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范文

2024-04-25

主题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生物;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创新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典型的教学结构框架或活动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最富有活力的教学环节,是教学改革中最广阔、最有潜力发挥的领域。在教学内容确定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实现最优化教学效益的直接保证。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这几年教学工作中,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逐步实施了“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这种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就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服务于教学内容的特定的主题情境,构建师生平等协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的平台,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融入、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并对所学知识产生愉快、满意、企盼、肯定的情感,从而实现生物课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就其中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实施的依据

1.当前,生物课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实行“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大多数教师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和“活动”,再加上生物课的部分内容抽象乏味,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实现生物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也无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已经成为生物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面临困境,教师若不改革课堂教学,生物课的实效性难以落实,教师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尊严,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实行多种情景展示,多情景操练,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现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的统一。而且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教学内容相对减少,难度相对降低,新课程标准把“运用”改为“活动”,并从时间上规定“用于学生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该节课的三分之二”。因此,教师要精讲多练,通过采用身边材料、录像,以采集、观察及实验等方式进入特定的情境主题,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走进教学,自主学习。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是与教育发展的潮流相吻合的。

3.选择这种教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是

我们要对学生负责。

第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面临升学竞争,学业压力很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对这门相对比较抽象、枯燥的内容,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再加上现在学生知识面较广阔,想象丰富,兴趣广泛,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多种情景展示,多情境操练,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知之、乐之、好之。

第二,现行新教材具有许多体现时代气息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学生主体意识,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而且对每讲述的一个重要观点、理论,都有相关的围绕这一主题的情境材料让学生感知、判断、分析。新教材的上述特点为我们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二、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1.转变教学思想

任何教学模式都包含有主题因素,所谓教学模式的主题因素是指导教学模式赖以成立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一般来说,对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思想理解越深刻,对该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就越科学有效,否则的话,教学模式的改革只能“新瓶装旧酒”对提高教学效果作用不大。所以牢固树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是实施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

2.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主题情境

首先要求教师教学要充满激情,教师要吃透教材,在对教材的讲述中渗透自己的情感。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师站在讲台上如同演出,只有激情满怀,才能感染学生,要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人,以理激情,以形激情,以境激情。

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特点。当代学生已有一定知识经验,喜欢思考,富有想象,较少保守,求新求变,最忌陈旧的观念和呆板的方式。教师若能摆出一些新材料,设定一些新思想,尝试一些新方法,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3.要积累丰富的材料

生物课要受到学生欢迎,必须汲取身边电视、录像资料中丰富的营养,积累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要当好一个教师,必须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须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把有用的材料、信息收集储存好。把对教学有用的一些电视节目、专题片录制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授课中,为服务于教学内容,提供、积累大量的素质教育材料和教学资源。

4.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也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

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协作,团结友爱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教学结构,交流新颖的材料、精彩的影视片段,将讨论式、辩论式、演讲式引入课堂教学,而从创设学生乐学的主题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三、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的教学手段

千篇一律、呆板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

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教师在实施这种“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模式”时,还必须围绕

特定的教学内容主题,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下工夫。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1.材料(图像、文字、实物等)展示,层层设问引导,把学生纳入预设的特定材料情境下去思考、探究,然后归纳引导出原理、结论。这是一种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小品、演讲、辩论等多情境操练,多角色扮演。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假定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把角色游戏引进学习的一种方法,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不仅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会觉得愉快而有趣,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使得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培养,运用这些方法,要注意有针对性,切忌为了课堂的花哨、追求开卷有益。

3.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一种服务于教学目标的特定情境。生物教师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采集标本等课外活动,走出校门,丰富学生感性经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行为、活动产生的社会价值来实现生物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手段,精心策划各种服务于教学主题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去感知、合作、探究。

4.适当运用幽默。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趣味性。教师巧妙使用幽默技巧就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设置一种特有的、诙谐的情境,使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中、艺术作品中、生活中的幽默素材有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精心运用。

