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提高方法范文

2023-04-13

初中化学提高方法范文第1篇

一、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 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 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 催人奋进。”一堂课的导入就是给一堂课定基调, 导课艺术讲求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 象一块磁铁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 顺着思路往后引导到我们事先预设的思路上来。所以一堂好课的“开场白”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过程要精心设计而不是灵光闪现或信手拈来就可以达到。导入的方法很多, 或实验导入, 或故事导入, 或错例导入, 或生活体验式导入, 对这一环节一定要精心设计, 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收获成功。比如, 在学习《空气》课题时, 我设计了游戏体验。首先请同学们屏住呼吸, 看谁屏的时间长。全体同学参与并谈感受, 进一步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能长时间的屏住呼吸呢?引爆小组讨论, 激活了课堂, 激发起同学们对《空气》成分的探究欲望, 往后的学习就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展开。通过创设的问题游戏情景,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置身于游戏之中, 体验到学习化学带来的快乐。在讲《原子的结构》时, 我给同学们展示了两幅图片, 一幅是原子弹爆炸, 一幅是氢弹爆炸图片, 然后问:这是属于什么变化?有不少同学回答是化学变化, 老师复习了分子原子知识后引出下文, 收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师语言的有效性

少讲、精讲, 与本课教学无关的话不讲, 学生能自己看懂的不讲,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弄懂的不讲, 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把课堂还给学生, 将知识在课堂消化, 这样就保证了一堂课时间上的有效性。如我在导学《分子和原子》这一课时, 我就先做了“品红在水中扩散”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两个实验, 然后叫同学们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对这两个实验做出解释, 并叫同学们总结出分子的性质。那这节课老师讲什么呢?我认为重点引导学生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去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当然教师在一节课当中不说废话, 也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导学案设计的有效性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体现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必须是有效的, 分层递进的。学案的内容不能是简单的填空, 应该多设置“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 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 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新知识在提问中升华和巩固。同时, 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学案中要分层次设置一些练习,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完成、展示, 享受成功的快乐, 还可以利用化学学科实验较多的特点, 设计出自己独特的导学案, 让学生形成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同时通过“导学案”的精心设计, 学生的课前预习也有了明确的目标了, 但老师课前一定要检查学习的预习情况, 做到上课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导学案的设计重点应突出一个“导”字, 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 自我探索, 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 强化思维活动。

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这是实现教学有效的关键。为了使学生在一堂课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最大的收益,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上课时就要要求学生做到“手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 引导学生多思、多问。例如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时, 同学们通过实验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没有看到烧杯壁有液珠或水雾生成, 为什么烧杯底会有黑色的固体出现, 还有一个学生将一滴石灰水滴在了蜡烛的火焰上, 发现火苗一下窜起很高。老师就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这些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有利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得如何是衡量教学效率的关键, 学得如何又取决于是否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复习是学生学习有效的重要环节, 也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记忆性的复习;第二是应用性的复习, 即课后练习。中学化学要记忆的东西较多, 一定要强调记忆, 加强检查力度, 因为“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 而创造不过是记忆的应用。”当然要讲求记忆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后, 我叫同学们回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大家边回忆实验过程边总结, 可是语言冗长, 难于有效记忆。我和同学们一起找出每一句的关键字总结出了“查装定点收离熄”七字诀, 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易记上口, 经久不忘;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上的, 对基础知识的应用。所以我们要告戒学生应该从基础着手, 一步一个脚印, 踏踏实实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千万不可眼高手低。

初中化学提高方法范文第2篇

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联系起来, 不能只贯彻教师的教, 而把学生的学忽略。新课程需要新的理念, 面对新课程应倡导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在学习活动中,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积极的学习意愿, 使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只有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化被动为主动, 学生才能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知识的主人, 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 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 才能提高教学的学习效率。

2 加强沟通交流,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改革, 对教师的概念重新下了定义, 教师其实就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师道尊严, 应该和学生交朋友,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解决师生问题时, 也要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不要把问题扩大化, 把问题搞僵。平时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讨论教学中的问题, 耐心辅导学生, 关爱学生的生活, 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 从而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俗话说“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如果学生把你作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升华, 教学就取得了成功。

3 创境设疑, 激发兴趣, 提高学生听讲效率

3.1 深挖教材, 激发学生情趣, 让学生至始至终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一定要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思路、教学的设计、所用的教学方法。只有分析好教材的重难点, 才能把握知识的侧重。教学设计新颖, 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新教材, 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特别轻松, 化被动为主动,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如在教授“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时, 利用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等有趣实验将学生带进奇妙的化学殿堂, 感受化学神奇的魅力, 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3.2 课堂教学借助媒体, 提高学生兴趣

多媒体应用教学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图文并茂, 声像具佳,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尤其是化学中的抽象知识, 学生听起来难懂, 容易成为化学学习中的障碍, 使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如果借助媒体教学就会化抽象为直观, 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实质, 我应用软件制成了动画, 实现了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再分、原子重新组合, 学生听讲认真, 很快总结出反应的实质, 而且印象深刻。

