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论文范文

2024-02-19

民俗学论文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刘会梅,沈阳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2012届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摘要:学者对满族人们生活的关注从未间断过,对其人文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方面都有大量研究。满族饮食文化作为满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本民族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一些政策扶持我国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政策角度出发对满族饮食文化政策进行初步分析,以求用政策法规来促进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在分析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为出发点,寻求其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包括满族饮食文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相关机制不完善;满族食品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完善满族饮食文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推进满族饮食文化政策执行机制建设;促进满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满族;满族饮食文化;政策

我国学者对满族饮食文化的研究多数是从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度挖掘和探究。笔者对满族饮食文化及其政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几乎都在地方性和民族性的法律法规条例中,如《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凤城自治条例》中略有涉及满族饮食文化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建立一种针对满族饮食文化方面的法规政策。并且,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少有关注其产业的发展与传承性等问题。这一点我们应该向回族清真食品的发展规划学习,清真食品有着健全的产业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方面的支持。第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执行力不够,许多政策得不到及时落实。第三,满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虽然,相关部门对此领域有着高度灵敏性和重视度,至今,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来保障食品安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制度》、《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规支持极力保障了我们生活中的饮食安全问题。然而,我国在满族食品方面的安全保障政策却少之又少。

一、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满族饮食文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1、满族饮食文化的产业发展政策落后

现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有一些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项目。中华饮食文化馆里面有收录一些满族菜品和满菜体验项目;沈阳满族一条街、满族风情园等地方有一些小商铺经营满菜;当然也有一些大型餐馆经营满菜,比如,满菜八大碗连锁店、沈阳清文化主题、沈阳老八旗酒楼、东北佬菜馆等;民族文化旅游景点也有经营一些满菜餐馆,如沈阳市怪坡旅游景区的满菜馆。由此,可以看到这是具有潜力的一大开发项目,我们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发展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让其星星之火燎原中国甚至世界的各个角落。

2、对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性不足

辽宁省是满族的发源地,其省会城市沈阳曾经也是满族的政治中心。如今,还较好地保存着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一宫”和“两陵”。当然,沈阳市街上也能零星碰到几家满菜餐馆,如八大碗、大清花饺子,但是这些餐饮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菜品不符合大众消费习惯;资金短缺;厨师缺乏;品牌竞争等等,导致一些老字号的餐馆也走向了没落,长此以往,满菜将逐渐淡出餐饮业的舞台,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具有极大挑战性。

残酷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重视满菜的未来发展道路。其实,与别的菜系相比,满菜也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发展道路更是开阔。比如,满族的民族特色文化游,尤其是满族风情一直都是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的品牌之一,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很多游客都希望能品尝一下地道的满族菜。因此,大力宣传满族饮食文化,不仅能丰富各地旅游的内涵,而且能使满族饮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相关机制不完善

每一项政策制定的目的都是经过政策执行来实现预期目标。所以每一项政策都要有有效的执行机制方能保证政策的高效率的执行。然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就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机制,而导致一些政策没能真正“走出去”。比如,在政策执行的资源保障方面,有时会存在预算下降,无法继续支持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的执行等问题;由于政策执行细则方面的漏洞,使得满族饮食文化相关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扶持,据笔者走访了解,有许多经营满族菜品的餐饮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福利。

(三)满族食品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一些民族饮食文化产业如清真食品都有相应的立法保护,规范了清真食品的从生产到销售等相关环节的执行标准,促进了清真食品业的极大发展与进步。当然,这些法律也间接或直接的提到 了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内容,但是,至今,还没有一部法律对满族饮食文化产业相关的产品安全进行体系认证,这不仅阻碍了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不利于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进步,同时对广大消费群体的身心健康也形成了潜在威胁。

二、进一步完善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的建议

(一)完善满族饮食文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

我国相关部门应该结合满族饮食文化的自身特点,出台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比如,出台一些对满族饮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支持方面的政策、对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及加快促进满族饮食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步伐等方面的政策,做好从满族饮食文化传承人、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饮食文化发展等不同角度来促进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满族饮食文化发展战略构想,分步骤,分阶段的来发展满族饮食文化,让其成为一个长期性的发展战略,而不只是一阵风的效果。这样量体裁衣的打造一个适合满族饮食文化发展的平台,就能更好地为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1、促进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

