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03

内部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财务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影响的主要原因

(一) 对内部控制的参与较为缺少

如今企业在将财务会计作为重要部门的前提下, 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实施的关键, 就应该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作用, 所以企业财务会计部门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 扮演好关键的助手与参谋角色, 参与到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制定当中, 并与企业内部控制及其他部门的工作实施进行配合, 保证企财务会计部门人员能够更好地认可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目前为止, 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 财务会计人员虽然参与到了其中的制度建设, 但主要是因为只有参与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保证, 被动遵守企业领导的相关要求而参与其中, 这种参与并不能真正对内部控制所制定的相关制度进行有效的执行, 就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所制定的相关制度及要求无法有效实施与执行, 也无法得到所有人员的认可。

(二) 对财务会计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

企业如果将财务会计与内部控制相互统一进行工作开展, 就需要两者有效结合, 制定相关的制度体系, 建立相应的规范标准, 从而保证工作的进行过程能够与企业整体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但如今在很多企业当中对于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所建立的相关制度在灵活与可行方面的性能不太完善, 针对财务会计所建立的规章制度更多是用来应付审计过程中的工作内容, 这就会使得针对财务会计所建立的制度对其不会产生规范与限制, 最终导致整个企业当中的内部控制全部失去应有的效果, 也没有办法对企业当中各部门的工作产生相应的限制, 从而使得内部控制针对财务会计所建立的工作目标与实际出现严重的偏差现象。

(三) 对财务会计监督的力度较为薄弱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财务会计部门是非常容易发生问题的部门, 所以一定要对财务会计的实际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确保财务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目标有效进行。目前, 很多企业对于财务会计工作没有形成监督机制, 或者虽然针对财务会计工作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 但针对小组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或要求, 小组中的所有职位权利也都是进行相互使用, 这样就会导致小组无法对监督管理的标准规定达成共识或是统一。还有些企业甚至存在监督管理小组和财务会计两者之间进行相互授受的行为, 这就会导致没有办法对财务会计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实际进行工作的内容也无法拥有规范与准确方面的性能, 这些原因都是企业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实施的主要原因。

二、财务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影响的有效措施

(一) 将财务会计的职责进行明确

企业内部控制所制定的相关制度能否有效执行, 所设定的目标能否有效完成, 这些都和企业各部门工作的实际效率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 所以就需要将企业各部门工作的实际效率进行提高, 才可以确保内部控制方面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与实施。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 就是为了提高经营的实际效率与效果, 这就要求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实际效率也必须有所提高, 所以为了能够使企业各部门工作的实际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就需要将财务会计人员自身的岗位职责与权力进行明确, 从而使财务会计人员都可以根据对应的岗位职责做好日常工作, 也可以减少在企业当中出现滥用职权的问题并为企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二) 将内部控制的制度进行建立

企业内部控制所实施的制度不仅与整个企业的所有部门有所关联, 还与整个企业是否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将内部控制的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 才能够确保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都能够对内部控制所建立的制度进行认可, 从而可以激发财务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热情与积极性, 而且建立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 形成统一的、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对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另外, 在对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进行建立的过程中, 一定要确保其准确性与合理性, 要满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要便于对企业财务会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与制度考核, 因为企业内部控制所建立的制度当中包含了很多工作内容, 例如职位责任、职位分离、数据统计、资产、预算等多方面的控制管理, 也可以理解为只要与企业的发展有所关联的环节全部包含其中, 所以一定要确保内部控制的完整与有效, 这也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时最为关键的一点。

