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合同范文

2023-07-04

出口合同范文第1篇

乙方:

协议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后订立本协议如下:

一、授权范围:

甲方以自己的名义,在乙方的授权范围内办理与出口有关的事务,由此产生的经济和法律责任由乙方承担。授权范围包括:代为签订和履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代为办理与货物出口有关的报关、检验、运输、保险、收汇、核销等手续。

二、甲方的义务:

1. 甲方根据乙方提供的出口货物的具体内容,负责缮制出口报关单据并办理有关报关及出运手续;

2.甲方在收到退税单据30天内办理外汇核销及未退税证明;

3.甲方在结汇后5个工作日内,将结汇余款打入乙方指定账户。

三、乙方的义务:

1.乙方负责组织货源、货物集港等事宜;

2.乙方确保全套货运和结汇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并向甲方提供报关所需的资料;

3.乙方按照有关规定向甲方提供出口报关及办理出口许可证等所需的必备资料,如出口合同,许可证申请表等;

4.外商因出口质量、数量等原因提出仲裁或索赔,一切责任由乙方承担。

5.乙方承担此项业务产生的一切费用。

四.结算

1.甲方收取乙方合同金额的1%(人民币汇率以结算当天为准)做为代理费;(军品出口代理另加1%,手册代理另加1%)

2.支付报酬的时间和方式:在外汇到甲方帐上支付乙方购货款之前受偿。

3. 违约责任:如乙方未按时支付上述报酬, 甲方有权中止履行代理出口

的义务或者有权在出口收汇款中优先受偿。如因委托人或者外商不履行其义务导致出口合同不能履行,乙方仍应当按照上述约定支付报酬。

五.甲乙双方同意在充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长期友好合作。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有效期暂定为贰年,甲乙双方任何一方,在通知对方后,有权终止该项合作,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宜在今后具体的业务中写上结局,如友好协商不能解决,可向甲方所在地法院提出诉讼。

七.本协议具体订单以乙方出具的委托函为准,乙方需提前10个工作日出具委托函,作为此协议的附件,此委托函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单位名称(盖章):单位名称(盖章):

代表人:代表人:

出口合同范文第2篇

乙方:_________

为明确甲乙双方在供澳门活畜出口业务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根据外经贸部关于《供港澳鲜活冷冻商品出口代理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和要求,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委托代理的活畜品名

活大猪、活中猪、活乳猪、活牛、活羊,上述商品的具体品种及与海关协调制度对应的商品编码,以外经贸部定期发布的《出口许可证管理分级发证目录》为准。

二、委托代理的出口地区

澳门。

三、代理方式

甲方对澳门出口的活畜全部委托乙方代理、组织经销。乙方依照澳门市场和有关商品的销售习惯方式,进行统一销售。

四、数量

甲方在外经贸部下达的年度配额以内,按照外经贸部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以下简称“广办”)下达和调整的有关商品的月、旬配额组织出口。由于特殊原因,甲方不能如期按量出口,甲方应向广办说明情况并报请广办调整月度配额,同时知会乙方。

乙方在外经贸部下达的年度配额以内,按照广办下达和调整的有关商品的月度配额,负责销售。乙方有责任扩大销售网络,加强推销,掌握合理的售价,扩大销量。

五、质量

甲方供澳活畜的质量规格应符合《供港澳活畜品质规格及良比评定标准》,并加强运输途中的管理,确保损耗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乙方负责按《供应港澳活畜品质规格及良比评定标准》验收甲方到货质量。乙方有责任监督代销栏及承运商做好到货的卸收、保养等管理工作,减少活畜在澳段的死亡、残次损失。

六、结汇

在正常情况下,乙方采取以质定价的寄售方式并照此与甲方结算。

(一)乙方把每日的销售数量、重量、单价、残次、死亡及各项费用活畜到澳门后正常情况下会产生以下主要费用:起卸费:_________;存仓费:_________;饲料费:_________;代销栏佣金:_________;乙方代理佣金:_________;其它费用:_________。(由甲乙双方根据实际情况逐项商定并在协议上列明)

