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研究论文范文

2023-04-11

小学语文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当前形式下,教育一直是我国经久不衰的命题,小学语文在语文学习的历程中中是非常重要的,明确学习方向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学习以及生活各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从儿童之时进行培育,由此才能在潜移默化地过程中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以及行为方式。课前预习在学习习惯中占据了十分主要的部分,在学习课程前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能够大大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习的进程,学生在打好了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将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在学习生活中开出绚烂的花朵。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方向、语文素养

引言:

《礼记》中有着这样的一句话:“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在如今,素质问题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在公共区域乱抹乱画等不文明的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虽然这些只是细小的行为,但也体现出了当前国民素质较为低下。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小学是一个为孩子初步建立世界的过程,一些良好的习惯以及学习的基础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因此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绝非死记硬背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小学语文只是单纯教孩子认识拼音与字词,但其实学好小学语文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中国人不仅是要会说中国话,更多地是要说好中国话,而简单的拼音与字词更是说好中国话的基础,在现在许多成年人的群体中,还有着一大部分人对于声母、韵母无法分清。小学语文教育是孩子在出生以来第一次接受的较为系统的教育,孩子通过一堂堂课来对语文文学有着一点点的认知,打下了语文素养的基础,这是他们语文的启蒙时期,他们用最纯粹的思想与认知来了解古诗词中的山水意境,出于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去在文学的海洋中进行探索。这些都说明了,学好小学语文是打好语文素养的一大重要的部分。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而小学语文更是为孩子语文素养打下重要基础的一门学科,孩子通过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将会对语文方面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使用字词、成语以及古诗词都是从这时候开始有了一个正式、系统的培育。理解性的记忆比强硬的记忆更有益处,强硬地记忆只能对于这个内容有一个短暂的印象,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对于内容大部分遗忘的现象。但是如果孩子能够通过理解进行记忆,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的心情,了解当时的背景状况,并能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人生感悟,这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受益匪浅,他们也能通过理解性记忆加深对于课程内容的印象,即便是過去了比较长的时间,还能够保持对于课程的“新鲜记忆”。

二、素质培养的前提是理解语文

课程的编写内容是根据孩子们的成长过程而进行编写的,在不同的阶段他们应该接受不同知识的洗礼,对于小学中较高年级的同学,他们这个时候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字词拼音等内容,同时思想比较低年级的同学要成熟得许多,这个时候,老师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起到一个引路人的作用,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加强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孩子们从中获取的不仅仅是应试的资料,更多的是应世的知识,孩子们要通过对语文的学习,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以此获取认识世界的工具。能够做到素质培养的前提便是要理解好语文的内容,在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对于书本的内容要达到一个“知晓”的程度,要先明白书上内容浅显的意思,老师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讲解也要由浅及深,在教授完基础内容后,要带领同学们从中体会其深部的含义,随后再通过对于内容的融会贯通,一步一步将它与生活相结合,把它真正的变成属于自己头脑里的知识,这才是学习的最终意义。

三、学习习惯的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未来,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有着巨大的帮助,一个人他具有了强大的学习能力,那么他不管处在哪种情况下都能够如鱼得水般地进行处理。而一个习惯的养成应该是从小进行的,从小养成的习惯更加具有长久性,对于孩子影响的时间也是较为长久的,小学时培养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孩子将这个运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地这片关于学习的天地就逐渐搭建完成,孩子在一步步的学习过程中将自我知识体系慢慢修缮着,帮助着他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道路。

课前预习便是属于学习习惯中重要的一部分,课前预习一般会花费十到三十分钟的时间,孩子在进行课前预习是不仅仅是将课程的内容粗略浏览一遍,应当是将知识细致的进行了解,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消化这些知识,比如在预习古诗的情况时,孩子可以通过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进行翻译,在这一个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许多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出现了读不懂、读不通的情况,在第二天的学习课堂上,孩子便可以带着这些问题更加有侧重点地去听老师的讲课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于对知识的好奇心,他们也能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课堂内容上。这课前预习这一过程中,孩子能够主动的去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的教课也不再是单向输出,更多的是老师与孩子共同去打造这个课堂。

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完全具备了思考的能力,在即将步入初中之时,老师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如何独立地学习。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在这个时代中,孩子的身边有父母老师,还有各种电子产品,这便造成了他们对于知识不求甚解,遇到了一点点的问题就想着去询问老师家长或者在网络上搜取答案,这大大降低了他们思考的效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成不爱思考的学习机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学习习惯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四、素质培养对语文素养的影响

每一个作家都是在经历了世间百态后得到了众多人生感悟,从而能够写出精妙绝伦的作品,他们的语文素养是在自身素养的提高后随之得到了提高,如果他们只是简单学习了语文知识,并不能达到今日的成就。语文素养与语文学习也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孩子们通过良好的语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在提高语文素养后,孩子们也能更加高效地进行语文学习。

在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讲述以及自身的理解,提高了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步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结:

当今语文的学习方向应该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行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语文素养,也在提高人生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辉.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探究[J].学周刊,2015,(06).