(三) 将监督管理的力度进行加大

如今市场的开放为各类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为各类企业的经营带来更大的难度, 特别是如今社会整体经济一直处于不断加速发展的状态下, 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市场开始逐渐形成, 从而导致有些企业的整体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对企业加大内部控制力度, 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这样能够使内部控制的实施更加顺利, 还可以确保企业面对危机进行及时的察觉与处理。另外, 在企业对财务会计部门进行内部控制时, 还需要加强制度的可行性, 首先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职权进行监督管理, 明确规定的程序与授权审批要求, 确保不会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其次还需要针对财务会计的实际工作内容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这样既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也可以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因资源限制等原因无法实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 应当采取抽查交易文档、定期资产盘点等替代性控制措施。最后就可以先将整个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行彻底调查, 并将企业资产调查的范围与程序进行彻底明确, 从而确保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力度进行加强, 并对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财务会计工作是企业内部控制能够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水平控制能够对内部控制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 如今社会各类企业都应该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开始出发, 对财务会计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通过将财务会计的职责进行明确、内部控制的制度进行建立等有效措施, 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行提升, 从而对企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如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 使得各类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 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在实际执行方面, 容易受到许多因素影响, 使内控工作运行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是将财务会计工作方面, 对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财务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影响的主要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进而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财务会计,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影响

参考文献

[1] 桂澜. IT视角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19) .

[2] 许捷. IT视角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 (1) .

内部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现代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可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公开透明性, 从而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但是当前由于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再加上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2 现代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和运行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现代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始终保持自身优势, 除了要扩大经营范围, 还应该提升决策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推行改革机制, 从而有效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尤其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资金是开展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 也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前提, 因此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企业的经营具有现实意义。同时, 在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发展之下, 信息的交流和传播速度逐渐加快。基于此,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要保证生产经营质量之外, 还应该提升经营效率, 因此通过建立内部财务工作的审计机制, 可以对经济市场中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提取, 从而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2 可以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现代企业在开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 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总结, 防止弄虚作假的情况, 有效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和蔓延, 这样可以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由于现代企业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虚假的财务信息, 如果管理者不加强监管力度, 将这些虚假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率, 同时也加大了会计审核人员的工作量, 影响资金的使用及流通。因此, 加强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财务工作效率的提升, 从而在科学信息的引导下帮助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

2.3 推动审计工作的有效展开

现代企业在加大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力度的同时, 也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由于企业的审计工作并不是由企业内部员工自行完成的, 需要借助社会的外部力量, 因此审计工作的展开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比较高, 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可以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性, 为审计工作的运行提供基本保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虽然都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工作, 但是在工作形式和工作方向等方面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因此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两个部门之间的差异性, 从总体的角度出发, 提升对企业自身经济活动的监管。

3 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

当前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素质低等因素一直是限制企业发展和运行的重大阻碍。具体表现为, 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不足, 与企业的发展要求严重不符。当前现代企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不仅要具备财务信息处理和运算管理能力, 还应该对经济市场有一个总体把握, 从而做到科学预警, 有效监测到企业当前面对的经济风险, 除此之外还应该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 能够熟练使用数据处理和运算软件等。但是当前的企业会计人员不仅不具备以上素质和能力, 甚至还缺乏责任意识, 在统计信息和运算数据中常常会出现失误, 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运行。

3.2 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代企业在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 一些管理者虽然已经认识到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 也制定了相对科学合理的审计制度和方案, 但是内部管理制度依然呈现不健全的状况, 在执行力上也存在严重问题。首先, 设施管理制度不科学, 很多企业财务部门所使用的设备还很陈旧, 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 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次, 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程序混乱, 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几乎是割裂开来的, 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管理, 再加上其他部门员工的积极性不高, 无法完全配合财务部门的审计和控制工作, 因此难以保证经济信息的真实性, 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负担。

3.3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是保证企业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维持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原始依据。但是从当前的形势来看, 很多企业在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使得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无法落实到位。即使设置了专门的监督部门和机构, 但是部门员工为了迎合管理者的需要, 不断更改监督目标和工作内容, 徇私舞弊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违背了经济市场的发展规律。

4 现代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方法分析

4.1 有效优化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结构

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会计人才的重要性, 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提升准入门槛, 选择专业能力过硬并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才。同时, 企业也可以和高校合作, 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选择优质的毕业生留岗任用。对于企业原有的会计人员, 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指导力度, 除了要开设经济、财务等课程之外, 还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管理能力和市场分析的培训。在培训后还要设置一定的考核标准, 只有通过考核才能继续任用, 否则将采取惩罚措施。以此调动财务部门员工的积极性, 提升其竞争意识。除此之外, 管理者也应该有效改革会计人员的福利待遇, 并建立有效的赏罚机制。

