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

2024-01-14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学阶段的文化课教育亦在不断摸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力争为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其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不同基础水平的中学生来说便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为此,本文就分层次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分析,从学生、教学、和作业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促进分层次教学法在中学地理课程中的良好运用。

【关键词】分层次 中学 地理教学

前言

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为了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培养,逐渐开始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本身源于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差异,这种差异在中小学阶段便会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为此,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分层次教学便应运而生。地理知识作为中学阶段的必要知识之一,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与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亦应该积极有效推进分层教学法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一、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中对学生的分层

若想更好的在因材施教中进行教学,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基础和综合素养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与划分,从而对学生充分进行了解,并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层和管理。第一层次(优等生):这个层次的学生往往有着扎实的地理知识功底,不仅学习勤奋、进取心强,更具有较高的智力与考试成绩;第二层次(中等生):这一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学习欲望,但成绩却呈现出一定的浮动,基础知识功底相对比第一層次的学生而言弱一些;第三层次(学困生):此类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往往较差,不仅缺乏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更缺乏热爱学习的欲望与进取心[1]。

每个班级的学生均存在着以上三种类型的学生,在实际班级分组教学中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座位编排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进步亦有着重要的影响,将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和统一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二、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中对教学任务的分层

1.分层备课

鉴于每个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着差异性,教师便需要在前期的备课环节进行分层备课,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差异性进行知识点的差异性传授,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自身的理解能力范围内进行地理知识的习得。此外,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将知识体系进行难度上的划分,通常与学生层次相对应的有基础知识、中等难度的知识和进阶知识。其中,对于基础知识,在备课中要严格树立教学的任务目标,即必须要全体学生全部掌握。对于中等难度的知识点,尽可能的对第三类学生进行讲解与传授,与此同时又不强迫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掌握,但第一与第二层次的学生需要全面掌握。对于进阶知识则对少部分第一层次的优等生进行严格要求,从而保证不同学生的进步[2]。

2.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即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内容的授课,在同一课堂中的知识点讲解必然会存在着基础知识与进阶知识的接触,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进行,对于大部分学生均能掌握的知识点可从第三层次的学困生进行提问,对于知识点难度较高的问题则对中等生和优等生进行提问,这种分层授课的方式能够促进各层次学生协同发展。例如,在学习“洋流”这一章的地理知识时,其内容与学生层次的对应问题应为:第一层次:“洋流是什么?”。第二层次:“洋流如何形成”。第三层次:“北印度洋洋流、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是否相同,若不同请说出不同之处。”。

三、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中对学生作业的分层

1.课本作业

在地理知识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课本作业进行优化,让学生能够在作业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地理知识素养。在作业的分层次划分中,可将作业的难度进行划分,即基础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三个类型,其所对应的学生分层为一、二和三层次的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例如,给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问题一: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问题二: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问题三: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通过三个问题难度的进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自身的地理基础上进行学习,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3]。

2.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与课本作业的本质是相同的,教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让其能够在自身实际的地理认知中进行实践活动,例如校园白色污染现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总结、分析和进阶,从而促进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的进取心。

结语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推进因材施教的教学体制,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与完善,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欲望,将传统课堂学习中的“要我学”向“我要学”,从“我要学”向“我爱学”的方向转变,长期如此,学生学习效率便会大幅度提升,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中学地理教学的目标,并能够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黄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5(46):74.

[2]汤庆庆.分层次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师,2014(27):88.

[3]王新娥.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1(6):155.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教育得到了显著提升,然后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与新时代教学理念的碰撞,导致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够适用当前教育环境,从而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基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探索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分层次教学法;质量

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来说,由于语文学科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导致不同学生的语文层次不尽统一,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会为学生的语文成绩造成不同的影响,特别是阅读理解和语文作文,有些学生阅历比较丰富,长期有课外读书的习惯,这样这些学生在没有接受高中语文知识教学时,就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而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因素,不能更快的开阔语文视野,这样导致在教学之初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下,很多学生不能跟上教师的脚步,很容易造成整体学习效果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能够学得很好,而一部分学生却逐步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由此可见,分层分类教学的重要性就在于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学习需求。在分层教学法中,能够针对学生语文素养和理解能力进行有效的层次划分,将相同层次的学生并为一个班级进行教学,而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等都会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一、分层次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一)分层标准

