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2023-03-08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从中央到地方,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都非常重视,这也是全民关注的课题,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梨树县实际情况的调研,找出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摘要】发展 生态 农业 可持续

1.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它必须符合下列最基本的生态学要求:生产结构的确定,产品布局的安排等都必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与当地的环境条件相匹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在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要做到有取有补,维护生态平衡;在利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培育和增殖自然资源,使整个生产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而衡量整体功能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三条:经济效益即生产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社会效益要满足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各种社会需求;生态效益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要考虑系统之内全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不断优化其结构,使其相互协调,协同发展,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生态农业是广义农业的具体体现,它和狭义农业(或称小农业)的区别在于:从生产内容上讲,它不局限于种植业,而是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从生产地域上讲,它不局限于耕地上,一方面立足耕地,努力提高单产。另一方面把全部土地都当作自己的生产场所;从食物的概念上看,它主要依靠粮食,但又不局限于粮食,而是建立在营养科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营养需要的热能、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的数量和比例,科学地安排和计划农业生产。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农业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和现代的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不断扩大的良性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各有利弊,前者利于增肥地力,后者功在附加能量和物质,加大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而两者的最佳结合,各扬其长,各避其短,取其利,舍其弊,就是生态农业。伴随商品流出系统之外的能量和物质,不断通过从系统之外的补充而得到补偿和增加,保持养分平衡,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并不断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结构与功能平衡协调的高效农业,它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加进了人为的劳动和干预,因而不只是单纯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个经济再生产过程。二者交织在一起,并通过人的劳动和干预,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结构和功能,从而能够以比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产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梨树县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梨树县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的各种努力,对我县的农业发展、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但从发展的要求来看,梨树县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速度还很缓慢,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进一步增长,农业生产的任务日益加重,农业生态问题也更加尖锐。从当前看,农业生态还存在许多问题。

2.1污染现象严重

2.1.1工业“三废”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比较严重梨树县分布在各乡镇的工业企业(如水泥厂、糠醛厂、矿石加工厂),有相当一部分设备比较简陋,工艺相对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河流水体和两岸土壤、污染空气,尤对昭苏太河两岸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严重。

2.1.2农业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日益加重 目前,全县农业生产中年化肥使用总量达30万标吨,农药用量达3000多吨,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年投入量分别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增加8倍和20倍,平均利用率只有30%~50%。梨树县又是畜牧大县,全县2007年猪、牛、羊、禽分别达到315万头、79万头、43万只和4300万只。据测算2007年一年全县畜禽废弃物排放量相当于40个梨树县人口的排污量。大量污染物累积于土壤中,流失到河流中,散发在空气中,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农产品多级污染,品质逐步下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3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趋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加上处理方法简单,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的危害很大,而且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2.1.4水污染严重令人堪忧 地表水由于受城镇工业、生活排污的影响,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昭苏太河已经成为全县最大的城市下水道,河水变成了黑色,人们都在为这条母亲河而叹息。条子河在四平市以下河段也为劣质水。更可怕的是,地下水也受到污染,居住在污染企业附近和昭苏太河两岸的农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2资源配置利用存在无序现象

2.2.1全县林地、草地、湿地都在减少,而耕地面积却在增加 主要是由于税费改革、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想方设法开垦耕地,使得本来是林地、草地、湿地、荒地都变成了耕地,破坏了生态平衡,防灾抗灾能力减弱。

2.2.2农田防护林、低质低产林改造力度不够 存在单纯追求采伐效益现象,有的采伐后没有及时更新改造,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坏了林业资源。

2.2.3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梨树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95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6%,亩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9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5%,属于严重缺水地区。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会越来越明显。

2.2.4地下水局部超采 由于工业企业集中在梨树中部昭苏太河流域,出现了梨树城区、郭家店镇、十家堡镇三个集中开采区,因过量开采,使三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2.2.5农村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消费结构不合理 多数农业废弃物没有得到循环利用,大部分农作物秸秆被作为燃料直接燃烧或丢弃,畜禽粪便基本不做处理,造成有机质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2.3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梨树县的农业生产是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农民过渡依赖化肥的使用;农家肥施用数量逐年减少;农田作业一直沿用传统的作业习惯,导致土壤结构、土壤性能失调,难以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条件的需求。据调查,全县机翻地面积仅占机耕总面积的5%,大型拖拉机多功能整地占15%,耕深18~20厘米。小四轮机械灭茬面积占50%,耕深只有8~10厘米。由此导致土壤干旱现象逐年加剧,恶性循环。

3.对梨树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如果实行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发展生产,其巨大的破坏力是任何强大的环保工作都无法弥补的,更谈不上持续发展,梨树县多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方面是成绩巨大,粮食产量显著提高,并且稳定在20亿公斤,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代价也十分巨大,环境和资源受到了很大破坏,对此,科学家们已发出“难以为继”的警告。还有工业化引起的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扭转严峻形势,全县农业必须解决自我保护和实现持续发展问题。要认真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办事,实现生产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并重,做到生产、环保、资源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其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就是生态农业。

