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收支论文范文

2024-02-11

外汇收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财务收支审计 案例 分析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传达了进行廉治建设的决心。审计机构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广泛深入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对医院财务开展收支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对于财务收支不规范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严重性和危害性,提出了改进建议,以帮助财会人员树立起法律观念以加强财务收支的管理。

二、审计过程

1.审计计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审计计划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一是要合理配备审计人员。由于医院的科室较多,就医量较大,所涉及的业务较多,医院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对于医院的审计工作要配备适宜数量的审计人员以满足医院业务专业性强及业务量大的情况;二是要做好审计前的准备工作,要对医院有充分的了解,对医院的科室设置、收费标准等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医院的内控制度与会计政策、会计工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医疗器械、药品的采购等方面。这些内控中的高风险点就是审计工作的重点。三是要把审计重点放在医院填写的内控风险表上。对医院的内控制度与制度实施情况有初步的了解,以找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以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制定审计工作方案。

2.审计工作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

审计工作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一是要召开座谈会,把医院财务人员、采购环节工作人员及其他的相关人员组织到一起,召开专题座谈会,对医院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二是要对财务账目进行分析性的复核。对财务报表、往来账等进行重点分析,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点,确定本次审计的范围;三是要采用核对法、发函询证法、实际盘点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审计方法进行现场的实际性的测试,同时要及时有效的编制审计工作的底稿。重点的审计项目是对于医疗收费的审查,要按一定的比例重点的审查收费项目的情况;要重点的抽查处方,药品,对于有差异的金额处方进行审查;对于医疗器械及药品的进货渠道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审查。

3.审计完成阶段的工作内容

审计完成阶段的工作内容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对审计过程中收集到的工作底稿进行整理、初步整理编制审计报告并征求意见并正式的出具正式的财务收支审计报告。

三、审计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1.成本开支范围混乱造成成本失真

案例1:有A与B医院分别采购了单价在十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总额分别为30万元和180万元,A、B医院将二项固定资产列入了“医疗支出”科目。分析:此种会计核算方法违反了《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规定中说明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费用都要有专用基金中列支,否则会重复列支,造成成本虚增。在账务处理时,要正确划分正常的经费支出与专用基金支出的项目。

分析:经营管理中,对于成本的控制直接决定了收入利润的情况。成本是衡量经营机构成本的决定性的指标,也是开展医疗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一些医院为了减少成本核算,增加医院账面收入,试图增加医院业绩,将成本费用不核算到账面中去,造成了利润的虚增。

2.医院收入缺乏完整性

案例2:C医院在2012年举行建院六十周年庆典时,将赞助费128.2万元列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在2012年收取的医疗设备临床观察费和药品临床观察费32.5万元也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案例3:D医院将省卫生厅拨入的优秀中医人才研究费26.0万元及收到的房屋租赁费41.0万元,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分析:医院收入是反应医院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反应出医院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在经营过程中,要能完整的反映出医院的收入全貌,才能保证财务成果的准确性。

3.非独立核算属机构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

案例4:E医院将所属的医院器械加工机构的收入398万元,支出127万元,在 “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对所属的医疗杂志社取得的收入126.0万元未纳入财务账内统一管理。

分析:医院的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的收支是医院财务收支的一部分,要全面反映医院收支的全貌。医院应将非独立核算分院的收支进行统一核算、管理,合并编制财务报告,让医院财务收支完整。

案例5:F医院购置的呼吸机等设备,按使用1年年限多提修购基金282.2万元。

分析:按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疗设备按年限法提取修购基金;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规定,医疗设备使用年限在5~10年之间。该医院在一年内全部提取医疗设备的价值,是一种快速折旧法,势必加大当年的医疗成本。财会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规定的医疗设备使用年限,计算出准确的修购基金提存率。

4.综合指标审计分析

案例6:通过对G医院的审计汇总后统计发现一是预算管理指标中的预算执行率为98% ,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为92% ;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中业务收支结余率为15%;资产负债率为45%,总资产增长率为12%。

分析:G医院的预算执行率相对较好,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较小,预算执行率反映医院预算管理水平相对较好,对于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管理还有待加强;G医院收支结余率结余为15%,说明G医院支出的节约程度较好,但总资产增长率较低,全年为12%。

四、建议

基于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完善国家财政对于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二是医院的相关管理部门,卫生部及物价管理部门要做好费用的标准制订工作,对于不合理的收费进行有效的管理;三是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四是卫生主管部门要对医院的财务工作加以规范;五是要实行廉政建设;六是要强化内部管。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合法。

参考文献:

[1]丁朝霞.案例通略——由内审案例透视审计方法与技巧.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84-193.

