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教育论文范文

2024-02-27

过渡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就是笔者根据对所在学校初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调查分析之后得到的一些体会,发现其中所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以期进一步实现中初小和谐衔接的愿望。

[关键词]数学 初小衔接 实效性研究 对策

笔者在经过多年的数学教育实践中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有关初小衔接的一些问题,通过结合实际的研究分析,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实效性的现状研究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中小学数学衔接的现状分析

1、中小学学生存在年龄、思维的差异,大多数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初小衔接的“过渡期”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其心理、生理上都在逐步发展。小学以直观现象为主要思维特点,正在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过渡,中学生要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意义识记为主。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形象、直观的思维为主,慢慢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认知活动的随意性、目的性逐渐增长。他们喜欢参与活动,但对老师有较大程度的依赖性,对教师的信任度比较大。然而很多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思维方面的差异,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很多小学里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初中之后成绩却不好了。

2、中小学教学内容、要求存在差异,在此认知结构需要发生根本变化时学生“束手无策”

小学生主要是学习具体的数,而到了六年级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了代数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的过渡,是学生在认识上由具体到抽象。

在小学,解应用题采用算术解法,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进入初中后,则用列方程来解应用题,把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且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设法找出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量。但学生往往还是习惯运用算术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要设计好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如有这样一道题:“比一个数的5倍小7的数是8,求这个数。前者的特点是逆推求解,列出算式为(8+7)÷5,而后者则是顺向推导,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用代数法常感到不习惯。

3、中小学教学方式、策略上存在差异,学生面对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还需时间“消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生是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小学阶段的教学往往让学生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新知的探究,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练习机会多,检查面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中学因教材内容多,教学时间紧,课堂上没有多少复习时间,有此知识就要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环节加以掌握与巩固。

因此,学生要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和策略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很多学生很长时间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就出现了很严重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趋势。

4、中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存在差异,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小学没有升学压力,完全放心的研究、探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中学受升学率的影响,加上学生由小学到中学是人的两个阶段身心发育的一个转折期,对学生学习管理的社会化程度陡然提高。小学是理解、包容、期待,中学是规则、自律、严格。

二、提高中小学数学衔接实效性的对策

1、针对中小学学生存在年龄、思维的差异的问题,教师应在新生入学的前段时期要抱着包容的态度,让学生充分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心理准备

例如学校去开展一些有关的讲座,消除新生对新的学习挑战的恐惧。或者可以邀请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和新生一起进行座谈会,学习一些过渡期的经验、学习经验。教师在面对新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节的时候要适当引导,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带着包容的心态给新生充分的过渡时间。

2、针对教学内容、要求存在差异,在此认知结构需要发生根本变化时学生“束手无策”的问题,应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师还应查缺补漏,搭好阶梯,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刚从小学升上初一,小学里的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应该继续保持.如:上课坐姿端正,答题踊跃,声音响亮,积极举手发言等。初一学生基于小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认为学数学就是做作业,多做练习,课本成了“习题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须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和小结,适当选读课外读物,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初一《代数》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是以小学数学中的代数知识为基础的,从用字母表示数一直到简易方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对小学数学中的代数知识的比较系统的归纳与复习,但本章内容又是从初中代数学习的客观需要出发的,不是小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3、针对教学方式、策略上存在差异,学生面对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需时间“消化”的问题,应重视中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衔接

小学数学教学是建立在简单,直观,可塑的形象思维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的引导产生对比、分析,进行简单的归纳思维;而初中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感性向理性过度的过程,对学生有了较高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要求,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由小学到初中思维的一个重大飞跃,对于刚由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是他们感到数学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小学教师在衔接阶段的教学中应渗透中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学生的中学学习做好铺垫与准备。中学教师也应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注意与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让学生有一个平缓的适应过程。

4、针对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存在差异,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笑迎挑战