(二)甲方视实际情况,可选择信汇、电汇、自带汇票的结汇方式。

七、其它

(一)乙方除了向甲方通报甲方所供商品的质规、卖价及市场反映等情况外,还应定期(具体时间由甲乙双方商定)向甲方通报整个市场行情、市场需求等情况。甲方应根据乙方提供的情况,及时解决出口中存在的质规等问题,发展市场适销的商品。

(二)当澳门有关费用发生变化时,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甲乙双方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修改本协议中原来的费用标准。

(三)如需调整代理佣金,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四)甲方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赴澳门了解所供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反映。乙方可根据需要到货源地实际考察有关商品生产、质量、价格等方面的情况。

甲乙双方有义务为对方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活畜的出口和销售工作。

八、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管理规定协商解决。本协议在双方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协议正本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副本若干份,交有关管理部门(外经贸部贸管司和广办)备案。

九、本协议有效期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到期双方再协商续签。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

出口合同范文第3篇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买卖双方经协商同意按下列条款成交:

1.货物名称、规格和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价及价格条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非另有规定,“fob”、“cfr”和“ cif”均应依照国际商会制定的《XX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XX)办理。)

4.总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允许溢短装: ______%.

6.装运期限

收到可以转船及分批装运之信用证______天内装运。

7.付款条件

买方须于_______前将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可转让的、可分割的即期付款信用证开到卖方,该信用证的有效期延至装运期后_____天在中国到期,并必 须注明允许分批装运和转船。

买方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出信用证,卖方有权发出通知取消本合同,或接受 买方对本合同未执行的全部或部份,或对因此遭受的损失提出索赔。

8.包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保险:

按发票金额的______%投保__________险,由________负责投保。

10.品质/数量异议

如买方提出索赔,凡属品质异议须于货到目的口岸之日起30天内提出,凡属 数量异议须于货到目的口岸之日起15天内提出,对所装货物所提任何异议于保险 公司、轮船公司、其他有关运输机构或邮递机构所负责者,卖方不负任何责任。

11.由于发生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致使本合约不能履行,部分或全部商品 延误交货,卖方概不负责。本合同所指的不可抗力系指不可干预、不能避免且不 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2.仲裁

因凡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应提 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分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当时施行的仲裁 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13.通知

所有通知用______文写成,并按照如下地址用传真/电子邮件/快件送达给各方。如果地址有变更,一方应在变更后______日内书面通知另一方。

14.本合同为中英文两种文本,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本合同一式 _____ 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卖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

出口合同范文第4篇

1.1 减少出口收汇风险

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近两年企业面临的风险变数不断增加,采用出口信用保险,其所承保的责任范围几乎涵盖了国际贸易中所有非被保险人所能控制的信用风险。出口企业可以将无形的市场风险转化为有形的风险管理,保障经营利益。

例如某进出口有限公司2014年接到土耳其一份70多万美元的订单,在出口过程中,由于土耳其国内政局发生动荡,货币在几个月内对美元贬值近30%,造成买家不愿意支付货款,不久又宣告破产。该笔订单使用资金几乎相当于公司注册资本,不能收回将对公司经营造成极大影响。正是由于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企业获得62万美元赔款,从而保障了经营。

1.2 有利于开拓新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通过保险公司对国外客户的信用风险、财务状况以及该国政府的政局动态、经济形势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评估,指导并帮助出口企业正确选择出口对象,使出口商可以放心地结识新客户、开拓新市场,通过强化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的信用保险支持,有利于出口企业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例如2013年,某企业积极开拓非洲市场,与一家埃塞俄比亚公司签署了金额595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付款方式为2年远期信用证。由于该国别风险高,付款期限长,企业对做与不做非常犹豫。最后企业通过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了该笔合同的实施,并且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打开了埃塞俄比亚市场,与进口方的合作领域也答复拓展。

1.3 有利于出口商采取灵活的更具有竞争力的贸易结算方式,如赊销、D/P、D/A等来争取出口成交机会。

买方市场下,出口商如果继续一味地坚持稳妥的结算方式,势必会将自己置于不利的竞争位置。出口信用保险则可以免除出口商对于使用基于信用基础的支付方式的顾虑。

1.4 出口信用保险便于出口商获得贸易融资,提高企业的资金效益和竞争力。

出口信用保险具有一种担保功能,出口企业凭借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提供的保险凭单或担保,可以从商业银行获得信贷,帮助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现状

