的进行意识、呼吸和按摩等方式来疏通经络,养气养神,舒缓压力。

是万物的本源,是回归自然的写照,Green Massage使您远离喧闹的都市,烦躁的环境和沉重的压力,沉浸在美妙平静的感受中。

传承千年中医古法技艺,科学系统的衍生出独特的推拿手法,结合芳香护疗及自然疗法理论,施展的不仅仅是精湛技艺,更是一种对精致生活的诠释。

境以青石,实木等天然材质为基底,仿如大地般沉静。聆听海洋山涧的自然声音,馨怡精油熏蒸的幽幽香味,沉淀您的思绪与心灵。

中医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院魏品康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道肿瘤的防治已有四十余载,临证根据胃癌发生发展的特点,运用取象比类的中医哲学思维,结合中医古代痰证理论,提出从“痰”论治胃癌的理论观念,构建了胃癌痰污染学说,从治理机体环境着手,根除病因,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名医经验;魏品康;从痰论治;胃癌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5.025

Discussion on Academic Ideas of WEI Pin-kang in Treating Gastric Carcinoma Based on the Phlegm Theory ZHAO Ying, XIU Li-juan, WANG Xiao-wei, LIU Xuan, LU Ye, YUE Xiao-qiang, Instructor: WEI Pin-ka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zhe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3, China)

Key words: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WEI Pin-kang; treatment according to phlegm differentiation; gastric carcinoma

本院魏品康教授乃上海市名老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道肿瘤防治四十余载,其临证四诊合参,紧扣病机,遣方用药法度严谨,知常达变,药专力宏,每获良效。魏老根据胃癌发生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医古代痰证理论,总结出从“痰”论治胃癌的理论观念。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多年,现就魏老在胃癌诊疗过程中的学术思想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1 取象比类,构建学说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人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假物象形”等,是以“象”的相似关联性研究为基础,发掘物质本质属性的实践方法。长期以来,“取象比类”一直是中医学广泛运用的推理方法,在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临床上,胃癌患者经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依然会复发、转移,魏老究其缘由,溯本逐源,从症状到证据,从现象到本质,取象比类,发现本病发生发展与自然界蓝藻生长现象十分相似。蓝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喜欢生长在水质污染、流通缓慢的区域,越污染的地方生长越迅速,甚至连接成片,影响水域流通,造成水域富营养化,以致鱼虾大量死亡。若要改变污染的水质,仅通过打捞去除蓝藻是完全无效的,因蓝藻很容易在死水环境中繁殖,打捞的数量远远难以抵消蓝藻生长的速度;若水質清澈,在活水环境中,蓝藻则无法生长。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同样有类似蓝藻的现象,肉眼可见的肿瘤亦会生长在经络不通、气血阻滞的环境下,如同蓝藻必须生长于不流通的死水环境中一样,肿瘤组织在机体环境中大量分泌各种肿瘤细胞因子等,亦为肿瘤局部生长复发或远处转移提供了客观条件。

蓝藻现象让魏老联想到蓝藻有其赖以生长的环境,肿瘤必然也有其生长的环境,打捞蓝藻无效,相应地切除肿瘤亦无效。因此,只有变死水为活水,改善水质,改变环境,一旦蓝藻失去生长的基础,就会快速大量消亡。那么,产生肿瘤的根源、肿瘤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改变的方法又是什么呢?由于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以及社会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加之饮食不节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使肿瘤患病率不断增加。魏老根据肿瘤发生发展特点,基于朱丹溪“怪病多痰”“诸病多因痰而生,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以及“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窼囊”等,总结其病因病机为六淫入侵(环境恶变)、饮食失宜(致癌物质)、七情内伤(精神抑郁)造成气机阻滞(细胞信号传导异常),进而造成津液停滞(细胞代谢紊乱),久而化浊为患,痰浊内蕴(黏附分子表达异常),浸淫细胞,最终造成细胞突变而发生胃癌。因此,痰浊内蕴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物质基础,是孵育胃癌细胞的根本污染环境。肿瘤细胞局部发生循环代谢障碍,分泌代谢产物,即为痰浊的物质基础,为肿块进一步生长提供了源泉;反之,肿瘤的生长也对痰浊内蕴起到促进作用,并阻滞气血,气机不畅,津液停滞,局部痰浊越发深重,污染加重甚至扩大。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最终导致肿瘤生长严重失控,出现恶病质等严重后果。治疗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手术或化疗对肿瘤猛攻就如同打捞蓝藻,只是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或切除,所以达不到根治效果。为此,魏老提出胃癌诊治须从痰论治,只有清化痰浊环境才是根治胃癌的方法。