分层标准的制定要让能力较高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而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够集中在一起。一般来说有一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是零散而缺乏系统的,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但是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缺乏语文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制定分成标准,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将整个班级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处于同一水平线,这样在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状态,制定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快的吸收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避免出现学生学习跟不上掉队的现象,也能提高同一层次学生的互帮互助、协作学习能力。

(二)内容分层

语文教师在制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后,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对于普通层次学生,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基础语文知识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文基础,对于中间层次学生,语文教师通过问题式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目标,让学生往优秀层级靠拢,对于优秀层次学生,语文教师应该适当的扩展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视野,这样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内容分层不仅局限于课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课前预习层次化:由于学生之间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会相对较强,并且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根据该特点,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方向,按照已制订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前预习层次化,使每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课前预习方法,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必须要实现双向交流的目标.在高中数学课堂实施层次化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内容,并在分层教学模式下逐步提高课后作业层次化: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关键,教师在教完某一个知识内容后,会分层布置练习题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促使学生巩固知识内容.

二、分层分类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意义

分层分类教学法在高中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语文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学习,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分层次教学法的教学意义不仅是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上,更是在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师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引导教学,学生能够在其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现了高中教育育人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大量的高中语文实践教学证明,分层教学方法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有着显著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分层次教学法,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做到不掉队,整体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国庆.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9(31):195.

[2]韩辉.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98):134.

[3]蓝旋瑜.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04):20.

[4]乔守彦.浅析分层次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2(11):127.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指出,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应贴近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正确把握学生的差异,改变统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开展“数学分层次教学”探索,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提供有效措施。

关键词:职高学生 数学分层次教学

一、问题提出

伴随着高校扩招制度的改革,中考对职高、中专学校已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职高、中专招收的是中考普通高中落榜的学生。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职高、中专生源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目前教育的标准,这部分学生属于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弱,在数学课程上体现尤其明显。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与学都不得法,他们的数学成绩、能力分化严重,课堂教学中效率低;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有的学生已丧失学习信心,自暴自弃。这些状况与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为职高、中专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既要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既要根据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又要在教学中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学困生,促进其全面发展,这就是我们开展的“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二、探索依据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分层次教学”的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能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指导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许多学生可获得同样的收获。”这就是“分层次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严密体系,决定了数学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在数学知识链条中,不掌握前面知识,就难以接受后面知识。要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的问题,也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为了让所有学生得到同一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分层次教学”正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三、探索方法

1.探索措施

对象分层:高一采用在同一专业按数学、英语的层次编班。高二、高三采用语、数、英三科按层次编班,专业实行走课制。在同一个班里,任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把班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进行分层课堂教学,达到分层教学目标。

备课分层:结合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分层教学目标,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分层次设问,确定精选内容,设置分层练习、分层指导时间和分层作业。

施教分层:每堂课先用几分钟检测本课的预备知识和基础知识,以便判断学情,查漏补缺,使全体学生都进入状态。然后,教师分层设问,分层次提问、答疑,使多层次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接着分层练习,教师重点分类指导,进行综合训练,使各层次学生学得灵活、主动、各有所得。

测试分层:精心设计检测考试试题,统一试题要求,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及时分层反馈、矫正,不达标者给予一次重考机会。

作业分层: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几种,分层布置作业,使一直使人困扰的抄作业现象得到解决。

辅导分层:因课上时间有限,通过设立帮教小组,开展互帮互学等活动,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辅差提优促中,促使大面积提高。

2.探索步骤

第一阶段为摸索阶段。首先,摸清情况,找准问题。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找出知识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教学。其次,对症下药,措施有力。针对学生思想散漫、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问题强化情感教育。针对学生基础差、知识掌握不牢,采取迈小步、吃小口、步步准、口口顺的小步教学法。目标层次分明,内容难易适当,精讲多练,学新补旧,使学生能学得懂,弄得通,感到学会有望。

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学生产生向上的动机和行为。首先,狠抓基础,加强训练。备好教材,内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要抓住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其次,及时反馈,随时调整。教师通过作业、课堂教学、学生表情、辅导、谈话等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进行调整。也可以确定单元目标,通过单元教学,进行形成性测验,采用适当矫正手段,按标准进行巩固。第三,讲究艺术,善于组织。讲究语言艺术,说话要有风趣、幽默,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创设愉快学习气氛。第四,注意方法,提高效率。加强科学方法指导,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实用时间,促进转化,努力转化学困生,促进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该阶段收集任课教师以情促教个案教育和典型模式课例,用爱心唤醒学生的信心——情绪感染法;用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信心激励法;用耐心培养学生的恒心——夸奖式评价法。整理和补充撰写结题探索报告和论文。