5.电教媒体的应用。为教学设置特定的主题情境,靠传统教学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是远远不够的,这与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传递方式极不协调。我在近几年开展“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电教媒体在创设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送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地放大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多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

当然,创设主题情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远非以上列举的几种,但是运用这些手段,生物课一定会上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生物课要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怎样才能实现生物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我认为,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特别是用各种手段促进他们的合作学习,当他们真正融入其中的时候,一切就会变得主动。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到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利用它,就一定能让学生在特定的主题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的效益。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第27初级中学)

主题教学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

2.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

一、二自然段。

4. 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深情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单元导读

1.同学们,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学们为这些美丽的风光而赞叹,是啊,这就是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本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走进西部,让我们打开书,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文,书上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无垠的草原,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杨,跨跃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

3.学习要求:同学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4.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二.揭题

1.今天,我们首先要去领略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板书:草原) 2.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对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老舍笔下的草原。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读通课文,检查字词:一碧千里 无边的绿毯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忽飞忽落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拨转马头 鄂温克姑娘 陈巴尔虎旗

蒙汉深情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1)分组读,正音理解:渲染 勾勒:正音 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意思

忽飞忽落:由一对反义词组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襟飘带舞:看图,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温克姑娘 陈巴尔虎旗:读准音 了解“鄂温克”是草原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陈巴尔虎旗”: “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个行政单位,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旗相当于县级。 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四旗之一。(2)观察,每组词分别在写什么?(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脉(1)课文从草原的景和人这两方面来赞美草原,抒发“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这种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情感。(板书:景 人)(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在写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写草原的人?(把课文分为两部分)(3)分小节朗读。(4)读了课文后,同学们,草原的景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草原的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回答之后师小结)

小结:草原的景和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板书: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词:请同学们自已读读这一段,不懂的词,可以做上记号。

3.理清结构:同学们,我们看看这段话哪几句话是在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找出来,分别读一读。(个别读) 4.读抒情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5.“这种境界”,是哪种境界呢?读读课文的1——5句。(1)师引读:我们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线条……(2)文中写这种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这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分句读)

6.重点品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1)读句子(2)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谓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啊)(3)再读读整个句子,这样一个画面,给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4)轻柔地来读一读这个句字,让我们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谐的美。

7.情感提升(1)师生合作读:同学们,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师读写景的部分)这样的境界,……(生读抒情部分)(2)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这种境界,……(生接读)

8.写作方法指导:同学们,像这样,作者先写景,再抒情的写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9.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背诵第一段。试着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写一个片段,可以写写“校园”,“公园”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

1.听写词语:一碧千里 无边的绿毯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2.背诵: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去领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背诵。

二、 理清文脉

1.导入:“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那是谁?(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迎接客人。)

2.默读2—5小节,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1)远迎——相见——款待——联欢(2)再看看,这些场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顺序)(3)着重写了哪两个场面呢?(骑马远迎、把酒联欢) 三.质疑问难

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预设: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蒙族人民习惯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奶茶,把牛奶熬在锅里,撒一把盐,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还淡淡的有点咸味,既不腻口,喝了还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颜色稍微浅一点。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发掉水分以后就变成块状的了,吃的时候掰一块,有软的有硬的,软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开吃,别有风味。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连骨头切成比拳头还大的块,炖在锅里面,炖好了以后,把它捞上来,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端在客人面前,用手抓起来吃.2.“迂回”是什么意思?结合句子理解:(弯弯曲曲,环绕)平时,还可以说“迂回的——” 四.骑马远迎

1.自由朗读第2小节,划出描写远迎的句子。

2.读远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1)个别读(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个句子感受到了什么?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热情,重点品味(1)“男女老少”:来的人很多,很热情(说说可不可以换成人很多?)(2)“飞”:不但让我们感受到速度很快,更让我们体会到迎客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热情洋溢.(3)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穿着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条彩虹。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彩虹飞过来。(群马疾驰,能不能说马儿奔驰?)(4)既然有这么多的人来迎客,那为什么作者说像一条彩虹而不是许多条呢?(这些人是有序地来的,而且彩虹是由许多种颜色组成的,正是因为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所以才汇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飞过来。)(5)那这“一条彩虹”到底还包含着什么呢?平时,我们总说彩虹是一座桥,桥就是把这头和那头连在一起。如果,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桥,你们觉得连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一座连接蒙汉两族人民的友谊之桥。)小结:是啊,这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更包含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汉情深。