2 确定治则,病证兼治

根据以上胃癌痰证理论,魏老审因论治,拟定胃癌核心治则、治法及方药——消痰散结法(方)。消痰散结方由《济生方》导痰汤化裁而来,所谓“坚者消之、结者散之”。方中以制半夏、制胆南星消其痰,为君药;山慈菇散其结,为臣药;佐以鸡内金健脾开胃、消导散结,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多靶点、多层次地清化痰浊污染环境,有效抑制肿瘤复发转移。如同活化水体对于蓝藻治理的作用,水活藻灭,痰消瘤清。临床观察表明,消痰散结方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疗效明显[1-4]。

因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且发现肿瘤时往往处于不同疾病阶段,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手术、放化疗等),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导致临床上症候各异,如术后患者出现食纳不馨、机体消瘦乏力、胃倾倒综合征等,晚期或年老患者因放化疗药物攻伐太过,易出现气血阴阳亏虚,且并发症多,如抑郁、大便秘结、白细胞低下及肠道梗阻等。对此,魏老临证在消痰散结方基础上,以辨病因为经,谨守病机,审因论治,消痰散结法贯穿始终;以辨病证为纬,分期制宜,病证兼治,随证加减,创立“消痰散结八法”,以针对患者不同情况辨证施治。①消痰散结法乃胃癌治疗基本原则。②消痰散结软坚法:适用于胃癌患者腹部可触及坚硬结块,或体表及腹腔见淋巴结转移等,方选消痰散结方加昆布、煅龙骨、煅牡蛎。③消痰散结和胃法:多用于胃癌伴有恶心嗳气、食纳不馨患者,方选消痰散结方加沉香、佛手等。④消痰散结通腑法:适用于大便闭结不通,或有不完全性梗阻患者,方选消痰散结方加制大黄、厚朴、炒莱菔子等。⑤消痰散结解郁法:适用于胃癌患者伴情绪低落,抑郁、烦躁失眠、口干口苦等,方选消痰散结方加柴胡、郁金、白芍、八月札等。⑥消痰散结解毒法: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大便干结,胃镜可见胃黏膜溃疡,周围有脓性分泌物,方选消痰散结方加重楼、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黄连等清热解毒之品。⑦消痰散结通络法:适用于晚期胃癌局部痰、食、毒、瘀等病理产物积聚,导致局部的瘀滞状态,胃脘部有胀痛刺痛、舌下静脉迂曲等,实证以消痰散结方加入威灵仙、土鳖虫、天龙等化瘀通络之品,虚证可在消痰散结方基础上加当归、丝瓜络、桂枝、桃仁等辛润通络之品。⑧消痰散结扶正法:适用于胃癌晚期、术后、放化疗后而见气血不足患者,以消痰散结方加炙黄芪、枸杞子、女贞子、淫羊藿等。

3 痰证方案,贯穿始终

基于胃癌痰证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魏老提出以下三大痰证治疗方案。

3.1 全程中药治疗

运用“消痰散结八法”抑瘤抗转移,清化痰污染环境,贯穿于胃癌全程治疗的始终,并针对患者不同病情、体质,创立扶正八法调节免疫(益气养血法,益气摄血法,益气健脾法,升阳益胃法,温肾健脾法,益胃养阴法,益胃生津法,益胃温中法),提高生存质量及针对“主症八法”(食纳不馨,消化不良,反酸,嗳气,口干口苦,胃脘饱胀,恶心呕吐,胃脘疼痛)随症加减作为补充[5],形成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系统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胃癌中医治疗方案。

3.2 配合中药静脉滴注治疗

口服中药联合静脉滴注5年治疗方案:若体质尚好或伴淋巴结转移、或肿瘤标志物波动的患者,可配合使用中药抗肿瘤静脉注射液,如华蟾素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等;对晚期胃癌体质较弱而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可联合扶正中药注射液治疗,如参麦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加强益气扶正作用。

3.3 肿瘤并发症治疗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并发疼痛者,给予外用消痰通络止痛凝胶,合并腹腔灌注热疗;并发腹水,除口服中药随症加减外,另予消痰利水凝胶外用。针对患者情志调摄,魏老根据痰气胶阻的病因病机建立了消痰解郁法(二陈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全方化痰为主,兼顾理气,使痰消则气达,气达则郁解。诸药相合,共奏消痰除湿、解郁理气之功。