3.1加大环保治理力度

要以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调整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治理重点污染源;淘汰落后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实现废渣废水治理等综合利用项目,依法监管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对超标污染源限期治理,实现达标排放;要对环保企业给予表彰和鼓励,对新上工业项目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3.2要依法优化配置利用资源

应当本着统筹兼顾、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的原则,申报、审核、审批、使用资源。在土地使用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水则水;严格审批建设用地,让自然休养生息,恢复生态平衡;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科学采伐,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步伐,加强中幼林抚育和新增成林的管护,集中在1~2年内全面恢复农田防护林网;在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狠抓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

3.3实施标准化生产

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对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控,做好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全面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业投入品许可制度、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执法监管等行动,依法监控和查处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添加剂等物品的销售和使用。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增施农肥、秸秆还田、集约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保护性耕作,实现绿色、环保、生态、安全。

3.4要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要结合农村工作、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宣传、教育各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水平,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环境生态问题。要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农业建设的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实施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国特色农业发展40年的历程,可大致归为三个阶段:为“以粮为纲”让路而在夹缝中等待时机、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東风踏上规划发展之路、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为契机全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农业呈现出三个特征:在区域层面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本形成;在产业层面是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提升,品牌化趋势明显;在主体层面是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合作模式多样化。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可归纳为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市场容量为边界、以保护开发为基石。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历程;特征;基本经验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同期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种植历史传统、生活消费习惯等在不同地区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成就了区域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内含于农业,但其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又因其“特”而有所不同,与整个农业的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业从解决“吃饱”问题向解决“吃好”方向迅速迈进,以区域资源为基础的特色农业发展成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选择,成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方向,成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的重要战场。

一、特色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特色农业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演变的整个历程。40年间的特色农业发展历程,按照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及相应农业政策作大致区分,可以归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1978—2001年:为“以粮为纲”让路而在夹缝中等待时机

农村改革之初,口粮食物短缺是当时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尽管1978年农村开始了改革,但农业生产仍以大宗主要粮食生产为主,“以粮为纲”的政策口号深入人心并影响着农民的农业生产决策。1981年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都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提出“将本来不宜于种粮食,而适宜种其他作物的耕地逐步改为合理种植;在适宜的地区,发展国家急需的原料如棉花、糖料等生产”,但文件同时也强调“必须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步地增长”。1983—198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基本都贯彻着“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九五”计划期间,政府把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板块化”特点。1998年底,国家做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认为经过改革以来20年的发展,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在此背景下,21世纪初我国的农业政策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主线展开,力求把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的工作重心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优化农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轨道上来。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服务于“以粮为纲”,直到20世纪末政府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21世纪初启动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

(二)2002—2011年: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东风踏上规划发展之路

2002年12月26日,原农业部下发《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以此为标志,我国迎来了特色农业发展的春天。2003年1月29日农业部颁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指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重点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优化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在此基础上,农业部选择地域性强、品质优和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产品。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并对特色品种保护与开发、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此后,2006—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非常重视特色农业发展,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要求、政策着力点更加具体和细化。

2007年7月19日,原农业部发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具体规划了10 大类 114 种特色农产品,系统指导各地特色农业发展,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从2003年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聚焦到2007年的特色农产品,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两个区域布局规划,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化到产品选择、主攻方向、优势区选择和发展目标,特色农业走上了规划发展的道路。经过几年的努力,特色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已成为区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三)2012年至今: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为契机全面发展

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粮食总产量连年增产势头延续至2015年,实现了“十二连增”。在粮食总产量连增的背景下,三大主粮中尤以玉米呈现出的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现象最为突出。考虑到资源、环境和需求等多种因素,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早在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一年,2014年4月22日,原农业部就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重点发展10类144种特色农产品,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要求,规划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并细化到县。

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此,原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3号),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联合印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鼓励地方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把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2017年8月,原农业部等九部门启动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和遴选工作,经过公开竞争选拔出6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

无独有偶,2015年11月29日,我国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贫困地区农民产业脱贫的重要渠道。也正是从2015年起,特色农业肩负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的双重任务。随后,云南、贵州、福建、重庆等地纷纷立足当地实际,科学编制了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规划,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

二、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当大致把握了40年来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轨迹后,需要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以便因势利导促进特色农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区域层面: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本形成