4.2 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现代想要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对企业内部与财务资金等活动的监管, 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 在设备制度的维护方便, 管理者应该定期对财务部门的设备进行检查, 根据市场的发展和技术的需要, 及时更换新设备, 在设备有效运行的前提下, 保证财务部门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展开, 为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依据。其次, 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在充分认识经济市场发展的前提下, 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细分, 具体要做到为每项工作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 全责明确, 一旦发生问题能够有据可循, 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减少经济活动中的失误。

4.3 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首先, 企业管理者需要明确内部监督机制的构成要素, 以及监督过后的惩罚措施, 让员工认识到企业建立监督机制的重要性, 从而不断严格要求自己, 约束自身的经济行为;其次, 管理者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或者请求社会组织从事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工作, 从而使会计工作的各项流程都符合行业标准;最后, 管理者自身的决策活动也要符合监督的标准, 积极配合监督部门的各项检查, 对经济法有一定的了解, 在树立全面法律意识的前提下, 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

4.4 合理规划预算和审计工作的内容

在正式投资之前, 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和审计人员应该对市场进行预测和分析, 评估投资的预期效益和风险等,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的依据。一旦投资风险较大, 应该上交报告劝阻管理者的投资行动, 以免使企业陷入经济危机。在项目实施建设之前, 财务部门也需要做好科学的预算和管理工作, 按照项目的计划严格落实各项经济工作, 并从数据分析中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而做出科学的预警, 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5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企业在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 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有效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结构, 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合理规划预算和审计工作的内容, 促进企业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 从而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现代化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住优势, 除了要扩大经营范围、提升经济效益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质量, 促进企业自身的有效监督,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的同时, 帮助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本文主要研究现代企业中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睿.试论现代企业中如何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7 (14) .

[2] 马健.现代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策略探讨[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6 (2) .

内部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摘要:从2001年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之一的安然公司财务造假,虚增利润,到六个月以后的世通公司再度爆发丑闻,篡改数据,编造财务报表,在此期间,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使美国338家上市公司,总计约4093亿美元的资产申请破产保护,由此造成的恶劣影响,令人发指。人们不禁追问这些丑闻产生的原因,不难发现,产生这些财务丑闻的根源在于企业的商业道德沦丧,但是疑问随之而出,在当时,美国的监管体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十分的完善,而且还有“五大”在内的诸多国际会计事务所为其保驾护航,外部监管体系可谓十分完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多起财务造假事件。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内部监督上来。内部审计在保障企业财务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企业内部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文章主要浅谈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企业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企业管理;内部控制

一、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

(一)对风险管理的认识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或项目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也就是说,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以及决定采用的行动计划的过程称之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不但包含了对风险的量度、也包含了评估和应变策略。

1. 风险管理必须准确地认知识别风险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风险,比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等,如何准确及时地识别这些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2. 风险管理要着眼于衡量

风险的衡量,也被称为风险估测,是指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定量地分析和描述,并通过风险衡量,计算出比较准确的损失概率,从而使风险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对于损失幅度的预测,可以使风险管理者了解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后果,从而集中力量去处理损失后果严重的风险。比如,对企业影响较小的风险不必过多投入,可以采用自留的方法来处理;而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风险则要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必要的手段,控制风险。

3. 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

风险规避,指的是通过变更计划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从而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地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指风险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损失。这要求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主要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与事后补救两个方面,这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内部审计主要在三个方面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起重要作用。

1. 内部审计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

在企业中,各个部门都有可能是风险的承担者,也就是说,风险可能发生在任何部门,而风险又具有传递性,一个部门的风险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对整个企业造成重大影响。而内部审计可以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这是因为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外,不从事具体的业务活动,正是这一特性,使得它可以客观独立全局地衡量风险,对业务管理部门提出有效的控制风险的建议。

2. 内部审计有效地控制风险策略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它可以充分协调股东,管理者和各个部门的决策,使得风险在整个组织中最小化,不会因为一个部门的决策影响整个企业的利益。通过协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内部审计有效地控制了风险策略,指导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3. 内部审计的建议更公正