对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做出更多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等,为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可以专款专用,政府可以专门筹集一部分资金用于满族饮食文化发展。对满族自治县或者其他满族集聚的地方进行必要的财政转移功能,这样目标明确,责任到位,能更有效的支持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的满族饮食文化发展。而不是像从前一样把资金分拨在整个分化产业领域或者整个满族自治县等笼统的做法。具体来讲,可以对从事满族饮食文化事业相关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进行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支持,以促进这些单位能减少压力,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活动;可以在拨出一笔资金来支持培养满菜传承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帮助和支持更多的人投身于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事业中;可以对满族一条街等小吃街、民族风情园、满族饮食文化体验中心等有关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域进行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这样可以促进满族饮食文化从非物质性更好地向物化发展,让人们能更多亲身体验满族饮食文化的经历,从而不仅能传播和发扬满族饮食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改善。所以这些建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播、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能丰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的内容。

2、引导和加快满族饮食文化申遗的步伐

我们可以借助联合国加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的热潮,运用国家政策的进行积极引导,集中优势资源,努力创造满族饮食文化申遗的条件。具体来讲,首先加快满族饮食文化的保护力度和资源利用,一方面,广泛宣传满族饮食文化对我国乃至世界饮食文化的影响力及其生命力,另一方面,加快满族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使物化的文化让世界各国的游客更具视觉和味觉的体验,让人们深刻体会满族饮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推进满族饮食文化政策执行机制建设

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其内外部环境因素,以确保后期能有效进行政策执行活动。

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其地区性、特色性、时代性等特点。首先,要充分考虑满族人民集聚地的地方特点,满族人大都数居住在东北,尤其以辽宁省为主,这些地方天气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地势是高山也有平原,由此,决定了满族人民的饮食具有四季分明性和地区差异性。因此,满族饮食文化政策主要倾向于东北地区满族自治县地区,并且,在不同季节可以针对不同的菜品及相应的产业做出政策支持或技术指导。其次,要注意和其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政策区别开来,针对满族人们的饮食喜好、饮食礼仪、祭祀风俗等制度相应的政策,尊重当地的饮食文化,比如,现在满族人民还流行小孩和妇人不许上桌子吃饭,政策的制定时就可以少谈男女平等、人权等来强制改变他们的风俗。最后,满族饮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满族人们的饮食文化有一部分被汉化了,融入了汉人和其他民族的元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在保持民族特色和融合多元化两者之间找到契合点。这样在政策制定这个政策的源头部分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对满族饮食文化的冲突或者不敬之处。

(三)促进满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第一,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应该接受工商和质检及卫生等部门的监督与检查,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也应当符合其萨马教的教规。当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制定专门的有关满族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以使相关利益部门能依法行事。第二,在满族饮食文化食品监管过程中,可以由民族部门和宗教部门带头。由于民族或宗教部门有多年食品管理经验和熟悉法律法规,所以,在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的整个环节应当积极接纳这些部门的意见,这样,满族人们在心理上也比较容易接受。第三,在制定满族饮食安全等政策时,必须构建一套协调民族、质检、卫生、宗教部门和工商等食品监管部门的执法机制,使他们职权分明,能较好的协调合作。第四,积极\发挥辽宁大连满族食品协会等相关民间组织在满族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监督作用,保障满族饮食的安全。第五,可以有限的聘请萨满教信徒为满族饮食安全政策执行的监督员,委托监制等办法,以取得满族群众的支持。第六,积极发展食品质量安全契约机制。第七,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满族饮食文化相关产业的产品进行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并跟进监督政策执行情况,保证产品的管理、物料来源、加工生产、生产流通、产品消费等环节能过关,让广大消费者能真正体验到满族饮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同时能安心享受其带来的舌尖上的触动。(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冠琼:公共政策学[M].北京师范大学.2009.

[2]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卫生法[C].常务委员会.1995.

[3] 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C].十一届全国人大.2009.

[4] 孟聪:宽甸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C].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0.