2002年以前,各地自主发展区域特色农业,2002年以后,随着农业部在2003年、2007年和2014年连续三次发布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指导各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有计划有组织有方向地发展特色农业,我国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已显著提升,特色农业的区域分布格局已基本形成。据《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四川省已初步形成川西“稻菜”、“稻菇”轮作产业带、川西南茶叶产业带、龙门山脉优质红心猕猴桃集中发展区;重庆市初步形成了以涪陵、黔江为主的蚕桑产业区,以永川、荣昌为主的笋竹产业带,以九龙坡、北碚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区;安徽省形成以皖南和皖西为主的蚕茧产业区。部分地区更是细化到同一个特色产业的不同功能区。据笔者调查,云南省对其花卉产业按功能划分为“六大核心区”,包括以嵩明、红塔、通海等为重点的花卉种业核心区,以呈贡、晋宁、泸西等为重点的鲜切花核心区,以楚雄、大理、保山等为重点的地方特色花卉核心区,以沾益、安宁、宜威等为重点的加工用花卉核心区,以宜良、开远、弥勒等为重点的绿化观赏苗木核心区,以大理、丽江、腾冲等为重点的花卉旅游核心区。可以说,特色农业发展已从产业间省际区域布局逐渐具体化到省域内产业分工布局。

(二)产业层面: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提升,品牌化趋势明显

只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离不开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产业化和供给市场化。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均有所提高,各地很多传统特色农产品生产已演变成地方农业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例如2016年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10个重点特色产业中,蔬菜、水果、茶叶、咖啡、花卉、中药材、生猪、牛羊等8个重点产业的农业总产值达到2788.3亿元,农业增加值1574.7亿元,分别占全省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76.7%和70.2%。在全国范围内,云南的咖啡、花卉产业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茶产业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重庆2015年重点推进柑橘、榨菜、生态渔业、草食牲畜、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七大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力争到2020年,成功打造1000万亩产业链基地,每个特色产业链培育2—3家加工龙头企业。随着产业化市场化的提升,特色农业发展的品牌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例如,“十二五”期间,云南省蔬菜“三品一标”累计认证产品442个、面积达392万亩。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963个、472个和308个。品牌化建设显著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极大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主体层面: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合作模式多样化

特色农业的经营主体从改革之初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转变为如今的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百花争鸣的格局。以云南省的花卉产业为例,2016年云南省有花卉企业2136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余家)、花农合作组织489家、花农21.6万户、花卉从业人员80余万人。特色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多种合作经营模式促进了特色农业快速发展。除了各经营主体独自经营外,各地还涌现出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园区+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内蒙古自治区更是依托地理标志农产品去培育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探索出“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农户”、“地理标志+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营店”的经营模式,以地理标志为纽带,将分散的农户与农业企业有效联结起来。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各有其適用性和生存空间,与不同经营主体因资源拥有量、风险承受能力、利益诉求等差异引发的不同合作需求相适应,一方面保障了各方合作共赢,另一方面确保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在最适宜的生产方式下持续发展。

三、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40年来,我国特色农业发展从地区独自探寻出路的多点分散发展走向了区域整体布局规划的集中开发式发展,有一些基本经验是40年来一以贯之所奉行的,甚至几近成为客观规律。

(一)特色资源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

任何生产活动都以一定的资源为基础,特色农业的产业基础是本地的特殊资源,包括区域独特的地理地貌、物种、气候、生态条件等自然特殊性以及人文历史、种植传统、生活习惯、消费倾向等群体特殊性。区域内的自然特殊和群体特殊分别从供给支撑和需求拉动两方面共同推动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演变成特色产业。因此,发展特色农业需要先天条件,但并非先天形成,而是长久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是先天基础和后天努力的结晶。物与人缺一不可,这也正是区域“特色”之所在,不是所有地区都能通过学习就能发展出特定的农业产业。

(二)市场容量是特色农业发展的边界

无市场不成产业,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和该特色产品的市场容量相适应。市场容量太小,特色农产品流通范围受限,成不了产业。市场容量太大,农产品质量差异的灵敏度就会很小,该类产品的产业就无所谓是否特色。选择哪一类特色农产品去发展成为一个特色产业,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更要考虑特色产业的产品去向,考虑消费群体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人人都能生产的产品不是特色产品,同样,人人都能获得的产品更不是特色产品。

(三)保护开发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石

发展特色农业要防止过度开发,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中谋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促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要素的引入应客观看待,科技要素可以活化传统特色产业,但也可能将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成现代大众产业。一个地区如何保护和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应以保护为底线,不必过于急切去改造特色农业。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凌玉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两个角度出发,解释两者融合为精益六西格玛的合理性,精益六西格玛并非两者加和,而是两者优缺互补,相辅相成。成就了对我国企业具有更为深远影响的精益六西格玛,依托于精益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评估方法,弥补过往质量管理体系不足于局限性,进一步全面了质量管理体系与制度。