出口信用保险与进出口信贷、出口退税作为我国三大贸易促进工具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出口信用保险工作,国务院每年外经贸政策均必不可少出口信用保险内容,两届政府总理都强调出口信用保险立竿见影的外贸促进效果。

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是我国专业开展该项业务的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享有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伴随着我国加入WTO而成立,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经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从2010年起,承保规模超过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同业机构,成为全球最大的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近两年,国家尝试放开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市场,引入人保、平安等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市场竞争,但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各项机制尚不健全,业务规模很少,出口企业主要还是依托中国信保开展出口。因此本提案调研背景主要依据中国信保业务数据。

3 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对企业覆盖面依然偏少

以安徽省为例,据调研,2013年安徽省有实绩的出口企业为4765家,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企业860家,覆盖面仅18.05%。

3.2 对出口渗透率低

2013年,全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额只占一般贸易额的29.2%。

3.3 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机构业务过于集中于个别地市

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过于集中于一些地市,很多地市覆盖面不足。

3.4 企业经营思路不够开阔,对信用险利用不充分。

一些企业家族式管理和官僚式管理成分较多,企业经营思路保守,普遍存在政策了解不深、开拓市场能力不足、融资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制约了企业抢抓机遇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在交易过程中过于相信老买家、大买家、欧美地区买家,对买家提出的一些不合理条件及要求一味屈从,心存侥幸思想。实际上没有出口信用险的支持保障,一旦发生风险,多年经营收益便可能毁于一次贸易。

3.5 地方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重视程度不足,鼓励政策不多

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较强,不同于一般商业保险,需要政府在保费、平台建设、企业培训、企业接触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国家和很多省级政府近年来在这方面已经做出很多努力,但地市级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支持力度还应加大。

4 建议和要求

如何大力促进外经贸快速发展,是各地市政府必须认真思考并需要持续努力的现实课题。寻找适合地方特点的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方式,鼓励企业扩大出口、防范收汇风险,是一个有效的工作抓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工作交流,积极引导出口信用保险与各地市有关政策相结合

出口信用保险是一项将金融政策与贸易政策相结合,实现产业、外贸、外交等政策的战略性目标的综合性政策业务。就全国来说,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每年的工作任务在国家对外贸易促进体系中有着明确的交代。对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足的地市来说,应该通过将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引入地方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定期沟通机制、建立信息交流渠道等方式,实现地方外经贸发展目标的共同参与、共同决策,使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更具政策性,能够围绕地方发展目标开展工作。

(2)打造服务平台,为企业投保搭建桥梁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对人力素质要求高,受经费制约雇佣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形成了地市企业覆盖面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各地市政府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组织企业与出口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对接,在政府和商务部门网站上开辟投保窗口、理赔快速通道等方式,引导企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

(3)政府购买服务,为中小企业孵化营造环境

针对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国际竞争力弱、成本敏感等特点,研究和出台促进中小企业投保的财政支持政策,并以“差额缴费、补贴直补”的方式,使投保企业只需缴纳自付部分,减轻经营压力,调动利用保险扩大出口积极性。此外,建议以项目的方式有重点的组织地区优势产业集中投保,并要求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给予专项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组团出海,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4)协调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信贷相结合,帮助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当前银行收紧信贷,出口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困难。地市政府应该出面,积极打造出口融资服务平台,加强商务、信保、银行的资源整合和联手合作,通过保险带动出口信贷,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5)加大对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培训宣传力度

支持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参与政府与出口企业座谈会和外贸政策宣讲会,并鼓励通过举办专题培训、赔款仪式、吸引媒体聚焦等方式,大力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到出口信用保险的必要性、承保政策、申请程序等,增强企业保险意识,提高外贸出口企业的投保率。

(6)落实“走出去”战略,助推企业进军海外市场。

以大型成套设备和海外工程承包等为支持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关于国家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型企业转变项目运作理念,利用中长期出口信贷保险和海外投资租赁保险工具提高“走出去”投融资能力,争取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提高海外承包工程项目规模,实现以“走出去”带动出口,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出口合同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四川茶叶 出口贸易 绿色壁垒