四、探索过程

分层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把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划分为多个层次来进行的,便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操作,在不同目标的指引下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分享其中的喜悦,提高成绩,循序渐进,形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首先,认识层次教学的概念,了解层次教学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体系,使不同的学生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达到共同的教学要求。所以我們在高一采用同一个专业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班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高二、高三按学生成绩程度编班分层次教学,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其次,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教学三大要素。层次教学的要求是教材层次性与学生层次性必须有机结合。因此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一方面挖掘符合教材的层次性,另一方面了解并符合学生心理的层次性,并且使这两方面的层次性匹配恰当,才能使教学收到效果。

第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在探索中坚持把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把教学中内化和外化相结合;把教学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做到改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应建立感情融洽、互相信赖、互相支持、配合默契的关系。课内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其求知欲望;课外及时关心学困生,帮助他们补缺补差,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四,摸索层次教学规律,开展层次教学探索。实施“掌握学习法”,一是提倡“乐观教学”;二是通过有效的教学程序,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特殊的帮助。我们采取四个步骤:

1.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既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又突出单元重点和难点,又符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生经过努力一般都能达到。

2.进行群体教学。(1)师生共同学习单元目标,明确要求,避免教的随意性和学的盲目性,使学生进入积极准备状态。(2)运用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3)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

3.反馈——矫正。(1)按课前编制的反映“目标”的题目,在下课前十分钟进行检查,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强化”作用。(2)每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3)根据形成性测试的结果,进行个别化教学,以四至五个学生为一小组,互相帮助,老师指导,为最有效。(4)进行第二次形成性测试,检查第一次测试中做错的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同时确定下一单元的教学目标。

4.为掌握而评分。评分的方法不是班内排列名次,而是根据既定的“掌握”标准评等级,如“达标”为A,“不达标”为B、C或D。评定实行成绩累积制,如某学生第一次得B,第二次得A,那么他的成绩是A,这样能使学生增强自我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习产生兴趣,形成良性发展趋势。

第五,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层次教学只有把教材层次和学生智力因素层次及非智力因素层次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智力因素一般是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智力活动本身是没有积极性的,只有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加到智力活动中后,智力活动才有积极性,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性,产生了学习的动机,对学科发生了浓厚兴趣,对问题产生强烈的钻研精神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探索效果

1.通过“分层次教学”探索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教学规律。由于我们的教师在分层教学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充分落实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观点,对于每一个教学进度进行了讨论,尽量做到备教材、备学生相结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掌握认知规律,解决认知矛盾;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一批成功的教学经验成果。

2.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分层教学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目的、态度、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明显地看到,A、B、C层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较大进步。如A层的学生学习主动积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在课堂内形成了较强的竞争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教学进度要比原来未分层前快得多;B层学生在学习上亦能较轻松地按教学計划完成教学任务,让原来跟不上的学生在中层找到了自我,有了学习信心;C层学生也由原来的听不懂、不想学,逐渐能跟着学,开始模仿做习题。充分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了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都能有所提高。

3.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密切了师生、家长的关系。教师掌握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要求,就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教师比以前更加热爱学生,更加兢兢业业,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激励了教师自身提高。同时分层次教学也增强了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有的家长说:“通过分层次教学,孩子能坐住板凳注意听讲了,放学能拿着书回家复习功课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家长赞成“分层次教学”的比例高达90%以上,学生赞成比例高达94%以上。

4.有效掌握了分层教学是一种动态管理。由于部分课程实行走课制,这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尽到责任。新的分层管理中,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性,为学校推行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办法积累了经验。

总之,只要我们注意分层次教学中的问题,发挥分层次教学中的优势,达到职高、中专“低进高出”的办学质量,实现了分层次教学的社会效应,分层次教学是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给中专学校的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中专学校要想向更深层次发展,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分析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中专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的措施,希望所得的结果能够给相关领域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中专学校;教学管理;措施