3.感情朗读:现在,就把你感受的这一份美好的情感读出来吧。(个别读——齐读)。

4.品读:“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1)刚才一个“飞”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热情,那么现在作者又用了一个“飞”,是车跟着马飞过小丘,还能换成什么字?(驰,跑,开)比较:哪一个更好?(飞更能体现出我们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2)是呀,我们也是相见心切呀!读好句子,读出这一份急切。 四.把洒联欢,我们带着这一份急切的心情来到了蒙古包。引读第三自然段。

1.了解民族风情。过渡: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读

4、5小节,说说,你感受到了哪些蒙古族的民族风情?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1)“何忍别”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别)(2)能不能换成“蒙汉情深不忍别”?(“何”有一种反问的语气,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让我们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3)读出这一份难舍难分,深情厚谊。(个别——齐读)(4)因为这一份深厚的情谊,我们不忍分别,我们“舞的舞……(师引读)”(5)在夕阳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们“舞的舞……(引读)”,(6)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现在,你能用自已的话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别。)

三、 总结全文

同学们,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整篇文章,课文的第一段在写草原的风光美,第二段则在写草原的人情美,那么,这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不管写景也好,写人也好,都抒发了对草原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

2.作者就是从从两个侧面,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 3.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赞美和热爱,读一读整篇课文。

四、 课外作业:

1、背诵第2 自然段。

2、阅读《林海》 板书设计:草原 老舍

远迎(骑马远迎)相见风光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人情美

主题教学范文第3篇

对小学生进行遵规守纪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知规范,守纪律,有礼貌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他们个人内在修养的表现,也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如何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遵规守纪行为习惯,将来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要从小抓好这一教育,因为不仅关系着一个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井然有序的发展。因此,召开了本次主题班会。 这次主题班会总的来说是开得比较成功的。这次的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自己所有的言行都应以《规范》为基准,遵规守纪是每位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遵规守纪行为习惯,初步树立规范意识。把遵规守纪常规贯穿到哑剧、游戏、朗诵、情景表演等各活动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

当然,也有小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一旦没有提醒,他们就会忘记。尤其是在课间活动时,不能约束好自己的行为,疯跑猛追、打打闹闹的现象屡次出现。其实要真正让遵规守纪落实到班级、落实到校园,不能只靠一节班队课的,而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常抓不懈。

主题教学范文第4篇

小班主题活动探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主题活动已被许多幼儿园所采用,主题活动的探究过程是幼儿主动发现的过程,它具有自发参与、自主探索、自由表现的特点。幼儿园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应遵循“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适时、适宜、适度地鼓励幼儿去和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支持他们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小班幼儿年龄小,有意注意开始萌芽,对周围事物极易产生兴趣进入情景,但又极易分散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预设或生成主题活动时,应以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密切联系生活的内容。那如何使每一位小班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开发,还教育过程以自然和本色的特性呢?我经过不断的实践了解到应“变关注教育环节为关注幼儿”。

一.关注与引发孩子的兴趣

动情激趣是小班幼儿在主题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前提,情绪化,情境性是小班幼儿典型的年龄特征。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情感情绪的感染性,激励性和动力性功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比如:主题活动《我伴桔儿成长》这一活动就是来自于孩子。一次,我组织幼儿去附近的山上散步,当孩子们发现桔子树上结满了一只只绿油油的桔子时,高兴极了,争着围到桔子旁,用他们特有的百种语言:看看、摸摸、唱唱、跳跳等来表达他们对桔子的浓厚兴趣。此时我敏感的意识到孩子的兴趣是如此强烈,我何不动之以情,鼓励他们与桔子做朋友,来渲泄孩子强烈的关爱之情。于是有的孩子抱着桔树做朋友;有的围着说悄悄话;还有的摸着桔子请求快快长大,完全将自己融入了情景,个个乐在其中。我又在孩子的兴趣点上与他们共同设计进行了“我伴桔子做朋友”的活动,孩子们愉快地通过绘画、挂照片等不同的方式来观察、了解、关心、热爱桔子宝宝,以此也拉开了关于“家乡的桔子”主题活动的序幕。