1.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

1.1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起源与日本丰田公司采用的生产方式。在《改造世界的机器》一书中由沃麦克提出精益生产这一理念,以这一理念来调整当时美国企业生产方式过度繁杂的问题。[1]用更低的成本及时按照客户需求来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是精益生产的目的。精益思想原理可概括为:价值-价值流-流动-拉动-完善。精益生产方式是为了杜绝浪费,这里的浪费是指所有对于生产无法产生附加价值的行动与投入,精益生产的中心就在于“杜绝浪费”和“连续改进”。

1.1.1精益生产运作管理步骤

第一步:5s

5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又被称为“五常法则”5s是实现精益生产的基础,5s管理的实施能够保障生产过程的秩序与规范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能够有效杜绝浪费,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

第二步:可视化管理

可视化管理即管理者运用IT系统达到有效掌握企业信息的目的,同时实现了管理的透明与可监控,这一管理效果可以在企业人力调度,物料管理,用户资源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实现。

第三步:标准化作业

作业标准化,是对作业系统进行调研评估后,把现有系统作业方法中的运作步骤与具体动作进行逐个分析,根据科学原理,先进标准与实际情况,进行作业方法与流程改进。从而实现作业的标准化。

第四步:连续改进

企业为了提高用户满意度与生产投入产出比对某一生产流程或运营流程进行改进的方法为持续改进。确定改进目标的情况,研发可行性方案,通过对可行性方案的实施与测定,最终采用合适的可行性方案。

第五步:JIT

JIT生产方式即准时制生产方式,JIT生产方式的实质是物质流与信息流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同步,用合适的物料在正确的地点产出恰当满足用户质量的产品。该生产方式能够减少库存,缩短时间,提高投入产出比。JIT生产方式也就实现了精益生产的“杜绝浪费”核心思想无论是在时间,库存和投入产出比等方面。

1.2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起源是由摩托摩拉公式的比尔斯密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一种质量评价指标提出的,比尔提出六西格玛的思想来源于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比尔认为产品质量的特征值处于过程稳定时服从标准差为?的正态分布,若公差范围处在分布中心6?左右上,即使考虑了存在分布中心偏离公差中心1。

1.2.1六西格玛运作管理步骤

实现六西格玛目标,需要有效合理的运作管理模式通过跟进流程对比评价操作与原定标准得到两者偏差进而找到优化空间不断改善优化,实现六西格玛。DMAIC是目前普遍公认且成熟的能够实现六西格玛的运作管理模式,即通过界定(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这5个步骤持续改进产品或者现行流程。

D界定(Define)界定可分为企业的战略目标,策略目标,经营目标。

M测量(Measure)对现有的相关系统和数据进行测量已到达了解整体智力水平的目的。

A分析(Analyze)是DMAIC中的重难点,分析过程必须包括整个系统,分析对象不全面或分析深度不到位都会导致后续改进反向和方式的偏离与错误。

I改进(Improve)针对在全面界定,测量,分析过程中得出提高质量的关键因素,依据实际情况与科学原理运用项目管理工具确立最佳改善方案。

C控制(Control)这一最后步骤是为了使确立的最佳改善方案充分发挥作用而对方案的执行与保持进行监督与控制。

2.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融合的合理性

通过上文的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优缺点对比,不难发现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在战略,目的,改进和人员等方面的认识基本一致,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具体的运作管理模式上,诸如对于分析问题的侧重,人员培训等反面,虽有差别但依旧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异并不对立,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为补充。

(1)最终目的相同

虽然关注对象各有侧重,但是最终目的相同。杜绝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消除浪费来到达到提高投入产出比的目的,这是精益生产所关注的核心。六西格玛更侧重与波动,它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甚至消灭波动为核心。

(2)方法上的互补

精益生产为达到快速解决现场问题的目的更倾向于现场专家分析方法,而六西格玛管理为了找到复杂问题的根本原因更注重于在黑带指导下制定的定量分析,但是这也导致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解决问题耗时较长的缺陷

(3)核心理念与理论的同质性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核心理念都是持续改进,追求完美,这是两者在出发点上的同质性。也是两者融合为精益六西格玛的合理性。

3.精益六西格玛

精益六西格玛由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结合产生,其本质是消除浪费,精益六西格玛的目的是通过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融合,发挥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继承两者的优点,内部互补两者缺陷,从而发挥出更优的管理效果。精益六西格玛不是精益生产于六西格玛的简单加减,而是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所产生的新型管理模式。

3.1精益六西格玛的运作管理步骤

精益六西格玛继承了六西格玛的DMAIC步骤,上文中的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已对DMAIC各个步骤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就不再赘述。精益六西格玛DMAIC不同传统六西格玛DMAIC的地方在于精益六西格玛对各个步骤的分析工具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当然,精益六西格玛DMAIC各个步骤分析工具部分来自于精益生产,一部分来自理论创新。