长期以来,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中小学教师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种被忽略的割裂状态,致使很多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搞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使数学教学具有延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中小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而要做到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需要教师对小学与初中的数学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学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征,研究不同学段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过渡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信息化、现代化逐渐成为了时代的标志,会计电算化要逐渐向信息化过渡,才能促进会计工作的持续发展。会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在新的形势下,会计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逐渐过渡到信息化,从而才能解决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过渡

引言: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下,会计也实现了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中,会计电算化的不足逐渐显现,为了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会计电算化逐渐过渡到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文中将对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进行简单地介绍,并分析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不足,同时阐述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的必要性与措施。

1、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

1.1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人员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使其工作更加简单、快捷与准确。会计电算化通过计算机对其数据进行采集、整理、核算与存储,提高了会计核算与会计审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同时会计电算化有效地节约了人力资源,实现了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会计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保证。

1.2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处理与会计资源的共享,通过网络,将企业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利于企业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发展。会计信息化有着自身的特点,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动态管理,能够对会计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并能够保证其安全[1]。

2、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不足

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保证了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会计电算化的功能未能全面运用。会计电算化仅是应用于会计的核算与审核,未能对电算化的技术进行全面的应用,在管理与决策方面未能进行有效地运用。其二,会计电算化具有一定的延时性。企业会计电算化运用过程中,要通过会计人员手工输入数据,进而才能进行核算,手工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延时性将影响企业对会计信息的应用,制约企业的决策。其三,会计电算化缺少专业的人员。会计电算化需要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企业这方面的人才匮乏,极易造成会计信息的缺失,严重的将影响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四,会计电算化不能实现会计资源的共享。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环境中,会计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电算化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2]。

3、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

3.1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愈加明显,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要不断调整其财务管理的方法,促进财务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才能支持企业的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会计信息化的资源共享性能够满足企业对信息的需求,能够促进企业的管理,并能够实现企业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措施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将成为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提升,实现了对资源的控制与共享,企业会计信息化将进一步促进会计工作的持续开展,保证会计信息的精准性,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足进步。    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阶段,下文将给出几点措施:

3.2.1通过宣传,促进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在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的时期,企业要对信息化有足够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宣传与学习,认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而才能开展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工作。对会计信息化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在社会上,逐渐对会计信息化进行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才能促进其过渡。

3.2.2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但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在不断发展与更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所以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的顺利过渡,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化的实施。

3.2.3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管理。

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的过渡,首先企业领导人员要重视对信息化的管理,进而管理人员才能开展工作,通过对信息化的全面了解与掌握,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在过渡阶段,企业人员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

3.2.4及时更新、升级会计信息化软件。

会计工作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要将其软件进行及时地更新与升级,才能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才能真正实现会计资源的共享性,从而保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安全性,同时,企业内部要不断对软件进行研发,促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开展[3]。

总结: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是必然,不僅适应了科技发展的趋势,还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会计信息化不仅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效果,还能够保证会计资源的共享。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逐渐发展,其不足逐渐显现,会计信息化将弥补其不足,并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桂林.浅谈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J].科技资讯,2013,12(12):241-242.

[2]刘竹梅.论企业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财会研究,2013,(02):252-253.

[3]杨娟丽.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必要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9(03):138.

作者简介:齐汉(1992——),男,汉族,辽宁丹东人,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过渡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乡镇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承担着管理辖区内各项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职能,在整个行政体系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乡镇机构进行了多次的乡镇机构改革,但是陷入了“精简—膨胀—

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乡镇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现象仍然相当严重。新时期,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随着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国家农业税费体制改革的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全面铺开以及受乡镇人员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对乡镇机构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乡镇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一)、乡镇机构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政府机构作为上层建筑,它的职能和机构设置应该是同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机构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理顺关系,分清责任,切实解决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这既是贯彻中央精神,加强地县乡党政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建设文明、高效、廉洁的党政机关的重要措施,又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乡镇机构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农村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农村改革需要解决好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精简、富余人员出路等问题;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需要农村干部转变旧的工作方式,处理好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善于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与农民打交道。这些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此,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二、乡镇机构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企不分