[2]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教育部网站,2015-08-20.

[3]刘芳总主编.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

小学语文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大班额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情况因材施教,为教学改革的顺利施行带来新的契机。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因材施教;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学生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这不仅表现在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品德等方面,在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程度方面也有一定的体现。这些差异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也就造成了学生的等级差异[1]。

在大班额教学中,教师在对待大量的学生时往往采用相同的方法,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就使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导致问题积累情况的发生。因此,只有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别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有效实施。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改实验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改实验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为“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带来新的契机[2]。

1 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吸引不同层次学生注意力

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对课堂纪律要求特别严,不许学生说话、做小动作。上课稍不注意听讲,教师批评,家长责备。小学生天真活波、爱说爱动的个性被压抑了,他们上课时恪守规矩,活跃的思维也受到束缚,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学习压抑而没有激情。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出现厌学情绪,形成大面积的后进生。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感兴趣的时候,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学习时也就没有心理压力,就能发挥出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吸引不同层次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笔者课前播放《美丽的西沙》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大家了解作为我国海防前哨的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然后让学生闭目倾听配乐课文朗读录音,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西沙群岛,以逼真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巧用多媒体,提前预设,展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多媒体课件形象鲜明、生动,带有节奏的铃声,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课堂上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一幅幅带着色彩的学习目标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提前预设,利用多媒体展示这样的层次目标:1)读懂第5自然段,会回答课后5、6两题;2)认识课文开头提出问题、中间记事、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3)能用提出问题开头的方法,自选内容写一两段话。目标展示以后,笔者就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目标,并用鼓励语言告诉大家:这节课谁能完成前两个目标,谁就是很棒的同学;谁能完成三个目标,谁就是最棒的同学,请大家争做最棒的同学!这样一来,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3 巧用多媒体,模拟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真”感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利用多媒体模拟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真”的感受。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多彩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增大了信息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时,通过Flash生动地再现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相互矛盾的两个结论,并生动展示了比萨斜塔上的验证试验,使所有学生都能深刻地理解伽利略得出的铁球下落速度和重量无关的结论。

教学《捞铁牛》,为了促进全体学生充分理解怀丙和尚的方法,笔者同样以动画形式来展现船体随着泥沙减少而上升,铁牛被一点点往上拔的过程。接着让中下等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事情的过程和结果,让优等学生讲解结果和其中蕴含的道理,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美”感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桂林一带的山的特点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课堂上,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呈现了桂林一带山“奇”“怪”“险”的特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山峰特点。这样直观的演示,让学生仿佛走进“桂林山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5 巧用多媒体,分化重难点,实施分层设问教学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利用多媒体可以分化教学重难点,实现分层次教学。如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要鼓励学生不要静止地看待事物,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船动剑不动的情境进行模拟,让学生观察后,在屏幕上出示分层次思考的问题:1)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2)古人用“在船上刻记号”的方法来找剑,错在哪里?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通过直观、动画图片展示后,学生很清楚地了解了这个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提高了课堂效率[3]。

6 巧用多媒体,因生制宜,实现学生分层次作业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练习设计要结合学生情况分层次进行。语文练习设计要注重“质”,切忌让学生“一锅煮”。如布置《桂林山水》一课后的作业,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配乐朗读,接着出示几项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1)朗读课文,弄清桂林山水的特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全文;3)能根据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画下来。因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他们都很乐意地完成了作业[4]。

综上所述,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优势,并把它巧妙地、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改实验中,才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兴趣,从而实现以媒激趣、以媒达标、以媒获“真”、以媒获“美”、以媒提效,实现因材施教,让大班额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更轻松。

参考文献

[1]丁秀梅.多媒体辅助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97.

[2]鲁春华.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赤子,

2014(24):180.

[3]纪洪霞.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33):278.

[4]杨小平.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次作业布置[J].文理导航,

2014(1):51.