在新的形势下,教育竞争日益加剧,中专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中专学校学生素质不断下降,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给中专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怎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中专学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和优化中专教学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的教学任务不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这往往都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来完成的。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学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学校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专业人才,就必须重视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中专学校同样也不例外。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教学质量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有着关系,但它们并非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有的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比较强,但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进而导致了教学质量不高。反之,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比较差的学校却因为有效的教学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很显然,这说明了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中专学校应充分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工作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运作。按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承而忽视教学管理工作,只会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差,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所以要搞好教学工作,就必须掌握教学管理的规律和方法,把教学管理工作引入科学的轨道,按照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专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不清,定位模糊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大多数人的教育意识里都认为正规教育只有全日制高等教育,其中包括了很多的政府和学校的负责人。中专教育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作高等教育的附属品,它属于非正規的教育。社会对中专学校存在一种普遍的错误认识,大多数人认为中专学校只是没考上高中又无去处的中学毕业生的最后选择,只有被逼无奈,家长才会把子女送去中专学校,这种认识导致了中专学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专学校的办学声誉。因此,导致了很多中专学校无论是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还是教学管理上都无法与高等教育相比较。虽然近些年来中专学校的发展速度仍在持续增长,但很多学生都是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求学的目的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2.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

在我国的中专教学中,很多学校都是采用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中专教学的特殊性,更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很多中专学生来学校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更好地就业并适应社会,而中专学校的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学生的求学目的和学校的教学目的是不相符合的。并且中专学校并没有认识到中专学生与高等学校学生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来源于各个中学的毕业生,平均年龄都在十五六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还未形成独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思想容易受到干扰,学习基础比较弱,性格处于叛逆期。中等职业学校并没有根据自身的这些特殊性去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只是一味地借鉴和模仿。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也只是以传统的试卷考试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查。学生往往都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获得理论上的知识,这些都远离了中专教学的初衷。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内容陈旧、方法呆板、形式单调等问题。

3.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资不足

很多中专学校的教育经费都是自给自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学生缴纳的学费,学校投资主体的单一往往使学校的经费紧张,甚至有的学校会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扭曲中专教育的社会价值,使教学动力严重偏离教学目的。很多中专学校办学主要是为了赚钱,一味地减少经费支出,从而造成了办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就更谈不上管理,中专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三、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的措施

1.注重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中专学校主要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教学内容应该以专业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辅,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课的设置要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以符合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2.改变教师的管理理念及方法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一般都是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对教师分配的任务只是执行,而没有主导权,这就导致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班级气氛死气沉沉,没有活跃感,教师的陈旧观念压制了学生的天性。所以,在现代教育管理体制中,应该让教师学会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建立班级规章制度,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教师一般对学生的特点及优缺点方面了解得不是很透彻,而学生对自己是非常了解的,所以由学生来制定班规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而且由学生自己制定可以提高他们服从班级管理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班级里一些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培养,班干部是教师与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

3.更新教学管理手段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中专学校也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更新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提高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首先,要提高中专学校管理人员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意识,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加强对运用新技术的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开发,使其更加适应中专学校的教学管理。其次,中专学校要建立教学管理控制中心,加强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网络教学管理控制中心可以实现网络交互、网络直播、网络录制等教学指挥功能,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每一个教室的教学情况,加强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监控。最后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中专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新教学设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通过网络系统来进行操作,使教学工作进一步科学化,从而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在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中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中专学校在新形势下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和优化中专学校的教学管理力度,这不仅对提高中专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和公民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周平平,卫书鹏,董彦莉,李晓慧,马法岩.树立学习信心,搞好高职高专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1,13(15):34-35.

作者简介:金容兰,女,出生年月:1976.8.22,本科,吉林市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新形势下中专教学管理的加强和优化。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o Strengthen and Optimize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Management

Jin Ronglan

Key words: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measures

編辑 乔建梅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本研究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教学的现状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学过程、测评手段及教学效果。在一年多的实践中,课题组多位教师在多个专业的多门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并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有最好的发展和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征。

本研究以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某些专业课程教学为样本,着重对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展开研究,从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办法入手,对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指导原则、实施条件、实施策略、实施程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内在规律性,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实证分析选取了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某些专业课程作为主要探讨的对象,所采用的数据是混合数据,用来研究 “分层次” 教学模式的建立及获得成功的影响因素。首先提出本研究的背景与动机,从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高职院校专科教学“分层次” 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的必然性,然后从国内外对于多层次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分析其对分层次教学方案的不足,从而建立起本课题分层次教学的研究方案,对高职院校的某些专业课程实施了分层次教学法,总结了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行动研究法等对分层次教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模式,并探究分层次教学法的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后续研究的一些建议。