外汇收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根植于传统体制的财政监督在理论依据和制度建设方面都显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财政监督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因素更是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文章客观地论述了财政监督的问题与不足,并浅谈完善财政监督体系的若干构想。

关键词:财政监督;现状;改革

一、财政监督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确立,当前财政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实践来看,财政监督的效果在下列方面并不理想。

(一)工作机制缺陷

1. 财政监督覆盖程度不均

从具体业务来看,我国财政监督的内容和范围存在较大盲区,监督的重点较多局限在收人征缴环节,并未完整地将预算、国有资产、预算外收支等一并纳入监督范畴。从地理区域来看,财政部对全国财政监督工作尚未进行统一的发展规划,且各地客观情况千差万别,导致各省市财政监督工作参差不齐。

2. 财政监督人员的素质制约

我国财政监督人员的素质制约主要表现在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两方面:业务知识狭窄陈旧、计算机技术不熟、法律知识不足等,为监督检查过失埋下隐患;一些执法者职业道德缺失,不能自我约束,直接影响财政监督的客观公正。此外,财政监督部门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失职追究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和工作考核机制,使得广大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进取意识不足、侥幸心理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3. 财政监督技术手段落后

从技术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覆盖全面、反馈及时的财政监督信息网络,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在原始繁重的手工检查中,为舞弊和错误埋下了隐患。就手段而言,我国财政监督存在严重的“四多四少”现象——突击专项检查多,日常监督少;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财政收入检查较多,财政支出监督少;单一事项或某个环节检查多,全方位监控跟踪少。

4. 财政监督处理措施不力

现行的财政监督往往是对已成事实的违法乱纪“亡羊补牢”式的善后工具,导致财政监督不能很好地发挥预警作用,不能从源头上发现和纠正财政领域的违规、低效问题,给国家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此外,执法机构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多是针对单位而非个人的经济处罚,这对于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或事业收入的单位很难有效制约,且处罚款项由单位支付,导致责任人违纪成本过低,动摇了监督的严肃性。

(二)法制建设滞后

1.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

其一,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一部兼具完整性、系统性和权威性的国家一级的《财政监督法》,使财政监督的法律地位模糊、执法手段软化,严重影响其权威和成效。其二,随着财政支出深度和广度的推进,公众开始更多地关注财政支出可以用货币直接衡量的经济效益,以及无法用货币直接衡量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但现行财政监督制度绝大多数侧重于合规性监督,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规范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2. 财政监督执法力度弱

首先,现行的财政监督规定大多为财政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或地方性法规,效力层次较低,直接影响了执法的权威性,同时由于各地方法规具体规定上的差异,也严重影响了执法的稳定性。其次,监督主体的监督对象和监督权限的界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成分,甚至面临来自寻租方的干扰,在执法过程中不顾执法程序、随意调整处罚尺度的现象屡见不鲜。

3. 财政监督普法不深入

财政监督是一个执法的过程,而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是一个普法的过程,二者应相辅相成于财政法制建设。但实践中,财政监督主体只注重对执法者业务素质的培训而忽略其财政法律知识的学习,财政监督普法广度和深度的匮乏导致执法错误和舞弊层出。此外,财政监督法律法规宣传的不到位,使得财政监督工作的公众透明度较低,不利于社会对财政工作实施监督,也不利于财政监督工作的开展和各项财政改革的推进。

(三)体系界定混乱

1. 监督主体职能混淆

广义的财政监督由人民代表大会、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社会机构等共同开展,但目前财政部门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尚未理顺。例如,各部门检查计划不能相互契合,多头监督和缺位监督成为常态;各监督机构缺乏明确分工和有效配合,造成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既加大了监督成本,也加重了企业负担;检查结论不能相互利用,工作信息不能共享,无法形成制约合力。

2. 立法监督力量薄弱

首先,人大监督中,大多数出身于政府领导的人大官员和并非财政专家出身的人大代表很难胜任监督工作的专业要求,导致人大监督工作成为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其次,各级人大繁忙和短暂的会期中,既要进行政治经济决策,又要从事各种立法,预算审批工作难免仓卒粗糙。最后,预算实际执行期与财政年度不统一导致人大在对预算的监督时失去时效性。

3. 行政监督的政府属性

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在体制上隶属于本级政府,因而狭义的财政监督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性行为,其实质是同级监督部门对同级政府部门的横向监督。一方面,监督机构的经费、人员提拔等都受同级政府制约,很难保证监督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在监督过程中面对各个同级单位部门,出于利益考虑,往往互相串通,结成同盟。

4. 社会监督地位尴尬

相比其他监督主体,社会中介监督更独立、客观、公正,可以弥补财政专职监督独立性差的缺点,作为其辅助监督而存在。但是,当前社会监督除了存在于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外,较少涉足其他公共领域;且针对社会中介监督的再监督尚存空白,难以保障中介机构不会为了利益与被监督单位同流合污。