[5] 张涛: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

民俗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民俗旅游是促进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本文阐述了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概念和种类特点,从当地居民、民俗文化、产品认知、旅游环境以及专家学者等角度着重探讨了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本真性;文化

现阶段,文化传播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而民俗文化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俗文化逐渐融入到旅游行业中,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认知的需求。但文化在商业环境中推广,其首要原则就是保持本真性,所以本文从多维度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判断何为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

一、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概述

所谓文化的本真性,即是尊重其本质上的还原性和真实性,还要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传统连贯性原则,推动文化的传承。民俗旅游文化源于旅游所在环境,与当地风俗习惯有密切联系,而促进本真文化的弘扬传播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从更深层的角度讲,文化融入到商业环境与保持文化本真性二者之间并不相互对立,但是文化的商业性发展会影响其保持本真性,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民俗旅游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在旅游过程中,消费者会在“舞台真实论”的局限中,换言之,消费者想要观赏的景观和获取的精神文化可能都在“前台”呈现,而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在“后台”不为人知[1]。

二、民俗旅游文化种类

民俗旅游文化种类主要可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复古再现式。将当地消失的风俗文化寻回,通过信息整理、情景再现和设施建筑帮助游客找回文化记忆,如杭州宋城、吴国文化公园等,满足游客与历史近距离接触的愿望,但为迎合游客可能会歪曲历史,形成误导。

其二,原生自然式。通常这种旅游文化传播方式以原生态村落和古寨为展开地,在无后期加工的情况下让游客体会当地的文化特色,游客可以选择参与到劳作和活动中,但开发商应保证当地村民的经济利益。

其三,荟萃集锦式。通过主题公园将旅游地的民俗特色集中整合并加以传播,如民俗文化村、中华民族园等,游客可以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了解民俗文化,但其最大的缺陷在于人工成分较多,容易造成本真性不强,甚至歪曲民俗文化。

其四,原地浓缩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地区的民俗文化已经逐渐消失,但为了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确保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政府部门选择在附近建设文化园,将民俗文化精华呈现出来,如海南苗寨等,但浓缩地与真实地之间形成强烈对比,同样难以确保其本真性。

其五,短期表现式。顾名思义,短期表现式即是为吸引游客而组织的短时间的民俗活动,一般由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有的节庆活动,此时会吸引大量游客,比如那达慕大会、火把节、古尔邦节等;另一种是流动型的,如滩堂戏、花鼓戏等外出表演项目。

三、基于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一)当地居民角度

民俗旅游地居民对本真性的观点和态度在文化传承层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方向主要为两点:第一,民众对民俗文化本真性的认知情况;第二,民众对民俗旅游保持何种态度,是否愿意參与其中?从当地居民角度来讲,其原汁原味的生活即是民俗文化,包括过去,也涵盖现在。若用静态的思维去审视文化的本真性,无法明确定义过去是本真,还是现在更为本真,因为这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概念,但可以明确的是宗教信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这些文化是始终根植于心且很难改变的,即使在时间消磨下有所改变也会保留一部分,但生活方式却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从物质层面看,古寨、村落、街区都会随着现代化发展而渐变,倘若为保留物质文化的还原性和本真性,剥夺了居民发展的权利,这种做法也不够人道,所以,既要注重满足当地居民的根本需求,又要尽可能保留民俗文化,达到平衡的效果。例如北京街区的四合院,能满足居民对传统院落文化的需求,还能保留当地文化,通过修葺保护达到本真性的效果[2]。

(二)民俗文化角度

从民俗文化本身的角度来讲,其概念较为广泛,包括各种手工艺品、文艺形式、歌舞风格、礼仪文化、节日活动等,还包括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如四川当地民众喜欢喝茶听川剧,既是当地人热衷的活动也是游客愿意体验的活动。虽然严格意义上讲,这种生活方式贴近于民俗,却不是理论认知的文化,即使在旅游方案中为游客提供这项活动也容易被人们认为与民俗文化无关,但民俗文化的主体是人,要得到游客和当地民众的双方认可,而且新时期民俗文化不应局限于固有圈子中,所以,这种生活方式何尝不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此外,很多民俗文化本真性的维护需要以经济停滞为代价,旅游行业应发挥其效用,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效果,开发商还应给当地民众提供相应的报酬,对民俗文化本真性的维持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三)产品认知角度

游客选择民俗旅游这种方式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想通过这种旅游方式进一步了解文化,但由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认知能力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对旅游产品的认知也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对于相同的产品,不同游客对其真实性的需求较为不同,对真实性的认知程度也较为不同,比如国际游客对产品真实性的需求通常会比国内游客更为强烈;其次,不同旅游产品将带给游客不同的本真性感受,如中华民俗村的泼水节活动相比云南当地的泼水节活动会存在差距。因此,游客对产品本真性的认知和评判要通过长时间获取的数据信息来掌握。例如,研究游客对旅游产品——中华民俗村泼水节本真性的认知情况时,通过评价表获取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调查其中参加过云南泼水节的游客对此泼水节活动的看法,最终掌握游客角度对本真性的认知情况。若本真性不足,则要进行产品调整,旅游设计人员也可根据游客意见情况进行方案改进。各种旅游产品关于民俗文化方面的本真性存在差异属于正常现象,但应尽可能保证其还原效果,要为游客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四)旅游环境角度