二.把握与捕捉孩子的信息

在小班的主题活动中,为了支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教师应确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重视来自每个幼儿的信息、反馈,包括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从中发掘有价值的内容,并作出相应的反映,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猎手”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捕捉活动中的教育契机,这正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支持探究行为

小班幼儿喜欢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来表达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好奇心,并产生兴趣。兴趣是活动的前提,而需要是活动的方向。因此我们要支持孩子探究的需求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幼儿园纲要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

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比如:主题活动《家乡的果子》,在观察梅子时,一名幼儿问:“梅花都会结果子吗?”对此我没有回避,而是饶有兴趣地与孩子们交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看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红色的梅花会结梅子的”,有的说“白色的梅花会结梅子的”,有的说“所有的梅花都会结梅子”,还有的说“腊梅花不会结梅子的”等等。我把孩子们的看法一一记录下来,鼓励他们继续探索,进一步论证自己的看法。于是,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各种途径查询关于梅花结梅子的知识。有的问果农,有的上网,有的翻阅百科全书等,几天后,孩子们带来了不少关于梅花的知识,有的写在了纸上,有的带来了图片,我们一起交流并将这些劳动的成果布置在互动墙上,使孩子体会获得知识的快乐,他们对梅花结果子的认识逐步由模糊变得清晰,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这一活动,我体会到:支持孩子具有积极意义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环境,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二)反思教育行为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选择探究活动的方法往往与成年人不同,这时教师应及时、定时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活动有效地展开进行重要的推动。比如:在主题活动《小蝌蚪》中,自然角摆放了许多孩子自发带来的小蝌蚪,孩子们十分乐意照料他们,但时间一长,便有几名孩子对小蝌蚪不客气起来,有的用手去捉它们,有的将积木、小纸片扔在盆中,孩子的这种行为受到了批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评。可是,事后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原来他们发现有的小蝌蚪已经长出了后腿、前腿,想让这些小蝌蚪在小纸头、雪花片上练习跳的本领。是啊!我主观地认为他们在搞破坏是大错特错了,该受教育的应该是我自己。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差,凡事都想亲自动手来证实自己的想法,他们出现这种行为是正常的,这其实也是一种探究行为,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开始注意不用成人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孩子的行为,而是先问个为什么,倾听他们的想法,再同孩子们一起观察、求证、探索。这样教师在支持和保护幼儿主动探究的同时,又帮助他们认识到

自己行为中不合理的地方,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三)捕捉教育契机

幼儿园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日益丰富,但主动生成活动的能力还不够,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孩子在自发、非正规的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与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有价值的主题内容。如:《我伴桔儿成长》中,我组织幼儿去学校的桔林散步,路过桔子树旁,大家热情地同桔子宝宝打招呼,当孩子们发现校园内的桔子长得又青又小时,都十分着急,强烈的求索欲望促使他们争论着。有的说:肯定桔宝宝没吃饭。有的说:他们没喝牛奶,所以长不大。还有的说:喝不到水所以长不大。如果在以前,我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幼儿是肥料与阳光的原因,但是现在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了什么?有没有教育价值?因此我抓住机会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进一步猜想,引导展开讨论: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你觉得怎样?幼儿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最后通过询问家长,查找资料,观察讨论,终于发现真正的原因是①整天见不到太阳,②吃不到营养。于是我趁热打铁,带着孩子们给桔子树施肥,浇水,激发关心别人的情感,及初步的劳动意识。由此可见,这个探究过程是非常有益的,幼儿在互相争论中学会了主动表达、分析、判断;在寻找答案中提高了收集信息的能力,在集体的劳动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分享与交流孩子的经验