内部审计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它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之外,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不会因为管理者的压力而屈服。因此,由内部审计提出的风险管理决策直接对整个企业负责,不会因单独一个部门而导致风险决策的不科学性。正是由于这样,内部审计的建议更加公正可靠。

二、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浅析对企业管理的认识

企业管理(Corporate Management)是构建在企业“经营权层次”上的一门科学,讲究的就是企业所有者向经营权人授权,经营权人在获得授权的情形下,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一切经营手段的行为。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即股东利益最大化,防止了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企业管理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个机构组成,即由这三个部门和管理层进行企业管理。

(二)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1. 对企业管理实施监督

内部审计人员有权利对企业管理实施监督,内审的工作目标主要包括:对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的工作规范,揭露企业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经济秩序;通过检查与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的情况,制止违规行为,从而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对企监管实施强有力的监督,这不仅是由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决定的,也是由于内部审计的性质决定的。

2. 增强企业管理的执行力度

企业制度的建立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如何使决策科学有效地实施。内部审计通过事前和事中审计,纠正违规不良现象,并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使制度完善,由此大大加强了企业的执行力度。不仅如此,通过对决策的实施情况以及效果评估,事后审计总结了经验,大大提高了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水平以及决策的可执行性。

3. 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

内审的评价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价,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全面的对被审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评价,既不脱离实际,也不孤立地看待问题,对组织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一)内部控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不断深化。在1972 年,美国准则委员会所提出的《审计准则公告》对内部控制做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组织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与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这也是对内部控制最准确的定义。

(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1.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内审是组织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它本身就是一种控制活动,它遵照内部控制的要求,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为其制定的审计程序以及方法和要完成的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协助单位的最高管理者监督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以此促成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内审的评价与监督,企业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上可见,内审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如果没有内部审计,就谈不上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2. 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正是由于内审的独立性,使它独立于会计控制之外,代表着管理层对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具有其他部门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内审的范围已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管理经营的各层面。内部审计促进内部控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协助单位上层管理者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了内部控制的健全,维护了内部控制的建设。

四、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整合作用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制度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需要对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进行整合。根据需要,内部审计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实现整合。它以公司治理为内容,以风险管理为目标,以内部控制为手段,不断实现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现代内部审计的整合,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完善审计体系,建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培养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

五、结语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要重视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完善,充分运用内部审计这一工具,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地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内部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摘要: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会计监管的漏洞。本文基于公司治理层角度指出现阶段公司内部会计监管存在的风险,并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创业板 公司治理层 内部会计监管 高层企业文化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的正式开板和开市,标志着我国将进入“创业板市场”新时代。虽然创业板在二级市场上市,但证监会对其市场发行人在“持续盈利能力”、“公司治理”、“规范运作”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创业板市场主要接纳中小型创业企业,这些成长型中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持续市场发展潜力、表现出整体扩张态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层内部会计监管的风险识别与应对。公司治理层的内部会计监管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监事会实施的内部会计监管;二是董事会及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实施的内部会计监管;三是内部审计部门实施的会计监管。

一、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的风险识别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层内部会计监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一)监事会力量不足。《公司法》规定在公司内部设立监事会。监事会是监管公司管理层经营活动的监察机构,是对执行董事和经理层进行监控的主要力量。但深交所的一份调查报告结果却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中有52.9%的监事会没有检查过公司的财务活动,94.1%的监事会没有明示过董事会的违规行为。这是由于:

1.选拔机制不健全。为了保持监事会的独立性,《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成员由股东代表及职工代表组成,监事不得兼任董事和经理。而有关上市公司调查资料反映,股东代表绝大多数是大股东提名的,职工代表则隶属于公司某个部门,甚至是经理层的下级。由于利益原因,这部分监事无法独立行使权利。监事会中,具有一定监管作用的是外部独立监事。但实际上上市公司外部监事比例太低,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监事会的实际监督作用虚化。