中国乡镇机构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后,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镇政府由计划经济对企业全面管制逐步转变成有意识的交由市场引导,但是政企不分的情况仍然存在。这种状况使许多乡镇企业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与市场主体,为权力寻租留下了腐败的空间,并进一步强化着乡镇行政权的极度扩张。

(二) 政社不分

在我国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方面,“政社不分”、“以政代社”的体制问题仍然非常严重。单一的行政化倾向,使得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始终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政府的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道义成本居高不下。

(三) 政事不分

政事不分表现在政事职责不分、政事权力不分、政事组织不分、政事管理与运行方式不分。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改革远远滞后于政府改革与企业改革,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政事不分问题并未解决,行政事业一体化特征依然突出。

(四)乡镇机构功能失调

由于转轨与接盘的脱节,改革后的乡镇机构的工作效能并没有达到“减人、减事、减支”的预期效果,而是出现了“减人、废事、费支”的恶性循环。乡镇政府职能“缺位”和“错位”并存,乡镇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而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到位,为“三农”服务的能力较弱。

三、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人员精简与分流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时最头疼的问题是富余人员分流渠道少。目前绝大多数市县乡政府下辖的事业单位都人满为患,一些事业单位现有人员工资发放都成问题,根本无力接纳新人。因此,富余人员难以真正分流,是乡镇机构改革难点;每次改革最终结果是人员回升,导致每次改革总是出发点很好,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进多出少,人员精简仍未走出历史怪圈。

四、 乡镇机构改革难点的成因分析

行政体制改革的难题主要在于机构改革中的操作性困难与行政人员对行政体制改革的观念性和行为性滞阻,这实际上构成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阻力。深究乡镇机构改革人员分流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府利益悖论

政府既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又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直接对象。事实上,有很多乡镇机构不光远离了农民的利益,而且也远离了国家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以自我权力扩张为后盾,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实体。乡镇政府自我权力扩张和自我利益膨胀,不仅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重要因素,而且阻断了中央或上级政府的政令,降低国家支持农民的政策效益。

(二)传统观念影响

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乡镇机构改革也存在着重大的影响。传统行政观念认为:政府的行政权力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深入并控制社会的全部领域和各个层面。乡镇管理机构是连接广大农村社会与国家权力体系的最基层的控制枢纽。国家权力的运作形式决定了乡镇机构的工作异常繁复和艰难。加上乡镇大量行政事务并未减少,因此精简人员就变得异常艰难。

(三) 改革措施不配套,经费不足

机构改革不仅仅是机构和人员的裁减,而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机构和人员的精简,虽然能够在一时取得较大成绩,但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改革的成果只能是昙花一现。由于乡镇经费的相对不足,经费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现。在改革不配套和乡镇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使精简人员与分流人员不能够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因此这成为乡镇人员精简与分流的严重障碍。

五、乡镇机构人员分流对策的探讨

由于行政体制改革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性特征以及受政治体制改革的制约,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结构、功能两个层面上的改革,都必然受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影响,要实现乡镇机构改革顺利进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政府职能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传统的全能型政府,对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要转变政府职能,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上层机构权力下放: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理顺乡镇党委、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为行政改革提供来自权力之间的监督与权利对权力的监督,从而将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与自下而上的政治压力结合起来,更有效地推进乡镇行政改革;第二,培育乡村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方面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完善,但其中的乡村市场经济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政府在培育乡村市场经济体制上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善乡村市场交易的硬体条件,如乡村交通、通讯等体系;(2)加大力度建设乡村交易的软体环境的建设。

(二)人事制度的改 人事制度改革,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乡镇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重中之重。要通过改革,努力营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1)、实行乡镇机构改革要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乡镇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2)、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精简机构,减少人员编制,是衡量机构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 (3)、制定优惠政策,精简富余人员。