分层是教学形式问题,要培养具有独立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学生,必须实施民主、开放的教学形式。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讲究标准,注重整齐划一,教育是生态农业,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必须针对学生个体心理不同,智力差异,能力高低,分别要求,分层指导,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得到全面丰收。分层次教学基于三个相信:即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正是基于这三个相信,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这种资源的开发与价值的利用将给教育甚至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效益。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认识基础上,我们开始实行“分层教学”模式。

第一节

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的概念及内涵

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和各类职业院校数量的剧增以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另外,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 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中专、技工、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即“三校生”)。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层次不齐,而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更是千差万别,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使全体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怎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好发展?我们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用统一的方式教育他们,就如同让所有的学生穿一样长的鞋子,有些学生会因鞋不合脚而落伍,因此,教师必须适应学生,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还认为,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

所谓分层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把学生分为A(提高)、B(发展)、C(跃进)三层;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分层目标呈现问题,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其次是根据各层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先解决共性问题,从基本要求步步递进、再次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程度加以启发,分类指导。分层递进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分层递进的目标是: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尖化。分层递进的原则是:整体性、主体性、激励性。分层递进的方式是;科学分层、因材施教、评价鼓励、调整层次。

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同层同班同法”,即按学生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A层班、B层班或C层班,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一层次班采用同一教学方法。另一种是“异层同班异法”,即不同层次的学生仍在同一个班级,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层次。我们认为,这两种操作方式各有利弊。“同层同班同法”的优点是:层次相近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学习,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因此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各教学环节的压力减轻,课堂效率提高;缺点是:虽然是同层次,但是个体之间的差异仍是不可避免的,同一种教学方法总不能适合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将造成新的差异。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专业学校,由于这种方式打乱了原来的自然班,不利于班级管理。“异层同班异法”的优点是:不打乱原来的自然班,便于班级组织管理,各层次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尤其是对学困层学生,他们可以受到学优层学生的积极带动。其缺点是:自然班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太大,要老师照顾到方方面面,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方法,教师的工作量太大,班额也受到严重制约,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

分层次教学就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承认并充分考虑学生间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信息加工者,并且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群体,进行分类教学,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有效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方式,配备合适的教师进行教学,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层次上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最终适应社会不同需求,达到培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在完成教学任务和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学生的深层了解,将全班学生按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现有掌握程度等原则分为几个档次,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训练、分层作业;教师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检测和评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训练内容,不同的教学训练手段,在原有基础上达到不同的收获和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法是教师考虑每位学生的差异,利用教学原则中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教学,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优的发展。在一个教学班中,因客观、主观、先天、后天等因素的影响,每位同学在心理、生理、体能、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分层次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中求得发展,让上等生得到优化,让中等生学得更好,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达到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即体育新课程标准。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达到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具体的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两个以上的层次,对知识掌握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加深知识的理解、运用外,还要帮助其他同学掌握知识,进而实现全体同学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叫“分层次教学法”。

分层次教学以承认学生之间的心理和生理差异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在学习中通过努力奋斗而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提高和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宗旨,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各学生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在化学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从而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们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掌握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在职业学校中尤为突出。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施教,多少年来广大教师都在探寻解决的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法因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已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分层教学模式是比较适合高职教学现状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其核心是根据教学总体目标,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不同的认知与接受能力等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原则进行科学的分层,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学习指导、检测、评价,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有最好的发展和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征。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并为其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从而构成一个利于自我展示和相互竞争的平台,由于计划的可操作性和目标的可行性,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学生更多的适应个性的机会。由于分层次教学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兼顾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空间,更容易让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第二节

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主体性教育思想。从主体性教育角度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学”能够摆脱教师的“教”。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促进教学过程的“个别化”、“个性化”,尊重学生在知识、智能、兴趣和个性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努力实现“个别化”、“个性化”、“集体化”的最优组合,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划

一、呆板和僵化的缺陷。这是主体性教学对现代教学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分层次教学法的一个理论依据。

上一篇:汽车安全论文下一篇:钢铁工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