3.2精益六西格玛整合后的优越性

(1)精益六西格玛对项目成果的共享与整合

精益六西格玛对于成果的共享与整合这一方法是指将项目成果放到同样或者相似的流程中就行共享与整合,克服了单个项目产生效果的有限性,项目经过共享与整合后的效果会比原效果放到十倍甚至百倍。

(2)不断从系统角度就行改进与创新

任何系統都不能脱离环境且系统只有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生命力,而组织本就是一个系统,企业的系统对于市场环境要求的不断变化和用户需求多样化,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精益六西格玛覆盖范围广泛

组织发展不是单个流程或部门的更新改进,而是应该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发展组织。精益六西格玛涵盖了工具,技术和流程等各个方面,在精益六西格玛运用过程中,工具的更新带动了技术的改进。

(4)关键流程在系统层面的协调

组织系统是由科研,运营,供应,物流等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有效发挥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作用,将远大于子系统作用的单纯相加,各个子系统键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可以发挥出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份—1994),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四川省成都市,职务/职称:研究生,学历:硕士,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我国是世界领先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兴旺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发展农业经济不仅能够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体系的完善和革新,也是我国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之一。基于此,通过分析和研究乡镇农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针对乡镇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期望能为乡镇农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渠道作出贡献。

关键词 乡镇农业;农业经济;优化措施;发展措施

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带动了整体农业技术的优化和改良。作为我国社会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农业从古至今都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变,农业已不再仅仅代表着国人赖以生存的“食”之道,更多的是代表社会经济体系发展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保障农业经济的合理有效发展,才能为我国其他行业的转变奠定深厚的物质基础。而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亦是整个农业经济发展中最基础的部分,如何确保乡镇农业经济的合理优化与发展,成为目前政府以及企业商议的热门话题之一。基于此,对我国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优化措施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1 我国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 农业科技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整个社会市场和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推进了我国传统农产品机械生产革新技术的进程,另一方面也成功实现了人力劳动向机械劳动的完美转型。在整个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将人力劳动转变为机械劳动,如各种便携式收割机、运输机等新型农业机械设备。

近些年,我国政府对乡镇农业发展进行了大力的扶持,不仅在乡镇地区建立了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更安装了路灯、监控以及部分体育健身器材,大大提高了乡镇公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为了加快乡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效率,政府将落实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完善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乡镇公民的整体生活条件,创建更加便利的农业发展渠道,从真正意义上保障乡镇农业经济继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和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农业已然脱离了传统盲目种植以及靠天吃饭的发展局势,现代化经济时代下,农业工作者的眼界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改变。现如今,乡镇中的农业工作者逐渐开始考虑进行农业经济发展与节约自然资源之间的协调工作,尽可能将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未来带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在乡镇农业的日常作业中,对于农作物的选择,从以往的盲目迁就变为现在的合理、有针对性,通过不断学习现代化经济时代下的农业科技发展知识,并充分結合农场地的土壤状况,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效率,为乡镇未来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天地[1-3]。

1.3 乡镇农业经济结构不断完善与优化

农业的日常耕作,需要依靠土地才能维持生存。我国政府对乡镇农业的扶持不仅在于农业耕作所需的机械设备上,更多的是推进乡镇农业经济机构的完善与优化,为了使乡镇农业经济整体格局得到有效拓展,1)不断鼓励乡镇劳动者对农产品进行创新加工,与养殖业构建相互协作的合作关系;2)政府在乡镇农业发展过程中注入大量资金,在网络上创建线上农产品服务平台,最大程度上拓展农业经济发展渠道,有效提高乡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4-5]。

2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乡镇农业劳动者整体综合素养低

调查显示,我国乡镇农业劳动者多数年纪偏高,一般情况下以中老年人为主。整体的综合文化水平停留在小学与初中水平,这样的情况造成了乡镇农业工作者整体综合素养不平衡的情况。而在现代社会生存压力下,乡镇的年轻一辈不得不外出工作养家糊口,这也是乡镇地区主要的农业劳动力都是中老年人的主要原因之一。乡镇农业的发展主要靠中老年人维持,长此以往只会阻碍乡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经济体系的完善。

2.2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监管体制的设立与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整体农业经济体系的完善与发展[6]。对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监管,1)可以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效率,2)可以监督和管理农业工作者,有效推进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但是,根据目前乡镇农业经济监管机制的实施过程来看,我国许多乡镇地区忽视了农业经济监管机制的作用,造成了农业经济监管机制不符合社会市场规律、监管方式过于传统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农业监管任务的执行者所具备的监管能力较差等诸多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直接限制了乡镇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

3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化措施

3.1 全面提升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养

乡镇农业劳动者整体文化教育水平低,乡镇教育水平差是造成乡镇农业劳动者综合素养偏低的主要原因。有效提升乡镇农业劳动者整体综合素养,就要从乡镇教育水平开始抓起,通过政府扶持的方式加深乡镇区域公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深度了解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优化乡镇文化教育作为整个发展道路的必备条件之一。必要时,政府应当加大对乡镇教育开发资金的投入,确保乡镇整体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为农业劳动者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整体综合素养[7]。