2.权力不足。上市公司监事会只有检查监督权,却没有决策参与权和制裁权,更没有董事和经理的提名和任免权,使得监事在监督董事和经理层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只能进行事后监督,很难全面开展监督活动。

(二)审计委员会流于形式。《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五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审计委员会,其成员全部由董事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在公司内部,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一个下属专门机构。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丧失,审计委员会都是为了应付外部检查而设置,并没有真正在公司内部肩负起内部审计监管的职责。由于股权高度集中,即使设立审计委员会,其报告最终还是需要大股东表决通过。这种机构设置,难以形成对公司“内部人”的有效制衡。外部董事与公司管理层相关利益少,不易受内部管理层的控制。但上市公司中外部董事比例很低,其中灰色董事又占了较大比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董事少之又少。同时,很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专业素质不高,获得信息来源存在限制,因而在执行权利时受到很大干扰,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三)内部审计部门职能弱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审计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内部审计就没有内部控制,没有内部审计,内部会计监管就不完整。企业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体系的一部分,在国家审计的指导和监督下工作。同时,在公司内部,内审部门又受管理层领导,有的甚至直接隶属于经理层。这种双重领导体制使内部审计部门得不到公司领导的信任,无法了解到公司重大经济活动的内幕,导致难以展开监管工作。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的风险应对

创业板上市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新兴力量,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上述风险。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大型上市公司小得多,管理起来相对容易。此类企业的鲜明特点是有管理体系、有组织框架、有规章制度,但却不细致不完善。不同于主板市场大型上市公司已经有成型的管理模式,中小上市公司正处于不断上升发展阶段,还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可塑性很强,同时治理层的发展欲望强烈。

(一)内部会计监管模式的框架。针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上述特点,笔者设计出一套公司治理层内部会计监管框架以避免企业内部的组织与管理等风险,大体框架如图1所示:

1.层级设置的内部制衡。采用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垂直领导的内部监管模式,避免各部门在进行内审时所遇到的尴尬局面,提高监管效率,强化监管效果。不仅如此,监事会比董事会高半级,审计委员会比经理层高半级,内部审计部门比会计部门高半级。在这样的设置安排下,董事会不仅对股东大会负责,还要通过监事会的审核才能进行决策,经理层也会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对具体会计事务检查时工作顺利,防止会计人员在日常活动中的违规行为,以使传统内部审计的事后监督转向事中控制,事前防范风险。当然,内部审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反馈信息的时候要向经理层报告,审计委员会向监事会反馈信息的时候也要向董事会报告,以使决策层及时掌握公司的内部监管信息。

2.人员的选聘机制。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董事会中必须有代表中小股东权益的优秀代表。监事会中不仅包括股东代表、职工代表,还应包含中小股东和主要债权人提名的外部监事。监事会成员必须具有专业胜任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责任感。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由监事会提名,并实行差额选举,以保证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中会计人员由审计委员会提名,从会计部门内部选拔,审计人员则采用外聘。

3.定期培训制度。内部监管体系中的成员应该是时刻积极活动在公司各个环节当中,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公司应定期组织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培训,并施行定期审查考核制度,以决定其是否能继续被任用。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公司内部会计监管系统良好运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在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都是沟通的重要内容。信息的传递不仅有单向的,还要有双向的;不仅有纵向的,还要有横向的;不仅有过去和现在的,还要有预测未来的。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存在沟通上的优势,由于还未形成很大的规模,进行整体信息沟通会更加容易。公司治理层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在内部形成一个有机的信息网。另外,公司还必须时刻与外界保持联系、保持同步,才能取得自身发展。例如,审计委员会通过和董事会、经理层、外部注册会计师等各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保证彼此之间信息畅通,相互理解。通过定期交流,各部门才能平稳发展、共同进步,公司才能获得长期发展。

(三)建立高层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规定,企业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没有文化,企业就失去了长久的生命力。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要想持久发展,必须要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因此,先在公司高层建立起适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性、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这对于成长型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那么,公司的每一个分支机构、部门和个人就都会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例如,麦当劳的“品质、服务、清洁、价值”经营四信条、丰田的“乡下人”精神、摩托罗拉的“以技术产品领先为基础立于不败之地”,公司高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会于有形和无形中为整个团队起到表率作用。长期接受企业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增强,公司上下形成整体向心力,公司才能蓬勃发展。