(三)加强立法与监督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我们要依照法律法规,界定乡镇职能。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要逐步精简乡镇职能,将不必由乡镇政权履行的职能或乡镇政府不必履行的职能减去,如义务教育的职能归并到相关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归并到政法公安部门,完成财政收入的职能归并到财税部门等等。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过渡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写作教学

一:引言

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现代教学法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激发了人的情感,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氛围中主动发展,自主学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正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它的开展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写作教学也不例外。

二:中学语文写作情境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中,课堂氛围十分严肃、沉闷,教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思考和学习。新的情境教学模式的出现,让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主题和内容更为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只要找到最适合的,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但切记不要为了追求情境而去創设情境。同样教师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关心“境”,而忽视了“情”,不能一味地注重环境的创设,而忽视了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追求意境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情境结合,升华情感。在开展情境教学时,许多教师急于让学生理解,采用过于简单的情境创设方式,并没有根据课堂和学生的需要去挖掘其中的内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浮于表面。情境教学应该像连接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纽带,而不是像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效果和效率,开展情境教学大多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忽略学生对情境的理解。

三: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写作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大多老师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枯燥。教师过分强调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对知识和情感的理解和感知,这容易导致学生逐渐对写作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学生不配合、不投入到课堂中去,也缺乏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灵活应用情境教学,形式多样且更富有新意。

(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语文写作教学也不例外。因为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基础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教师需要从巩固知识出发,不应忽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有些学生对遣词造句等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动手写作的能力较差,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益的指导,让写作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三)忽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阅读积累的知识能通过写作实践体现出来。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写作,积累知识,因为学生的实践是有限的,生活阅历并不丰富,只有通过阅读的方式来间接获得知识,增长见闻。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四: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策略

学生在思考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从中体验到乐趣,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就更近了一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其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情境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开拓思维。教师开展情境教学时,也要重视个别学生对情境产生的独特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

(一)适当创设情境。中学生的阅历、见闻及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地运用到现代写作教学中,它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把原本抽象的知识具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二)善于利用情境。创设情境需要教师把课堂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挖掘已有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将其转变为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现实资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写作资源。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自然地进行写作学习和锻炼,教师只需要加以引导和促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实现情境教学课堂质的飞跃。

(三)直观感受情境。亲身经历比感同身受更让人印象深刻,学生主动积极地亲自参与,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比预期更广阔的境界,也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变身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情境教学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可谓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要重视中学生语文写作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理解和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与学习。将情境教学运用到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去,可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文章的内涵,也可以通过对情境的体验,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共鸣,进而增强写作能力。

情境教学可以让中学语文写作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体验了各种不同的情境,弥补了实践的不足,而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质。

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感。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关怀学生的成长,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使其情感得到升华。

六:结语

研究情境教学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情境教学的使用能改变传统写作教学的单一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环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将不再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一转变也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教师在把情境教学法融入到课堂中时,应该注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到生活的乐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黄琪.基于情感体验的语文情境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2011

[2]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6

过渡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那么, 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怎样去解决呢?我想, 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开头, 古人称为“起笔”。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 不仅能带动全篇, 使文章顺利展开, 而且能抓住读者, 引人入胜。开头的具体写法是灵活多样, 富于变化的, 归纳起来, 不外乎有这几种类型。

1先作些必要的交代, 然后引入正文

先交代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唤起读者在思想上的共鸣。如刘白羽的散文《日出》, 开篇到题, 介绍作者对“登山看日出”的一往深情。强调“从小起, 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从而唤起人们对“日出”的感情, 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又如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 很多事情是值得回忆的。”然后写母亲的一生, 抒发悼念之情, 这种方式多用于纪念性、抒情性的文章。有的文章表现特别, 为了读者容易理解, 先作一些必要的交代和说明, 即使这些交代和说明也有的是故意隐约其辞的。