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缺少载体和媒介,新时期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加之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俗文化也借由旅游产业获得了弘扬和发展,旅游环境的开发建设也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但过多的人工雕饰导致原有文化逐渐消失。例如复古再现式民俗旅游,通过现代化复古建筑达到还原场景、营造历史氛围、吸引游客的目的,但其最大的缺陷即是容易在经济效益的需求环境中失去初心,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开始“功利化”。

在发掘民俗文化时,应结合当地环境,將文化作为特色产品融入到旅游业,使人文知识融于自然景观,加强宣传推广,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手段,确保风景、人情、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应加强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包括非物质文化和手工技艺等,如京剧、昆区,再如剪纸、陶塑、皮影戏等。在文化传播时,应以本真性为原则,保留文化的原有形态,不将利益作为文化改变方向,而是尽可能还原文化、保留文化。

(五)专家学者角度

近几年,为保证文化传播的本真性,许多专家学者都投入到了相关研究中,使理论观点有了静态到动态的发展历程。传统本真性的研究过于片面局限:一方面,本真性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溯源还真上,寻找文化的根源;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处于闭环状态,也就是说要求其处于封闭空间内,与外界环境交流甚少[3]。新时期,专家学者对本真性又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开始注重动态代替静态,意识到文化不应只停留在过去,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要注重变化程度,至少不能歪曲史实、误导游客。在现实发展中,各地区的民俗文化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这种变动的根本原因来自时间、环境、人为等各种因素,若将真实性完全理解为静止保留原有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文化的发展。因此,真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专家学者的理论基础上,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知范围有了重新的拓展和延伸,从传统的物品到今日的环境,从传统的静态思想到今日的动态思想,从传统的物质文化,到今日的非物质文化等。

四、结论

总而言之,旅游是人们在都市压力下放松心情的高效方法,但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民俗旅游应发挥其文化传播特色,保持本真状态,为文化的弘扬传播奠定基础。相关研究者也要从多维度考虑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将其作为发展和推广的核心,使更多游客能够通过民俗文化了解历史,领略地区特色。

参考文献:

[1]童广路.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的融合发展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2):13-14.

[2]王亚力,王楚君,向小辉,等.存在本真性视角下寻求本真自我的旅游动机分析框架[J].地理学报,2018,73(8):1586-1599.

[3]葛丽.民俗认同的现代性反思:山西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变迁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徐倩(198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酒店管理。

民俗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幼儿园内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我们要将其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在两者融合中会出现环境创设过于单调、幼儿主体性不突出等问题,通过探索传统民俗文化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融合方法,应具体从户外环境、室内环境以及墙饰三方面进行融合。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传统民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智慧与经验的成果,龚自珍讲:“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学习、保护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对于个人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而幼儿作为新生一代,他们将来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使他们对祖国的文化产生兴趣,从小培养他们了解明白、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幼儿园要挖掘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有效的在幼儿园进行创新和体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的潜在课程,不仅能激发幼儿思考,而且能引导规范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将传统民俗文化有效的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让幼儿生活在带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充分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深刻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从而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良好的品德、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并将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合传统民俗文化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幼儿园与幼儿园班级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步入一个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就像一个窗口,展示不同幼儿园的风格特色,同时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通过抽样调查研究,我们认识到大部分幼儿园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出来具有教育功能的环境,也有部分幼儿园重视了将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作为重要的学习任务作为一项教学目标,但我们同时也发现在部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或是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合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环境创设过于单调

部分幼儿园环境創设的内容长时间固定不变,仅有的墙面创设也只是单纯的一些卡通画,只是为了美观,缺乏一定的功能和教育性;活动区角的投放过于单调,幼儿可操作性低。

(二)幼儿的主体性不突出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之一,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部分教师以幼儿的手部肌肉未发育成熟或幼儿不会做美术手工等其他原因,只是教师预设一个环境,从未让幼儿参与过环境创设的过程。

(三)传统民俗文化内容选择问题

在观察、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园意识到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尝试将其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例如:

教育性难以彰显。例如:在幼儿园A的活动墙面上粘贴了十二生肖的精美剪纸,十二生肖属相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剪纸是传统民间工艺,两者十分具有教育意义,也非常适合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但我们问过A幼儿园的教师,贴于墙面的剪纸并不是教师自己制作,也没有和幼儿开展过相关主题的活动,所以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意义没有彰显出来,教师与幼儿的创造性也不够。

内容过于单调。例如:公办幼儿园B是示范幼儿园,经过我们的走访观察,B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较好,园长及教师也很重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内的传承,园内布置了幼儿入园时玩的“龙舟船”,在表演区有传统民族服饰。但也存在着内容选择过于单调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班、大班的主班老师,她们较为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情况,访谈结果显示:对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问题上,两位老师均表示幼儿园一直在开展相关的环境创设,花的功夫也比较多,但主题较为单一,大型环境创设主要是传统节日,如春节等。从这两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情况及问题来看,对于内容的选择,仍值得我们仔细思考与推敲。

(四)传统民俗文化教育的途径选择问题

教育方式小学化。例如:八月,C幼儿园正在火热招生中,在宣传灯牌上C幼儿园直接写着:教学特色:国学、传统文化。走访C幼儿园,不难发现幼儿园在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上有小学化倾向,教育方式十分直接、较为“死板”,通过念古诗再多次复述的方式学习古诗,将传统知识直接讲述给幼儿听,这样的填鸭式教育不仅没有达到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意义,因为幼儿不理解其内涵,只是背诵记忆,可能还会磨灭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教师对教育方法缺乏创新与研究。幼儿园教师除了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环境创设中的具体区域,也要会对幼儿进行专业教育以及随机教育。教师要将环境创设的主题不断深化,深挖、细化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使其更好的融入至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教育流于形式。部分幼儿园并没有真正看到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对幼儿的必要性,只是流于形式,做一些表面功夫,以此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这样的方式既不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作用,还会给教师、幼儿甚至家长增添负担。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传统民俗文化融合的注意事项

1.遵循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遵循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安全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1】。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民俗文化合理的进行融合,如: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参考幼儿意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选择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环境创设,并通过适宜的方式进行教育,促进全体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制作,要注重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同时,幼儿的参与能更加亲近传统民俗文化,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2.教师应有的观念与理论基础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在安全的基础上,将幼儿参与作为首要原则,让幼儿在参与中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2】,为了幼儿的发展许多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需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了解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首先,幼儿园的园长及领导阶层应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将传统民俗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落到实处。其次,对在岗幼儿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人,也是在幼儿园中与幼儿交往最密切的人,教师主要承担了环境创设中的具体工作,创设内容往往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念,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以及适宜言传身教直接决定着环境创设所能达到的教育目的。

3.教育内容选择得当

现如今的环境创设较为单调,一般多使用卡通元素,事实上我们的创设应在充分考虑幼儿喜好的同时融入优秀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审美固然是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以及教育目标筛选传统民俗文化,选择合理的教育内容作为素材,通过多种方式、多种艺术形式,让我们的幼儿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

4.就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加强家园合作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更是环境创设中重要的资源与支持者。家园合作也是弘扬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家长需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让家长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与家长积极交流联系,共同为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做出努力。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传统民俗文化融合的具体操作

(一).户外环境创设。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会根据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创设种植养殖区,结合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我们可以在幼儿园一角设置亲近自然的“农庄”,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动手栽种作物,喂养一些小动物,不仅给幼儿园增添新绿,更将带来一片生机,犹如归园田居般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一本孩子亲近自然、回归生活、探索植物奥秘的“活教材”,通过这些经历幼儿能获得快乐、体验成功。种植的过程是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3】,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让幼儿体验传统农耕,感受民族文化。

(二).墙饰创设。墙饰作为室内环境创设重要的一部分,更是能直接彰显一个幼儿园的文化内涵,墙饰的形式应多样、丰富。墙饰创设的内容,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有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如传统节日、中国剪纸、陶艺、国画、毛笔字、中国结、古诗、刺绣、中国民歌、民族舞、中国历史等作为研究主题,借与该主题相适应的墙饰来进一步烘托民族文化,充分发挥墙饰潜在的育人功能【4】。

(三).活动区创设。依据最常见的区域归纳我们将幼儿园共划分为七个活动区域,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功能和创设要点与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融合。