3.2 创建与落实乡镇农业经济监管机制

为了完善乡镇整体经济发展机制,进行适当的监管措施是必要的,具体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1)定期对乡镇农业劳动者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监管必要性的有关理论培训,加深工作者对其作用的认识;2)对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理念进行必要的创新和优化;3)结合乡镇当地的农产品市场,成立具有当地特色的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对现有的农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壮大农业产品所占据的市场比例,真正意义上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实现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化和创新,最主要的核心点在于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绿色环保发展。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结合现代经济时代下农业发展的创新性措施,对农业市场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强化,通过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生产效率,优化乡镇内部农业经济发展体系,最大程度上开拓国内市场。如此才能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保障我国乡镇农业经济在未来能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绿色道路。

参考文献:

[1] 宁绍武.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J].河南农业,2017(26):6,8.

[2] 邹本铦.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优化策略分析[J].才智,2018(5):204.

[3] 赵长勇.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优化策略分析[J].纳税,2018(13):209.

[4] 黄雅芝.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化探究[J].山西农经,2018(1):51.

[5] 王志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2):235,143.

[6] 李亚琼.试论如何做好乡镇农业经济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7(12):19-20.

[7] 徐秀兰.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优化对策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12):113-114.

(责任编辑:刘昀)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本前提。这些基本前提包括农民的组织性、农业资源的可调配性、政府支农政策制度的完善性和长效性。文章就如何加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民组织、服务体系、政策制度等基本支撑条件建设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础条件;建设

[作者简介]曾艳华,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农业经济管理系主任,农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 南宁 530004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其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由经验生产转向科学生产,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向机器生产,由小规模、分散生产转向大规模、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生产,由低产、高耗、低效生产转向高产、低耗、高效生产。二战后,美、日、法、英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迅速,至今已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现代农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面貌。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现代农业发展却步履蹒跚,传统农业“小弱散”、农民田间作业“三弯腰”的粗放经营状况至今仍未根本改变。纵观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尽管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道路和特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现代农业发展既需要农业经营者自身内在素质的支撑,又需要国家宏观环境力量的大力支持。要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打破阻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桎梏,加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建设。

1 引导农户合作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现代农业是高度组织化的农业。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业实行的是一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以户为主的家庭式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制度对发挥农民个体积极性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面积少等客观条件限制,农户户均耕地面积少、地块小而分散,经营上各自为政,增加了政府及其他部门的支持和服务的难度,以致农户组织农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力比较低。我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强对个体、分散农户的扶助,提高他们组织农业生产、有序进入资源和产品两大市场、自谋发展的能力。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促进农民走合作、合伙、联合共同经营农业的道路,尤其是在农民自身条件薄弱、缺乏集体经济支撑、政府不能无限投入的情况之下,农民通过走联合的道路,建立起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既有助于为个体农民与龙头企业提供媒介,为政府宏观调控农业提供作用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又有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程度,改善农业经营状况,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单家独户的农民联合经营农产品产供销,关键在于:

第一,政府在经济上应予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上的税收优惠,增加政府担保和投资,提供水、电使用费的支持和事业费、管理费、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扶助农民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活动。

第二,政府在政治上应赋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更多的宽松政策、民主权利,承认农民、农户的产权,界定其经营性质、活动范围,规范其经营行为和活动方式,维护其合法权益,并赋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政议政的权利,予以充分的话语权,予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独立。

第三,政府应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干预农民办合作社,不包办农民合作社。应根据当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客观实际需要,对农民合作联合予以正确的引导,总结一些农民自我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示范,使办社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方向转变。

第四,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贯彻落实该法的具体办法或条例,各级政府要制定一些具体做法,对现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查总结,解决存在问题,引导其健康发展,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和中坚力量。

2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引导农用土地有序流转和集中

现代农业是规模化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我国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农户户均耕地不足5亩。农地经营零星、分散,带来农业服务难度大、成本高,不利于机械作业、科技推广,影响土地利用率、农产品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我国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大规模种植,必须在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础上,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组织起来,把分散农地有序集中和向种田能手流转,以利于整合农地资源,平整农地,节约用地,提高农地集约化程度和综合利用效率。而促进农地有序流转和集中的关键,是确保农地拥有者、占有者和使用者获得可持续的合理土地收益,使土地流转、集中后面临的风险最低。当前,我国有许多农民外出打工撂荒土地,或其后人离农自己无力耕种土地,或经营不好土地,但他们又不愿放弃土地、租出土地,主要原因是这些农民对土地增值的期待和依靠。要消除农民暂时失去或长期、永久失去土地的顾虑,必须完善土地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等制度。

