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范文

2023-09-14

固体废物污染范文第1篇

1 工业固体废物的特点

1.1 来源广泛, 种类繁多

工业固体废物是一个总称, 其来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工业材料的剩余废料、化工反应中产生的一些固体反应物、失去作用的一些工业催化剂材料等。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伴随着整个工业生产过程, 在整个产生、贮存、运输、再循环和最终处置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新的废物。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种类繁多, 可以依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例如按其危害程度可以分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工业废物两类;按照废物的化学性质, 又可分为无机固体废物和有机固体废物;按产生行业可以将其分为冶金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工业固体废物、化工工业固体废物、建材工业固体废物等。

1.2 环境危害大

工业固体废物的复杂成分使得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进一步升高, 除了会造成环境垃圾以外, 工业固体废物中一些成分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例如许多工业固体废物中都可能含有重金属成分, 会对水源、土地资源等都造成严重的污染, 破坏生态环境。正是因为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性大, 才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有效的环境管理, 尽可能地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破坏。

1.3 资源价值高, 利用潜力大

工业固体废物兼具“废物”和“资源”两种属性, 繁多的种类使得固体废物具有了更高的可利用价值。工业固体废物中往往有大量化工原料、矿物等可以重新进行利用的资源, 同时, 相比于工业废水, 工业固体废物在回收方式上更加简单, 造成的二次污染更少, 这说明工业固体废物具有更高的利用潜力, 只要采用正确的回收方法, 就可以高效率地变废为宝。据统计, 在2013年-2014年, 我国的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平均利用率都在60%以上, 极大地减少了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并减少了工业原料的浪费, 减少了工业成本。通过对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的有效管理, 可以进一步提高回收率, 这更说明了研究其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2 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主要模式

2.1 三化管理模式

三化管理是指将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是指首先要控制工业固体废物的数量, 通过优化生产技术等方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物的数量;资源化是指对于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 首先就需要将其中有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尽可能地提高对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程度;无害化是指对于经过回收利用处理后剩下的不可回收的一些工业固体废物, 在排放和处理之前首先要保证其对于环境的无害性, 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废物进行处理, 确保一些直接进行焚烧、掩埋处理的工业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有害污染。三化管理模式通过控制其来源、回收和排放来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管理, 措施是较为完善的, 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没有对细节做出进一步的约束, 例如如何进行减量控制, 减量控制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等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2.2 等级管理模式

等级管理模式是指通过将工业固体废物划分废物管理等级进行区分, 而废物管理等级是指在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时, 原则上应该遵循以下处理顺序:源头避免和减量、废物再使用、材料回收、能量回收、最终处置。其中, 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被当作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许多学者认为等级管理模式应该是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的一般原则, 但是这种模式还有着其不完善性。废物管理的根本是对废物进行判断并尽可能提高其回收价值, 一味地按照顺序进行管理有时会有不适用的时候, 例如等级管理模式不适用于小岛、人口较少的地区以及一些风景区的废物管理情况, 在这些特定地区并不适合于完全按照等级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处理。

下图为废物管理等级示意图:

2.3 全过程管理模式

全过程管理是指在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中, 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储存、处理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污染防治。这种管理模式是考虑到固体废物在每个环节中都可能造成污染, 因此就对整个过程加强控制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非常有效, 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废物在排放之前的回收利用和污染控制, 但是同样的, 这种管理模式需要对工业生产全程进行把握, 管理成本高, 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管理的过程较为繁琐。

2.4 综合管理模式

废物综合管理概念是由1991年欧洲经济委员会出版的《废弃物综合管理地区战略草案》首先提出的,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制的《Developing Integrat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Plan Training Mauna》中将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界定为一种战略性创新措施, 这种综合管理模式是为了实现环境有效、经济优化、能够被社会接受而提出的一种将废物物流、收集、处理方法结合起来的系统, 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将废物统一收集处理, 综合而全面地采用合适的管理措施、处理工艺来达到管理目的, 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管理形式, 而是采用取长补短的思想进行废物的综合管理。

3 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度

3.1 产生量预测技术研究

工业固体废物应该采用怎样的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变化, 因此更加准确的产生量预测技术也就影响着废物管理模式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 用于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的方法主要有灰色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BP神经网络、回归分析法以及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等。这些方法基于数学和工业生产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 提供未来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数据, 以便进行管理措施的预制定。这些方法是目前比较前沿且有效的方法, 同时也有学者在综合考虑目前环境政策的改善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等研究或改善现有的预测方法。

3.2 资源化技术研究

资源化技术就是指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 目前的资源化技术主要是对废物进行分类处理:第一, 使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回收有用的金属成分, 主要是从矿渣、尾矿等废物资源中进行回收;第二, 直接用于建筑生产, 例如一些煤灰、矿渣等可以用于填充路基等;第三生产农业肥料, 利用一些含硅、钙等微量元素较多的服务生产农业肥料。而在资源化技术的研究方面, 主要是对于技术本身改良研发、对技术的评价筛选以及多层次的处理方式上。