1.角色表演区及表演游戲区。设计不同的角色游戏区,如餐厅、超市、学校、工厂等场所,融合传统民俗文化,可以为幼儿提供进行戏剧角色扮演的服装、面具、配饰、彩带、鼓等道具;在角色环境中投放有故事的曲艺内容,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幼儿可以在角色表演区,先欣赏戏剧故事,然后分角色模仿和扮演不同故事中不同的人物,在体验学习地方戏剧的同时,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同时饮食文化也可在角色扮演中进行学习了解。

2.建构游戏区。需要较大的空间范围;数量较多的材料如:积木、纸箱、易拉罐、水瓶、纸板木板等,自然材料包括树叶、秸秆等,融合传统民俗文化,本土的农作物、鹅卵石、河沙都可以成为材料;用废旧材料制作灯笼、狮子等,在进行建构游戏时能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识和想象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美工区。提供不同的美术材料和区域如:绘画区、雕塑区、泥工区;各种美术工具:纸、笔、橡皮、剪刀、胶水、颜料等,融合传统民俗文化,可以在美工区投放麦秆、小树枝等其他搭建的材料供幼儿编织、搭建;投放彩色纸,让幼儿与老师一起学习本土的窗花工艺,教师们可以将充满童趣,有故事性的经典剪纸放在欣赏区。陶瓷区,老师和幼儿可以在观赏本土文物之后,进行陶塑创作;刺绣如今在幼儿园大班较为常见,教师可以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刺绣工具,幼儿既学习了传统工艺,又增强了对色彩、线条、构图的理解,体验了美术的乐趣。

4.生活操作区。系扣子、串珠子、钉钉子、用锤子、用筷子、用勺子等,在生活操作区放的音乐可以是教师筛选出来适合幼儿听的民歌,让幼儿在民歌中熏陶,同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益智区。提供拼图、七巧板、迷宫、棋类、牌类、集合拼摆、图片比较等材料;结合科学活动和数学活动投放尺子、天平等材料。融合传统民俗文化,提供各种房子、民居的自制拼图,幼儿可进行拼摆和排序,能培养幼儿专注、细致、有序等习惯。

6.阅读区。提供不同年龄段、不同主题的阅读材料:图书、靠垫、小沙发、书柜,融合传统民俗文化,投放民间故事书、民间手工艺作品画册、少数民族画册、民俗图书、文人名著、谜语书等。

除以上划分将明显的活动区,我们还可以将传统民俗文化在以下方面融合至幼儿园环境创设:

1.戏剧: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作为装饰,以照片、贴画、玩偶等形式,布置在班级墙面上,加深幼儿对戏剧内容的印象,形成视觉感受,更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于戏剧文化的理解;除了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观看,有条件的园所还可以邀请本土戏剧表演家到园内为幼儿演出,让幼儿欣赏现场的艺术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园内各种资源如结合墙饰,区角,以及园内的橱窗,壁饰,广播等多方位立体化建构本土戏剧文化环境;组织民俗表演游戏,宣传传统优秀文化,如《孔融让梨》、《游子吟》等主题表演,在文学表演中切实感受中华优良传统。

2.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文明博大精深。例如湖南有着地方显著特色的饮食文化,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创设以湖湘本土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环境,幼儿园可以专门设立一个饮食文化区角【5】,在活动区材料的投放选择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设计和投放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通过张贴代表各种饮食的图片、玩教具模型等,以方便孩子们认识各种小吃的名称,种类,制作材料及方法等。

3.文人与文学:幼儿园应创设良好创设语言交往的环境,教师们在走廊的两侧布置与古典诗词、民间故事相关的图片,班级教室的主题墙上可以幼儿的古诗绘画作品,激发幼儿对古代文学的兴趣的同时了解历史文人,让古典文学陶冶幼儿的性情。

4.音乐与舞蹈:传统音乐与舞蹈,可以通过音视频的方式在闲暇休息时间,让幼儿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 [2]陈幸军. 幼儿教育学(第三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168-172.

[3]虞永平. 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J]. 幼儿教育,2017(Z4):4-6.

[4]马丽洁. 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幼儿园文化环境——浅谈幼儿园窗饰、墙饰文化建设[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04):16-17.