(四)内部监督不力

1. 内部监督意识缺乏

财政监督可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财政部门对自身业务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自我检查评价,旨在实现对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的内部监控,缩小或弥补隐患。但作为财政监督第一道防线,当前内部监督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尚未得到财政部门充分认识,国家层面目前仅有《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进行理论指导和制度约束,省级立法部门更是鲜有针对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法规,各业务管理机构也由于缺乏法律法规上明确的界定而疏于履行财政内部监管职能,导致财政系统违纪层出。

2. 内部监督力量有限

财政内部监督有限的监督资源与其广泛的职责面、繁重的工作量不相匹配。一方面,称职的监督检查人员不仅要熟悉各处室业务,掌握内部网络技术,还必须针对新出台的政策和遇到的新问题及时接受培训,而我国财政内部监督队伍不仅复合人才匮乏,且后续教育严重缺位。另一方面,由于经费保障机制运转不良,许多地方财政内部监督机构和其他科室合署办公、人员混同使用的现象大量存在,财政监督工作的运行能力和质量大打折扣。

3. 内部监督体制障碍

在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面临诸多阻力,掌握公共财政命脉的财政部门更不例外。首先,监督部门执法需要事先掌握同级业务科室相关的工作信息,由于财政工作政策性强、专业特点明显,各科室之间形成一种“不外传、不打听”的信息壁垒,专职监督机构与各业务管理机构信息不对称,难以从日常监管中发现萌芽性的问题和信息。其次,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机构作为本单位党政领导下的内部科室,部门成员的政治命运、职务升迁都会成为干扰内部监督独立客观的重要因素。

二、财政监督完善措施

(一)健全财政监督工作机制

改进财政监督队伍管理:一要加强对在职人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培训,使之精通本职岗位业务,适应各岗位轮换变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既明确财政监督人员的责权利,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财政监督技术手段的革新应从下列方面着眼:在监督时点上,“事前防范预警、事中跟踪问效、事后检查考评”,形成全过程监督管理模式;监督模式转向“日常性监督管理和重点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经常化、制度化监督;应将财政预算、财政收支、政府采购、国有资产、政府工程项目等一并纳入监督范围。

在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统一业务规范流程和信息统计口径;其次要实现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监督信息的共享、各监督主体之间监督结果的共享;最后要根据不同监督业务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财政监督软件。

(二)加快财政监督法制建设

我国财政监督法制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一部兼具完整性、系统性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的《财政监督法》,既明确公共财政监督的法律地位,又可以解决公共财政监督的程序依据、处理标准、范围界限等问题。立法机关还应研究制定《公共财政绩效监督条例》,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指标加以明确和规范,为绩效监督的开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严格执法机制是财政监督工作的生命线,这需要财政监督主体、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联合办案和移送案件制度,把对单位的处罚和对责任人的处罚紧密结合,尤其是加大对第一责任人的处理力度,由单纯的经济处罚转向经济处罚、行政制裁和处罚披露相结合,使财政监督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和示范教育作用。

(三)协调财政监督组织体系

根据我国行政体制,建议形成以人大宏观监督为龙头、财政内部监督为核心、审计外部监督为载体、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财政监督组织体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宏观监督,执行对本级政府的预决算的检查;财政部门负责日常监督,对财政各环节全程监督,同时对部门内部管理自我检查;审计部门负债事后监督,不仅对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投资单位的理财活动进行监督,还对财政部门进行再监督;社会中介机构和民众舆论分别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和客观公开的新闻来实现对财政资金使用单位的监督。

财政部门还应与其他监督主体共同建立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同级各监督部门共同参加的会议,在会议上及时沟通执法情况、交换执法信息、协商监督热点难点、明确监督目标,从而避免多头监督和监督真空,节省监督成本和提高监督效率。

(四)建立财政部门内控机制

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将内部控制原理引入到财政部门,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可以改变以往事后监督的方式,将财政风险关口前移,实现全过程嵌入式监管,解决监督者缺位问题 。

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建设首先要提高内部监督参与者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单位最高领导的支持力度,否则内部监督人员执行底气不足,内部监督成果难以落实。其次,界定财政部门内部各机构的监督职责,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在内部监督中具有监督主体地位,各业务科室有责任和义务配合专职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此外,完善监督检查操作规程和信息系统建设,注重内部监督的针对性、科学性,加强对重点业务支出科室的监督,将监督职能行使在事前和事中,将所有控制在流程中解决。

参考文献:

[1]马向荣.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监督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2]李袁婕.论我国公共财政监督制度的完善[J].审计研究,2011(02).