四川茶叶的品种很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很受欢迎。2004年,四川茶园面积达到209万亩,居全国第四,产量8.6万吨,列全国第五,茶叶总产值12亿元。然而,近些年来,尽管产量仍在增长,但四川省的茶叶出口却不尽如人意,2003年四川省茶叶自营出口仅有111吨,2004年130吨,2005年204吨。作为四川传统优势出口产品之一的川茶,近年来出口量占茶叶总产量的6%以下,少时仅占0.6%。很显然,近年来四川茶叶产品的出口与四川作为茶叶生产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川茶出口现实极为严峻。这既有出口商自身的问题,也与我国遭遇的贸易壁垒有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具体对四川茶产业的制约有哪些、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川茶出口所面临的主要壁垒:绿色壁垒

川茶出口受限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壁垒。绿色壁垒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是发达国家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与其他贸易壁垒不同的是,绿色壁垒往往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要求,并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因而具有表象上的合理性。这一特殊的贸易壁垒以环保之名行使贸易保护,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它的内容以及变化,因而具备相当的隐蔽性,也更加难以防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初中级产品出口大国来讲,绿色壁垒的影响更为明显。

一般而言,绿色壁垒主要包括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多种方式,其中我国最常面对的是绿色技术标准和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壁垒是被广泛采用的贸易壁垒,其标准也越来越严厉。例如:硫丹作为一种有机氯类杀虫剂,在我国茶叶作物上被广泛应用,而欧盟启动新的农残检验标准,对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比例从30毫克/公斤调整为0.01毫克/公斤,限量标准一下比原来紧缩了3000倍;此外,日本也于2006年出台了新的茶叶农残限量标准。他们所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这些新规定对川茶出口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二、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

1. 绿色壁垒的“保护层”。

绿色壁垒具有表面上的合理性,因此绿色壁垒的形成有着必然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环境保护观念的确立。当前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极大的破坏,各国也更重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互动性,国际贸易自然不能超出这一限制。从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专门成立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到1998年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的部长会议上将环境问题提上议程,各种各样的国际公约纷纷出现,保护环境成为各国乃至全人类的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一方面,各国更关心其环境问题,部分发达国家甚至因为担心本国环境受到破坏而鼓励污染严重的企业外迁,并予以补贴;另一方面,部分商品可能对环境有不利影响,因此,根据TBT和SPS的有关规定,各国有权制定相关的进口标准和规则,甚至有权实施超出国际标准的技术性措施,来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而不被视为对自由贸易原则的违背。这意味着,只要进口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是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就可视为为达到“合法目标”而采取的合理行为。

绿色壁垒的出现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而环境保护又是受到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因此绿色壁垒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了某种合理性,具有了一种被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保护层”。

2.四川茶产业自身存在缺陷。

第一,川茶的生产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川茶种植面积209万亩,茶叶年产量近9万吨,年产值约12亿元,在全国的排位却从1995年的第三掉到目前的第五。年产量仅为浙江的一半,年产值仅为浙江的1/3左右。浙江的名优茶年产量约2.5万吨,产值约14.5亿元,每公斤均价在59元左右;而四川名优茶产量虽达到1.5万吨左右,但产值却只有2.7亿元,每公斤均价仅为18元,不及浙江的1/3。据统计,四川省茶叶生产加工厂上万家,其中有一半以上年产量不足10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不足400家。目前四川虽然已有产值过亿元的茶叶生产企业2家,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家,茶叶初制厂、家庭式加工作坊多达1万余家。但大量的茶叶生产企业依旧处于加工设备陈旧简陋、工艺粗糙、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

第二,川茶品牌虽多,但都塑造得不成功,没有知名品牌。四川茶业生产者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小规模的生产与销售模式中。虽然产茶的数量大,品类也相对较多,但总体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对品牌的重要性和作用都没有形成应有的重视。川茶商标中,如竹叶青、蒙顶甘露、龙都香茗、叙府龙芽、巴山雀舌等都很难与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相比,而与英国“立顿”、日本“三得利”的知名度相较而言,差距就更为明显。因为没有品牌,四川每年有大量的茶叶不得不以原料的形式卖到其他省市再包装后进行出口;在2004年,四川所产茶叶以原材料供应到外省再出口的数量就达到了6000吨。