[5]张卫民,曾虹,詹霞. 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 学前教育研究,2011(06):57-59.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刘璨,易虹颖

民俗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我们现有的中职英语教材及教学中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涉及还不多,怎样合理的吸收利用地方民俗文化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怎样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张口向世界输出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尝试通过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内容、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实训实践,培育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即兴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

一、中职旅游英语课堂渗透地方民俗文化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游世界已不是梦想,人们旅游消费结构和内容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旅游者开始更加关注康乐项目,注重精神文化体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热衷于来中国旅游,国外游客来到县区地方时,怎么才能向全世界介绍我们,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呢?现有的旅游英语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涉及还不是很多,我们尝试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来解决这一问题。

作为地方中职学校的旅游英语课堂的学生们,比其他类型学校和专业的学生,在民俗文化进课堂方面有着更加优越的条件。首先,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学业任务较其他学校较轻松,有时间来进行研究;第二,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研究文俗文化是对旅游英语课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加深和拓展;第三,地方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当地乡镇村落,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了解也比较多,这样开展地方民俗文化进旅游英语课堂也有一定基础,同学们在搜集整理民俗文化知识也比较容易。第四,与城市学习比,地方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民俗文化了解更多,很多都是身边看得见、摸的着的,把这些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五,地方民俗文化相比经典古文知识,更让学生亲切,能够亲近和参与到民俗文化融入课堂的实验中,学生的参与度高,能产生更多的成果必然就多。另外我们当地有许多非常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和民俗文化景点需要优秀的涉外导游来讲解,这为以后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参考方向。

二、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如何有效融入地方民俗文化。

在现有的中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为了就业和升学,强调理论知识和导游技能,但大多都浮与表层,没有立足本地,缺乏定位,忽略了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教育,失去了向世界介绍自己的能力。地方文化是根、是魂,缺少这些,面向世界所有的对话都空洞苍白。所以我们尝试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为中职旅游英语课堂引入新的生机,丰富课本内容,使学生更有兴趣,敢于开口,英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旅游英语课堂的教学。

1.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吸收地方民俗文化。我们通过两个方面把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一个方面是对课本中提及的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对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渗透融入和补充;另层面是对课本没有提及的地方民俗文化,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

在教学中,一方面在课本中讲到民俗文化时,对比当地的民俗文化,有哪些相同与不同,把他们整理起来吸收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比如讲到节庆民俗“春节”,课本上讲的比较笼统,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的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中,有“黄帝陵传说”、有非遗“齐天圣鼓”“骂社火”等等,在融入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课本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这一课加深认识与理解,有更多的体验感和印象。另一方面是,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而课本没有提及,甚至在网站上也鲜有涉猎,那么这个时候需要搜集整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做主力,同时组织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自身发掘知识,体验知识再现和创新的成就感,促进旅游知识的学习。

在地方民俗文化融入课堂中还要注意几个原则:因生而定、因地制宜、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这样做才能合理、有效。

2.设置有效的教学模式。旅游英语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英语教学,它最终服务于旅游业,未来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导游。导游,要掌握知识,然后要所吸收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给游客听。这就不同于其他院校或者一些专业的书面英语,“表达出来”对于我们的学生就尤为重要。

在教学一线旅游专业英语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尝试将当地特色民俗文化融入进旅游英语课堂中,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我们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尝试中英文对照介绍当地民俗文化,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进行实景拍摄,学生出镜,发布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利用比赛机制,让观者进行点赞投票等。在准备这些英语民俗文化简介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方式来完成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中英文对照翻译等工作。这种通过情景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为学生提供文化输出的平台

我们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以下几个实践平台。

1.校园开放周活动中进行地方民俗文化外语展示。在学校开放周活动期间会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那么这也给我们的学生用英语展示地方文化提供了一个舞台。

2.当地旅游景区接待工作。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我们会接到市里一些景区的接待工作,主要是为参观者讲解景区的现状景观和一些地方民俗文化,这时候能加入我们的英语介绍也能突显我们旅游专业学生的实力,当遇到外宾来参观时也可以从容应对。

3.邀请外教参加地方节日。学生用英语为外教介绍讲解节日中的地方民俗文化。

四、结束语

作為新时代的旅游英语课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课本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地方民俗文化教育我们经验很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分享来促进地方民俗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为学生丰富课堂的同时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以后就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旅游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宋安国.技能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民俗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提出了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了其具体情况,系统地阐述了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并提出有效措施,提倡对传统民俗文化要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开发原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问题;对策

一、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就是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民俗旅游是民俗资源与旅游形式的结合;是以本民族、本地区的标志性、特异性的民俗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立足点;表现了一种特殊的经济交换关系。旅游地居民通过出售自身民族文化的形式并提供展演场地,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