小学语文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备好课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基础,这要建立在教师对文本的认真钻研与解读上。现在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我们的老师平时很多时间都用在批改学生作业上,如果有几套本子没有改,他肯定是认为自己的严重失职,但是本来要花一个小时钻研教材的,他因为批改作业只用了半小时、甚至更少,他却没有觉得什么,心安理得。其实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本末倒置的现象。打个比方:备课的过程就是烧粥的过程,批作业是揭开锅盖的过程,我们的老师都乐衷于做揭锅盖的事情,对粥怎样烧?烧的怎么样、糊了还是怎么的却不闻不问。备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你的上课的质量,决定着作业的质量。所有我们的老师应该好好重视备课工作。

现行语文课标只是列述了课程目标,即必须达成的最终结果,对教学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并没有具体规定应该教什么,这也带来了为什么说“数学明明白白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说法,名师高手或可信手拈来,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所以研读文本、认真备课尤为重要。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教材分析总的要求

要深入理解和钻研教学大纲,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了解教材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学科、篇、章或课时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分析教材的内容,包括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准确精练地写出教材的知识结构方框图)、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的特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教学原则,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如何优化处理教材,如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明确教材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写出可行的教学方案,通过教材分析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讲练结合,让阅读教学走向充实

“讲练结合”往往会被认为是数学课教学要求,在语文的教学,除了语文书之外我们还要完成课堂练习册、补充习题等练习,很多老师都习惯于让学生在课外去完成作业,然后再进行批改反馈订正。其实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在语文课上,我们也应该做到讲练结合,以练促讲。

每篇课文之后都有练习,它是针对课文特点、重难点设置的,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前沿阵地。在教学中,我们要打破课后练习课后完成的成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比如四上的《珍珠鸟》课后练习第四题: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这个问题是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是统领整全文的灵魂问题。让学生抓住这个问题进行预习思考,课上再围绕这个问题讨论归纳,就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要有作业设计的意識,不能只局限于用现成的练习,落实精心设计练习或者是练笔,。提倡运用作业本。设计作业其实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上课都是挂小黑板,那时老师学生对作业的态度都是高度认真的。原因在于那是老师自己花精力设计出来的作业,那是学生自己抄下来的题目,所以从态度上都是认真的。但是现在的练习来的太随意,大搞题海战术,造成一个教育的怪圈。使用作业本在语文上意义还在于可以培养学生行款布局的能力,提升学习品质。所以本学期开始我们学校要坚决恢复语文课堂作业本的使用。同时将课堂练习册作为教师的选做练习。我们重视了课堂练习本的发挥,又做到了准确“诊断”和及时“反馈”,我们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不至于造成“教什么”和“练什么、考什么”的脱节。让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得以提高,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证。

但是,不能就教材分析教材,而应该站在教学大纲的高度去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因此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因此,钻研教学大纲、领会其实质,是进行教材分析的首要步骤。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还应当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去分析研究,才能结合大纲真正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对教材的内容和编写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有深入的认识。教师备课教课不能单纯从教材出发,停留于对教材的钻研,必须研究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思维障碍,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深广度,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只有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去组织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克服难点,这个过程包括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自我意识、自我转化和创造性构思的过程。否则教材教法的分析和研究就可能无的放矢或流于形式。

另外,教材在编写中注意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精美的插图,这不但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理解,使图与文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注意设计有趣的活动,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活动中学会学习。

注重引导发现,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在引导、指导学生学习上,有个性鲜明的系统设计:借助单元前的“导语”导向,凭借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的“泡泡”导思,利用课后题目导学、导练,凭借“语文园地”引导发现。

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加强导学、导思、导练。一方面根据需要,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步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如三年级下册在《亡羊补牢》的课题旁有这样的提示:“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一课在叙写李四光围绕大石头向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时,旁边有“李四光真会提问题”的提示。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后有:“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和大家讨论。看,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加呢?”另一方面,用举例的方式提倡和引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如一年级上册,在《美丽的小路》一课后,设计了三个小伙伴之间的对话———伙伴一:“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伙伴二:“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伙伴三:“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只有以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为依据,参考必要的教学资料,才能达到教材分析的目的,教学中做到紧扣教材又不照本宣科,有的放矢地把教材内容用活讲活。

小学语文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做出了强调,将作文当作小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衡量标准,认为进行写作是小学生情感释放的重要方式,通过自身的思考,小学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技巧,就能使他们的真实感受转换为语言,这是对小学生情感表达的有效锻炼。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作文的教学,改变陈旧的语文教学理念,积极地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这既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响应,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体现。

一、 小学语文课程中作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现实状况

(一) 传统教学观念依然存在

虽然我国的课程改革从未停止,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课程改革难以前进,课堂教学还是保留着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程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够重视作文的教学,他们一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还不需要加强作文的学习,这一工作应该要推迟到初高中时期去,教师的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发展写作能力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影响了作文教学的进展。

(二) 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尽管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这些要求的时候并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教学模式还是同以往的“填鸭式”教育模式相差无几,这导致语文作文教学依然比较单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课堂只是教师单方面地阐述作文写作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学生的学习就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课程改革也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