[3]李兰英.论构建财政监督创新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08).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外汇收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求,企业遇到了不可错失的机遇和无法避免的挑战,企业与企业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由于现代化社会所带来的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对于企业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财务收支审计就需要企业不断加强管理和升级。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是不断扩大的经营规模和业务,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使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不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所以在企业内审中,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企业发展;财务收支审计;管理效益审计

一、 引言

在如今的经济市场,复杂的、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想要在市场中生存,就不能一直止步于传统的管理方法,单纯直观的财务收支审计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了最大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的管理需要用更加细致、更加科学的管理效益审计来协助。

二、财务收支审计和管理效益审计的相关概念

财务收支审计最初来源于政府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相当于是部分企业内审,概念上来说是对企事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的财政收支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的审计监督。管理审计就是审计工作者记录、检查和监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深度解剖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数据,整理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且提出解决方案。通过相关概念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广义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中是包含管理效益审计的,管理效益审计建立在基础的财政收支审计,所以管理效益审计属于基本的财政收支审计的发展。

三、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的必然性

发展全球化的时代里,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风险,经济活动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但现代的经济管理制度日趋健全。企事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为确保自身的经济活动在合理范围内,并且确保较高的经济效益,才能加强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其实就是经济效益,所以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收支审计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可避免的措施。

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企事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在改革和新发展中都少不了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变

在企业面临接踵而来的机遇和挑战下,企业自身必须保持着一定速度的改新换代。企业内审之中需要全方面的、立体的、科学的进行分析和管理,所以企业不应只满足于财务收支审计,而是需要掌握管理效益审计,通过管理效益审计健全企业内部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尽全力的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

2.企业内部审计的全面开展工作需要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

前文提到管理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财务收支审计之上的,所以两者相比较之下,管理效益审计的定位更加准确、更加科学。企业内审其实就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数据,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管理效益审计能更深入的定位问题数据,并且将数据结合企业发展需要提出科学的、高水平的管理方法。

3.管理效益审计的立足点高并且全面,所以有利于企业内部审计开创新的局面

管理效益审计促使企事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的管理层面更加的丰满,管理效益审计其实涉及了所有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参与了管理的全过程,所以能及时的得到企业在市场中进行经济活动时所收到反馈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整理和分析做出相对应的反应。所以通过管理效益审计企业的管理层可以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现状进行控制。

四、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的具体措施

企业的内审体制在国内还是属于一种比较年轻的制度,所以企事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在实行内审制度时,还是属于有些生疏的。所以,企业在管理中不能一味的使用最追随潮流的方法,应该清楚的认识企业的发展状况和适合的管理方式,在这基础之上,还要了解企业内审中财务收支审计到底如何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如下是几种基本的转变方法。

1.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首先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者应该了解和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其次对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的管理效益审计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详细的分析,并且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确定管理效益审计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针对着可能出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约束,及时的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的过程中,依旧不会因审计工作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2.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上岗资格制度。审计工作其实是一项专业性非常高的工作,所以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审计人员必须用相关的学习经历和从事经历,否则难以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数据以及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那么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则难上加难。其次建立较为完善的上岗制度也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所需要的,完善的上岗制度意味着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受到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審计协会的监督,这可以督促着企业中的内审机构和从业内审人员必修按照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实施。规定了高标准的内审人员的工作水平,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效率,可使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脱颖而出。

3.加强组织机构的设立

加强组织机构的设立,给予并确保企业内审部门或机构的独立性。在有些未成熟的企业中其实还没有设立企业内审部门,而有些设立了内审部门或机构的企业却受到了企业的多方制约,管理混乱,无法发挥出内审部门的真正工作能力。

4.设立完善的奖励和约束机制

在审计部门人员工作中,设立完善的奖励和约束机制。财务收支审计属于比较简单的审计方法,其审计结果是较为直接的。但管理效益审计需要概括更多的方面,在审计的同时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但管理效益审计所得出的效益也比财务收支审计高的多。但审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总会认为去关注直观的数据,这就显得非常局限了,而且关注数据的结果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就没有什么偏差了。所以,企业者可在审计部门中设立完善的奖励和约束机制,这促使审计人员按照管理效益审计的要求进行工作,避免审计工作人员将财务收支审计和管理效益审计混淆,同时进一步强调了管理效益审计的重要性。一定的约束机制则可避免审计人员从中牟取去自身的利益,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混乱。完善的奖励和约束机制,可以将管理效益审计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规范和指引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为全面开展管理效益审计的工作打下全面又坚实的基础。

五、相关案例

某商务酒店在进行酒店管理改革时,决定将财务收支审计发展为管理效益审计,在实行管理效益审计时,审计人员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该酒店近3年的客房价格逐年递增,但其销售量保持相对稳定,并没有出现因价格增长而下降。这表明,该酒店目前的房价一直在市场心理接受范围之内,从企业经营角度分析,尚未达到最佳效益价格。为达到最佳效益价格,审计人员通过计算,确定酒店房间的理想价格、最大销量及理想收入;最后,以理想价格为依据,根据酒店旺季和淡季的市场需求、经营差异等实际,形成科学的、灵活度的价格体系。在通过这些结论审计人员与酒店管理层一起制定出全方位的、合理的具体方案,来实现产品最佳效益价格。

六、结语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市场带来了无法忽视的影响,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所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这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水平以及审计管理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如果审计手段,相对于落后,不仅无法及时的发挥出审计的真正作用,还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所得出的结果效率低、不准确、不实用。科学的、全方位的管理效益审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所以企业内审中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变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王伟.浅谈以真实性为基础的财务收支审计[J].管理学家,2014(7):20-20.