第三,四川茶产品较为单一,开拓市场能力弱。据资料显示,虽然上世纪80年代曾是四川省茶叶出口的鼎盛时期,出口茶类以红茶为主。但90年代末国际茶叶市场“红改绿”之风日渐盛行以来,川茶出口即开始大幅萎缩。目前,四川省出口茶类只有绿茶,且只有单一的蒸青绿茶外销日本。另外,目前四川大多茶叶生产企业基本上没有外贸人才,而四川省内几家从事茶叶代理出口的公司的业务也基本是多年不变。外贸人才和国外市场的缺失,使生产和市场脱节,信息严重滞后,产品总是对不上路,严重地制约了四川茶叶的自营出口。

第四,川茶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我国在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标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四川省内目前执行的茶叶农残留限量标准本身就低于欧盟标准,与日本标准也不尽一致,这使得四川茶叶品质难以达到出口茶叶质量要求,从而严重影响川茶的出口。如四川的有关茶叶及茶叶加工品的卫生标准就严重滞后,甚至缺少相对应的法规和标准。在四川1845项涉农国家标准中,几乎75%的标龄在5年以上。而同期一些发达国家的粮食卫生法规和标准修订却发展得很快。

三、 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

1. 建立茶产品准入准出标准,发挥外交作用。

一方面积极建立四川的绿色准出标准来提高四川出口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建立绿色准入标准以保护四川环境安全。另外,还应该充分发挥环境外交作用:第一,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环境公约、国际多边协定等环境条款的谈判。第二,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与此同时,我国也应该有效利用WTO的环境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设置合法的环境壁垒,保护本国的贸易和环境。

2.扩大茶产业规模,实行产品标准化,发展生态茶产业。要应对绿色壁垒首先还得从四川茶产业本身着手。企业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投入到茶叶生产中去。四川地势中山地比较集中但都被小经营者所占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联合各中小经营者,发展大规模的生产和经营。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机械化生产的作用。例如,川茶以前为了防止蚜虫和飞蛾之类的害虫,都是通过直接喷洒农药的方式。制茶时也是用简陋的作坊,铁锅、铁铲等,整个工序都不卫生。现在,在四川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茶农用黄板和灭虫灯代替了农药,用先进的制茶机器和科学的工序代替了以前的手工作坊。此外,发展生态农业是规避绿色壁垒的最佳选择。为此,企业需要发展绿色技术,搞好绿色食品设计和开发,特别是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

3.加强检验检疫力度,引进先进技术,解决农药残留等问题。

茶叶进口国制定严格的农残检验标准已成为趋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对进口茶制定了非常苛刻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带有明显的技术壁垒倾向。为应对这一壁垒,四川省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检验检疫机制,推广用科学技术种植茶叶。四川种植茶叶的土壤与其他省市相比是有相对优势的。土壤中所含有的DDT和其他农药残留的有害物质是最少的。因此,四川相对于其他省市整治农药残留和其他问题的费用上也是较小的。基于此,四川省在推广科技种茶和加强出口检验力度上的等量投入,较其他省市的效果会好很多。只有推广科技种茶、加强出口检验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残的问题。

4.积极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出口结构。

四川茶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太过于局限。四川茶商可以广泛搜集国外茶市场的资料,积极建立联系,实现茶叶出口的多元化,即多品种、多国家同时发展。四川省商务厅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曾发布调查报告称,结合目前国际茶叶市场特点,川茶出口应当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报告指出,四川省内茶叶内含物比浙江茶叶丰富,制成绿茶茶味较重,适合西非、中亚等市场需求。川茶应当在巩固对日本蒸青绿茶出口的同时,积极发展对西非、中亚市场的炒青绿茶出口,拓展绿茶出口市场;而宜宾等地的功夫红茶、红碎茶等产品曾在欧美受到欢迎,当前应恢复出口渠道,组织相应产品生产和出口;尝试高香茶、花茶等特种茶和定牌小包装茶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曾凡银. 踏实农业产业基础.突破绿色壁垒[J]. 经济研究参考,2004(25)

2.傅京燕. 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 经济体制改革,2004(2)

3.夏英祝,祖书君.绿色壁垒和绿色壁垒效应[J].农业经济问题,2004(1)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成都 610074)

(责编:若佳)

上一篇:场地合同下一篇:公路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