在主题活动中,小班幼儿经验的分享大多以回忆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幼儿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来获取更多的有益经验。经验的分享是直接的,但却具有较强的“过去式”性质,创造成分不多。因此生成活动更应注重经验的创新及多种多样的分享方式。比如:主题活动《我伴桔儿成长》,当幼儿帮农民采摘完桔子后,我组织 幼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爬到树上采桔子,有的说:跳起来摘桔子,有的说:拉住枝条摘,还有的说:挑着桔子下山等。幼儿的感性经验一下子增加了,对桔子丰收的范围也扩大了。因此孩子们将采摘桔子的经验带入了游戏中,体育区的游戏内容日趋丰富:摘、运桔子,玩得不亦乐乎,创新的思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表演区的活动也活跃起来,各自模仿着摘桔子的情景,在我的引导下幼儿还学习运用篮子、绸带、果子、鲜花等道具进行表演,并饶有兴趣地探索出了许多采摘桔子的动作。他们在回忆式的创造中得到了满足,享受到了快乐,更发展了孩子的创新能力,获取了更多有益的经验。

怎样的方式才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方式?怎样的时机才能成为最好的教育契机?这些都是我们在积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小班主题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学会理解孩子,学会欣赏孩子,学会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学会支持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孩子,适时启发孩子学会学习。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小帮手

一、设计思路:

前一阶段围绕“我家的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故事,特别是恰逢母亲节,通过夸夸我的好妈妈,为妈妈制作礼物等活动提升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孩子们萌发了一种想为妈妈做事的愿望。同时,“预防非典”也是当前孩子们的一个热点,他们对幼儿园、班级、家中“防非”的简单措施有了初步了解,对于预防、消毒的物品也产生了兴趣。结合以上两点,我预设这次活动,以帮妈妈选购消毒、预防用品为前提,以游戏实践为途径,帮助幼儿认识了解消毒、预防非典的物品,扩展防非知;同时满足孩子为妈妈做事的愿望。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了解消毒、预防非典的物品,扩展有关“防非”的知识。

2.在购物过程中尝试解决简单的数量问题。

3.满足幼儿为妈妈做事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装盒。

2.每一物品上贴上价格标签(5以内)

3.购物篮,自制纸币。

四、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母亲节”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为妈妈做事,现在“母亲节”过了,我们还要为妈妈做事吗?为什么?

(二). 启发游戏

1. 以妈妈的烦恼(妈妈想买预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妈妈上班没时间)启发幼儿帮妈妈购物。

引导:妈妈为什么要买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 幼儿领钱。

要求:每人拿5元钱(老师准备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纸币)

引导:你用什么办法拿到5元钱的?

如:XXX拿了1元钱,还要拿多少钱才到5元?

3. 讨论购物注意点。

引导:买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买什么?(预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么买?(价钱、礼貌用语、买的东西少于或等于5元钱)

(三). 幼儿操作

1. 观察幼儿在挑选物品时出现的问题,启发幼儿间相互检查。

2. 了解幼儿交易情况,引导幼儿了解所选物品价格与自己拥有钱数 的关系。

(四). 交流

1. 相互检查所购物品。

2. 说说买了什么,有什么用,注意什么?(抓住

有价值的话题,扩 展讨论;帮助幼儿区分食品和用品两类)。

(五). 延伸

我们帮妈妈买好了东西,妈妈很高兴,接下来我们可以帮妈妈做什么?