2开头描写环境, 营造气氛, 衬托主题

如《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 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 延伸到远方, 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 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又如孙犁的《荷花淀》:“月亮升起来, 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润润的, 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 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溥又细, 在她的怀里跳跃着。”开头交代了女人劳动的环境, 作者把这个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

3倒叙法:将故事发生的顺序倒过开开头先序结局, 再写起因

如鲁迅的《祝福》先叙祥林嫂之死, 再叙她的一生。它使人感觉悲剧的情调, 对主人公命运产生极大的同情, 进而探求产生这种命运的原因和经过。

4直述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溯源, 从头说起。如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阎家山有个李有才, 外号叫“气不死。”接着还叙了很多关于李有才的一般情况, 才叙到故事本身。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使读者知道个原委, 不感到突然。它适合于我国民族的传统和群众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另一种方式是截取, 从生活中截取一个横断面。如茅盾的《春蚕》:老通宝坐在“塘路”边的一块石头上, 长旱烟管就摆在他身边, “清明”节后的太阳已经很有力量……这样写的好处是一开始就使读者接触现实生活, 把眼光和情感投到生活的激流中去, 感到逼真。

以上介绍的几种文章开头方法, 无论哪一种要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 并考试阅读对象和文体特点, 灵活应用。

其次谈文章过渡:过渡, 是文章的层次和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通过恰当的词语或段落, 使上下文之间互相衔接,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强调的是“前后连贯, 气脉相承, 通篇浑然一体”。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论述问题“由分到总”或“由总到分”, 从一个意义段到另一个意义段时常用此过渡, 如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 不可不将趾甲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 做一个大概的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用设问出现的第二段就是一个过渡。

这一个过渡, 使文章由总到分, 提示读者, 使读者的思考随文章内容的转换而转换。又如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下片开头“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前句承上片的写景, 后句是启下的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 多少豪杰”——苏轼。承上启下, 为下片周郎出现提领。

(2) 文章的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到另一层意思时, 也需要过渡。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组织的三个故事。作者在开头, 讴歌了志愿军同志品质, 意志, 气质, 胸怀之后, 用“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一句独自成为一段来过渡上下文。作者要介绍青年战士马玉祥救朝鲜小孩的故事, 歌颂志愿军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在空虚故事同, 作者又用“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 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 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一句话自然过渡了上下文。

(3) 今昔相连, 叙现在事, 忽插叙和追叙过去事, 需要有适当的过渡。如鲁迅的《祝福》, 叙了祥林嫂已死之后, 再回来叙她的一生, 中间用了饱含情感的话来过渡。“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 至此也连成一片了。”插叙了过去的事情之后, 再回头来写现在, 跟插叙以前遥相连接, 也需要有适当的过渡。

此外, 用关联词语或转折词语来过渡。如用“因为”、“所以”、“为了”、“然而”、“同样”、“综上所述”等等, 也可使段落之间相互衔接。

与开头一样, 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 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 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 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选择结尾的方法, 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 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 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 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 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 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 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 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 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 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 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2) 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 写出既呼应开头, 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 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 产生一种首尾圆合, 浑然一体的感觉。如: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 “画龙点晴”式。这种结尾方式, 就是在文章结束时, 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 运用简洁的语言, 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 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 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 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 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文章开头、过渡和结尾, 方法灵活多样, 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此在写作时要因文章而异, 要从整体出发, 根据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为目的, 恰当选择适宜方式, 切勿生搬硬套, 机械模仿。当然多读和品味别人这方面, 加以研究, 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也未尝不可!

摘要:开头、结尾和过渡, 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功用。有的开头堆砌辞藻, 离题千里, 有的结尾就像放风筝一样, 只管放线, 不知道怎样收线;有的前后段落既无逻辑联系, 也没有使用过渡段、过渡词去衔接……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怎样去解决呢?

上一篇:档案学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学化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