民俗旅游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旅游,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或地方特色。旅游者主要是以感受民俗风情而进行的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核心也是民俗文化和风俗习惯。民俗旅游产品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在人文旅游资源越来越趋于形式化和商业化的同时,民俗旅游产品的朴素更能体现其本质和内涵。民俗旅游产品主要是由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等组成的,所以说当地民俗态度的好坏、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

换句话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它也是旅游者体验异地文化的审美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它更能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的心理,是最具活力的旅游方式之一。

二、我国民俗旅游的现状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势头良好。在北京,胡同文化早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人士的关注热点;江苏无锡华西村开展的江南水乡特色民俗旅游,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内外游客;“给我一天,还你千年”,在杭州有着我国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宋城”,她采用宋代营造法式,城内斗拱飞檐,车水马龙,精彩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气势恢宏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真实再现了宋代都市的繁华景象。这些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是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但民俗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观念滞后,对民俗旅游资源挖掘不够、职能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势必会影响民俗旅游发展。

三、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一些地方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民俗旅游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结果造成许多民族文化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地旅游开发,是以牺牲民族文化特征换取部分人的经济利益。

(二)舍本逐末,民俗旅游资源丧失原始性

开发商过度地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传统的民俗文化变得庸俗化。许多经典的民俗文化被改造后变成经营者赚钱的资本。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本应尊重民俗、弘扬民族文化,但开发商却人为地再造民俗节目,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丧失其原貌。

(三)外来文化加速了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

旅游开发是多元文化的交汇行为,大量旅游者带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外界信息的进入,破坏了旅游地社会、生产和生活现存的和谐与平衡。外来文化与本土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碰撞,甚至出现局部的对立,从而干扰和阻碍了本民族民俗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进程。

(四)盲目仿照,缺乏新意,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我国少数民族向来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出发点。但很多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就从形式上照抄照搬一些民俗活动,天天过节日、处处有节庆。百花争艳的民俗旅游产品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大相径庭的旅游活动。

四、解决对策

(一)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开发原则

在旅游开发中,要理清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不可轻保护而重开发,提高了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社会效益,这样就可能导致优秀民族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俗旅游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发展经济固然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文化的消亡却是我们无法弥补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和真实性

民俗是民间群体生活的体现,它的最大吸引力就是淳朴和神秘。要注意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努力维护其原生态,避免其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民俗的特征与生命就在于它的本色。不能忽视它的原始、古朴而对它进行刻意地修饰。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就地取材,要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面貌,体现其原始特色,切忌不可跟风模仿。民俗的神秘性决定了民俗旅游的开发利用必须寻根探源,分析不同时期的因素和变化特点,然后才能因势利导,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

(三)预防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要正确看待本民族与旅游者间的文化差异,科学地引导当地居民客观看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盲目迎合与模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可能总是处于长期封闭的环境中,它要不断地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获得新的发展。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不完全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但在开发的同时,应增强当地居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传统文化的不可再造性和独特价值,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要保护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事物,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民族文化资源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积淀,尽管有些内容与当代社会不相适应,但有相当多的成分在当今和今后都会发挥积极作用。保存人类文明结晶的完整性,也就是在保护民族文化。保存历史,留住人类创造的足迹,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四)立法保护,从宏观政策上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国家制定了一些关于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物等少部分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法规,但是,像饮食用具、手工艺品、民族器乐等大部分民族文化资源等还没有被列入法律保护的范畴。民族文化内容广泛、类别繁多,要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功能和宏观调控功能,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规划民俗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最大限度地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完整,使它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五)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其他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

多元化、综合化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发展方向,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但要注重风土人情方向,还要正视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也会产生良好的旅游效应,增强民俗旅游的生命力。刘三姐品牌开发就是一个民俗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的典型示范。事实证明有创新的旅游产品,才能以其特有的古朴与神秘持续地吸引旅游者。

五、结语

我们要在对民俗旅游进行充分调研后,方可对民俗旅游进行有效合理地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要坚决摒弃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导向,更要立于长远的打算,精心挖掘其文化性,并保持民俗旅游的与众不同,使其散发出独特魅力,使民俗旅游为我国的旅游业增添光彩,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民俗。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2006.9.

[2]高红艳.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0-21.

上一篇:医学专业英语论文下一篇:英语议论文写作论文

热门文章

民俗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