(三) 小学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低迷

小学生尚且处在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阶段,尤其对丰富有趣的事物充满了热情,但是他们的生理与心理都还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他们的意志力与注意力等都还比较薄弱,这些都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当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对语文作文教学课堂的兴趣,只有兴趣才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二、 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 小学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作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丰富程度会影响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同时丰富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显得无趣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更加无法奏效,而且丰富的教学方法是在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与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有利于使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升自己。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教师为学生布置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作文任务,倘若在布置任务之后让学生径直开始构思写作,学生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很难出现灵感,而假如教师能够在学生正式写作之前为他们展示一些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学生受到这些相关信息的启发就很容易想到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情感,作文的完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因此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进行写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激发学生进行写作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语文作文教学没有兴趣,那么完成文章的写作就只是被迫地完成任务,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会对教师有效地开展作文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应当努力地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以及乐趣,这就要求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写作风格与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在写作的天地间自由驰骋与翱翔,可以自主地加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每次让作文具有可借鉴之处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文章分享给同学,并发表自己的写作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感受到重视与赞扬,更加愿意去探索写作的世界,当然教师也應该对写作能力尚且不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关注他们的进步与值得继续发扬的优点,促进他们继续努力。

(三)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写作就是生活的表达,生活是写作最好的材料来源,学生的认知与情感都是在生活中发展,所以想要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是教师必须要强调与重视的,而且小学生的观察力与感受力都非常敏锐,加上他们的实际生活本来就比较丰富,因此,生活真的是小学生最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当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充分借助生活的力量,尤其是让学生就某一处风景进行写作的时候,这种方式非常有用,比如,教师要让学生描绘学校的风景,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各个位置进行观察与感受,学生经过自己的眼睛、耳朵与身体就能够对学校风景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感受,自然就能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和感染力的文章来。

三、 结束语

结合以上的阐述内容,我们知道,尽管当前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获得了不小的发展,然而这一教学工作仍然还有进步的空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身上的担子依然十分沉重。为了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作文教学工作,他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总的宗旨就是持续地在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上下狠功夫,使小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比较好的写作平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义增.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1):2-3.

[2]孙雪梅.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5):89-89.

作者简介:陈晶晶,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语文学科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语文也是一门积累的课程,不可急功近利。因此,对于语文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学开始就重视语文教育。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直接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语文素养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渐加快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已经从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转化为重视语文素养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语文课堂要求了,有些语文教师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也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针对当前语文课堂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应该如何创建更有效率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

目前,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都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这种教学形式,以教授基础知识为重点,课堂效果并不佳,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段的特点,还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思想启蒙阶段,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在形式单一的课堂中,小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兴趣,自然也无法投入到学习中,甚至还会因此产生厌烦心理,不愿意主动接触语文,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应试教育思维严重

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但是由于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应试教育思维严重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教育资源紧缺的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乡村地区尤其明显。在这些地区中,学生只有通过成绩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这就必然会导致地区教育、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都存在应试教育思维,这种为了成绩而学习的思维,有可能会对小学生的成绩有帮助,但这种思维非常不利于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1.通过课上思考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想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就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语文课堂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思考,将语文课堂的作用最大化。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参与配合,可以更加充分地让学生消化课堂所学内容。思考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方式,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育资源,丰富语文课堂的内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设置教学情景,设计一系列有趣的问题,以教学内容为核心,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还可以设置课外知识的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问题,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思考能力,一点一滴地培养起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的人文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只凭借课本是难以让学生有深刻感触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将语文课文中的情景具象化,把丰富的内涵直观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鲸》这篇文章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查找关于鲸鱼的有关资料,在课上讲这篇文章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眼睛更加直观地感受鲸鱼到底有哪些特点,播放完视频后,让学生结合书本互相讨论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通过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培养起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引入语文教学游戏

当前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枯燥乏味的特点,会导致学生在课上的听课效果下降,尤其对好玩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说,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加入娱乐化的内容,来使教学氛围轻松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可以组织编排文字接龙游戏,或者是可以组织课文表演活动。这些活动丰富有趣,可以活跃教学氛围,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这些游戏都与语文课堂內容息息相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比如,在课文表演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呈现表演效果。小学生肯定要主动提前预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以及行为动作等,这就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热情,最终培养好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阶段。在新课改的大趋势下,教师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具体分析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新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相信不久之后,小学语文课堂都将会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起跑线。

参考文献:

[1]葛剑.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0(3):31.

[2]郭萍.论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35-36.

[3]林叶青.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决策探索(下),2019(12):72.

编辑 赵飞飞

上一篇:大学生联合对比论文下一篇:初一数学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