创业板是机会与风险共存的市场。只有建立健康的公司治理生态,即包括投资银行家、注册会计师、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律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企业“知识共同体”基础之上,才会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成长型中小上市公司才能减少甚至杜绝财务欺诈,创业板市场才能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与主板市场并驾齐驱。

参考文献:

1.张俊民.会计监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焦林林.我国股份公司内部会计监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

4.胡景哲.公司内部会计监管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

5.艾莉颖.风险导向的内部会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

6.郑晨.浅议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J].商业会计,2011,(4).

7.宋茂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运行效率,强化其内部会计监管的有效性[J].财会探析,2007:518.

内部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摘 要:文章首先对建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实意义和现状进行了阐述,进而对当前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有效进行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应对措施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制度建设 制度执行 监督检查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的加快,高校发展所需的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高校各种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高校内部会计控制面对新的形势,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势在必行,是当前高校面对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一、建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已经脱离了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办学状况,步入了多渠道筹资的办学模式。高校自主权逐步扩大,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高校还开展对外投资、合资、租赁、创办校办企业等经济活动。资金使用已经涉及到教学科研、物资采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产品生产等方方面面。要使大量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活动健康和有序的进行,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我国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现在还不够健全,一些违法违纪和管理混乱带来的损失浪费等问题,事实上都可以在内部控制方面找到原因。因此,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高校规模迅速发展相匹配的内部管理及控制手段却显得相当薄弱,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财务工作面临财务管理多层次、经济利益多元化、财务关系复杂化的局面,高校的财务风险日益显现,如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建立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堵塞漏洞、化解风险,确保高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成为高校财务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1.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部分高校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缺乏足够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预算控制意识、风险控制意识以及内部报告控制意识。目前,许多高校只重视学校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基本建设的投入,对各项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高校的基建资金大部分依赖贷款,借入资金总是要还本付息的,一旦单位无力偿付到期债务,便会陷入财务困境。高校属于非盈利单位,还贷资金从何而来?没有过多的考虑过,任凭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决策。缺乏对举债融资的还贷能力进行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可行性论证,忽视了内部风险管理。自我防范意识较差,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风险意识。

2.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不全面。(1)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不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对外投资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程序不合规范,风险增大。(2)内部会计控制约束的对象不全面,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有些高校约束的主要是对事业经费进行会计处理的人员,而对各校办产业及后勤实体等进行会计处理的人员约束得很少。(3)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不全面,如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经费的内部会计控制,而弱化对预算外,特别是创收经费等的内部会计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财务纳入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对各项收支账款有较明确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严格地执行,而对各项往来款项的审批手续不全、控制不严,由于基建财务的处理是以其行业会计制度为依据,很多会计人员对基建的情况又不够熟悉,导致难以对基建进行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

3.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不够健全,不够严谨,过于简单和条文化。有些高校往往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当作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并未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程序。缺乏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试用范围狭窄,实际操作性差,重视了某一方面的控制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的控制。忽视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严重影响了执行的效果。

4.高校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我国现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许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情况差。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未能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考核和奖惩力度疲软。从而人为地削弱了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三、当前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有待转变。“高校经营”对许多人而言还是陌生观念。部分高校对内部会计控制在认识上有差距,思想上还不够重视,生怕内部会计控制会束缚、控制他们分管的事务,使自己难以施展才能;甚至还有人认为,强调内控是相互不信任的行为。因而造成监督环节薄弱,执行力度不大。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贯彻不力,执行不严,有的形同虚设,甚至控而不制,没有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出现差错互相扯皮、推诿。

由于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很多高校长期以来重计划而轻执行和考核,并衍生了重财轻物的观念,对我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另外,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校办产业发展中,在重大支出项目安排中,缺乏相关的决策程序及责任制度,少有专家科学、谨慎的论证,也没有相关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2.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由于没有专门针对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法律法规,高校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不健全,从而妨碍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作用的发挥。