作者简介:

刘建(1972—),男,湖南长沙人,本科,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审计、风险内控工作。

外汇收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1994年,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财税改革,通过部分让渡财政权,赋予了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自主权,较好释放了体制活力,带动我国财政收支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本文在客观描述地方财政形成过程及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地方财政增长原因及其困境,提出了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地方财政;增长困境;可持续发展

地方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各级政府行使职权的物质基础,其运行状况制约着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但随着时间推移,地方财政高速增长的“红利”正在削减,某种程度上陷入了增长困境,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须理性反思,积极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路径。

一、地方财政的形成及现状

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收统支”模式,地方财政属于上级的附属物,缺乏自主性、完整性,无严格意义的地方财政可言。地方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一系列放权让利思想指导下,通过不同形式的“财政包干”,逐步向“分灶吃饭”过渡。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则赋予了地方财政实质意义和内涵,给予地方政府较为独立的财政主体地位,实现了地方财政从“概念”到“实践”的重大转换,开启了地方财政的新时代。

我国现行的地方财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五市,属于省辖市的范畴,但其财政地位约相当于省级。

)、市(地)、县、乡四个层级构成。2010年末,中国大陆共有31个省级、333个市级、2 856县级(含县级市、市辖区)、40 906个乡级街道办事处、区公所为上级派出机构,称不上一级地方政府,但部分地方赋予了财政功能,若剔除其中的6 923个则地方财政单元数额为33 983个。实际上,居民、村民委员会也具有“准”政府的职能,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这部分一般称之为基层政府,于是就有了“地方财政”(Local Finance)的概念。笔者认为,如果视之为半级政府的话,那么我国地方政府级次客观上为4.5级,这样广义上的财政单元数就会大量增加。

(含镇、乡、街道办事处、区公所),累计的44 080个行政区划数便是地方财政单元数。

2010年,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0 613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8.9%。从级次上看,省级8 795亿元,占21.7%;市级13 103亿元,占32.3%;县级13 939亿元,占34.3%;乡级4 775亿元,占11.7%。从项目结构上看,税收收入32 701.5亿元,占80.5%;非税收入7 911.6亿元,占19.5%。

2010年,全国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为73 884.4亿元,占全国总量的82.2%。从级次上看,省级15 387.7亿元,占20.8%;市级20 212.2亿元,占27.4%;县级33 639.9亿元,占45.5%;乡级4 644.7亿元,占6.3%。从项目结构上看,一般公共服务8 499.7亿元,占11.5%;教育11 829.1亿元,占16%;社会保障和就业8 680亿元,占11.7%;医疗卫生4 730.6亿元,占6.4%;环境保护2 372.5亿元,占3.8%。

2010年,全国地方财政自给能力财政自给能力=本级一般预算收入÷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为0.55,其中:省级0.57,市级0.65,县级0.41,乡级1.03;赤字县为356个,其中:东部地区51个,中部地区92个,西部地区213个。

2010年,按常驻人口计算,全国地方人均一般预算支出为5 544元,其中:东部地区6 386元,中部地区4 474元,西部地区5 94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国地方人均一般预算支出为5 542元,其中:东部地区7 251元,中部地区4 217元,西部地区5 542元。

2010年,全国地方财政供给系数财政供给系数=总人口÷财政供给单位人员。为28,其中:东部地区32,中部地区26,西部地区25。

二、地方财政增长及其“困境”

一定时期内地方财政增长与该时期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公共需求、财税分配制度等密切相关。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3 645.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 202亿元,年均增长9.9%,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这为地方财政增长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其次,1998年所确立的公共财政改革取向,特别是近些年来民生财政的实践,已使地方财政从“小而窄”的活动范围,拓展至“大而宽”的社会公共需要,强力的支出“需求”拉动,客观上需要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地做大财政“蛋糕”[1]。再次,1994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框架的设计,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路径,即“基数+增长”的模式,这种激励增长的约束机制,“倒逼”着地方政府必须不遗余力地“增长”,从而促使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大。最后,现行的行政考核制度,主要信奉着“对上不对下”的基本取向,迫使地方政府竞相追逐GDP,这样地方财政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财政经济主义”的循环。以上所有这些都驱动着地方财政收支规模不断增长、做大。