主题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生物;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创新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典型的教学结构框架或活动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最富有活力的教学环节,是教学改革中最广阔、最有潜力发挥的领域。在教学内容确定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实现最优化教学效益的直接保证。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这几年教学工作中,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逐步实施了“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这种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就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服务于教学内容的特定的主题情境,构建师生平等协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的平台,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融入、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并对所学知识产生愉快、满意、企盼、肯定的情感,从而实现生物课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就其中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实施的依据

1.当前,生物课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实行“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大多数教师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和“活动”,再加上生物课的部分内容抽象乏味,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实现生物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也无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已经成为生物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面临困境,教师若不改革课堂教学,生物课的实效性难以落实,教师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尊严,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实行多种情景展示,多情景操练,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现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的统一。而且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教学内容相对减少,难度相对降低,新课程标准把“运用”改为“活动”,并从时间上规定“用于学生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该节课的三分之二”。因此,教师要精讲多练,通过采用身边材料、录像,以采集、观察及实验等方式进入特定的情境主题,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走进教学,自主学习。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是与教育发展的潮流相吻合的。

3.选择这种教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是

我们要对学生负责。

第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面临升学竞争,学业压力很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对这门相对比较抽象、枯燥的内容,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再加上现在学生知识面较广阔,想象丰富,兴趣广泛,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多种情景展示,多情境操练,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知之、乐之、好之。

第二,现行新教材具有许多体现时代气息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学生主体意识,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而且对每讲述的一个重要观点、理论,都有相关的围绕这一主题的情境材料让学生感知、判断、分析。新教材的上述特点为我们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二、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1.转变教学思想

任何教学模式都包含有主题因素,所谓教学模式的主题因素是指导教学模式赖以成立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一般来说,对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思想理解越深刻,对该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就越科学有效,否则的话,教学模式的改革只能“新瓶装旧酒”对提高教学效果作用不大。所以牢固树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是实施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

2.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主题情境

首先要求教师教学要充满激情,教师要吃透教材,在对教材的讲述中渗透自己的情感。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师站在讲台上如同演出,只有激情满怀,才能感染学生,要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人,以理激情,以形激情,以境激情。

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特点。当代学生已有一定知识经验,喜欢思考,富有想象,较少保守,求新求变,最忌陈旧的观念和呆板的方式。教师若能摆出一些新材料,设定一些新思想,尝试一些新方法,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3.要积累丰富的材料

生物课要受到学生欢迎,必须汲取身边电视、录像资料中丰富的营养,积累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要当好一个教师,必须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须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把有用的材料、信息收集储存好。把对教学有用的一些电视节目、专题片录制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授课中,为服务于教学内容,提供、积累大量的素质教育材料和教学资源。

4.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也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

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协作,团结友爱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教学结构,交流新颖的材料、精彩的影视片段,将讨论式、辩论式、演讲式引入课堂教学,而从创设学生乐学的主题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三、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的教学手段

千篇一律、呆板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

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教师在实施这种“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模式”时,还必须围绕

特定的教学内容主题,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下工夫。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1.材料(图像、文字、实物等)展示,层层设问引导,把学生纳入预设的特定材料情境下去思考、探究,然后归纳引导出原理、结论。这是一种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小品、演讲、辩论等多情境操练,多角色扮演。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假定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把角色游戏引进学习的一种方法,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不仅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会觉得愉快而有趣,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使得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培养,运用这些方法,要注意有针对性,切忌为了课堂的花哨、追求开卷有益。

3.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一种服务于教学目标的特定情境。生物教师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采集标本等课外活动,走出校门,丰富学生感性经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行为、活动产生的社会价值来实现生物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手段,精心策划各种服务于教学主题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去感知、合作、探究。

4.适当运用幽默。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趣味性。教师巧妙使用幽默技巧就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设置一种特有的、诙谐的情境,使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中、艺术作品中、生活中的幽默素材有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精心运用。

5.电教媒体的应用。为教学设置特定的主题情境,靠传统教学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是远远不够的,这与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传递方式极不协调。我在近几年开展“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电教媒体在创设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送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地放大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多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

当然,创设主题情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远非以上列举的几种,但是运用这些手段,生物课一定会上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生物课要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怎样才能实现生物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我认为,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特别是用各种手段促进他们的合作学习,当他们真正融入其中的时候,一切就会变得主动。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到实施“情境主题式合作教学”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利用它,就一定能让学生在特定的主题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的效益。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第27初级中学)

上一篇:电视教育下一篇:创新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