3.3 管理模式研究

处理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 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善和创新, 国内外有许多工业园区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例如及西班牙ASEGRA工业区、伊朗PARS专属经济能源区、上海莘庄工业园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综合管理的发展, 提倡取长补短, 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的一种废物管理模式, 使得废物管理模式更具有针对性。

4 结语

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不仅浪费资源, 更会污染环境, 因此对于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的管理必须科学高效, 工业生产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类型, 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来源和种类综合分析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效率,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 工业固体废物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 并且伴随着近年来对于环保事业的重视和工业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的提高, 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话题。随着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模式的逐渐增多和改善, 工业固体废物得到了更有效的管理, 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特点进行探究, 简述目前主要的几种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模式, 了解目前工业固体管理废物环境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固体废物污染范文第2篇

1 教学理念的设计

《固体废物资源化》是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特色课程, 与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其他课程有所不同, 主要差别有两点。一是治理理念不同。本课程是通过将固体废物作为“二次资源”利用, 变废为宝, 来实现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 而目前传统方法主要还是将固体废物进行填埋等无害化处置。二是涉及的知识不同。要将固体废物作为资源重新利用, 必须了解最好是掌握地质、矿业、冶金、建材、能源、生物、农肥等多门学科的专门知识, 而学生很难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掌握全部的相关知识。而传统方法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涉及的主要是化学、物理等基础知识。因此, 《固体废物资源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应有自身特色和理念, 应以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为前提, 以补充所需的专门知识为条件, 教学过程应始终贯穿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着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 课堂教学的设计

《固体废物资源化》教学的主渠道仍然在课堂, 课程要求掌握的主要方法、原理、设备和工程实例需在课堂完成, 教学理念须在课堂贯穿落实。

2.1 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 是指创造一种有利于教学的环境, 使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 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事先必须吃透教材, 熟练掌握教学内容, 充分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各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还必须像蜜蜂一样不断地收集和积累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本课程在利用创设问题情境最有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 利用大量与课程相关的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设施创设教学情境。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内容丰富, 信息量大, 能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与主动性。穿插于其中的静态图片有助于学生模糊思维的清晰化、直观化, 如一些设备的内部构造图和某个工艺过程的设备联系图。利用刺激程度更强烈的动画、音频、视频等情境, 给学生以更生动的感性知识,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学生思维。在课堂上总是可以看到, 当投影画面显示某个设备、某种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实际工艺、现场的工程实例等动画、音频、视频时, 学生总是尤其的安静和聚神, 表现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总是特别强烈, 令人感动。显然, 教学情境的创设,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是任何说教代替不了的。

2.2 巧设问题悬念

教学活动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 学生的积极思维则常常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巧设问题, 且思维程度取决于问题的刺激程度。教师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悬念, 恰当质疑, 使学生产生问题症结, 诱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 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学时数和教学计划, 在吃透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并对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加工, 总结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设置好相应的问题, 并编进讲稿。笔者在教学中深深地感觉到, 如果课堂缺少问题悬念, 有些学生有时对于一些新知识的获取, 即便是很简单、较易理解的知识的获取, 接受起来仍感到很费劲。所设置的问题按照答题性质不同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认知记忆型问题, 即要求简单地再认或回忆知识的问题, 如概念题、选择题等;第二类是集中性问题, 即只有一种解答方式和答案的回忆性思考题, 如简述题、不联系实际的论述题等;第三类是分歧型问题, 即能引起学生异议的具有多种解答方式和答案的启发性问题。

2.3 合理安排课后习题

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布置一些评价型的课外思考题, 即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结合查阅相关资料, 对某种观点、行为或事例进行分析判断并说明理由的问题。这些习题经学生课后思考并简单整理, 提出自己的观点, 带到课堂上来, 供同学学习和讨论或交给老师给予评注。讨论时每班每次可指派一名不同的代表发言或老师每次指定几个不同的学生进行主题发言, 然后大家提问讨论。无论采用那种方式, 最后都由教师作总结性讲授, 点评。利用青年学生愿意接受挑战的特点, 通过创设这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查阅、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 实践性环节的设计

《固体废物资源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北京科技大学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灵魂为“学风严谨、崇尚实践”。因此,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这门课程不可忽视的。目前设计的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性环节包括三大块:配合课程理论教学的实验课、培养运行管理能力的实习课和培养设计能力的课程设计课。此外, 为满足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 还开放了环境工程实验项目和实验室, 满足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的综合性实验需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学校、学院在不同范围内经常举办有经费资助的科技创新活动。由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撰写开题报告, 经相关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 学生开始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从查阅文献, 确定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联系实验指导老师、采购相关实验材料, 到开展实验活动、分析实验数据、撰写科研报告, 在整个科研过程中, 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以上实践性环节的设计,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还能够锻炼学生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意志,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 结语

将教学设计应用于《固体废物资源化》课程教学中, 不仅使学生们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而且大大地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 尤其是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和讨论, 树立起了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而这一切, 正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摘要:教学设计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效。本文从教学理念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设计、实践性环节的设计, 阐述了教学设计在本校环境工程课程《固体废物资源化》中的应用和做法, 表明教学设计方法和内容应教学过程不同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实践性环节,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上一篇:工程设计合同管理下一篇:数控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