1995—2010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6%。在此期间,1年在一位数区间增长,6年在10%—20%区间增长,9年在20%—30%区间增长。持续的高速增长,客观上做大了地方财政“蛋糕”。1994年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 311.6亿元,到2010年则提高到42 488.5亿元,年均增加2 511.1亿元,16年间增长了17.4倍。地方财政规模的扩大,相应增强了地方政府“中观”调控支付能力,确保了政权运行、公教人员工资发放和重点、法定支出,较好地化解了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中的矛盾和问题,弥补了市场失灵和缺陷,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巨大冲击,地方财政收入依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事实上,“增长”与“发展”具有不同的内涵。“增长≠发展”,只有有发展的增长才具有可持续性。置身于地方视角,同样感受到地方财政“增长”的烦恼,并未享受到“增长”的快乐,有时甚至步入了“增长”的极限,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增长困境:

第一,地方财政出现了“超能力”增长。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的高弹性,较好地反映出这一特征。1995—2010年,地方平均水平为1.13,15个年度中5年小于1,3年约当于1,7年远大于1(如表1所示)。总体水平大于1,就意味着地方财政的增长能力,不是构建在适度规模基础上,而是超现实、超可能的汲取。同样,地方财政支出GDP增长弹性,平均水平为1.16,也是属于上述情况。上述增长仅就地方财政预算内而言的,若将预算外、体制外的政府收入因素考虑在内,则属于超水平分配。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增长,客观上加重了宏观税负,伤害了微观经济运行的基础,影响着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地方财政出现了“低质量”增长。2003—2010年,地方一般非税收入由1 572.1亿元增加到7 911.6亿元,年均增长26.0%,比同期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幅高3.6和4.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也由16%提高到19.5%。非税收入的“来五去五”特性,使地方财政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字财政”与“财力财政”之间的矛盾。如果考虑到弄虚作假等不规范行为,如拉税转税、先征后返、寅吃卯粮等,则地方财政增长质量就会进一步降低。这种不实的增长,制约着地方财政增长的有效性。

第三,地方财政出现了“行政性”增长。相对于经济性增长而言,这种增长模式缘于现行的财政体制压力、地方政府间竞争和政绩考核制度。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选择了增量改革路径,较好地保护了地方既得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渐进式改革也表现出一定的累退性,即大量选择共享税模式,使得“基数”越垫越高,而环比增量的“增长”越来越有限,这样地方政府就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保“基数”之战,陷入了“基数+增长”的体制“陷阱”[2]。实地调查发现,在地方政府的某些县乡层级,为了确保完成上一年度的“基数”,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指标任务,不惜牺牲生态资源环境,过分招商引资,甚至弄虚作假,形成了较为典型的行政主导性增长模式。这些华丽的数字,不只是虚化了地方财政规模,最终降低的还是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第四,地方财政出现了“负债性”增长。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构想了较为完善的地方税体系,而后10多年不断进行的共享、暂停、取消等项改革,使得地方税税源日渐枯竭。目前,中央税为4个,地方税为8个,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为7个(如表2所示)。数量上,地方税可观,而实际上地方税收入规模(2010年)仅占全国的8.3%。地方税体系的缺失,地方政府事权的无限度扩大,加剧了地方财政收支矛盾。《预算法》虽明令禁止地方政府发债,实际上存在着大量变相的融资举债行为,特别是近几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加剧了地方财政风险。审计署公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10.72万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总量的27%,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6倍。从表面上看,地方债务风险可控,实质上地方政府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债务。地方财政增长的负债化现象,造成了代际间不平衡,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地方财政出现了“依赖性”增长。1994—2010年,全国地方财政支出由4 038.2亿元增加到73 884.4亿元,年均增长20%。而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则由1993年的1.02演化为2010年的0.55,17年间下降了46.1%。地方财政支出的这种高依赖性增长,源于中央政府的各类补助。1995—2010年,中央对地方的补助数额由2 532.9亿元增加到33 021.3亿元,年均增长18.7%。以2010年为例,地方财力的56.1%来自中央财政的“三税”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特别是形形色色的各类专项,占三项转移支付总量的43.9%,囊括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专项资金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通过部门“条条”链条向下传递,且各部门自制办法、自定标准、独立运行,并要求层层配套,而到了财力拮据的县乡级,配套大多流于形式,只能是上级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完全供给地方公共产品,到最后就是县均每年迎接多达数十次的各类监督审计检查。地方性资源配置的中央政府统一安排,抹杀了居民丰富多采的消费偏好,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地方财政这种依赖性增长,虚增了地方财政规模,妨碍了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如表3所示。