3.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力度需要加强。有些高校未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而由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己进行监督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导致了监控力度的欠缺,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的发挥。

4.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能违法,也不能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或工作达标。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没有真正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中去,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监督缺乏力度。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内控制度,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措施,职能部门不愿执行,将其束之高阁。内部会计控制跟不上外部环境变化,存在滞后性,不能随着业务职能的调整和要求的提高不断完善。

5.内部会计控制内控环境堪忧。某些高校还未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而由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己进行监督检查。高校虽然设置了相关的审计部门,但事后审计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各级财政部门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也不够。高校管理层从各自立场出发,认为只要与己无关,就不再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这些环境因素,导致了监控力度的欠缺,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在高校中作用的发挥,导致内部控制系统陷于瘫痪。

四、有效进行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应对措施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一是要加大新《会计法》中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内容的宣传力度。高校必须维护《会计法》的权威性,加大《会计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坚决贯彻实施与《会计法》相关的财经法规和制度。二是全员参与,提高高校各级干部、教职工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高校的领导和各单位的负责人及财经工作有关人员,都必须充分认识会计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到会计控制工作中来,为学校会计控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高等学校办学和要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就需要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参加,注意控制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出效率。三是高校内部应建立校长责任制,加强总会计师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增强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不以个人意志左右内部会计控制,保证其正常有效运行。

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逐步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要求我们对国内已有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进行总结,还要求我们学习和理解国际上包括COSO报告在内的内部控制先进理论,汲取其精华。同时,对国内外内部会计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在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其他具体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及相关操作规范,从而逐步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

3.遵循各种原则,确保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实施。高校在具体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全面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部门及人员,即对一级财务部门、二级财务部门、校办产业及后勤实体等部门及其会计人员都按照统一的内部会计控制标准进行控制。合理性原则。高校应将财政性经费和包括创收经费在内的预算外经费都统一纳入到内部会计控制的范畴中来,摒弃按经费来源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标准的做法。高校负责人负责制原则。(《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则进一步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因此,高校负责人是内部会计控制中的一个重要主体,不能也不应该独立于内部会计控制之外,应将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领导真正落到实处。内部牵制原则。有效的牵制、制衡能保证决策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保证决策内容的准确。因此,高校应通过建立重大投资决策的集体审议联签及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对预算内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的内部牵制方法等,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及内容进行有效的内部牵制。

4.树立三种内部控制意识。当前,高校应着重树立三种内部控制意识,即预算控制意识、风险控制意识、内部报告控制意识。首先,高校应加强预算控制,硬化预算约束,实行以预算为轴心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各高校应围绕实现财务预算,落实财务决策,严格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的控制和约束能力。其次,要提高风险控制意识,一些高校由于大规模的银行贷款,出现了财务危机,各高校要引以为鉴,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第三,要加强内部报告控制意识,建立合适的内部报告体系,以反映经济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5.建立和完善高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市场经济为高校提供了多渠道、多领域的筹资方式,同时又使高校面临着高效益、高风险的复杂局面,凡是那些一味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张,大量征用土地,大兴土木,大量置办家业,大量从银行贷款的高校,各种风险必然接踵而至。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考核和评价高校的发展潜力,评估学校在负债和风险方面的承受能力,就成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内容。利用学校的财务表和相关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高校财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办学效益,检查和检测学校的财务风险,以便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及时地反馈,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把风险降至最低。

6.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否则将是一纸空文。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对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内部审计在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中充当着重要的监控角色。既要监督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又要检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督促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各高等院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担当起这个重任,使整个学校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另外,由于学校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引起控制风险的不断变化,内部控制也应该作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机制来监测环境条件的变化,并指明内部控制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监督机制就是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通过监督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监督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并及时反馈有关执行结果的信息,帮助学校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同时,在监控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为学校成功实现既定的控制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佩佩.加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林雪丽.试谈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陈宝农.加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J].当代,2007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81)

(责编:贾伟)

上一篇:工地会计工作计划下一篇:社区会计工作计划