第一,提高农地租金。建立健全国家土地评价制度,根据土地的自然与经营状况和农地稀缺的客观国情,对农地进行科学评价,合理确定和发布不同时间段各类农地基准价,为各地农户出租农地提供科学参照。此外,依法设置一些条件,允许土地使用权拍卖。这样,既利于撂荒土地的农民看到自己闲置土地所带来的自身利益损失,加快闲置农地的出租,又可以避免土地资源浪费,促进经营者的农地集约利用。

第二。允许集体农地直接进入一级市场。农村集体农地直接进入市场,既能够大大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让闲置农地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能够满足那些需要土地进行规模经营的农业公司的需要。国家通过从市场直接购买农村集体土地,可以将农村土地收归国有,用于农地储备,调控农地市场和土地资源,还可以拍卖、租赁给专业农业公司进行规模经营。

第三,鼓励农民以农地参股经营农业公司。国家对农民以土地入股组织的农业公司,在税收上应予以减让,在贷款资金上予以支持,在农业生产资源供应上予以补贴,在进出口贸易上予以便利,以鼓励农民合作经营农地,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实现规模种植、专业化生产。

第四。鼓励农民放弃土地。国家和农村集体对自愿放弃土地的农民,除了给予他们职业转换必须的培训教育之外,还应给予他们农业退休金,把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让他们安心离地、离农。

3 建立农民素质保障体系,实现精英治农

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主体,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乡村劳动力5.3亿多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有3亿多人。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及饮食营养需求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教育与医疗事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劳动力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科技知识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但从总体情况看,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教育科技素质仍适应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是我国农村医疗保健条件仍比较差,农民的预期寿命比发达国家短,身体健康状况不理想;二是农民文盲半文盲仍有一定比重,与城镇居民教育素质比,仍有相当大差距,尤其是妇女;三是农民享有的科技资源总量比较低,特别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四是农业强劳动力外流现象突出,留守劳动力老龄化、妇孺化趋势明显,农业劳动力总体素质普遍下降。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身体、文化、科技综合素质,需要建立一套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持续提高的体系,从农业劳动力的形成、成长、开发、利用等多方面人手,对传统农民进行现代培育。

第一,完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一是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农村人口优生优育;二是解决乡村居民饮水、饮食安全问题,减少农村人口营养不良;三是加强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防病治病,确保农业劳动者身体健康;四是广泛开展乡村社区体育健身运动,增强农民体质。

第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系。现代农业不是一日可以建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代农民前赴后继来建设。重视和加强农村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并通过强制性措施和法律手段保障这一群体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使人人有书读、受到教育,以利于现代农业人力资源的形成和储备。

第三,完善农村继续教育体系。建立国民终身教育体系,使人人获得更新知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机会。对农村广大成人,首先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其次是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一技一训”活动;再次是加大对农村经济“领头羊”、农民创业带头人的培育力度。

第四,建立新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要立足于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建立促进农民有序转移的长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技能型劳动力,在为城市工业化输送产业大军的同时,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压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空间环境。

4 健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应用

现代农业是高度技术化的农业,具体表现在: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土壤改良、植物保护等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提高和广泛运用;电器化、自动化等现代农业机械体系的形成,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耕耘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和其他林、牧业农业机器设备以及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人造卫星在农业领域的广泛运用;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中的广泛运用。目前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农业装备总体水平低,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少数省、区外,现代农业机械、农业工程技术在其他省、区农业中的运用并不多。其主要原因为,一是近十年来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及机构调整,现存的基层农业技术研究及推广机构人员减少,许多县、市农业局已不进农业技术人员,基层农业服务站、所推广人员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基本处于“网破、人散”状态;二是农业研发推广基金有限,许多农业推广机构由于缺乏人员、经费,农业技术服务已近瘫痪;三是农民研发能力薄弱,子女读书、看病就医、建房等开支已花费了农民大部分收人,农户农业科技投入很少;四是农业技术研发创新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成果形成与推广相对缓慢;五是农户经营分散,给农业科技推广带来高成本和低效率。要推进科学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基础工作是:

第一,完善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建立起国家、地区、企业分级管理,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研发门类多元,推广服务网络覆盖县、乡、村、屯的组织机构完善、服务门类齐全、运作高效的发达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服务体系。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要彻底消除唯“关系”是论的用人潜规则,让“德才”兼备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考、选拔、任用的方式,进入农业机关、院所、服务站、农业企业,实现精英治农。

第三,强化国家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无偿支农职能。增强政府在农业气象预报、农业病虫害防治、良种良法推广普及上的服务性,通过予以农业科学技术研发推广机构、农业教育培训院所等足额经费,加强对国家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等,支持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农业推广部门为农业经营者提供无偿农业技术援助。