上述实证分析表明,当前地方财政的某些层级陷入了增长的“两难”选择:过分“激励”的棘轮作用机制,超出了帕累托改进的余地;过分“行政性”干预的增长,违背了财政经济规律。发展是硬道理,日益演进为增长是硬道理。地方财政某些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增长、有收入而无财力的增长、单纯为增长而进行的“被增长”,破坏了增长的真实性、可靠性,加重了纳税人的经济社会负担,恶化了生态、资源和环境,弱化了政府财政再分配能力,加剧了地方财政风险,扰乱了财政分配秩序。因此,从增强地方财政增长的有效性出发,实现有发展的硬增长,是“十二五”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

三、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需要重新审视地方财政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切实将其建立在客观、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需要重新考量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利益分配关系,加速推进税制改革,加强法治财政建设,重构财政生态体系。

第一,增强地方财政意识。财政意识,就是人们对财政的认知度[3]。财政意识强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当代财政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计”财政,也不只是政府“出纳”的角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方财政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下级”或“隶属”财政。增强地方财政意识,不只局限在地方政府特别是财政部门的范畴,而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和共识。增强地方财政意识,一是增强规律意识,即尊重财政经济社会运行规律,不能主观臆断,求大求快,“洋跃进”。二是增强独立意识,充分信任各级地方政府,赋予其行使职能的财政权力。三是增强稀缺意识,财政是最为稀缺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效。四是增强风险意识,切实做到量力而行,量财而为,代际均衡。五是增强市场意识,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避免资源配置行政化的倾向。六是增强法治意识,切实将政府理财行为构建在科学、民主、法治基础之上,实现从“人治”财政向“法治”财政的重要转型。

第二,适度降低地方财政增长速度。树立科学的财政增长观,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兼顾当前与长远,努力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的重要转变,切实将地方财政增长的规模、结构、速度控制在经济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一是适度降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基本实现与经济增长相匹配,避免长时期、高比例汲取。二是适度控制地方非税收入的增长速度,降低国民和企业的非税负担。三是控制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清理整顿地方政府各类不合理、不合规的融资平台。同时,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融资、举债权。四是控制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速,科学界定财政供给范围和标准,加速地方财政从一般性、生产领域退出步伐,着力靠机制改善民生,回归政府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本原。

第三,改进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关系。统筹兼顾中央与地方利益,赋予地方政府较为完整、相对独立的财政权,最大限度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一是积极探求“集权”与“分权”的平衡点,适度降低中央财政的集中度,通过减少共享税种、降低共享比例等,适度下沉财力,建议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收入初次分配比例控制在“50︰50”的水平。二是赋予地方政府适度的税权,这样做既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开辟新税源,又能解决全国统一立法难以适应地方实际情况的矛盾。建议将那些保证全国政令和税收政策统一,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地方税的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外,可将其余地方税税种的税收立法权限“让渡”给地方。三是完善现行纵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议自上而下开展整合财政专项资源,大力压缩、归并各类专项,不断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

第四,加速推进税制改革。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大体延续1994年的制度框架,虽然经历了近年来的两税合一、个税起征点变动、增值税转型等项改革,但流转税、间接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这种税制结构,适应了组织财政收入的需要,特别是确保了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地方税制的先天不足和逐年萎缩,伤害了地方政府的财源基础,迫使地方政府纷纷在土地、资源、环境上做文章,千篇一律地强调工业立省立市、立县、立乡,不惜代价招商引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造成了不规范竞争、产业趋同、产能过剩。因此,新一轮税制改革,在总体改进完善的基础上,亟须将地方税建设置于重要地位,确保地方各级政府拥有较为稳固的主体税源。

第五,统一政府财政权。政府财权部门化、部门财权法治化,是当前我国财政经济运行中的最大顽疾。从根本上解决“各路大臣都分钱”的问题,是“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从根本上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要从维护国家和地方财政经济安全的高度入手,通过完善各项财政法规制度,推进依法理财和“阳光财政”建设,深化政府预算改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整合政府财力资源,实行“金财工程”等措施,确保政府财政权的完整、统一,从根本上遏制“王爷经济”现象。

第六,推进地方财政生态建设。财政生态是指财政与各相关主体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在长期演进过程中,以财政性资金循环和流动为纽带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并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秩序和一定自调节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4]。从其体系框架来看,主要包括财政生态主体、财政生态环境与系统平衡机制三个方面的内容。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亟须引入生态系统的理念来考量,不能孤立、片面地就地方财政而论地方财政,需要以更加开阔的生态视野进行综合设计,特别强调改革措施的系统、协调与互动,避免步入形式简单的“钱穆制度陷阱”。

参考文献:

[1] 王振宇.财政收入增长与政府财力资源优化配置[J].财经问题研究,2007,(12).

[2] 王振宇.分税制财政体制“缺陷性”研究[J].财政研究,2006,(9).

[3] 孙文学.论财政意识[J].地方财政研究,2005,(7).