3.3 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获得知识和技能,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 激发并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新教材侧重的实验内容分布在教材中的“活动探究”、“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栏目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分析教材,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侧重学生探究后的总结分析, 尤其要侧重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 应用并服务于生活, 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并使之成为学习化学的动力。在教学实践中, 我通过创造性地改进实验、增补实验, 将多数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真正做到了化学是以实验为主。在学生完成实验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成功与否的原因, 力求每个学生都能从实验中获得知识。

4 课后及时反馈, 加强检查

教学反馈的作用就是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和作业的批改、平时的测验、课下的辅导沟通等实质上是一种快捷教学反馈渠道, 能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 是否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等, 认真分析, 找出学生的不足、错误等, 确定是个性问题还是共性问题, 然后决定如何对学生进行辅导, 以此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学生出现问题的反馈, 教师总结教学之中的得失, 在认真分析反馈的信息之后应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若没有补救这一环节, 反馈既无必要也无意义。如果是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补救一定要及时到位, 为下次教学扫除障碍, 以免学生印象深刻难以补救。

5 精讲多练、精心设计练习避免低效

课堂教学直接面对学生传授, 可以说是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予以侧重, 要思路清晰, 语言简练, 教法灵活, 板书合理。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要利用充分, 精心设计。设计练习是对本节内容的检查、巩固。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 教师要精选例题, 要重视题目的质量。讲解题目的时候, 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 不由教师一个人承包, 不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结束本课之前, 要留给学生一些吸收的空间, 使学生充分理解, 避免机械记忆。

6 宁奖勿罚, 鼓励到位

在教学中, 我认为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九年级的学生自尊心很强, 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如何正确处理这个矛盾,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我认为鼓励确实是一个良方。如在批改作业作业时采用激励性语言 (你很棒、你能行、你一定成功、继续努力等) ;在学生完成问题的回答时, 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 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 也要及时的鼓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切忌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出现问题时, 全盘否定, 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有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

综上, 只有在教学中教师意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摘要:化学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 涉及到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多方面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提前谋划, 付出很多的心血, 才能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初中化学提高方法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在简述新课改的内容及要求的前提下,探究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方法

一、新课程改革概述

(一)新课改的含义

新课改是对新课程改革的简称,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针对教育的改革方针,要求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坚持“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指导,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教育改革。

(二)新课改的目标

新课改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人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伟大理想;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成长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公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及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如下:

1.改变过分关注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2.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依据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和均衡性,强调课程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相关性,提高自主选择的適应性;

3.改变传统课程内容,选择更加符合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的相关性及与时代发展的适应性;

4.改变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5.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通过新评价标准的制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改进教学实践;

6.改变传统的课程管理方式,设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通过不同层级的管理和监察,及时发现课程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变革,是新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必需坚持的重要理念,对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学目标中要体现关注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完成基本知识与技能传授目标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其次,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关注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效率。

2.强调教师的成长。新课改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另一要求是关注并促进教师的成长,改变单纯以教学成果为评价标准的体系,评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及其自身的发展潜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成长为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3.以学定教。新课改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关注学生发展,所以,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改革,改变以单一的学习成绩、升学率等指标来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方式,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的学习能力以及课堂学习状态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学定教。

二、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之路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在,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更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承认并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传统的初中化学教育因受到社会上普遍盛行的、对教育教学体系产生了持久影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性,一味地向学生传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可能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及考试成绩都很不错,但课堂效果却未必如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抹杀学生的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定教,所以,初中化学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占据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养成学习化学的思维和能力。

(二)提高学生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这一课程门类的时期,作为新增的一门课程,在学习之初,很多学生仍保持着极大的新奇感和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初中教育认知的加深,很多人逐渐失去了这种兴趣,甚至产生惧怕、厌烦、抵触等情绪。所以,初中阶段的化学老师一定要抓好学生最初接受化学时的新奇和兴趣,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然后再通过后期的引导和培养,将学生的初次兴趣演变为长久的兴趣,这样一定能够事半功倍。初中化学老师要学会以化学的魅力感染人,使学生爱上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首先,教师要学会引导,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或者有趣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比如:空气的组成、饮用水的制作方式等,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其次,教师要掌握适合的课堂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意教学活动不单单是教师一个人的主场,还要引发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师生之间的配合,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可以少一些严肃,多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设置,通过更多的认可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教师本身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一是可以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引导他们进行学习,二是更好地进行化学学科的教育,化学是建立在物理、数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解释各种化学现象,充分体现化学的独特魅力。

(三)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视实验的课程,基本每节课都有实验环节,但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由于缺少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学生动手的机会并不多,只有一些重要的实验,才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而其他实验要么是教师在课堂上简单演示,要么就是通过语言一语带过,这样不仅忽视了实验教学的目的,也忽视了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新课改强调了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提高实验在教学中的比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四)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化学在很多时候也需要团队合作,一些化学实验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自主进行交流、需求合作方式,自己动手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化学教学中应该强调小组学习的重要性,科学划分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部以及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和对比,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开发学生潜能