上述三大治疗方案不仅能起到明显祛邪抑瘤抗转移作用,而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现“带瘤生存”目的。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64岁,2010年10月29日就诊。因“中上腹疼痛不适一月余伴消瘦”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底黏膜充血水肿,黏液浑浊,胃体小弯侧见4 cm×5 cm溃疡,胃角见溃疡增殖性病灶、表面污秽苔、周边不规则、质地脆、易出血,病变浸润至胃窦中部及贲门下小弯侧,占胃壁近1/2。病理提示:“胃角局灶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不排除胃癌可能”。遂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发现“胃底体浸润型胃癌,累及部分胃窦部,病变与胰腺部分脂肪层消失”。查:肿瘤标志物AFP 3.3 μg/L,CEA 4.313 μg/L,CA199 821.23 μg/L,血红蛋白118 g/L,红细胞计数3.84×1012/L。当地医院剖腹探查诊断“胃癌晚期,全胃几乎均被肿瘤占据,质硬,约15 cm×10 cm,侵及胃壁全层及横结肠系膜,胃左血管、胃周淋巴结成串肿大并已融合成团”,考虑胃癌局部浸润严重,无法切除,遂行胃-空肠造瘘术。术后患者精神疲惫,消瘦明显,神疲乏力,难以坚持化疗。刻诊:患者消瘦明显,面色晦黯,胃脘饱胀、嗳气,纳差,不思饮食,终日以米汤水进食,大便量少,舌淡白,苔薄白腻,脉洪大。辨证属胃癌晚期,胃气衰败,故治以鼓舞胃气为先,醒脾开胃。用消痰和胃方:桂枝15 g,白芍15 g,细辛6 g,黄连6 g,佛手15 g,香櫞皮15 g,蒲公英30 g,白花蛇舌草30 g,麸炒枳壳、麸炒枳实各15 g,鸡内金15 g,沉香(后下)6 g,炙甘草6 g。28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0年11月30日二诊:患者胃脘饱胀感明显缓解,能进软食,呕吐白色痰涎明显好转,嗳气返酸减轻,大便量少、不爽,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洪大。乃胃气有所恢复,给予消痰散结,佐以软坚。守方去沉香,加制胆南星15 g、制半夏15 g、重楼30 g、山慈菇15 g、干蟾皮6 g、蜈蚣6 g、制大黄15 g。以该方加减并间断配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2年8个月,体质量增加1.5 kg,且生活能自理,能从事轻便农活。期间每3个月复查上腹部CT均提示胃病变较前未见明显进展。

2013年7月1日三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呕吐淤泥样残留物,进食困难,大便减少,腹胀,复查上腹部CT提示“胃底贲门及胃体浸润型胃癌胃空肠单纯吻合术后改变,吻合口狭窄,胃病变较前CT片有进展”。遂“急则治其标”,以消痰通腑法灌肠去积滞。药用制大黄(后下)15 g,麸炒枳实、麸炒枳壳各15 g,厚朴15 g,炒莱菔子30 g,芒硝(冲)9 g。水煎,保留灌肠。患者灌肠第1次,夜间排出大量黑色粪便、呈硬块状、夹有黄色臭秽粪水后,自觉腹部轻松。次日灌肠后,再次排出少量粪块,听诊出现肠鸣音,每分钟5次,患者能进少量流质。乃积滞已去,胃肠功能有所恢复,遂行吻合口扩张术。继以消痰散结、和胃通腑之法。药用制胆南星15 g,制半夏15 g,佛手15 g,香橼皮15 g,重楼30 g,山慈菇15 g,天花粉15 g,鸡内金15 g,干蟾皮6 g,天龙15 g,焦三仙各30 g,麸炒枳壳、麸炒枳实各15 g,制大黄15 g,厚朴9 g,炒莱菔子30 g,炙甘草6 g。水煎,少量频服。后患者坚持持续治疗中。

按:本案患者乃胃癌晚期且多处转移,已失去手术机会,治疗主要目的是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遂制定从痰论治全程中药治疗方案。首先运用消痰和胃法鼓舞胃气,方以小建中汤合香橼皮、佛手、鸡内金和胃助消化,沉香理气降逆。待患者体质改善后,运用消痰散结方清化痰浊,抑制痰结增长,配合软坚散结之品直捣病所。以制胆南星、制半夏燥湿化痰、消肿散结,清除间质污染,为君药;山慈菇、天花粉散结清热,加强散结作用,并制约君药燥热之性,为臣药;佐以蜈蚣、干蟾皮解毒,鸡内金健脾助运,其中鸡内金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诸药合用,使患者获得带瘤生存、病情长期稳定的良好效果。三诊时,患者出现险情,遂“急则治其标”,以通腑为要,待胃肠道通畅后,再行消痰通腑方。

本案运用从痰论治胃癌中药方案3年余,消痰散結法贯穿治疗始终,和胃、软坚、通腑等法为顾及出现的兼证,分期制宜,病证兼治,多靶点、多层次清化痰污染,截因除瘤,防止肿瘤迁移增殖。最终使患者生存质量良好,实现了与癌瘤和谐共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相勇,魏品康.金龙蛇口服液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1):34.

[2] WEI P K, XU L, SUN D Z, et al. Relations between phlegm and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8,28(2):l52-155.

[3] SUN D Z, JIAO J P, ZHANG X, et 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Jinlongshe granule on quality of life of stage Ⅳ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using EORTC QLQ-C30: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 Chin J Integr Med,2015,21(8):579-586.

[4] 武峰,秦志丰,张慈安,等.金龙蛇颗粒对胃癌术后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7):289-292.

[5] 魏品康,赵颖,孙大志,等.魏品康治胃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60-66.

上一篇:历史课堂论文下一篇:文学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