第四,加强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强生物及生物质能源技术、农业太空衍生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循环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等高新农业技术开发,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5 建立可持续的农业投入机制,支持农业基本建设

农业基本建设是现代农业开发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直接或间接地为农业简单生产与扩大再生产服务。农业基本建设包括国家、集体、个体等所有制下的农、林、牧、副、渔各业中生产、储运、加工所需的固定资产的添置、更新和扩大,譬如,整理土地、修筑梯田、兴修农田水利、购置农用机器、建设渔场及林场、兴建畜舍和饲料加工厂以及修筑道路等。改革开放后近30年来,我国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并不如意,林、田、水方面没有持续得到建设,毁林开荒、削埂为田、水利失修、田块小化、耕路损毁等现象突出,严重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目前国家每年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收入8%左右,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各占72%、24%、O.6%,农业基本建设与科技三项支出比较少。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在农业基本建设上形成可持续的、长效的投入机制:

第一,建立多元化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体系。农业基本建设要以国家、集体投入和建设为主,农户投入和建设为辅:在大型水利建设、田地平整治理、林业生态建设、道路网络和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上应为国家投入和建设;乡村集体用水源、水渠、晒场、农机用具、田间道路等建设,应由集体负担;农户农地生产基本建设,以农户投资建设为主。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利益关系,建立起国家、集体、农户三级农业持续投资体系。

第二,建立持续增长型农业基本建设投入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的全面

规划,合理确定农业基本建设的规模、项目、结构和速度,加大农业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确保国家和地方农业投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确保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不下降。

第三,完善国家农业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国家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对农民购买的良种、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对农民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所作的各种努力,如进行规模生产、产业化经营、扩大出口等,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支持和鼓励农民采用良种、良法进行现代农业开发生产。此外,还要加大适应现代农业的农产品补贴力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农民应对风险的基本生存能力,使农民顺应市场体制的深入发展。

6 培植农业经营大户,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现代农业是高度社会化的农业,意味着农业企业规模扩大,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的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替代,农业生产过程与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形成农工商一体化,农业由孤立的个体生产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社会生产。我国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效果,必须从农业经营主体人手,加快种子公司、农机公司、化肥公司、农药公司、种蛋场、孵化场、饲料加工厂、禽畜育肥场、屠宰场、农产品运销、物流公司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的培育,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发展。因为农业经营大户和集体经济在规模经营、资金运用、科技研发和推广、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谋求政府支持、经营效益取得等方面,比身单力薄的个体农户更具优势,更容易成就现代农业事业。为此:

一是对小规模农户的合作联合,以及上规模农业企业经营,应给予资金融通、税收优惠、项目规划、用水用电上的支持,鼓励农户和农业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走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道路,支持小规模经营户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经营大户走向更大、更强。

二是在税收、贷款、补贴、项目上,鼓励和扶助乡、村、屯等集体发展经济,支持村民委员会整合乡村土地、资金、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等农业生产资源,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体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贮、运、销,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组织和实力支持。

7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辅助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高度服务化的农业,在其产前、产中、产后包含了种子繁育、科技推广、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田灌溉、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贮运加销以及风险承担、资金融通、信息提供等系列服务。目前我国农业服务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较大,尤其在风险承担、资金融通、信息提供等方面。农业服务体系作为现代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必备条件,其不完备性必然影响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除抓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等农业“五站四所”建设外,还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建立完善的风险承担体系。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面临着自然的、人为的与经济的多重风险,要规避这些风险.应建立起国家农产品储备制度、农业保险制度、企业储备基金制度、社会征信与信用制度、市场预测制度和商品交易所制度,建立起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个人等多层次、多元化的风险承担体系。

第二,建立完善的融资支持体系。农业是一个弱质的生产部门,其产前、中、后各环节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支持。建立起以农业政策银行、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国家金融为主体,信用社、民间金融为辅助的农业融资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解决农业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提供体系。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是农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进行经营判断和管理决策的重要条件,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有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作保障,作为农业产、供、销的指示器。为此,我国应建立起发达的农业信息系统,包括发达的信息采集系统、电脑处理系统、通信系统、经营系统等。

8 建章立制,加强农业生产经营规范管理

现代农业是规范化农业,它不仅需要农业生产经营者本身在农业供、产、加、销全过程按照市场需求、国际惯例去做,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而且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农业管理部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律令,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使之朝着健康、有序、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对此,中央与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干预,并使之制度化、法律化,进一步完善落实好国家的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权益、退耕还林、土地管理、农产品安全生产及运销、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政策,健全农业资源普查和区划、土地利用、农业气象和病虫害预报、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加农业投资和信贷、农产品储运流通、现代农业建设项目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乡镇企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水土保持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水利法》《种子法》《合同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药管理条例》《进口兽药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规章。通过建章立制,以法治农,大力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罗运贵

上一篇:材料专业毕业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障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