[4] 王振宇,连家明.财政生态:概念引入及体系框架构建[J].财政研究,2009,(8).

[5] 张跃,朱芳草.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地方政府短期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下社会福利损失的一个模型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2).

(责任编辑:孟 耀)

外汇收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模式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薄弱,财会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与技能,企业内部会计模式与经济管理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文章以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切入点,从会计人员的管理模式等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内部管理模式;完善

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计人员的管理模式、会计机构的管理模式和会计工作的管理模式。但从我国现状来看,企业内部会计模式实务与经济管理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建立科学、合理、适用的企业内部会计模式是会计理论和务实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模式,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内部会计模式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内在的动因所趋;另一方面也是有效地抑制市场失灵、弥补国家宏观调控滞后的外在要求。

(一)企业内部会计模式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模式时,并未完全按照国家统一会计规范和有关法规的指导和约束,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建立符合本企业会计核算要求的内部会计模式,所以企业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部分企业未制定内部会计模式。部分企业直接以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模式以及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作为企业内部会计模式,使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随意性过强,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一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经济业务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主要表现在业务决策人员与经办人员没有很好地分离制约,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地分离制约,存在无标准操作现象;财产清查没有制度,家底不清楚;该设的内部机构不设,该配的内审人员不配等,使得管理力度层层递减,管理效应层层弱化。三是内部会计模式内容设计不全面,财务处理程序欠规范。从目前企业内部会计模式设计实际情况看,企业较注重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管理制度的制定,忽视会计核算和监督方面制度的制定。大多数企业未建立较为完整的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因而造成会计核算行为的随意性。

(二)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模式的外在动力

市场经济发展越快越好,会计就越重要、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越应当健全,但是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模式的现状,宏观形势的外动力需要企业内部会计模式的深刻变化,具体来说:一是贯彻执行新会计准则,加强企业会计监督,呼唤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不仅明确了企业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和具体责任条件与标准,明确了企业会计核算具体流程和一般要求,而且以法律形式要求会计主体必须转变会计监督模式,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二是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降低企业涉税风险,需要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确保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与国家已颁布的行业会计制度和公共综合会计制度吻合一致,并及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三是维护业主权益并确保资本保值增值,需要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要想达到股东增加值(SVA)最大,就必须通过完善的会计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障股东的应得利益,所有者在依法授权经营者经营管理企业资本运营的同时,加强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监督经营者的经营过程。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市场经济运营机制。需要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强化公司治理机制和强化公司财务控制制度能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为企业的股东、债权人和管理者提供真实、有用的决策信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会计人员的管理模式的改进

研究表明,将会计人员的内部管理模式,由分散型改为垂直型,将下属直属单位的所有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全部集中到财务处,由财务处任免、奖励、调配与派遣。实践证明,这种垂直型的管理模式,对加强会计管理极为有利。具体来说,按照程序定位和内部牵制的原则,将职能部门业务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然后再按岗位确定任务,明确责任与权限,由此建立起完整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检查的岗位工作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置。当前会计岗位设置一般分为会计主管、出纳、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往来核算、资产核算、会计档案等。这些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二是制定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标准。三是明确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具体分工,根据企业实际业务而定。四是制定并实行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并对各会计工作岗位实施考核。五是建立严格的会计人员选拔、任用、培训和业绩评价制度。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内部会计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应尽快提高内部会计人员的素质,同时还应注重会计人员来源的多元化,还要特别注重从本企业选拔熟悉生产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程序的人员充实内部会计队伍。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分析

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一是加强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实施机构分离、职务分离、账务分离制度;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领导和部门对限制性岗位定期进行检查的办法等。在内部牵制中,对关键岗位采取定期轮换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牵制的效果。二是加强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确定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对制定的审批制度要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费用支出要实行“一支笔”审批,编制凭证先审核后记账,开支票实行印鉴分离复核制,以堵塞各种漏洞。三是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会计软件及数据管理制度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配备专职人员对会计电算化进行管理,同时要注重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促进会计人员积极钻研会计电算化业务技术,以适应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

(三)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系统

对风险的管理是现代企业会计管理的主旋律之一。《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第24条明确提出: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识别、预警、评估、分析和报告等措施,对财务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执行不能脱离其赖以存在的环境及企业内部各种风险因素,现代企业必须对内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对外分析外界的机会与威胁,考虑自己的生存和机遇。针对我国当前很多企业风险意识淡薄,在运转过程中忽视风险控制的现状,应建立定期财务会计分析制度。检查财务会计指标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分析的时间、召集形式,参加的部门和人员,财务会计分析的内容和分析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

参考文献:

编委会.最新企业财务通则及企业会计准则操作手册[M].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渭南市临渭区妇幼保健院)

上一篇:国内投资论文下一篇:税收优惠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