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确切地说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以成绩定输赢,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和发展,新课改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其发展潜力更应该受到关注。在新课改下,初中化学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习过程、课堂表现等列入到评价标准之中,除了教师评价,还要发展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机制。

(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教学方式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生产及生活的改变做出了突出贡献,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初中化学也应该紧跟时代脚步,利用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的丰富资源辅助教学,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语

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初中化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以新课改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曙东.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J].甘肃教育,2018(20):81

[2]张绍山.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189-190

初中化学提高方法范文第4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创设有趣的情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但是,学生的阅读量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不能够很好的锻炼、培养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我们语文教师除了平时认真上好每一篇课文之外,还可尝试不同的办法。首先,根据课程内容推荐书籍。在语文教学中,当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同类的或同作者的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风格,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等,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而且能使他们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最后,针对关键词语随机指导。在课堂上,要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 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2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

厚积才能薄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语文教师应当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增加课文中要求学生必须会读、会写、会用的词语的数量。摘抄是阅读积累的一种有效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个工作,会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的效率。所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培养学生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做读书笔记虽有一点难度, 但我们要鼓励学生先从简单的做起, 比如写批注、写心得、作评价等,进而学会做读书笔记。在做摘抄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另外,教师应要求学生有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其基本要求是准确、流畅、有感情,这样坚持不懈的训练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好的语感既可以增强对文章情感和技巧的感悟, 又可以促使将自我的书面语和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相比照,体会到自己的不足。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不仅可以锻炼出良好的记忆力,掌握丰富的知识,还可以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的文化内涵。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我们应当为学生推荐有意义的书籍, 为学生们尽可能多地推荐一些能反映现实社会、表现当今世界的新书。

3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

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萎靡、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心如死灰这都是教育的大敌。而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信心十足、追求卓越,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所以,在培养阅读能力时要注重阅读情感的重要性。在历代文学经典中深刻地蕴含着写作者不同的情感,也就是文章深刻的思想性。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盛传不衰, 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中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正所谓“文章情铸成”。让学生深刻领会文章中的感情,能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的思想心灵对话, 那么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和感受文章的魅力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应该善于将没有色彩的文字变成具有一定情感的载体,通过阅读和领会,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深刻领会的目的。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主动理解课文形象与内容, 通过将学生带入作品隐含的境界,和作者一起感受情感,从而巩固理解过程,陶冶情操,增强理解和阅读能力。所以在阅读教育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和阅读上达成一致,有效提升阅读效率与质量,保障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教师们要不断地改革以往的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并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摘要:众所周知,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复杂的综合性极强的思维活动,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成为语文界的共识。

初中化学提高方法范文第5篇

1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授课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课程,学生学起来本就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好功课——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案的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授课前精心的备课工作的前提下,还应该认真做好教学方案的规划工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确定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检验和评价解决方案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学方案设计的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分析阶段、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阶段和教学设计结果评价阶段。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结合好课本的知识点、学生的兴趣点以及课堂中的互动环节等等。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亦师亦友,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也能在学生的思想、生活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只有两者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学氛围才能热情高涨,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特别注意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尽量和学生做朋友,理解他们,信任他们,从内心去帮助他们,那样孩子也会和你交心,喜欢你这个老师,爱屋及乌的喜欢你教的这门功课,学习成绩自然而然的就上去了。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发屁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一起体验生命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赏识学生,是学生成长中的阳光。教师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自信心。例如:在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后,若是正确的应及时给予表扬;若其见解的内容中找不到任何可以肯定的东西,也应从其考虑问题的思路上、思考问题的方法上或者学习态度上给予肯定, 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3不断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热情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其成功与否。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并针对这种差异想方设法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好这门学科。教师教的目的,不光是教会学生,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初中物理课程最有意思的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大部分物理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实践来得到有效的证明。初中物理学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蕴藏的各种奥秘, 能帮助我们揭开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神秘面纱。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利用物理学科这一特征,不断将日常生活情境融入到实际授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现象中蕴藏的各种奥秘, 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初中物理课堂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教师授课的质量和水平,营造出一个高效率的课堂。

4坚持开展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物理是一门需要实验证明真理的课程, 物理实验通常也是吸引学生的良好方法。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实验环境,想方设法多做实验,做好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采用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因此,上实验课时,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在实验当中发现问题。若是条件不允许,教师可亲自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演示时可安排几个学生到讲台上与自己共同完成实验, 在实验当中, 学生可直观地看到物理真理, 对神奇的物理知识充满好奇。由此可见,物理实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进行提问,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并由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理解力,然后在实验结束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并深入去了解光折射的原理与知识。并且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验问题举一反三,对教学知识进行扩展,向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来达到巩固物理知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做到顺应当代初中生的学习需求,要做到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授课方案、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热情和开展实验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效率。

摘要:营造高效率教学课堂,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也适应了当前不断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现阶段,众多初中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同样的困扰,即如何更加迅速地提高课堂质量。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很好地把握住课堂的时间,因而无法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进程和教学目标。因此,构建高效率教学课堂,提高初中物理授课质量,已成为各大初中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

上一篇:初三化学答题技巧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